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_2 刘援朝(现代)
  
  3.2 病残老年人心理问题
  老年人大都不同程度地有些疾病,但许多疾病并不影响生活的自理能力。这里提到的"病残老年人"是指由于病残而部分或全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生存的意义在于健康,而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病残老年人显然失去了身体健康,但是如果自己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或通过调整保持了心理的基本健康,不怕疾病和困难,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的老年人就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也必然会赢得社会和他人的敬重。
  罗马大文豪西塞罗在他的名著《论老年》中说道:"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终点,而老年却没有。只要你能尽应尽的职责,蔑视死亡,老年是可以很好度过的。"这段话对于病残老年人如何体面地面对生活和死亡是有启发意义的。
  根据老年人患病的轻重、时间长短及对心理的影响分述如下:
  3.2.1 早年型
  早年型是指病残老年人在60岁以前就患病,一直延续至今,始终没有好转。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对待疾病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高士其早年残疾,但挫折和不幸却培植了他坚毅的人格特征,成为我国著名的儿童科普作家。还有一位女士在年轻时由于突如其来的类风湿病,造成脊柱强直,四肢变形,大小便不能下蹲,吃饭不能举筷,生活不能自理。在经历了最初的打击之后,她在家里办起了外语补习班,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辛苦走上了自谋生活的道路。至今,几十年,她已年近花甲,她自强不息的事迹多次见诸报端,她成为"残联"的理事。多年的疾病,不但未能击垮她,使她过早地产生"老年人意识",反倒培养她练就了坚强的性格。
  也有人由于病残过早地产生"老年人意识",老与病结合导致他们人格发生消极变化,变得行为怪诞、自私、偏执、苛求。由于他们长期被疾病折磨,随着老年期的到来,他们往往会把事业上的失败、生活中的挫折都归结为疾病之过。他们为自己不能为社会工作,拖累了家人而感到不安、自责。他们抱怨生活,情绪消沉,缺乏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当家人的做法不合自己心意时,往往有过分的情绪反应,或生闷气、或发脾气,表达了潜在的被遗弃的恐惧和引起他人关心的愿望。
  3.2.2 晚年型
  晚年型指的是60岁以后才患病,或病情加重的老年人病残患者。
  过去身体较好的老人,当他们刚开始患病卧床时,有的人会不相信自己得了较重的病,有的人拒绝患病的事实,并表现出顽强抗争的努力。当他们明白自己的努力徒劳时,又会表现出高度焦虑、不安、恐惧、绝望的情绪,不利于治疗。
  一位老知识分子,由慢性肾炎转为尿毒症。当医生向他讲明病情,要对他进行透析治疗时,遭到他的拒绝。他坚持认为自己的病根本没那么严重,不过是肾炎加感冒而已。他固执地认为自己一旦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就成为尿毒症患者,就是废人了。由于他的不配合,致使自己酸中毒,出现了肾昏迷症状。在昏迷的呓语中,他毫无遮掩地表达了自己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他喊道:"我没得尿毒症,我不透析,我不死,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想死。"
  对于这种老年病人要多从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多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正视现实,恢复心理上的相对平衡。对于原来就乐观、开朗的人,要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人格特征。对于原本内向的人,家人亲友也应尽力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客观、科学地对待疾病。
  3.2.3 可恢复型
  有些老年病人,由于自身条件和医疗得当,经过一段治疗,病情大大缓解,本人可以恢复相当的自理能力。有些被认为是很难治愈的疾病,经过积极治疗,也有明显好转和根本治愈的实例。比如,一位离休女干部,因癌症两次手术,但她情绪乐观,生活规律,坚持锻炼,将近20年身体仍然很好,被誉为"抗癌明星"。
  有些患了较严重疾病的老年病人,遵医嘱是要卧床休息的,但他们性格开朗,并不把自己的病看得很重,轻松的心态有利于调动体内积极因素与疾病做斗争,使他们最终战胜了疾病。本人的岳父临终前十多年一直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因心肌梗塞多次住院抢救,医生说他心脏大面积梗塞,随时有生命危险,出院后仍限制他的活动。但他从不背上沉重的包袱,一天乐呵呵的。因此,他闯过了一次次危险。医生说,要是别人得了这么严重的病,吓也吓死了,可他却又活了好多年。
  当然,过分地轻视疾病,一味蛮干也是不科学的,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可恢复型老年病人中并不排除前述的早年型和晚年型病人。只要积极治疗,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许多病都是可以治愈的。
  乐观开朗是对待疾病的一种科学态度。有的老年人怕生病,得了病后又小病大治,闹得自己整日忧心忡忡,见了人谈的都是自己的病情,总要把自己的痛苦、苦恼展示给他人。 这无形中暗示自己是个病人。这种心理效应的结果很可能由怕病、疑病,到诱发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疾病,使本来可以康复的疾病不断加重。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告诫老人:"那种即使极度痛苦也不肯抱怨的英雄主义也许值得某种小规模的模仿。你能够做一个从来不谈病痛的老人吗?如果能的话,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不仅受人尊敬,也更受同伴欢迎。"
  3.2.4 长期型
  长期型是指那些患病已久的老年病人。有的病卧在床多年,由于长年患病,子女们又忙于工作,很可能不如初病时照顾得及时、周到、经常。由于病得时间长,接触人的范围也在缩小,获得外界信息也越来越少,他们承受的身心痛苦都比较大。其中一些老年病人的心理会因此而发生一些消极变化。
  例如:有的老年病人责怪医生无能,认为自己反正没有希望了,因而拒绝与医生合作,不愿继续接受治疗。有的老年人责怪家人疏忽,认为家人讨厌自己不愿服侍自己了,因此往往借一点小事而大闹起来。有的则变得十分忧郁,不愿见人,有轻生念头和举动。有的老年人依存性明显增强,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当他们见不到照顾自己的人时,就会显得十分焦虑。凡此种种,尽管有些老年病人的看法中有合理的成分,但也应看到他们人格上所发生的消极变化。
  以上四种情况往往是交叉出现的。配偶、子女应当充分理解、照顾到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需要与老人交谈、沟通,让他们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帮助他们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根据老人的意愿和实际条件,可以考虑让老年人生活在老年公寓中,创造更多与老年人接触的条件。可以考虑多为老年病人提供一些书报杂志;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饲养一些宠物,让宠物减轻老人的寂寞,为老人开心。
  老年病人也应把握住自己,不放纵自己,努力保持相对平衡的心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既然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安乐活"。无论是病痛的折磨,还是其他挫折都不能从根本上破坏我们的"好心情",保持"好心情"的人就活得更有体面。
  
  3.3 老年精神障碍者问题
  老年精神障碍者指的是老年精神病人和老年痴呆者。精神病患者,精神功能受损程度已达到自知力严重缺乏,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和反应性精神病。不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和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
  3.3.1 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包括由于脑血管障碍造成的脑萎缩性痴呆和脑组织高度异常的老年性变化造成的痴呆。老年痴呆的病程发生和发展是缓慢的,最早出现的是记忆障碍。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已经处在退行过程中,因此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继而会表现出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以至于连起床、穿衣、换衣、吃饭等简单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家人去提醒、督促、照料。老年痴呆患者外出后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经常走失,有时会把别人家当做自己家。有的老年痴呆患者刚吃过饭,看到别人吃,自己马上也要吃。不满足其要求就会像小孩一样又哭又闹,行为幼稚得像个小孩。他们虽然闹,但缺乏稳定的心境,稍为哄劝满足他们的要求,很快就会破涕为笑,表现出明显的智力衰退。
  老年痴呆患者不单单是智力衰退,普遍还伴有意志力减退和主动性降低,以及各种各样的精神症状。如,呈现一时性的意识障碍,出现错觉、幻觉、错乱等情况。在伴有幻觉和妄想时,还可见到忧郁状态,徘徊、多疑状态,不安焦躁状态等。有的病人出现语言障碍,表述不清或长时间不语。当病情严重时,患者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随地大小便,不洗澡不换衣 。
  老年痴呆不是单纯的精神障碍。痴呆老人大多数合并有身体方面的疾病,应把该病视为心身两方面大大衰退的疾病。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 。对于症状已很明显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应着力减轻环境对其造成的心理压力。因为,这类患者不能经受一点环境变化和心理压力,这也导致了治疗的困难。
  3.3.2 忧郁症
  一种与躁狂症状互为表里的精神疾病是忧郁症。老年人躁狂症的症状在消退,但忧郁症首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缓解期缩短。
  老年期的挫折感是忧郁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因素。自身退休后的失落感,儿女离家后的孤独感,经济生活中的窘困状况,身体状况的衰退,丧偶和友人离去的悲伤,对死亡的恐惧等等,都会造成老年人心理的挫折感,极易导致老人产生忧郁悲观的情绪。
  老年人的忧郁症,大部分都能找到心理的、身体的和社会环境的诱因。因此,老年人面临退休、社会地位的变化、身体的不断老化、人际关系的调整应当有充分思想准备,否则,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当挫折感过分强烈,而自己一时又无法解脱时,就可能会产生忧郁情绪。对于忧郁症,既要药物治疗,更应注意心理疏导和治疗。
  忧郁症不仅可以表现为忧郁、悲观、厌世、自责、活动力低下、思维迟钝、少语少动等情绪症状,还可以表现为躯体症状,如失眠、消化系统不适、食欲减退、身体各部位的疼痛、性功能障碍以及疑病的倾向等。
  有些老年忧郁症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系统的疾病,拒绝到精神科或心理科治疗,所以病情不见好转,且有加重倾向。这应当引起患者家属注意。老年期首发的忧郁症,大多会找到引起挫折的体验及导致忧郁情绪发生的具体背景。属于反应性、情感性疾病,比原发型青年忧郁症患者治疗效果好。因此,不失时机地开展治疗是很重要的。
  3.3.3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年龄是20岁左右。30岁以后发病较少,40岁以上发病被称为晚发性精神病。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是在青年期发病未经治愈而带到老年的。还有少数是在初老期以后的高年龄发病。这些患者原来就大多具有较典型的精神病人格特征,比如,情感淡漠、孤僻内向、好幻想、偏执、固执等。因此,这类病人发病后常表现为偏执、妄想、幻觉等症状。这也是必须采用药物和心理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的一种精神疾病。
  由于这类老年患者的思维已经混乱,所以说话、做事往往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了解这一点,对于不歧视他们,创造好的治疗环境救助他们非常重要。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亲人应尽力帮助患者料理好生活,鼓励、支持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帮助他们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联系,为患者提供合适、科学的饮食,这亦有利于大脑健康。
  至于个别老年人是否存在精神障碍,存在哪一种精神障碍,应当到医院请有经验的医生做出判断。经过及时治疗,许多老年精神障碍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还可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4.老年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们大都认为,身体上的健康与否,很容易辨别,个人似乎也容易把握,但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就不太好把握了。虽然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仍有些人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不承认心理问题对人的严重不良影响,或者干脆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等同起来,拒绝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不肯求医问诊。其实,由于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所诱发的各种躯体症状,导致对生活兴趣降低,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判断一个人生理上是否健康已有较多的客观标准。但是,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除了极端的心理异常表现之外,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与社会人群的比较而言。另外,人的心理健康还与背景文化、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体人格特征等诸方面有关。在西方文化氛围中不认为是不健康的心理,在中国可能就被认为是心理不健康。随着年龄的变化、社会职业的变化,就某个人来说,衡量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会相应变化。因为社会适应能力本身就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之一。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就人群总体来说心理健康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心理健康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
  
  4.1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年人在过去岁月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社会身份、交往范围、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的变化,导致老年人在评价事物时价值观念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退休生活的适应与否。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本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在老年活动设施中的调查、了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老年人心理是否健康。
  4.1.1 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进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社会身份、生活内容等许多方面也必然随之变化。能否从心理上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有些老年人离开长期工作的岗位后感到无所适从。有一位退休干部,过去对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就是他的全部生活寄托。他退休后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家人曾劝他早晨出去活动一下身体,可他有好多次竟不自觉、习惯地走到了原来的机关附近。当他猛然醒悟自己已不需再去上班时,心中出现一阵强烈的失落感。当然,这位老人的例子十分典型。但是,如果类似的种种不适应,持续1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自己仍然调整不过来,那就应当寻求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了。
  4.1.2 自我认知能力强,能容纳自己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个基本的评估,有个基本的了解。但是,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有的人由于深层的心理原因,具有强烈的自卑情绪,常常自卑、自责。因此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过分高看自己和过分自卑的人自我认知的水平都不高。这种人自律性差,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能力差。一个人不能容纳自己,哪里还会有平衡、和谐的内心生活?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地位的变化、权力的失去、经济收入的减少、与家人孩子关系的变动(由被依赖者转为依赖者)等情况,必然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容纳自己的。
  4.1.3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许多老年人能够在晚年生活中发展新的兴趣、爱好,使退休生活充实有意义,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如对书画、收藏、跳舞、歌咏、旅游、社会公益活动、体育锻炼等活动的参与,既体现了老年人依然充满朝气的生命力,又是他们创造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具体表现。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得"老年人意识"远离了他们。
  北京的王福琪老人,91岁时患了贲门癌,但手术后7天他就起床,22天出院,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练气功,再去公园慢跑,白天也不停活动。他在93岁时获健康老人荣誉证书,他面色红润,不用拐杖,看上去只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试想,他不热爱生活、对生活不充满兴趣,能有如此毅力吗?
  4.1.4 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
  人是社会中的人,乐群性是人的天性。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的交往是有选择的。
  有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老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在老年退休后,无须看谁的脸色行事,生活更加无拘无束,摒弃了金钱、权力、地位的因素,这样保持和新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才可能是真正的知音。有些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人,退下来后,一些常围着转的人开始疏远了,自己感到世态炎凉,其实过去一些人只是看上了你手中的权力,有的充其量不过是业务伙伴。这些人的疏远又有什么奇怪呢?还有些人与你的交往只是一种正常的工作关系,你离开了工作岗位,又有什么理由还要求人家继续围着你转呢?人家不再像过去一样与你交往,并无恶意,本来就很正常。这个道理难道您原来真的就一点也不懂吗?不是,只不过这次让您遇到,感触最深而且还是那种使人痛苦的挫折感。
  老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交朋友,也有个总量对等、交往互补的原则。这个原则指的是,无论你过去的工作、职位、荣誉如何,今天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自傲、不自卑,只要性格相容,能够从兴趣、爱好、知识、心理等方面相互补充、支持、交流,就都可以建立起新的真正的友谊,至于那些过去多年培育起来的真正的友谊则更应当保持、珍惜。有个别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年人,过去真正友谊的圈子就不大,退下来后,又不能屈尊下就,那些每天在公园遛早,又唱又跳,打拳练功的老年人谁还肯趋炎附势,出让自尊呢?因此,每个老年人只要有颗平常心,能够彼此间平等相待就都会建立起一个新的交往圈子。你会从中感到乐趣。
  4.1.5 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在退休之前,人们生活的中心往往在工作岗位上,与家人关系不十分突出。退休之后老夫妻朝夕相处,与子女们也有了更多的接触。如果把本人退休所产生的不适都发泄在家里,就会引起许多过去所没有的矛盾。
  有位老先生过去工作时较少管家里的事。他退休后不是主动去替妻子分担家务,而是成了妻子的监工。他看妻子怎么干也不顺眼,提出许多要求,非让妻子按他的意见办。妻子不肯,他就吵闹。这位老先生的表现,实际上也是一种退休后的不适应。
  一些老人退休后脾气变坏了,常因生活小节跟老伴、儿女合不到一块。如果不是子女不孝、不尊重老人引起的,很可能就是老年人的心态因退休后的不适应,产生了消极变化,应及时进行心理调整。如果自己调整有困难,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工作者。
  4.1.6 能接受新事物,与社会有效相处
  社会是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总是用老眼光去看新问题,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一系列变化,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无法与社会有效相处。
  有句经常说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老年人乐于认识新事物、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顺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格的完整。老年人的价值应从对社会事物建设性的态度中得到继续体现。人若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观念,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心理上的永远年轻。
  4.1.7 智力健全
  智力包括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老年人感觉、知觉尚好,能对事物做出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够记住必须要记的事,在正常生活中,休闲娱乐活动中能有创造的欲望和表现等等。
  由于智力问题前面已谈过,创造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谈,所以这里从简。
  4.1.8 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力表现较好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高兴时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过度兴奋会造成内分泌的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的压力,不利于健康。悲伤时要能控制自己,而不是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如果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作为一种稳定的心境,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意志力常常表现为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也常常表现在制定、实施自己各种生活计划的过程中,如办事有始有终,不轻易冲动、急躁,能经受得起各种挫折等等。
  4.1.9 心理年龄适当
  在人的一生中,心理一直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有儿童的心理特点,青年有青年的心理特点。如果青年人、成年人仍保留着儿童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心理年龄的滞后,或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停滞。例如,有一位老年知识妇女,她已做了祖母,但其行为的某些方面由少年至老年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一说话就是:"我们女孩......",而且动作让人感到她是在模仿纯情少女。其实不然,她并非假装,而是心理的某些方面发育停滞,让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她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水平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人格发育的问题,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个例子很典型,像这样的人可能不多见,但由其他表现形式反映出心理的某些方面发育停滞的人也不是个别,这种人往往人际关系都不佳,处理个人感情生活和其他社会事物显得笨拙。还有个别老年人,在年轻时就与自己的孩子抢吃抢喝,与孩子下棋、做游戏,也争强好胜,不是在哄孩子,而是自己表现得也像个孩子。到了老年,竟生怕自己的孩子超过了自己。还有极个别过去曾经有过一定身份、地位的老年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落,贪图虚名、弄虚作假,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反而怪罪他人。
  另外,前面我们谈了"老年人意识",后面还要专门谈"老年人角色"的问题。老年人意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的意识,老年意识的到来,标志着生活兴趣的降低和心理的迅速衰老。有的中年人或初老年人产生了悲观情绪,老年人意识就会很迅速地控制住他们,而有的高龄老年人自强不息,仍充满青春活力,没有丝毫的老年人意识。
  天津市退休工人白芳礼老人在84岁时曾说过:"不能光看着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就行了,还要尽量让有才能上大学又上不起的孩子也念大学!"为了这个目标,老人家靠蹬三轮赚钱,每月担负150名困难大学生们的生活补助。在10年的时间里,有人统计,他蹬三轮围着地球转了5圈多,硬是从脚底板踏出15万元,全部捐助了几百个孩子上学。老人的业绩受到了社会的尊敬。1996年10月18日,天津市举办老年节天塔旋云登高活动,白芳礼老人受到了邀请,并受到在场人员的尊重。他对与老人们共同饱览津城美景的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振和记者说:"做老人真好!"
  84岁,在中国被称为耄耋之人。但他老而戒得,施舍为乐,老而弥坚,老得其所。谁能说他年岁不高,但谁又能说当时的他有"老年人意识"呢?
  心理年龄滞后是一种心理不健康,"老年人意识"又标志着心理的衰老,那么老年人又应当保有怎样的心态呢?其实,本书谈的始终是这个问题。
  老年是个心理成熟的年龄。表现为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挫折容忍力,对各种不幸事件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坚强。遇事心平气和,能以幽默、开朗的态度对待各种不愉快;对生活仍抱有希望和兴趣;能在老年生活中开拓新的兴趣和爱好;生活简朴乐观,不存在不切实际的奢望,办事情量力而行。老年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就是心理年龄的适度。
  当然,老人们相聚,相互嬉戏、取笑,返老还童,追求童趣,这绝不能认为是心理不健康、心理发育滞后的表现,而应视作属于老年人对生活充满情趣的表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心理发育停滞说的是人心理的某个方面从来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平,而" 老小孩"的童趣表现则是老年人摆脱了生活的重负之后,无拘无束的放纵、嬉戏。
  心理健康是个综合概念,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人一个时间、一个方面的变化就简单地认为是心理不健康。随意地称某人是心理障碍、心理症就更不妥了。任何一个结论均应综合地、具体地、科学地取得。
  
  4.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在同一时期里,几乎可以有20%-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表现,而在老年人群中,比例会更高。许多人属于身心疾病或心身疾病,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导致心理上的消极变化,消极的情绪状态也可以诱发或加重身体疾患,因此,积极主动的心理调节始终是重要的。这里并非遵循心理(精神)问题系统分类方法进行详细的表述,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我只是从咨询的角度,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异常做出表述。每一种问题可以是轻微的表现,也可以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其中有些提法并非经典的、公认的、传统的观点,而是笔者咨询经验的总结。
  4.2.1 神经性抑郁
  神经性抑郁有别于前面提到的忧郁性精神病,是一种以抑郁性情感作为突出表现,同时具有神经性症状的心理疾患。在生活中,神经性抑郁症患者远远多于忧郁性精神病患者。
  老年人历经几十年坎坷人生,过去的往事难免时时涌上心头。怀旧、感伤心理是老年人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但大多数人只是偶尔想想、聊聊,只是一种临时的情绪状态,并不会对人的情绪和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可也有一些老人会对过去的纠葛和今天的挫折耿耿于怀,使自己烦恼丛生、抑郁寡欢。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如果长期受到抑郁、焦虑、担忧、嫉妒、悲哀、紧张、恐惧、悔恨等负性情绪的刺激,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发生相应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及丘脑下部--垂体的"加压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减少,出现心跳加快,周围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血流受阻,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下降,提早衰老,并促发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糖尿病。长期的精神压抑,减少了大脑的血流量,使脑组织萎缩,智能衰退,可诱发老年性痴呆及老年性精神病,不良情绪还削弱人体免疫功能,是各种癌症的促发剂。我国一则涉及北京、上海和河北省的调查资料显示,有69%-76%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长期情绪压抑、忧郁。美国、芬兰的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牢骚满腹的人,早逝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70%-75%。据估计,在美国有1800万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包括抑郁性精神病和神经性抑郁症。在美国每年自杀死亡的大约3万人中,大多数处于抑郁状态。巴西老年病专家戈麦斯惊醒世人:"人只活到能生存的一半时间,主要是因为经常忧虑和抑郁。"所以,老年人应该及时意识并摆脱自己的抑郁情绪状态。
  神经性抑郁,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感和自卑、自责等。该症在发病前大多能够找到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人际关系中的失败等等。该症的发生与性格有相当的关系,自尊心很强的人,在受到意外的挫折后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发病。此外,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敏感、暗示性强、好思虑和依赖性强的人,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也易出现这种心理问题。通常,这种持续的心理状态至少达到两周才符合诊断标准。
  根据"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神经性抑郁必须符合以下两项症状:
  ①自觉心情压抑,存在沮丧、忧伤苦闷等基本症状。
  ②至少存在以下症状中的3项:对日常活动(包括爱好和娱乐)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常想不愉快的往事,遇事常往坏处想;自觉懒散乏力精神不振,脑力迟缓,反应缓慢,对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评价下降,夸大自己的缺点,或对赞扬、奖赏没有相应情绪反应;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常唉声叹气,易伤感落泪或愁容满面;有想死的念头,但内心矛盾重重,心境恶劣,烦躁、易激惹;自认为病情严重,能主动求治,希望治好。
  这种人一般有自知力,能主动求治,与周围关系良好,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没有明显异常。有学者称他们是彬彬有礼的病人。同时,他们还会存在一些躯体症状:常出现身体不适、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动作迟缓和全身无力。还会存在入睡困难、易惊醒、多噩梦等睡眠障碍。在心里咨询过程中感到这类问题的发生不是个别,由于其生活兴趣的降低,有的人有自杀的危险,需要咨询者高度地注意,有的还需要紧急介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通过正式的诊断,把抑郁性神经症与情感性精神病中的抑郁症、原发性抑郁症区分开,后者体内维持正常精神活动的某些化学物质存在缺陷,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脑内5-羟色胺更新率降低、含量不足,以至于兴奋性下降,患者处于明显抑郁状态,而且其抑郁表现显得不合情理,常无准确的诱因可寻。属于器质性病变、精神科疾病。尽管心理咨询、各种支持疗法和运动疗法对于上述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后者来说,在进行心理咨询、各种支持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同时,药物治疗也是必须的。
  4.2.2 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或精神疾病,但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虽然医生对疾病解释或客观检查正常,仍不足以消除患者的固有成见。通常疑病症患者伴有紧张、焦虑和抑郁,四处求医多方检查,采用一般性说服方法无法消除其思想顾虑。疑病症尚包括疾病恐怖、身体变形障碍和非妄想性变形恐怖等病名。
  国外资料疑病症占各种疾病的1%。综合性医院,尤其在内科领域,疑病症发生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左右。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记录该症占神经症总数的12.1%。30%-50岁为高发年龄,但在老年人中也经常见到。
  病因和发病机理主要表现为:
  首先,性格缺陷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基础,这类人常有疑病性格特征:过度注意自己的躯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自己体内不舒服感觉非常敏感,过多的自我注意、自我检查、自我暗示,甚至将正常的生理性感觉,扩大为疑病的臆想;无力性格缺陷,典型抑郁质和体质欠佳者容易诱发疑病症。
  其次,将近半数的疑病症者有不良心理生活因素的诱因,例如环境变迁、工作和生活负荷、事业挫折、人际关系矛盾、家庭纠纷、医源性刺激、自我暗示和条件性联想因素等等。大约1/3的人症前有躯体疾病作为促发因素。
  躯体疾病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于身体的某一部分,想象该部位的不适,这种集中也可以指向整个身体。对于一些人各种疾病医学信息,都可以构成满足他们的心理资料,导致产生各种疑病性焦虑。医生护士的言谈举止、解释暗示、各种医疗操作、周围人的某种疾病都可能对具有疑病倾向的人,构成医源性影响,诱发疑病观念。
  还有,森田疗法用"精神交叉作用"、"精神拮抗作用"来解释疑病症等"森田神经症"的症状产生机理。这种理论认为神经症患者,尤其是具有疑病观念的人,对某种躯体感觉,思想上集中注意,过分重视。以致造成这种感觉的敏锐化,症状恶化加重,进而使之更加注意和固定化。造成躯体感觉和注意集中两者相互交叉作用,并使这种感觉强化,产生多种身心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他还认为,疑病素质是各种神经症的发病基础。这类人有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自知能力,常常为自己生命健康和心理安宁而过多担忧和思虑。森田认为疑病症状是一种人类生存欲望本性所保持的心理机制。如果超出某种程度就会成为一种问题或疾病。森田采用不理不采、听之任之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心理疗法。
  4.2.3 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中常见的一种,是指以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等焦虑情绪为主要症状,同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行性不安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在老年人中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的焦虑症比较经常见到。
  焦虑反应也会在正常人身上发生,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上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反应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还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灾难,对此需要付出特殊的努力,或者因无法预计其后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的心理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如,临战前的反应、等待会见重要人物、即将登台当众讲话、对经历过的危险事件的回忆等等,都会导致焦虑反应。
  对于正常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焦虑反应的事物和情境很少反复出现;即使反复出现,正常人通过不断地适应也可以直接减少焦虑反应,并增强克服挫折情境的信心,从而摆脱焦虑反应状态。
  然而,对于焦虑症者来说,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其不仅可以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反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这种反应状态,说不出原因并无法摆脱。这是一种常见病,有调查资料显示,在一般居民中发病率可以达到5%,占到精神科门诊的6%-26%、心脏科门诊的10%-14%。
  该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可以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
  慢性焦虑:经常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与恐惧或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对于客观上并不存在的威胁,总是感到担心、不安和害怕,似乎不利的事情、灾难性的结局、各种失败、疾病和死亡会随时发生。有时明知这是主观的多虑,但经常无法自控,十分苦恼。而且会易激惹、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好,会表现出对自己"无能"所招致的"失败"的强烈的自责或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对许多事物的兴趣降低,对日常工作会构成影响,但不会出现智力障碍。有时会不安地来回走动,或两手不停地重复某种简单而又毫无意义的动作,发出阵阵叹息还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口干、肠胃反应、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尿颇尿急、肌肉紧张和动作不精细等。
  急性焦虑:会由于内心的过分期待和恐惧情绪而达到惊恐发作的程度,表现出惊叫、呼救,急切地需要别人的陪伴或救助。常会伴随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心悸、心慌,甚至出现昏厥。由于过度地呼吸,会导致血液中碱性成分增加而手脚麻木、头晕发胀,以至出现肌肉抽动。还可以有胃部不适、腹疼、大小便紧迫感、腹泻或便秘等肠胃消化系统症状。
  无论是哪一种焦虑,都可能出现月经失调、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各种性功能障碍及多种睡眠障碍。
  导致焦虑性神经症发病有人格、社会生活中引发的内心冲突、生化和遗传多方面的因素。
  易于紧张和忧虑,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过分,患得患失,对自身身体、健康和形象过分关注,面对挫折和失败易产生自卑感等,都是焦虑症发病的人格基础。
  焦虑症的发病因素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儿童时期的一些特殊的精神创伤体验对今后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人借助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成年人的问题时,由于这种应对往往是不适当的,因而会诱发或加重焦虑。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增加了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感,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无助感、不安全感等等都可能引发和加重人的焦虑。另外,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增加了人的内心冲突,如当本能需求与现实规范、道德准则发生冲突,由于防御行为而使原始冲动得不到满足或发泄,本能冲动持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我控制力失效。由于人在一定时期内致力于激烈的内部防御工作,当本能冲动负荷过盛,防御无效则会变化为焦虑。
  焦虑症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全面亢进,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兴奋,焦虑症病人由于肾上腺素功能系统的兴奋,几乎毫无例外地表现为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增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心理反应特点,有可能是造成焦虑症病人的病理性期待状态,对环境刺激的过分敏感,对某些情境变化的过度担忧与恐惧,情绪状态剧烈起伏变化的直接原因。由于在各种有害的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在焦虑症病人的上述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便激发和加重了病人异常心理尤其是异常情绪的发展。另外,遗传素质也使得焦虑症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某些生理下了的差异。
  对焦虑症的治疗,一般认为应采取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
  4.2.4 过度应激反应
  应激是机体在生物的、理化的和情绪因素等外界刺激作用下的身心紧张状态,包括躯体和心理精神的紧张,表现为一种特殊症状群。
  根据加拿大著名学者塞里(Selye)的应激学说,急性应激反应可表现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警告反应期,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淋巴腺增大和激素分泌增加。此期间,体内的防御力量被唤起以对待应激反应。如果,强烈的刺激持续存在,机体就会进入抵抗期,即适应应激反应。此期间表现为体重恢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腺恢复正常,激素水平保持恒定。如果机体继续处于强烈刺激作用之下,即使原来并不构成危害的刺激,也会变成有害刺激,使机体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从而进入衰竭期。此期间,肾上腺增大,然后耗竭,体重减轻,淋巴腺增大,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增加,然后耗竭。这个时期,随着人体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发生各种机体和心理疾患的几率大大提高,并会造成机体和心理的崩溃。
  应激并非简单就是不好的事。应激反应会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考试、运动、比赛、战斗、抢险或紧急避险等等。应激状态下人蓄力待发,这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机体会把能量输送到最需要的部位。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时,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使机体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激活状态,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水平,有利于应付环境。尽管,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不同,如果这种刺激太强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发应激症状群,当机体适应能力不足以应付应激所导致的压力时,就必然会出现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疾病。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退行性的变化过程中,无论是大喜、大悲还是强烈的意外刺激,造成的过度应激反应都会比较快地使人进入衰竭期。因此,应该避免让老年人承受意外的刺激,对于处于应激状态的老年人应该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面对同一刺激压力,每个人进入应激状态的反应不同。这与身心素质、知识水平、能力和期望值相关。因此,有意识进行提高某种能力、技能、自信心和调整期望值的训练,掌握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对于维护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4.2.5 情感危机
  情感危机是指一个人在情感中遭到突然的打击,使他无法控制和驱使自己的感情,从而严重地干扰他的正常思维和对事物的判断处理能力,甚至使学习工作无法进行。在极度的悲痛、恐惧、紧张、忧郁、焦虑烦躁下,极易产生轻生自杀和做出莽撞的事来,导致精神崩溃者也不少见。这种急性的危机和慢性心理创伤不一样。
  人世间过得一帆风顺、称心如意的人,恐怕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总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经历各种各样的艰辛与无奈。许多老年人,饱经风霜能够把过去的生活经验用于处理今天面临的挫折和不幸,使自己顺利地度过挫折和不幸。也有的老年人变得非常脆弱,没有外来的心理支持他就无法度过"难关"。
  按照当代美国精神医学权威卡普兰等人的理论,认为当人们遭到强烈的精神创伤时,他的心理危机一般是沿着如下程序发展的:
  呆滞期。突如其来的创伤来临后,当事人好像挨了一闷棍,刹霎时间方寸紊乱,或麻木不仁,或激动痛哭,或昏厥失神,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
  侵袭期。开始意识到不幸的事件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但只是被动地承受刺激对心理上的侵袭和深入。这时当事人才真正体验到痛苦和悲伤,一般要经过1----2天。
  冲突期。此时当事人的心理防卫开始形成,并与入侵之"敌"进行较量。内心冲突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是心理能量消耗最大的时期。
  消化期。在接受刺激事件及其后果的情况下,开始澄清是非,权衡得失,并树立收拾残局的信念。主观上力求排除消极情绪、扶持正气。
  重建期。重新建立正常的心理秩序,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以达到新的适应。
  在上述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侵袭期和消化期,前者是他人干预帮助的最佳时期,后者是自我调整的最佳时期。由于不少人缺乏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不知道在发生心理危机时向谁、如何寻求有效的帮助,或者接收求救信息的人没有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及事态的紧迫性,从而贻误了时机,导致一些个人、家庭以至于社会的悲剧发生。
  危机发生后,自我心理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调整手段主要是升华--化悲痛为力量,化消极为积极,从长远着想,以谋求更大的成功和满足;代偿--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优势,以新的成绩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扬己之长补己之短,战胜自卑心理;转移--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情绪,以改善因危机造成的恶劣心境,保持心理的平衡;合理化--为自己的不幸和损失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从中取得相对的心理平衡。
  自控、平衡能力差,自己很难渡过危机的人,应及早发出求援信号,最迟不要超过侵袭期。要寻找那些足以能支持你、了解你,信得过、有主见、有能力,情绪--一贯稳定的亲友来帮助你。把发生的事,心理的苦处全说出来,打开合理宣泄的渠道。不要封闭自己、不要一味的压抑自己感情的表达,更不要故作镇静,给人以挫折未曾发生的模糊假象。
  有些人不愿找他人倾诉、不向他人求助,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摆脱和度过危机,这对意志坚定、沉着冷静的人可能没问题,但对情感脆弱的人有时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侵袭期,往往要靠援助者来支持,千万别固执,不要拒绝包括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内的支持力量。
  怎么干预危机中的人?如果你的亲朋陷入情感危机之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要先对他抱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切不可指责和批评,更不要急于去总结什么经验教训,这常常是领导不易做到而从事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人以及朋友可以很自然做到的事。中国人摆脱心理危机的求救模式,往往首先会把危机信号先传递给知心好友,而作为朋友,不仅应该关心对方,还要了解当事者面临重大精神创伤时的反应特点和应激能力。
  在急性危机的呆滞期,不要喋喋不休地劝慰,可以冷静地守伴在当事者身旁,握手、擦泪、依扶都是适宜的支持方法,他紧张你比他还紧张,他暗泣你哭出声来,就失去了支持者的作用了。
  侵袭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理论上也叫做"危险干预期"。此时,援助者的态度能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心情。干预的目的是帮助危机中的人避免发生精神崩溃。一种是直接干预,即介入当事人和危机事件之间,以改善危机环境与稳定个人情绪为目的;一种是间接干预,不充当事件的仲裁者,主要帮助当事人正确对待现实,改善人际关系与处世态度;还有一种是协助谋求社会家庭、单位和法律上的支持,动员多数人参与危机的善后处理。处于危机中的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帮助显得尤其重要。
  4.2.6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思想行为非常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感觉极度过敏,会误把他人的言行视为是对自己的不利,并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言过其实,而且习惯于把责任和失败归于他人;忌妒心强,对别人的成就和荣誉感到紧张不安,不是寻衅争吵、公开抱怨指责,就是含沙射影说风凉话;对别人要求过高,不承认他人的良好动机和愿望,总认为别人存心不良;遇到困难和问题表现出极大的主观片面性,不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形势和他人,解决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发生家庭纠纷时,常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进入老年期,一些人原有的消极人格特征会进一步向极端方向发展,还有些人由于某种挫折因素,导致人格的消极变化,出现偏执等倾向。这种人很难与他人合作共事。较轻者,经过咨询辅导若能自知,并经过积极努力人格尚许发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变化。严重者,很难矫正。因此,老年人应该强化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意识,及时注意自己的人格变化,不断地调试自己。
  老年人还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其他人格障碍的问题,暂且略去。有关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后面的内容中逐步展开。
  
  4.3 辨别心理健康的方法
  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正常和异常往往又是相对而言的,尽管有时两者存在实质的差异,但两者之间经常存在着一个宽阔的过渡带,试图找出一条截然将两者区分开的界限又经常是行不通的。这就决定了辨别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是非常困难、复杂的工作。但是,这对于任何一个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辅导员,以至于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又是不可回避的。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得出正确的结论。
  4.3.1 经验标准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①当事人的自我感觉。有的人,过去社会适应比较好,人际关系和睦,但经过某事件造成的挫折感后,自我感觉到人格发生不良变化,对生活产生了很强烈的适应困难。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自己感觉到忧郁、焦虑、恐惧,或不能自控某些行为,而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也有某些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的人老年人坚决否认自己"不正常",这也正好作为行为异常的标准,这实际上也是应用了主观经验的标准。②当事人的配偶、子女、同事和其他亲友,根据其当前与以往相比较,感觉其出现了不良心理变化,怀疑其出现了心理问题,督促或陪同当事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这也是一种主观经验标准的体现。③心理咨询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一般人对某事物的具体反应为参照点得出的依据。这种标准可以因人而易,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主观性越大,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结论差异也就越大。
  4.3.2 社会适应标准
  人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应或改造环境。人的行为总体上是与环境相协调的。因此,其行为是符合社会准则,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的。人如果适应不了、也改造不了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就会感到痛苦。压力超出了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导致人格的畸变或反社会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表现出强烈的社会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的困难,表现出自我封闭、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等心理和行为,这也表明这个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人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性,又可以理解为社会化对人社会性的要求。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人际交往模式、社会心理环境等一系列文化现象。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在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应,并非都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表现。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是对人社会化的原则要求,但又是相对的,不适应才是绝对的。不适应的度应以是否影响了主体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精神状态为准,同时这样的标准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某个人群,都并非一成不变的,会因人、因时、因地而易。
  4.3.3 统计学和社会常模标准
  这一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试,它是以全体人群中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数的分配为依据的。在取大样统计中,一般心理特征的人数多为常态分配,居中间的大多数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因此,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常就是以其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的。这也表明,许多异常心理现象在常人身上也会有所表现,只不过不是那样增强、极端。因此,在这里正常和异常也是相对而言的。
  根据统计学原理制定的心理测验的标准为常模,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其是以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及个人的适应程度为出发点的,反映了适用测验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心理咨询工作者主要依据测试考察咨客(病人)的人格特征,对人对己的态度、人际交往水平、对社会关系和社会事件的看法和反应是否适合社会的要求,还包括人的智力水平、能力等内容。
  目前,心理咨询机构常用于人格特征和精神症状的测试常模有: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定、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而16种人格因素测验、人格调查表(EPQ)、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隐匿性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SDS)、自测神经官能症、气质测验60题等等。
  4.3.4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有些异常心理现象或致病因素在常态人身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在某人身上发现这些致病因素或疾病的症状就可以判为异常。如麻痹性痴呆、药物中毒性心理障碍等,研究者必须根据某种病毒、细菌和药物的是否存在作为确定病因的依据。这时,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的测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区分心理和行为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上,很难找到一个十全十美、客观而又一致的标准。上述种种标准的使用,应当做综合考虑,单独使用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这并不是说心理活动的常态与异常是无法鉴别的。实际上,对于患严重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所有的标准都是适用的,而对于处于临界状态(边缘状态)的人,则哪一个标准都难以单独判定。在心理和行为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存在着很宽的过渡带,其中包含着许多细微的差异,只有到了一定的阶段才会发生突变。在实际生活中,精神病和心理障碍并不是很难发现的,对于临界状态(边缘状态)和一般心理问题的质与量的鉴别则需要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咨询经验和专业知识。
  
5.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三者经常产生矛盾冲突,他把应付矛盾冲突的防卫机制称为心理防御机制。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因此,三者经常处于冲突之中。三者的冲突,就会令人感到紧张不安,处于焦虑状态。为了应付矛盾冲突,就产生了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心理防御机制,人的本能欲望(本我)可以得到一定的表现而不触犯超我,能被现实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虑反应,使人的心理保持相对平衡。
  
  5.1 关于防御机制的概念和基本作用
  尽管目前对心理防御机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但心理防御的基本理论却被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普遍接受。G.E.Vaillant(1992)认为,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学具有创始性的贡献。
  5.1.1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当人感受到冲突和挫折后,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焦虑、愤怒情绪,从逆境中使自己得到保护的适应性倾向或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是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要点:①心理防御机制是适应冲突和挫折的心理反应;②心理防御机制是相对不随意的(完全随意的活动,如从事文体活动,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属于应对风格,不是这里讨论的范围),其目标是缓解精神痛苦,也是处理心理冲突的手段;③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每个人经常或偶尔采用的防御方式可以是大不相同的。若使用恰当,有助于人适应社会生活,维持相对健康的心理,也可以促进成长和潜能的发挥。但是,若某种防御方式使用不当或走向极端,又会妨碍或破坏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甚至导致精神症状;④防御机制是用以理解和解释现象和行为的理论性或假设性的心理过程,因此不应该将现象或行为本身(如否认、被动攻击行为等)视为心理防御机制,也不应该采用症状术语(如疑病症、分裂样、自闭症等),将某种症状等同于防御机制。
  5.1.2 心理防御机制的基本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机制,目前尚无完整和公认的体系,许多问题尚在研究探讨之中。通常的认识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以下功能:
  护人的尊严和安全;
  护自我人格的完整;
  防御和消除各种不良的精神压力;
  适应社会生活,协调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
  保证人类身心功能的全面健康状态,从事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人类生命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心理防御机制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的心理防御功能是人人都具有的,是先天生物遗传基础上的保存,是后天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
  
  5.2 冲突与挫折
  既然心理防御机制是适应冲突和挫折的心理反应,那么怎样理解冲突与挫折呢?
  5.2.1 冲突
  心理学对于冲突的研究,主要是指动机冲突。动机冲突(motive coflict)又称为心理冲突(mental conflict),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同时并存,但不可能同时满足导致动机产生的需要,尤其是这些动机在性质上是互相排斥的时,个体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样,其他动机就得不到满足,于是动机发生斗争、冲突。
  根据张春兴先生的研究,冲突有四种意义:①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对立或互不相容的动机、欲望或目标时,个体无法使之同时获得满足,但又不愿意将其中部分放弃的心理失衡现象;②因动机或欲望不能并存,个体不能得到满足时,所形成的左右为难或进退维谷的心理困境;③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存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协调的现象;④人与人之间意见不和甚至动武打斗,也称为冲突。
  依据Lewin和Hovland的见解,心理学上一般把动机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双趋冲突
  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个体对两个目标都产生需要,这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心理上便产生冲突。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就属于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产生威胁的事件发生,迫于环境,个体必须接受其中之一,才能避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例如,某事业单位一位希望继续延聘的老知识分子,他不希望退休,可如果继续延聘又要面临退休制度的变革,今后再办理退休退休金将按照社会保险规定的新标准发放,影响他今后退休的收入,无论是退休还是退休金的变化都是令他感到痛苦的事,但他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又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对同一个目标同时趋近与躲避的两种动机,一方面希望接近目标,满足某种需要,另一方面又可能厌恶这个目标,怕对自己构成威胁。例如,有的老年人希望参加某项活动,又对自身的身体条件缺乏信心,害怕给别人增加麻烦,也使自己感到痛苦,陷入尴尬的境地。趋避式冲突使人犹豫不决、进退维谷。
  双重趋避式冲突
  双重趋避式冲突又称双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具有吸引与排斥的两种力量。例如,有个老先生丧偶多年,孩子们对他非常好,在老年活动场所他认识了一位同样丧偶的女士,两人有了感情,但孩子们反对他们组成新的家庭。他不愿意伤害与孩子们的感情,同时也不想伤害这位女士。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方,又怕失去另一方,因此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
  5.2.2 挫折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许多次挫折体验。心理学把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叫做挫折。挫折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需求无法满足所造成的需求挫折;行动受阻的行动挫折;目标无法实现的目标挫折;失去某种事物的损失挫折等等。
  主体内外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导致主体挫折体验的具体原因。如,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多种动机之间的冲突;过分自卑、自恋等人格因素以及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身高、胖瘦、文化知识、能力水平、情感特征、心理素质等等各种主体内因素的影响。还有各种外界环境的变化刺激,如社会客观条件与人主观需要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变化和矛盾;各种日常生活纠纷的发生;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机遇的错失,以及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都可以构成导致挫折的主体外因素。
  由此看来,任何因素都可以导致主体挫折感的产生,这样人岂不是太脆弱了吗?其实不然。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决定了人从出生起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提高对各种事物刺激的承受力和挫折容忍力。面对挫折,能够战胜它,这表明你进一步走向成熟。即便你付出了代价,也不过是成长中的代价,事后将会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自信心的增强。被挫折击垮,失去了自我,这是弱者的表现。无论你有多高的地位、多渊博的知识、多富有的财产、多健康的身体,在生活中每个人几乎都毫无例外地面临一些特有的挫折因素。人在过度保护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挫折体验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好事。因为,在一生中永远不经受挫折和失意的人是没有的。面对挫折的不同反应,体现出每个人社会化程度、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与价值评判标准、道德修养、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
  5.2.3 挫折与攻击反应
  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某种不良刺激的影响,感受到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心理不平衡时,就是主体挫折感的体现。面对挫折,有人通过攻击行为来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
  道拉德.米勒及其他研究者假定:"挫折必定继之以攻击;之所以产生攻击,必定先有挫折。"这个假说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可以使我们预测到挫折的存在。相反,挫折的存在,必定会引起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那么,能否理解有挫折就必定会有攻击行为呢?显然,若把两者等同起来,结论似乎过于简单化,对人行为的描述也向原始的方向倒退。人的攻击行为不是对挫折的必然反映,而是多种反应形式之一。由于社会的和个人的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人遭受挫折后并未产生攻击心理,也没有做出攻击行为。但是挫折是导致形成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挫折增加了人采取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这种估计在理论和实践中是能够被证实的。
  由于挫折,造成心理压力,并引发攻击和破坏性行为。这种对人、对物的攻击行为,被称为攻击反应。
  攻击是针对导致挫折的人或事物而发生的行为,因此,这种机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一般说来,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不加约束的攻击行为显然不属于健康的适应行为。遇事反应强烈、对他人和社会经常做出攻击反应的人,必将成为社会谴责和排斥的对象。而且这种做法不但没能从根本上减轻主体心理上的压力,反而会进一步引发许多麻烦,增加其心理压力。
  当妨碍实现自己需要、导致挫折的因素是人时,尤其是职权、地位等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时,主体感到直接的攻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攻击的目标就会转移、泛化。可以转移到比较容易攻击的人身上,如自己的下级、家属、孩子等。还可以泛化到多种事物、物品上,直到自己的怒气平息为止。
  例如,一位老先生与老伴吵架,明显是他不对,因此,他受到了子女的批评。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他却住进了宾馆,直到身上的钱花光了才回家。这位老人的做法,实际上是挫折之后的攻击表现。他以出走的方式让家人着急、让家庭的生活陷入不正常,以此来宣泄心中的愤懑,并通过家人的着急和对自己的关注来消除自己的失落感。这种攻击反应的实际客观效果是不好的。
  当人感受到挫折后,除了个别人采取攻击反应,更多的人在有效地调整自己、积极适应环境之外,还都具有从逆境中使自己得到保护的企图。这样的适应方法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5.3 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
  据有关资料记载,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名称(术语)达50个之多,它们的含义有些很近似,有些实际上是同义词,有些概念所标示的内涵存在部分重叠,不能完全剥离分开、彼此独立。因此,对于防御机制中所涉及的部分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另外,还存在着多种不近相同的区分和使用方式,下面做简单的提示,并对部分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做专门的介绍。
  5.3.1 压抑
  这是一种试图将挫折引起的不愉快的心境或把令人痛苦和困扰的问题(欲望、情感、心理冲突等)逐出意识之外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不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随意的,但是又是可以认知察觉到的、是意识的。
  在日常心理活动中,压抑是常常起作用的。当我们面对某种痛苦和困惑时对自己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再说吧。"压抑就已经再起作用了。在类似的情况下,当我们转移注意于另一件似乎更重要的事情,或有意识通过文体活动摆脱不愉快的心境时,压抑都在起作用。
  最浅层的压抑,只不过是主体对令人困扰的内心问题的思考、决定和行动的暂时延迟罢了。隔一段时间,那些困扰人的问题还会在意识里再现,重新引起主体的痛苦和注意。深层的压抑可以导致相当长时间的忘却,甚至达到症状性遗忘的程度。从幼年开始一直持续着的压抑可以构成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基础的一部分。例如,主体完全不能觉察到自己某种心理冲突的根源,而对于旁观者则是一目了然的。
  许多情况下,挫折并不能由于内心的压抑而消除,意识、潜意识的紧张状态仍在继续,并将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各种身心疾病、梦话、酒话、病中的胡话和梦境中的满足等等。过分的压抑导致心理冲突的尖锐化和持久化,造成严重的精神痛苦和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可以认为,没有过分的压抑,就不会有神经症性心理冲突。过分的压抑具有自我否定的性质。所以,自我否定性的压抑是神经症性的。
  所谓自我否定性压抑,就是企图把自认为可耻的、邪恶的、不洁的,至少是不应该的情欲从根本上消灭掉。主体为了从根本上消灭某种情欲,就竭力夸大它的邪恶性,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纯洁性",要从心理上尽量的排斥它。那么,是否压抑就是一种完全消极的做法呢?显然不是。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适应环境。如果遇到挫折,为了一时痛快竟毫无节制地发怒,这只能是没有教养、社会化水平太低的表现,必然会进一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适度、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形成主体人格所必需的。因此,压抑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在一定意义上,压抑也是自我保护的重要心理机制。例如,许多老年人表现出成熟的自我控制,往往会发展一种与自我否定性压抑根本不同的压抑,可以称之为适应性压抑或成长性压抑。主体认为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是合乎情理的,只不过在不适宜的时间和地点不让他们立即获得满足(推迟满足也是压抑),或者选择更符合社会化要求的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得到满足。这种压抑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符合社会规范,有助于个人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个人潜力的发挥。
  一旦对情欲采取否定的评价和抹煞的态度,压抑就会趋于过分,而过分的压抑必然导致情欲反抗的加强,这就会导致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不仅如此,过分的压抑使我们对自己的情欲缺乏了解,会误以为就应该是满脑子"道德文章",对自己缺乏了解当然就找不到满足需要的途径。另外,被压抑的情欲总要寻找出路和表现出来。既然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行不通,它们就会借助于其他防御机制以扭曲和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冲突的变形(精神症状)就出现了。
  适应性压抑只是推迟情欲的表现和满足,它并不企图消灭情欲,而是肯定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也就不会引起它们强烈的反抗。由于压抑不过分,各种情欲时常在意识中出现,健康的人具有对人性弱点的自知之明,认为这是人性的自然显现,对它们采取宽容和接受的态度。反之,自我否定性压抑或过分的压抑,意味着不接受自己,同时也很难接受和宽容别人。
  自我否定性压抑本身是不健康的,它倾向于导致紧张、焦虑、自卑、心理功能下降,社会适应不良,以及会伴发各种生理功能障碍。同时,自我否定性压抑造成心理冲突尖锐化的痛苦,往往需要调动其他防御机制来缓解痛苦。因此,过分压抑往往是走向神经症的第一步。
  5.3.2 反常行为(反向作用)
  反常行为指的是当人遇到挫折时,直接的攻击行为是自己力所不能及或为环境不容时,为了掩盖内心的冲突,不使矛盾表面化,而采取的与自己本意完全相反的行为。例如,为了压抑上升的憎恶意识和危险情绪,反而表现出过分虚饰的爱和关心。
  反常背后必然潜在着不满、戒备、嫉妒、敌视等对抗心理和无可奈何的心态。由于这种行为不是自己的本意,而只是一种掩饰,因此其行为常表现出:动作笨拙,故意做作,表情过分而不自然等特征。当这种虚饰的爱和关心一旦遭受到失败时,内心的憎恶、不满、仇恨就会表面化。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反常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夫妻之间因为琐事闹意见,妻子在伤心之时将丈夫多年来的"毛病"罗列在一起,进行了夸张性的描述,让不了解情况的人感到其丈夫一无是处。于是,周围的一些"好心人"就劝她:"既然这样,你还怎么和他过?不如离了算了。"这话听起来是顺从她说的,但从根本上却违背了她的心愿。她与丈夫闹意见,只是想迫使丈夫向她认个错。可经周围糊涂的"好心人"的劝说,最终使得这对本可以修复的婚姻,走到了不得不分手的地步。最后,妻子十分后悔。
  5.3.3 固着
  持续毫不伴随情绪的行为,或将同类行为做无意义的重复等,都是固着反应。例如,有的人面临生活中的突然事变,感到精神非常痛苦,一时难于接受,把自己关在屋里反复地自言自语;有的人会木然地在固定的范围内走来走去,你若问他在干什么,他也说不清;还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思想观念僵化,不接受新生事物,一味怨天尤人,看什么都不满意,这都属于固着反应。
  5.3.4 逃避
  为了从挫折的心境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以显示自己生活的充实和内心的平衡。例如,一位原本身体还不错的老年人,退休后,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就像个小伙子一样白天黑夜地"连轴转"。他的生命力原本旺盛,可他不正视自己的身体器官和生理机能已开始老化,身体已经存在疾病的隐患,还一味地蛮干。最终导致心脏病突发猝死。
  当然,有的人真的能够从这种逃避性的转移过程中寻得、培养出新的兴趣、爱好,获得最终的心理平衡。
  5.3.5 退避
  这是一种从引发挫折的状态中退出,尽可能地回避现实,拒绝与现实接触的一种消极反应,又称"铁桶现象"。例如,有个老汉与他人发生了误会,自己觉得委屈、尴尬、丢了面子。一时间,感到别人肯定都在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他选择了自我封闭,把自己关在屋里,拒绝与人交往。他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他长期不能恢复原有的生活秩序,拒绝重新进入老年活动场所与老伙伴们交往,由害怕再次受到伤害,演变成为顽强地拒绝开始新的生活。不敢面对自己和他人,离群索居,就体现出人格的消极变化了。单纯的退避往往会加重原有的挫折感。
  5.3.6 倒退(退行)
  这是指人们在遭受挫折,而自感无力抗拒时使自己的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模式和需要等向发展的初级阶段倒退,以回避现实面临的心理困境的反应模式。例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后,出现歇斯底里的癔病发作,其行为表现倒退到童幼年时代,举止失常。还有的人遇到挫折后,表现出有病的样子,渴望他人的关注和照顾;还有一些倚老卖老的心态也是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倒退(退行)还可以是适应性的。例如,急重病人一切依赖医护人员,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反而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但是,到了功能康复期,病人的依赖性就会成为阻碍他们恢复健康的适应不良心理了。对于心理障碍病人,依赖心理总是不利的,因为心理治疗需要病人发挥主动性。神经症病人依赖心理治疗者,再加之转移(移情)现象的发生,就成为咨询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了。
  5.3.7 白日梦(幻想)
  这是用幻想的方式,使自己暂时逃进虚幻的世界,在其中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的心理机制。白日梦使自己瞬间从挫折中逃避出来,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偶尔为之也是正常的反应。但是,若终日醉心其中,放弃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努力,或将梦幻与现实相混淆,这就成为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了。例如,个别人把梦幻与现实相混淆,并用夸大了的既往经验、体会,或者根本就是用无中生有的想象来对待现实生活,表现出过分地猜忌或妄想,这就构成了心理问题了。
  5.3.8 比拟(自居)
  比拟又被称为自居或认同作用,是指主体在挫折情境中,把自己与某个人或群体在感情上联结起来,从行为上认同、模仿自己所尊敬的人,或刻意用某群体的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求改进自己的人格特点。由于在心理上分享了成功者的成就,抬高了自己,摆脱了自卑和心理上的压力,减轻了焦虑,为受阻的需要和冲动寻找了替代性的满足。例如:有的人习惯说:我与XXX认识,一同工作过......
  5.3.9 代偿(补偿)
  代偿是力图超过别人以掩盖自卑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代偿可以是自觉的和建设性的,其效应是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这往往表现在知识和才能方面,在成功的代偿中,人的意志品质也经受了很好的锻炼,而这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远比聪明才智更为重要。例如,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某种缺陷时,通过种种努力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减轻了焦虑和自卑。有的老年人失去了工作的条件,但可以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去帮助他人;还有的人可以通过发展诸如:绘画、音乐、文学创作等兴趣爱好,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
  其实,代偿并不限于自卑(自尊的需要未能获得满足)。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的三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都会导致过分代偿。缺乏安全感的人,为了过分追求安全,不惜牺牲经济利益。未能满足爱与归属感的人,其过分地代偿表现为被爱的渴求,总感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不够,容易产生强烈的忌妒心。
  代偿作为防御机制,为了减轻痛苦和缓解心理冲突,往往倾向于过分,总有消极的因素。只有当人逐渐深入地理解了自我在生活中的角色位置、需要、能力等等,用积极适应社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行为去满足需要,发挥潜能,才是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之举。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去掉过分的压抑,同时由自我否定转变为自我肯定,确立自尊。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只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才能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了解他人的心理,也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心理。有的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倾向于自我封闭,独自苦思冥想寻求出路,这样长此以往,自我扭曲会越来越严重,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会愈加困难,
  5.3.10 转移
  主体在遇到挫折后无意识地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态度、情绪和行为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就是转移。由于转移所指向的新对象起到了替代或象征原来激起情欲的人或事物的作用,所以,有时也叫替代性满足(vicarious gratification)或叫做象征化(symbolization)。
  由于转移所指向的新对象不能给人的情欲以充分的满足,被压抑的情欲膨胀涌动,使得主体不断反复地转移,直到使情欲几乎完全固定在新的对象上,到了连当事人自己也感到情况"不正常"时,却已经"控制不住"了。不但强迫症可以用转移来理解,一些恐怖症的发生也可以是转移的结果。
  转移还可以有其它的内容。G.W.Allport(1958年,转引自Meissner,1978年)认为,偏恶(prejudice)的定义是"建立在错误且不易改变的概括之基础上的憎恶"。这里,原来的憎恶不仅有转移,并且普遍化了(generalized),即,凡具有与原来憎恶的人或物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人或物,一概憎恶之。偏恶本身并不构成一种精神病,但它显然是不健康的,往往妨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与偏恶类似,在偏好(preference)的形成中,转移和普遍化也在发挥作用。除了某些特殊的偏好(性偏好障碍)外,偏好并不妨碍人际交往和心理功能,不是病态的。
  如果转移的对象使人得到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行为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扬,例如,将情欲转移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上,社会公益事业上等等,这就转化成另一种防御机制--升华。
  5.3.11 升华
  个体的一些本能、欲望不能被意识容忍或接受,或者会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谴责,于是利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改头换面地表达出来,而且新确定的目标比原有的目标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就是升华。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并非是一面镜子可以原封不动地把现实原则传达给本我,它起到了一种更为主动的歪曲变形的作用,而造成压抑与升华的力量存在于外界之中。升华是自我用以处理力比多的一种方式,力比多在升华作用中偏离其本来的目标,完全是由于自我施加的影响,使之放弃了本能地冲动。人能够在逆境中自己走出来,经由升华使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尊敬,这体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和高水平的社会化程度。
  5.3.12 合理化
  这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挫折感,试图用一种自己和他人能够接受的理由为自己辩解,从而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以免除自我谴责和来自他人的谴责。例如,酸葡萄和甜柠檬效应。自己吃不到的葡萄就说是酸的,自己拥有的就说是好的。需要说明的是,很少有人没有运用过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
  5.3.13 投射
  当人的冲动欲望受到压抑时,主体把不愿意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地归之于他人,就是投射。
  人的心理不仅能反映客观生活,还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观点和价值如同放像机一般,投射到客观事物上。健康的投射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之一:①当事人知道(尤其是冷静下来时)我们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去看世界,使世界染上了主观的色彩。②投射具有建设性,甚至创造性,把自己的理想和良好的情感投射出去,可以创作出感动人、鼓舞人的美好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另外,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也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反之,如果当事人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在投射,认为客观世界就是主观所渲染的样子,投射不但不创造价值,还妨碍或破坏了人际关系,这样的投射就是不健康的、病态的。一些社会的偏见、传统陋习就是来自投射的作用。这往往是一种责任转移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无能、罪责感、威胁感的防御手段。
  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但自卑的人很容易毫无根据地认为别人也看不起他,这就是自卑的投射。指责别人自高自大的人,从内心看不起别人;认为别人自私自利的人,自己却十分吝啬等等,这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投射。把自认为不好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无缘由地栽在别人的头上,这种诿过于人的做法,是最常见的投射形式。诿过于人和缺乏自知之明一旦形成恶性循环,不健康的、病态的心理就会越加严重。
  各种恐怖症病人也认为自己的害怕是没有道理的,可面对人仍然感到恐惧。一般说来,这是对自己恐惧的投射,是源于对自己情欲的过分压抑。过分压抑引起情欲的强烈反抗,这使之感到,情欲似乎就要挣脱控制而变成非礼或非法的行为,这就必然增加了内心的恐惧。这种内心的恐惧是无法回避的,一旦投射出去,使外在的人、事物、情境成为可怕的,病人就比较容易对付了,因为对此是可以采取回避行为的。因此,恐怖症患者都有病态的回避行为。
  5.3.14 理智化
  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者以普遍化、概括化的形式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以掩盖个人生活中所感受的不快,这种防御机制就是理智化。
  家庭生活缺乏温情,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规范、严格,喜欢讲大道理,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防御倾向。在孩子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青春期,如果他们偶尔提出"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何在?"一类的形而上的问题,但依然保留着对学习、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兴趣和恰当的处理能力,这不能被视为病态。如果青春期的骚动使他们焦虑不安的同时,又使他们过分沉溺于用形式的、空洞的、抽象的术语(主体对此缺乏足够的理解)对自己模糊的本能冲动进行思考,伴随着本能冲动减弱的同时,他们对于学习、娱乐、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的兴趣也日益消退,则应引起注意,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过度理智化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可有些成年人、老年人仍然经常使用理智化的防御机制,体现了心理年龄的滞后。还有的人由于某种挫折因素,导致心态的倒退,表现为过度的理智化。
  理智化的一种表现是专注于思考人际之间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几乎完全忽视人的动机、目的和情感。在咨询过程中,他们会要求咨询者尽快地给他们简单、明确、概括的结论。他们往往关注自己面临问题的性质,而忽略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内心感受。
  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痛苦完全归结为客观原因,避免反观和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实现冲淡内疚和耻感的痛苦,理智化发挥了作用,有时转移这种防御机制也在起作用。强迫症病人用抽象思维掩盖其心理冲突,是理智化的一种常见情况。G.E.Vaillant(1992)认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内在的转移。当然,要将观念与情感脱节,压抑也是不可少的机制。
  5.3.15 理想化
  赋予自己或别人过分夸大了的优良品质,以处理心理冲突的防御机制,被称为是理想化。
  人在青春期道德观念往往迅速发展,甚至会脱离实际地膨胀起来,这就是青少年人理想化在起作用的表现。说到自己喜爱的影视明星,就把银幕上的人物与实际生活中的演员混淆起来,错误地认为他们不应该有缺点;有的人谈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对自己的私欲产生排斥和自责,并倾向于禁欲主义等等。这是由于他们思想单纯,思想方法和社会经验还无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生活,理想化才成为处理他们心中矛盾的防御机制。例如,恋爱中的人,看到对方有自己欣赏和重视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对方的一些缺点。是继续发展关系,还是就此停止,这就容易引起心理冲突。有的人就会使用理想化的防御机制,尽力夸大对方的优点、美化对方,以至于缺点毛病都成为无关紧要的了,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理想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把感官享乐视为邪恶,这种禁欲主义蕴含的道德观能使在某种程度上克制、压抑或持自我排斥观念的人,感到自己完美、高人一等,有可能使原有的自恋情结向不恰当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优越感的满足并不能使人在道德上真正高尚起来。还应该看到,理想化防御的失败,有可能导致对自己或别人的过分贬低。
  5.3.16 割裂
  把自我割裂成好的和坏的两部分而不能整合起来,作为一种防御过程,这显然是不成熟的防御。这是弗洛伊德在1940年提出来的。儿童往往把自己或别人看做完全好的或是完全坏的,而且不论哪一极端看法都不持久,以至于常常在两极之间来回变化。看电视时,发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这就是儿童的思路。
  由于他们缺乏整合能力,儿童只能将世界在他们心目中的图像尽量简单化,待人接物和处理事务惯于使用"非黑即白"的断语。这是孩子们需要指导和帮助的重要时刻。成年人前后一贯的态度和父母态度的一致有助于孩子度过这一阶段走向成熟。一些成年人也经常地运用这种防御机制,体现了心理发育的某种停滞和问题的存在。还有些老年人由于接受新信息、观念更新方面的困难,对社会生活产生了许多不理解,也重新产生了这种儿童的思路。
  5.3.17 否认
  对令人不愉快、痛苦烦恼的现实加以否定,逃避内心痛苦的防御机制是否认。虽然不愉快的事件已经发生,但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还是坚持认为事情没有发生。
  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他总是认为医生误诊,不肯承认自己的病情;亲人死亡多年,仍然认为还活着,逢年过节做好了饭菜等着他能意外地归来;小孩做了错事,掩耳盗铃,以为不承认就是没有做过。
  5.3.18 抵消
  抵消作用又称弃置作用、解除作用,指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行为、事件。个体一方面希望这种令人痛苦、羞愧的事情没有发生,幻想能够消除过去所做过的一切;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事情重新做一遍。
  例如,一些强迫症病人,用固定的仪式性动作去抵消某种不愉快的情绪;有人说了令人扫兴的话,马上又说讨人喜欢的话进行弥补;有人过去生活放荡不羁,良心发现后,为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表现虔诚地吃斋礼佛,让人感到意外地清心寡欲;有人坑蒙拐骗、巧取豪夺收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企图通过修桥铺路、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以减轻负罪感,获得心理平衡。
  5.3.19 隔离
  个体把容易引起自己痛苦回忆的人或事从意识中加以隔离,希望感情和观念能够分离开,希望不让自己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
  例如,亲人去世了,不说"死",而说"走了"、"过去了";对于其他的一些不愉快事情,为了避免直接谈及,替换成为"那件事"等等。对于一些不愉快、令人尴尬的事情,改换一种表达方式,似乎可以减轻焦虑、悲哀和痛苦。
  5.3.20 转化
  个体把心理上的焦虑、痛苦、忧郁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逃避心理上的痛苦烦恼。有的癔病患者,突然发病,肢体僵直、失语等,别的人紧张关注,而他们对自己的躯体症状却持冷漠的态度,不以为然。因为,这些症状只是他们内心痛苦的转化形式,而且他人的关注又可以使他们二次获益,正是他们所希望的。
  5.3.21 幽默
  个体处境尴尬时,能够以开玩笑、自我解嘲、说笑话等方式使自己摆脱困境,避免人际冲突和心理创伤的防御机制就是幽默。恰当的幽默既避免伤害了别人,也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并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能力、水平、经验等综合素质。
  
  5.4 良好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与身心保健
  在社会生活中,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在各种情况下都会遇到冲突、挫折,导致挫折的许多主体内外因素并非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去适应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因此,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区别只在于在挫折情境中你更倾向于运用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到何种程度,是有助于身心健康和潜能的开发还是对你的社会适应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
  防御机制的运用是否有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体现了主体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化程度。许多老年人饱经岁月沧桑,在厄运中一次次站立起来,展示了历经暴风骤雨之后的大从容、大宁静,而有些人则未能从悲苦中复苏过来。人生命运与心理防御机制是密切相关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人们一般是不自觉地在使用,但是,经过对自我和他人深入的理解,防御机制也是可以搀入意识成分的。
  5.4.1 绝大多数防御机制具有中性特征
  当人感受到冲突和挫折后,各种防御机制的使用都可以使人暂时或长期地从焦虑、愤怒情绪中解脱出来,使自己在逆境中得到保护。而成熟的人已经自动化形成了在不同的挫折情境中运用不同的防御机制的反应方式,不同防御机制的交替运用,体现了人的适应性和成熟度。
  有些防御机制具有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性质,有时面对无法躲避的挫折和无力抗衡的压力,人为了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伤害,有时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漠视现实对自己的不利,对现实做出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的歪曲评价。"有什么了不起的,根本懒得计较"、"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被虾戏"、"人在低檐下,不得不低头"等就属于这类情况。有些本能、欲望,人们理智上都认为可耻、见不得人,为了本能欲望不被一眼识破,也需要改头换面、自我伪装、自欺欺人。这一类自我欺骗性的保护性措施,对身心健康有好处,至少眼下并没有明显地不利情况。因此,是可以采纳的、中性的防御机制。
  另外,前面介绍了一些防御机制,其中的固着、退避、倒退等,一定程度地使用,也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例如,倒退,有的人在外面遇到了挫折,回到家里在夫妻之间撒娇任性、无病呻吟需要对方的照顾。在一些家庭中,这样做也许宣泄了主体的心理压力,还调剂了夫妻感情。在这里运用倒退的防御机制,并没有什么不妥。
  5.4.2 注意防御机制中的消极倾向
  在前述介绍的各种防御机制中,有些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消极倾向,如其中的固着、退避、倒退、否认和白日梦、理智化、理想化等。有的运用过度或某种防御机制的病态使用,同样会出现消极倾向,导致神经症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例如,压抑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在一定意义上,压抑也是自我保护的重要心理机制。然而,那种企图把自认为可耻的、邪恶的、不洁的,至少是不应该的情欲从根本上消灭掉的,自我否定性压抑显然不利于主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防御机制会把正常的心理现象视为不正常,导致尖锐的心理冲突。冲突的一方有满足性欲的要求,冲突的另一方却坚决斥之为邪恶,极力压抑生理心理的正常需求。性成熟和性欲是每一个健康的人人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抹煞性欲需求的产生就等于对自我的否定。实际上,这种人一旦陷入这种冲突之中,就再也找不到可以自我肯定的理由了。 由此而导致的强迫症、恐怖症以及其他问题的发生是比较突出的。
  因此,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中应当指导人们重新认识、了解自己的需要,减少、克服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消极倾向,做自己的主人。
  5.4.3 完善防御机制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防御机制一般是无意识的,不自觉而发生的。在同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挫折体验不同,心理防御机制的选择和运用程度、方式、方向也不同。这种个体差异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人格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其中心理防御机制也同样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良的人格特征可以在持续的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意志努力得以矫正。所以,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得以完善的。
  我们已经知道有些心理防御机制具有明显的积极倾向,如升华、代偿、幽默和合理化等,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尽量多使用这些防御机制。对于其他防御机制的运用,应当注意其中的"度"和"方向性"。老年人历经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在挫折和生活的压力面前,他们成熟了、坚强了,这当然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不断完善的结果。如果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在老年生活中更加善于自我排解不良情绪,使心理能够经常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这不但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6.心理保健与咨询
  心理保健是贯穿本书的主题,前面谈过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和"一般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后面还要从不同方面涉及的"心理适应"等许多问题,谈的就是心理保健问题。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为了表述得更清楚,还需再单独立题谈谈。
  
  6.1 自我心理保健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1993年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压抑已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美国的医学家们近年研究发现,人类有60%-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紧张、愤怒、挫折和敌意等情绪会损害心脏,造成溃疡、升高血压、破坏免疫功能、加速老化过程。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世界上的健身年的话,上个世纪90年代则有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身心理和情绪的健康。目前,美国有数十万个心理健康活动团体,有帮助人们放松精神、减轻心理压力的音乐唱片,而指导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的书籍成了抢手货,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心理健康学习班。在进入新世纪初年,价值观念变更、碰撞的中国,人们也日益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6.1.1 保持乐观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著名长寿专家胡夫兰认为:"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健康的秘方就在自己手中,情绪指挥着生命。老年人通过自我调控,维持自身心理平衡,对健康长寿是非常重要的。
  情绪是性格的重要表现。情绪特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一时一会就能彻底改变的。但是,如果人能够对情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和对情绪特征有清楚的了解,并且愿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国医学博士汤姆士对高血压、心脏病、癌症三种疾病的人群做过统计,结果表明:在容易急躁激动或喜怒哀乐无常的人群中,发病率为77.3%;而在谨慎、稳定和聪明、活泼、愉快、乐观的人群中,发病率仅为26%。据大量科学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冠心病、哮喘、消化性溃疡等病,大多与心理因素相关,又称心因性疾病,其治疗过程与效果,与情绪的好坏密切相关。
  情绪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当人感到高兴、愉快、满意、平衡时说明人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而消极情绪指的是痛苦、忧虑、愤怒、悲伤、不满、嫉妒、恐惧等等。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表现为动作失控、姿态反常、心跳加快、血压变化、面色苍白等。短时间的消极情绪,就可以造成长时期的身心痛苦。反复精神失调,更会引起多方面的心身疾病。这是因为,所有情绪反应都会引起下丘脑的三条主线--免疫、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我国古代就有"七情过极百病增"的说法。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指的情绪。"七情"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是人体脏腑、气血生理变化的显著反映。七情的发生是正常的,但过极的表现则会生病。
  在古典医籍中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感为喜",肝"在感为怒",脾"在感为思",肺"在感为忧(悲)",肾"在感为恐(惊)"。脏腑气机的失常,就会出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的变化。自古以来,因七情过激而致人死命的故事屡见不鲜。例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当"病魂常似秋千索"的唐小姐,看了陆游荡气回肠的《钗头凤》词后,不久就忧郁而死。
  我国古代医学指的七情,是情绪变化的总称。七情所致的疾病,可以是在一次激发中发生,也可以是自身情绪反应特征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若经常被消极情绪控制,不善调剂精神生活,情感过偏则会损脏伤气。
  古今的养生家和医学家都认为七情调摄适宜则可健身、祛病、益寿。《黄帝内经》总结了"恬澹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能正确对待意外事件的发生,"自解"、"自语"、"自悟",就能颐养真气,祛疾增寿。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致,勿悄悄怀忿恨......若能勿犯者,则得长生也。"
  古代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认为"行宽心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忿恨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而医学家更重视调节情志,如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认为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预防和治疗虚劳大病的根本之策。清代医学家和履新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时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乖危矣!"近代养生学家丁福保在《丁福保训》中说:"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若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常人之情,苦则悲,乐则笑,悲哀最足伤人,而欢笑最能益人。欢笑能补脑髓,活筋络,舒血气,消食滞,胜于服食药饵,而益身体也。"所以,情绪调摄,保持愉快的心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1)制怒
  生气、发怒是患病的根源。使老年人生气、发怒的原因是很多的。但发怒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有碍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还可酿成生活中的悲剧。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心理学和医学证明,怒是一种表现极端的情绪,是各种挫折、压抑积累之后的紧张和爆发。人在发怒时,呼吸加快,肺泡扩张,耗氧量增大,肝糖元大量损失,血流加快,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植物神经高度紧张,意识阈缩小,控制能力减弱。全身生理机能处于应激和失控状态,造成全身能量的大量消耗。怒无论蓄于内,还是发于外,均会造成身体的伤害 。
  哲学家培根说:"无论你怎样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来。"《寿养》中写道:"戒暴怒以养其性。"告诫人们要用理智控制自己,不要为一些小事大动肝火。清代阎敬铭将其长寿秘诀写成《不气歌》:"他人生气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其中将生气的弊端说得十分明白。
  制怒,并非让人忍隐不发,憋在心中同样可以致病。一旦怒气已生,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一个对社会、他人和自己都不会造成伤害的途径宣泄出去或适时转移、升华出去,使消极情绪尽快变为积极情绪。制怒的根本还在防怒和对怒气的自我疏导。
  第一,看问题要多换几个角度。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多想些不利的因素和不如意的结果,有备而无患,免得事到临头会心理不平衡。
  第二,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不断调整对生活的期望值,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诚如北京潭柘寺弥勒佛旁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第三,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生活的小天地。要有个朋友圈子,能及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
  (2)防忧
  忧郁又称抑郁,忧郁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情。而忧郁症(抑郁症)往往会导致人轻生,是一种极需人们注意的精神疾病。《人生延寿法》一书中写道:"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忧郁一旦袭来往往会构成一种稳定的心境影响着人的情绪。
  老年人的忧郁情绪往往由怀旧、失落的伤感而来,是一种很典型的情绪障碍,有的人过分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对故人的思念、对自身处境的不如意,神情忧郁,时间一长会导致孤僻、自卑、无助情绪的发生,产生人格上的消极变化,变得比过去封闭、保守、缺乏自信心。
  意志力是战胜忧郁情绪的关键。当你意识到自己已陷于忧郁心境之中时,一定要下决心摆脱它,战胜自我,开辟美好的新生活。
  第一,转换角色,顺应现实。老年人离退休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相应发生变化。但是,有的老年人虽已退休,可却不肯从原有角色中退出,进入新的角色,这就导致心理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冲突。老年人应对自己角色的变化有个正确的认识,采取与之相符的行为,非如此不能顺应现实。
  第二,悦纳自己,宽容大度。凡心情忧郁者往往有自我不满足、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等心理,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感到社会不公平。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各不相同,你永远不是最坏的,更不可能是最好的,你要比,不妨就和各方面条件比你强,而境遇不如你的人比,这样你会感到你并非是不幸的。其实,就是境遇不如你的人,也并非就会感到自己是不幸的。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值不同,心理感受不同。其实,人只要能悦纳自己,就是幸福,你就享有了宁静的生活。
  宽容大度既应该对他人、对社会,也应该是对自己的。林则徐客厅里有幅对联:"出门一笑心莫哀,浩荡胸怀到处开。"宽容大度可以由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 、调整自己的性格而获得。人到老年,如果不变得大度、豁达,就很可能变得狭隘。
  第三,走出家门,结交朋友。心情忧郁者感到生活索然无味,自卑压抑,往往会疏远朋友,闭门独处。这样不利于改善忧郁心情。心情忧郁者应当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面对朋友广泛交流,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扩展视野,这样有助于找到新的乐趣。
  第四,老有所为,积极进取。老有所为是改善忧郁者心情的根本出路。所为可以是休闲娱乐,也可以是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余热。总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是乐观的人生表现。两千年前,荀况在其著作《荀子·荣辱》中写道:"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这里,已指出乐观的人往往健康长寿,忧郁的人往往短命的道理。而积极、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当然,要控制忧郁情绪,就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
  (3)去疑
  人到老年,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尤以心理变化让人感到莫测难懂。有些老年人,原本很豁达、开朗,但到了老年却变得多疑、猜忌。多疑是心理衰老的一种表现。古代名医华佗说过:多疑也是病。
  在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老人,他跟你打招呼,你没看见,或者你没及时回应他,他就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有意怠慢他;见到别人情绪上有变化,就认为是在与自己作对;见到别人小声说话,就认为是在议论、琢磨自己。为此,常会与他人发生令人莫名其妙的纠葛、摩擦,弄得人际关系非常紧张。
  多疑,是老年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严重者应看心理门诊。但在症状出现之初,经人提示、帮助、疏导,经过自己的积极调整,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
  人变得多疑,是一种性格上的消极变化。性格是人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的形成和变化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制约,并通过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性格变得多疑,往往反映出认知的不良变化。所以,应该注重看问题的角度和价值观念的自我调整。
  第一,加强思想修养。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心胸开朗,"人贵有自知之明",是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心理健康的基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只要能够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许多事都不会过于计较了。
  第二,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多疑往往使人的性格变得狭隘、自私,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必须要积极投身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接近社会、接近人群、接近大自然,培养自己的生活兴趣和爱好。开放的生活有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人一旦繁忙起来,就顾不得总去琢磨人家说什么、做什么了。忙人无忧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主动交流,讲出自己的疑虑。多疑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有困难。不妨多与人交流,真的产生了疑虑,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向亲友讲出,坦诚相见,真有什么误会也能消除。更何况你的那些猜测本来就是莫须有的,讲出之后马上就会烟消雾散。
  你只要试着这样做了,你就是在改变着自己。当你习惯了这种做法,你就获得了成功。
  (4)戒固
  有的老年人逐渐变得固执,这往往造成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有的老年人也因此与人疏远。应该看到,老年人的固执不等同于人格成熟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有的人历尽沧桑之后,更豁达、更宽容,不会去计较生活中的无聊琐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原则问题上表现出毫不动摇的坚定性,但在其他问题上又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而固执则表现为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一些日常生活问题上往往也难于沟通,固执己见。有些老年人的固执是他多年来养成的心理定势的发展和继续。有的则是某种挫折之后,自卑、自我封闭的结果。过度的固执就可能演化为偏执,变得不可理喻,这就成为一种必须治疗的心理、精神疾病了。但人在固执阶段经过引导,往往对自己的固执表现还具有一定的自知力, 是能够自我调整的。
  第一,开拓思路,接受新事物。固执的老年人都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往往按既定的心理定势来对待社会和他人。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人不去学习新的东西都会落后。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不适应就是挫折。这往往又会使一些老年人更加固执,因此,老年人也应不断调换看问题的角度,不断更新观念,继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接受新事物 。
  第二,多交朋友,尤其是忘年交。主动和朋友多交流、多争论,会增加自己获得的信息量。尤其和年轻人交往,更会使自己获取许多新知识,并从中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变化。这对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很有益处。
  第三,老有所为、合理用脑。通过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能够感到自身的价值,经常用脑有助于防止心理衰老。
  (5)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
  为了战胜老年人的消极情绪,不让它主导自己的心境,保持乐观情绪,现介绍缓解心理压力17法,不妨一试:
  ①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控制,就要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是能够主宰自己的主人。
  ②忧虑初起时,要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益的事情上,要果断地改变自己的思想。
  ③焦躁不安时,调整自己的呼吸,慢吸慢呼,不断加深,放松自己。可以舌头顶住牙床左右转动数次,同时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要急躁发脾气,直到控制住自己时为止。
  ④焦虑、忧郁时,可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上。这种宣泄方式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但是,为了防止引起误会,写有字的纸应妥为保管,并适时销毁。
  ⑤遇到不愉快时,要换几个角度看问题,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使自己对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防止思想僵化,有助于化危困为顺利。
  ⑥广交朋友,不要自我封闭。交朋友时要从他人身上看到优点。遇到挫折时,不妨把自己的苦恼说与对方,获得安慰。
  ⑦及时发现并排除自己头脑里消极有害的思想情绪。学会豁达大度,不要固执己见,不要 "一条道走到黑"。
  ⑧当心情不好时,可以结伴外出旅游;可以单独在森林、公园中唱、喊,借以发泄;也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乐曲;或者洗头、洗脸、洗澡、打扮自己,以舒缓自己的情绪。
  ⑨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适度的疲劳可以调节大脑5-羟色胺、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水平,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最好每天运动,至少要经常运动。
  ⑩多参加社会活动,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助别人会使你感到自身的价值,你也会改善自己的心情。
  ⑾学会幽默,不妨有点阿Q精神。面对挫折,幽默带给你的不再是坏心情。
  ⑿把家务当成游戏来做,以轻松的心情去干活会使得肢体舒展,不会感到过度疲劳。
  ⒀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防止焦虑情绪的发生,改善人的心情。睡前一小时,吃点水果,有助于调整情绪。
  ⒁在自己生活空间内养些花草,或在房中放些芳香剂,以改善自己的心情。
  ⒂有条件、有兴趣的可以饲养一些小动物,当你投入地照料小动物时,就会忘却自己的烦恼。
  ⒃当感到身心疲惫时,不要再勉强自己去干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及时放松自己。如果认为自己应该去做,而又不能马上去做的,可以将待办的事简要记在纸上,防止遗忘带来的苦恼 。
  ⒄喜欢音乐的人,当烦闷时听听自己喜欢的乐曲,美妙、舒缓的乐曲可镇定人的情绪。
  以上17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试用。如果仍解决不了你的心理问题,就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6.1.2 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养德益寿
  注意道德修养,凡事从大处着眼,不去斤斤计较;没有不切实际的欲求,量力而行;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环节。
  孔子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并多次对弟子们讲,"大德必得其寿"。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生序》中指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册,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他本人亦很重视道德修养,被人们尊为"医圣"。
  《[月]瞿仙活人心》一书中也有一张疗百病的处方:"专治医所不疗一切之疾。服之保固元气,邪气不侵,万疾不生,可以久安长世而无憾也。"方中有30味"药":"思无邪,行好事, 莫欺心,行方便,守本分,莫嫉妒,除狡诈,务诚实,顺天道,知命限,清心,寡欲,忍耐 ,柔顺,谦和,知足,廉谨,存仁,节俭,处中,戒杀,戒怒,戒暴,戒贪,慎独,知机保爱,恬退,宁静。"以上诸"药"也都属于道德范畴。
  香港名医陈存仁博士所撰《乐天寿辞》中写道:"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喜怒不萦于胸襟,荣辱不扰乎方寸,纵有不治之疾,自有回天之功。毋虑毋忧,即是长生圣药;笑口常开,便是祛病良方。养生只此真诠,长寿无他奥秘。昔时七十已称寿,今后百岁不足寿。随遇而安,无往不乐,优哉游哉,同登寿域。"也将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摆在重要位置。
  巴西医生马丁斯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他对583名被控犯有各种类型的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们进行了研究,并与583名政界廉洁官员的情况做了科学对照,结论:在不廉洁的官员中,60%的人生病或死亡,而廉洁官员中这个比例仅占16%。
  他分析认为:"腐败并不是导致生病或者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他们的行为违反了伦理道德准则时,而在精神和肉体上就会受到自体攻击。"从生理学上讲,当他们干了亏心事,心情紧张,"心态失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人体内的免疫功能,都发生失调。当他们贪污和受贿罪越多越大时,他的心态就无法自控平衡,产生紧张、恐惧、内疚、自责、忏悔等心理负担,终日不安。这样体内的生理紊乱就严重,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贪污 、受贿者生病致死的原因。
  原苏联学者费·乌格洛夫在《延年益寿荟萃》一书中指出:"医生们通过观察得出一条结论 :沮丧、悲伤、恐惧、苦闷、仇视、愤恨、嫉妒、贪财、敲诈以及胡作非为、瞒哄欺骗、违法乱纪、背后议论、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个人至上、贪得无厌、待人粗暴、蛮横无理、滥用职权、骄傲自满、损人利己、财迷心窍、违背道义、背叛亲友等等不良行为,对于中枢神经都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对人的全身产生不良影响,使人萎靡不振,未老先衰。"
  有人对我国首次评出的286名80岁健康老人的长寿之道进行研究,其共同点是乐于助人,心境乐观。相反,不受人尊敬者,心情抑郁,则难以健康长寿。另据国内外对百岁老人的调查资料表明,他们除了具有从祖先继承下来的长寿基因、经常活动、生活规律外,还具有良好的道德因素。他们先人后己、乐善好施,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对人诚恳,乐于助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心胸开阔,无忧无虑,不因小事而惆怅烦闷。
  例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少年多病,一生坎坷,他的三代祖先中没有一个活满60岁的,而他却做到了"六十年间万首诗",活到了85岁的高龄(宋朝人均寿命30岁)。关键是他胸襟开阔,豁达洒脱,一生忧国忧民,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小事。正如他自己所说,"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精神上如此大度,当然利于养身。
  因此,心理保健首要的是道德修养。有的人一辈子你争我夺,直到退休后方感到过去"毫无意义",感慨万分。还有的人出于各种原因,老年后感到必须干些修桥补路的事,才能弥补过去的某些不足,保持心理平衡。更有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干工作,老年后保持自身晚节,无私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以上都可以认为是在主动调整自己,注重道德修养。人的境界高了,眼界宽了,心胸开阔,心理自然平衡、健康。
  6.1.3 境由心生,善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佛家说:"境由心生。"意思说,处境的好坏除了客观条件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决定的。
  暗示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自我暗示,属于暗示的一种,是个自我刺激过程。这种暗示来自于内心,个人不顾客观现实,通过主观想象或自信某种特殊的事、物、人的存在,据此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同时引起心理-生理上相应的变化。它可以是有意的或无意的,但结果都可能产生相关的心身效应。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增强个人的自信心,消极的自我暗示则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人的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曾说:"85%的疾病是每个人自找的。"我们机体中有一套完善的抗病"卫队",但他们的应变能力只有在人的情感变动的有限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当然,我们必须正视另外那15%的病,这些病是真正需要医生来治疗的。尽管如此,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这15%疾病的精神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假如充满不安、恐惧、沮丧,那么这15%的病谁也医不好。如果除了疾病之外,机体内部还不得不对付精神因素带来的生理反应的紊乱,则我们就处在了双倍的危险之中。
  许多人都有体会,身边的一些人得了癌症,当本人不知时,尚且能吃、能动,而一旦知道真实病情,则精神迅速垮掉,不久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还有些癌症患者,经过巨大的精神打击之后,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最终战胜了疾病,过着高质量的生活。人们认识到,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这心理因素就是自我暗示。只不过有的人接收的是消极的自我暗示,有的人接收的则是积极的自我暗示罢了。
  好心情对躯体的疾病有这么大的影响作用,那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就更大了。因为,心境本身就标志着心理的自控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而自我暗示就是心境的重要构成。积极的暗示会改善心境,消极的暗示会造成不良心境。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这就是境无本异,但境由心生。 因此老年人不妨每天给自己一个或几个积极的暗示:"我今天真精神"、"我今天病好了"、"我今天心情很好"等。让自己每天都"自我感觉良好"。尤其,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切不可过度沮丧懊悔,这种消极的暗示只会加重你心理的压力。反过来,你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激励自己去战胜困难,你就会最终获得好心情。暗示作用的神经生理基础也是很明确的。有的学者提出"老年人的自我控制论"观点,提出不良情绪最好能通过训练由老年人自我控制,使其消退、转化或消失,甚至还可以防范其发生。人的紧张情绪,能通过中枢神经使其缓解或消失。主要手段就是指导运动和主观意念的松弛和放松。主观意念可以使肌体各部分松弛下来,从而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也随之松弛。佛家的"打坐"、气功的"入静", 都是用松弛的手段来解除紧张情绪,在这里主观意念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暗示。
  
  6.2 心理自测
  为了便于老年朋友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现介绍几个简便的自测方法。有兴趣的不妨一试。如果您经过测查,无论发现了哪方面的问题,而自己解决起来有困难,都应尽快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
  6.2.1 测查一下您的大脑生理年龄
  人体各器官在生命过程中会逐渐衰老,骨、软骨、肌肉、皮肤等对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组织,老化出现较早,而心、脑、肺、肾等担负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出现较迟。尤其脑的老化程度,不仅受到年龄的制约,而且会受环境、工作和学习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别非常悬殊。大脑与身体一样,也必须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和推迟老化,可惜许多人往往着眼于体力活动的锻炼,而忽视了脑力活动的锻炼,因而出现了有的人尚在中年,却有一个衰老的大脑,甚至出现早期老年性痴呆症状的情况。因此,测试大脑生理年龄比测试前述脏器的生理年龄更能说明你的智力生理年龄,从而可以及早预防智力衰退,以及预防老年性痴呆等智力障碍的疾病 。
  最近,日本科学家设计了一份《脑的生理年龄测验表》,请你对表列的50个问题做出:"是"、"可能"(即似是而非)或者"否"的三者必居其一的回答,就可知道你大脑的现在的年龄。
  (1)做事一旦下了决心便立即行动。
  (2)往往凭经验做事。
  (3)对任何事都有强烈的探索精神。
  (4)讲话变得缓慢而啰嗦。
  (5)电话号码打一遍即可记住。
  (6)时常遗忘。
  (7)看不惯年轻人的无可厚非的言谈举止。
  (8)变得什么事都不想做。
  (9)变得吝啬。
  (10)有好多理想和梦。
  (11)变得神经质。
  (12)对什么都有好奇心。
  (13)见别人难受,自己也难受。
  (14)难以控制感情,易流泪。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