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华尔街操盘高手

_12 红K线工作室 (现代)
  答:我们分配资金很有弹性。当我们要买进某项商品期货却苦无资金时,我们会把投资组合中最不具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出清,然后以卖得的资金去买后项商品。例如我们要买玉米,可是资金却不足,我们要不就是干脆打消买玉米的念头,要不然就是卖出手中其他的商品。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弹性的投资组合策略。
  问:你们难道从不评估自己所持部位个别的风险?我是说,如果你们在某个市场亏损而必须减少投资组合所持有的部位时,你们是否干脆减少在其他市场所持有的部位?
  答:没错。我们总是删减投资组合中最不具吸引力的部位。
  鉴往知今以测未来
  问:即使在今天,量子基金也算是颇具特色的基金。我想在当时,量子基金的投资策略应该算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答:的确如此,即使是到今天,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任何一位交易员能够从事所有类型的交易棗我是指全球所有的外汇、商品、期货、债券与股票。我现在已经退休,不过我仍然从事各类交易。我的朋友则问我:“你退休了?我们手下有一大比职员,可是,他们仍然无法涵盖所有类型的交易。你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问:我也有同样的问题。你到底是如何腾出足够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市场?
  答:我现在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积极。多年来,我一直花许多时间把一大堆东西塞到脑里,我记下各市场过去所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当我在教学时,学生总是为我能说出各个市场过去重大走势变化而感到惊讶不已。我之所以能记下这么多东西,完全是因为我多年来熟读商品、债券、股票等市场过去的资料。例如我知道棉花市场在1861年进入多头市场,价格从0.5美分涨到1.05美元。
  问:你如何了解市场过去的重大变化?
  答:我会先观察市场过去多年走势图中的异常现象。例如发现类似于棉花市场1861年的走势,我就会问自己:“是什么因素使得走势如此?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就开始寻找答案,从寻求答案的过程当中,我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事实上,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开了一门课,这门课是要学生去寻找市场过去的重大走势变化。学生称这门课为“牛市与熊市.”我要求学生告诉我,如果处在当时,要根据什么才能预知这个大行情的重大变化。
  例如橡胶价格在2美分时,大家会问:“橡胶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始上涨?”然而它的价格后来竞上涨了20倍。于是我会问学生:“如果是你,你怎么知道橡胶价格会大幅上扬?”学生也许会回答:“我知道橡胶价格会大涨,因为当时即将爆发战争。”然而我会追问:“你怎么知道当时即将爆发战争?”我就是以这种透过对历史的理解,教导学生分析市场走势。
  我曾经研究过数百个,也许数千个多头与空头市场。在每一个多头市场中,无论是旧M或是燕麦,其行情上扬总是有原因的。 我记得曾经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谈话:“这个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这一回情势会有所不同。”;“油价会涨到每桶100美元。”;“黄金与其他商品不同。”当然不同么。五干年来,黄金一直就与其他商品不同。
  黄金价格上涨的时候,也有下跌的时候,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然,黄金具有保值的作用,可是小麦、玉米、铜其实也具有保值的作用。这些都是商品,有些商品的价值可能高于其他的,然而他们以前是商品,以后也还是商品。
  杀低追涨循环不已
  问:所谓市场疯狂的现象在各个市场是否有许多共通点?
  答:是的。这其实是一种循环。当市场行情在极低点时,有一部分投资人会因为其市场过低而开始买进,行情于是回升。然后,由于其基金面或技术面看好,买进的人日渐增加,因此促使行情维持不坠。接下来,投资大众看大家都进场买进,深伯自己没抢搭上这班利多列车,于是纷纷跟进。
我母亲就是这样。她常常打电话给我:“替我买进某某股票。” 我问她:“你为什么要买这支股票?”她回答:“因为人家都买,而且这支股票价格已涨了三倍。”最后,这种情况会引发疯狂的买盘,因 为人人都以为股价永远不会下跌。然而当市场行情过高,远超过其应有价值时,就会开始回跌、随着其基本面或技术面看坏,越来越多的人会卖出。接下来,投资大众看到别人都卖出,于是纷纷争先出脱手中持胶,最后引发疯狂的卖盘,促使行情进一步下跌,而到达行情过分低迷的局面。
  问:你为什么要离开量子基金?
  答:我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我希望自己的事业能朝多方面发展。当我在1968年初到纽约时,我只是一个来自阿拉巴马州的无名小于,然而到了1979年时,我所赚到的钱连自己都难以相信。
  另外,量子基金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当初,量子基金于1975年成立时,公司只有3个人,然而后来增加到15个人。他们时时想着什么时候可以休假,什么时候可以加薪等等。而我却对管理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的兴趣只在于投资。我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发展过大。
  1979年9月,我决定这是我留在量子基金最后一年。不过,后来股市在10月间重挫,而那段日子真是有意思极了,于是我决定再多待一年,而在1980年离开量子基金。
  问:那么你是从1980年开始过你的退休生活的?
  答:是的。
  问:你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成为一名独立的交易员吗?
  答:可以这么说。
  问:在你多年的交易生涯中,可曾有过一些非常精彩的交易经验?
  答:我有不少值得回味的经验。例如前面提过的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次。另外,1982年8月的那一笔交易相当精彩。我在1981年到1982年间,在债券上投下大笔资金,所持的部位在1982年8月大幅飘涨,真是过痛极了。
  认清基本面再做进出
  问:可否说一些亏损的交易经验?
  答:我在1971年8月做的一笔交易相当精彩。当时我在日本股市做多,在美国股市故空。然而在一个周日晚上,尼克森突然宣布美国不再实施金本位制度。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因为当时我正骑着机车在外面兜风。周一上班时也没有看报纸。结果在一周之内,日本股市就惨跌了20%,而美国股市则大涨。我们的多空部位遭到夹攻,损失惨重,
  问:你当时难道没有立即改变你所持有的部位?
  答:当时的情况根本不容许你这么做。在日本股市的股票要卖给谁?谁又愿意卖美国股票?假如你想回补,情况只会更糟。面对当时的情况,你只好反省自己所持有的部位以及对市场的看法是否正确。如果是基本面改变而使股市走势呈现逆转,最好的方法便是尽快认赔了结。可是如果你认为基本面的看法并没有错,那么干脆什么也不要做,等待市场平静下来。
  问:那么你还是坚守原有的部位?
  答:是的。
  问:如此说来,在帐面上你曾经一度遭到重大损失?
  答:没有什么所谓帐面上的损失,帐面上的损失就是实际亏损.
  问:你为什么会对自己所持有的部位如此具有信心?
  答:根据我的分析,这项宣布并不代表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而只是美国政府一项新政策的宣示,并不能解决美国经济上的长期
  问:你的部位后来是否安然无恙?
  答:是的,毫发无伤。当时美国股市只不过是空头市场的反弹而已.
  问:这么说来,你认为这是政府政策的宣示,不会对市场大势造成任何影响,因此你坚守原有的部位?
  答:是的。
  问:难道说,当政府实施某些措施对抗大势时,就应该在大势反弹时放空?
  答:是的。以外汇投机为例,当央行试图支持某种外币的汇价时,你就应该反向操作。  
人云亦云非长久之计
  问:投资大众对市场行为最大的错误观念是什么?
  答: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我可以向你保证,市场通常都是错误的。
  问:还有其他吗?
  答:千万不要跟随市场一般的看法。你必须学会自我思考与自我判断。大部分的投资人都不会这么做,他们宁愿追随市场的走势。“市场走势永远是你的朋友”这句话其实并不正确。依样画葫芦很少能使人致富。与市场走势亦步亦趋,短期之内也许可以获利,但是绝对无法长久。
  问:可是,事实上,你的交易风格就是长期跟随市场大势。你上述的说法是否与你本身的交易风格有所抵触?
  答:我所说的市场走势,其定义是不同的。我追随的是市场供需的大势。一般投资大众追随的市场定势,只是在于行情看涨时买进,看跌时卖出。
  问:你所依循的交易原则是什么?
  答:尽量寻找市场的顶部与底部,决定是否要逆向操作。不过除非你真的了解整个市场,否则不要逆向操作。另外,要牢记这个世界不断在改变,要留心这些改变,并善加利用。你应该既能买进,也能卖出。
有许多人常常这么说:“你绝不会买这类股票。”、“我绝不会买商品股票。”你应该具有接受任何投资工具的弹性。
  问:如果一般投资人向你请教,你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答: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把钱投入货币市场基金,再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
  问:你所持有的部位是否曾出过差错?我是说,你是否曾做过错误决定?
  答:不要以为我在交易从未出过差错,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差错了。你也必须了解,我并不经常进行交易,我可能在一年之中只做三次或五次交易,然后坚守这些决定。
  不抱玩票心态从事交易
  问:你隔多久才做一笔交易?
  答:就1981年来说,进行交易与购买债券并不相同。我自1981年开始便持有债券,不过我会不断抛空该部位。虽然在交易,但基本上,我仍然持有债券。我在1984年底放空美元,从那时候起,我曾经进行不少次的外汇交易,然而基本上,我的每笔交易都是由许多小交易组合而成的。
  问:你在投资交易方面的成就,几乎无人可及。你是如何做到的?
  答:我绝不搅和,也绝不抱着玩票的心理从事交易。
  问:我可以了解你的交易心态。不过,没有几个人能像你如此精确地分析市场基本情势,也没有人像你能把错误的交易减到最低。你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答:除非你知道自己能掌握市场情势,否则不要轻举妄动。比如说,只要你看到美国农产品价格已经跌到低档,那么任何买进的决定都不会出大错。你的买进时机可能稍早一点或稍晚一点。就我而言,通常是早一点,可是只要是市场大势所趋,又会怎么样呢?充其量不过是买进的时间早一点罢了。
  问:除此之外,你是否还有其他的成功之道?
  答:我从事交易绝不划地自限。我非常具有弹性,愿意接纳任何投资工具。对我而言,放空新加坡元、做多买来西亚棕榈油或买进通用汽车公司股票,其实都是一样的。
  问:如果市场实际情势与你伪看法不符合,你会怎么做?
  答:如果真是如此,我什么也不做,等到两相符合后再采取动 作,
  问:你对技术分析图表有什么看法?
  答:我不曾碰过靠技术分析致富的人。当然,这不包括出售技术分析图表的人在内.
  问:你会使用走势图进行分析吗?
  答:会的。我每周都会看一下市场走势图。靠这些资料,我可以知道市场目前的情况。
  问:不是了解市场未来的情况吗?
  答:不是,只是了解已经发生的事。假如你不知道已经发生的事,又如何预测未来。这些资料给我的是事实,而不是预测。
  洞烛机先方能高人一等
  问:目前的市场走势是否因为以趋势追踪系统管理的资金过度膨胀,而与以往有所不同?
  答:没有。所谓系统,并不一定指的就是电脑交易系统。以前没有电脑,然而却有交易系统。我敢向你保证,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每十年就出现一套交易系统。人不断在进步,自然会配合市场的发展,开发出新的交易系统。
  问:这样说来,今天的市场基本上与70年代、60年代和50年代的市场并无二致?
  答:是的。今天的市场甚至与十九世纪的市场也无二致。导致市场行情涨跌的因素一直是一样的,供需法则并没有改变。
  问:你目前有什么人生目标?
  答:我希望能逐步脱离市场。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第一,投资是最能消磨时间的休闲娱乐,我难以放弃,我从22岁开始就钟情于这项活动。我一直希望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第二个问题则是,如果我退出市场,我的基金该如何处理。如果交给纪经人,我可能会在五年之内破产。
  问:你还想说什么吗?
  答:好的投资决策其实只是普通常识,但是具有这项常识的人却不多。有很多人看的是同样的资料、同样的事实,但却无法判断未来。投资大众有90%都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行动,只有少数高明的投资人或交易员,才能够从同样的事实中,看出别人所无法察觉的线索。这种观察入微、洞烛机先的能力却不寻常。 
  詹姆斯。罗杰斯二世的交易观念与技术很难三言两语道尽.不过,他的基本交易原则值得参考。
  1.因其价值而买。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木对,你也不致遭到重大亏损。
因价值而买·行情过热则卖
  2.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滩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3.市场疯狂时卖出。这项原则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罗杰斯的方法就是等待行情到达疯狂,分析市场行情是否涨得过高,在基本面确认后放空,确信自己的观点正确无误。然后坚持自己的空头部位,上述步骤中最困难的是最后两项。
  很少有交易员能像罗杰斯一般,具有高明的分析技巧与准确无误的预测能力。如果欠缺这些能力,即使坚持自己的部位。也注定要亏损。可是,如果你具有准确的分析与预测能力,却没有坚持部位的本钱(财力),一切努力也都是枉然。
  举例来说,我怀疑有多少交易员能像罗杰斯一样,在金价675美元时放空黄金,然后在金价于四天内涨到875美元的这段期间仍然坚持自己的空头部位,任其蒙受重大损失,直到金价开始大幅回跌。
  即席使你具有钢铁般的意志,能够坚持自己的部位,可是你如果缺乏支撑这种意志的财力,或是准确无误的预测能力,你们难以从中获利。因此,也许这项原则还应附带一个条件:凡是欠缺分析技巧或财力支撑其信心的投资人或交易员,应用此项原则可能会遭致重大损失。
  4.要非常挑剔。要耐心等待完全对自己有利的交易机会出现。千万不要为交易而交易,要耐心等待,直到具有高获利的交易机会出现,再投下资金。
  5.要有弹性。不要划地自限,把自己固定于某个市场或某种交易型态上。许多交易员常常说:“我从不放空。”可是这些交易员的获利空间绝不会比既愿意做多也愿意做空的交易员来得大。
  6.千万不要遵循市场一般的逻辑思维。换句话说,你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谨记这项原则,你就不会在道琼工业股价指数从1000点涨到2600点,而投资大众都以为市场上股票供不应求的时候,糊里糊涂盲目地跟着买进。
  7。在面对亏损的部位时,要知道何时该坚持,何时该出脱。假如你发现原来的分折错误,而且市场走势对你不利时,套句罗杰斯的话:“越早认赔了结、损失越小。”但是如果你坚信自己的分析与预测是正确的,就应该坚守自己的部位。不过,这项原则只适用于具有高明分析技术,以及完全了解自己所要担负风险的交易员。
1999 河南信息港,版权所有   
金融书籍
.
2005年1月12日 周三
第十三章 从经纪人到交易员 ◆ 伯恩·吉尔伯◆
--------------------------------------------------------------------------------
伯恩·吉尔伯是从干经纪人起家的。他最初一家经纪公司在芝加哥交易所(CBT)买卖金融期货。由于他对该公司机构 投资人客户所提供的建议都相当成功,于是他自己也开了一个帐户。在公债期货上市的初期,吉尔伯可以说是芝加哥交易所最负盛名的经纪人,同时也是当地最大的交易员之一。
  1986年1月,吉尔伯将其交易范围扩大到直接管理客户帐户。吉尔伯除了本身的交易外,手下还有一批交易员从事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商品的现货及期货交易。吉尔伯设立了好几家公司吉尔伯集团、吉尔伯管理公司与吉尔伯证券公司。这些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包括清算、经纪与资金管理。
  吉尔伯闲散的个性和他的工作似乎完全无法搭配。吉尔伯每天必须自己或是监督手下从事数百万美元的公债交易,可是我发现他描述自己的工作就像在度假。虽然我在交易的时间内访问吉尔伯,但是他在接受访问时,并不十分注意当时债券市场的行情,因为他邀请我进到他私人的办公室。“我想我们在这里会比较舒服一些。”他说。
不经心地走入交易行业
在访问吉尔伯的时候,我曾经提及若干我访问过的交易员,其中一位是汤尼·沙利巴(Tony Saliba),他是当时“成功”杂志的封面人物。吉尔伯问我是否带着那本杂志,于是我从公事包内拿出来递给他。
  他微笑的读着杂志封面描述沙利巴于1987年10月19日致富的标题:“大胜利:他在72小时内赚进400万美元2”吉尔伯用开玩笑地口吻说:“我在那一天,只花了20分钟就赚进400万美元,为什么我没有上杂志封面?”吉尔伯并非自吹自擂,但是他的回答却揭露了一项事实,就是许多非常成功的交易员,由于不喜欢招摇,所以不为一般大众所知。
  问:你是如何进入这一行的?
  答:1976年我从大学毕业后,就游走四方。后来我在盐湖城根据一则求才广告,应征商品经纪人的工作,当时我根本不清楚商品经纪人是干什么的,我猜想大概与股票经纪人差不多。结果,我却是替一个经营蒸气浴的家伙工作,不过在那段期间我也拿到了经纪人执照。
  问:你显然是以旁门左道进入这个行业的,不是吗?
  答:记得去应征时,有个家伙坐在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接见我。这家伙花了整天的时间打电话,企图说服别人以5000美元或1万美元根据他的图表分析系统从事投机活动。后来,我替他保管这套系统,可是我不断告诉自己:“这家伙其实是个混混。”于是我在拿经纪人执照后就辞职不干,开始游走四方,靠打零工过日子。
  失败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问:那时你还做哪些工作?
  答:替火车卸货等等。有一天,我走进汤姆森·麦克农(Thomson Mcckinnon)公司。我告诉该公司的员工:“喂!我有经纪人执照。”结果场姆森·麦克金农公司愿意以每个月800美元的薪雇用我。当时这对我而言是一笔相当大的数字。
  问:可是当时你对市场交易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答:我读过几本有关市场交易的参考书籍。另外,我也懂得一些图表分析。
  问:你读的是哪些参考书籍?当时这类书籍并不多。
  答:使我获益最多的书籍是《股市走势技术分折》,(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作者是罗勃·迪·艾德华(Robert D.Edwards)与约翰麦吉(John Magee)。
  问:你认为有哪些书籍值得推荐给读者?
  答:我介绍我手下交易员读的第一书就是艾德温·李尔弗(Edwin Lefevre)的《股票交易员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StoCk Operator),这本书至少读了十几遍。好了,言归正传。我在场姆森·麦克金农公司工作期间,正值美国政府全国抵押协会(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公债(Ginnie Mae)上市。汤姆森·麦克金农公司招聘了一批交易员来从事这种新金融工具的交易。我告诉他们,我很有兴趣学习这种金融工具的交易。
  问:你为什么会对这个市场感到兴趣?
  答:在当时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看起来似乎也比传统的金融商品交易简单。我认为只要我专注于这个市场,我的经纪业务应该会呈稳定成长。我后来在Ginnie Mae上做了几笔交易,第一笔小有斩获,但是以后的几笔却告亏损。这就像磁铁一般,我认为我在这个市场上应该会赚钱,可是却不断地赔钱。这种情况使我更想透彻了解这个市场,
  问:听来你对Ginnie Mae市场的兴趣带有一些强制性?
  答:是的。因为我在这个市场从事交易经常失败,所以我要了解该市场的运作,
  了解市场·进入佳境
  问:你当时对这个市场了解多少?
  答:在我开设帐户的时候,我对该市场根本一窍不通。
  问:那么你是如何向别人推销的?
  答:我最先是挨家挨户拜访,我从别人的问题中学习,逐渐对这个市场有了较多的认识。起初我总是对他们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而他们也弄不清楚我到底在推销什么。
  问:你至少应该知道这是一种类似期货的投资工具吧?
  答:其实我当时也只知道这么多,因此最初几笔生意都搞砸了,不过后来就渐入佳境。
  问:你所开的都对冲帐户(hedging accounts)吗?
  答:是的,纯粹是对冲帐户,到了1977年5月时,我每个月可以赚到2000美元的佣金。这对我来说,真是一笔数目相当大的金钱。
  问:你是否会对客户提供一些交易的建议?
  答:是的,而且相当多。
  问:你可曾利用图表分析提供建议?
  答:我不但根据汤姆森·麦克金农公司的研究报告提供建议,也根据自己的图表分析来提供建议。然而大部分新进的经纪人都只依据公司的研究报告提供建议。
  问:你的客户是否会因为按照了你的建议或研究报告的建议从事买卖,而告亏损?
  答:不会。客户亏损主要原因是他们比较注重每天行情的变化,而我们提供的建议都是属于较长期性的。
  问:这么说来。你的建议与客户的交易在时间上显然无法配合?
  答:是的,我想这是经纪人与其客户间最大的问题。你根本无法即时提供客户所需要的资讯。
  经纪人与交易员难同兼
  问:我们来谈谈场内交易。据我所知,有一段时间,你在公债期货市场内既担任场内经纪人,也担任场内交易员。我现在要问你问题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假如你接到一笔大卖单,同时你又想出清你自己手中的多头部位,你会怎么处理?
  答:我决不从中牟利。因此,当我做多而客户做空时,对我而言,这根本没有什么差别。再说,许多客户的看法和做法经常与我相反。
  问:可是假如市场出现一则相当重要的新闻,而使你所有客户做的方向都对你所持有的部位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会因为必须先处理客户的委托单,而使自己的部位惨遭套牢?
  答:是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而且多年来已经让我赔掉了约50万美元。可是与我所赚到的钱相比,并不算严重。
  问:这是你既做场内经纪人又做场内交易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答:是的。
  问:这实在是相当尴尬的情况;你知道自己必须赶快出脱手中的部位,然而却又必须先处理客户的委托单。
  答:是的。不过通常我都是忙着扮演经纪人的角色,一心想着,“好,有个客户要我卖出1000口,我得赶快想办法才行。”根本忘了自己也是一个交易员。等到你处理完客户的委托单时,我才会想到:“糟糕,我手上还有一笔多头部位,我得赶快丢出去才行。”
  问:这样说来,身兼经纪人与交易员,其实相当不方便。
  答:是的。我总会告诫我的手下:“假如你要做经纪人,就不要做交易员;你要做交易员,就不要作经纪人。”
  问:可是你自己以前就是身兼这两种身份。
  答:没错。可是那时候是个相当疯狂的时代。当时我在同一个市场上,既是最大的经纪人,也是最大的交易员。可是由于工作繁重,因此我每天都累得半死,我就这样做了三年,可是我实在不应该这个样子,任何人都无法同时成为最好的经纪人与交易员,我做得不错,可是我相信我的寿命一定会因此减少。
  双重交易增加流动性
  问:今天的市场检查制度益臻健全。如果有人违反双重交易(dual trading)诚信原则,同时处理客户的委托单和为本身的帐户从事交易,是否会被抓?
  答:要在一个公开叫价的市场上完全无缺点的执行检查制度仍然相当困难。
  问:假如说,公债目前是以95点的价格在进行交易,可是市场上突然传出一则利空消息,价格从95点跌到94点。有一位同时必须处理客户卖单以及为自己进行交易的经纪人,让自己的部位在94.31点、94.30点和94.29点的价格抛出,却让客户的部位在94点以下的价格卖出。这个人如何能逃避违反双重交易诚信原则的责任?
  答:他可以把自己的卖单或客户的卖单转给别的经纪人。他也可以同时处理这两笔卖单,而在自己的卖单上填上其它经纪人的号码。这些家伙总有一些鬼计来逃避责任。
  问:是不是因为双重交易的诱惑力太大?答:不是。以我交易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双重交易有助于强化市场的效率。但是对个人而言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问:如果说完全禁止双重交易呢?
  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要看市场的效率与个人的诚信原则孰轻孰重。就我而言,利用双重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要比管制少数违反诚信原则的双重交易员来得重要。再说,就算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从事双重交易,还是有人会想办法钻法律的漏洞的。
  问:你是何时起涉足公债市场的?
  答:1977年9月,我到了芝加哥,成为公债市场的经纪人。我当时是25岁,不过运气不错。在1977年11月,我搬到纽约,争取到七位大客户,我的经纪业务因此得以拓展开来。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自己的帐户从事场内交易的?
  答:1979年。
  从事交易愈陷愈深
  问:你可曾打算放弃经纪业务,专心从事交易?
  答:事实上正好相反。我还比较喜欢作经纪人呢!从1979年到1981年,我争取到不少大客户,而我最糟的决定之一,可以就是去干交易员。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曾经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经纪人,如果坚持到底,我就不必承受因交易而招来的痛苦,我认为交易实在是一种毫无乐趣可言的游戏。
  问:你这么说真是奇怪,因为你远比大部分的交易员成功。
  答:我想这是因为我认为经纪人的层次高于交易员。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经纪人,我认为经纪人的工作适合我的个性。
  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从事交易?
  答:我从事交易是因为我的客户劝我说:“你既然对市场知道这么多,为什么不自己交易呢?”起初我无动于衷,可是经过半年之后,我终于把持不住而开了荤,从此愈陷愈深。
  问:你还记得你的第一笔交易吗?
  答:我第一笔交易是做多,赚到一些钱。第二笔交易也是做多,可是市场行情却开始下滑,害得我赔上老本,外加5万美元。我当时靠经纪业务每个月可以赚5万美元。我难过极了,于是开始减量经营,交易也不如以往积极。第二笔交易是发生于1979年的空头市场,我的问题则在于一直做多。
  问:你为什么会做多?
  答:因为我的客户不断地告诉我,利率不可能再上扬了。比如说,我不断收到花旗银行的买单,因此我认为花旗银行显然是看好公债市场,(注:利率上扬,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价格和利率的基本关系是,如果利率上扬,表示低利率债券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大减,因 此为了吸引投资人购买这些利率债券,就必须降价,使其利率与新发行的高利率债券相当.)
  问:假如你今天遭遇到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答:我现在知道机构投资人在债券市场上做多或做空,其实各有其不同的理由。以花旗银行为例,当时我是看花旗银行买进,我才买进。可是今天,如果我看到花旗银行买进,我会认为该银行可能是在重新调配其资产组合,或是改变其投资组合的到期日。
  早期策略漫无章法
  问:换句话说,当时你的问题不是在于听信别人,而是你听信了不该相信的人?
  答: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应该听信谁的话。那时候,我只是一个天真的毛头小于,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有位大客户要买进,看来行情应该会上涨。
  问:你早期的交易既没有策略,也没有计划,更别说系统了,简直就是漫无章法。
  答:是的。不过随着时间与经验的累积,我也有了一些长进。后来,我开始自问:“我应该如何从这个市场赚钱?”
  问:你后来学到什么?
  答:我终于了解别人的意见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我应该要学会靠观察市场来从事交易。1980年时,萨罗门兄弟公司是我的客户之一,当时该公司在债券市场上一路放空,假如我仍然和1979年一样轻易的听信大客户,我可能会再度亏得倾家荡产。
  问:是什么原因使你不再相信客户的看法?
  答:是1979年那次听信别人而告亏损的经验。
了解自己发挥所能  
  问:那么后来的交易又是靠什么成功的?   
  答:我学会了看行情,而自己也变得比较精明。我的直觉很准确。
  问:听你的说法,好像你就是天生的交易高手,要不然就是根本不可能成功?
  答:就某方面来说,的确如此。我的看法是,具有准确的直觉并不是交易成功的必要条件,不过有助于交易的成功。
  问:这是否就是对市场变化具有第六感?
  答:是的。直觉往往会告诉你应该如何进行交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