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巴菲特之子教你超越自我:做你自己

彼得·巴菲特(美)
:推荐序(1)
  推荐序一
  股神 沃伦·巴菲特
  彼得在书中阐释了我和他母亲与孩子们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彼得兄弟姐妹的成长环境与同时代成千上万的其他孩子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也从未有过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个人财富或荣耀,而是对广阔世界所做的贡献。彼得和我持相同观点,即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于你,而你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尤其是为受苦的人们做些事情。我为彼得感到骄傲,也为他写的这本书感到骄傲。
  推荐序二
  不要做别人,要做自己
  创新工场董事长 李开复
  人人都知道学巴菲特投资,但是读完彼得o巴菲特的《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给儿子的人生礼物》后,我的新体会是更应该学沃伦·巴菲特做父母。
  一般人可能羡慕生在一个富豪家"嘴里含着金汤匙"的天之骄子。但是股神巴菲特明确地否定了这一点;他认为家庭给了富二代"豪华的环境,贫乏的人生,他们不是生来嘴里就有金汤匙,而是生来背上就插着金匕首"。
  因此,沃伦·巴菲特给了彼得独特的教育。虽然他只给彼得9万美金,但却给了他一个支持、鼓励、诱导的环境。他鼓励彼得:如果你想人生多彩多姿,就试着学所有有兴趣的事。他激励彼得多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的热情所在。沃伦·巴菲特理解找出热情所在是一个辛苦又玄奥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若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是这样的环境和苦心的父母才造就了今天成功的作曲家彼得o巴菲特。
  今天的中国非常需要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中国的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甚高,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理想去做,全然听不到孩子自己心中的声音。有些中国的父母给孩子太多溺爱,教导孩子一切"向钱看",这反而是在孩子身上插下"金匕首"。中国的有些独生子女在"有求必应"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学到独立自主的生存之道。所以,当我在我的微博转发了一些《做你自己》的精华,我得到了很积极正面的共鸣。其中有一条微博被3万人转发!
  彼得完全可以轻松地进入投资界,靠着父亲的名声获得成功。但是,当他放弃了这样的人生,而走向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生时,他便具有格外的说服力。
  《做你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实和我在2005年《做最好的自己》中描述的是一致的:不要做别人,要做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召唤,寻找自己独一无二的理想,引领自己的一生。下定决心就勇往直前,成功后不要忘了回馈。简单地说: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文化
[Amber demo]
:推荐序(2)
  推荐序三
  你的选择
  阳光媒体主席 杨澜
  人生最无法选择的就是出生这件事。如果你生在索马里的战乱与贫穷中,你很有可能在襁褓里就因病夭折了,或者最终走投无路去做了海盗,在帮派火并中死于非命。这世界有极其混乱残忍的一面,别跟我说这是上帝的安排,或者说苦难本身有什么意义。
  不过,如果我们把范围限定在和平的环境中,你更愿意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如果你出生在美国最富有的家庭呢?如果你的父亲是沃伦o巴菲特呢?
  彼得o巴菲特最有资格回答最后这个问题。每个初次见到他的人都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巴菲特?请问沃伦o巴菲特是你什么人?"在得知沃伦是彼得的父亲时,对方通常会接一句:"但你看上去很普通哎!"试想,当你几乎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对话,你大概也会想:难道巴菲特的儿子就该有三头六臂吗?!不可否认,彼得从小并不缺衣少食,他申请上大学时给他写推荐信的人中就有《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大学尚未毕业就得到了爷爷9万美金的遗产。如果他想在华尔街谋个什么差事,那还不是老爸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的事?但他偏偏做了音乐人。"音乐人?噢……成功吗?"这是彼得经常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话题。啊,原来如此!作为股神的儿子,你可以不搞金融投资,但不可以不成功。这就是彼得的烦恼。他不得不生活在一种比较中,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他要多么成功才算成功?他要怎样做才不让父亲失望?他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独立的身份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如果成功,人们会说:"他是巴菲特的儿子嘛。"他如果不成功,人们又会说:"他还是巴菲特的儿子呢!"这些问题对于他比对普通家庭的孩子难得多。不少成功人士的子女仅仅是为了怕让父母失望,才选择了自己毫无兴趣的职业,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们通常认为穷孩子与富孩子在行为模式上一定会有很大不同。社会学的调查却发现,这两组孩子中有极端行为取向的可能性几乎一样大。他们当中都有孤僻封闭、胆小怯懦的,也都有脾气火爆、叛逆滋事的,原因并非来自家庭的经济状况,而更多地与父母感情不和或长期缺少关注有关。彼得终于认识到,父亲给他带来的最大的幸运不是他事业的成功,而是给了孩子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以及对孩子自由选择的充分尊重。在父亲的鼓励下,彼得的哥哥豪伊成为了摄影师,姐姐苏茜成为家庭主妇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彼得永远记得,当他20岁出头,决心以音乐作为终生职业追求时,他的父亲对他说过的一番话:"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o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对彼得而言,有这样一番话已经足够了。
文化
[Amber demo]
:推荐序(3)
  出身富足的孩子往往缺少奋斗的动力。生活无忧,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父亲亲身示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自己想做、能做、且被社会需要的工作,并为之不遗余力,这就是人生的快乐,这是获得自尊的最可靠的途径。它激发我们生命中最棒的自己。生活中我们总是把事情搞砸,但如果因为怕失败就选择最安全的道路,那么人生的乐趣就会大打折扣。
  彼得把生活比作磨刀石。在他的音乐之旅中,他得到过也失去过事业的机会。他曾通过邻居的介绍,将自己对印第安人音乐的研究交给当时正在拍摄电影《与狼共舞》的凯文o 科斯特纳,对方很感兴趣,很快就邀请他为电影作曲。然而一直写纯音乐的彼得低估了电影音乐的特殊性,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去琢磨音乐如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果最终只有一段两分钟的"火舞"被影片选用。该片日后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让彼得扼腕抱憾,同时也获取了人生的一大教训--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即使到手也会溜掉。功夫不负有心人,若干年之后,他对原住民音乐文化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终于让他在这一领域得到充分的肯定。而当他受邀举办音乐会时,父亲也会前去凑凑热闹,并声称他必须看看自己给儿子交的钢琴课学费到底是不是成功的投资。
  拥有亿万家产的沃伦依然每周工作6天。对他而言,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财富追随兴趣,而不是兴趣追随财富。有关遗产,沃伦o巴菲特的名言是:"要给他们足够的钱做他们喜欢的事,但不能给他们太多钱让他们可以无所事事。"慈善对于他而言不是一种救赎,而更是一种承诺。在决定把370亿美元的财富捐给比尔o盖茨基金会之后,他也分别给自己的3个子女每人10亿美元设立慈善基金会。这么大的责任也改变了包括彼得在内的子女的生活。他与妻子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研究分析如何有效地做慈善。最终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处于弱势的女童,并决定用父亲的这份礼物有系统地促进女童健康成长和平等地接受教育机会。
  今天的彼得把他人生探索的心得与我们分享: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
  当然,有沃伦o巴菲特这样智慧而开明的人做父亲还是很不赖的!
文化
[Amber demo]
:中文版自序
  中文版自序
  致亲爱的中国读者
  彼得·巴菲特
  非常高兴这本书能在中国出版,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能与未曾谋面的你们,产生美妙的邂逅。对我而言,中国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它正以飞快的速度崛起,世界在赞叹中看到它的巨变。中国正在改变世界,从商品制造到价值观的传输,巨龙的吼声变得越来越响亮。
  而在每一个快速变革的国家中,都会遭遇这样的难题:我们如何抵御各种诱惑和压力,找寻自己的人生志向,以源源不绝的激情去追寻梦想。我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关于金钱和幸福的价值观,它们基于我的个人成长经验,以及我在摸索中体味到的各种挫折和喜悦。很多人认为,我的人生起点很高,没有谋生的压力,自然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此种看法,我并不认同。离开大学后,我开始独立地生活,不仅要负担音乐工作室的开销,还有房贷的压力。我和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两样,都在为了工作和生活不停打拼。我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非常幸运,但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最重要的做人态度:你的人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
  我父亲沃伦·巴菲特,因为在股市上的巨大成功而享誉世界。对我而言,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而且是以话语、行动深深影响我的一个先行者。他极度享受工作带给他的乐趣,每天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让他最开心的,并不是赚取了多大的财富,而是他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对他而言,钱买得到的东西始终不是必需品,他生活里的奢侈品很少,开的车也是十几年没有换。他相信,一个人拥有的胆识和决心,比金钱要重要很多倍。
  我发现有许多父母会给孩子提供经济援助,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很宽裕。但假如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也不允许他们去发掘自己的天赋,这就会导致很不幸的结果。孩子需要犯错,才能从中学习;孩子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当善意的父母给子女铺就的道路太过平坦时,父母就剥夺了子女赢取自尊的机会,这也让孩子们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欠缺了战胜挫折的经历。对孩子们而言,只有战胜这些挫折才能拥有真正、持久的自信。即便是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也能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向,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也有独一无二的方式,寻找自己在世上要走的道路。
  我的父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让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寻找属于我的道路,还有幸福(而非财富)。他们身体力行,告诉我快乐有很多方法,而我得找到自己的对抗失败的方式。在这一路上,他们放手让我独立思考与成长,给予我真正的尊重和关爱。
  曾有中国读者问我,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义但待遇很低,你会如何抉择?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选择的答案与本书所表达的价值观很契合:我会选择待遇低的那份,因为金钱是副产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钱买不到快乐,而人的价值观才是最稳定的货币,它为我们赚得自尊,赢得心灵的安宁,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人生何其短暂,做自己最快乐的事,不要左右于他人的眼光,由自己去定义成功,这样你才能真正地抱拥幸福。准备好了吗?请跟我一起踏上这场美妙的探索旅程。
文化
[Amber demo]
:前言 Preface(1)
  前言 Preface
  这本书谈的是获得与回馈、期望与责任、家庭与社会以及周围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被空前的安逸所诱惑,同时又被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忧虑困扰得心力交瘁,我们拖着空虚的躯壳在求索中迷失了自我。
  简言之,本书谈到的是价值观、信念和直觉,以及成就美好生活的行为与态度。经济上的繁荣一向起起伏伏,唯有人的价值观是最稳健的货币,它为我们赚得自尊,赢得心灵的安宁,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同时,本书还谈到了身份认同,也就是将我们塑造成为独特自我的那些志向、才能、决断和机运。
  我认为,只有将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看作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我们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又塑造了我们的人格。"人生由你打造",虽然这个概念很简单,但打造自我人生的过程却错综复杂、充满困惑,各种期许和压力很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无论如何,经济状况和机运,都在我们的人生抉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人生终究要由我们自己打造。这是最沉重的负担也是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本书最根本的宗旨。
  那么,我们要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呢?面临众多的机遇,我们是应该挑选阻力最小的途径,还是挑选最有可能获得满足感的途径?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应该羞怯地拒绝深交、坦率和包容,还是应该敞开心扉,投入到实实在在、坦率的交往当中?在工作上,我们是要得过且过,还是应当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别人的帮助?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回馈"这门艺术?
  这些问题,只有我们的内心可以回答。而本书将会引导你的内心,为你的思考提供框架。
  但我又凭什么写出这样一本书呢?老实说我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我不是专业的哲学家或社会学家,更不会自诩为心灵导师。事实上,我唯一的凭借就来自于我自己的生活,它敦促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而又艰深的思考。
  感谢上天的垂青(我父亲称之为"投对了胎"),我出生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安全感是这个家庭带给我的第一份、也是最重要的一份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家变得富有、显赫起来,这是个渐进而奇妙的额外惊喜。我的父亲沃伦·巴菲特凭借努力的工作、坚定的信念和卓绝的智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之一。我说这些仅仅是出于子女对父辈的一种仰望和自豪感,我也谦逊地承认这些成就属于我的父亲,而非我自己。不管你的父母是谁,你仍然需要探索属于你自己的人生。
文化
[Amber demo]
:前言 Preface(2)
  众所周知,我父亲在财产继承方面的想法非常明确。他的基本观点是,出生时嘴里含着的金汤匙,最后可能会变成扎在背上的金匕首,考虑不周的赠与会浇灭一个人的雄心并枯竭他的企图心,从而使年轻人丧失寻找自己航向的冒险精神。我父亲在寻找激情、活出自己人生轨迹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那么他又怎么会拒绝让自己的孩子去挑战人生,并从中获得快乐呢?因此,巴菲特家族没有设立庞大的信托基金!我们兄弟姐妹在年满19岁之后,每人获得了一笔数额非常有限的财产,很明显,我们不该再有其他奢望了。
  当然更不会有丰厚的临终遗产。早在2006年,我父亲就将他的大部分财产(约37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一善行的捐赠规模史无前例。同时,他还设立了三个"10亿美元"的慈善捐赠基金,分别由我们三个孩子进行管理。
  因此,你可能会感觉很讽刺。现年50岁的我虽然肩负着十多亿美元这样庞大数额的管理责任,但这笔钱最终却是要捐出去的。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普通人,跟我的大多数作曲家和音乐家同事一样,只能通过新近的一部作品来体现自身价值,也无法预知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更加成功。
  不过还好,我现在从事的是自己热衷的事业,这是我舍此无他的人生选择。可能我不只继承了父亲的基因,还汲取了他的许多人生哲学。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很清楚自己一出生便拥有特别的优势。虽然从父亲那里获得的资助,并没有让我在经济起跑线上领先多少,但这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而且完全不是靠我自己赚来的。同样,虽然巴菲特这个著名姓氏不属于我一个人,但我却从中享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我从不抵制这些优势,而且一生都在思索它们的意义、影响和后果。用一句老话来说,我不得不学会从优势中取胜。
  《路加福音书》中有一句著名的经文,对我们的家庭影响很大:获得多的人,也应当多回馈。还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大多数重要的人生恩赐都与金钱无关。这些恩赐包括父母的关爱、亲密的邻里关系以及暖人心肺的友谊,还包括循循善诱并为我们的进步感到欣喜的良师益友。这些神秘的恩惠还包括才能、同情心和勤恳工作的态度。我们应该珍惜并回馈这些恩赐。
  但是采取何种方式呢?我们应该如何回馈这些悄然而来的、随机的恩赐呢?如何将这种恩赐发扬光大,而非单纯地回馈,从而使其超越我们自己的小圈子,在世界上发挥作用呢?我们该如何平衡追求与奉献、个人目标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如何避免被困于非我所愿的生活之中?我们又如何定义自己的成功--这种成功基于价值观和基本信念,而非单纯基于金钱和他人的认可,这种成功不会因为世事的多变和经济的低迷而暗淡--该如何迎向它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其中包括渴望活出自我的年轻人,尤其是当他们在追求自我人生的道路上面临风险、牺牲并需要勇气做出不同寻常的抉择时。另外还包括希望向孩子灌输牢固价值观的父母们,这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富于冒险精神,而不是感觉良好并自以为是地生活。
  这些人,还有许多其他人,包括教师、护士、商界领袖、艺术家,都承认自己生活在一个空前富裕但极不公平的社会。他们都心存良知,珍惜自己获得的恩赐,并希望能够利用它们回馈社会。如果这本书能够为那些探求人生真谛的人们提供些许的帮助和抚慰,那么我就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文化
[Amber demo]
:安于平凡(1)
  Chapter 1 安于平凡
  你就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可是你看起来好普通!
  自我出生以来,曾听过很多人对我说过类似的话,我一直认为这是一种褒奖--并非对我个人,而是对我的家庭。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普通",说穿了就是一个人可以"正常生活",被周围的人所接纳。换句话说,"普通"就是一个人有绝佳的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生。
  这种自我展示的能力来自于我们所拥有的人际和情感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正是从家庭中学习来的,确切地说,是我们通过耳濡目染吸收来的。
  我在本书中谈到的一切内容,均建立在这些核心价值观之上。因此我们不妨对其中一些观念稍作审视,也思考一下它们是如何代代传承的。
  如果要列个清单,我认为"信任"是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从广义的角度而言,信任可以理解为对美丽世界的坚守。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值得我们付出努力使其变得更加美好。如果你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想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抱持"信任"的态度会助你一臂之力!
  对世界的信任源于对人类的信任,即使我们并不完美,但仍然坚信人性本善。人们都希望做正确的事,但很多陷阱和诱惑会将我们引入歧途。做错误的事情绝非正途,而我们真正的本性,应该是公正而善意的。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有人觉得人性本恶--贪婪、好斗、溺于谎言和欺骗。坦白地讲,我很同情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他们无法维系友情、做生意时,无法摆脱算计和猜疑,甚至无法去爱别人。他们吝于付出,生活注定是一种煎熬。
  人性本善的信念,是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它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情。
  这种至关重要的信任感从何而来?它首先来自于一个爱意融融的家庭,以及要有一个安定而互助的社会。
  我的成长过程非常幸运。在美国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拥有一个极其稳定的家庭。伴我成长的那栋房子建于20世纪初,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独栋小屋。我父亲在1958年花费31500美元买下了它,距我母亲儿时的家只隔了两个街区。当时我的外祖父母仍住在那里。我们的周边是所谓的城乡结合部,那时奥马哈市才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是进出城的主干道,但我们的房子更像是一个谷仓,有着电影《鬼哭神嚎》中阴翳的阁楼通风窗。我们还曾经单纯为了好玩,在小小的侧院中栽了几行玉米。
文化
[Amber demo]
:安于平凡(2)
  当父母看到我能够在过马路前小心看好来往车辆时,便允许我步行去看望我的外祖父母。前往外祖父母家的路上,我就像是置身在一个充满爱意的气泡或长廊中。一路上都有亲人与我拥抱。我的外祖母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可能现在已不多见,她曾以此为傲。她总是忙着做饭或是在房子周围忙活。我每次去的时候,她都会给我做冰激凌甜筒,并在里面加入糖果,给我惊喜。而外祖父则总是询问我当天在学校的收获。在我步行回家的路上,邻居们会向我亲切招手或按喇叭示意。
  是不是有种田园诗般的恬淡?不错。但是我深知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幸拥有这样一个温馨祥和的成长环境。没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恐怕得走更多的弯路,才能学会去信任这个世界。
  但我要说的是:让我在儿时获得安全感并学会信任的,既非金钱,也非物质上的帮助。
  我们的房屋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爱心满溢。周围邻居的富有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邻里之间可以倾心交谈、彼此照料。我对他人的信任,来源于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温情,这种温情是在相互拥抱、品尝冰激凌甜筒以及辅导功课的过程中获得滋养的。
  如果说"信任"能使我们乐观地看待世界,那么"包容"也同等重要。坦诚地讲,如果人们之间毫无差异,比如来自同一种族,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性取向和政治倾向,生活或许会变得更加简单。但是,那样岂不是乏味透顶?正是这种差异调剂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差异的包容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反,当我们成为偏见的俘虏时,我们的生活将变得狭隘而贫乏。你不相信职场上的男女平等?好吧,你的世界正好缩小了一半。你无法接受同性恋?嗯,你的社交人群又要减少百分之十。你讨厌黑人?拉美裔人?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假如你这个不喜欢,那个也不待见,最终你的世界里将只剩下你自己,以及几个外表像你、思考方式也像你的人,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散发着傲气、死气沉沉的小型乡村俱乐部!这样的一个世界,还值得我们去生活吗?
  宽容是我在家中汲取到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我的父母都积极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权运动,对此我感到很骄傲。当时我还只是个孩子,无法理解这些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性和可怕的历史因素。但我并不需要关心种族主义和固执偏见的说教,我需要做的只是留心去看。
  我的母亲从来不羞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她在汽车保险杠贴纸上写着"好人不分肤色"。一天早上,我们发现有人在"不分肤色"上打了个叉,并潦草地改写上了"白人"两个字。这种愚蠢的破坏行为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曾经认为种族主义只会发生在像亚拉巴马州塞尔玛这样遥远的地方,并且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但这是在奥马哈,被认为是公正和人心开化的圣地,种族主义竟然也如此盛行。
文化
[Amber demo]
:安于平凡(3)
  这种情况令人无比失望,但我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首先,人们永远也不应将宽容看作是天生的事情,而是要积极地去培养这种态度。其次,自欺欺人地认为偏见是别人才有的缺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如果种族主义给我上了最富戏剧性的"宽容"课,那么显然,它不是唯一需要深究和学习的课题。
  我的母亲一直在向我们灌输宗教"宽容"的观念。我十几岁时,她经常带我去不同的教会,让我体验各种礼拜仪式。我们曾经去过南部浸信会教堂,那里的一位极具煽动性的牧师会通过诠释教义使集会人群达到癫狂状态,站在走廊里的身着白色制服的妇女会随时准备扶住并照顾那些由于过度兴奋而晕倒的人们。我们还去过犹太人教堂,那里的稀奇语言和古老仪式虽然少见,但同样令人敬畏。我们家也有很多相关的书籍,内容涵盖了伟大的佛教和印度教等东方宗教。
  不断地学习让我懂得,每一个信仰体系都是到达精神彼岸的一条真切、有效的途径。它们无关对错。那些膜拜者也只是试图触摸神灵的普通人,因此他们可能粗鄙、有瑕疵,但每一种宗教都应获得尊重。我母亲深信,宗教应该将那些追求共同意义与自我超越的人们团结起来,而不是分裂他们。
  我母亲在培养我们的"宽容"方面,非常坚定并富有激情,因此我喜欢叫她菩萨妈妈。如果她可以去中东传授教义(有人听的话),今天的世界可能会更加和平!
  我们家这些有关宗教和种族的看法,其实是为了教育我们要保有一颗开放的心。一个人应当时刻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观念。一个人总要尝试去理解对方的立场。这是道义使然,也是智慧使然: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可以让我们的胸怀更宽广。
  我母亲高中时一直是辩论小组的成员。她沉迷于激烈而又文明的讨论,于是巴菲特家的厨房也因此变得生气蓬勃起来。
  我的哥哥豪伊也是一个辩手。这使我的成长过程充满挫败感。每次展开家庭讨论,他总是显得更敏捷,更具有说服力。他懂得好多有学问的词汇,像是"纵然"、"反之"什么的。虽然我常常在家庭辩论中落败,但我也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这让我在这些讨论(甚至争论)中感到更自信和放松:没有人能够成为谈话的赢家,也没有人会是输家。
  你可以赢得一场网球比赛,你也可以输掉一场棒球比赛,但讨论却不是这样。讨论的目的是交流思想,并衡量不同观点的优劣。此外,论战中的"输家"实际上也是"赢家",因为他们在交锋的过程中学到了更多。
  这使我想起我们家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崇尚教育。
  这里需要做一下区分。这年头所谓的"教育",即使到了大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职业培训的性质。一个特定的专业,就仿佛一张通往特定学位的门票,进而是通向一个特定职业的门票。作为一个讲求实际的人,我并不是在抨击这种现象。如果你立志成为投资银行家或管理顾问,获得MBA文凭自然是实现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而学习政治学专业,也的确是进入法学院绝佳的途径。
文化
[Amber demo]
节:安于平凡(4)
  但我认为这种相对狭隘、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并非教育最重要的方向。人生由你打造,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尽可能生活得充实、多姿多彩、有价值,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什么都去学学,不只包括必要的谋生技能,还包括专业以外的无数知识。
  "从书中学习"当然是教育中很棒的部分。我是通过观察外祖父得出的这个结论,他向我展示了安静地读一本书时,是可以如此的安宁和愉悦。我还记得他悠然地躺在按摩椅上的模样,他的裤子提得很高,摘下来的假牙好像放到了身边的玻璃杯中!外祖父是我们家的学者,正是受到他的影响,我在初中时就学习了拉丁文。
  学习拉丁文有什么用处呢?基本没有。但是,我很高兴能够由此了解到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换句话说,这有点像为了教育而教育。另外,外祖父陪我做拉丁文功课,我们会一同翻书查找不认识的单词,在这种偶尔协作的瞬间,我们体验到了亲情的美好。
  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因此,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家的做法就是广泛讨论各种问题,并经常提议"查一下"。当我存有疑问时,当某一讨论或学校功课需要更多信息时,我就会求助于家里的《世界百科全书》或多年累积下来的《国家地理杂志》。
  需要说明的是,在还没有Google搜索的年代,信息查询真的是件体力活!我小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趴在地上,查找关于"东非鸟类"或"亚马逊原住民"的文章。查询资料就像是寻宝,虽然途中充满悬念和险阻,但最终找到宝藏时,就会无比的欣慰。在搜索框中点击几下的做法虽然很省时,但你不会获得满足感!很多时候,我临睡前都抱着好几卷百科全书,那些有关风土人情的故事常常令我着迷不已。
  我父母还积极关注我的学校生活,这也是他们重视教育的一种方式。
  我觉得有太多的家长将子女的学校看成是"神秘城堡",他们只负责每天早上把孩子送进去,晚上接回,却并不关心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只要成绩不错,不违反纪律就行。当然,偶尔会有家访日或家长会,但这些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或许他们还会觉得异常煎熬!
  我的母亲却有着不同看法。她在我上小学甚至高中时常常去我的学校(她很熟悉那儿的环境,毕竟那儿曾是她的母校)。她会静静地坐在教室的后排,观察上课的学生,看看老师正在教什么内容,用的什么教学方法。她的投入程度让我感到自豪,并使我明白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我母亲看重的不是我一年带回家几次的成绩单,而是我日复一日的实际所学。如果有更多的家长像这样关心子女的教育,我认为孩子们会怀着极大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度过他们的学校生活。
文化
[Amber demo]
节:安于平凡(5)
  上学和读书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那不是教育最关键的部分。的确,像物理或统计之类技术性的学科必须依靠正规学习,别无他法。但从使我们的生活尽可能丰富而有价值的角度而言,书本和学校可能是教育的工具,但并非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性的理解。这里的人性既包括我们自己隐秘的内心,也包括和我们迥然不同的那些人的动机和渴望。这种教育并非来自百科全书或落满灰尘的旧杂志,甚至Google搜索,它来自与他人互尊互敬的交往,以及用心聆听。
  在我母亲对我灌输的价值观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告诉我每个人都有一个值得一听的故事。换句话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我的童年时代,母亲便决定尽可能让我了解更多的人和事。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接待了几个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交换生。其中有个捷克学生和我们一起住了很长时间。我们家经常有世界各地的来访者。有时我放学回家吃午饭时,就会看到母亲在和客人兴趣盎然地交谈着。母亲通常会轻柔而又犀利地提些问题: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与之抗争?他们有什么样的抱负和梦想?他们的信仰是什么?
  尽管对方的回答我无法完全听懂,但在耳濡目染中,我明白这些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我还想提一提,我从家里学到的另外一个价值观。我要感谢父亲让我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那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态度。
  什么是巴菲特家族的工作态度呢?
  有些人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就是每天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即使他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甚至心生厌恶。按照上述思路,单纯的努力、压制自己的喜好和时间上的付出,都算得上是基本的美德。
  但是对不起,这不是美德,这根本是在自虐!换句话说,这反而是惰性和缺乏想象力的表现。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工作狂,为什么不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干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呢?
  在我父亲看来(现在我也这样认为),良好的工作态度,首先就在于勇于发掘自我。当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即使异常艰辛、劳苦,你仍然可以在工作中享受乐趣,甚至是产生一种神圣感。
  在我童年时,父亲大多时候都是在家里工作。他会长时间待在书房里研究大量深奥的书籍。我后来才知道,他读的是《价值线》和《穆迪投资》--数以千计的公司及其股票的统计分析等内容。即使我父亲研究的都是看起来很枯燥的课题,但他依旧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虽然他的"手稿"中写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绩效分类等内容,但他却可以轻松达到类似犹太祭司研究卡巴拉圣典或佛教僧人沉思禅经那样的境界。当父亲工作时,他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简直是如痴如醉。他常常穿着卡其布裤子和一件破旧的毛衣从书房里走出来,身上带着一种几近圣洁的平静,这种平静能够使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当前的工作合而为一。
文化
[Amber demo]
节:安于平凡(6)
  众所周知,极度的体力消耗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消除疼痛感的自然药物,它可以让我们感到时间放缓,并产生一种充满幸福感的喜悦状态。我父亲埋头工作时的状态说明:极度的脑力消耗也会释放内啡肽。通过观察父亲的工作状态,我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工作有时艰难且耗费精力,但却能让人乐在其中。
  是什么秘诀让我的父亲面对长时间乏味的工作,还能够保持源源不断的激情?首先,他并不是为钱而工作。虽然最后他也获得了金钱,这是对他商业智慧的充分肯定。金钱是副产品,而不是最初努力的目标。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激发他无限的好奇心,验证他对实际业绩的预测能力,体验发掘价值和新机遇的可能性。
  如果我的父亲以金钱为奋斗目标,那么他的努力将会很快变成乏味的例行公事,工作也仅仅是一份差事而已。多年来,是源源不绝的挑战,使他保持了思想的敏锐和投身事业的激情,这些挑战不断循环,让他每天都有新鲜感。
  有些人在谈论对待财富的态度的时候,会认为他们是在谈论工作态度。他们声称自己非常看重勤勉、自律和毅力,但他们并非真正推崇这些素质。他们真正推崇的是这些素质带来的财富。他们崇尚的是收益,而非过程。
  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逻辑上,都很容易驳斥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不过,我想提出一个很实在的观点:崇尚工作报酬而非工作本身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报酬有可能随时被夺走。
  凡是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假如有人在自身无错的情况下公司倒闭了,那是否就能由此推断:他前一天很成功、后一天很失败呢?假如有杰出的企业家,因为国际大环境的动荡失手,是否就因此认定他已经一无是处了呢?
  为什么人们要在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上压上自己的全部自尊呢?
  一个健全而持久的工作态度所强调的不是变化无常的利益报酬,而是工作本身:实现工作目标的热情、专注和用心。
  这些都是别人无法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
文化
[Amber demo]
节: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1)
  Chapter 2 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
  没有人自己要求来到这个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生地。
  我们人生的起点,可能是在美国郊区的一间温馨、舒适的卧室,也可能是在非洲西部一间土屋的草席上。父母可能住在林边大道的阁楼里,也可能是勉强维持生存,在公园里流浪。他们可能身体健康,也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们可能是运动员、学者,也可能是瘾君子或罪犯。他们可能是坚贞相守的夫妇,并将父母亲情视为人生的重心,也可能只是逢场作戏,毫不在乎会产生什么后果。
  事实上,可能性无穷无尽。这些随机事件会对新生命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但请允许我说一个显而易见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人,不值得以此为荣。而出生于贫穷家庭的人,也不应当以此为耻。为什么要感到荣耀和羞耻呢?我们甚至连无辜的旁观者都算不上,因为在抽取出生的彩票时,我们甚至还不存在!
  很显然,在生命的伊始,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没有人应该富有或贫穷,享有特权或受到压迫,身体健康或带有残缺。没有人应该拥有好的父母或不好的父母。所有这些随着生命的开始而随机发生,不论公平与否,只是简简单单地发生着。
  在运气的一端,那些出生伊始就霉运缠身的人往往会满腹怨恨,怀疑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这种抱怨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运气的另一端,那些人会认为他们出身富有或长相俊美,是因为他们理应如此。虽然这种观点毫无依据且不合逻辑,但人们却喜欢这样想,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心里很舒坦。
  事实上,在生命伊始,一切都是随机的。我相信我们若能接受这一事实,就能懂得谦逊,也才能务实地展开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独特的一生。
  我前面提到过,小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家人常鼓励我"查一下"。直到成年之后,我依然保留着这个习惯,有时候我会查找一些常见字,只是为了看看能否在它们的定义中发现新东西,有些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和概念,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了解到,"应得的"(deserve) 这个词源于古法语,并且自13世纪以来,一直用在英语当中。字典对其定义如下:"因自身的行为或品质而赢得、获得或有权拥有……"
  看吧! "因自身的行为或品质"。
  换句话说,"应得"就是"赢得"。它与出生环境无关,而只与如何利用这些环境相关。
  我小的时候曾经注意到,有时谈话中提到"应得的"这个词时,我的母亲就会稍显愠怒。对此我常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是什么惹恼了她。现在我懂了,不仅因为这个词本身用得不准确,而且它反映了一种无意识的偏见。有些人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成功、快乐和赞誉,而其他人却并非如此。这种观点曾经令我母亲不悦,现在也令我不悦。
  在我母亲看来,如果"某人"应得好运,那么"每人"都应得好运。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好运气明显分布不均,所以也许"应得"的可笑观念,从根本上就存在缺陷。
  "应得"好运和"赢得"好运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应得"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随机事件,抑或仅仅是我们的臆想,而"赢得"则是我们通过实际行动所争取到的东西。
文化
[Amber demo]
节: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2)
  换言之,我们可以在获得幸运之后不辜负它。如何做到呢?我们不妨将自己的好运看作让他人也享受幸运的契机,而非一项权利。将我们的优势看作是取得更加辉煌成就的跳板,而非摆脱辛勤工作和个人挑战的一块挡箭牌。
  我在这里打个比喻,希望可以通过它产生共鸣,并阐明我的观点。
  "恩典自会显明"的加尔文主义思想认为,上帝将特殊恩典施予某些人,但由于上帝的意志深不可知,所以我们无法直接得知:究竟是谁获得了这份恩惠。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成就,来推断出这份恩典的拥有者。如果一个人成就非凡,则证明这份恩典一直伴其左右。虽然这种推论无从验证,但它有着良好的道德导向。人们心存善念,以证明他们配得上这份被赐予的恩典。
  如果远离所有的宗教教义,用普世观念来代替"上帝",你就能更加领会我的意思。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经济上的保障,其实都可以被当作是一种恩赐,一种我们已经享受到的、未经奋斗而获得的恩赐。但是,这份恩赐意味深长,能否真正拥有,取决于我们用何种方式对待它以及如何将其回馈世界。
  我们应如何利用起跑线上的领先优势?我们应如何珍惜并尊重所获得的恩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回馈,而不是将其挥霍?我们应怎样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虽然我们都很清楚,没有人一出生便应该位于某个起点,但仍然有人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冥冥中就拥有获得好运的资格。有时这些人会祈求神灵保佑他们身居高位,好像上帝除了让他们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外,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传承,好像从前获得政府赠地或创办企业的某个祖先与他们自身价值有直接关联一样。有时,这些自以为是者,甚至丝毫不去劳神思索。他们认为既然已经受到了好运的垂青,那又何必刨根问底呢?
  可能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学校里的势利小人,工作中温文尔雅却总是逃避责任的庸人,这些人认为政治头脑可以代替辛勤工作。他们往往是高尔夫球场中爱耍手段的一员,在打网球的时候,他们往往竞技状态良好,但却缺乏运动道德。在交友时,虽然他们娱乐性十足,但却完全不可信赖。
  总之,这些人出生时享尽了意外的好处,因此完全被宠坏了。
  如果不是近距离观察,只看重他们的风光表象,我们很容易对这些人心生羡慕。他们往往举止优雅、坐拥香车,他们喜欢帆船和马术等高雅嗜好。他们即使看上去没有出众的智慧或敏捷的思维,也往往拥有名校文凭以及对事业起到助推作用的人脉关系。当大多数人在艰苦奋斗时,这些人总是平步青云。他们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拥有特权,漫不经心地享受着各种优势,他们似乎是在乘船游览的途中便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一切。
文化
[Amber demo]
节: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3)
  很令人羡慕?是不是?
  如果进一步探究,或许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很多享有特权的人往往外表精致、举止优雅,但这背后似乎缺失了什么。他们表面的自信其实非常脆弱和易碎,因为那根本不是"真正"的自信,而仅仅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习惯。他们对名车、游船和避暑山庄的疯狂迷恋其实是在补偿某些更加珍贵、微妙的内心缺失:使命感、对于真正自我的认同和接受,无法将拥有的和内心渴望的东西做有意义的联结。
  最主要的是,这种玩世不恭往往是为了掩盖他们自尊心的缺乏,但这样的精致面具最终都会失去效力。自尊心只能靠拼搏赢得。这一点极其重要。许多养尊处优但内心空虚的人已经在无意间被剥夺了有价值的冒险机会。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的是奢华但已缩水的人生。正如我父亲说的,他们出生时含着的金汤匙,有可能会变成背上扎着的金匕首。
  没有哪个父亲会剥夺子女活出饱满人生的最佳机会。没有哪个母亲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去找寻自尊并实现个人价值。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却总是好心办错事呢?
  原因之一就是富裕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危险没有被足够重视。人们都清楚金钱买不到幸福,但也心照不宣地承认幸福换不来金钱!的确,有了钱,就可以更容易地解决一些生活压力,但这并不证明金钱无所不能,更不能消除个人的痛苦。说实话,当太多家庭挣扎在贫困边缘时,我们很难对富人的后代产生好感。
  不过,所谓的富家子女,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诱惑。这些问题真实存在,虽然它们可能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无关,但也不容小觑。
  许多临床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前不久我偶然看到《特权的代价》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博士马德琳·莱文的研究报告。莱文博士基于2007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有30%至40%的富家子弟患有抑郁症。在这项统计数据中,年轻女性占到了22%,是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最终选择了自杀。
  显然,这些问题都非常严重。即使有些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或者恶劣后果,情况也令人担忧。家长们到底犯了什么错,导致他们的孩子在无意中受到了伤害?
  这些错误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就是用金钱代替爱。
  各类指导手册上对于如何为人父母都有大量描述,而我想说的是,富有的家长往往太关注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他们给了子女大量的金钱,却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爱。
  手中的信用卡可以让你很轻松地就能给孩子买个玩具,这会使孩子兴奋几分钟,也许某些家长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能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了。可他们却不知道,对孩子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是父母能够花时间陪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观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并尝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是,这需要真正的投入,而不是一张信用卡就能敷衍了事。
文化
[Amber demo]
节: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4)
  同样,拥有金钱和人脉关系的家庭,可以将子女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但这和切实关心他们的教育完全是两码事。约翰在那所贵族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他在功课上是否需要帮助?学费真的是给孩子的礼物?还是父母在培养子女、答疑解惑和激发好奇心方面,为了逃避责任而支付的费用?
  小孩子是不容易被这类事情愚弄的。我认为他们具有一种长大后就淡忘的智慧。孩子们懂得时间比金钱更重要。而成年人,尤其是当他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尽情享受公司分红的时候,往往认为金钱比时间更重要。之后,当金钱失去吸引力而时间变得紧迫时,他们才蓦然回首。但那时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未曾共度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
  几年前,哈里·查宾曾在一首歌中对这种悲剧作过唯美的诠释,歌曲的名字叫《摇篮里的猫》。副歌部分首先是以一个忙碌的父亲的视角进行演唱,然后是一个儿子的声音。"我们很快会快乐……我们很快会快乐……我们很快会快乐。"但直至歌曲结束,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富有的家长常犯的第二类错误,与我们探讨的主题关系更密切。如果说人生由我们打造,那么关键是我们必须自己打造人生。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接受帮助,或者不准利用我们的优势,只不过这当中会有很多界限和灰色区域。当善意的父母给子女铺就的道路太过平坦时,就会剥夺他们赢取自尊的机会,使他们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丧失战胜挫折的机会。而只有战胜这些挫折,才能使一个人拥有真正、持久的自信。
  我父亲常说:有能力的父母给子女的财产应该够做任何事,却远远不够无所事事。有个良好的开端是件好事,但让子女习惯于衣来伸手,却往往会害了他们。某些时候,子女应该尽早脱离家庭这个温室!
  富有的家长为子女铺路时,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加入家族企业,或引导他们进入先辈的成功领域。这种做法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善意: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金饭碗,并为他们的发展扫清障碍呢?当母亲是法律或医学界的资深专家时,为什么不让女儿也轻松进入这一领域呢?
  不过,当我们对这些情况进行深思时,隐藏的问题就会浮出台面。这些表面上的善意到底真正扮演着什么角色?进入家族企业真是儿子的最佳选择,还是为了满足父亲的虚荣心?这是儿子的梦想,还是父亲的权威和对继承问题的考虑呢?求助于业界的人脉关系,让女儿轻松跟随母亲的职业足迹,这种做法又怎么样呢?难道真正的动机只是想帮助女儿吗,还是为了跟权威同事进行利益交换,从而重申自己的重要性呢?
文化
[Amber demo]
节: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5)
  换句话说,帮助孩子和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意志而操纵孩子,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呢?这问题的答案,只有每个父母的内心最清楚。
  我父母的目标非常明确,他们希望我们兄弟姐妹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并用尽所有心思和力量去追求,这样我们才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在所做的每件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这是父母对我们的"祝愿",而不是期望。他们知道寻找激情是一个艰难而神秘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家人若给大多压力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鼓励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另外,我们也从父母的教导中懂得职业地位或财富潜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的选择。假使我宣布自己的乐趣是捡垃圾,我的父母看到我整天待在垃圾车上,也会感到欣慰。只要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
  父亲是否曾给我们压力,让我们进入家族企业或跟随他的人生足迹呢?这么说吧,我哥哥豪伊是个农场主兼摄影师;我的姐姐苏茜在奥马哈市养育了两个了不起的孩子;我则投身音乐创作。所以我想我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果我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我确实考虑过大约15分钟),父亲会帮我吗?我相信他会,如果我提出这个要求,他会不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替我安排好一切?我想会的。但是,我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有责任证明自己具备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才能,即便我想走捷径,我父亲也不会帮我。这并不是在善用优势,而是在自贬身价了。
  我说过,有些自以为是者,似乎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具有优势,但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生命伊始,没有什么是谁应得的。这些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但却不懂得感恩。他们环视四周的时候,看不到这世界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反而觉得身处的这片小天地还挺舒适的。
  这些人只是那些生来享有优势的人群中很少的一部分。只有完全缺乏良知的人,才会如此自以为是。
  绝大多数优势群体的情况更加复杂和微妙。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知道这些好运带有随机性,并非自己打拼而得。他们希望享受自己与生俱来的优势,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作为有良知的人,他们又难免遭受良心的折磨。看到那么多人在受苦,他们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好运呢?
  同时,当他们在享受优势却又感觉受到束缚时,便会滋生出一种不满。嘿,又不是我自己要求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生的不公平,难道是我的错吗?
  随即又会对这种不满感到羞愧!
  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绪,有时被统称为"恩赐罪恶感"。
  "恩赐罪恶感"是一种莫名的不安,这种不安破坏了安逸生活的乐趣。这种可怕的疑虑会使人觉得自己永远不配拥有这些好运,无论怎么做都证明不了享受这些优势是实至名归。"恩赐罪恶感"是一种负担,使人精疲力竭……但是你知道吗?更好的方法是去感受它、承认它,而不是掩耳盗铃。
  这就是那些自以为是者的隐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表面的自信只是假象,以及为什么他们为所欲为的举止背后只是空虚和自卑。正如心理学家所说,那些我们隐藏、埋葬的东西,往往困扰我们最深、最久。当自以为是者拒绝承担责任时,他们便注定要过着虚假和不安的生活。
  反之,如果我们承认这种"恩赐罪恶感",我们就能够直面这个问题,并设法克服它。
文化
[Amber demo]
节:是否真有"机会平等"这件事?(1)
  Chapter 3是否真有"机会平等"这件事?
  政界人士和商界领袖都非常乐于谈论"机会平等"这个问题。
  经济机会应该是公平的,政治权力应该是公平的,医疗保健的享有权应该是公平的,追求幸福的成功几率也应该是公平的。在理想世界中,一切都应该是公平的。
  但我们并非生活在理想世界中。
  我们这个世界虽然复杂、迷人、美丽,但却并不理想。在现实世界中,这种虚构的机会平等,只不过是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从最乐观的角度讲,它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最悲观的角度讲,它会变成空洞的陈词滥调,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或"超完美风暴"这种我们很熟悉的词语一样,无需太多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
  就像完美的圆,机会平等只存在于柏拉图式理想当中。现实生活并非那样纯净。运动场上总会有主客队之别和胜负之分。生意场上,总有人占尽天时地利并广聚人脉,也总有人欠缺这些优势。政坛中,总有人能够呼风唤雨,而其他人则只能望而兴叹。在物质生活、医疗条件,甚至预期寿命方面,在非洲村庄或印第安人保留地出生的孩子,会比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郊区出生的孩子,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这一切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这一切应引起良知者的不安。
  但这里还有一线希望。认识到这种不公平之后,我们应当受到激发,并竭尽所能去创造机会平等的竞争环境。而为了争取平等和公正所付出的努力,可以减弱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恩赐罪恶感"对内心的侵蚀。
  母亲很早就让我明白,我们应当承认生活的不公平,并尽微薄之力来弱化这种不公平。她总是让我多看看这个世界,靠自己归纳出心得,而非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
  同样,母亲也很重视让我参加各种教会和不同宗教的仪式,她认为有必要让我认识到人们的出生境遇千差万别。她的朋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时她会带我一起去探访小镇中某个人们认为"不好"或"贫穷"的地方。显然,这些街区里的人也有着相同的血脉,内心里也涌动着爱潮,脑海中也激荡着梦想,只是他们的出生环境压抑了他们的潜力。
文化
[Amber demo]
节:是否真有"机会平等"这件事?(2)
  我母亲的关注点是个体困境,而我父亲则具有更宽广的视野。通过他的眼睛,我认识到机会的不平等伤害的不仅仅是弱势个体,而是整个社会。
  我父亲曾经与老盖茨夫妇一同去过中国,当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工厂和田间劳动时,我父亲震惊了。由于出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一生或许都要在这样默默无闻的劳作中度过。在这个环境中,不知有多少潜在的企业家、发明家和创新者被埋没了。或者,用我父亲的话说,"那座山坡上不知有多少比尔·盖茨正在干活?"
  只因为人们的才华和独创性无法得以发挥,不知多少艺术作品和科学突破成了永远的遗憾?很显然,丧失机遇等同于丧失人生。
  是的,世界并不完美,机会当然也不是人人平等,那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世界稍微公平一些呢?哪怕只是些许的改变?我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使他人也享有多一点点的平等呢?这个过程又如何帮助我们活出最精彩的人生呢?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答案。这些答案形形色色,大一点说叫做慈善事业。小一点说就是日常的善心之举。但是,无论大小,我认为好的答案都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前提之上。
  最首要的前提是人人平等。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人们却视而不见。很多时候,即使是善意的人们也将他人的境况和本性混为一谈。但是,境况的千差万别不代表本性也是如此。如果你相信任何一个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就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
  不幸的是,对这个基本事实的漠视(可能是无意识的),有时会令肤浅的善行发生变质。然而,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优于那些受助者,那么这就不是善行,而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第二个前提更具复杂性,即我们必须谦逊地认清自己的知识所限和能力所限。
  我们只能尽力帮助别人,但无法确知到底帮得了多少,如果坚持索要结果或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那么这就不是善行,而是自私。这就是为何最纯粹的捐赠,往往都是匿名捐赠。
  此外,认为自己更了解其他人的自身需求,也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臆想。由此,我们根本无法确切地说什么是"优势"或什么是"劣势"。人生并非如此简单,我们要面临许多灰色区域。
  让我来举个例子说明。
  我的一个朋友在纽约大学读书时,曾在儿童援助协会兼职。他成长在一个工人家庭,在校期间获得过多项奖学金、贷款、兼职工作机会以及全职暑期工等。不过,他仍然认为自己比那些根本上不起学的人更具优势。他的相对优势不单在于经济方面,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他的家人培养了他的勤奋好学以及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十足的自信心。
文化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