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刘援朝(现代)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刘援朝著
  
目录
  1.社会进步与老年社会
  1.1 增龄--老化
  1.2 老化的生物学因素
  1.3 中国面临老年型社会的形势
  1.3.1人口比例的迅速变化
  1.3.2 家庭结构的变化
  1.3.3 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1.4 社会对心理支持工作的要求
  2.老年人的心理发展
  2.1 老年意识期
  2.1.1 老年人意识的形成
  2.1.2 对待"老"的态度
  2.1.3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类型
  2.2 老年人的智力
  2.2.1 不要把记忆力同智力混同起来
  2.2.2 记忆力减退不是综合智力退行性变化的标志
  2.3 老年人的需要
  3.特殊类型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3.1 鳏寡老年人心理问题
  3.1.1 过度悲伤型
  3.1.2 怀念恋旧型
  3.1.3 后悔自责型
  3.1.4 自我封闭型
  3.2 病残老年人心理问题
  3.2.1 早年型
  3.2.2 晚年型
  3.2.3 可恢复型
  3.2.4 长期型
  3.3 老年精神障碍者问题
  3.3.1 老年痴呆
  3.3.2 忧郁症
  3.3.3 精神分裂症
  4. 老年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4.1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4.1.1 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4.1.2 自我认知能力强,能容纳自己
  4.1.3 对生活充满了兴趣
  4.1.4 能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
  4.1.5 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4.1.6 能接受新事物,与社会有效相处
  4.1.7 智力健全
  4.1.8 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力表现较好
  4.1.9 心理年龄适当
  4.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4.2.1 神经性抑郁
  4.2.2 疑病性神经症
  4.2.3 焦虑性神经症
  4.2.4 过度应激反应
  4.2.5 情感危机
  4.2.6 偏执型人格障碍
  4.3 辨别心理健康的方法
  4.3.1 经验标准
  4.3.2 社会适应标准
  4.3.3 统计学和社会常模标准
  4.3.4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5.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促进心理健康
  5.1 关于防御机制的概念和基本作用
  5.1.1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5.1.2 心理防御机制的基本作用
  5.2 冲突与挫折
  5.2.1 冲突
  5.2.2 挫折
  5.2.3 挫折与攻击反应
  5.3 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
  5.3.1 压抑
  5.3.2 反常行为(反向作用)
  5.3.3 固着
  5.3.4 逃避
  5.3.5 退避
  5.3.6 倒退(退行)
  5.3.7 白日梦(幻想)
  5.3.8 比拟(自居)
  5.3.9 代偿(补偿)
  5.3.10 转移
  5.3.11 升华
  5.3.12 合理化
  5.3.13 投射
  5.3.14 理智化
  5.3.15 理想化
  5.3.16 割裂
  5.3.17 否认
  5.3.18 抵消
  5.3.19 隔离
  5.3.20 转化
  5.3.21 幽默
  5.4 良好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与身心保健
  5.4.1 绝大多数防御机制具有中性特征
  5.4.2 注意防御机制中的消极倾向
  5.4.3 完善防御机制促进身心健康
  6.心理保健与咨询
  6.1 自我心理保健
  6.1.1 保持乐观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6.1.2 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养德益寿
  6.1.3 境由心生,善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6.2 心理自测
  6.2.1 测查一下您的大脑生理年龄
  6.2.2 测测自己的心理年龄
  6.2.3 心理衰老的几种自我测定方法
  6.2.4 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
  6.2.5 焦虑自评量表(SAS)
  6.2.6 隐匿性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SDS)
  6.3 心理咨询简介
  6.3.1 心理咨询的适用对象
  6.3.2 心理分析法
  6.3.3 行为治疗理论
  6.3.4 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6.3.5 森田疗法的理论和方法
  7.珍惜自己的创造活力
  7.1 角色变迁与创造性
  7.1.1 老年人与年轻人创造性的差异
  7.1.2 阻碍老年人创造性活动的心理障碍
  7.1.3 "老有所教"为老年人展示了发挥创造性的舞台
  7.1.4 如何保持自己的创造性
  7.1.5 宽松为老年人展开创造的翅膀
  7.2 既往能力与创造性
  7.2.1 智力是老年人的创造活动的核心
  7.2.2 善用原有能力优势
  7.2.3 使原有的生活目标进一步升华
  7.3 创造性与身心健康
  8.角色变化与老年人心理适应
  8.1 角色变化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8.1.1 去势焦虑
  8.1.2 消极人格变化
  8.1.3 不健康的补偿
  8.1.4 老年人不要忽略心理优势
  8.2 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8.2.1 认识自我,适应生活
  8.2.2 光荣退休,进入新角色
  8.2.3 怀旧有度,面向未来
  8.2.4 童心常在,老有所为
  8.2.5 做好"老"的学问
  8.2.6 老年人角色调整应注意的"五自"、"十不"
  8.2.7 学些保健知识,保持身心健康
  8.3 角色变化过程中的情绪调适
  8.3.1 老年人的"幸福观"
  8.3.2 使自己不断产生幸福感
  8.3.3 不要展示自己的病痛
  8.3.4 勇于对待不幸
  8.3.5 老年人"自我解脱"法
  9.人际关系调整与老年心理适应
  9.1 老年人应有自己的朋友
  9.1.1 友谊益于健康
  9.1.2 交友勿分贵贱
  9.1.3 谈天有助平衡
  9.1.4 忘年交可得
  9.1.5 独处亦能自乐
  9.2 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的调整
  9.2.1 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和需要
  9.2.2 面对家庭中的"代沟"
  9.2.3 家庭和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0.休闲与适应
  10.1 休闲是生命力的张扬
  10.1.1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闲暇
  10.1.2 休闲是一种文化
  10.1.3 寻找自己的"兴奋点"
  10.1.4 休闲当适度
  10.2 休闲怡情种种
  10.2.1 读书益寿
  10.2.2 音乐养生
  10.2.3 生命在于运动
  10.2.4 书画怡情
  10.2.5 收藏、集锦增乐趣
  10.2.6 宠物可以去孤独
  10.2.7 日记可舒怀
  10.2.8 劳作舒筋骨
  11.老年夫妻的情爱与性爱
  11.1 老年夫妻情更浓
  11.1.1 夫妻恩爱益健康
  11.1.2 老年是爱情占主导位置的时光
  11.1.3 老年夫妻间的感情调适
  11.1.4 老年夫妻的婚变
  11.2 老年再婚亦风流
  11.2.1 再婚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1.2.2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问题
  11.2.3 婚后幸福生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3 不必讳言性爱
  11.3.1 传统观念对老年人性问题的偏见
  11.3.2 老年人的性功能和性需求
  11.3.3 疾病对性活动的影响
  11.3.4 老年夫妻性生活有助健康
  11.3.5 老年性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11.3.6 老年夫妻的性行为
  11.3.7 老年人再婚后的性生活
  12.健康的死亡观
  12.1 死亡观是人生观的终极反映
  12.1.1 宗教对死亡的诠释
  12.1.2 一些历史人物对死亡的认识
  12.1.3 蔑视死亡就能更好地生活
  12.2 面对死亡要达观
  12.2.1 当亲人去世时
  12.2.2 当患重病时
  12.3 "安乐死"和自杀
  12.3.1 正确认识"安乐死"
  12.3.2 应当放弃的选择
  
1、进步与老年社会
  1.1 增龄--老化
  增龄指的是年龄的增长,这种持续、进行状态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增龄并不意味着老化, 而老化却随着增龄或快或慢地到来,增龄的终极就是死亡。
  有人声称,根据某项研究,人的寿命应是120岁或是150岁,真正能活到这个年龄的人,在今天还寥寥无几。据联合国有关资料记载,195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7岁,今天已接近70岁了。须知,在人类初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寿命 普遍延长。问题是应把增龄的哪个阶段开始的变化视为老化呢?
  老化是人在增龄过程中,由强健转为衰弱的标志。一般认为,老化的问题应结合内脏器官和组织的老化,内分泌和血管的老化、细胞的老化等问题来讨论。
  然而,有的人未老先衰,有的人七八十岁仍充满创造的活力。人是社会的人。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人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延缓人躯体的衰老。而评价一个人的心理是否老化则比评价其身体强健与否要复杂得多。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过程。有的人仅根据某人的记忆力 、操作能力来判断其是否老化,这显然是片面的。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老化,起码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感知觉系统的功能水平、认知系统的功能水平、情绪情感系统的调整水平、意志水平以及其人格特征的变化等等。这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
  尽管,每个人的老化进程会表现出差异,但老化又是全人类面临的客观规律。因此,老化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人口的划分提出新的标准。该标准将人的一生分为5个年龄段,即: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人口问题通用的划分标准是3个年龄段,即:0-14岁为少年人口;15-64岁为劳动人口(中国的划分标准是到60岁);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
  5个年龄段的新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近,又有文章对人的年龄划分提出了新的观点。该文指出:英国未来基金会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21世纪的人有望活到120岁,他们的人生安排会是80岁退休,多次入学、多次入行,甚至多次结婚。
  该文认为,目前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相比,人的生命周期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人,较早脱离童年,却花上较长的时间成长,而距离死亡的时间无疑更长远许多。青春期来临的时间要比上世纪初的人早好几年,真正的成人期多半延至30岁才开始。如果按年龄区分,现今的所谓"中年时期"已被推向50岁以后,而50岁、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年龄层正在发生根本改变。
  成人准备期:18-30岁、第一成人期:30-45岁、第二成人期:45-85岁以上。在这三个时期,不论哪一阶段,均有特定的挣扎与梦想,进入和脱离每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人生旅程一路行去,我们将一再获得全新的发展机会。中年生命非但不是衰老与死亡的先兆,反而是现今大部分健康人士生命极其丰盛圆满的一环。
  在这个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年纪愈大,彼此的差异愈大。不论是先天的基因、性别、种族,还是后天的社会地位、婚姻状况、经济收入,以及健康预防措施等,都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分别日益扩大。当过了45-65岁这段极易产生致命疾病的中年关键时期,个人心理态度与行为习惯就成为主宰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他们将充分影响人生的下个阶段。
  我们看到的是一篇文章,而不是研究报告,但无论其观点是美好的假设、科学的预测,还是客观的研究结论,都反映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整体寿命的延长,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老年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美国一位老化研究人员断言:人一旦到了晚年,身体与心理健康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积累的研究资料显示,在长期沮丧或压力的阴影之下,人的生理状况将产生消极变化,会对身体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当事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大为减弱。凡是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对未来抱有希望,而且总是想整顿精力、振奋精神,抵抗内在蠢动的沮丧倾向的人士,一向要比其他人更懂得经营自己的第二成人期,并使他成为健康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命。
  不同的抉择势必造就出不同形态的衰老过程:是被动的老化,还是成功的老化。走向成功的老化过程其实是一辈子的功课。这种积极的选择使你必须不断重振内在生命活力,以创造人生下一阶段的新里程。成功的老化必定经由刻意选择而来。选择过程中当事人必定有所承诺,他应下定决心不断从事自我教育,并发展出全套的生活策略才行。
  增龄与老化在同时发展,但在增龄过程中,老化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越是进入老年,快乐、健康生活的主动权就更大程度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态就是一剂延缓衰老的良药。
  
  1.2 老化的生物学因素
  更准确的说,老化是成熟期以后的增龄过程。老化的原因是身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学方面、功能方面的变化;是身心各种功能降低、衰退的过程;是对于外来的、内在的压力的抵抗能力、适应能力的退行;在新陈代谢方面,分解作用比合成作用占有优势,是人体平衡紊乱的过程。总之,随老化而来的是身体各方面退行性的变化。
  神经系统
  超过50岁代时,大脑皮层进行性萎缩、体积变小、重量变轻、脑膜增厚。80岁代老人和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由于脑器质性变化,老人记忆力下降,首先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性格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等。
  心血管系统
  该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60-70岁的老年人与20-30岁的青年人相比,心脏排出的血液量减少约30%-40%,平均每年减少1%。心脏的潜力70岁代时为40岁代时的50%。在70岁老人中有60%以上的人患有动脉硬化症,36%的人患有冠状动脉硬化,44%的人有心肌纤维化,22%的人心肌变性。心脑血管发病率上升,血压高的病人增多。心率在5 0岁代以后开始减慢,并出现节律改变。随年龄增长,心率和血压对运动的反应越来越迟缓。
  呼吸系统
  随着增龄,肺组织的弹性随着弹力纤维的减少而下降,肺泡壁逐渐变薄、肺泡增大、肺的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降低,气体弥散速度减慢,肺泡内残气量增加。40岁代以后的肺活量,开始逐渐减少,到80岁代只为年轻人的50%左右。氧气经肺进入组织的能力降低,7 0岁代的老年只是35岁代的青年的50%。
  消化系统
  老人由于牙龈、牙根萎缩,常引起牙齿脱落。舌和味蕾萎缩,唾液分泌减少,胃肠道粘膜变薄,肌纤维和腺体萎缩。75岁以上的老人味觉功能几乎丧失80%。50岁代以后唾液中淀粉酶分泌明显下降,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下降2/3,吸收速度减慢,脂肪吸收延迟,钙、铁、维生素B1、B2吸收较差。
  肝脏也萎缩。其重量30岁代时达峰值,以后随增龄减少,60岁代减少最快,90岁代时减少到50%左右。
  胆囊、胆管等弹性纤维显著增生,胆道壁肥厚。
  胰腺重量从50岁代以后逐渐减少。仅仅由于年龄变化就可以出现弥漫纤维化。内分泌功能在分泌胰岛素质与量上有变化,出现相对的糖处理功能降低,呈现出近似糖尿病的症状。
  泌尿系统
  80岁代时的肾重量可比40岁代时减轻1/5,肾小球减少至青年期的1/3-2/3。但由于肾脏代偿能力很强,因此,这种肾功能的减退平时不易发现,一旦发生疾病则可出现电解质失调及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
  膀胱的容量,老年人比年轻人小,常常是在年轻人大约1/2尿贮留量时就出现排尿感。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特有的普遍生理变化。从50岁代开始出现,到60岁代时急剧增加,到80岁代更为多见。
  血液
  有红血球、血色素都减少的贫血倾向。红血球的寿命较青、壮年人有所缩短。产生血液的有形成份(红、白血球等)的骨髓,随增龄的同时脂肪增加,而红骨髓减少。除贫血倾向外,随着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沉有增快的趋势。
  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变化比男性明显。老年女性乳房脂肪沉着,乳晕及乳头萎缩,外生殖器变小,分泌减少,小阴唇粘膜变干及苍白,阴道上皮萎缩,阴道细胞缺乏糖元。阴道 PH值原为4.5,老妇时为6.44±0.49,酸性降低。同时,宫颈萎缩,卵巢缩小并硬化。
  老年男性睾丸萎缩并纤维化,但是在相当一部分老人中精子一直存在。60-69岁的老人有68 .5%还可以在精液中找到精子;70-79岁的老人有59.5%、80-89岁的老人有48%仍可在精液中找到精子。性能力一方面决定于雄性激素,但更主要是精神和意识的作用。
  免疫系统
  表现为免疫应答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减弱,自身抗体增加,细胞免疫力下降,失去保护机体能力,由于防卫和监督能力的下降,容易致使癌细胞、细菌、病毒增殖,致使感染机会增加,肿瘤发生率提高。
  感觉系统
  由于眼晶体弹性降低,以及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形成老视;俗称"老花眼" 。老视从40岁代开始出现,随年龄增加,60岁以上的人,由于晶体混浊程度的发展,常可发生白内障。
  听力障碍,也是老化现象难以避免的现象。60岁代以上的人约有30%左右,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障碍。伴随老化的听力障碍,是以高音部开始为其特征。
  嗅觉减退。一般人到50岁就会出现嗅觉减退,约有10.7%的老年人丧失大部分嗅觉。老年人由于舌苔上味蕾中含有的味芽减少和口腔内粘膜分泌粘液的减少,味觉也随之逐渐衰退。
  运动系统和骨组织
  老年人肌群体积减少,肌力减退,双手握力、拉力、腕扭转力均减弱,步履变得缓慢。
  老年人的骨组织,处于萎缩和肥厚交错的状态。骨的容积逐渐减少。与此相反,在韧带、肌腱等处,可以见到持续性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构成了骨本身钙的含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这是老化的一个指标。
  代谢功能
  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减少,这是由于细胞内水分(亦可称细胞内液)减少而引起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相比,每一个细胞的水分含量没有特别差异。但由于身体内的细胞总数有差别,所以整体水分含量减少。
  研究表明:代表身体各组织活动量的钾的含量,在16-20岁之间达到最高值。男性在40岁以后,女性20岁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到70岁时,呈现缓慢减少的曲线,在80岁代时有人呈现出急剧减少的趋势。
  皮肤
  皱纹是老化的一个象征。由于皮肤组织的萎缩,皮肤深部脂肪减少,致使皮肤弹性下降,皮肤角质层肥厚。由于汗腺、皮脂腺萎缩,水分含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处于干燥状态,皮肤光泽度降低。
  各系统功能的衰退,使得整个机体能力水平降低,适应能力减弱,对内外刺激的反应迟钝,表现出老化的各种征兆。老化是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也是个正常的发展过程。老化不同于病化,当你正确地认识老化过程,就可能积极地预防和战胜各种老年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晚年的幸福生活。
  
  1.3 中国面临老年型社会的形势
  老年型国家是个现代社会的新概念。老年型国家在中国有如下背景:
  1.3.1 人口比例的迅速变化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60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截止到199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占总人口的9.76%。至1999年,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和山东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已超过10%,率先进入"老年型"省市行列。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即被认为已成为老年型人口或进入老年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从2000年前后的连续数字看,我国已成为老年型人口或说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
  根据统计资料和预测值,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发展在不久的未来会呈现以下特点:
  人口老龄化速度超出了预期值。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老龄化水平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原来预测的,至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8%的比重0.16个百分点,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比预想要快得多。
  21世纪前期人口老龄化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据统计资料和预测值,20世纪最后10年间,65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5.57%提高到6.96%。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将从6.96提高到8%,预计增长1.04个百分点。第二个10年间,预计增长3.3个百分点。
  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如果以80岁作为高龄老人的年龄标准的话,那么,高龄老人占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预计比重,2000年为9.56%,2010年为10.86%,2035年为12.84%,2050年为20.76%。
  老年人规模也呈增长态势。到2030年左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高龄老人。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也非常明显。
  在人类初期,平均年龄只有20至30岁,1950年的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7岁,而今天已达65岁。寿命的延长,加速了人口的老化。据70年代末的资料,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在英国达到18.9%,联邦德国为19.4%,瑞典为19.8%,日本也达到10%左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是十分迅速的。这种情况,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
  1.3.2 家庭结构的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定,导致传统的以老人为中心的大家庭正在解体,以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大量独立,四二一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家族关系将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家庭模式。任何一个这样的家庭,尤其是老人身体不好,照顾老人将成为较沉重的负担。小夫妻的独立另过,客观上使一些面临各种困难的老人处于生活上缺乏照料的境地,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挫折感。从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则不可小视。
  1.3.3 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尊老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在封闭的小农经济时代,老年人的经验、阅历是重要的文化财富,也是文化得以传播、继承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一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老人,不得不提前离开岗位,使他们在生活中处于依赖他人的地位。
  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的速度加快,也缩短了代沟形成的时间,两代人心理上的距离,会增加一些老年人心理上的危机感和生活适应上的困难。老年人社会地位的下降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
  
  1.4 社会对心理支持工作的要求
  随着老年人在社会人口构成比例的增加,整个社会就会变成老龄化的社会。老龄问题已被摆到社会各界面前。老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老龄化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老年人的保健、营养、住房、环境、教育、医疗、退休金、社会福利等等。二是指社会老龄化酿成的经济领域现象,如对生产、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无论哪个国家在制定老龄化社会政策中,都把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生活质量放在 重要的、核心的位置。著名人口学家邬沦萍提出迎接老龄化的最佳对策是健康老龄化,其中要尽量延长老年人在健康状态生活的年限,使老年人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以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间,健康的生活应当包括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等诸多方面。因此,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心理支持工作必然参与到老龄社会对策和老年工作的各方面。
  
2.老年人的心理发展
  老化并不等同于弱化、衰化、病化,老年生活是金秋的季节,是收获和享用的大好时期。老年生活是继童年、幼年、青少年、壮年之后的继续发展,只有拥有美好、幸福的老年生活,才能够说自己拥有了美好的一生。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状态。"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一种主体状态。"提出"健康的人一半是心理健康"的口号。人到老年,随着生理上发生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活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有共性也有很大的个性差异。你是强者,还是弱者?你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水平如何?每个老人都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2.1 老年意识期
  2.1.1 老年人意识的形成
  随着年龄的发展变化,人会产生年龄段的自我认识。因此,进入老年期,产生老年人意识应该是很正常的了。但何谓老年意识?一般的认识是,当自己认为自己老了,感到耳聋眼花、步履维艰、老态龙钟,在生活中对他人产生较强的依赖感,对未来的生活愿望发生很大变化,生活兴趣、爱好变得狭小,感到自己对社会没有多大用了,就形成了老年意识。
  老年意识的形成,大多是与体力衰退、活动降低、思维能力减弱和各种疾病的出现相关联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老年意识的形成是与每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容忍力,与主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个性心理特征密切相关的。当然,还包括外界对老年人的认识和态度。但是,有专家对老年意识的形成通过抽样调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形成老年人意识的内在因素为86.1%,外在因素是6.4%。而内在因素中,对待身体的态度、对待疾病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对今后生活目标的选择,毫无疑问都与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可以得出结论,老年人意识的形成是不能简单用年龄划线的。在日本心理学家守屋国光的一项调查中表明,在65-69岁的老人中仍有半数以上没有老年人意识。没有老年人意识的人显然比具有老年人意识的人的生活态度更为积极。孔子说过"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老年人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反映。这对延缓老化起着重要作用。
  2.1.2 对待"老"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功能或快或慢都必然出现退行的趋势,这是个自然过程。许多行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人,虽然没有产生那种特有的"老年人意识",但绝大多数人也会对自己的年龄变化有着客观的认识。对进入老年行列的人进行观察,他们对待老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1)愉快地接受老年期的到来
  无论你是否愿意退出工作的舞台,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退休都是不可避免的。愉快地接受这个事实,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是最为可取的态度,对待老年期到来的这种积极态度,必然大大延迟"老年人意识"的到来。
  一对离休老夫妻,双双上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他们原本都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由于他们多年工作所养成的认真、积极的态度,经过几年的学习、练习,他们的作品已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不断有人前来求画求字,最近听说夫妻俩准备举办自己的书画展。他们的离休生活充满了乐趣。他们的成功在于:不是随着退休而惆怅,而是从开辟新的生活中寻求欢乐。
  (2)不现实的超脱态度
  诸葛亮《诫子书》中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里淡泊体现了对一些凡人琐事的超脱,体现了人生高远的品格和心态。一些老年人常愿意以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名句来表明自己对生活的超脱态度。其实对郑板桥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释,而郑老先生的本意恐怕也不是要用一种完全糊涂的态度来逃避生活。
  比如个人名利、待遇,以及家庭中的琐事,一些人大可以采取豁达、超脱的态度不去计较,装些糊涂,省去许多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必要的人际纷争。而对待涉及个人晚节、子女家属大是大非的问题和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事却不应该糊涂。
  年过九旬蜚声中外的学者钟敬文在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只说了一句话:"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退休并没有脱离社会,也改变不了人的社会性。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不去狗苟蝇营,光明磊落,这才是老年人应取的豁达、超脱态度。离开了这个原则的故作超脱之态,常常掩盖着自己对某事的念念不忘和内心的愤世嫉俗,这样的压抑是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
  (3)消极躲避型
  就如同上学、工作、结婚一样,离开工作岗位只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若能顺应之,把其作为新生活的开始,老年人的人格就会进一步良性发展,并使今后的生活过得轻松、自在、平静、潇洒。若把退休视为从有用转化为无用,拒不接受年老、退休的事实,退休就确实可能成为一个难于逾越的"关口"了。
  某单位的一位老领导,在单位为他召开的退休欢送会上,讲了许多"希望不要人走茶凉"之类的话。退休后,单位多次组织老同志活动,他都借口不参加,连取工资也让别人代取。自己疏远了别人,他却固执地认为是别人势利眼,冷落了他,仍然希望别人继续围着自己转。
  他的社会角色变了,而他的原有思想方法、思维模式却拒绝随之变化,因此,他消极躲避生活,不会以新的角色身份与周围人相处。
  (4)不适应型
  据报载:某企业在欢度厂庆时,邀请离退休的历届老领导欢聚一堂。不料,一位曾任过副厂长的七旬老者,在回忆当年率领职工大展宏图的情景时,连声说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完了,我是一个废人啦,早就让大家遗忘了。"接着便声泪俱下、难以自持,令在场者十分尴尬且不知所措。
  由于身体原因及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不少老年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失落感,觉得自己越来越远离现实生活,正逐渐被人遗忘,于是吃不香、睡不着,缺乏生活兴趣。虽然不少老年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但如果长期被这种不良心态所困扰,必将影响身心健康。 不尽快摆脱这种不良心态,"老年人意识"必将早早到来。一个时期之内不能适应退休生活,也是正常的,经过积极调整,其中许多人都会逐渐适应退休生活,重新使自己的生活生动活泼起来。其实,老年人的个人价值已不在其还能为社会做出何种贡献,而在于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心境。
  2.1.3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类型
  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类型体现了不同人对"老"的态度,也会影响"老年人意识"到来的过程。也许那些始终抱有积极态度的老人,终生不会产生"老年人意识"。老年心理学家把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做了如下划分:
  (1)愉快积极型
  这类老年人热爱生活、工作,保持以往的各种活力。他们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在健康条件允许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继续关心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事业,不断努力去获取新的经验。他们性格开朗,心情愉快。尽管他们生理活动水平明显衰退,但心理活动水平仍然旺盛,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他们无疑属于积极进取的类型,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尊重和关心。
  (2)直接兴趣型
  他们理智地接受老年期的到来,顺应离退休后角色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他们对生活能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同前类老年人相比,他们往往选择力所能及,及真正感兴趣的活动来安排自己的时间,从中得到无穷乐趣和自我满足,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类老人的心理活动是较为成熟的一类。
  (3)关心健康型
  这类老年人特别关注自身的生理健康,惟恐年老体弱、多灾多病,甚至担心疾病已经侵袭自己。为了对付疾病的威胁,保持身体健康,他们或者把自己关在家里"修身养性";或者奔波于医院与药店之间,打针吃药,长期进补;或者热衷于各种健身疗法。虽然他们也在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恐惧心理影响,收效甚微。这类老年人也有区别:一部分确实有病,但他们常常夸大病情,另一部分是基本无病,但他们总是无端怀疑自己有病。这类老年人的晚年由于心理自扰,生活很难顺心。
  (4)解脱型
  这类老年人的性格一般比较内向,离退休后把社会活动降到很低水平。虽然,他们对外界事物仍有兴趣,但还是尽量从以往的人际关系中撤离出来,减少交往,也不主动寻找朋友。他们喜欢静静地呆在家里,或者找个僻静的地方看书、听音乐,或者干脆闭目养神,过着隐居的晚年生活。他们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易开口求人。这类老年人往往伴有抑郁的情绪状态。
  (5)寻求支持型
  这类老年人喜欢早点离退休,把离退休看做是躲避繁忙事务的机会。虽然也主动地从事适当的活动,但是习惯于被动地应付各种活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因此,比较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他们也乐于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争取别人的同情,借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支持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者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
  (6)坚持工作型
  这类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的人,如今人老了,也不愿意别人谈论自己的年龄,甚至厌恶退休。他们害怕无所事事,坐享清福。他们事必躬亲,用忙忙碌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是能干的。
  (7)冷淡型
  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且对现状又无能为力。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于是喜欢用回忆以往最愉快的经历作为自己的乐趣。对身边的事情无兴趣,冷漠无情。表现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心态。
  (8)自责型
  这类老年人在回顾自己一生经历时,发现自己的一系列目标都没有达到。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的无能,因而常自责、自卑,甚至有罪恶感。这类老年人极其自卑,常自怨自艾,长期处于沮丧和心灰意冷的状态之中。
  (9)好怒型
  这类老年人性格暴躁,常为了一点小事暴跳如雷。他们往往多疑,常把自己看做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在算计他。他们感到生活毫无乐趣可言,回顾往事,常常是得不偿失,怨天尤人,心情很难舒畅,长期积郁极易患病。
  不同的心理活动类型的形成,是与环境影响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心理活动类型决定了他们当"老年意识"临近、形成时,将采取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的态度。上列九种老年人心理活动类型,并非每个老年人都那样典型。但总会有一种主要特征较为明显。从老年人心理活动的特点看,愉快积极型和直接兴趣型两类老人较为理想向上。他们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延缓或避免心理衰老。冷淡型、自责型和好怒型这三类老人处世消沉,他们比较容易心理衰老。每个老年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通过积极地自我心理调节,改变、调整自己不良的心理活动,以爽朗乐观、豁达的心态过自己幸福的晚年。
  
  2.2 老年人的智力
  智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各种能力有机地综合而成的。包括人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实际操作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智力是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的汇合的或整体的总能量。"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会逐步减退,到老年时则显著下降。这种观点曾影响了许多人。研究表明,作为人脑主要机能的智力,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迅速衰退。
  一位接近退休年龄的机关干部,在一段时间里总是丢三落四,办起事来张冠李戴,他就怀疑自己得了小脑萎缩症,四处求医,紧张得不行,认为自己智力有损。经过检查,他脑组织一切正常,没有器质性病变。可他仍为自己的记忆减退而苦恼,认为自己的短期记忆功能出了问题,最后,经过看心理门诊才使他恢复了正常的心态。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2.2.1 不要把记忆力同智力混同起来
  人的年龄与智力有一定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的最佳年龄是10-17岁;记忆的最佳年龄是18-29岁,35岁达顶峰,而后逐渐衰退下来;比较、判断能力的最佳年龄是30-49 岁;动作、反应速度的最佳年龄是18-29岁。对于老年人来说,在50-69岁年龄段中,人的知觉能力仍是最佳状态的76%,动作和反应速度为峰值的92%,记忆力为峰值的83%,比较和判断力为峰值的87%。70-8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上述能力分别为峰值的46%、71%、55%、67%。
  随着对智力研究的深入,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中的语言成分和抽象思维能力并不下降。那些后天获得的,与知识、文化和经验积累有关的智力成分(称"晶态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不断增强。
  大脑大约有140亿个细胞,而每小时只有1000-1200个脑细胞衰亡。这样,即使人活到100岁 ,也只损失10亿个细胞。脑组织仍有巨大的、潜在的开发可能。就智力来说,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只能是各有优势。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动作反应能力减退,但作为智力核心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并未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迅速退行。老年期和儿童期一样不是简单地从成熟期递减的变化,而是具有统一性和完整结构的时期。因此,简单地认为老年人的智力像体力一样的那样衰退,这是不科学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有许多高龄老人保持着良好的智力和不懈的创造精神,比如,曹禺、冰心等著名作家和季羡林、钟敬文等学者。在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历史上的孔子、孟子、近现代的齐白石、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泰戈尔、巴甫洛夫等,他们的创作生涯几乎都延续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2.2.2 记忆力减退不是综合智力退行性变化的标志
  许多情况下,记忆力下降并不表明老年人综合智力的退行性变化,更主要反应了他的人格变化。有时人们在形容人的行为怪诞,往往会说是"老糊涂了"、"傻了"。其实,除了那些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老年痴呆症和其他类型的老年精神病之外,许多情况是指因其人格发生消极变化而出现的人际关系适应困难、社会生活适应困难。这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后面另述。
  
  2.3 老年人的需要
  需要是个体对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形成动机,产生行为的目的。人的一生会有许许多多的需要,或者是具体的需求。人就是在不断地产生需要、追求需要、满足需要、再产生新的需要的基础上成长的。社会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进步的。一个人没有了需要和追求,他也将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从总的方面可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对人需要的深入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 5个层次,这就是: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生理的 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如果他能够充分或大部分释放出自身的潜能,他就可以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杰出者。每个人在他一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层次占据优势。在不同的年龄段,同一层次的需要也会有不同的目标指向和实现方式。比如,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青壮年时期的追求目标主要是事业有成,获得相当的名誉、地位。而老年时期则可能会表现为通过各种方式发挥余热,在公益活动、休闲活动、人际交往中以自己待人处事的成熟方式保持和表现自己良好的心境和人格特征,以及在兴趣、爱好方面发挥自己的才智等。同时,随着增龄和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退行性变化,青壮年时期表现不突出的诸如:健康的需要、依存的需要、稳定的需要等方面将逐渐突出。
  老年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体现了老年人对生活的多种追求和生活的多彩性,也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老年人面临的各种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健康老人中比较典型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尊需要
  自尊是在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被确认基础上产生的满足感。许多老人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有成就感,能悦纳自己。还有的老年人,虽然几十年工作平平淡淡,无名、无权、无功、无利可谈,但他们做到了问心无愧、胸怀坦荡,能够直面人生和家人,也会形成满足感。
  但有的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后,认为自己成了无用的人,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失去了自尊,因此也失去了心理平衡。这样的老年人经过一段积极地调整之后,许多人都能适应退休生活,恢复自尊和心理平衡。也有的老年人对生活、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人到老年仍感到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自卑、自责,严重者导致自我封闭。这些人就需要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调整,有些人还需要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
  (2)尊敬需要
  尊敬的需要是以名誉、地位、权力、财富、社会成就、社会威信等为基础,通过他人肯定的态度,以及个人对这种态度的感受而实现的。
  许多老年人在多年的工作中都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们得到了他人的尊敬。但是,不可否认,老年人退休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是人生中由工作、事业的顶点逐渐向下移动的一个转折。有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总感到"人走茶凉"。在家里人老位衰,认为家人待自己不如从前,不尊敬自己了,产生失落感。长期处于这种心态,会影响身心健康。
  这种心态的产生,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社会是复杂的,人心也是会变的,当你退休之后,周围确实会有一些人发生态度上的变化,这是正常的。对于过去有职有权的人,这也许会使他们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有助于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第二,有的老年人退休后一时不适应,表现多疑、过敏。例如,一位过去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年人,退休后有一次从单位要车去看病,当看到派来的车比自己过去乘坐的车档次低了, 竟愤然拒绝乘该车去医院。他觉得有失自己的身份。这体现了这位老年人对尊敬的需要。但也反映出他看问题的偏差,是需要调整的。
  (3)工作需要
  工作是体现人自身价值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青壮年时期,工作是人生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人到老年退休之后,工作的含意已与过去不同。对一些人来说,工作仍是谋生的手段。而对更多的老年人来说,工作在于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对实现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身体尚好,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但仍有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有的人能继续找到发挥余热的岗位,有的人积极投身于义务性公益活动之中。例如,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就组织起一大批离休老干部,不辞辛苦地深入大、中、小学和企业、机关去进行传统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广大青少年和公众的热情赞扬和尊重。
  考虑到有一批老年人有工作的需要,社会应当为他们积极创造这方面的条件,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4)创造需要
  创造也属于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老年人的创造内容、创造活动形式一般又别于中青年人的创造活动。人类的创造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因。人的创造性是人生命活力的张扬。许多老年人仍有这种心理需要。一般来说,他们的创造体现更多地寓于兴趣 、爱好和休闲活动之中。当他们的创造需要在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活动中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将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充实,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5)交往需要
  人是社会中的人,所谓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情感的交流,使自己满足归属的需要。否则,人老之后交往水平若进一步降低 ,会产生孤独寂寞感,会逐渐降低生活的情趣,严重的会影响身心健康。老年人刚从岗位上下来,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从过去工作型的交往,逐渐调整为社会型、社区型、志趣型的老年人社交范围,以适应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6)坦诚需要
  坦诚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态度,坦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没有了工作压力,也离开了过去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矛盾,一些人变得无拘无束,许多人变得坦诚、开朗,敢说自己之所想,他们由此而使心理平衡。
  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希望他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征询自己的意见,能对自己坦诚、直爽。有时,交往中的拐弯抹角,不恰当的试探、暗示会使他们感到别人的轻视、不尊重。
  (7)亲情需要
  在归属和爱的需要中,亲情需要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对亲情的感悟、理解和要求在不同的年龄段又是有区别的。老年人退休,家成为他们更为重要的生活空间。从工作岗位上的回归,使得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家庭生活。随着生活重心的转移,他们更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尤其是一些身体不好,社会交往范围较窄的老年人,更注重与子女和孙子女们的关系,他们渴望亲情的往来和天伦之乐。全家人其乐融融成为一些老年人理想的幸福生活。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中青年人都处于紧张的生活之中。尤其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务、外有事业,很难做到经常陪伴老人。另外,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观念变化也加快,代沟形成的年限在缩短,观念上的差异也必然要反映在家庭之中,极易形成亲子间的隔阂,有碍于心理上的沟通。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亲情需要,家庭成员都应做出努力,主动调整自己,理解对方,适应对方,体贴对方,使每个人都能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亲情的温馨。
  (8)求偶需要
  这是孤寡老年人中存在的心理需要,也是爱和归属需要中的组成部分。爱的需要包括爱别人和被别人爱。由于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子女很难经常陪伴老人,丧偶老人会因此感到寂寞。另外,子女亲人的关心、照顾,毕竟不同于夫妻间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丧偶老年人产生求偶的需求是十分正常的。社会和子女应当理解、支持、帮助丧偶老年人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9)康乐需要
  生活得健康有乐趣是每个老年人的共同需要。在老年秧歌队、老年迪斯科舞队、老年交谊舞队、老年合唱团、老年骑行队、老年戏迷等各种老年人团体中,"老来绅士"、"老来俏"已逐渐成为时尚。老年人通过穿衣、打扮、修饰自己会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老年人随着身体各功能的老化,还会出现各种不适和疾病,老年人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老年人更需要坚持锻炼身体、注意营养、生活有规律、加强保健。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完善老年人卫生保健体制,精心组织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以满足老年人康乐的心理需要。
  (10)支配需要
  由于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在家庭中地位、经济和生活方面的支配权也可能被弱化,这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平衡。老年人仍希望在家庭生活中享有一定的支配权,这是他们自身价值的体现。老年人希望对他们的居住空间、财物收支、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能自行支配,不愿意家人或外人的干预,以使自己能过随心、舒心的晚年生活。当老年人感到自己支配权受到威胁时,有的会不满、有的会失望、有的会自卑、有的会采取不恰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例如,有一位退休女工,平时很少与家人沟通,花钱向儿子要。她过去积攒了几千元,总怕被儿子、儿媳发现。为了安全起见,把这笔钱的存单放在了邻居家。后来被儿子发现,催促老太太将存单取回并妥为保管。
  (11)安静需要
  安静需要是适应老年人的身心退行变化而产生的需要,许多老年人盼望儿孙绕膝,但孩子们的喧哗、吵闹又会使他们心烦意乱。老年人在同龄人之间热闹地交流之后,回到家也总要归于平静,调整自己。因此,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这个心理特点。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也应照顾老年人的这种需要。老年人最好能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另外,老年人即使十分高兴时,也不要长时间处于吵闹、喧哗、躁动的氛围中,以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12)稳定需要
  稳定需要属于老年人安全需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老年人的体力、精力,还是未来的时间, 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晚年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相对稳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一些老年人需要付出相当地努力才能较好地实现这个转折。因此,生活中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未知因素,不稳定因素,那些他们不熟悉事物的出现,都要求他们重新适应生活,都会增加一些老年人的不安、焦虑,他们希望晚年生活稳定、平和。
  但是,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高速变革的时期,任何稳定都只能是阶段性的、相对的。因此,这就要求社会在变革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利益和需求,同时也需要老年人不断学习新事物,以内心的平衡去适应发展变化的新事物。
  (13)依存需要
  这也是一种安全的需要。人到了晚年,尤其是生活自理面临问题时,依存的需要就十分突出 。能否满足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要,是衡量全社会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也是每个家庭完善家庭内部心理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应注意满足老年人这种心理需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正确地认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恰当地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一项需要整个社会、老年工作部门和每个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
  
3.特殊类型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人的心理世界千姿百态,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因此,简单地归类是很难说清人们所有心理问题的。但是,就一般意义上说,人的心理发展又是有规律的。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探讨鳏寡老年人、病残老年人和精神异常老年人所具有的共性的心理问题。
  
  3.1 鳏寡老年人心理问题
  "白头偕老"是对婚姻美满的祝福,但夫妻相伴终有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夫妻中总会有一人先辞世。失去妻子的为鳏夫,失去丈夫的是寡妇。鳏寡孤独反映出了老年人丧偶之后的寂寞、孤苦的心情。
  美国心理学家荷尔姆斯,对生活中给人造成重大挫折的事件进行了研究。他根据人的挫折体验程度,以100分为事件对人打击的最高分进行了排队。结果是,失去配偶是人生中最为悲痛的事件,给人造成强烈的挫折感。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婚姻家庭相对稳定得多。老年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共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经历,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中国老年丧偶,会对未亡人的生活习惯带来很大的冲击。老年丧偶会威胁到一些未亡人的安全感,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有的老年人在丧偶之后,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能够摆脱丧偶的阴影,从悲伤中走出,重新安排自己的未来生活。有些老年人则难于做到这一点,表现出很消极的心态,最终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种消极心态常见的有:
  3.1.1 过度悲伤型
  《释名·释亲属》中说:"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此段话的本意是,丧妻之夫为鳏夫,鳏夫则因忧伤痛苦而夜不能寐。鳏夫如此,寡妇当然也不例外了。
  失去亲人悲伤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过度悲伤、长期悲伤,将悲伤作为一种稳定的心态持续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能自拔者,就成为一种不健康的病态心理了。
  例如:有对老夫妻感情甚笃,原来工作时都忙自己的事,离休后,孩子都已经成家另过, 脱离了工作,家务负担也不重,夫妻双方都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家庭中,转移到对方身上。 两人同起居、共出入,有了充分的时间沟通,都感到离休之后才真正地了解了对方,依恋之情日浓。
  不幸的是,丈夫在一次外出旅游中意外身亡。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妻子毫无思想准备,听说后悲伤得晕了过去,醒后哭得死去活来,悲痛欲绝。丈夫的丧事办完了,妻子却迟迟不肯撤掉家中的灵堂,坚持要在灵堂中独自陪伴丈夫。经过一段时间,在子女亲友的劝说下撤掉了家中的灵堂,却不肯到子女家换换环境,改善一下心情,长期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解脱。原本比较好的身体很快就垮下来了,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有人说,如果她还工作,或者子女在身边有个寄托,她不会如此。其实,从悲伤中走出来需要外界的支持和他人的帮助,但更主要的是自己要有摆脱悲伤的愿望和勇气。中医的"七情"学说认为,"悲伤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本来就处于退行之中,老年人丧偶,过度悲伤可使老年人肺气郁闷,上焦不通。过度悲伤不但会降低老人适应生活的能力,还会使人体的代谢功能减低,免疫功能削弱,促使迅速衰老、疾病丛生,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
  3.1.2 怀念恋旧型
  老年是人生旅途的后半程,老年人大都爱留恋、回忆过去,这是从心理上对自身能力、自身价值的肯定。老年夫妻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岁月,是老年爱情生活的调味剂。老年人丧偶会使未亡人强烈地感到死亡在不可抗拒地逼近。一些缺乏健康生死观的老年人感到无助、焦虑,缺乏生存的美好希望。当人感受不到未来的希望时,留恋追忆过去就会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婚姻几十年磕磕碰碰,吵闹不断。由于相互的适应,这种吵闹不是简单的责怪,而是一种宣泄和平衡自己的重要途径。双方之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非常强。丈夫身体不好,内外都更多地依赖妻子。丈夫是个有学问的人,虽然上了年纪,还要读书看报。他的见解对与不对总要有人听,妻子就成了他的听众,使他感受到自己对问题的领悟能力不减当年。不幸的是,妻子患病先他而去。
  常年在生活中养成的对妻子的依赖性,在妻子去世之后马上转化为强烈地无助感和孤独感 。悲伤之后,他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变得感情脆弱,常常流泪,也无心再读书看报。他的心理在迅速退化,回忆过去成了他主要的生活内容。他的现实生活变得一团糟。有人提醒他该换衣服了,他会说:"老伴走了,我不知道换什么衣服。"有人劝他:"自己不会做饭,到外面买点吃。"他会说:"没有了老伴,吃什么都不香了。"总之,他变得非常脆弱,他越追忆过去,神情就越忧郁。
  当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死亡就会迅速逼近。因此,对过去的追忆和怀恋绝对不应成为妨碍自己设计未来、勇敢生活的障碍。如果这位老先生的妻子天上有知,也一定会希望他从过度悲伤怀旧的误区中走出来的。
  英国有位学者对4500名55岁的寡妇调查证明:丧偶后6个月内,死去213人,占同龄死亡率的40%。有人对4455名丧妻鳏夫进行9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有5%的人由于丧妻过分悲哀, 即在半年内死去。面对丧偶的悲伤,如何从怀旧的误区中走出应当引起老年人的关注。
  3.1.3 后悔自责型
  时常可以听到一些丧偶之人自责地讲这类的话,例如:"都怨我,当时如果我能及时注意,他(她)就不会走得这么快了。"把亲人的死归结为自己的责任。不过有的人只是说说而已,这种表达哀思的方式可以理解,也不过分。但是,如果真的过敏地把那种自责与亲人的去世等同起来,使悲伤之情长期萦绕心头就成为问题了。
  有对老夫妻平时丈夫脾气不好且任性,为此,妻子总是生气。妻子去世后,丈夫严守民间习俗,除妻子的生日、祭日之外,各种祭神祭鬼的节令老先生都要为妻子上供烧纸,他一边烧纸一边念叨:"老婆子,你不该走的,我常让你生气,都怨我对你不好,没能好好补偿你就走了。你活着时候,咱们没这样好好聊,现在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了吗......"
  因为过去夫妻间的磕碰,妻子死后,他在悲伤之余产生了强烈的自责、罪恶感。他因为无法补偿过去,就用这种持续的悲伤不断地责备、惩罚自己,以求得到良心上的安慰,并因此而减少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位老先生同样处于不健康心态之中。
  3.1.4 自我封闭型
  老人丧偶后,在一个时期之内他们交往的范围会随着亲人的失去而缩小许多。这时,老年人不要让悲伤禁锢自己,要努力保持自己原有的交往范围,重振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些老年人随着自己身体的衰弱和亲人、朋友的先后辞世,孤独感不断加重,适应更为困难。自己被"老年意识" 所左右,把自己封闭起来,性情越来越古怪。有的老年人会更加固执、任性、猜疑、保守, 办事以自我为中心,拒绝别人的好心帮助,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健康。
  心理学家建议,老年人丧偶后切勿过度悲伤,这样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使"老年人意识"更迅速地到来。为了尽快地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应当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可以做些大的变更来改变生活,重新振作自己。比如:旅游、改变居住环境、暂时与儿女同住、住到老年公寓、积极参加各种老年人社团的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等。怀念逝者并不妨碍寻找新的人生伴侣,如果有条件,可以重新组织家庭。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