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智慧背囊全集

_38 膳书堂文化(现代)
这就是乔丹,一个真实的乔丹,一个正常的有时也发脾气的乔丹。
作为一名超级巨星,乔丹的为人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而“做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
一个正常的人是在正常的环境中、正常的教育下,沿着正常的道路成长起来的人。乔丹的母亲既支持自己儿子打球,又坚决要求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一部篮球机器。少年时代的平平淡淡和没有压力、不用担心失败的宽松氛围,给了乔丹正常成长的契机。正是这种正常,造就了乔丹平易近人、文明礼貌、淳朴自然的品格,造就了这位“不用剧本和导演
的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英雄”。
把自己看作一个正常的人,正常的生活就是精彩的,快乐的,有价值的。美国著名的制片人比尔·布朗说:“乔丹绝对是一个随遇而安的年轻人,他能自如地演好巨星的角色,又能自如地演好生活中的角色,即使他不再声名显赫也会过得很舒服、很正常。”乔丹的成长和成功,路径清晰,脚印扎实,来自于一个正常人的追求和奋进。崇拜乔丹,我们可能成不了像他那样的飞人,但经过努力,可以使自己在某一领域成为一个飞越自己的正常的人……
●像麦当娜一样引人注目
有一家银行,要求广告公司做出一个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大型旅行支票的广告。广告公司主管的压力很大,他召集同事说:“这次旅行支票的广告,上面很重视,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不同凡响的东西来。打个比方吧,这个旅行支票广告一面世,就要像明星麦当娜上街一样地引人注目。”
大家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可是想出来的点子总不能令人满意。
一天中午,几位同事一起出去吃完午餐后,四处闲逛,看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忽然,大家看到前方一片骚乱,于是也都跑上前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警察抓住了一个扒手,不少行人都围拢过来看热闹,远去的行人也频频回头。
“对啊!这不就跟麦当娜上街一样地引人注目?”一位同事突然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过了些日子,这家银行推出了一个绝妙广告:
图:一个扒手正将手伸入游客的口袋。
文:你将亲眼目睹一宗罪行。
黑体字:使用我们的旅行支票可以预防这种罪行。
这张广告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旅行支票的广泛使用打开了通道。
无独有偶。纽约有位年轻人——摩斯,在纽约市的一个热闹地区租了一家店铺,满怀希望地做起保险柜的买卖。然而,生意惨淡,虽然店里形形色色的保险柜排得整整齐齐,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他的店前走来走去,但是却很少有客人光顾。
看着店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摩斯终于想出一个走出困境的办法。
第二天,他匆匆忙忙前往警察局借来正被通缉的罪犯的照片,并把照片放大好几倍,然后贴在店铺的玻璃上,照片下面附上一张缉拿罪犯的说明。
照片贴出来后,来来去去的行人都被照片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人们看到了逃犯的照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本来不想买保险柜的人,此时也想买一台。因此,摩斯的生意很快出现了明显的转机,滞销变成了热销。
不仅如此,因为他贴出了案犯的照片,使警察局得到了价值非凡的线索,顺利地缉拿到了案犯。因此,摩斯还荣幸地领到了警察局的表彰奖状,媒体也做了大量的报道。他也毫不客气地表彰奖状连同报纸一并贴在玻璃窗上,可谓锦上添花,生意也更加红火了。
●橡树与芦苇
有一棵高大的橡树总是嘲笑河边的芦苇:“喂,伙计,你看到我长得多高大伟岸啊!而你,那么瘦弱,真可怜!”
一阵狂风刮过,大橡树连根拔起,吹到河边,落在芦苇丛中。
大橡树惭愧地说:“哎,你那么瘦弱,竟然没有被大风刮倒,而我却被狂风摧残成这个模样。”
“你和狂风抗争,最后你失败;而我们正好相反,只要有一点微风,我们就在它面前弯下腰来,所以我们能够避免被摧残,不会被折段。”芦苇说。
●小矮人们的力量
在古希腊时期的塞浦路斯,曾经有一座城堡里关着一群小矮人。传说他们是因为受到了可怕咒语的诅咒,而被关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求助,没有粮食、没有水,7个小矮人越来越绝望。
小矮人没有想到,这是神灵对他们的考验,关于团结、智慧、知识、合作的考验。
神灵希望经过这次考验,小矮人能悟出以下道理:
▲资讯不代表知识。
▲分享、沟通与行动是将知识化为成果的关键。
▲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将变成生产力。
小矮人中,阿基米德是第一个收到守护神雅典娜托梦的。雅典娜告诉他,在这个城堡里,除了他们呆的那间阴暗的储藏室以外,其他的25个房间里,有1个房间里有一些蜂蜜和水,够他们维持一段时间;而在另外的24个房间里有石头,其中的240块玫瑰红的灵石,收集到这240块灵石,并把它们排成一个圈的形状,可怕的咒语就会解除,他们就能逃离厄运,重归自己的家园。
第二天,阿基米德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的6个伙伴,其中4个人都不愿意相信,只有爱丽斯和苏格拉底愿意和他一起去努力。开始的几天里,爱丽斯想先去找些木柴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让房间里有些光亮;苏格拉底想先去找那个有食物的房间;而阿基米德想快点把240块灵石找齐,好快点让咒语解除。3个人无法统一意见,于是决定各找各的。但几天下来,3个人都没有结果,倒是耗得筋疲力尽了,更让其他的4个人取笑不已。
但是3个人并没有放弃,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团结起来。他们决定,先找火种,再找吃的,最后大家一起找灵石。这是个灵验的方法,3个人很快在左边第二个房间里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显而易见,一个共同而明确的目标,对于任何团队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经过了几天的饥饿之后,他们狼吞虎咽了一番,然后带了许多分给特洛伊、安吉拉、亚里士多德和梅丽莎。温饱的希望改变了其他4个人的想法,他们后悔自己开始时的愚蠢,并主动要求和阿基米德他们一同寻找灵石,解除那可怕的咒语。
小矮人们从这件事中,发现了一个让他们终生受益的道理:
▲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补,才能发挥它的全部能量。
当然,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先是苏格拉底和特洛伊那组,他们总是嫌其他两个人太慢;后来,当过花农的梅丽莎发现,大家找来的石头里大部分都不是玫瑰红的;最后由于地形不熟,大家经常日复一日地在同一个房间里找灵石,大家的信心又开始慢慢丧失。小矮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
▲阻力来自于不信任和非正常干扰。
为了提高效率,阿基米德决定把7个人兵分两路:原来的3个人,继续从左边找,而特洛伊等4人则从右边找。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由于前3天一直都坐在原地,特洛伊等4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方向感,城堡对于他们来说像个迷宫,他们几乎就是在原地打转。阿基米德果断地重新分配,爱丽丝和苏格拉底各带一个,用自己的决窍和经验指导他们慢慢地熟悉城堡。
喜爱思考的阿基米德,又明白了:
▲经验也是一种生产力,通过在团体中的共享,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阿基米德非常着急。这天傍晚,他把7个人都召集在一起,商量办法。可是,交流会刚开始,就变成了相互指责的批判会。性子急的苏格拉底先开了口:“你们怎么回事,一天只能找到两三个有石头的房间?”“那么多个房间,门上又没有写哪个是有石头的,哪个是没有的,当然会找很长时间了!”爱丽丝答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到,门锁是上孔的都是没有石头的,门锁是十字形的都是有石头的吗?”苏格拉底反问道。
“干吗不早说呢?害得我们做了那么多无用功。”其他人听到这儿,似乎有些生气……经过交流,大家才发现,原来他们有些人可能找准房间很快,但可能在房间里找到的石头都是错的,而那些找得非常准的人,往往速度太慢。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很关键。
于是,在爱丽丝的提议下,大家决定每天开一次会,交流经验和窍门,然后,把很有用的那些都抄在能照到亮光的墙上,提醒大家,省得再去走弯路。这面墙上的第一条经验就是:
▲将我们宝贵的经验与更多的伙伴分享,我们才有可能最快地走出困境。
在7个人的通力协作下,他们终于找齐了所有的240块灵石,但就在这时苏格拉底停止了呼吸。大家在极度的震惊和恐惧之余,火种突然又灭了。
没有火种,就没有光线,没有光线,大家就根本没有办法把石头排成一个圈。
本以为是件简单的事,大家都纷纷地来帮忙生火,哪知道,6个人费了半天的劲,还是无法生火——以前生火的事都是苏格拉底干的。寒冷、黑暗和恐惧再一次向小矮人们袭来,灰黯的情绪波及到了每一个人。阿基米德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向苏格拉底学习生火,他又悟出了一个道理:
▲一个团队里,不能让核心技术只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在神灵的眷顾下,最终,火还是补生起来了。小矮人们胜利了,胜利的法宝无疑就是:
▲知识通过有效的管理,最终将变成生产力。
●小红西瓜
买到一种小如垒球的西瓜,皮色翠绿、果肉深红、清凉胜雪、滋味如蜜。
像我这么喜欢吃西瓜的人,每次看到有新的西瓜品种,总会迫不及待地买来吃,每次吃总有一些惊喜。二十年前第一次吃到黄肉的小玉西瓜、十五年前第一次吃到澎湖西瓜、十三年前第一次吃到无子西瓜的情景,都还历历如在目前。
在二十年前,台湾的人大概也难以相信我们的水果会有这么大的改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芭乐、莲雾、木瓜、杨桃、梨子、柚子、哈密瓜、芒果、荔枝、番茄等等,几乎没有一种不是改良的结果,并且样样都很好吃。
就好像小红西瓜,从前的人一定难以相信红西瓜可以这样小巧,这样好吃,而且一年四季都有。
我每次出国,最想念台湾的就是水果,在回台湾的飞机上,只要想到水果摊那红红绿绿的美丽画面,感觉就要醉了。
吃小红西瓜的时候——这西瓜的名字叫红菱——我不禁感恩那些为品种改良而奉献心力的人,有了这种感恩之情,感觉西瓜的滋味更鲜美、更元气淋漓了。
●小节
“我只要观察一个兵入营日和退伍日的两件小事,就能知道他的性格,并预测他未来的发展。”一位老连长对我说:“入营那天,我注意他扫地的动作,如果他对每一个隐蔽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都不放松,必是一个谨慎、细心、有耐心、肯负责的人。相反地,如果他遇到沟,就将灰土往沟里扫,遇到不显眼的地方就马虎了事,必定会投机取巧,不能脚踏实地。至于退伍那天,我则观察他折的棉被。如果他因为即将离营,而随便叠两下,必是一个苟且、无恒、没有责任感的人。相反地,如果他仍能一如往日,小心地将棉被折成豆腐干的样子,则显示他对任何事都能锲而不舍、坚持到底,未来也多半会有成就。”
发现一个人的惰性不难,只要注意几件小事,便能晓得。除去一个人的惰性最难,必须改正每一细节,才能成功。
●小节的象征
一位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做事,这位先生挑中了一个男孩,“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喜欢那个男孩?他既没有还一封介绍信,也没有任何人推荐。”
“你错了”这位先生说,“他带来了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蹭掉了脚下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坐,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
“其他所有的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而这位男孩却俯身捡起那本书,并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说你不认为这些小节是极好的介绍信吗?”
欲要认识一个人,请你注意他的小节,欲要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小节就是最好的介绍信。
●小珂学玉
小珂从小住在偏远的山村,偶然听人说起,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石头叫做“玉”。
小珂对玉产生了无比的向往。他听说在遥远的城里,有一位知名的玉石专家。小珂兴奋的跑到城里求教于那位专家,专家收他为徒。
老师对小珂说:“学玉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一个学玉的人,要先懂得中国历史。”
于是,老师开始给小珂讲中国历史,每天上课前,都会交给小珂一块玉,叫他边上课,边摩挲把玩。
中国历史足足讲了一年。
然后,老师说:“学玉的人懂了中国历史还不够,还要懂中国地理。”于是,老师开始讲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又讲了一年。
小珂有点不耐烦了,他问老师:“老师,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学玉呢?”
老师说:“别急!别急!接下来我们要讲中国文化,一个不懂文化的人是不可能懂玉的。”于是,老师开始讲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讲了一年。
小珂更不耐烦了,他问老师:“老师,我是来跟您学玉的,为什么您讲了三年课,都没有讲玉,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学玉呢?”
老师说:“别急!别急!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中国艺术,不懂艺术的人不会懂玉的。”
说完,他像往日一样,交给小珂一块玉。
突然,小珂大叫起来:“老师,今天您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老师开心的笑了,他说:“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学玉了!”
●小老鼠和猫头鹰
一棵老朽的松树被砍倒了,这是一只猫头鹰的老巢。这只猫头鹰一直栖息在这棵树既凄凉又阴暗的树洞中。由于年代久远,树早已蛀空。在树洞众多的居民中,还住着许多没有脚的小老鼠,这些老鼠只只脑满肠肥,猫头鹰用自己锋利的牙把老鼠都啄成了没脚的残废,尔后将其放在麦堆中饲养,要知道,这猫头鹰的做法自有其道理。
猫头鹰曾在过去捉老鼠,但它捉到的这些老鼠全都从它家里逃跑拉,为了防止这类事情再发生,这个凶狠的家伙就把以后逮到的老鼠都弄成残废。老鼠没了腿,这可方便了猫头鹰,想吃就吃,随心所欲。一天一只,合理安排,即解决了一次吃不完的问题,又达到了合乎养生之道的目的。于是猫头鹰就和人一样有了长远的打算:老鼠逮着以后要逃跑,不得已只得吃,但一次吃完又做不到,而且为了以后急需,必须储备一些食物,因此要做到既想办法饲养老鼠,又不让它跑掉,想来想去,只能使老鼠致残不能跑。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它甚至给老鼠带来了麦粒等粮食。
●小女孩的布娃娃
一位年轻的妈妈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走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女孩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围座里,怀里抱着一个布娃娃。
路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年轻妈妈的自行车,是在交通指示灯转为红灯之前的一刹那,在路口中央岗亭上的交通民警的注视下,加速驶过十字路口的。
就在这时,她背后的小女孩尖利地叫了起来,小身子使劲晃着---她的布娃娃在自行车前进的时候掉到地上了。年轻妈妈停下车回头一看,它正手脚朝天地躺在路中间,远看真象一个无助的婴儿。两边排着长龙的汽车已经发动,正向它的方驶去。眼看布娃娃就要被碾烂,女儿大哭着翻身下车要去捡它。妈妈死死拉着她不放手。这时,小女孩放开嗓门朝交警大喊了一声:“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本以为只是不懂事的女儿的异想天开,可让这位年轻的妈妈没想到的是,哪个交警果断地做了一个手势,两边汽车嘎然儿止,交警跳下岗台,把布娃娃捡——不,抱了起来,接着打手势让汽车继续通行,然后快来到母女身边。
年轻妈妈赶忙迎上去,刚要说对不起、谢谢之类的话,那位交警立正,举手敬礼说:“在公路上,请照顾好您的孩子。”却并没有把布娃娃交给他,而是转身走到小女孩面前,郑重地交给她,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娃娃。”
那个妈妈楞住了。
所有的人文关怀,所有珍惜生命、尊重人权的话语,都比不上这个交警在这短短几分钟里的所作所为那么光辉动人。美好不是生造出来的,而是来自真诚的发掘,是天然的、善良的。这个警察的敬礼,尤其是第二个敬礼,将会深深印在那个小女孩的心里,教会她怎样去爱人,怎样善待他人。
●小书房里的大风景
平生所爱甚博。首推书,次为房。有房也是为书,让书有个落脚之处。去年,几近不惑之年,终于有了一间书房。
书房为卧室改成,仅十多个平方米,有书架、书桌、座椅。酷夏如蒸笼,严冬有寒气。虽为陋室,有书芬芳。
静夜里枕书而卧,思绪绵绵。捧一册书,不知时光之流逝,忘却人生之苦役。读到入神处,忽开混沌,眼前风景如画,浮想联翩。
孔子、庄子、陶潜、李白、香山居士、东坡居士、六如居士、随园老人,都是我身边最亲密的知音。
卢梭、沙翁、狄更斯、德莱塞、罗曼·罗兰、莫泊桑、巴尔扎克、森村诚一,都是我邀请来的贵客上宾。
小小书房中,天地无限大。有刀光剑影,有缠绵风情,有千古奇事,有睿人哲理。足不出户,畅游三山五岳;埋首陈编,浏览千年沧桑。意境何等壮阔!
小小书房中,思绪无限长。有人生荣辱,有浮世虚名,有青史壮举,有百年悔恨。身在陋室,可品味人生豪宴;心在江湖,可冥思禅意密宗。遐想何等丰富!
书房是漂泊人生的驿站。倚在窗下看书,秋雨迷蒙,呢呢喃喃,仿佛在讲述一个凄苦而美丽的故事。那萧索之声,把人带进莽阔幽深的风景,远山如黛,碧玉似娇,岁月的印痕深深地烙在心上。
书房是心灵栖息的场所。月色正好,银辉千里,洋洋洒洒,宛如在倾唱一段古典而动人的乐章。那宁静之境,把人引入清泉滴石的意境中。鸟雀啼鸣,草木摇曳,人生的惆怅轻轻地落在人间。
睡在小书房,品尝孤独的时光,让人抵掌观心,伤怀家事,顿悟平生。
睡在小书房,向往欢娱的时光,让人豪气满胸,壮怀激烈,美梦如织。
孤独的书房,其实并不孤独。廊桥的遗梦,伴随你丰富的情感;傅雷的家书,让你领悟做人的哲理。
欢娱的书房,其实并不欢娱。生活的艺术,指导你跨出迷惘的岁月;阅读的战略,教你重新打开生活的一页。
由此感言:人生的故事总有一个归宿,书里的风景却永远充满诱惑。
●小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少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小贪心,大代价
清乾隆年间,一外地书生来京城赶考。路过延寿寺街,在书铺里拾到一个买书少年失落的一文铜钱,立即揣入怀里,欣欣然面有喜色。书铺里有位老者见其装扮知道是读书求官之人,便和他聊了起来。末了问了问书生的姓名,相揖而别。
后来这个书生考取了常熟县尉,赴任前去拜谒他的上司江苏巡抚汤斌时,连去十次都被拒见。书生要讨说法,巡抚传下口谕:还记得当年在书铺拾钱一事吗?做秀才尚视一钱如命,倘做了地方官吏岂不要刮地三尺?你的名字已被除掉,不必赴任去了。书生恍然大悟,继而顿足失声,但也悔之晚矣。
贪心都是一点点儿滋生,最后膨胀成无止境的欲望。这个书生为贪心付出的代价看起来过于沉重,但如果不是这样,他最终失掉的可能不仅是前程,还要搭上性命。
●小乌龟谈理想
几只小乌龟聚焦在一块儿,谈起各自未来的理想。
一只说:“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敏捷的兔子,永远脱去这无比沉重的龟壳!”
一只说:“不,我要做一只大象!把这腹甲和披甲统统封起来,建立一个只有我说了算的王国。”
又一只说:“我要变成一条美丽的小金鱼,彻底与我们乌龟家庭的丑陋决裂!”
这几位互议短长、宏论大发、滔滔不绝,仿佛他们现在就已经成为兔子、大象和小金鱼似的。只有最小的那只小乌龟坐在一边一声不响。大家问他:“小弟,你的理想是什么?准备变成什么呢?”
谁知,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他回答说:“我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
●小象乔治的锁链
小象乔治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
小象乔治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挂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
小乔治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争,争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乔治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是还没能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
一次又一次,小乔治总也争不脱这根铁链。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了链子,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乔治一天天长大了,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它认为那根链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他的记忆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
●校园与水
不知是偶然,还是注定,我从小学到大学就读的四所学校,不是濒临湖池,依江伴水,就是校园里泛着湖塘,淌着溪流。总之,校园似乎离不了水。而现在的重大更是二者皆占,我当然万分欢喜。
学校当然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吃喝洗漱、灌湫草木、须臾离不开水。我指的水却不是这生活用水、这水可用井水,自来水。。。我所说的是露在地面上点缀校园景观的水。
水,西方人赞扬她有四性:简朴、纯洁、灵慧、普慧(simplicity、purity、subtlety、andcharity)以四位美丽的仙女象征它们。我们中国人虽然也颂扬水,文人墨客赞美“高山流水”,有时却要带个尾巴,比如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好像没有那神威暴烈的“龙”,水就不灵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她似乎有点鄙夷惧怕,比方说:“水性扬花”“洪水猛兽”,甚至把那些假冒伪劣的下等商品斥之曰“水货”。不过,学校以水为伍,至少说明,读书人,做学问的人,是引水为知己的。是的,孔夫子早就说过:“智者乐水”。
当水不是为了维持生活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是为景观欣赏,闲情逸致而存在。展现的是一种更高级,更丰富的生活。水,在这儿起着启迪心智,陶冶性灵,追求美好,熏染卓越的作用。
水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是!
你看她,静如镜,动则流。如镜,把周遭的景色尽收,似真实,如虚幻,微风吹起。若隐若现;却如现实世界化为的知识,亦正亦扭,时时反刍体验。她奔流不息,从不回头,有时看似停滞止步,却浸润土壤,滋养鲜嫩的青草,开出绚丽的花朵,或生发参天大树,重把水分挥发,洒向空间,化为雨露;恰像勤奋耕耘,学无止境,从不倦息,在对真理的不竭追求中充实人生,丰富了人类文明。
你看她,清明澄澈,晶莹透底,却蕴涵无穷营养,让鱼虾嬉游成长,让自己生动活泼;恰似智者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他们包容治学中不同意见的砥砺和碰撞,这过程既锤炼了自己,又为创造、发展新说与新学开路;他们不惧瑕疵,视之为营养,从中受益,启发生机。
水的形态、行为、品格多么像求知,问学之道!难怪孔夫子要说“智者乐水”了。
你会说:“我们的生活急匆匆,谁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如此的浮想连篇!”要知道,为温饱而挣扎产生不了科学,闲情逸致才会有科学。急匆匆,去掌握已知。急匆匆,去完成既定程序。要探索未知,要寻求科学的新知,需要闲情逸致,需要高谈阔论、遐想神思。水给我们以启迪,以借鉴。水给我们的校园,提供文化的境界和园地。
永远的校园,永远的水!
●笑对人生
大仲马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看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这话在今天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
确实,在生活的道路上,极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做出了很多成绩;也有的人没有勇气正视人生,沉沦下去。然而,生活是位严肃的老人,他绝不会可怜懦夫,相反,只欢迎那些笑着面对人生的人。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据说,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连续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好退学回家。但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坚定、执著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名著《战争与和平》《复活》的问世。试想,假如他当初自暴自弃,那么世界文坛恐怕就会少了一颗巨星。
也许有的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托尔斯泰所受的挫折和某些人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这里的某些人,自然包括那些后天或先天有残疾的人。美妙的音乐他们听不见,艳丽的鲜花他们看不见,世界给予他们的,他们无法去取,而他们应该得到的,却又常常失去。和常人比起来,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力量。可是,请看看真正有志的人是怎样做的呢?
北京造纸厂青工刘京生,因公致残,失去双臂,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暧间变成了一个残废的人。他苦恼过,可是他并没有颓唐,而是重新奋起,刻苦自学,成为一个青年书法家。
海伦·凯勒是个先天不足的人,她又聋又哑,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海伦说得好:“我滑落过好几次,跌倒、摔得头破血流,然而我战胜了自己,继续攀登,因为我看见灿烂的云霞在向我招手,希望的顶峰就在前面。”这是何等的胸怀啊!
正是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然而在这世纪之交的时代,有些人却在一时的挫折面前退却了。不是有人发出了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吗?不是有人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吗?生活中遇到不幸是必然的,可毕竟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如唤我们。
人生的路是那样坎坷艰难。有时是阳光灿烂,有时也会阴云满天/阴云常常会给每个人的心理投下浓重的阴影。可是,这能够成为自己畏缩不前的理由吗?不能!人生是短暂的,我们都想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反映真正的自我价值,那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那些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人,那些会民高水平牢骚的人,那些以为世态炎凉、红尘若梦的人,他们遇到一点点不幸便以为自己是人世间最不幸的人,他们不想也不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也不会承认他们的。只有那些信心十足的人——当然绝不是盲目自信,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生命的价值。
●笑口常开
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册,扉页上恭正题写:“赠×××先生存正。”一月过罢,偶尔去废旧书报收购店见至到此册,遂折价买回,于扉页上那条题款下又恭正题写:“再赠×××先生存正。”写毕邮走,躲进一家酒馆,坐喝,不禁乐而开笑。
大学毕业,年届三十,婚姻难就,累得三朋四友八方搭线,但一次一次介绍终未能成就。忽一日,又有人送来游园票,郑重讲明已物色着一位姑娘,同意明日去公园xx桥第三根栏杆下见面。黎明早起,赶去约会,等候的姑娘竟是两年前曾经别人介绍见过面的。姑娘说:“怎么又是你?”掉身而去。木木在桥上立了半晌,不禁乐而开笑。
好友X君,编辑十五年杂志,清苦贫困,英年早逝。保存下那一枝笔和一副深度近视镜。租三轮车送亡友去火葬场火化,待化的队列冗长,忽见墙上张贴有“本场优待知识分子”,立即返回取来编辑证书,果然火化提前,免受尸体臭烂,不禁乐而开笑。
入厕所大便完毕,发现未带手纸,见旁边有被揩过的一片脏纸,应急欲用,却进来一个人蹲坑,只好等着那人便后先走。但那人也是没手纸,为难半天,也发见那片脏纸,企图我走后应急。如此相持许久,均心照不宣,后同时欲先下手为强,偏又进来一人,背一篓,拄一铁条,为拣废纸者;铁条一点,扎去脏纸人篓走了。两人对视,不禁乐而开笑。
居住于A城的伯父,沉沦于二十年右派生涯,早妻离子散,平反后己垂垂暮老,多回忆早年英武及故友。我以他大学一位女生名义去信慰藉,不想他立即复信,只好信来信往,谈当年的友情,谈数十年的思念,谈现在鳏寡人的处境,及至发展到黄昏恋。我半月一封,连续四年不断,且信中一再说要去见他,每次日期将至又以患病推延。伯父终老弱病倒,我去看他,临咽气说:“我等不及她来了。她来了,你把这个箱子交她。”又说一句,“我总没白活。”安详瞑目。掩埋了伯父,打开箱子;竟是我写给他的近百封信,得意为他在爱的幸福中度过晚年,不禁乐而开笑。
陪领导去某地开会,讨论席上,领导突然脖子发痒,用手去摸,摸出一个肉肉的小东西,脸色微红旋又若无其事说:“我还以为是个虱子哩!”随手丢到地上。我低头往地上瞅,说:“哟,我还以为不是个虱子哩!”会后领导去风景区旅游,而我被命令返回,列车上买一个鸡爪边嚼边想,不禁乐而开笑。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单间里。出差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亲热一下,孩子偏死不离家。妻说小宝,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酱油,给你爸爸做一顿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酱油瓶出门,我说:“拿这个去,给了一个大口浅底盘子,“别洒了阿!”孩子走了,关门立即行动。毕,赶忙去车站,于巷口远远看见孩子双手捧盘,一步一小心地回来,不禁乐而开笑。
夜里正在床上半醒半睡,有人影推门闪进来,在立柜里翻,翻出一堆破衣服和书报,扔了;再往架板上翻,翻出各类米袋子、面袋子和书报,扔了;在桌斗里又翻,是一堆读书卡片,凑眼前看了看,扔了。咕囔了一句顺门便走,我在床上说:“朋友,把门拉上,夜里有风的。”小偷把门拉上了。天明起来整理房间,一地乱书乱报,竟发现找了好久未找着的一份资料,不禁乐而开笑。
上大街回来,挤了一身臭汗,牢骚道:“用枪得在街十字路口扫一通!”回家一杯茶未喝尽,楼梯上步声杂乱,巷中有人呼:“大街上有人用枪打死几十人了!”遂也往街上跑,街上人山人海,弯腰往里挤,问:“尸体在哪儿?”一熟人说:“不是说是你讲的吗?”忽记得那一句顺口的牢骚,不禁乐而开笑。
剧场里巧和一位官太大邻座,太太把持不住放一屁,四周骚哗,骂问:“谁放的?不文明!”太太窘极不语,骂问声更甚。我站起说:“我放的!”众人骚哗即息,却以手作扇风状,太太也扇,畏我如臭物,回望她不禁乐而开笑。
出外突然有人迎面过来打招呼,立即停下,作疑惑状。“你不认识我了?”“怎不认识!”于是握手,互问哪儿来,到哪儿去,互问老人康健孩子可乖,互说又胖了,又瘦了,半天的淡而无味的话。分手了,终想不起这是谁,不禁乐而开笑。
弄文学的穷朋友来家侃山,酒瘾发而酒瓶仅能空出一杯酒,取马鬃四根,各人蘸吮,却大声划拳:“八匹马,五魁手……你一盅(鬃)!我一盅(鬃)!”窗外卖茶蛋的老妪对老翁说:“怪不得咱出钱让人家写文章宣传咱不干,人家钱多酒量也大,喝了整晌也未醉!”听着不禁乐而开笑。
路过一条小巷,忽见有长队排出,以为又在出售紧俏物件了,急忙列入其中,排至跟前,方见是巷口唯一的厕所,居民等候出恭,不禁乐而开笑。
去给孩子买一双袜子,昨日看时价是一元,今日是一元二角,快快出店门,打响一个喷嚏,喷带出一口痰。正想是售货员在嘲笑我,我方有喷嚏打出,一位戴“卫管员”袖章的人却责斥我吐痰要罚五角钱。掏出那一元钱,卫管员没零钱找,遂再当地吐一口,愤愤而走,走过十步,不禁乐而开笑。
出差去旅社住宿,服务员开发票,将“作协”写成“做鞋”,不禁乐而开笑。
夏月偏停电,爬十二层楼梯去办公室,气喘吁吁到门口了,门钥匙却和自行车钥匙系在一起,遗忘在车子锁孔了,不禁乐而开笑。
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极感幸福,即趋而前去搭话,女子闪进一家商店,尾随入店,玻璃上映出自己衣服钮扣错位,不禁乐而开笑。
名字是自己的,别人却用的最多,不禁乐而开笑。
写完《笑口常开》草稿,去吸一根烟,返身要誊写时,草稿不见了,妻说:“是不是一大页写过的纸,我上厕所用了。”惊呼:“那是一篇散文!”妻说:“白纸舍不得用,我只说写过的纸就没用了。”急奔厕所,幸而已臭但未全湿,捂鼻子抄出此份,不禁乐而开笑。
●聆听
我常常在一个杂货店里遇到这位老妇人。她深色的双眼充满戒备和渴望。每当她见到我,总是喋喋不休,唠起没完。比如,今天天气不好了,昨天的菜价便宜,今天贵了,自己下午要去钓鱼等等。有时碰到自己心绪烦乱,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下去。
“我要去阿肯色了。”一天她对我说:“那里春季的高温气候对防止我的关节炎发作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我会很快回来的,免得你惦念。”
我这才发现她的僵硬变曲的手指。
“就你一个人去?”我问她。
“对,就我一个人。”她说,“我是个孤老婆子,寡居很久了。可是遇到了许多像你这样的大好人,他们愿意和我唠扯唠扯。”
我一下子感到自己像个罪人。
她愉快,乐观——丝毫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和悲伤。她就是用无处不与人交谈来充实自己晚年平静的生活的。聆听的耳朵就是她的需求。
我猛然意识到,我的耳朵不仅仅属于自己。
●笑靥千秋
记忆中最温柔的笑容莫过于妈妈的嫣然一笑,这就是童年时代的最高奖赏。仿佛我在普通话比赛中获奖,我在学校歌咏大会的领唱,每周成绩通知单上的“全优”,都是为了获得妈妈的展颜微笑。
妈妈的牙齿细密整齐,只是牙龈偏低,每逢她开怀大笑,就虚握拳头遮羞,像扶着麦克风,那姿势有些可笑,却又令我向往。因为,当时在我们的生活里,能让妈妈如此忘情的开心事总是鲜于遇见。
这是母亲的笑容,每个亲情笃至的儿女都能在自己母亲的脸上汲取这种光辉。
我在插队时的女伴长相可以说很一般:小眼睛、塌鼻梁,生气时两片嘴唇一堵,活像两扇厚墙门,那几颗雀斑简直要暴出来。但她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那样单调的生活中,不仅自己笑声不断,同时让小集体洋溢欢乐的气氛。
我怀念她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如新月,连乌黑的长眉都有感情,露出一口整齐的皓齿,要多甜有多甜!为这笑容,村村队队有多少小伙子夜间在桥头为她弹吉他。
这是青春无畏的笑容,不知何时,它们已在我们的脸上调谢。但我们仍能从周围少男少女们的幸福中一再欣赏这些芬芳的花朵。
我的师傅是位极普通的女工。善良、勤劳、刚愎和自信混合一起的个性,使她所在的班组烽烟不息。我成为她的徒弟,不少人为我捏一把汗。但三年中,我和她相处得很亲密,甚至成了班组的避雷针。我喜欢她的笑容,常常逗她乐得前仰后合。她的沧桑的前额舒展开来,疲倦的大眼睛又有了温暖的光彩,拉成长沟的颊上有当年酒涡的影子。她一定非常美丽过,但乡下跑出来的灰姑娘和拣到她的士兵丈夫,似乎从来不曾意识到。
这种质朴的笑容让人想到野地的花,随时可见,又总被忽略。它既单纯又丰富,使你联想到劳动的艰巨与欢欣,以生命的漫长与短暂,想到源与本,想到忘与记之间我们那些无法言喻的模糊冲动、情盛的濡湿。
还有一种女政治家的笑容。女人,又是政治家。
笑容于她们像男政治家当年的中山装,当今的西装一样,是必备的披挂。可管笑容的各部门都有分寸的,因对上级、同事、下属的不同调整位置。但我们仍然期待它,哪怕配备一双眼睛寒气砭人。就像在悬崖峭壁的攀援中,暂时找到一个落脚点,心一松又一紧,于是再寻找,再接触下一个落脚点。
在当年居委会主任,工厂女人班组长那儿一再经受这种考验后,我领悟到:女政治家的笑容就是让你老那么附在悬崖上,不掉下来。
有人说:笑是一门艺术。
哦,这话真可怕!
●协作的力量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国王问大臣:“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呢?”聪明的大臣没有正面回答国王,而是做了一个实验。快到傍晚的时候,他陪着国王来到两间屋子前,命人先将100只羊放入一间屋子,并在里面放上一些青草;又命人将100条狗放入另一间屋子,并在屋子里放上许多肉饼。然后将门锁好走了。次日清晨,他请国王观看两间屋子。第一间屋子里的羊们安然地睡着,那几捆青草早已被吃光了;当打开第二间屋子时,国王惊呆了,里面血腥扑鼻,许多狗已经奄奄一息,而那些肉饼却仍然完好地躺在食槽里。国王迫不及待地问大臣为什么,大臣平静地说:“羊在利益面前,善于协作,而狗则勾心斗角,为利益相互残杀,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的原因吧!”
●鞋匠与总统
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望族,囱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度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计划要羞辱他。在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往,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却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他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作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作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没有成为伟大的鞋匠,但成为伟大的总统。他被认为最伟大的特质,正是他永远不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引以为荣。
当六祖慧能去拜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问他说:“你是哪里人?来我这儿求什么东西呢?”
六祖说:“我是岭南人,只求向你学习佛法。”
弘忍笑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暗中赏识,最后终于把衣钵传给这位岭南来的蛮子,自幼丧父的樵夫。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写封信给爹娘
那个下午,不大的太阳。我在阳台上看书,楼下很吵。
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
上大学那会儿,家里常常来信,娘不识字,是爹写的。家里的信很长,爹的话就要占去几页纸,还有附在后面娘口述爹记录的,絮絮叨叨,家长里短,全是些小事,回回都差点超重。我很被动地回信,短短几句话,报个平安。这一来一去竟有好几十封。
工作了,家里还是来信,问单位的大事小情,爹已经不在了,信是娘托了小学校的老师写的。用惯了电子邮箱的我开始用电脑打印回信。
有一天,从没出过远门的娘突然从乡下赶来。一来就捧着我的手看,我说:“娘,咋了?”娘说:“手在就好,小学校的先生说你的信不是用手写的,我就整宿整宿担心你的手坏了……手在就好。”
我留娘多住些日子,她说家里的猪和鸡没人管,坐第二天的火车走了。
我在站台上号啕大哭,无限怀念起大学里那些信来。
可是,搬了几次家,它们和父亲一样,早不在了……
我希望更多的人读到这段文字,因为我们都有爹妈,都会有人担心我们的手还在不在,不管你是在写字楼里还是在流水线旁,只要你远离爹娘,都请写封信回家,记住,用手。
●写下你的梦想
1940年11月27日,他出生在美国三藩市,英文名字叫布鲁斯·李。因为父亲是演员,他从小就有了跑龙套的机会,于是产生了想当一名演员的梦想。可由于身体虚弱,父亲便让他拜师习武来强身。1961年,他考入华盛顿州立大学主修哲学,后来,他像所有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但在他内心深处,一刻也不曾放弃当一名演员的梦想。
一天,他与一位朋友谈到梦想时,随手在一张便笺上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力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会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写下这张便笺的时候,他的生活正穷困潦倒,不难想象,如果这张便笺被别人看到,会引起什么样的嘲笑。
然而,他却把这些话深深铭刻在心底。为实现梦想,他克服了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他曾因脊背神经受伤,在床上躺了4个月,但后来他却奇迹般地站了起来。1971年,命运女神终于向他露出了微笑。他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均刷新香港票房纪录。1972年,他主演了香港嘉禾公司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的《龙争虎斗》,这部电影使他成为一名国际巨星———被誉为“功夫之王”。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其评为“20世纪英雄偶像”之一,他是惟一入选的华人。
他就是李小龙———一个“最被欧洲人认识的亚洲人”,一个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享誉最高的华人明星。
1973年7月,事业刚步入巅峰的他因病身亡。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李小龙遗物拍卖会”上,这张便笺被一位收藏家以2.9万美元的高价买走,同时,2000份获准合法复印的副本也当即被抢购一空,以致拍卖会的主持人大叫:“这就是你以后有必要把想到的事情马上写下来的原因所在。”
写下你的梦想,哪怕是在一张不起眼儿的便笺上。
●心窗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失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心的高原
一天,我去朋友家玩,认识了一个来自西藏的小姑娘,名叫格央。格央皮肤很白,似乎完全没有紫外线照射的影子,高高的额头,长长的辫子。格央会讲汉语,但很少说话,神情安静而腼腆,然而又有一种极晶莹透明的东西在眉宇间闪耀。
我一下子被她吸引住了,不停的向她问这问那。她只是简短的回答,常常微笑地沉默。后来我的话题也山穷水尽,可我又不甘心就此罢休,便开始夸她的服饰。在我不厌其烦的赞美椹中,格央脸红地坐了许久,然后一声不响的钻进了里间。过了一会儿,她换了一身衣服走了出来。
“这一身也很美。”我以为格央是穿给我看的,便情不自禁的说道。
“我就带了这两身衣服来,”格央说着把刚换西来的衣服递个我。“所以我只能送你一套。”
我呆住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许久,我嗫喏地说。
“可是,你不是很喜欢吗?”
“是的。”
“你不想要吗?”
“想要,可是......"我艰难解释着,小心奕奕地找借口,以免伤害她。
在那雪一样的目光里,我无话可说。
我把那套衣服接下来。
“谢谢。”格央率先说。
“为什么?”我问。无论如何,该致谢的应该是我。
“你真心收下了我的礼物,我就会安心收下你的赞美。”她说。
我又一次陷入了失语之境。我知道,和纤尘不染的格央相比,我的赞美太庸俗也太浅薄。至今,我仍珍藏着这套美丽的藏服。每当我看到这套藏服,就会想起那阳光灿烂的高原,格央就来自那个地方。也许畛因为她来自那个地方,才会有那样一颗不受污染的心。
那是高原的心,也是心的高原。
●心里难过
深夜里电话铃响。
是朋友的电话。
她说:“我忽然心里非常难过,想给你打个电话,没别的。”说完,她挂了电话。
我从困倦中醒来。感觉非常激动。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心情。静夜里,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情绪涌上心头,那情绪确可称之为“难过”。
是一种平静的难过。但那难过深入骨髓。
归钠,抽象,联想,推测,勉可应付白日的认知。但在静寂清凄的夜里,会忽然感到深深的落寞。于是——心里难过。
在这个无庸讳言的走向莫测的人生前景中,人们来得及惊奇,来得及困惑,来得及恼怒,来得及欣喜,来得及满足,来得及麻木……却很可能来不及在清夜里扪心沉思,来不及平平静静、冷冷寂寂感到难过。
白日里,人们杂处时,调侃和幽默是生活的润滑剂。
静夜里,独自面对心灵,自嘲和自慰是魂魄的清洗液。
但是在白日那最热闹的场景里,会忽然感到刺心的孤独。
同样,在黑夜那最安适的时刻里,会忽然有一种浸入心肺的难过。
心里难过,但日日难过日日过。日子是没有感情的,它不接受感情,当然也就不为感情所动。需要感情的是人。
人的感情首先赋予自己,唯有自身的感情丰富厚实了,方可分享于他人。
常在白日里开怀大笑吗?
那种无端的大笑。
偶在静夜里心里难过吗?
那种无端的难过。
或者有一点“端”,但是大笑或难过的程度,都忽然达到那“端”外。
不可能改进,不必改进。没有人要你改进,即使不是人人,也总有许许多多的人如此这般的一天天过下去。
●心理美容
美容是一桩非常技术性的事,我对美容的技术性问题本来一窍不通。
这天我接到一位编辑的约稿信,上面写着:“每次去编甸处取信,都没有您的来稿,心里空落落的,不免有些伤感。也真应了名家的稿子难约这句话。我是山里来的孩子,委实不懂这些,我还在等着……窗外飘起了雪花,记得给您写第一封信时外面的树叶是绿色的,现在都己飘零……”读这信时,妻子恰走过我身边,忽问:“你怎么了?”她一般是不过问我这类事的,我倒奇怪起来,反问她:“你觉得我怎么了?”她说:“以往你拆看这些约稿信时,很少现在这个模样……”我再问:“现在模样怎么了?”她说:“脸上线条柔和多了!”妻子的话,给了我灵感。
为什么我读了这位编辑的信,脸上线条柔和了?很显然,是心理活动使然。可见,美容除了医学技术层面和美学理论的层面,恐怕还有个心理的层面。一个竭尽了一切技术手段进行了美容的人,倘若他或她的心理状态不佳,甚或很坏,那么,形于色后,给人的总体印象,恐怕很难是美的。因此,心理美容,也就是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坦然地直面现实,善意地周旋于人际,从容地对待得失,宽容地吸纳异见,保持对大自然的欣赏力,以及对所有小生灵的怜爱,等等,都是重要的。当我们心中求真、向善、寻美的意愿充沛时,纵使我们在技术性美容上稍差一些,往往也还是能给人以相当的愉悦感。
是呀,你或许会说,外貌美与心灵美应当统一,你是在强调心灵美吧?大象小鸟并列议论,不大容易说清。我还是在心理活动这个层面上来说说美容。比如说,在社交场合,即使你在美容的技术层面上己然“天衣无缝”了,可是,倘若你在心理调节上失之于粗陋,那么,你的容颜风度还是有可能大打折扣。这往往与你总体上心灵美不美构成着另外的问题。心灵美的人倘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适度美容,外在形象上也很可能不可能影响到他或她在别人眼中的总体形象。这样说来,我所谓的心理美容,也有某种可操作性,亦即技术性了。比如,在社交场合聚集交谈时,人人很粗鲁,甚至于有点幸灾乐祸地指出你说错了一个年代,或念了一个白字,这时,你倘若心理上不能承受,立即反唇相讥,以牙还牙,那么,你纵使化妆得很美,脸上的线条也一定会大变形,令旁观者感到失却风度。正确的心理美容手段应是:尽量谦逊地容纳哪怕是不堪友好的挑剔,脸上的线条,以及整个肢体语言,都绝不变形;当然,也并不排除在气定神闲之际,幽默几句,或巧妙地将疏漏找补回来。
心理美容无需投资,却效果绝佳!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也求教了很多人,但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这令他很失望。他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他听一位私塾先生说,在距他的家乡不远的南山里,有位得道的高僧,能解答关于人生的各种疑难问题。于是,他连夜起程,沿途探询这位高僧的住处。
一日,他来到南山脚下,见一樵夫担了一担柴从山上下来,便上前询问:“樵夫大哥,你可知道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何处?何等相貌?”
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山上确有位得道的高僧,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处。因为他常常四处游历,随缘度化世人。至于他的相貌,有人说他佛光普照,面貌清奇;也有人说他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谢过了樵夫,年轻人抱定了决心,不顾一切地向深山里前进。后来,他又遇见了农夫、猎户、牧童、采药人等等,就是一直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点人生迷津的高僧。
绝望之下,他回头下山,在路上遇见一位拿着破碗的乞丐,向他讨水喝。年轻人便从身上取下水袋,倒了一些水在碗里。还未等乞丐去喝,水就流光了。无奈,年轻人又倒了些水在碗里,并催促乞丐赶紧喝。可碗刚端到乞丐的嘴边,水又流光了。
“你拿个破碗怎能盛水?怎能用它来解渴?”年轻人不耐烦道。
“可怜的人,你到处请教人生的道理,表面上很谦虚。但你在内心中判断别人的话是否合你的心意,你不能接纳不合你意的说法,这些成见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你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年轻人一听恍然大悟,连忙作揖道:“大师可就是我要寻找的高僧?”连问数声无人应答,抬头再寻那乞丐,已无踪影。
心灵有漏洞吗?当然了。成见就是心灵的漏洞,嫉妒也是,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等无不是心灵的漏洞,只不过每个人的心灵漏洞不同罢了。
心灵有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而不去弥补,那样只会越漏越大,贻害人生。有了漏洞肯于去弥补的心灵才显得可贵。天有漏洞都可以弥补,人心又有什么不能弥补的?
弥补心灵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求索的心智。多思索不合己意的语言而少冲动,多镇定而少浮躁,多宽容而少嫉妒,多仁爱而少仇恨-----如此,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心灵的伤疤
很小的时候,我和一群淘气的小伙伴在我家庭院的一棵梧桐树干里放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石块。没想到两个多月后,我们再去取那个石块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怎么也弄不出来了。
没办法,就只好眼睁睁看着那个石块长在那棵梧桐的树干里。后来,石头裸露的部分越来越少了。第五年的时候,那块石头竟被完全裹在了梧桐靛青色彩树干里。站在树下,已经一点儿也看不到石头的踪影了。而且,包裹起石头的那一段梧桐树皮,明镜、光滑、完好如初,一丁点儿的伤疤都没有。我高兴地跟祖父说:“那块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影响这棵梧桐树的生长”。
祖父摇着头叹息说:“伤疤结在树的心里了。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伤疤会害掉这棵树的。”我一点也不相信祖父的话。看着那棵梧桐树那么茁壮地成长,看着它一年一年变得粗壮、高大起来,我根本不觉得那一石块能害掉一棵那么粗壮的树。
十多年后,我已经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了。一天早晨,父亲忽然打电话说:“昨夜咱们这里刮大风了,院子里那棵梧桐树刮断了,断树把树旁的柴屋砸塌了。“我大吃一惊,一棵那么粗的树,怎么会被一场大风吹断了呢?
我急急忙忙搭车赶回去一看,果然那棵梧桐树断了,而折断的地方正是我们嵌进石块的地方。在白森森的断裂处,那块石头若隐若现地裸露着。父亲叹息说:“如果这伤只是在树皮上,那倒没什么,但可惜是伤在树心里……”
是的,有什么伤能比心里的伤更能毁掉一个人呢?皮肤表层的伤疤,只不过会给我们的外貌带来一丝丑意,而心灵上的伤疤,却可以不露声色地毁掉我们。
●心灵的收据
在他出世的时候,祖父当然已经老了,他生命中的祖父,不过是一个喜欢打麻将、练太极、浇花钓鱼、爱提当年勇的普通老人。而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18岁的一个夏夜,于祖父的少年时光劈面相遇。
那晚,是一位亲戚来告诉,祖父的一位表妹去世了。
我的朋友大李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当年,他写了大量的文字作品投寄出去,但无一发表,大李十分惆怅。眼看着身边熟悉的朋友不断有文章发表,他的心里既羡慕又嫉妒。
为了体验一下文章发表的乐趣,也为了找到一种虚荣的自尊,他开始实施一个错误的计划。经过精挑细选,大李的目光停留在一本杂志中的某一篇文章上,他细心地把文章誊写在稿纸上,稍作修改,把原作者的名字改为自己的名字,然后投进了邮筒,然后就是心怀忐忑的等待。
等待的结果并没有让他失望,两个多月后,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寄到大李的手中,正如他所想像的那样,自己的名字终于变成了铅字,他无比惊喜但又有一丝恐慌。
不久,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文章的原作者给他写来一封义正辞严的长信,对他的抄袭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批评。在信中,大李才知道,原作者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大李经过再三思索,终于向作家回了一封信,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作家,承认了自己的抄袭行为,并向作家道歉。不久,作家回信说可以原谅他的抄袭行为,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作家要他支付赔偿金500元钱,否则,将把他的抄袭行为公布于众。大李害怕了,他只悔恨自己一时糊涂。
思量再三,大李终于将500元钱寄给了作家,他握着邮局给他的收据,心疼又后悔。
以后的日子风平浪静。一日,投递员忽然给他送来一张汇款单,开始的时候,他很纳闷,因为他知道,自己“发表”的那篇稿子不可能有稿费了,是谁给自己寄来了钱?他接过一看,居然是500元钱,落款是那位作家。作家在留言栏里写下了几个字:款退回,我只保留一个收据就可以了,望努力。
顿时,大李的眼睛潮湿了。
此后的大李,开始了认真的阅读和写作,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也开始见诸报端。多年以后,大李才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我们。
我被感动了,感动于作家的豁达和高明。500元钱去了又回来,却不是简单的循环,因为它在此地和彼处留下了两张收据,一张收据上面写着羞耻,而另一张收据上写着宽容。
●心灵释荷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是个大胡子,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据说有一人见此,顿生好奇,问:张先生,睡觉时,您的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还是搁在里头的?”
大千先生一愣:“这……我也不清楚。是啊,我怎么没在意这个呢?这样吧,明天再告诉你。”
晚上就寝,大千先生将胡子撂在被子外头,好像不太对头;收进被子里面,又觉不自然。折腾了半宿,都不妥当。这一下他自己也犯愁了,以前这可不是什么问题呀,现在怎么成了件头痛的事呢?
大千先生的烦恼源于平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引起了他的关注。生活中,心累通常是人为地在自己的思想上加压造成的。我们凡事太在意了,太在意邻里无意的评足,太在意同事间的小磨擦,太在意上司偶尔的责骂,太在意爱人一时的赌气。人生总会有烦心事,睁开两眼历历在目,闭上双眸空无一物,倘若凡事都记取,怎能不让人负重前行!
透视琐事、忘却不幸、藐视挫折,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释荷、人生的升华呢。
●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有了闲暇时间,他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幅已被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他年轻的目光一遍遍地漫过那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文明的城市、一处处美丽的山水风景,飘逸的思绪亦随之上下纵横驰骋,渴望抵达的翅膀,在那上面一次次自由地翱翔……
15岁那年,这位少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困难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
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心情的故事
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考,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其中一个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另下一个同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结果呢?前者,没有考好名落孙山;后者,上了考场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这是一个关于心情的故事。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十分得意,因为他远远领先了对手,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登上冠军宝座了。然而,正当他准备全力以赴拿下比赛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路易斯起初没在意,一挥手赶走苍蝇,俯下身准备击球。然而,这只苍蝇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也跟着飞了回来,惹得在场的观众开怀大笑。路易斯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失去了冷静和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不小心球杆碰动了主球,被裁判判为不击球,从而失去了一轮机会。本以为败局已定的竞争对手约翰迪瑞见状勇气大增,信心十足,最终赶上并超过路易斯,夺得了冠军。被苍蝇击倒的世界的冠军——路易斯沮丧地离开。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投水自杀了。
这也是一个关于心表的故事。
我们做什么事情者离不开心情,我们常常听到有所谓“垂头丧气”“晦气”“霉气”等,都是心情不好的形象说法。其实,很多事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这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投射”作用,你认为它好便好,你认为它不好便可能就不好,因此学会用一种超然和从容的态度去看待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是最佳的人生态度。当碰到不顺心的事,要多想想,不幸很快就将过去;或者说,不幸既已发生,我还去想着它那不是更大的不幸吗?!
学会培养自己的好心情,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马上,马上!
●心态
乌鸦和喜鹊各以一个山头作为领地,乌鸦的山头长满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远远望去,是一个美丽无比的大花园。喜鹊的山头长着各种树木,绿树成荫,十分壮观。乌鸦时常望着对面的山,心想,还是喜鹊的山头好呀,自己的山头全是乱七八糟的草,没有一棵成材的东西。喜鹊望着对面的山头想:还是乌鸦的山头好呀,我这山头全是硬梆梆的大树,一点也不温馨。
乌鸦提出要同喜鹊换领地,这个想法正中喜鹊下怀,它们一拍即合,便交换了领地。
乌鸦飞到喜鹊的领地,一开始感到很新鲜,但过了不久,便发现了新领地的不足,此地树木高大,却没花没草,实在是太单调了,乌鸦很快就后悔了。喜鹊飞到乌鸦的领地后,一开始感到很满意,但不久发现了新领地的缺陷,没有高大的树木栖身,难受极了,它也后悔了。
为了让对方不至于发现自己后悔,它们白天装着快乐的样子,晚上便彻夜难眠,痛苦不迭,时间长了,它们都知道了相互的真实处境,但谁也不点破它。
于是痛苦便伴随了它们的一生。
●心态的力量
女儿向父亲抱怨,事事都很艰难。她不知如何应付生活,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她有些厌倦。
父亲是一位厨师,把她带进了厨房。他先往三口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放在旺火上。
不久,水开了。他往第一口锅里放一些胡萝卜,第二口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口锅里放入碾成粉状的咖啡豆。
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
父亲转身问女儿:“孩子,你看见了什么?”“胡萝卜、鸡蛋、咖啡。”她说。他让她靠近一些,摸摸胡萝卜。她注意到他们变软了。
父亲又让女儿拿一个鸡蛋,打破它,剥掉壳,这是一个煮熟的鸡蛋。
最后,父亲让她喝了一口咖啡。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怯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说,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__煮沸的开水,但其反映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放进开水,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薄薄的外壳保护着液态的内脏。开水一煮,内脏变硬。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它们倒改变了水。
在艰难和逆境前,可以学胡萝卜、鸡蛋或是咖啡都,可以屈服,也可以变得更坚强——甚至,可以改变环境。父亲说: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是的,心态有时比什么都重要。
●成功的位置
迈克在求学过程中一直遭遇打击与失败,高中毕业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
母亲很伤心,她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母亲,他曾试着努力学习,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一天,当迈克路过一家超市时,他发现有人正在超市门口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对此产生了兴趣,他凑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的观看起来。
不久,母亲发现迈克无论看到什么材料,必定会认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他们,直到它们的形状让他满意为止。母亲很着急,他不喜欢迈克玩弄这些东西而耽误学习。迈克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吩咐继续读书。
然而,迈克还是让母亲彻底失望了,没有一所大学肯录取他,哪怕是本地并不出名的学校。母亲对迈克说:“你走自己的路吧,没有人会再对你负责,因为你已经长大了!”
迈克知道在母亲眼中他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很难过,决定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的事业。
许多年以后,市政府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塑一尊名人雕像。众多的雕塑大师献上自己的作品,期望自己的名字能与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将是难得的荣耀和成功。
最终,一位远道而来得雕塑师获得了市政府专家的认可。在开幕式上,这位雕塑大师说:“我想把这座雕塑献给我的母亲,因为我读书时没有获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败令她伤心、失望,现在我要告诉她,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总会有我的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对母亲说的是,希望今天的我没有再次令她失望。”
这个人当然是迈克。人群中,迈克的母亲喜极而泣,她知道迈克并不笨,当年只是她没有把他放对位置而已。
●心知
腊月二十三,部队安排我休探亲假,在胶东半岛一个叫岘山的小站下车时,已经凌晨一点半。
归心似箭,我毫不犹豫地坐进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个健谈的中年人,巧的是,他曾和我在同一个部队服役,老营盘的陈年旧事,他知道的比我还要多。车子如同玻璃板上的一滴炼乳,在茫茫雪野中悄无声息地滑行。我指着远处笼罩在清凉月光下的幢幢黑影说:“那就是我们村。”他掐灭烟蒂说:“从现在起,你一句话也不要说,看我能不能找到你家。”
这让我无来由地忆起儿时在月亮底下藏猫猫的游戏,并且愉快地遵从他制定的规则。
车子灵巧地转了几个弯,停在一个打谷坪上,我的父母已推门而出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很惊讶。
“这一点也不奇怪,已经凌晨三点了,只有这儿还亮着灯。”他笑了笑,“因为现在,我的家也亮着灯。”
●心中的冰点
美国的塞利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花了二十多年,找了一万多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人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负责尽职,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
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竟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
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得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人理睬,最后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心想,冰柜里的温度在-20℃以下,如果再不出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发现尼克倒在里面。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里也有足够的氧气,而尼克竟然给“冻”死了!
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也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一向不能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这一天恰巧因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敢相信使他连试一试的念头都没有产生。
冰柜之外的我们,如果有一天,变得什么都不敢相信了,我们同样会死于无法预料的各种各样的心中的冰点。
●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