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_6 刘援朝(现代)
  一般的运动都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老年人在运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使自己与社会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远足、登山、旅游、慢跑、散步、乒乓球、保龄球、骑行、体操、跳舞、游泳、垂钓;相对文静的锻炼有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摩、床上八段锦、各种气功等等,不可胜数。因长年锻炼身体,战胜疾病的事例更不胜枚举。
  文载,一隋姓老年人,63岁时确诊为胰腺癌,并已扩散。他的胰、胆、十二指肠被全部切除,80%的胃、部分肝脏、两段小肠也被切除。为了战胜疾病,他长年坚持游泳锻炼,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10年后他成为哈尔滨冰雪节的明星。当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许多在场记者都因墨水冰结而无法书写的情况下,他却赤身立于刺骨的寒风之中,毫不畏惧,生命之火战胜了严寒。
  有人调查了长期坚持慢跑锻炼的454人,只有4人患癌,追踪观察6年并无1人死亡。而在不锻炼的其他条件相同的454人中,却有79人患了癌症,比锻炼组高7倍,且6年中有17人死亡。 另一对美国的5398名妇女的调查发现,活动少的妇女患生殖系统癌的数字是常锻炼者的2.5倍。这一切都说明,锻炼对调整人情绪,防病、治病的作用。
  明显的运动方式有助于身体健康,相对文静的运动方式同样有助于身体健康,如气功等。
  陈立夫在93岁时接受大陆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说:"养生在动,养心在静。"而其养生法则是"自动按摩健身法"。其原理是:借外表的皮肤摩擦,带动内脏器官的运动,达到保健祛病的目的。其法是先从头面部、颈部、胸腹部、腰部、腿脚部,从上至下的自我按摩。相对前述的运动方式这是一种相对静止的一种自我保健方式。
  气功则更是一种以静为特点的运动方式。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针对气功,钱学森教授提出了"第四医学"的命题。他说:"人的潜能发挥出来了,人的素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体的潜能通过练气功开发出来就能益智健体,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气功是以中医经络学说、气血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意识对人体进行自我调节的身心锻炼方法。即通过练功者的心理活动和意念控制,并调节呼吸与肌肉活动,以改善自身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强身、防病、治病、增智、延年的目的。气功古称行气、导引、吐纳、静坐、卧功等,气功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理论与功法,散见于经、史、子、集及儒、佛、道、医等典籍中,流派纷繁,各有千秋。
  《黄帝内经》对气功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如"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孔子在《中庸》中说:"大德必得其寿。"孟子在养心方面提出"收心"、"寡欲"。儒家认为"静能生慧"。道家提倡清静,强调以静制躁。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静为躁君。"他主张"清静无为",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地。庄子强调"抱神以静"、"必静必清","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古代的一些名士也留下许多练功体会的文字。苏东坡对静坐有研究。他强调"清静专一,即易功矣"。他练静坐"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他在《养生论》中写道:"当腹空时,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使如木偶。""数出入息,绵绵若存,感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自始以来,诸病自消。"
  明代医学家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谈静坐功时说:"遇闲暇则入室盘膝静坐,心无杂想,一念视中......久久行之,百病不生。"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说:"平居无事时,入室默坐,常以目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毋间断,毋矜持,降心火入于气海,自觉遍身和畅。"
  唐代诗人李白在《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中形象地描写了他修炼禅功的感受。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登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雪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日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类似的文字,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籍中时时可见。但对气功健身防病的科学认识却并不久远,因此,不免存在一些玄学和迷信的认识。我国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气功的进程实际上就是心理过程来调整自己的生理过程,这为人的心理能动性反映在调整人体内部活动提供了新的认识。"人在气功态达到了自主神经的积极变化,激发了人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疲劳,促进大脑功能,提高人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提高人的感知觉能力,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你自行编一套功法也同样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
  入静是一种独特的气功状态。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气功态中大脑自组织的一系列重要特征: ①选择性神经化学谐振。气功态中大多数人呈现出S4系谐振显著增强的共同趋势。②右脑S4系优势。气功态中S4系的增强以右脑为主。这表明右脑的潜在能力在气功态得到积极开发。③额脑S4系相干优势。与安静、休息、记忆等状态相比,气功态中左右脑相干在额脑明显占优势。这意味着额脑的潜在能力也在气功态中得到明显发挥。④镶嵌式有序图像。这类图像的出现率在气功态增加,大脑趋向最佳状态。左前--右后脑是这类图像在功能上的优势轴。而且,左前脑常是全脑活动的焦点。
  这些事实显示了气功态时大脑自组织状态的质变。大脑在气功态中调动了某些神经化学系统的活动,调动了右脑和额脑的潜在能力,并使整个大脑的功能结构趋向最佳化。这些都将改善大脑对体内功能的调节。5-羟色氨活动的优势保证了人体的稳定和安静状态;右脑和额脑活动的加强有利于对体内过程的控制,并为组织新功能创造条件;全脑有序图像的出现则提供了最佳功能背景,而且P4区的抑制是入静良好的一种特征。
  还有众多学者就气功改善机体其他机能,抗衰老等多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其中仍以气功对大脑功能的改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最为引人注目。正是如此,我国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指出:气功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初步表明,练功有素确实可以改善与提高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知觉动作等。气功有助于人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中国传统气功讲究性命双修,强调功法、功德的修养。不少练功有素的人比学功前情绪平稳,成为守公德、有修养的人。气功有助于心理健康和身心疾病的预防。气功最重要的心理效应是改善与提高人的情绪稳定性,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提高人的情绪愉快度。气功的这种功效不仅是防止心身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治疗心身疾病最重要的因素。
  王极盛教授还指出:"气功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生化因素。这三种因素在气功机制中各有一定的作用,相互不能代替,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气功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只要习练得法,任何一种功法都可以起到健身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人在气功态中容易接受暗示。尤其是不了解气功健身的生理、心理机制的老年人,如果在气功态中接受了消极的暗示,很可能会因为"意识阈"受到限制而导致精神控制结果的出现。
  许多老年人都喜欢气功健身,那么你一定要了解气功健身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学习一些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身心健康,还有助于破除迷信,培养科学精神。
  与我国的气功类似,国外近年有人提出"超觉静思"的保健方式。即静坐,双目微合,自然地进行腹式深呼吸。此时要丢开各种杂念,默记呼吸的次数,以后再默念"松、松、松"," 安静、安静、安静"。如此共三分钟,即可取得显著效果,迅速恢复脑疲劳。
  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超觉静思"有以下三方面效果:一是可使脑电波稳定。"超觉静思"后大脑功能迅速恢复到最佳状态。二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三是可降低血中乳酸浓度,因而可迅速消除疲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其功效并与气功相仿,而且易学好做。此法已在国际上引起不少国家的医学家、心理学家的注意。
  不论老年人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锻炼方式,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身体力行。若身染疾病可听从医生的建议来选择自己的锻炼方法。老年人练气功要接受有经验的人的指导,防止出偏。
  10.2.4 书画怡情
  《古今图书集成》卷796《画部》王世贞论画:"书道成后,挥洒时入心不过秒忽;画学成后,盘礴时入心不能丝毫;诗文总至成就,临期结撰,心透入心方寸。以此知书画之士多长年,盖有故也。"
  此段文字说的是,习字作画时,必须要排除杂念,尽其心力。人心浮躁者在书画上是不会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可怡情养生、延年益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唐代欧阳询、柳公权都年过八旬。现代的大书画家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等均在九旬以上。
  书画之所以养生益寿,首先,在于要求作者全身心的投入,要进入一种意境。清朝沈宗骞说:"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凡所以涵养性情者则存之,所以残缺性情者则去之,自然俗日离而雅可日几也。夫刻欲求存未必长存,力欲求去未必尽去,彼纷纷于内,逐逐于外者,亦思从事于兹,以几大雅,其可得乎!故欲求雅者,先于平日平其争竞躁戾之气,息其机巧便利之风。"
  明代著名书法家肖显受命书写长城山海关城楼上的巨幅匾额"天下第一关"时,曾苦练数月的气功,而后运气三遍终于一气书成。清代大书法家康有为曾说过:"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然沉劲,若饥鹰侧攫之势,于是随意临古碑,皆有气力。"显而易见,写字是要使身心进入一种意境,要用一身之力的。首先要集中精神,全神贯注,才能集周身的气达于肩、肘、腕、掌、指,以至于笔毫之端,这样写出的字才会形神兼备,笔力凝重,入木三分。在运笔过程中力行于全身,外练是字,内练是气,动静相随,抑扬顿挫。气血调和就会产生了健身,防病的功效。
  清朝曹廷栋说:"笔墨挥洒,最是乐事。素善书画者,兴到时,不妨偶一为之。书必草书, 画必兰竹,乃能纵横任意,发抒性灵,而无拘束之嫌。饱食后不可提笔,俯首倚案,有碍胃气"。书画笔墨挥洒讲究"命笔造意",这指的是心情。刚吃过饭不宜书画,而劳累过度,情绪极不佳者也创作不出好作品。挥洒胸臆,排除杂念,澄清思虑,心静情至。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创作的效果。有的人喜欢安静的环境,有的人喜欢配有悠扬的乐曲,有的人能够"闹中取静",有的人则酒后挥洒自如,不一而足。这些都是环境、条件和心情。总之,精神愉快、心有所悟,气候怡人,纸墨精良,雅兴勃发,自然会使人振奋,气血畅达,妙笔生花。
  其次,研习书画艺术是对美的发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要而论之,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他还说:"......我们多看几次,便懂得赏会方法,往后碰着种种美境,我们也增加许多赏会资料了。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一件。"
  人生有荣辱盛衰,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平平淡淡岂不没了味道。但能在人生不如意时领悟生活的真谛,发现生活的美好,坚定信心,平静心态,却非人人可以做到的。古今许多书画艺术大师能够做到,这是因为习字作画使得气血调和,他们已进入一种人生意境了。因此,他们能够在逆境中看到生活的美、大自然的美。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心态趋于平静,使得他们更容易进入习字作画特有的宁静、自如的心境。并因此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
  有了恬淡宁静的心境,繁花似锦是美,大山大川是美,烟波浩渺是美,暴风骤雨同样也可以是美。正如梁启超说:"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跳在纸上......我快乐时看他增加快乐,我苦痛时看他便减少苦痛。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二件。"
  其三,书法美术可以激发人去创造美的生活。南齐时人谢赫善画人物肖像,他称画有六法三品:"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像形;四曰:随类传彩;五曰:经营位置 ;六曰:传模移写。六法精论,万古不移。自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则能;如其气韵,必在生知......故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傅染得宜,竟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也。"梁启超还说:"美术中,有不写实境实态而纯凭理想构成的。......他有魔力,能引我们跟着他走,闯进他所到之地。我们看他的作品时,便和他同往一个超越的自由天地。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三件。"
  体验到美,创造出美,这是书画艺术爱好者的共有体会。老年大学中学书画的人最多,许多人对自己的作品津津乐道,尽管艺术造诣并不精深,但兴趣正浓,对自己的作品也欣喜有余。这并非自满,老年人学习书画重在移情、怡情,成名成家并不重要,更主要的是过程本身,潜心习字作画就是在创造生活、创造美。有多名离休老干部,退下来后潜心习字作画,几年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想在老年群体中举办一个老有所为画展。这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明朝书画家董其昌说:"以境之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余曰:观山水如观画,则在在皆天机;观画如观山水,则时时得乐意。故欲得真山水,吾当以身就山水;一得良画,则足举天下之名山水就我。"这是画家把自己融于大自然和作品中的绝妙体验。当今老年人习字作画,怡然自得之心境,正同此心。
  因此,老年人习字作画提高了自己对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有助于净化自己的心灵,平衡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自身修养,是老年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2.5 收藏、集锦增乐趣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人丧失了趣味,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趣味有高低、好坏之分,书画、琴棋、垂钓、旅游是雅趣,收藏、集锦也同样是雅趣。但是,雅趣也有个度的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可能因物而伤身。
  有些老年人,年轻时就有某种收藏爱好,但因各种原因,这一爱好未能充分发展起来。退下来后,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也有些老年人退下来后,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情有所寄,而选择了收藏的爱好。
  当今社会,收藏的种类举不胜举,常见的有集邮、烟标、火花、字画、陶瓷、书报、钱币、奇石、印章、汽车模型、飞机模型、各种玩具、动物标本、旅游门券等等。还有专门收集鞋子、汽车和苍蝇、蚊子、跳蚤等害虫标本的。
  收藏的益处,在于丰富了人的知识,使人的视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使人能情有所寄、胸怀宽广。
  首先,收藏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使人获得美的感受。比如,小小的邮票,方寸之间融会着古今中外、风土人情、天文地理,无穷无尽的知识。因此,集邮可给许多人带来乐趣。再如,烟标以其图案的精美、品种的浩瀚,同样深受收藏者的青睐。
  一位烟标收藏者,在谈及自己的体会时说:"我们认为收集烟标的过程就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过程。烟标虽半尺之躯,却集书法、摄影、绘画、装潢、印刷术之大成,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在烟标上既可以浏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使人看到各种秀美的景色,陶醉于大自然中。又可以把你带入神奇的植物王国和动物世界,使人观赏到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让人目不暇接。还可以回顾历史,博览文物,烟标上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都会使人浮想联翩。烟标还让人欣赏到各种体育运动和艺术表演,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尤其,祖国、民族的象征和国家的建设成就跃然其上,更会激起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因此,赏烟标,长知识,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其它许多种收藏,也同样会拓展人的知识领域,给人美的享受,增加生活乐趣,调节人的情绪。
  其次,收藏会使人感到自己生命得以延伸,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使人胸襟宽广,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启迪。
  有位收藏者说:"时间是什么?时间无始无终,不可捉摸。但它又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时间是人的使命、是金钱、是速度,在时间面前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收藏使人跨越了时间,凝聚了历史,让人感到充分利用时间就是在延长生命。"
  宋人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原序》中说:"殊不知吾辈自有乐地,悦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声。尝见前辈诸老先生多蓄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他在观赏这些收藏中感到跨越了历史,亲见商周,并体会到无可比拟的人生快乐。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许多收藏者不但在收藏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贴近,而且觉得自己的生命超过了生物体的范围,就像子孙是自己生命的继续一样,自己的生活也在收藏品中得以延伸。因此,常见有这类雅兴的老年人,自赏自乐,心态平和,身体健康。
  近年老年人喜欢收藏者逐日增多。这种兴趣爱好的选择、培养,应以自己的精力、体力、财力为限,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后果。宋人苏轼就说:"以物为乐,勿为物病。"古人也有警语"玩物丧志"。
  有的人为了收藏,使自己达到如醉、如痴、如狂的地步,不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也不肯放弃那份难以割舍的情缘,不顾自己的身体和经济实力,废寝忘食,这显然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了。
  美国一位叫高登·艾博的老人,专门收藏各种车辆,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各种汽车,他46岁时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他说:"我后半生的事业追求是不遗余力地寻觅心爱之物。这与钱财没有直接关系。金钱只不过是你必须用以交易所想得到的媒介罢了。"尽管他如此说,我想他首先得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其次得有很大的场地存放他的藏品,否则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还说:"死时,我会把所有的收藏一同带走。"
  人若到了把收藏当成生活的惟一内容,并准备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将自己的收藏品一同带走的地步时,其心态是否健康?就很值得考虑。
  老子说:"多藏必厚亡"。这是收藏的客观规律,历史上许多大收藏家或因战乱、社会动乱、梁上君子的光顾,使得收藏品遗失;或因生活所迫,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忍痛出手,我认识的 一位老年朋友,他多年收藏的珍贵邮品几乎被"梁上君子"全部包揽而去。他悲伤、沮丧之后却能重新振作起来,集邮兴趣仍是他振作的动力。这位老先生的不幸虽然只是个别,但却可以使人从中感到,当人能够以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去实现自己收藏的爱好,把这种兴趣、爱好看做是丰富自己生活的一项内容,或者是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用它取代全部生活时,无疑,人的这种兴趣、爱好会丰富人的生活,陶冶性情。否则,就很可能会人为物病。
  10.2.6 宠物可以去孤独
  老年人随着丧偶、子女独立生活,总不免会面临独处的日子。独处不等于孤独,但独处却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中国和日本同处东方,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近。日本许多老年人也乐于同儿孙同居。但现实生活却往往不如意,老人难免陷入孤独之中。日本一些社会工作者为了帮助孤独和生病的老年人展开了一项猫狗宠物慰问老人的活动。独处或生病的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渐渐与人疏远,如果定期让老人同宠物接触,会使他们感到开心,而如果让他们照料宠物,则有助于使他们产生责任感、乐趣和生活自信心。当然,这也仅就一般意义而言,如果从内心排斥小动物,以上的心理效应也就不会存在了。
  我国古人对花鸟鱼虫和其他宠物的培植、饲养也多有记载。明朝郑暄在《昨非庵日纂》卷七《颐真》中说:"客喜养鱼,或笑曰:'若有童心乎?'客曰:'正以养吾童心也。'每读倦凭栏静观,不觉尘火俱销。"每当读书累了,赏鱼则唤回童心,丢掉尘世间的杂念。
  清朝李渔在《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集》卷六《蓄养禽鱼》中说:"家常所蓄之物,鸡犬之外,又复有猫......乃猫为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听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猫通人性,与人极为亲近,伴人左右,可解除人的烦恼。
  饲养任何宠物都需要弄食、料理,养鱼的要换水,养犬的要遛犬,这都使得老人得以运动身体。精心喂养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可增进思维和脑力,增进人的责任感。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花鸟鱼虫、小动物这种闲情逸志中,有助于慢性病人的恢复,可以避免对治病、养病的急躁情绪和悲观的心境,可以开阔胸怀,消除老年人的忧虑情绪。良好的情绪状态,融融无虑的心境,适宜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养精蓄锐,增强体质。
  但任何小动物,其寿命均较人短得多。人若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过分伤感。
  有位老年女士,其丧夫后养了一只猫,使她情有所寄,很快摆脱了孤独感。不幸的是她心爱的猫咪得病死了,她又陷入伤感之中,在她心中,小猫已当做家庭的一员,烦闷时小猫给她开心,孤独时向小猫倾诉。小猫仿佛能听懂她的话,时而安静,时而叫几声,算是对她的应答。她给小猫准备食物,清理粪便,虽然忙碌,但不怕辛苦,她感到尽了自己的责任。小猫死后,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经过近3个月仍不能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出现了老年忧郁症状。这样显然已经有损于她的身心健康。最后,只得求助于心理医生。
  饲养宠物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利亦有弊,一味地强调其益处,而忽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因此,应把握好,凡事都要适度。
  10.2.7 日记可抒怀
  对于有文化的老年人,写日记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可以增长知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事情,有的事情可以向亲友们倾诉宣泄,有些事情不愿意让他人知晓,只好闷在心里。尤其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积累时间长了,有碍身心健康。如果用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情绪适时地宣泄出去,就会减少、消除自己的烦恼。
  今天的生活变化太快了,每天都会有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变化,在生活中人也会不断产生新的感受。写日记是个总结生活、整理思绪的过程,不仅使所见所闻的生活素材及时得到提炼,还锻炼了大脑,使感情得到升华,对于已经养成写日记习惯的老年人,日记还是每日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享受过程。
  另外,不断地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诉诸笔端,日记一事、日悟一理,有助于老年人观念更新、与时俱进,日积月累,还会形成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之势。一些老年朋友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其实就是他们的日记,或者是在日记基础上润色后形成的作品。
  10.2.8 劳作舒筋骨
  人把精神松弛下来,去除杂念,干什么都可以是休闲。有的老年人,干了一辈子工作,到老也不肯赋闲。那好,你把工作当成休憩,玩着去干,同样也是休闲。首先,你放松精神,不是被动地去干;其次,你在干中获得了乐趣。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许多老同志,不辞辛苦地下厂矿、进学校,向年轻一代宣讲革命传统,他们奉献自己的余热,赢得社会的尊敬,也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一举多得。
  一位叫刘士毅的离休干部,在篇名《拾粪乐》的文章中说:"我离休回农村老家,除了写、画、课徒、弄孙、理花外,每天两次拾粪,友人说这是'一丸三鸟'肥田、打拳、讲卫生。许多谙练养生之道者都说走路好,何况在农村跑步、打拳似不宜,拾粪则入时。我背起粪笈信天游,不遵循'夏拾阴,冬拾阳,秋麦天地光转场'的古训,只哼着'天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走去......走着路、拟画稿、想结构、背诗词,絮絮叨叨,如醉如疾,'外人不见见应笑'。"这幅情景不由得使人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无独有偶,1939年入党的原邯郸地委副书记李志新,自离休后始终坚持拾粪多年。他认为,拾粪可以清洁环境,可以接触群众,可以肥田。他说:"我不干这个咋能在这里见到大家。"他拾粪自己搞起了庭院小菜地,肥大水勤,连冬季棚菜长势都很好,多余的粪还给邻人用。
  拾粪舒展了筋骨,使自己的心境向大自然回归。
  人若能在拾粪之中自娱自乐,还会有什么愁事?若拾粪可以是一种休闲,还有什么活计不可以是休闲?玩中干、干中玩,休闲归根结底是一种心境。每位老年人打开思路,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休闲形式。老年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休闲形式,就会情有所寄,活得轻松、愉快,就能健康长寿。
  需要注意的是,万万不可把休闲当成一种负担和压力,更不可强己所难。那样,休闲就已经失去了休闲的意义和味道。另外,休闲一旦呈现出过分功利的色彩,也会产生负面作用。
  
11.老年夫妻的情爱与性爱
  老年夫妻间欢悦的情感交流和适宜的性生活,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老伴应当包含丰富的感情内容。忽略了这一点,也就忽略了老年人的感情生活。传统的观念把性看成是年轻人的专利,它与老年人无缘,这更是错误的。
  老年夫妻大多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曾经患难与共,也曾经有过纷争,到了老年,他们有着充分的时间来醇化自己的感情。即使是老年再婚夫妻,也只有调整好双方角色,才能拥有真正的情爱与性爱。
  
  11.1 老年夫妻情更浓
  德国社会学家穆勒里尔认为婚姻有三大动机,即经济、子女和爱情。上古时代经济居首,子女次之,爱情第三;中古时代子女居首,经济次之,爱情第三;现代则是爱情居首,子女次之,经济第三。正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爱情是婚姻的首要基础,所以人们即使在青春已去的晚年,仍有可贵的黄昏之恋和美满的婚姻生活。
  11.1.1 夫妻恩爱益健康
  德国有一名商人叫汉斯·维尼尔,两年前瘫痪在床,几乎丧失说话的能力。只是在生命垂危之时,突然在病床前看到了阔别二十多年,误以为"早已在战争中死去"的爱妻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心理与情绪的正常与否,是致病因素之一,这是医学界公认的事实。爱情生活作为心理与情绪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对人们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活到95岁才去世的钢琴大师鲁宾斯坦说:"一个人要长寿,首先必须保持心境开朗,对前景乐观,满怀希望,并且要爱护配偶少吵架。"
  据前些年广西巴马县统计,该县269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中,夫妻共同生活50年的占41%,共同生活60年的占26%。上海在一次"金婚伴侣"评选活动中,收到两千多份推荐材料,从中评选出66对"金婚伴侣"。他们平均年龄为77.1岁,平均婚龄为55.8岁。可见,长寿和夫妻恩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之,离婚和丧偶会对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据日本厚生省的一次人口调查结果表明,离婚或丧偶同家庭生活美满和睦的夫妻相比,男性的寿命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意大利一家周刊对10万居民在两年内的死因进行调查,发现单身主义者、离婚者的死亡率比有健康和睦夫妻生活的人的死亡率高很多,其中死于肝硬化者竟是后者的6倍。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以1000对青年、中年和老年夫妻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夫妇俩谈论彼此间的问题时,针锋相对且怒气冲冲,血压和心搏率都会升高。愤怒会导致免疫系统机能减弱,并可持续到24小时之久。而那些以互相体谅、幽默态度来解决问题的夫妇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许多人都认为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本来可以活得更长久,他晚年放弃了封号和豪华的生活,迁到乡下简陋的木屋中生活,他要为改变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度身体力行。他的这些做法触怒了思想未能与他同时发生变化的妻子索菲亚,常常对他悲泪呜咽和哀嚎、发脾气。1910年10月的一天,已经82岁的托翁实在忍受不了索菲亚的吵闹,离家出走了。这一天下着雪,他茫然自失地在黑暗中游荡,11天后他患了急性肺炎,病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上。临终前他嘱咐身边的人,不要通知他的妻子,因为他需要安静。
  托翁死后,索菲亚深感懊悔,没几年她也死了。她临终前对两位女儿忏悔说:"是我把你们的父亲害死的。"
  有一对老年夫妇,年轻时并不和睦,老先生曾经有过外遇,吵吵闹闹好多年。可到了晚年,老先生患了半身不遂,老夫人也原谅了他的过去,常常见到老两口手牵着手在马路上踽踽而行。不知内情的人肯定会认为他们几十年都是这样幸福地度过来的。他们晚年的和睦曾让一些老年人羡慕、嫉妒。但他们毕竟搀扶着走过最艰苦的一段路程,在老夫人的悉心照料下,老先生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此后再也没听说他们吵架。老先生活到高龄才去世。据说他走得很安详、平静。
  夫妻恩爱益健康是有着明显的生理、心理学依据的。因为夫妻恩爱使双方情绪良好,从而促进体内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分泌增加。这些物质能把体内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这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相反,夫妻关系紧张,时常争吵,神情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物质分泌紊乱,破坏体内的生物化学平衡,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的发生。
  11.1.2 老年是爱情占主导位置的时光
  有人认为,子女独立另过的老年夫妻常常会是无言孤寂的岁月。有些传统的看法,认为老年夫妻谈不上情爱和性爱,只不过是靠着"惯性"过日子罢了。尤其,有的人看到个别老年夫妻闹家务、闹离婚,更感到不解,几十年都过来了,怎么会感情不和?他们不理解老年人同样有着情与性的要求,而且有时对情爱的要求还要超过以往。
  老年夫妻有着充分的时光享受爱情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夫妻关系是人和人关系中最需要契洽的一种,因为他们在生活上所接触的方面太多了,他们在生活上互相依赖的程度太深了。"家庭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夫妻双方在不同的阶段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社会学家杜瓦尔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8个阶段,它们是:①新婚到小孩出生;②生儿育女阶段;③一对夫妇与学龄前孩子;④一对夫妇与学龄孩子;⑤一对夫妇与少年孩子在家阶段;⑥一对夫妇,孩子结婚到工作逐渐离开家;⑦孩子离家后的中年父母阶段;⑧空巢后的老年夫妇阶段,从夫妇退休直到死亡。
  显然,这种划分方式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在第一阶段中,夫妻没有孩子的负担,有充分的时间享受爱情。但他们要为自己的事业的腾飞进行拼搏,因此他们并不轻松。另外,这个阶段的夫妻处于"磨合"期,又没有孩子,家庭基础不够稳固,容易发生离婚现象。第二至第五阶段,夫妻既要养儿育女,又要辛勤工作,保证家庭的经济收入。第六阶段孩子虽已自立, 但夫妻仍在工作。第七阶段人即将进入老年,心理上容易出现波动。第八阶段夫妻退休回家,既无工作压力,又无儿女负担,经济生活有保障,大量的闲暇时光为老年夫妻的家庭生活增添了感情色彩。无拘无束的环境,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他们过去想做而无暇做,想玩而无暇玩的愿望。他们可以游山玩水,可以琴棋书画,这更适于老年人谈情说爱。
  因此,有学者认为老年是爱情生活的"第二青春期"。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双亲后期岁月的婚姻满意程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
  黄昏恋既包括双亲后期的伉俪,又包括晚年丧偶后的婚恋,老年夫妻应充分享受这段时光。
  老年夫妻有着心理相容的基础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爱情是理解的别名。"巴尔扎克说:"真正的考验在痛苦和幸福上。当老夫妻通过了这种人生的考验,在这过程中,每个人的优缺点都暴露无遗,也观察了彼此的性格,他们就可以手携手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夫妻关系是极普通又特殊的一种人际关系,它靠"契约"把双方联接在一起。各种经济、法律、政治、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文化层次、双方家庭和人际关系等则决定着被"契约"联系在一起的双方关系的发展方向和生活的质量,当然,在诸因素中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双方的了解和感情。感情是首要的,但若离开前述各种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去空谈感情又是很不现实的。绝大多数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都是平凡、朴实的,幸福的生活不排除浪漫,但更多的是正视现实和讲求实际。
  生活平凡,但配合默契的老年夫妻大多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做到了患难与共,苦甜共尝,互为凭借,彼此成为对方休戚相关的另一半。在共同生活中达到了充分的心理相容。
  和睦的老年夫妻大多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共同的价值观念。平淡的日常生活给婚姻的存在灌输了信任和依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幸福。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相知、相助、相随,使得他们能够为了同一理想和目标而努力。
  和睦的老年夫妻能随时化解嫌隙,不使矛盾、误解沉淀形成积怨。他们也会有矛盾和争吵,但由于相互的了解和体贴,他们总会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和睦的老年夫妻总能从配偶身上最大限度地找到优点。人人都有缺点,但他们更习惯看到对方的优点。
  和睦的老年夫妻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发展的家庭生活。几乎每个家庭都经历过争吵和误解,但这些家庭之所以保持下来并日益美满在于他们都体贴对方,逐渐改变了自己在相互关系中容易引起矛盾的性格特点,并相容了对方。
  和睦的老年夫妻懂得情感交流和性在生活中的位置,不会忽视对方。
  和睦的老年夫妻会把老伴视为最好的朋友,懂得谅解、平等和尊重。他们不会为争一方上风而贬低对方,不会因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忽略对方。他们可能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会理解对方的生活选择。
  和睦的老年夫妻爱情中都蓄含着亲情。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了这种关系的永久性。醇和的婚姻,夫妻双方通过子女产生的血缘关系,也会融合到夫妻的爱情之中去,使爱情更加稳定、牢固。
  正因为老年夫妻在经年已久的生活中,已经达到充分的心理相容,所以,在退休后的空巢时期,他们能够试着欣赏对方的嗜好,创造共同的情趣,加深彼此间的情感,重温往日的旧梦,弥补已往因事业、子女而疏忽了的关怀和感情交流。有着充分心理相容基础的老年人,他们的爱情是一道更美丽的风景线。
  老年夫妻生活的依赖加深了依恋
  一对老年夫妻,男的因腿脚不方便很少下楼,即使到了街上,也总是由妻子搀扶。买菜做饭的事老夫人包揽下来了。子女们都搬走另过了,老先生学识高出夫人许多,一肚子的理论道理。闲下来老两口聊天就成了经常的生活内容。老夫人讲在马路上看到的市井百象,老先生讲书中的古今中外,谁讲的都是对方陌生的,讲的人津津乐道,听的人津津有味,时而全神贯注,时而哈哈大笑,过得很有滋味。许多老年人都有因相互生活的依赖而增进了感情,产生了相互依恋的体会。
  有几家人年轻时没闹过意见、分歧?有的人在年轻时,健康时也许并不觉得的伴侣的重要,也曾有过对对方的伤害和疏忽。及到年老体弱时才感到真正能贴心照应的,还是身体的另一半。此时,社会上的恩恩怨怨,事业上的拼搏竞争,都已经过去,这里,高于一切的是携手共度余生,他们又变得温情脉脉了。生活的重心移向家庭,而儿孙们都忙自己的,观念上也有差距,拥有更多共同话题,谈得来的仍是老伴。生活方方面面的相互照顾、依赖,增加了双方的情感交流,使得老年夫妻间交相辉映,享受到老年人特有的平静、挚热、醇厚的爱情生活。
  11.1.3 老年夫妻间的感情调适
  国外一位家庭、婚姻专家说:"一旦夫妻双方知道他们的婚姻在哪里停滞不前,他们就应该努力去调适夫妻关系,去推动它。"有的老年夫妻原本还比较和睦,进入老年后不知为什么出现了许多矛盾;也有的老年夫妻从年轻时就磕磕碰碰直吵闹到老年,不论怎样,要保持家庭的和谐,夫妻双方都应做出努力,进行自我调节。
  适应困难会导致老年夫妻间的矛盾
  这本书用了很大的篇幅谈老年人的生活适应问题,不适应会导致心理问题,会导致身体的疾患,同样也会导致夫妻间失和。
  有位赵姓老先生,他在《我最怕老伴患病》的文章中说:"我最怕老伴有病。不是怕伺候,是怕她'遮理'。热点儿闹,冷点儿闹,疼点儿闹,不疼也闹。给她捶背,不是嫌劲儿大,就是嫌劲儿小。这个不吃,那个不喝,光喊难受。有人伺候不行,没人伺候也不行,看谁都不顺眼,闹得你不知东南西北,那意思是她有病你们也得跟着痛苦。"可以看出这位老先生确实为此深感痛苦,他提出有病也要讲病德。
  这位老夫人这样闹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她年轻时就形成了表现欲较强的人格特征,退休在家后为了摆脱"去势焦虑",潜意识中借病来引起他人的关注;或没有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生活空虚,借病宣泄心理能量,等等。这显然是老年生活适应困难的一种表现。这种过分的宣泄,弄得老伴手足无措,时间一长构成一种精神折磨,当然会导致矛盾。
  另一位贺姓女士撰文谈到:"我作为一名老年妻子,与老头儿关系虽然不错,但在感情领域内却有许多'空洞',尽管还算不上什么'裂痕',但那些'空洞'里却不断地充填了些不愉快的东西,我也为此很苦闷。这些'空洞'不过是些小隙,但长此下去会发展扩大的。我举一个小例:我家养了一只猫,我们老头儿对猫关怀备至,甜言蜜语;对子女孙儿更是百般慈爱;惟独对我却很冷漠。我买了一个糠萝卜,我没有给他找到皮鞋,这都成为他与我拌嘴甚至吵架的理由。事后,我们之间开展'对话',他说:'子女是孩子,你不能比;猫是玩物,能坐在我膝上哄我高兴,你能吗?'"
  显然,这对老夫妻间缺乏感情沟通,老先生显得冷漠、自私,夫妻之间毫无"亲情"可言。难怪老夫人感到委屈、痛苦。也许他们原来感情基础就不好,可从文字上又看不出迹象来。 也许老先生有着自己的烦闷不愿向妻子诉说,也许宠物使得老先生摆脱了退休后的孤独,也许老夫人对丈夫的心事缺乏洞察力,也许......,可能性很多。但怎么能拿相濡以沫的老伴与一只猫相比?什么事过度了都不好。
  老年人形形色色的适应困难有许多表现。当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需要发泄时,往往选择自己的老伴。跟别人闹,可能真的会失掉尊严和身份,和孩子闹又惹不起,惟有老伴最宽容、最肯原谅自己,因此老伴往往做了不幸的"替罪羔羊",时间长了必然会对家庭造成伤害。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积极地适应生活。
  另外,老年夫妻闹矛盾,有一种情况应值得格外注意。个别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原因,导致人格的消极变化,出现过分多疑、偏执、强迫等情况。譬如,一位近80岁的老翁突然怀疑自己的妻子有外遇。经医生诊断:老人属于"脑器质性妄想性障碍"。老年人性活动基本终止后,再次产生性欲时,叫做性复苏。这位老人在性欲复苏之后,因老伴无法适应其要求,于是产生了多疑,并愈来愈烈。类似的情况不是个别,这不同于退休后的生活适应,应当及早就医。
  主动消除矛盾
  前面谈到的许多方面都可在老年夫妻有矛盾时,用来调整自己和对方。家庭生活中难免会生出种种小的摩擦,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会使夫妻和好如初,有时甚至会进一步加深感情,增进了解。
  ①理解和包容。多年的夫妻,本来就十分了解。但了解不同于理解和包容。有的相互了解而不能理解。接受对方,反倒一直恩恩怨怨。理解不但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也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还要学会从老年人地位、角色变化的角度看问题。但是,作为家庭成员仅有理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包容,也就是说对方的一些做法、观点、人格特征尽管引起了自己的不满,却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容纳。这样,在出现纠葛时才能尽快"开释"。
  ②冷静。遇到一方存在心理挫折或闹矛盾时,应尽可能保持冷静,过头话不说,过火事不做 ,防止矛盾激化,可以暂时回避,保持沉默或干你自己的事去,你的大度会感动对方。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婚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忍耐"。冷静就是用暂时的忍耐,赢得长久的和睦。
  ③沟通。忍耐不应是消极的,待风头过去,应主动创造条件进行沟通。或讲明当时为什么自己心情不好,过于急躁;或鼓励对方谈出心中的不快,并讲明自己的态度、看法。沟通中检查了自己的不足,体现了对对方的关心,及时消除了误会,当然有益身心健康。
  ④咨询。当有些问题沟通有困难,或感到自己或对方存在不好解决的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有助于家庭和睦及双方 的身心健康。你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⑤相敬。有的老年人倚老卖老,把在外面遇到的不愉快,任意地发泄在夫妻之间;还有的人好话也不会好好说,总是在有意无意地伤害对方,这必然会影响夫妻感情。有了矛盾之后,不应以怨报怨,意气用事,应本着互敬互谅的态度来对待,有话好好说。在处理问题时,应给对方留有回旋余地,注意维护对方在外人和孩子们面前的尊严和形象。
  注意感情"投资"
  《傅雷家书》中有一段话:"夫妻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度过大大小小的风波,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感情真挚不渝就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投资"。
  老年夫妇间每一份关心、一份体贴,不仅给晚辈做出表率,也增添了晚年生活的情趣,为健康长寿创造了条件,由此而带来的精神抚慰、安定感和温馨的家庭心理效应,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感情"投资"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生活上的相互关心,民主协商的处事办法,互敬、互谅、互让的真诚等等。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是回首型和未来型。
  ①回首型。几十年的婚姻生活,爱情能始终保持艳丽的色彩固然令人羡慕,但实在难得。对大多数老年夫妻来说,炽热的爱情只表现在生活中的几次闪动着的火花,更多的是生活的平淡和琐碎。也许平淡足以淹没爱情。烦心的日子使人感不到浪漫,甚至曾经动过分手的念头。尽管如此,持续到老年的婚姻对绝大多数老年夫妻都是难能可贵的。回想起来生活中的那几次激情和闪光仍会令人激动,甚至生活中一些曾被疏忽了的细节也有了新的含意。那曾经有过的感情波折或外遇也可以成为自己坚贞不渝的证明。生活就是这样,同一件事,以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态思考,会有不同的感受。那曾经动人心弦的感情经历,就更能赋予人新的爱情内容。
  一位老同志在《初恋的板凳》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虹口公园中,在浓密的树丛里有条板凳,坐在这儿还可以透过树缝眺望静谧的湖水。也就是在那条板凳上,我第一次拥抱了她,向她表白了我的爱慕之情。在初恋的难忘年代里,我们不知道在这条板凳上厮磨了多少时光。结婚以后,我们感情渐渐淡化,有一天吵了一架,好几天互不理睬。不久,男方向妻子说:"我别无所求,只想带你到一个地方去看看。"于是他俩来到虹口公园,奇迹出现了。"彼此相隔一段走路的我们,越接近那条板凳就越贴近身子,当我们在板凳上坐下来时,已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我们禁不住地泪流满面,我们重新找回了一度消失的初恋情感。此时还有什么隔膜和怨恨不能消除呢?你看,回首初恋的旧梦,确能焕发爱情的青春。"
  ②未来型。感情"投资"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夫妻共同开拓未来新生活。保加利亚的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指出:"永不衰败的爱情,其秘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性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停滞会毁掉幸福,把清澈透明的活水变成死水一潭,把欢乐和迷恋变成烦恼。生活的单调乏味会虐杀爱情的蓬勃生机,破坏憧憬的金色图案。"老年人退休后会面临着重新适应生活的问题,不适应新生活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同样会影响老年夫妻的感情生活。
  老年夫妻在退休生活中合理分担家务,共同安排好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增加共同语言,丰富晚年生活,而使配偶适度进入各自的人际交往圈子,则会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感情的交流。
  如果双方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人际交往圈子,应彼此尊重,并鼓励对方丰富自己的闲暇生活。尊重对方健康的生活选择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也是为增进夫妻感情,建设和睦家庭做出了贡献。
  当然,个别老年人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不承担家务;因搓麻将、打牌而废寝忘食,因嗜好而忽略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义务,这是应当着力改变的。长久不改,也会影响夫妻感情 。
  创造浪漫情怀
  很多人认为"浪漫"只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老夫老妻之间踏踏实实过日子比什么都强,不需要浪漫了。其实不然,生活中如果能够不断地有"浪漫"来做"调味剂",老年生活肯定会更温馨。老年人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经济保障,他们完全有条件在晚年的生活中不断地创造出"浪漫",为晚年生活增添光彩。细心的人会感受到"浪漫"就在自己的身边。
  ①创新生活。在社区活动站我观察到许多老年夫妻一同来参加老年交谊舞学习班、书画班,一同来欣赏音乐,许多老年夫妻一同参加天津市组织的老年健康游,共同游历祖国的山川美景。在这些活动中,老年夫妻陶冶了性情,体现了醇厚的夫妻感情和优雅的风姿。
  ②重新发现和欣赏对方。有人说,爱情像一比存款,相互欣赏是收入,相互摩擦是支出,相互忍让是节约开支。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爱情的真正魅力在于相爱的人相互欣赏。老年夫妻几十年的共同生活,许多人都是在靠惯性过日子,使得日子越过越平淡。老年生活中充裕的闲暇时间、新的兴趣爱好,会激发出极大的生活热情,许多老年人都表现出过去所没有发挥出来的才能。如果一个人处世冷漠,根本注意不到对方的积极变化,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失望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要及时发现和欣赏对方的才能,并把你的感受告诉对方,这会密切双方的感情,同样是一种浪漫情怀。
  ③把微笑带到家中。有的老年夫妻两个人无言对坐,冷冷冰冰,使生活变得更加乏味。卡耐基说:"微笑,它不花费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在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微笑是"解语之花,忘忧之草",微笑会增加生活的情趣和浪漫,给人带来轻松、和谐之感。微笑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积极的暗示,使自己处于愉快的心境之中。老年夫妻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增多了,多给自己和对方一次微笑,就多了一份和谐与浪漫。
  ④多与老伴聊天。俗语说,"老伴是宝",老伴老伴,越老越要有伴。谈恋爱、谈情说爱,可见,爱是谈出来的。年轻夫妻之间少不了甜言蜜语,老夫妻之间同样需要相伴聊天。聊天是沟通、是宣泄、是化解误会、矛盾的钥匙。老两口经常聊天,两颗心就会越靠越近,感情更加深厚,生活更加甜蜜。聊天还是老夫妻之间撒娇示爱的一种形式。
  有一篇《听妻唠叨》的文章,写道:"......结婚多年,今后还要搀扶着走过许多年,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是爱情最美好的体现。因此,再遇她烦躁时,我先让她烦一阵,待女儿睡下,就哄劝她说话,每次她总是说:'你睡吧,别管我。'其实她特别想说说宣泄心中的郁闷。我也聪明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么实在尽顾自己睡去。她一旦开了口,丈夫的疏忽、女儿的任性、家务的繁重,以及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起码要说上两三个小时。说一阵还要问:'你不烦?爱听吗?''你说吧,我爱听。'她就又说下去,直到心中郁闷散尽。这样让她讲个痛快,无论几点睡觉,第二天她都会精神舒畅。我觉得隔一段时间,听妻唠叨一阵,彼此沟通一次,帮她把那些放不下的事放下,是对家庭生活安全阀的维护,有助我和妻的身心健康,也是夫妻间爱心的体现。现在,听妻唠叨成了我生活中的必要节目和乐趣。"如此畅快淋漓的沟通,满足了依靠、安全的心理需要,体现了家庭的温馨,更是一种浪漫情怀的展示。
  ⑤增加异性特征,促进性生活和谐。夫妻恋情不同于亲子之情、朋友之情,它是建立在性爱基础之上的。老夫妻之间注意适当的修饰、打扮,穿上一件亮丽的外衣或性感的内衣,制造一些浪漫气氛,一定会增加自己在老伴面前的形象变化。老年夫妻如果能够根据年龄、身体的变化,不断探索性生活的新模式、新途径,密切配合,共同享受性爱的乐趣,这样生活的浪漫绝不亚于年轻夫妻。
  11.1.4 老年夫妻的婚变
  苏联学者阿·库茨利娃在《应当学会怎样爱》一书中,指出:"婚后爱情会有不少内忧外患。最大的暗礁就在于激情蜕变为呆板的习惯,爱情失去其原有的光彩......婚后若不给爱情之花以营养,感情也就容易发生蜕变,只有常常浇灌,深情才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逊色,不会变成乏味的履行义务。"老年夫妻的感情同样如此,若不精心爱护,不断感情"投资",也会导致婚姻危机。近些年老年人离婚率也在缓慢上升,为了使爱情之树常青,这个问题应引起人的注意。
  老年人离婚的原因
  离婚现象已经十分普通。中青年人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已被社会认为是十分正常、合理的事情。人们因爱情而结合,又因为没有了爱情而分手,这体现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老年人离婚问题虽不如年轻人那样普遍,但其社会影响却比较大。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年的结合就非自愿。报纸上曾看到一对老年夫妻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分手了的消息。老先生解放前曾是该地的地痞,强行霸占民女为妻。不久,解放了,老先生在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中总要受到冲击,恶习收敛,再加上妻子受传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思想的影响,也就将就着过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政治环境宽松了,老先生头上的紧箍咒没有了,早年养成的恶习又再度萌发,欺辱妻子。老太太终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提出了离婚。
  在历次政治斗争中一些人迫于政治的、经济的各方面原因违心地组成家庭。一位中学女教师,出身不好,又有海外关系,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受到冲击,直到大龄未组成家庭。"文化大革命"中,她得到了一位丧偶的工宣队员的同情,为了尽快摆脱生活中的压力,她草草与工宣队员成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高级教师,海外关系亦成为人的政治资本。她丈夫仍然是打牌、喝酒、看人家下棋,不思上进。他们之间本来就缺乏共同语言,现在差距更大,最后只得离婚。
  ②夫妻感情长期不和。有些老年夫妻婚前缺乏了解,以致于婚后性格、脾气不和。家庭生活质量很低,但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离婚被认为是件丢人的事,再考虑到子女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因素,就一直凑合下来了。到了老年,子女都已独立,自己已尽到了责任和义务,现在社会环境宽松,开始考虑个人的晚年幸福,与其夫妻枯坐,不如独自潇洒,于是选择了离婚。
  一对老夫妻,都是知识分子,长期感情不和,婚内分居就已多年。因此,当他们告知孩子们准备离婚时,孩子们都非常理解,认为与其互相痛苦,不如及早解脱。
  ③夫妻之间缺乏了解。有的老夫妻虽结婚多年,但由于工作性质长期分居,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见了面就如同度蜜月,由于时间短暂,忍让、理解并不困难。可这样,他们之间缺乏真正的了解。退休了,天天厮守在一起,年轻时的激情、新鲜感已不复存在,又缺乏重新磨合的耐心,双方个性、价值观念,处事方法的差异逐渐表现出来。长期的独自生活也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彼此感到十分陌生,因此,互不相让,互不相容,最终矛盾爆发,导致两人分手。
  ④老年生活适应困难。老年人退休下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如果老两口都选择对方宣泄自己的心理能量,势必会加大挫折感,火上浇油。若仅是一方不适应,而不断地把自己心理的不平衡转移到对方身上,也会引发矛盾。有的老年人,原本生活很和谐,退休后变得挑剔、苛责,遇事斤斤计较,恍若变了一个人。老夫妻双方似乎都很陌生了,终于一方忍无可忍要求离婚。
  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考虑通过心理咨询进行婚姻诊断和心理与行为的调整。
  ⑤老年人脑器质病变所导致的精神疾患和人格变态。有的老年人由于器质性病变导致出现偏执、强迫、焦虑、恐惧及性功能障碍等人格消极变化,有的老年人表现为多疑、自我封闭或狂躁,给人一种不近人情、不可理喻的感觉,相处困难,使周围人感到痛苦不堪。有的老夫妻因此而分手。其实,对于发生这种变化的人来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治疗而非离婚。
  ⑥个别老年人由于外遇或第三者的插足。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人价值观念的变化,离婚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一些老年夫妻的婚姻由于一方的感情另有所寄,也面临解体。老年人更应该懂得,通过不断地更新、创造,在家庭内部满足自己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珍惜多年的感情,为晚辈做出表率。
  老年人离婚的社会反响
  老年人离婚的情况要比以上分析复杂得多。不包括老年再婚后的离婚,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到了晚年离婚,影响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离婚情况比较复杂,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脱离开具体的问题,无法得出好还是不好的结论。对此,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①老年人有这种选择的权力。婚姻自由是法律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老夫妻本来没有深厚感情,常年争吵不休,无法相容,过去还有子女和工作把他们隔开,而今天退休回家,两人整日厮守,更加格格不入,如此使爱情占主导位置的时间被争吵、怨恨所代替,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不如及早分手,反倒可以益寿延年。
  ②老年人希望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同床异梦凑合了一辈子。这种情况不是个别。许多老年人,晚年心情平静,反思过去,理解对方,做到互敬、互谅、互让,在家庭内部重新寻回遗失了的爱情,拥有了金色的晚年生活。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为了拥有晚年的宁静和高质量的生活,选择离婚也不为过。这表明整个社会的生活环境更为宽松,也表明人更敢于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③老年人应慎重选择离婚。老年人的生活已经相对固定。离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涉及方方面面关系的调整和变化,社会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冲击力也明显大于年轻人的婚变。另外,离婚后是否重新组织家庭:不组织家庭,难免更加孤独;组织家庭,选择配偶的范围也小于年轻人,而且失败率也比年轻人高。因此,老年人应考虑到自己对子女、社会的责任,慎重做出决定。
  ④社会应完善老年心理服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机构和工作程序。及时为处于感情困惑中的老年人提供心理帮助,减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和婚姻悲剧。帮助处于其中的老年人,对自己、对对方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选择。
  
  11.2 老年再婚亦风流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逾1亿,其中过独身生活的约3500万。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决老年人再婚问题,各地老龄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
  11.2.1 再婚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我国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1992年天津市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3.3岁,其中,男性72.1岁,女性74.8岁。人的寿命延长了,丧偶问题突出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天津市9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没有配偶的达30.85万人,无偶率为34.35%。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中,1/2的已失去老伴。在70岁以上的女性老人中68.88%,即2/3的人已经丧偶。针对这种高丧偶率,天津社会科学院老年问题研究专家郝麦收多年前就提出:"高丧偶率说明老年人需要再婚,也说明现代人口的婚姻生命周期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即婚姻生命周期明显地分成两个阶段:结发夫妻的婚姻生活阶段和再婚夫妻的婚姻生活阶段。这两个阶段完美地结合才构成了人生统一的婚姻生命史。"
  据一项对4489名55岁以上的丧偶老年人进行39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丧偶后6个月内相继死亡的为4.74%,一年内死亡的为11.48%,随着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年上升。这表明老年人丧偶对健康和寿命有极大的影响。
  人口的老龄化和高丧偶率决定了老年人再婚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精神生活充实
  社会心理学认为,"成双性"是人的自然本性,寻找配偶是人的重要心理需求。这对老年人亦不例外。丧偶者存在再婚的心理倾向。老年人的婚姻状态影响着其生活的满意度。有配偶的老年人比丧偶的老年人生活满意感要高4.3倍。据日本一则调查表明 ,老年人在重新恋爱结婚之前,曾希望早日了结残生的孤寡老人,男女均为30%。而再婚后,这一比率几乎降到零。这说明,老年人再婚会去除孤独感,提高人的生活兴趣。
  精神生活与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情绪欢愉时,大脑控制下的丘脑和脑垂体,可以分泌出一些对身体健康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把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而情绪悲观时,孤独、寂寞就会导致心情忧郁,并会产生"心因性幻觉"。消极的心理会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各种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率相对上升。
  老年人再婚有助于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满足相互倾诉和倾听的需要,解除了孤独、寂寞感,尽快消除丧偶留下的阴影,促使精神振作起来,有益于身心健康。
  生活上相互照顾
  老年人总担心自己生病,怕给子女增加负担。再婚后,老夫妻可以同出共入,白天做些感兴趣的事,晚上一同看电视,相互照顾、体贴、抚慰。平时,冷暖温饱有人惦念;病时,请医问药有人照料。这样生活上互相扶持,心理上互相沟通,精神上互相慰藉,使得心理平衡而放松。
  罗丹说:"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人能保持心理的宁静和愉快,再婚老年人就会在平淡的生活中不断地发现幸福和惬意。
  可得到异性的满足
  幸福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康而寿"。有学者经过研究后认为,人的性能力与人的健康、长寿成正相关关系。有的学者研究认为,60-70岁的老年人每月可以有1-3次的性生活。还有的学者指出,人的性需要与生俱存。但老年人求偶结婚的心理并非都以此为主。日本老年心理学家井上滕认为,老年期的性生活,就是满足相互认为还有必要的一种感情,使双方互相鼓励,增强团结和睦,分享快乐,增强生活自信心。老年人再婚能满足这种需要,对身心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11.2.2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问题
  对于老年人的再婚,我们则表示理解、支持、赞同。人需要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者可互为弥补,但不能完全取代。恋爱不只是年轻人的权力,同样也是老年人的权力。老年人再婚不只是换个老伴,应当有着丰富的感情内涵。
  随着老年人再婚率的上升,再婚老人离婚的问题也突出出来。据一则调查表明,某省老年人再婚者中竟有75%的人最终又走向离异,有的婚姻存续时间不足3个月。这其中有心理问题,也有实际问题。对于那些准备再婚的老年人,这些心理问题若能妥善解决,一定会有助于再婚老人组织一个幸福、和谐的新家庭。
  畏惧和负疚心理
  畏惧心理往往源于社会舆论和子女亲友的态度。虽然社会宽松了许多,但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仍有些人不理解老年人再婚的心理需求。误认为这是老不正经,老年好色。一些老年人也竭力表明自己只不过是找个伴,否认自己的性需求。另外,出于多方面原因,一些子女也反对老年人再婚。面对这些压力,有些老年人想再婚而不敢为之。
  据《中国老年》1990年10期文载,曲阜城西北一座敬老院中,有位70岁的老太太,身体健壮,性格开朗,丧偶多年。她与院外一未曾结过婚的老人相恋,经常请假出去,也曾夜不归宿, 那个老人也来院看过她。后来这事传扬出去,他们受到院内外许多人的鄙视,有些人还公开骂开了。特别是个别领导也认为这是伤风败俗的表现,要想办法纠正。这就仿佛他们做了多大的丑事,使她很快面容憔悴,身体虚弱下去,变得少言寡语,仅半年她就死了。她是被人们陈腐的观念摧残死的。
  负疚心理常来自对亡人的怀念和过去的承诺,认为再婚就是对不起故去的老伴和孩子。其实"只要是人--第一个念头总是要找一个共命运的伴侣。这种心情是生命的表现"。(巴尔扎克语)真挚的感情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故去的老伴肯定也希望你生活幸福。如果你认为再婚会给自己带来幸福,何不一试。
  错误的择偶观
  有的老年人再婚不以感情为基础,忽视情爱和性爱的需求,而是出于自私的、功利的目的去寻找配偶。这样,在婚后根本建立不起相互尊重的关系,没有充分的感情沟通,没有共同的语言,也不想逐渐适应新的生活。这极容易导致再婚家庭的解体,给双方生活带来伤害。
  如有的老先生再婚的目的是找个保姆。过去老伴活着时,养成了生活的依赖性,自理能力差。老伴死了没人照顾自己,只想让别人照顾自己,不想去关心照顾对方。如果对方有了病你怎么办?这无异于感情上的欺骗。
  还有的老年人结婚是为金钱、房子,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等等。这都会使老年婚姻进入一个误区。互相利用,利用不成就只有分手了。当然,老年人再婚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激情,存在这样那样的功利考虑是必然的。但感情应当是基本的基础,从而摆正各方面的利害关系。
  怕伤害孩子的利益
  有一对再婚老年人,原本是青梅竹马,由于生活的变故,未能成婚,但双方谁也没忘了谁。现在男方丧妻,女方丧夫,他们有了了结青春宿愿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两人不能说没有感情基础,但结婚不久就离婚了。原来女方生活在县城,男方生活在大城市,婚后男方要求女方随他到大城市共同生活,可女方舍不下儿女孙辈,即使到了大城市也只是住几天就又回去。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两人只好分手。
  其实,许多老年人到晚年,很大一部分感情都已移情儿女晚辈身上。再婚后的夫妻情淡于儿女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正常的。关键是这对老年人没提前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导致婚姻的离散。
  父母疼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青年人的家庭关系是正在形成的关系。而老年人的财产关系,亲子关系,继承关系都已是定型的关系了。老年人再婚,个人的孩子都大了,很难成为双方的孩子。老年人多年形成的共同财产,如果随着再婚而发生根本变化,也会损害两代人的关系。这是许多再婚老年人顾虑的问题。
  为了消除各方面的顾虑,有的老年人在再婚时以契约的形式确定了双方原来的财产所有权不变;双方财产的继承权不变;双方的亲子关系不变的"三不变"原则。他们采取了婚后问题,婚前解决的做法,这无疑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葛,使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感情基础也更为突出。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子女的利益,也就减少了老年人的婚姻顾虑。这种做法很值得再婚老年人参考。
  当然,如果一方确实有许多困难,出于真情,另一方愿意为对方或其家人承担某种责任和义务,也可以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护再婚配偶和孩子的共同利益。社会的进步,将会从根本上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要做到心理相容
  在多年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形成了各自稳定的心理特征。再婚前不要光看地位、身份、收入、居住条件等物化因素。婚后幸福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心理相容。相容的最根本前提是全面了解对方,也让对方全面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以达到相互理解和谅解。不仅要了解上述物化因素,还应了解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生活习惯、子女情况、亲友关系等等。一些老年人再婚后生活不和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心理相容,婚前不了解对方,婚后不肯改变自己适应对方。原配夫妻尚且需要不断地调整关系,相互适应,更何况是再婚夫妻呢?因此,老年再婚的双方应积极努力调试、改变自己,以使婚姻顺利度过磨合期。
  11.2.3 婚后幸福生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歌德说:"别人有一个青春,我有第二个青春......"老年人再婚,就是第二个青春,"人生只有情难死","情"就是真情。真情就是生命的源泉,会使人产生超乎寻常的动力。报载,某敬老院一位81岁的老太太,有点糊涂,常常走错屋睡在别人床上。但她与李大爷相恋了,她白天、晚上常去李大爷屋谈天。她对别的事常常出错,但去找李大爷却从没走错过门。 爱就有这样的力量,以至于她别的事都糊涂了,惟独这根神经还清醒。
  许多再婚老年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问题:
  对婚姻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
  老年人再婚同样需要感情基础,但同样也需要现实主义的态度。有的老年人经历了婚姻的不幸,对新的婚姻抱有补偿的心态,期望弥补过去生活的不足。因此,对再婚抱有罗曼蒂克的幻想,一旦现实婚姻无法实现其梦想时就会导致迅速的失望。还有的人在进入老年后变得比以前苛刻,追求完美,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己设定的标准,这样也会给对方造成持续的心理压力。
  恰当地处理好与对方子女的关系
  一般说来,很难把对方的子女与自己的子女同等对待。只要恰当对待,保持和睦关系就行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过多地护着自己的孩子,挑剔对方的孩子。另外,当有些非原则的事需要在老伴和孩子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应该看到后老伴比子女的关系更为脆弱,要慎重考虑,不要伤害对方。
  尊重配偶对已故老伴的感情
  黄宗英在与冯亦代老人喜结良缘后曾说:"如果我当年不能与赵丹共患难,今天冯老也许不会娶我;同样,如果他对自己的夫人不好,我也不会嫁给他。"正是由于真诚对待以往的爱情,才使他们走到一起。他们都敬仰、尊重对方的过去。因此,万不可因配偶追怀亡人而嫉妒、不满。
  尊重配偶的亲友关系
  在以往生活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这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尊重对方的人际关系,包括对方已故配偶的亲友,让配偶能在过去的人际关系中延续今后的美好生活。这种关系当然包括同性的朋友、同学,也包括异性的朋友、同学等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多疑、猜忌,不要急于探听、了解对方过去的人际关系。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和爱护,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不要把配偶与亡人做比较
  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快和误会,这需要以谅解,促进"磨合" 。使双方的关系,经由脆弱而变得稳固。把与对方磨合期发生的不快与亡偶多年生活中的和谐相比较是不恰当的,也最易伤害感情。
  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再婚老年人都有自己过去的生活习惯。组建新的家庭后不应要求对方以自己已经习惯的方式行事,否则极易发生纠葛。因此双方要在相互适应中逐步建立新的生活模式,有更多的包容精神。另外,考虑到一些老年人面临的特殊问题,可以选择"走婚"、"同居"或"试婚"等方式。
  "走婚"指的是,由于生活习惯、子女等各种因素的存在,老夫妻可以有分有聚,一段时间同居,一段时间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中。距离产生美,一些年轻人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那么身体尚健康,可以来回走动的老年人当然也有选择的权力。"同居"指的是,由于子女反对,暂时无法正式结婚的老年人,不妨先同居,然后再争取自己的结婚权利。"试婚"指的是,把婚后的磨合提前到结婚之前,提高老年婚姻的成功率。
  老年人应该是晚辈的表率,老年人也不享有宪法之外的特殊权利,但随着步入老年社会,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是否可以在一些方面,对老年人有更宽松的环境?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
  再婚老年人都经历了丧偶的悲痛,死对任何人都是一个日益临近,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再婚老年人应以更豁达的态度面对死亡。因为,再婚老年人的家庭关系都比以前更复杂,不事先想到该想的问题,不做必要的提前安排,就可能会在一方出现意外时,引发许多麻烦和不快,让活着的人不满意,让死去的人不安宁。反之,则会使生活更加轻松。
  一位老人,他老年丧偶,后又娶了后老伴,结婚不久,他就立了遗嘱,对住房、财产、知识产权等做了统一安排,全家人对此心明眼亮,也就相安无事。老先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后,丧事办得很圆满,双方共有11个已成年的孩子,人人通情达理,时至今日双方相处得都很好。
  至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适应,夫妻关系间的不断调适,这些前面都已谈过,不再重复。
  
  11.3 不必讳言性爱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提高老年综合生活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至今,在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生活能力诸方面的研究中,老年人的性问题仍是个比较敏感、涉及较少的问题。目前,可见的多为国外资料,尤其缺乏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 性爱是人类维系家庭生活,延续后代的重大问题。人的性爱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生理的冲动,它涉及心理、社会各个方面。性行为本身是人们爱与生活的源泉。因此,老年夫妻的性生活是不断持续幸福生活的内容之一。对老年夫妻性生活更应有个科学的认识。
  11.3.1 传统观念对老年人性问题的偏见
  随着老年人整体生理功能发生退行变化,其性功能也逐渐减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安,有的人则干脆放弃了性生活。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受到传统旧观念所造成的性偏见的影响。这种错误的观念表现为:
  老年人谈性是淫荡表现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在《孟子·告子上》说:"食、色,性也。"他们都公开承认饮食、男女之欲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求,是十分正常的。他们讲究实际,顺合情理,不愧为"圣人"。但后世的儒释道则把性视为万恶之首,性生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繁衍后代,除此而外的性就是不洁。譬如孝子守孝期间,夫妻不能过性生活,否则就是对故去父母的大不敬。老年人儿孙成群,再涉及性事就是不正经,就无法维护尊长的形象。这种传统观念一直流传至今,显然是一种对人性的压抑。
  老年人的性生活有损健康
  明朝龙遵叙在《男女绅言》中说:"夫人之生,禀父精母血成其躯壳。及乎年壮,与嗜欲俱,却将所受之精,流于爱河欲海。丧之早者,不满下寿;丧之迟者,不满中寿;丧之晚者,不满上寿。若欲身安寿永,惟当绝欲保精。"他认为人受父母之精血成人,长大后却将父母精血流于爱河,早行房则早死,晚行房则晚死,若想长寿就应当绝欲。有的古代养生家就提出"独睡"、"返精补脑"等等,把人之性事视为健康长寿之大忌,使自己的观点走向极端。这是不符合现代医学观点的。
  老年人性功能已经消失
  清朝汪昂在《勿药元铨·色欲伤》中说:"男子八八而天癸绝,女人七七而天癸绝,精血不生。"男子64岁,女子49岁,性功能开始衰绝。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从此不再产生。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的一首诗:"中年绝欲不复念,今日肉食夫何难?天公赋与本来薄,一概扫空方少安。"他把性事视为有损健康的事,中年绝欲因此才获得了老年的健康。
  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大大低于现在,科学水平落后,再加上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所形成的性神秘、性偏见,其影响非常之大。普遍认为,精血系人之精华,通共周身百骸。每当男女交合,一身的精华就聚合于命门,化为阴精而泄出体外。这"精"对人来说,神倚赖它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气倚赖它就像雾笼罩在深渊之上。不爱惜精血就会百脉枯槁,损伤肾元。正是由于这些错误认识,使得许多老年夫妻主动放弃了性生活,或者由于自我压抑,导致心因性性功能障碍。老年夫妻获得适宜、美满的性生活,就应摒弃这种种错误认识,确立科学的认识。
  11.3.2 老年人的性功能和性需求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决定着他们的性心理变化和性行为变化。
  (1)老年人的性功能
  马斯特斯(Masters)及约翰逊(Johnson)在对39名51-89岁的老者进行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老年男性的性功能。①老化几乎不引起睾丸形态的变化。它的功能在2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减退。老年男性激素的分泌功能,制造精子的能力明显减退。②男性阴茎在性行为时,阴茎勃起时间延长,所需时间随增龄而增加,勃起硬度亦会减退。③男性勃起后,维持勃起状态而不射精的时间有增加倾向。可使性交时间延长。④随着增龄,局部性的血管淤积过程的持续时间趋于减少。⑤男性的性反应随年龄增加而衰退。然而,衰退情况大不一样。到了老年,保持有规律地性生活是维持性功能的重要因素。用进废退,否则将导致衰退。⑥老年男子的性交数量减少,快感时间短或模糊不清,不应期延长。
  第二,老年女性的性功能。①卵巢的形态随增龄有明显变化。首先,卵巢的重量在50岁时约为25岁时的一半,约5.8克,75岁时为3.3克,是最大时的1/3。②进入更年期后,继续从卵巢中分泌黄体酮,但停止排卵。③进入老年期子宫腔粘膜变薄,长度与宽度减小,随着老化宫腔的伸缩力减低。阴道分泌物泻出缓慢减少,性剌激的敏感性减退,外阴萎缩,性交疼痛。④在性生活时,即使从未体验到性快感的女性,当到达高龄时,也会感到宫腔有热感及骨盆疼痛,排尿时疼痛及热感。⑤女性的性生活不限于更年期之前,同男性一样,持续有规则的、正确的性行为是维持女性性功能所必需的。
  第三,现代科学的看法。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使人们对老年人的"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老年男性在唤起性欲的时间,引起勃起的时间和性高潮到来的时间较年轻人慢,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应理解为阳痿。兴奋不再完全集中于生殖器,但仍有活跃的性活动。有的老人虽多年没有性生活,一旦有适当的性刺激和对象时,仍可恢复有效的性活动。一个健康男子,年过80-90岁仍可有充分的性活动。
  老年女性绝经后对性兴奋的生理反应不如年轻人明显,性高潮出现时阴道和子宫收缩次数减少了,但仍具有良好的性功能。尤其是持续着性生活的老年妇女,发生多重性高潮的能力并不随年龄发生明显变化,一些没有性生活的老年妇女阴道萎缩的程度明显超过那些过着适当性生活的同龄妇女。
  (2)老年人的性需求
  弗洛伊德认为,性冲动是生的本能,是人格形成与行为方式与动机的内在的、深层的重要因素。因此即使在老年期,也理应存在性冲动,可以认为它是与生的本能密切相关的。与增龄相关的性器官功能减退的老年期性冲动、性满足方式均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或得以实现。
  国外有学者通过调查后认为:"男性性交周期为60-64岁平均每周0.7次;65-74岁平均每周0.4次。而妇女的性功能无年龄限制。在60-65岁的妇女中约50%-71%对性生活仍保持着浓厚兴趣。78岁以上的妇女中约19%-33%的人仍有兴趣,并不因为绝经而影响性功能。相反,有不少妇女绝经后性欲相对旺盛。在绝经期中有不少妇女发生性欲减退,而绝经后一般可恢复。
  另据杜克大学长寿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在60岁以后仍有性行为与性欲望的并不少。但进入高龄期后,同年龄的男女有显著差别。
  男性老年人在开始调查时,80%的人对性有兴趣,10年后再从对这些人的追踪调查看,这个比率几乎未变。但在调查之初,实际有性行为者为70%,10年后减少了25%。因此,在心理上保持性兴趣的人与实际保持性行为的人随着增龄而表现出差别。
  女性老年人在开始调查时,33.3%的人对性有兴趣,10年后未见变化。另外,在调查之初有性生活者为20%,10年后也无变化。显示女性对性的兴趣与性生活的频率均较男性少,增龄并不引起很大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存在性需求的老年人不是少数,实际情况很可能会高出调查所显示的数字。另外,老年人的性需求、性行为,除受增龄引起的生理变化外,还强烈地受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的影响。
  11.3.3 疾病对性活动的影响
  性科学的发展否定了"年老无性爱"的传统观念。现代医学认为:性功能经久不衰,贯穿人的一生。性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老年人也不例外。但有些老年人患有某种疾病。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因个人和配偶的恐惧和忧虑而妨碍了性生活。
  严忠浩编著的《老夫老妻生活必读》(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对几种主要老年病人的性生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老年朋友参考。
  第一,心肌梗塞。发病后两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但病人心肌梗塞后,性功能状况通常会发生改变,有的甚至完全停止了性生活。病人中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性交肯定会引起心肌梗塞的再次复发。这主要是病人缺乏常识所至。以男性老人为例 ,从亲昵到出现男性性高潮,整个性活动所消耗体力,按现代医学观点只不过是上二层楼梯的能量,对病人不构成危险。但为了能够安全地进行性生活,病人须进行体力锻炼和心理训练,提高心脏和心理承受力。
  心脏病老人在接受心脏耐力检查之前,适当限制性生活是必要的。病人应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来逐步恢复正常的性生活。性交时,可选择夫妇都比较便于放松的体位,如女上位、侧卧位、坐位等。还应避免动作过猛,时间过长。性交前,不要吃得过饱,不要饮酒、洗澡。让病人和配偶都了解老年性生活的知识,有助于病人更好地恢复性生活。当病人尚未恢复到能进行性交活动之前,可通过亲昵、爱抚、肌体接触等其他性行为来缓解紧张。
  病人可在性交前30分钟使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等药物。性交过程中,病人如出现胸闷、胸痛和不舒服感觉,应减慢或停止性交。
  第二,心绞痛。有冠心病心绞痛的老年人在性交前,宜服用长效三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等药物,预防心绞痛发作,宜采用坐位、立位姿势性交,减少体力消耗。
  第三,高血压病。有此病的老年人应避免性生活过度。应避免在抽烟、饮酒、饭后性交。对精神紧张的老人,可少量服用镇静剂。性生活对神经系统和心肺都是一个负担。可使舒张压升高20-40毫米汞柱,收缩压升高40-60毫米汞柱,因此要控制性生活的频度和持续时间。血压很高的病人,应禁忌过性生活,以避免因过高的血压致使脑血管破裂、中风,甚至昏迷死亡。因性交可使心跳加快,心肌缺血,有产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在性交时发生头痛、头晕、眼花等不适,应停止性交。血压过高,血压不平稳,血压呈上升趋势时不应性交,不要带着病状性交。高血压老年人宜清晨性交。
  第四,心力衰竭。未经纠正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禁止过性生活。治疗后若能耐受中等程度体力活动(可上二层楼),并不感觉难受时,方可恢复性生活。但宜采取坐姿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口服狄高辛药片等)。
  第五,二尖瓣疾患。二尖瓣疾患伴呼吸困难的老人不能过性生活。因为,性生活可诱发心房纤颤,进一步影响心功能。
  第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若在中度用力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性交时就会因缺氧而感到性生活困难。部分病人可有阳痿、性欲减退。但经过腹式呼吸,医疗步行等康复训练,缺氧和焦虑情绪都会有所改善,性功能也可能有一定改善。但严重病人要改善性功能,比较困难,只能用改变性生活方式,如亲吻、亲昵、爱抚等。
  第七,糖尿病。性机能障碍本身就是男女糖尿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男性患者约有半数会发生阳痿。阳痿可发生在患病之初,或数年之后,但一般是逐渐发生的。60-65岁间病人,发生率高达75%。开始时主要表现为勃起不坚或勃起难以持久。除阳痿之外,有的老人还可以逆向射精、早泄等。虽然糖尿病老人仍有性欲,但因其过分担心自己的性功能,反而加速了阳痿的发展。
  糖尿病引起的阳萎是可以防治的,控制病情,加强营养,心理调整就是最好的防治。
  第八,外阴白色病变。老年妇女患了此病,外阴皮肤发白、增厚、外阴奇痒难忍,使人心烦意乱,影响性欲,对性生活影响较大。阴道口萎缩狭窄和大小阴唇病变,给性交带来疼痛。此病对夫妻双方的心理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性交时动作要轻柔,阴蒂区有病变时,应变换体位,减少对其刺激。
  第九,老年性阴道炎。只有在急性期才停止性生活。一般对性生活影响轻微,原有性兴趣的老妇,一般不会因此而终止性交。如性交时分泌物不足,应使用一些阴道润滑剂。
  第十,急性前列腺炎。病人常有性欲丧失和阴茎痛性勃起或痛性射精,明显影响性生活。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常出现性欲减退、早泄、血性射精、疼痛性遗精。剧烈的疼痛与性高潮同步,这样可导致性生活中止或继发性阳痿。治疗前列腺炎是改善性欲的惟一恰当办法。
  第十一,前列腺手术。前列腺切除术的常见原因是前列腺肥大。术后很多人出现阳痿、逆行射精等。逆行射精对老年人性生活影响不大。阳痿老人可以通过非性交方式满足双方的性需要。前列腺手术引起的阳痿,大多与老年人心理作用有关,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解决。
  还有一种更为积极的观点认为:尽管疾病和残疾能影响老年性生活,但即使许多很严重的疾病,也很少导致停止性生活。心脏疾病,特别是心脏病频频发作,常常导致许多老年人放弃性生活。可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性生活过程心脏病发作死亡的危险性是很小的。根据身体情况,在心脏病发作12-16周以后可以恢复性生活。事实上,活跃的性生活可以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的危险性。糖尿病是几种可以导致阳痿的疾病之一,但是一旦糖尿病得到确诊和控制,性能力可以得到恢复。
  中风极少对性功能造成损害,同时性生活也不大可能引起再次的中风;相反,性生活对于从瘫痪中恢复过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疼痛会限制性生活。手术和药物可以缓解疼痛,但有时有些药物会减低性欲。锻炼、休息、热水浴、变化体位和调整性生活时间(例如避开早晚病痛发作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有些老年妇女做了子宫切除术,但手术并不妨碍性功能。那些认为子宫切除后性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的女性和那些认为自己的性伴侣在手术以后不够"女性化"的男性需要接受心理咨询。
  美国癌症协会组织的"走向康复"计划,对于心理心态的调整是十分有价值的,像精心设计的"人工乳房"所取得的效果一样有效。有些老年男性做了前列腺切除手术,手术只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极少对性能力造成不良影响。除了性交时流出物减少以外,手术后的性能力和性快乐可以恢复到手术前的水平。过去,几乎所有经历前列腺管切除手术的男性都会因此影响性能力,但是现在手术中采用了新技术,保留了通向阴茎的神经,接受过手术的病人还是能够勃起。这种认识显然有助于患相关疾病的老年人恢复信心,适当的恢复性生活。
  另外,药物对老年人性功能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往往是可逆的,且一般后果不严重,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最易导致老年人性功能障碍的药物为: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及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镇静安眠药等。烟、酒也会对老年人性功能产生抑制影响,并且认为过度饮用酒精饮料,可能是目前造成男性性功能减退和女性性高潮迟缓最普遍的原因。
  对老年慢性病人来说,性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有无性高潮,而是为了增进感情和心理"进补"。老年病人享受适当而满意的性生活,可以身心舒畅、情绪稳定,促进老年人恢复健康和享受生活的自信心,增进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老年病人正确对待性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11.3.4 老年夫妻性生活有助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衰老并不意味性欲的必然减退和获得性高潮能力的丧失。老年人有正常而持久的性功能,这是健康长寿的预兆和老年人精力充沛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调查资料表明:一些恩爱的老年夫妻,性生活可持续到70-80岁,个别男性到90岁尚有精子存活。
  日本东京大学朝辰正德医学博士认为,性激素的旺盛,是延续衰老的物质基础。专管分泌性激素的丘脑下部和脑下垂体,受性活动刺激,可使激素分泌良好,具有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作用。适当而和谐的性生活,有助于防止脑老化,避免生殖器废用性萎缩。因为性生活能刺激卵巢排出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使妇女们皮肤更柔嫩润滑,精神开朗愉快,有助于减轻阴道干涩等不适。
  美国心理学家简丽丝·古柯特研究发现,有性功能的老年人若长期性压抑,可降低身体免疫能力,产生某种病态,还容易给老年人造成精神压力,出现焦虑、紧张、抑郁、自责等病状 。
  老年人正常的性生活,可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对预防癌症及多种妇科病也大有裨益。德国医学家发现,爱的举止能促使机体内内啡呔的分泌量增加,巨噬细胞和抗干扰素的活力增强,能避免和防止某些癌症的发生。老年夫妇正常满意的性生活,可以减少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一些性医学专家认为,这是因为同房后,可使男子前列腺保持经常性的畅通,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助于避免和减少前列腺的炎症、肥大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谐的性生活及性高潮中的快感,也有助于妇女体内各种激素的调节、心理上的平衡及精神上的松弛,因而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另外,男性精液中有一种可与青霉素相媲美的重要抗菌蛋白质--精液细胞浆素,这种物质不但能消灭葡萄球菌、链球菌,而且能使受阻细胞无法生长。老年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易诱发多种妇科病,适时合理的性生活,使丈夫的精液能有规律的滋润阴道,起到有益的杀菌作用,从而防止和减少诸多妇科疾病发生。
  据美国有关人士调查,老年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越老越需要爱。许多老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相依为伴,这是老年人最为宽慰的乐事。老夫妻间亲密无比的婚姻关系和性爱,对老年人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是家中其他人际关系所代替不了的。老年男子更倾向于把妻子作为惟一的伴侣。
  性生活使人精神愉悦,同时还是一项轻松的体力活动。有专家测定,夫妇间性生活的耗氧量相当于蹬上二层楼梯、一次轻快的散步,可以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增加肺活量,还使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都得到了运动,有益于健康。
  11.3.5 老年性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们认识到性生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后,还必须充分重视老年人的身体条件有其特点,这样才能使老年人更好地过上性生活。有些老年人光强调了和谐美满的性生活对健康长寿的有利影响,而忽视了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使性生活过于频繁,以至于诱发了某种疾病。也有些人没有看到老年人性器官的特点,忽略了老年女性阴道萎缩、润滑不足的问题,导致女方性交时疼痛难忍,结果非但没有添加乐趣和快感,反而带来痛苦。随着老年机体的变化,性生活中应注意:
  脑血流量减少
  衰老过程中脑血流量的减少可使全身功能状况下降。因此,在性交过程中应避免颈部过度的弯曲或伸展。
  反射迟钝
  老年性行为中的某些心理因素是对生理变化的反应。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使老年人的整体反射迟钝,因此,在性生活中要注意这种生理改变的特点,应让老年人认识到性兴奋过程可能是缓慢的,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老年男性阴茎勃起的程度和速度均不如年轻时,18岁的男子在受到性刺激后3-5秒钟就能充分勃起,而75岁的老人则需要5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老年夫妻要认识到,勃起能力的下降需要不同的性技巧来弥补以达到彼此的高潮,做丈夫的也一定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性技巧等待妻子充分兴奋──阴道充分湿润后再进行性行为,而妻子也不要因为丈夫勃起较慢而心烦意乱,应耐心地帮助丈夫兴奋起来。如果把未能达到充分的勃起或勃起迟缓视为阳痿的信号,性困难就会变得更加突出。
  呼吸困难
  由于老年人肌力下降,肺活量下降,过度激烈的运动可使呼吸急促并加深,出现呼吸困难。
  心功能下降
  老年人心输出量可减少30%-40%,运动后恢复到正常心率所需要的时间也延长。外周血管阻力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也增加了心脏射血的困难。因此避免过分紧张和过分剧烈的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有安全意义的。婚外性行为危险性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在性交时或性交后出现心跳气短、心慌或食欲锐减等症状,有心肌损伤的可能性时,除暂停性生活外还要及时求医并经常监测心功能变化。
  消化功能减弱
  老年人胃肠蠕动和排空减慢,容易出现便秘等消化系统的问题。性交前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在饱食后立即性交,这都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泌尿系统功能减弱
  由于神经反射迟钝,肌力减弱,由有尿意到排尿的时间间隔减少,这就造成尿失禁的可能性。性交前先排空小便,平时注意锻炼耻尾肌,有助于解决性交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难题。
  生殖系统本身的改变
  老年女性的卵巢不再产生雌激素,老年男性睾酮显著降低,但性欲仍然继续存在。性交次数减少,男性射精后不应期显著延迟,但性交时间可以延长。不要相信衰老使性欲丧失的神话。
  体脂减少
  老年人的体脂减少,使老年人更易畏寒,机体对寒冷和炎热的调节能力减弱,所以老年人在性生活时要注意室温的调节,冬天避免受寒,夏天避免炎热造成大汗虚脱。
  皮肤弹性丧失,感受变异
  老年人的皮层变薄、弹性消失、体脂减少、皱纹增多。此外,老年人的皮肤感觉也发生改变,变得迟钝起来。因此老年人在性生活前后不要过分洗澡,并注意保护皮肤,预防皮肤的干裂和脱屑。也有的老年人对触觉特别敏感,不愿意象过去那样接受过多的爱抚。
  肌肉萎缩
  由于肌肉的萎缩,肌肉收缩力下降,灵活性及耐久力降低,这样就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活动保持肌力。由于老年人肌力差又不那么灵活,因此也要注意动作不要过猛、过大,以免造成背痛、肌肉酸痛,甚至不必要的肌肉损伤,并注意选择更为省力的体位(如侧位)。
  11.3.6 老年夫妻的性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分析了老年人在性生活上的问题之后指出:"第一,他们的压抑减少了要追求满意性生活的努力。第二,他们认为性是年轻人的活动,并不属于老年人。第三,他们总是一成不变,久之则生厌,最后怪罪对方。第四,他们总是拖延时机,到最后失去了功能而不知道从何开始。"性心理是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到了老年,性的需求淡化了,或转变了形式,但性的能量仍然存在,常常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元朝人李鹏飞在《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之中说:"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又曰:'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闭密,以守天真也'"。古人中就有人懂得,从养生角度看,男女之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但关键的是懂得节制,善于保护自己的"天真"。
  老年人的性生活往往要受以往性习惯、性观念和身体状况的影响。
  以往性习惯的影响
  有的夫妻在年轻时就没有培养成和谐的性生活,缺乏对对方需要和自身需要的了解,没有产生过性高潮体验,缺乏性兴趣,那么到了老年很难指望他们的性生活会"起死回生"。
  老年夫妻的性活动习惯是从青年时期延续下来的,这习惯对老年的性生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规律表明,年轻时就性冷淡、性能力缺乏者,年老之后,会对性表现出更多的冷淡和厌恶。 如果他们从年轻时就配合默契,始终和谐,保持着适度的性生活频率,那么,他们的性活动就会延迟到老年。
  另外,老年期的夫妻成天厮守在一起,再加上生活中缺乏情趣和色彩,也会导致性行为的减退。因此,老年人要主动安排、丰富自己的生活,不要轻易地让习惯左右了自己。
  观念的影响
  前面说过,如随着子女的成年,认为自己再过夫妻生活就是罪恶,这种认识必然会形成心理上的压抑。
  另外,有的人因缺乏常识也会影响和谐的性生活。如老年人因不知道勃起需要较长时间这一常识,却认为这是失去性功能的征兆而陷入不安,并逃避性生活。有的老年妇女把闭经视为性活动终止的标志,因而减少或停止性生活,这是一种误解。
  "阴阳和顺可养人,阴阳不顺者伤人。"这是说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够使人欢悦增寿。而夫妻不和,精神抑郁者,则会使人过早衰老。要做到阴阳和顺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要解放思想。
  有一篇《第二次性愉悦》的署名文章,让人读了很受启发。作者是位女士,她说:"说起来可能难以令人置信,结婚30多年的我,竟在快将进入花甲之年的时候,才第二次领略到夫妻生活的愉悦,第二次达到性高潮。"新婚之后,虽经历了短暂的"性高潮",但生活与工作的重担接踵而来,"性"趣越来越低。新婚之夜的那种甜蜜早已消失在记忆的海洋里。当退休后,孩子都已婚嫁另过,生活的压力减轻,心情越来越舒畅,在幸福之余她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因为,近年来他们很少过夫妻生活,丈夫对她的表示没有反应。经过明察暗访,丈夫没有外遇。于是她找有关报刊、书籍寻找其中的原因。
  她说:"去年九月,我偶然看到一篇关于药物也可以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丈夫几年前就患了高血压,至今仍在服降压药。于是我主动陪丈夫上医院,亲自找有关专家为丈夫会诊。经过更换药物等各种手段,丈夫的性欲有所改善,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由于太长时间的性压抑,他仍存在力不从心的感觉。为此我不责怪他,不埋怨他,而是常和他一起学习有关知识、交流心得体验。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老两口在柔和的灯光下,轻声细语,说说知心话,进行必要的肉体接触。这样一来,他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越来越高了。......我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我又一次享受到新婚之夜那种难以用语言描绘的快乐。"
  这位女士首先转变了观念,同时她也有个能相互沟通的好老伴。转变观念调整了丈夫的身体,改变了多年压抑的性习惯,使他们享受到第二次性愉悦。可见,心理的力量足可以改善人的生活。
  身体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疾病对性活动的影响。健康状况越好的人,性欲衰减的程度越小,当然,这也和进入老年期前夫妻性生活的状况有关。老年人疾病对性能力、性行为的影响,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是生理问题,同样是个生理、心理、社会观念的综合问题。
  老年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惧怕性无能。由于劳累、紧张、疾病或过度饮酒,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可以表现出阶段性的性无能。可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性能力都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如果过度关注、忧虑,这种恐慌就可以导致持续的性无能。此外,由于退休、衰老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疾病等原因对性生活带来的影响,都可以通过心理调整、心理治疗得以解决。
  所以,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老年人性能力的不断持续。对于患病的老年人来说,美满的婚姻关系并不主要依赖于性高潮,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爱欲,性可以表现为亲吻、亲昵、爱抚和肌肤相亲。这样,性活动就可以以老年人特有的不同方式长期保持下去,就能充分体会由广泛的爱情和关怀带给双方的愉快和安慰。
  11.3.7 老年人再婚后的性生活
  老年夫妻的性生活有益于健康,老年夫妻性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再婚老年人的性生活就如同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同样有个磨合、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比日常生活的适应还复杂。
  彼此的性需求是婚前了解的内容之一
  几十年的生活,每个人都养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再婚老年人都面临能否彼此接受、适应的问题。婚前相互了解越深入,婚后生活就会越融洽。而性需求也应是相互了解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点上,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都有过多年的性体验,对自己都有个基本的了解,坦言自己的需求和认识应该并不困难。
  有一对老年人,再婚后不久即离婚,原因就是性需求相距太远。老太太要求比较强烈,老先生感到力不可支,为此引起争端,而且也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谁也不想适应谁,所以很快就分手了。如果他俩在婚前能多些沟通,也许就不必添这些麻烦了。
  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与我们不同,我们表现得含蓄,西方人往往更直率。一位朋友作为文化机构成员到西欧访问。在法国时,有位70多岁的作家接待了他们。这位老先生身体很好,看上去不到60岁的样子,陪同他的是一位比他年轻许多的女士。初时,人们认为是他的秘书,后来熟悉了,知道是他的妻子兼秘书。当涉及婚姻观念时,老先生说:"我们夫妻生活十分和谐,都是有性经验的人,所以在婚前我们就达成了共识,基本每周两次性生活......"
  当我那位朋友为他70多岁的年龄竟能每周二次性生活而惊讶时,他不以为然地说:"我每天除了写作还要打网球、游泳,我们是以肉食为主,营养充分,因此没有问题。"
  这位法国老先生在婚前就与太太就性生活的频率达成了共识的作法,可能不被我国许多老年人接受。但他这样做,毕竟也体现出负责任的态度。
  敢于追求性生活
  既然性生活是老年夫妻生活中的合理成分,再婚老年人就应该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内容。一位老年女士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她的再婚生活:"他晚年连遭不幸,心情一直很压抑,结合都三个多月了也没有主动示爱过。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老年人适度的性生活可以舒心健体疗疾,感到很新鲜,就推荐给他看。他边看边笑,这样就有了第一次。这样十多个月下来,他不再失眠,腰痛病也神奇般地不治自愈,精神特好,我有时头痛的毛病也好了。"
  如果这位女士也被传统观念束缚,等着老先生主动,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她对性生活的追求,使他们得到了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回报。
  过好性适应这一关
  老年人再婚,他们都有各自的性经验,可以在生活中主动调整,彼此适应。这是年轻人不可比拟的。但也正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性爱史,形成了各自的性生活模式,如果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对方,那又会使婚后的性适应比年轻人复杂许多。
  正因为彼此都有性经验,对对方的不了解和对自己的担心,往往会形成心理压力,导致焦虑、紧张、心烦意乱、厌恶和负疚心理,使自己无法放松而形成心因性性功能障碍。有人统计过,再婚后性功能障碍中有3/4是由此引发的。
  有位老先生曾对心理医生说,他妻子患病卧床期间他忙着照顾病人无暇考虑自己的性需求,偶有需求也通过手淫来解决问题。妻子去世后,经亲友撮合,他与妻妹结婚,妻妹早年丧夫,寡居多年。他们旅行结婚,在出发前一位医生好心地嘱咐他:"你妻子多年没有过性生活了,处女膜有可能弥合,你们最好不要在外面过夫妻生活,以免她大出血。"
  旅行结婚中,新婚妻子提出性要求,老先生讲出自己的顾虑,妻子说,不要紧。尽管如此,他到了关键时刻即疲软下来,不能把事情进行到底。回到家后,仍然如此,他和妻子都很痛苦。
  真是庸医误人,他的那个错误的劝告对老先生形成了消极的不良暗示。同时,老先生对自己的能力能否满足妻子的要求也心怀疑虑。这共同构成了导致老先生心因性阳痿的诱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他重又恢复正常。
  因此,再婚老人要战胜错误观念的束缚,注重双方感情的培养,生活中多方面的了解、沟通有助于性生活的和谐。反之,和谐的性生活也有助于他们振奋精神,抚平昔日的心理创伤。性生活中,选择适宜的方式,互相谅解,循序渐进,彼此适应,那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性爱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是需要一定的努力和耐心的,必要时仍需求助心理咨询工作者。
  
12.健康的死亡观
  同爱情、生命一样,死也是人类重大而永恒的主题,是个深奥的哲学命题,是个不朽的宗教话题,是对揭示生命意义的最有力的警策。没有死,就显示不出生命的可贵。 人从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这样说也许让人感到悲观,但这是不争的事实。人在青壮年很少会想到死,而到了晚年则会感到死亡在悄悄临近。人有生就有死,死亡本身就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死亡并不可怕,使人感到恐惧的是人的死亡观。就像不同的人生观会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样,不同的死亡观也会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对待死亡。对此,每个人都要不容回避地做出回答。
  
  12.1 死亡观是人生观的终极反映
  死是每个老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能否正视并正确对待死亡,将影响到整个老年期的生活。老年人不仅要正视死亡,而且更应该把死亡与自己的生命融合起来,珍惜时间、丰富生活、爱惜生命。人在晚年保持、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体面,完满走完自己生命的最后历程,这样才体现出生命的全部意义。
  12.1.1 宗教对死亡的诠释
  还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因死亡的神秘而感到恐惧和疑虑,此后的各种鬼神崇拜、图腾禁忌都与死亡相关,后来的各种宗教都试图诠释死亡,并因此而形成不同的死亡态度。但真正影响个人死亡态度的,还是与其参与宗教的虔诚度相关。
  天主教的死亡观
  "生寄也,死归也。"生是投宿旅馆,死是回家。天主教主张死是"永生的开始",一个人不死则不能永生,所以死并不可怕。死即进入永生、进入光明和平及完全均衡的发展时期。人死亡只是暂别,死者是上天国,享受更美丽、幸福的生活,相信大家都能在天国相见。因此在追悼亡人时,不必啼哭。
  基督教的死亡观
  基督教把死看成"在耶稣里睡了的人",将来一定要复活,而且"和主永远同在"。基督徒认为信仰可以超越死亡,亦能追求幸福,而且此种幸福不因死亡而结束。即相信在基督里,罪得以赦免,并且圆满地达成生存的使命,死后可以回归"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基督教以"末世论"和复活来表达永生的观念,现实世界里将出现新秩序,《旧约·以赛亚书》:"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神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
  基督教的复活并非无条件的复活而享有永生。这就论及有关审判的问题,"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信徒复活悔改之后,完全的上帝国立即开始。基督徒认为信仰可以超越死亡,得到永生,而永生是和上帝在一起。
  佛教的死亡观
  佛教认为死亡时刻由业力决定。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每一桩善或恶的行为的现行。前因造成现在的结果,现在的结果又是未来行为的原因。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佛法相信因缘果报。如果没有因果、没有业力,就没有死。当个人因缘及业力造作到了他的神识(精神、灵魂)应当离开躯体时,他自然会死亡。因此,佛教主张,人们应该顺随因缘,面对死亡。佛经中对死亡有多种比喻: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服、死如新陈代谢。佛教认为死是下一轮轮回转世的开始。
  一位在寺院任主持的高级知识分子说:"死是什么?死是灵魂的离去,是人体细胞分子结构的转变。"似乎更有些唯物主义的味道。
  佛教也主张死后的审判,是由自己的业力来审判自己,审判的结果表现在轮回中。轮回有六道:"天道、人道、修罗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人死后轮回进哪一道,则视过去造业的因果而定。
  道教的死亡观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表示生与死如环状相接,而道及生命真理,是没有死亡的。他还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事曰死。善乐其乐,善求其死,则尽道矣。"庄子对死亡之所以能淡然处之,乃因他站在道的立场,来观察物的生死。由此,个人须臾的生命对宇宙而言,是匆匆出入,如同气的聚散。老、庄的道家思想,其生死观是洒脱达观的,不拘于形体的生死始终,而以无形的精神生命为永恒不朽。
  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熟,到了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变为玄学清谈,并被附会动作而变成道教和神仙之学。在道藏记传类书籍中,均可窥略道教所求的长生是今生的延寿,而非死后的永生。道家在早期从不直言死亡,大都以"白日升天"、"乘鸾升天"、"骑鹤升天"、"得道成仙"来代替。由此看,道家对于人的死亡似乎看得是很神秘的,且死者则去往天上。
  在一般道教的观念中,认为躯体和魂魄可以分离,躯体腐败而魂魄常在。道教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在《三尸中经》中,"人禄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曰时人节企其祭祀,祭祀不精为祸患,万病竟作,伐人性命,"因此,墓地风水好坏有极大的关系。另外,道教也主张人死后要接受十殿阎罗的审判,而道士的角色是阴间与阳间的桥梁,其职责是超生与度死。
  宗教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一些研究认为恐惧死亡与宗教成员活动状况相关,即宗教活动次数愈少,则恐惧死亡程度愈高;而且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较低。另有些研究者认为,有信仰的人试图以己身为时代的先驱者,来抑止对死亡的焦虑。有宗教信仰者,其内心拥有安全感、毅力和稳定性,可以减轻罪恶感,比较能安静地接受死亡。信仰者相信神或上帝会赐给他再生的机会,使其能在末期的病痛中,显得平静而较少害怕死亡的来临。宗教信仰,能使人们庄严的、有足够勇气去面对死亡,他们需要所信仰宗教的代表来做仪式,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国内黄和美发表的《癌症末期病人对死亡心理反应之探试》中,根据她研究青年期的癌症末期病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研究发现有宗教信仰者比无宗教信仰者较能接受死亡。宗教文化及仪式持续着,乃是因为它配合社会中个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在任何社会中,宗教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帮助个人应付意外事件方面,特别是死亡。宗教不只帮助人们由死亡的挑战中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的秩序,也经由强有力的宗教团体使个人更能克服他们自己临终的焦虑,接受他们所爱的人死亡的事实。
  12.1.2 一些历史人物对死亡的认识
  人生观决定了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看法。未来常常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作用。歌德说过:"对来世不抱希望的人,在今世就已是死了的人。"因为,在这里将来与现在对人的生活来说是统一不可分离的。歌德还认为,对永恒的生命抱有希望的人,在现在的这一瞬间就能以完整意义的人生来生活,相反,对永恒的生命不抱希望及持悲观主义的人,会使生活的勇气与活力衰弱、枯竭。
  死是什么?对于活着的人,似乎永远是个未知数。但抱有坚定信念,热爱生活的人,往往对死亡能有达观的认识。
  死是睡觉。70多年前,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曾豪迈地说:"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怕的东西就是死。不过睡个长觉嘛。其实你本来就是睡着的,被你母亲唤醒,要陪她一阵子。活的时候一声'我来也'!死的时候一声'我去也'!实在没什么了不起的。"
  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虎符》中说:"生死本是一条线上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同青年周恩来对死的看法不谋而合。
  死为真快乐。瞿秋白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刑前引吭高歌:"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睡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也!"声震长空,敌人丧胆。瞿秋白烈士为理想而奋斗终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死是造物主。英国首相邱吉尔在他75岁生日时,笑道:"我准备迎接我的造物主了。我的造物主是否为我面对的这个考验做好准备则是另外一回事。"
  死是开会。1790年逝世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临终前诙谐地说:"我认为我们必须换个地方开会。"
  死是回老家。人是赤条条来到世间,又赤条条离开尘寰。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临死前仍风趣地留下遗言:"打开灯,我不在黑暗中回老家。"
  死如秋叶美。印度诗人泰戈尔处世豁达,一部《飞鸟集》令后人激情澎湃。其中一句话把死说得毫无恐怖之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法国一代艺术巨匠毕加索也说过:"我不怕死,死亡是一种美。"
  死如下坡。"生活就像一个山坡。眼望着坡顶往上爬,心里会觉得很高兴。但一旦登上峰顶,马上就会发现,下坡终就在眼前,路走完了,死亡也就来了。上坡很慢,但下坡却很快。"这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漂亮朋友》中的话。
  死是影子。苏联作家尤里·邦达列夫在《瞬间》中说:"死就是生的不可割除的影子,就是生命那充满喜悦、爱情、青春和成就的喜气洋洋的日子的形影不离的旅伴。"
  死是一种幸福。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认为:"死亡是一种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踟蹰后踏上归途,是严重错误的纠正,是从难以忍受的枷锁桎梏中得到解放。"
  死是一种光荣。"一个人取得了全名,无悔无愧于己,也无愧于人,好比开足了的人生最美艳的花朵,如果他在这时死去,确是无上的光荣。"英国作家乔叟这样说。
  死是一种尊严。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在前一天晚上还拜友看戏,夜里就和爱妻劳拉一同死去。他采用了安乐死,死得很潇洒。他之所以选择死是"因为年老失去斗争所需要的力量。"他在遗嘱中写道:"在这种晚年还没有失去活动能力之前死去,以免使自己成为自己和别人的累赘,所以决定不跨过70岁的门槛......我怀着欣慰的心情离开了人世 ,因为我深信我为之奋斗了45年之久的那种萦回于脑际的未来,一定会胜利实现。共产主义万岁!"必须说明,他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境界令人敬佩,但他过早结束自己生命的做法却不足道。
  死是一种延续。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在《圣彼得的伞》中说:"上帝凭着他的智慧,在窒息一条生命的同时,总使另一条生命得以延续。"泰戈尔也说过:死亡就如诞生,像走路须提起脚来又须放下脚去。
  死是一种摆脱。西班牙剧作家维加对死的言论十分洒脱。他说:"生活是死亡之前的折磨,死亡是对生活的摆脱。"
  死是善。日本文政时期的著名诗人良宽讴歌:"人生是非,南柯一梦。""世间荣辱如漂云飘移,"并自嘲:"学文疏作儒,参佛不烧香。"文政11年,越后地区发生大地震,死者逾1400人,毁房达万户以上,74岁的良宽给友人的回信中写道:"有天灾时,逢灾也是吉;临终时,虽死也是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死不会是不快的事。文艺复兴时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70岁时已清楚地意识到死神的阴影笼罩了他,但他却更埋头于完成他自己尚未完成的巨大事业--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死亡的阴影没有给予他的艺术活动带来任何消极的影响,反而驱使他加速前进,完成了自己的最高杰作。当他的朋友问他如何看待死之时,他说:"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情,死亡对我们来说,当然也不会是不快的事情。因为死是创造生命的巨匠用同一只手所创造出来的。"
  死是失去单独的存在。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对于死亡曾经做出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人的一生应当像一条河,起初很小,被它的两岸紧紧地约束着;猛烈地冲过岩石和瀑布,逐渐变得宽了;两岸后退了,河水转为安静地流着;到了最后,不经过任何可以看得见的间歇,就和大海汇在一起,毫无痛苦地失去单独的存在。"这段话形象地启示人们应该安详地、大度地走向生命的极限,就像河水汇入大海一样,因此可以成为老年人的"桑榆箴言"。
  既然是人,那么,对生命、爱情、理想、信念及金钱、地位的贪恋追求就绝不会消失,有时到了老年甚至表现更为执著。身心健康的人,不会主动想到要去死,但若能视死亡如坦途,是睡觉、回家、下坡、幸福、光荣等等,人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恐惧和遗憾呢?
  前述对死亡的认识,有唯物主义者的坦荡,也有包含着宗教色彩的认识。当宗教贴近生活时,表现出来的是更多的世俗色彩。不论怎样的人生观,当人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而面对死时,他就拥有了健康的死亡观。
  12.1.3 蔑视死亡就能更好地生活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终点,而老年却没有。只要你能尽应尽的职责,蔑视死亡,老年是可以很好度过的。"
  死亡观是人格的集中体现
  人都要死,但许多人又想逃避死。在古代中国人就忌讳"死"字,在不同场合谈论不同方式的死,居然有上百个带有美化性质的死亡别称。可见,人们由对死亡的恐惧、顾虑,而将与死亡相关的许多事都视为个人的隐私,用禁忌、回避和死亡后丧礼的张扬,将死亡的神秘感压抑在心灵深处。
  如果对死亡的清醒意识会让人恐惧,是一种不幸,那么,由于能够预知死亡,能使人有意识地迎接死亡对人生的挑战,就又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差异之一。这是人类的一大幸事。
  莱狄斯劳思·鲍洛斯(Ladislaus.Boros)在《最终决断的假设》中,把死形容为人生中最高也是最有个性的行为,把人完成死的行为看成比他一生中所得到的最大成就更具有重要价值的行为。在死的过程中,人对自己最终命运的决断表现了他一生的人格。他认为,人是受到活着时的人的意志力、认识能力或者是爱的力量的本质的制约。与这制约相反,人在死亡的瞬间开始获得了对自身的完全的支配能力,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意志力、认识能力及爱的力量。通过这种"最终决断",人决定了自身的永恒的命运。由这个解释,死的意义是包括了作为人最初的全部人格的行为、意识、自己与神的会合,为实现自我决定的最高场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