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索罗斯来了

_8 佚名(现代)
把它叫做《帝国的循环》。
第十二章 帝国的循环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昔。”
第一节 寻找接班人
1981年1月,罗纳德?里根接任总统。索罗斯惊奇地看到这位新的具有保守倾向的总
统,正在实施加强美国国防的战略,但没有增加税收——作为对苏强硬努力的一部分。里根
这位新总统的政策会怎样影响美国经济呢?是否又是一个繁荣——萧条序列的开始呢?
不错,索罗斯确信,肯定如此。
电视台时事评论员亚当?史密斯要求索罗斯解释,这种繁荣——萧条序列什么时候开
始。“你读早报的时候,铃还响么?”史密斯问这位投资家,“它是怎样开始的?”。
索罗斯说,首先,这种序列不是每天都出现的。他把里根的新政策称之为“里根帝国的
循环”。在新政策里,里根许诺建立一个活动序列。索罗斯写道,帝国的循环是“以美元的
强硬,美国经济的强大,财政预算赤字的扩大,贸易赤字的增长和较高的不动产利润率为基
础的。其中心是良性循环,但在世界范围体系的边缘是恶性循环。你要有一个自我强化程
序……这可能是无法忍受的,但最后会完全改变。因此,这是一种繁荣——萧条序列。”
对于某些事情,索罗斯可能是极富热情的,但是,对于公司的管理,他并不那么投入。
他知道,在他的形象降低以前,他应该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接管公司。
1982年他花了大量精力去寻找合适人选,最终他在遥远的明尼苏达州找到了。那时,
吉米?马龟兹是一个33岁的专家,经管一家在明尼阿波利斯基地的规模很大的合股投资公
司,叫做IDS进取公司。马龟兹不是个不中用的人。那年,公司发展到1、5亿美元,上涨
69%,成为1982年合股投资公司的冠军。索罗斯和马龟兹首次相识是在那年年初,此后,
他们又相继在1982年接触过15次。
每次接触,因为索罗斯都让这次公司经理做一些“精神体操”,所以,马龟兹越来越明
显地感觉到,索罗斯是想给他提供一份工作。但是,马龟兹必须首先通过乔治?索罗斯设立
的一系列研究科目,因为这位投资专家还在刺探和挑剔他。索罗斯时常问自己,这位来自中
西部的神童是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
“乔治非常善于思考”,1994年春天,马龟兹在曼哈顿的公园街道的办公室,当时他
在这里经管自己的投资公司。他说,“许多次,他都想了解你是否知道他准备去哪里,去做
什么。然后,他想了解你的思维进程和你怎样跳出这些圈子。他会谈一些经济状况,目前发
生的事情,详细地加以说明。然后,他会问‘给定这些条件和信息,对此你有何反应,你会
做些什么?”
即使找到了代理人,索罗斯仍然十分苦恼,他不知道是否该兼职做些事。对于马龟兹来
说,毫无疑问索罗斯想给他减轻点负担。“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痛苦。”索罗斯多次
告诫他。马龟兹感觉到索罗斯不再想置身于市场。他需要一个代理人。“我猜想我是他的第
一个代理人。”马龟兹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索罗斯似乎正在摆脱困境,1982年他的公司经营良好。正如索罗
斯所预料的,里根的政策使美国经济走向繁盛。那年夏天,当贷款利润率降低,股票上涨
时,证券市场行情已渐趋看涨。繁荣——萧条序列中的繁荣期已见端倪。到那年年底,量子
公司上涨了56。9%,纯资产价值从1。933亿美元爬到了3.028亿美元。索罗斯几乎又回
到了1980年的水平(3.812亿美元)。然而,他却退出市场——哪怕是暂时地。
第二节 盛气凌人人难耐
1983年元旦,马龟兹报到上班。索罗斯把公司合股资金的一半移交给他,其余的一半
分给了外部的十个经理。马龟兹除了要管理国内的所有业务外,他还协助索罗斯进行国际投
资。因而,索罗斯处于一个不很重要的位置,马龟兹满腔热情,业务室还有三个人在操作。
虽然索罗斯的形象降低了,但他还是将大量时间泡在办公室里。除此之外春未他在伦敦
呆了六个星期,秋季他在远东或欧洲呆了一个月,夏季他则留在长岛的南安普顿。
索罗斯和马龟兹彼此之间似乎非常协调。索罗斯着重宏观分析,总体描画,如国际政
策,全球金融政策,通货膨胀的变化,银行利率和通货等等。马龟兹的任务,就是能最充分
利用这一系列分析,调整优势产业和公司。
“在同一企业中选择股取投资时,要选二十公司,但不是任意的二个,而是选择最好的
一个和最差的一个”
例如.如果期望的东西是银行利率的上升,索罗斯就会让马龟兹等找出那些可能遭受损
失的企业,以便在这些企业中进行卖空。索罗斯在同一产业中选择两个公司进行投资,但不
是任意两个。这是他的技巧。
其中一个必须是这个产业中最好的公司。作为企业中最杰出的选手,这个公司的股票可
能被公众首选并最为经常地去购买,从而把价格推上去。另一个公司必须是这一产业中最差
的,它影响最大,是平衡能力最差的一层。在这个公司投资容易产生很大变化,一旦它的股
票最终被投资者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利润。
1983年的头四个月,对马龟兹来说,是一种“文化投资”。在这一时间里,他慢慢地
意识到了“这个威严的家伙真正地给了我所有的自治权和权威——以及金钱——也给了我绞
死自己的绳索。”
每天早晨为了准备上班,马龟兹都经过严密的思考,有时候在雨中,有时候在骑车上班
的路途中。他设想出当天在金融市场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他把这些东西叫做“设想的框
架”,并且从这些框架中作出决定:去购买什么。
在纽约,白天的商业恬动结束后,索罗斯和马龟兹又进行认真的复盘,时常持续到傍
晚。马龟兹说“那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但也非常紧张。索罗斯的长处之一是:当你对某件事
作解释说明时,他对你很关注,并且能分辨出你是否理智。”
索罗斯从没中止过对他股弦的得力助手的严加盆问,好像他是在对一位博士生进行口
试。“和早上相比较,你有什么不同想法吗?”他通常这样开始,然后连珠炮地提出一连串
的问题——探索、寻找马龟兹为什么会猜错的理由。在马龟兹的记忆中,复盘是最折磨人的
经历:“因为他总是在寻找薄弱部位,总是试图找出你的工作的失误。”
“乔治试图找出市场的运作与你的期望有什么不同。例如,如果我希望银行股票升值,
而银行股票有一段时间在下跃,他就会说:‘我们来研究研究我们的假设。研究你这样做的
理由,为什么感觉到会这样变化,然后调整调整使之与市场一致。”
如果说一开始索罗斯只是偶尔到办公室扮演一位地位显赫的主人的话,那么,他渐渐地
使马龟兹伤透了脑筋,“因为你感觉到总是在作第二次猜测,你不得不经常忍受专家来找碴
子。我不应该说找碴,只不过是挑剔,经常吹毛求疵,不久之后,令人厌倦,十分乏味。
“曾几何时,你做事情只能严格按照你对他意图的领会去做,他甚至会走过来像老师对
学生那样跟你谈话。他会说‘这一点你不理解,这不是我的意思’,然后,你得整个地打乱
计划,因为你认为你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很容易发脾气。他注视你的时候,仿佛他的眼睛能穿透一切,你好象站在激光枪
下。他可以直接看透你。他希望你时常伴他左右,但他从不认为你会得出什么正确结论,他
只不过容忍你而已,就好像你是一个小孩子。
“他所要间你的就是你把你所相信的东西告诉他。你时常在参加考试和通过考试。他试
图扼住你的咽喉,问‘你仍然相信你昨天告诉我的东西吗?’”
索罗斯不会轻易地表扬别人。只有在投资项目成功时,他才会让你容光焕发。
“和他分享信誉简直就像是打仗。”马龟兹断言,“他指出:这是主要的类型,这毕竟
是经济性的东西,而不是在学院里做习题。你的成功取决于美元和美分等现金,人家支付给
你就赢了。”
与索罗斯共事可能会使人着迷上赐。
对于一个像马龟兹这样的人,乔治所引导的生活是……哎,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完全不
同。
马龟兹很喜欢回想那次索罗斯带他到爱尔兰,参加索罗斯公司董事会会议。那个地方是
一个城堡,后来罗纳德?里根总统还访问过。“那种气氛十分罕见。”吃完晚饭,马龟兹尽
心地倾听这些领袖人物的高谈阔论谈话。当索罗斯轻而易举地由一种语言换成另一种语言,
由英语到法语到德语,依着某一领导使用的语种而变换时,他被完全地吸引住了。
与这样一个天才共事,一个人就会有被迷惑的危险存在。“他在能力知识方面都处于支
配地位,如果你被吓倒了,你只知道说是,很显然,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同样地,对你自
己也没有任何好处。”马龟兹说。
“如果你说,我想成为一个索罗斯式的人物,我便会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设想家,去构
想伟大的思想,成为一个形象高大的经营者。我准备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和行动,显而易见,
他的办公室里不需要这样的人。现在他可能需要(1994年),但那个时候他不需要。如果
你真正地认为他是一个商业活动中的典范,那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
你只不过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
1983年索罗斯和马龟兹生意兴隆。公司现在已达到385532688美元,净增75410714美
元。相比之下,1982年则上升了24。9%。
第三节 婚礼上的尴尬
同年,乔治?索罗斯第二次结婚。他的新娘是28岁的苏栅?韦伯。根据报纸上的报
道,索罗斯因为打网球,在婚礼上迟到了。
传媒上的其他文报道说,在婚礼上出现了十分尴尬的一幕。——如果索罗斯花点时间对
婚礼进行彩排,他或许避免了这一幕。这些文章说,当牧师问索罗斯,他是否愿意将他在世
界上的所有物品赠给他的新婚妻子时,他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索罗斯一个儿子假装割喉自
杀,显然,他是想给他父亲解围,可能这是半开玩笑。“所有财产都在这里。”索罗斯很快
转身望着他的私人律师威廉。扎巴尔,好像在说:“如果我重复传统的誓言‘无论如何,我
真心地把我所有的财产赋予她’,那么,我真的要把一切东西都给苏刃吗?”最后,扎巴尔
拯救了索罗斯,他向索罗斯指出,他的回答并不给他带来什么害处。刚刚把一颗悬着心放下
来,索罗斯就用匈牙利语噶呐咕咕:“取消我前面对继承人的承诺。做完这些,婚礼继续举
行。
第四节 再选“结婚”对象
1983年索罗斯收获颇丰,但是,1984年却遭遇不幸。公司行情虽然在看涨,但仅仅只
有9.4呢,资产达448998187美元。
公司的低利润使索罗斯感到了来自量子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压力,他们要求索罗斯全力以
赴地关注到投资市场。索罗斯同意了。1984年夏未,索罗斯告诉了马龟兹这一消息。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是这艘船的船长,而且我看到了百年风暴即将来临。在这场世
纪风暴中,你想竭尽所能来掌住舵。现在让我们面对它,在我们两人之间,还是我来掌
舵。”
百年风暴准确他讲是什么呢?
本质上说来,是在1980年初,里根政府实行高消费、低税收政策后,美国经济的崩溃
便接遗而至。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
马龟兹回忆道:“在那里,整个世界体系中都有这种压力,美元变得越来越坚挺。里根
总是说:‘这很好。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在于其通货的坚挺。’但索罗斯认为这只不过是欲
盖弥彰罢了。”
索罗斯宣布了他准备另雇两个人的设想。对索罗斯来说,拥有四个或五个行家的组织是
最理想的,因为深层次的规律不会掌握在只有一两个人的公司里。至于马龟兹,如果他愿
意,他可以留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上经营子公司。马龟兹决定离职,他知道自己已被搁置
一边,也不会有权力。尽管如此,他还是表示感谢。“事实上,索罗斯也没有错。日复一
口,我感到了头脑中有血栓,我不能清除它们。血栓还在继续生成,而且这里的压力太
大。”
与此同时,索罗斯要求他的十个外围分公司的经理向他推荐人选,以补充新鲜血液。于
是,一个名叫阿兰?拉裴尔的人脱颖而出。
“我是他的第一个候选对象。拉裴尔说。
从1980年到1984年,拉裴尔在爱霍德?布雷彻尔德公司掌管研究工作。60年代和70
年代初,索罗斯也曾在这家公司工作。1992年12月拉裴尔又回到了布雷彻尔德公司,担任
高级副总裁,全球战略主管,以及高级业务经理。
1984年8月上旬,索罗斯决定把拉裴尔挖出来。这两个人从未谋面,不过拉裴尔久闻
索罗斯的大名。索罗斯的几个外围公司经理打电话给拉裴尔,告诉他已向索罗斯推荐,准备
把他作为第二号人物的候选人。他从事全球经济研究这一背景,使他理由当然地成为头号选
手。
“你是否有兴趣同乔洽谈谈?一位经理间拉裴尔。
“当然。”他回答这位经理说。根据他的回忆,当时他的反应极为迅捷。
拉裴尔认为索罗斯是华尔街地区最英明的投资家。“他的成就是非凡惊人的。”对拉裴
尔来说,这份提供给他的工作似乎是求之不得的。
尔后,索罗斯亲自打来了电话。他问拉裴尔是否愿意于下星期四在中央公园西部他的寓
所共进早餐。
拉裴尔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愿意。
来吃早餐的时候,拉裴尔确信他得到这一份工作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他相信另有
75个候选人正在剑拔驾张。候选过程可能要延续到来年,而这一次他就要落选了。
叨分钟过去了,拉裴尔觉得这顿早餐毫无意义。然后,两个人从桌旁起身,拉裴尔认为
这是向索罗斯推销自己的最好时机。
“对于你来说,了解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他说着,希望自己不
要锋芒毕露。他不知道索罗斯是否在听他的话。
“好了,”索罗斯简要地回答,“其他的事情由我来做,我们会成为一对好搭挡。”
拉裴尔被挡了回去。“我想会是如此。“他用一种微弱的声音回答,他也只能这样回
答。
索罗斯微笑了一下,然后用一种摊牌的态度说:“这个周未你再考虑考虑。下星期一或
星期四我们再见面。给我打电话。你再过来吃早餐。”
出了门走上街道,拉裴尔开始仔细品味早餐上的最后几分钟。他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坐了
进去,然后咧嘴一笑。或许自己在做梦。确信出租车司机没有注意自己,拉裴尔用针刺了一
下自己。他知道这不是梦境。他很可能作为公司的第二号人物和乔治?索罗斯共事。
根据拉裴尔的回忆,那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就像一对恋人,结婚之前,先订婚,然后
等到这一年结束。让我们看看结果会怎样。”
几年以后,拉裴尔说,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他很难理解,为什么当时他没有马上接受
这份工作。
“让我想想,’想起1994年春天那次会议,拉裴尔只能说,“似乎当时只有这么
讲。”
回想起别人的警告(“这家伙很尖刻”,“他喜欢攻击人”).拉裴尔决定容忍,“不
必在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机会,我应牢牢把握。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机会。“他走向
电话机,接受了这份工作。1984年9月初,拉裴尔与索罗斯鉴字就聘。
第十三章 一生难再的消遣
“如果你的投资运行良好,那么,跟着感觉走,并且把你所有的资产投入进去。”
第一节 敢吃“美洲虎”
1984年底,乔治?索罗斯在公司的地位上升。或许他虽想尽可能地把量子公司的指挥
棒交给别人,但他仍然不想完全退下来。他仍然相信一场风暴将会危及世界经济。他虽然不
能猜测它的性质或者它在什么时间到来,但是,当这场风暴到来之时,他希望能亲临其境,
乘风破浪,去征服它利用它。与此同时,他密切地关注着公司的活动,更多的时间他是在办
公室里度过的,以确保1984年和1985年生意兴隆。
19sa年12月,他把注意力转向英国,当时英国正流行数量巨大的利己股票。不列颠电
讯公司、不列颠煤气公司和美洲虎公司三者都出现了问题。索罗斯知道,这是英国首相玛格
丽特?撒切尔希望每位英国公民都持有不列颠股份公司的股票的结果。怎么来宾现这一目标
呢?那就是降低证券价格。
索罗斯要求阿兰?拉裴尔去看看美洲虎和不列颠电讯公司。拉裴尔对美洲虎公司进行研
究后告诉索罗斯,美洲虎公司的总裁约翰?艾根先生工作非常优秀,正使美洲虎转向在美国
进口汽车业务上。现在它的股价为160 便士,量子公司拥有它将近4.49亿美元业务量的5
%,大约2000美元。对于别人来说,这已是较大的股份了,可是,对索罗斯来说就并非如
此。
拉裴尔见到索罗斯。
“我已经对美洲虎作了研究。
“你的意思怎样?”
“我打心眼里喜欢美洲虎的经营方式,我想,我们拥有这么多股份,我肯定不会出乱子
的。“
使拉裴尔惊奇的是,索罗斯拿起电话指示他的经纪人“给我再买石万份美洲虎的股
票”。
拉裴尔不想破坏索罗斯的心境,但他仍然觉得这是他的义务,说出自己的保留意见。
“请原谅,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我说‘我们会不错。’”
“不错”的含义对拉裴尔和索罗斯来说,显然不同。对阿兰?拉裴尔来说,它意味着:
我们已经做到这种程度很不错。我们不要再做更多的事情,除非我们看到了结果。对索罗斯
来说,它意味着:既然你喜欢目前的形势,为什么不跟着感觉走,并把你的所有资产投入进
去呢?索罗斯把他琢磨出来的道理告诉他的助手:
“听着,阿兰,你告诉我这家公司转产工作十分出色,这是他们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和
股份利息的基础。你想想股票利息上涨。国际投资者就会对它发生兴趣,股票马上就会升
值。”
对索罗斯来说,在这种形势下,他可以运用他的反馈理论。他感觉到股票价格即将上
升,投资者不久就会发生狂乱,进一步驱使股价上扬。
拉裴尔从索罗斯的话中找不出可以争论的东西。
“是的,”他同意,“股价毫无疑问会上涨。”
“多买一些。
拉裴尔嘴上说是,但他怀疑索罗斯是否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既然股票上涨,”索罗斯继续说,“那么你该多买一些。你不必在意你的业务量部分
占了它多大比例。如果你认为对,那你就去做。”
索罗斯微微一笑然后开口,表明他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不感兴趣。“下一个。”
索罗斯很自信,他认为美洲虎和不列颠电讯公司肯定保险。他知道和这些平衡股相比有
更多的东西在发挥作用。实际上,真正在起作用的东西是唯一的,极为关键的现实:玛格丽
特?撤切尔想让英国的利己股降价。
拉裴尔在轻轻地发抖,他担心索罗斯会拿股票下赌注。
其实,他用不着担心。在美洲虎公司里量子公司的赢利是2500万美元。
套头交易概念的部分含义索罗斯把它定义为卖空。在80年代中期,索罗斯进行的最大
卖空交易是西部联盟公司。
那是1985年。当时,传真机在美国已经很普遍。西部联盟公司的股票,早几年就已经
很高了,现在价格在10一20美元之间。索罗斯和他的助手特别注意到,这个公司仍然有大
量的用户直通电报装置,跌价补偿它的平衡股。因为这种装置是陈旧的机电型的而不是什么
高新技术,因此,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西部联盟公司也还有不少债务。
索罗斯怀疑这家公司能否抵债或偿还优先股。
“我们所想的就是,西部联盟公司淘汰了西部小马快递邮政制度,传真机也会淘汰西部
联盟公司。
许多长时间做资产评估的分析家们在对西部联盟公司资产评估时,没有考虑到七资产的
价值比西部联盟公司申报的要少得多。当然,索罗斯看到了这一点,他卖空了l00万股。所
获利润,阿兰?拉裴尔说,有百万之数。
第二节 一夜赚了四千万
到了1985年,索罗斯仍然担心美国经济会走向崩溃。8月。他认为“帝国循环”处于
信用膨胀的最后一环,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和补偿军事膨胀,缓解办法即将出现。对索罗斯
来说,幸运的是,他能够及时地意识到机会并且利用机会。当美国政府和其他经济巨头意识
到证券市场已经变成一个危及他们利益的怪物时。缓解的办法就会出现。
安索尼?萨普森在《与大富豪的接触》一文中提到了这一点,他写道:“还在60年
代,全球性减少市场限制主张的热衷者,期望世界性证券市场逐渐地有理性地调整彼此间利
益对立的情况,因为,除非他们在有些地方达到利益平衡,否则,各国就会出口量减少并且
经济贬值。美元、日元或者英镑应该精确地反映各国经济效益。”
“1971年,尼克松总统割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货币开始自由地浮动,货币的相互
流通有了新的比价。汇率似乎不再与出口挂钧。到1980年末,美元对日元在同一天可能会
有4%的变化。
起初,索罗斯在所有的证券交易中运气不佳,在80年代初损失惨重。80年代中期,他
认清了形势,重新树立了信心。他知道,美元——以及它与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关系——在证
券世界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他密切地关注着。
80年代初,美元的价值蹒珊摇摆,使得依赖于稳定美元的世界担忧和吃惊。
80年代初,里根政府实行美元坚挺政策,希望通过允许廉价进口和吸引外资来平衡贸
易逆差,抑制通货膨胀。
终于,里根转向降低税收,同时,增加国防投入,美元和股票市场开始走向繁荣。外资
引人美国,使美元和资本市场升值。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吸引了更大量的外资,这都推动了美
元的升值一一一索罗斯再一次把它称之为“里根帝国的循环”。
索罗斯认为,内在的不稳定性是帝国循环最终注定了的。“因为美元的坚挺和很高的不
动产利率,是与增加预算赤字和削弱美国经济等刺激性的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索
罗斯所料,到了198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而美国的出口由于美元升值
很高而遇到了极大的障碍。美国的国内企业由于日本低廉倾销,危机四伏。索罗斯注意到这
些情况,认定这是典型的繁荣一一一萧条序列的第一个阶段。
与此同时,其他的分析家正在兜售轮流股。当然不是索罗斯。与此相反,索罗斯转向接
收股和国债利息一一一二者都在跌价。例如,量子公司在首都公司接管美国之音电视网时,
购买了美国之音电视网60万股的股份。三月的一个下午,首都公司宣布以每股118美元的
价格收购美国之音电视网的股票,按这个底价量子公司可赚1800万美元。
此后不久,索罗斯打电话给正在处理这方面事务的阿兰?拉裴尔。“这非常好,”索罗
斯说,“不过,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多年以后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拉裴尔模仿索罗斯的匈牙利语调重复了这句话。拉裴尔
非常明了,索罗斯并不是真的要问他这个问题,而是想考验他。索罗斯似乎是要说:“我非
常高兴,但是,不要被冲昏了头脑。”
拉裴尔说,“我们再买一些首都公司的股票。”
从索罗斯的沉默中,拉裴尔知道自己在这场测试中得了满分。索罗斯相信里根列美元的
政策最终会导致经济的萧条,这位总统先生似乎对保持美元坚挺具有充足理由,但是,索罗
斯更有理由使美元下跌。在80年代初,短期信贷利率上升到了19%。黄金达到了每盎司
900美元。膨胀还在上扬——以20%的水平上扬。1美元高涨到可以兑换240日元、3.25
德国马克。
对于索罗斯来说,现在终于可以看得很清楚了,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原油价格
开始下跌。这将给美国增加要求降低美元价值的压力。原油后来达到了每桶40美元,而目
标是要上升到每桶80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缓解了世界范围内的膨胀。膨胀的缓
解,相应地使信贷利率下降。这些变化的结果,使美元大大贬值。
拉裴尔对索罗斯作了说明:“显然,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卖空原油,使处于劣势的美国信
贷率曲线和行情看涨的日本信贷率曲线上升,因为日本依赖于进口石油。另外,美元对日元
和马克的比价下跌。因为商品、固定收入和流通市场在规模和数量上要比证券市场大得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