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贾志刚说春秋第5部-吴越兴亡

_3 贾志刚(现代)
兄弟两个在崔家的实力还是不差的,毕竟长了这么多年。而东郭偃和棠无咎怎么说也是外来户,再加上过于嚣张,得罪了不少人。因此,当崔家兄弟准备动手的时候,应者如云。
用《水浒传》的话说:话休絮烦。
兄弟二人准备停当,就在崔家的议事大厅布下埋伏,请东郭偃和棠无咎来商量家事。舅甥二人稀里糊涂而来,稀里糊涂而死。
杀了东郭偃和棠无咎,兄弟二人还不罢休,还要扫荡东郭偃和棠无咎的党羽。
这下热闹了,听说东郭偃和棠无咎被杀,整个崔家家族大快人心;再听说要扫荡东郭偃和棠无咎的党羽,整个家族群情激奋,拎着家伙都出来了。一开始还好,是杀东郭偃和棠无咎的党羽,但是随后有人趁火打劫,借机报私仇。
崔家成了战场,是个男人都拎着刀到处找人杀。
崔杼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家里已经成了战场,一打听,说是两个儿子作乱。
“别打了,别打了。”崔杼急忙出来叫停,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谁听他的?
怎么办?危急关头,崔杼想起一个人来,谁?庆封。
“套车套车。”崔杼要去找庆封来调解。
可是,御者都不见了,都杀人或者被杀去了。最后,一个养马的人驾车,送着崔杼去了庆封家里。
“老庆,了不得了,家里闹翻天了。”来到庆封家,崔杼开口就说,说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老崔,别急,看把你急的,来来,喝口水,坐下慢慢说。”庆封假装惊讶,心里乐开了花。
崔杼哪里还有心思喝水,就站着把家里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说了: “老庆啊,帮帮忙去调解一下啊。唉,我老了,无所谓了,可是别让孩子们遭罪啊。”
“老崔,崔家和庆家是一家啊,崔家的事就是庆家的事啊,你坐着,我这就派人去,一定给你调解好了。”庆封说得好听,让人安排酒水招待崔杼,然后自己悄悄地出来,派卢蒲敝率军前往崔家。
卢蒲敝早已经调集了临淄守军,单等庆封下令。此时得到命令,更不迟疑,立马杀奔崔家。
崔家正在收拾战场,就听说外面来了军队。
“嗯,庆叔说话算数,帮我们来了。”崔有成高兴地说,他现在已经叫崔有成了。“那什么,大强,你去迎接下。”
崔大强高高兴兴,出去迎接。卢蒲敝也没客气,当场拿下、砍头、号令。
“奉国君之命,讨伐叛贼崔成崔强。”卢蒲敝率领军队把崔家团团包围,宣告罪名。
到这个时候,崔成还不知道自己被庆封给忽悠了。
那么,卢蒲敝分明可以趁乱进攻,捉拿崔家兄弟,为什么不呢?因为他要彻底摧毁崔家。
崔成急忙布置防守,一面紧急派人去找庆封求救。
看看火候差不多,卢蒲敝开始进攻,不过都是佯攻,做做样子而已。另一边,派人满世界宣扬崔家内乱,有仇报仇,有冤抱冤,没冤没仇的也可以凑凑热闹。
“窝囊了一辈子,难道不想去杀个人放个火?”卢蒲敝的手下竟然这样煽动老百姓。
百姓的情绪被点燃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墙倒众人推,全临淄的老百姓都拿着武器杀到了崔家。
“攻门。”卢蒲敝一声令下,两根大圆木就撞向了崔家的大门,就一下,大门被撞开了。
后面的故事不用多说,回想一下当年华父嘉怎样被灭门的吧。
整个都城的人们冲进了崔家,等到人群散去的时候,就像蝗虫散去一样。崔家剩下的除了尸体之外,能搬走的全都搬走了,能砸烂的全都砸烂了。
“老崔,我帮你把事情都搞定了,让人送你回家吧。”庆封对崔杼说,然后派人送他回家。
“老庆,够意思,有情后补啊。”崔杼满口的感激。
可怜的崔家父子。
崔杼急急忙忙回到了家,可是,眼前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
“崔成。”崔杼喊,他看到了崔成的尸体。
“东郭偃。”他又看到了东郭偃的尸体。
“崔强。”崔强没有尸体,只有一个脑袋。
崔杼欲哭无泪。
走一路,叫了一路,不过没有一个活人。
“崔明,崔明。”崔杼高声叫着,他没有看到崔明的尸体,不知道小儿子是生是死。不过看这架势,估计是九死一生了。
“我,我不想活了。”崔杼自言自语。
不过,他还没有下定决心,直到他喊出最后一个名字。
“夫人,夫人,呜呜呜呜。”崔杼失声喊道,他看见棠姜了,棠姜没有躺在地上,但是这不代表她还活着,因为她挂在房梁上,她上吊自杀了。
崔杼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抱住棠姜的腿,失声痛哭。
夕阳、破败的家园、绝望的哭泣声、挂上梁上的尸首,和一个佝偻着不断颤动的身躯。
绝望,痛彻心肺的绝望,这样的场景,只能这样来形容了。
到凌晨的时候,第一缕阳光发现房梁上多了一具尸体。
那么,崔明去了哪里?
早在崔成崔强杀东郭偃和棠无咎的时候,棠姜就安排了心腹,抱着只有两岁的崔明躲到了崔家的墓地里。还好,由于躲得早,所以躲得隐秘,崔明竟然逃过一劫。
乘着夜色,棠姜的心腹抱着崔明逃走了。后来,崔明逃到了鲁国,崔家从此在齐国消失,在鲁国发芽了。
按照政治避难国际准则,崔明在鲁国享受大夫待遇。
回顾崔家被灭,与当年华父嘉家被灭竟是如此的相似。
——拨乱不反正
崔家被灭,大快人心。
可是,问题随即而来。
崔家为什么被灭?崔家的罪名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崔明就有权利回到齐国来继承崔家的权利。
所以,庆封和卢蒲敝要想瓜分崔家的财产和土地,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看上去,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崔杼曾经杀了齐庄公,可以定罪名为“弑君”。而事实上,齐庄公是个不错的君主,齐国人很怀念他,此时为齐庄公平反,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
因为在崔杼杀齐庄公之后,庆封声援崔杼,因此算得上是崔杼的同谋;此外,庆家是崔杼杀齐庄公的直接受益者。
如果为齐庄公平反,如果崔杼算弑君,也就等于庆封承认自己有罪。
“崔杼家教不严,导致几个儿子骨肉相残,惊扰首都,惑乱百姓,死有余辜。”
庆封给崔杼安排了这样一个罪名,算是蒙混过关。
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即便首恶已死,即便是内讧而死,掌权的人也决不会拨乱反正,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伙。
当年崔杼之乱,许多人流亡在外,其中包括齐庄公的几个儿子。原本他们都以为现在可以回国了,可是庆封没有为齐庄公平反,因此谁也不敢回国。
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让流亡在外的人回来。
庆封会让他们回来吗?当然不会,因为崔杼的敌人,就是庆封的敌人。不过,庆封找了一个很冠冕的理由拒绝让他们回来。
“崔杼虽然死了,他的余党还很多。这样,如果当年逃亡出去的人能够捉到崔杼的余党,就可以将功抵罪,回到齐国。”这就是庆封提出的条件,一个基本没有可能完成的条件。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回来了,谁?卢蒲癸,因为他是卢蒲敝的哥哥。卢蒲癸是齐庄公的近侍,当年因为拉肚子请假逃过了齐庄公之难,随后逃往晋国。
第一六七章 两只鸡引发的血案
庆封现在是齐国的老大,实际上的老大。
可是庆封对当老大兴趣不是太大,他觉得人活着应该享受生活。于是,他把管理齐国的权力给了自己儿子庆舍,自己专门打猎和喝酒,这是他的两大爱好。
问题是,自己玩总归没啥意思,于是庆封索性搬到了卢蒲敝的家里去住,一块打猎,一块喝酒。
庆封的日子过得很爽,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时髦的事情。
——换妻游戏
这一天,打猎很爽,然后喝酒,就用新鲜的猎物下酒。什么猎物?鹿,雄鹿,鹿血和鹿鞭都做成了菜。
酒下肚,鹿血下肚,鹿鞭下肚。
这三样,酒是用来壮胆的,用《水浒传》的话说,就是“酒壮色胆”。而鹿血和鹿鞭都是起性的,也就是“性药”。这三样东西在一起食用,一定会有故事发生的。
酒足鞭饱。
“小,小卢,你老婆真、真骚啊。”庆封说话了,他早就觉得卢蒲敝的老婆温柔漂亮。
“老,老庆,嫂、嫂子才是国色天香啊。”卢蒲敝也喝得不少,跟庆封称兄道弟起来。
“你,你骗我。你嫂子那么老了,什么狗屁国色天香?”
“我,我没骗你,我,我恋母情结。”
庆封的元配是庆舍的母亲,早已经去世,现在这个夫人也已经四十多岁,而卢蒲敝二十多岁的年纪,所以要说恋母情结了。不过说起来,卢蒲敝母亲去世得早,倒真有恋母情结。
“那,那咱们换换?”庆封说。
“换,换就换。”卢蒲敝欣然同意。
“那,我上你屋?”
“好,我,我上你屋。”
两人说到做到,算了换了卧房。他两个换了,可是两人的老婆没换。当天晚上,算是颠鸾倒凤,各逞英雄。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换妻游戏”。
从那之后,两人觉得“换妻游戏”其乐无穷,于是索性把小老婆也都拿来换。
“交换产生价值,信夫?”庆封作了一个伟大的结论。
庆封和卢蒲敝,换妻游戏的祖师爷。
庆封在卢蒲敝家里过得很开心,按他的说法,这是这辈子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就因为这样,庆封就住在卢蒲敝家不回去了。
庆封不回去了,朝中的大臣们就麻烦了,毕竟有些大事是庆舍决定不了的,于是大夫们常常要到卢蒲敝家来请示庆封。
这一天,庆丰和卢蒲敝正玩得高兴,一位叫做析归父的大夫来了。
“我要汇报一下关于公务用餐的事情,”析归父叙了礼,就进入了正题,“是这样的,公务用餐原本应该有两只鸡,可是最近被主管伙食的给换成两只鸭了。”
原来,按规定,朝廷每天中午要为上朝的大夫提供免费午餐,按惯例有两只鸡。一般来说,多数人住在都城,上午上朝没事,早早回家了,也就不吃这个免费午餐了。而这段时间庆封在卢蒲敝家换妻兼办公,基本上就没什么人上朝了。
“换就换吧,鸡和鸭有什么区别吗?鸡鸭鸡鸭,本是一家,啊,换换口味不是挺好?交换产生价值啊,你看看我跟卢蒲敝,啊,那什么。 ”庆封说得口顺,差点把换妻的事说出来了。他觉得鸡换鸭这样的小事也来找自己,有些不高兴。
“可是事情没这么简单啊,那送饭的把鸭肉都给贪污了,只剩下肉汤了。”
“这有什么?没听说营养都在汤里吗?”庆封说话更没好气了。
“可是,喝汤喝不饱啊。”
“哎,饿不着就行了,晚上回家再吃不就行了?再说了,现在还有谁上朝啊?”
庆封这火不打一处来,要不是析归父一向主动巴结自己,直接把他赶走了。
“别人是不上朝了,可是子雅、子尾天天中午准时去啊,一开始一人一只鸡,现在成了一人一碗汤,这两位气得半死,直骂您祖宗呢。”
“这两个王八蛋,真会过日子。”庆封脱口而出,他一向就瞧不起这两个人,只要有公款吃喝,这两人千山万水都要赶来,免费午餐当然不会放过。
子雅和子尾是什么人?这两位是堂兄弟,都是齐惠公的孙子,现在是大夫。
说起来呢,庆封、卢蒲敝、子尾、子雅以及析归父都是齐桓公的后代,大家本应该亲近一些。问题是,同是齐桓公的后人,贵贱不同,地位不同,自然就有人不满了,譬如子尾和子雅,自认为是正儿八经的公孙,反而不如庆封混得好,难免有些愤愤然。
“别理他们,有免费鸭汤喝就不错了。”庆封接着说。
卢蒲敝跟子雅子尾一向不和,如今听说这两个不满,当时大怒: “就他们还想吃鸡肉?老子还想吃他们的肉呢。大哥,咱们收拾他们吧。”
现在,卢蒲敝叫庆封大哥。
“为了两只鸡就收拾他们?”庆封有点犹豫。
“没错啊,为了两只鸡他们就怨恨你,那要是更大的利益呢?岂不是要来杀了你?别犹豫了,动手吧。”
“有道理啊。”庆封点头了。
“那什么,你去联络其他的大夫,让他们跟我们联合出兵,讨伐子雅子尾。”
庆封给析归父布置了任务。
析归父走了,庆封和卢蒲敝继续去玩换妻游戏了。
——先下手为强
析归父看到了升官发财的希望。
可是,令析归父失望的是,他所找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加入讨伐子尾和子雅的队伍。
任务完成得很差,析归父不敢去找庆封复命,不仅不敢复命,他还要担心庆封会来找自己。谢天谢地,庆封竟然没有来找过自己。到这个时候,析归父才明白,庆封要讨伐子尾子雅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说过了就过了,全副精力都在换妻游戏上呢。
于是,析归父总算松了一口气。
析归父松了一口气,可是有人不敢松气,谁?子尾和子雅。
析归父满世界找人讨伐子尾和子雅,这哥俩也不是傻瓜,早就听到了风声。
一开始挺害怕,后来见没什么动静,总算把心放下来一点。可是,既然庆封放了话,保不定什么时候动手啊。
怎么办?先下手为强。
自古以来,都是先下手为强。
那么,对谁下手?
庆家父子中,庆封权力虽然大,却沉迷于换妻游戏;而庆舍目前实际执掌庆家,并且庆舍本人就是个大力士。综合来看,对庆舍下手更好。
问题是,怎么干掉庆舍?
“我有两个朋友,找他们帮忙,一定成功。”子雅说。
子雅的两个朋友是谁?卢蒲癸和王何。
自从卢蒲癸从晋国回来,仗着卢蒲敝的关系,作了庆舍的家臣。卢蒲癸从前做过齐庄公的随从,身高体壮,又会察颜观色,所以做了庆舍的家臣之后,深得庆舍的欢心。后来庆舍一高兴,把卢蒲癸招为自己的上门女婿了。
你看这事情,听起来有些乱了。
卢蒲癸是卢蒲敝的哥哥,卢蒲癸作了庆封的孙女婿,可是庆封跟卢蒲敝玩换妻,两人称兄道弟。从辈分上说,算是哥哥跟孙女上床,弟弟跟奶奶睡觉。
不仅辈分乱了,卢蒲癸跟庆舍还是同宗,同姓都不婚,同宗就更不能婚了。
可是,庆舍不管这些,卢蒲癸就更不管这些。
“哎,你们是同宗,不避讳下?”有人问卢蒲癸。
“嗨,有什么好避讳的?他不避讳,我吃饱了撑的去避讳?这就像读《诗经》一样,需要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我不过是取我所需的而已。 ”卢蒲癸回答,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最后两句的《左传》原话是: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断章取义,这个成语,出自这里。
做了庆舍的女婿,卢蒲癸更得信任。卢蒲癸有一个做侍卫的同事名叫王何,当初也因为崔杼之乱而逃到了莒国,卢蒲癸请求庆舍让王何也回来,于是王何也回到齐国,再次成为卢蒲癸的同事,两人充当了庆舍的贴身侍卫。
有两名大内侍卫的贴身保护,庆舍觉得自己的安全不成问题,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庆舍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是两个卧底。
——可怕的老婆
卢蒲癸和子雅本来就是朋友,现在他们则是同谋。
子雅和子尾要杀庆舍,是因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
卢蒲癸和王何要杀庆舍,则是要为齐庄公报仇。
里应外合,典型的里应外合。
动手的时间定在了十一月七日,这一天将是齐国冬祭姜太公,四人决定就在太公庙下手。由于这一天是乙亥,因此命名为乙亥事变。
有趣的是,这四人为乙亥事变占了一卜,然后把占卜的龟兆拿去给庆舍看,卢蒲癸说这是准备攻打仇人,请老丈人帮着看看。
“嗯,好卦啊,一定能成,仇人必死。”庆舍倒是个占卜的高手。
现在,卢蒲癸们更有信心了。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转眼间就到了十一月六日。
卢蒲癸准备刺杀老丈人的行动尽管进行得非常诡秘,瞒过了几乎所有人,可是,有一个人他是无论如何瞒不过去的,谁?老婆。
女人,对自己的老公一向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偷情的男人最终都会败露。
卢蒲癸老婆名叫卢蒲姜,就是庆舍的女儿,眼看老公整天神神秘秘,卢蒲姜就看出一点苗头来了。
“老公,你们在筹划什么大事吧?”卢蒲姜问,看得很准。
“没,没有。”卢蒲癸急忙否认。
“老公,别骗我了,我都是你的人了,你干什么我都支持啊。告诉我吧,要是不告诉我,肯定不能成功的。”
想当年雍纠要害老丈人祭足,就是因为告诉了老婆,反而被老丈人杀了。如今卢蒲癸面临当初雍纠同样的境地,他会汲取雍纠的教训,还是走雍纠的老路?
“好,我告诉你。”卢蒲癸选择了学习雍纠好榜样。
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女人在家里的地位是很高的,怕老婆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卢蒲姜听卢蒲癸把乙亥事变的计划大略讲了一遍,沉思了一阵,然后说:“你们男人就是没大脑,你们的计划看上去挺好,实际上根本就行不通。”
“啊,为什么?”卢蒲癸吃了一惊。
“我爹这人,最讨厌的就是参加祭祀活动,这么多年,一次也没去过,所以,这次也不会去。我爹不去,你们杀谁去?”
卢蒲癸一听,有点傻眼,回想一下,似乎还真是这样。所有的意外都想到了,可是独独这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想到。
“那,那怎么办?”卢蒲癸问。
“我爹这人很好强很要面子,如果有人阻止他去参加祭祀,他反而一定会去。
不如这样,我回娘家去阻止我爹,那他一定就会去了。”卢蒲姜说。
“好主意。”卢蒲癸大声叫好。
当晚,两人好好地亲热了一番。
——该发生的终究要发生
十一月七日。
庆舍准备去太公庙参加祭祀,他从前没有去过,不过这次要去,因为这次是自己担任主持。
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讨厌这一类的活动。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女儿卢蒲姜回来了。
“爹,你要去参加祭祀吗?”卢蒲姜问。
“对,对啊。”
“千万别去,有人要害你。”卢蒲姜急忙阻止父亲,但是不好直接说要害老爹的就是自己老公。
“害我?谁敢害我?啊?本来我还不太想去,既然有人想害我,我倒要看看谁有这么大胆量。”庆舍说,别说,还真被卢蒲姜说对了。
“爹,是真的。”卢蒲姜急了。
“我也是真的,来人,走。”庆舍不管女儿说什么,登车走了。
卢蒲姜目瞪口呆。
这件事情后来就成了悬案,也不知道卢蒲姜是真想帮自己的亲爹,还是想帮自己的老公。
也许,就连卢蒲姜也不知道该帮自己的老爹,还是该帮自己的老公。
庆舍带着庆家的精兵到了太公庙,在文公庙的周遭都布置下人马,自己的身前身后是卢蒲癸和王何保卫。
在庆舍来之前,子雅子尾陈家和鲍家的人都已经到了,其他家族都没有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个好日子。陈家鲍家为什么来?因为他们与子尾子雅已经串通好了。
庆舍一看,这几家来的人不少,不过都是穿着便服,所以并不害怕。
齐景公也已经等在了庙里,庆舍不来,他也不能开始。
庆舍在太公庙里主持祭祀,外面,陈家和鲍家的艺人们开始表演,带着面具穿着虎皮,结果庆舍手下的马都有些受惊。于是,庆舍的手下纷纷脱下皮甲,然后把马解下来,远远地拴住。
“兄弟们,来喝酒喝酒。”有人专门招待庆家的手下,端上酒肉。
于是,大家喝酒吃肉。
酒过三巡,又有人说话了。
“兄弟们,看这个表演多没劲?附近的鱼里正表演胡人歌舞呢,胡妞露肚皮露屁股的,扭一扭,迷死人哪。”整个就是一色情表演。
大家一听,这么好的事情,还等啥啊?
于是,大家一哄而起,去鱼里看色情表演去了。
所以,自古以来,色情表演害死人。
庆家的人走了。
皮甲、大戟扔了一地。
子雅子尾陈家鲍家的人纷纷走了过来,地上有现成的皮甲和大戟。
现在,四家的人都不再是便服了。
一切准备就绪。
太公庙里,庆舍在主持祭祀,身边,只有卢蒲癸和王何手握大戟保护着。
子尾轻轻地扣了三下庙门。
这就是暗号。
卢蒲癸举起了大戟,向庆舍前胸刺来。
庆舍已经本能地感到危险就在身边,看见卢蒲癸举戟,他在一瞬间想起了女儿的话。所以,当卢蒲癸的大戟刺来,庆舍一个闪身躲过了。
躲过了卢蒲癸的胸袭,庆舍没有能够躲过王何的劈肩,王何的大戟砍在庆舍的左肩上,左肩被砍落在地。
庆舍险些摔倒,不过他用右手牢牢地抓住了庙里的椽子,发出了怒吼: “狗日的们,你们敢害我!”
整个太公庙被震撼了,卢蒲癸和王何吓个半死,急忙退后。此时,四家的家兵冲了进来,庆舍用盛肉的器具和酒器向他们扔去,但终究寡不敌众,惨遭杀害。
齐景公吓得半死,赶紧脱下祭服,回宫压惊去了。
——庆封逃难
庆封还在玩换妻游戏,直到有人来报告庆舍被杀的消息。
“不好,我要赶紧走,老婆们,赶紧跟我走。”庆封知道事情不妙,赶紧上路。
老婆们都没有动。
“大哥,是你老婆还是我老婆啊?”卢蒲敝忙问,现在他们两人的老婆不分彼此,所以他也弄不明白谁跟庆封走。
“咱老婆啊。”庆封脱口而出。
“咱老婆?那究竟是你老婆还是我老婆啊?”
“我老婆。”庆封吼了起来,这时候,他已经没心思玩换妻游戏了。
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小老婆,庆封火速赶回了自己的封地。
十二天之后,也就是十一月十九日,庆封率领着庆家的家兵攻击齐国首都临淄。
庆家的战斗力不弱,一举攻克临淄的北门,随后开始攻击内宫。
内宫的防守明显要强很多,庆封拿不下内宫,又听说大夫们正在整顿军队,准备讨伐自己,于是,庆封落荒而逃,一路逃到了鲁国。
在鲁国没呆几天,齐国向鲁国发出外交照会,希望鲁国按照联合国有关罪犯引渡条例,将庆封遣送回齐国。
鲁国人当然不会遣送庆封,不过庆封也不能在鲁国呆下去了。
就这样,庆封继续南下,来到了吴国。
“奶奶的,中原人不讲义气,我们吴国人讲义气。庆封落难来投,别人不敢收留,我们收留,看看谁敢动我们?”吴王馀祭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庆封,将他安置在了朱方(今江苏镇江)。
在吴国站住脚之后,庆封将自己的家族都招到了朱方。由于这里四通八达,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而齐国人善于经商。因此没有多长时间,庆封家族在吴国成为首富,重新过上了酒足饭饱的生活。
到这里,顺便交待一下“换妻游戏”的另一位男主角卢蒲敝,在卢蒲癸的力保
之下,卢蒲敝总算是保住了身家性命,不过在齐国不能呆了,被驱逐到了莒国。
第一六八章 楚王好细腰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庆封在吴国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也是性福生活,因为吴王馀祭竟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此前,尽管也有些乱七八糟的人才从中原来到吴国,可是庆封毕竟是大国上卿,属于大号人才,馀祭对他相当看重,经常请他到宫里议事。但逢祭祀,馀祭一定都会请到庆封进行现场指导。
“哈哈哈哈,此间乐,不思齐。”庆封在吴国过得充实而快乐,再也不想回齐国了。
可是,好日子总是很容易到头的,就如坏日子总是望不到头。
终于有一天,庆封的好日子到头了。
——楚灵王伐吴
吴王馀祭十年(前 538 年)八月,也就是庆封逃到吴国的第八年。楚灵王为了在诸侯面前炫耀武力,在召开了和平大会之后,率领楚军攻击吴国,包围了朱方。
由于多年没有与楚军交手,吴国措手不及,在出兵增援之前,楚军就拿下了
朱方,庆封被楚军活捉。(见第四部第 160 章)
按理,捉住了其他国家的叛臣,要么释放,要么交给这个国家以表示尊重。
可是,楚灵王不这样,他要显示自己是霸主,于是决定替齐国处置庆封。
“灭族。”楚灵王下令,于是庆封全族被杀。所以,如今姓庆姓贺的,当年都是从朱方城里侥幸逃生的,建议以上两姓在今天的镇江丹徒建一座家族遇难纪念馆。
灭了庆封全族,楚灵王还不过瘾,命令把庆封五花大绑,背上插上大斧去游街示众,一边示众,还要一边大声说:“大家不要像庆封那样杀死国君,欺负幼君,私自跟大夫结盟。否则,就是这个下场。”
庆封被推上了车,游街示众,不过庆封可没有按楚灵王的台词去说话,而是这么说:“大家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公子围那样杀死他的国君,然后又和诸侯订立盟约。”
满大街的人都笑了。
说来说去,楚灵王和庆封属于一类货色。
楚灵王听说之后,赶紧下令:“快砍了快砍了,别让他喊了。”
就这样,庆封被杀。
朱方被毁,庆封被杀,吴王馀祭十分恼怒。
当年,吴国进攻楚国,夺取楚国两座城邑。第二年,楚军进攻吴国,却被吴国的“敌进我退战术”击败。
从那之后,吴楚之间战事再起,楚国胜少负多,好在吴国没有晋国的支持,也不敢深入楚国。
现在的世界形势是这样的:晋国和楚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中原诸国暂时没有战事,而吴国与楚国之间偶有战争,与晋国之间完全没有往来。
转过头来,看看楚灵王在干什么。
——楚灵王灭陈
在拿下吴国朱方之后四年,楚灵王灭了陈国,并且封穿封戍为陈公。(见第
四部第 160 章)为什么楚灵王要灭陈国,晋国又有什么反应?
说起来,陈国也算是自取灭亡。
陈哀公这人身体不好,属于那种活着不如死了舒服的人。陈哀公有三个儿子,夫人郑姬生了大儿子偃师,多难听的名字,听起来跟腌尸一样,另外两个小妾生了公子留和公子胜,陈哀公不喜欢太子偃师,喜欢公子留,因此就安排自己的两个弟弟公子招和公子过辅佐公子留。
公子招和公子过一点也没客气,找个机会把大侄子偃师给变成腌尸了,立公子留为太子。陈哀公对大儿子心存愧疚,病情加重,干脆自挂东南枝,上吊自杀了。
现在,公子留就成了陈国国君。
老国君死了,新国君登基,陈国就派大夫干征师去楚国报告,干征师,听起来就是干蒸尸一样。一听这名字,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干征师来到楚国,向楚灵王报告了陈国发生的事情。原本呢,一切顺利,就可以回家了。可是就在干征师准备回家的时候,公子胜来到了楚国,见到楚王之后是痛哭流涕,把大哥如何被害,父亲怎样被逼上吊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通。
“大王,您是盟主,主持公道啊。”公子胜希望楚灵王能够讨伐陈国,然后扶立大哥偃师的儿子公孙吴为陈国国君。
“我答应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楚灵王高高兴兴地答应了,这么多年没出去打仗了,正憋得慌呢。“那什么,把干征师先给蒸了。”
干征师就这么成了干蒸尸。
所以,取名字是个学问,自古以来都是。
听说楚国人要来讨伐,公子留叫了一声“妈呀”,连夜逃到了郑国。
公子招第二天才发现公子留跑了,怎么办?公子招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公子过给杀了,然后把人头送去了楚国,说当初害死偃师的是公子过,如今已经惩治了凶手,欢迎公孙吴回国继位。
楚灵王直接把人头扔出去了,说了句:“忽悠谁啊?找替罪羊这样的活谁没干过?”
楚灵王派自己的弟弟公子弃疾率领楚军讨伐陈国,陈国自然不是对手,被楚国大军三下五除二拿下,公子招被杀。
这个时候,就该公孙吴作国君了?
“奉大王之命,陈国君弱臣乱,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为了陈国人民的安宁,大王特决定,陈国从此并入楚国,为楚国的陈县。”公子弃疾宣布灭掉陈国。
得,什么叫引狼入室?
此后,楚灵王封穿封戍为陈公。
楚灵王以镇压乱臣的名义吞并了陈国,等于是忽悠了全世界。
作为另一个霸主,晋国怎么反应?
晋国这个时候的六卿分布是这样的:中军帅韩起、中军佐赵成(赵武之子)、上军帅中行吴、上军佐魏舒、下军帅范鞅、下军佐智盈。
晋国早就知道楚灵王要讨伐陈国,但是直到楚国灭了陈国,他们才恍然大悟。
于是,六卿会议召开。
到会人员只有四名,范鞅因为女儿出嫁请假,智盈说是拉肚子而没有来。
韩起一看,三分之一缺席,怎么办?照常开会,实际上最近几年的六卿会议就没有凑齐过人,不是你有事就是他不来。
“各位,楚国人灭掉了陈国,作为盟主,我们应该怎么应对?”韩起提出问题。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接茬。过了半天,终于赵成说话了。
“狗日的楚国人,一点面子也不给我们留。”赵成的意思是,楚国人有点过分了。
“就是,太不够意思了。”中行吴说。
魏舒还是没有说话。
韩起想了想,说了:“我想,陈国本来就是楚国的属国,楚国灭自己的国家,好像跟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就是就是,他们这样做,不得人心,只能让自己众叛亲离。”赵成接口说。
“是啊,那就让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哈哈哈哈。”中行吴说,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
散会。
“今天晚上到底吃什么呢?”魏舒一边起身,一边自言自语,开会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个问题。
——楚灵王灭蔡
楚灵王灭了陈国,原本以为晋国至少会提个抗议什么的,因此准备好了派人去晋国解释。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晋国人竟然连个屁也没放,倒弄得楚灵王觉得很没趣。
转眼间过了三年,这一天,蔡国派了两名使者前来进贡,这两名使者的名字叫王坚、师强。
“王坚师强?这名字巨牛啊,太坚强了。来人,立即召见,按大国上卿的规格。”楚灵王很高兴,他喜欢这两个名字。
王坚师强来了,楚灵王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什么王坚师强?最多是两个猪坚强。只见这两个人外形猥琐、言语卑微、目光游离,楚灵王当时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想想中原诸国的使者,韩起叔向自不必说,就是齐国鲁国郑国宋国的使节也都是气宇轩昂,进退自如的,哪里见过这么两个龌龊鼠辈?
正是:闻名胜似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打发走了王坚师强,楚灵王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窝火。
“奶奶的,蔡国没有人了吗?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如果还有人,故意派这么两个东西来,岂不是故意羞辱我?那不是也应该灭掉他们? ”楚灵王自言自语,虽说以貌取人不应该,但是楚灵王的逻辑很清晰。
所以,自古以来,外交官一定要注意形象气质,王坚师强之流就别到处逛游了。
同时这也再次说明,取名字一定要认真,要紧贴自己的实际情况。
问题是,就因为人家的名字和长相就讨伐人家,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不过这难不倒楚灵王,他有办法。
第二天上朝,面对着大夫们,楚灵王突然冒了一句话出来: “妹妹啊,妹妹啊,哥哥想你啦。”
乍一听,好像楚灵王怀春了。
其实,不是。
十三年前,蔡国国君蔡景公为他的儿子太子般来求亲,楚康王就把自己的小女儿嫁了过去,就是楚灵王的妹妹。谁知道老故事又发生了,蔡景公一看儿媳妇长的芙蓉出水一样,于是据为己有了。太子般可不是晋国的申生,他也没客气,找个机会把老爹给弄死了,自己当了国君,就是蔡灵公。
原本,于公于私,蔡灵公都该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女人给抢回来。可是蔡灵公缺心眼,竟然让后妈守活寡,一守就是十多年,大好青春都守掉了。
“狗日的蔡国人,虐待我妹妹,打丫的。”楚灵王就是这么个想妹妹的想法。
于是,楚灵王派人前往蔡国,请蔡灵公前往楚国叙一叙“舅甥之情”。
蔡灵公不想去,可是又不敢不去,于是硬着头皮到了楚国,结果被楚灵王设宴灌醉之后,一刀砍了,连同七十多个随从,也都一并被杀。
杀了蔡灵公,又是公子弃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讨伐蔡国。
晋国再次召开六卿紧急会议,这一次,赵成和魏舒请假。
“各位各位,楚国人太他妈不给面子了,又要灭蔡国,怎么办?”韩起有点急了,毕竟自己是中军元帅,从前就听说过赵盾和荀林父比较肉,再这么下去,自己就要创新纪录了。
“元帅,让他们狗咬狗去吧。”范鞅满不在乎地说。
“小智,你怎么看?”韩起没接范鞅的茬,他问下军佐智砾。
智砾是智盈的儿子,智盈在两年前去世,智砾就接任了下军佐,还不到二十岁。
“那,那什么,叔,你看呢?”智砾支支吾吾,没有主意,所以去问中行吴。
“元帅,我们当初没有救援陈国,现在又不救援蔡国,我们这个盟主当的还有什么用呢?这事儿,我看要管。”中行吴察颜观色,投韩起所好。
“好,立即召集联合国大会。”韩起决定了,不过他实在没有胆量率领晋军救援蔡国,准备忽悠大家伙并肩子上。
在此前一年,晋平公薨了,现在,晋国的国君是晋平公的儿子晋昭公。
楚军六月包围蔡国,晋国八月就在卫国召集了联合国大会,速度倒不慢。
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照例是齐、郑、宋、卫、鲁等国的卿,主持会议的则是晋国中军元帅韩起,会议议题是援助蔡国。
韩起把楚国攻击蔡国的情况简要介绍了一下,随后请大家发言,看看怎样救援蔡国。
“噢。”大家都假装恍然大悟,其实都等着看笑话。
齐国的国弱第一个发言:“韩元帅,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当年城濮大战的策略,我们只要攻击楚国的盟国,楚国就不得不从蔡国撤退。”
国弱话音刚落,哄堂大笑,因为楚国的盟国现在就只剩下蔡国了。
韩起的脸色憋得通红,国弱分明就是在讽刺自己不敢跟楚国人正面交锋,他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随后,大家踊跃发言。
有人建议向楚国发最后通牒,威胁楚国人;有人建议派范鞅去忽悠吴国人,让吴国人出兵;有人建议晋国攻击楚国本土,给楚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基本上,每个建议都是在讽刺晋国不敢对抗楚国人。
“散会散会。”韩起宣布散会,原本想挣点面子回来,反而更丢面子了。
诸侯的大夫们嘻嘻哈哈走了,他们觉得这是自有联合国以来最爽的一次会议。
万般无奈之下,韩起决定派大夫狐父前往楚国,为蔡国求情。
昔日分庭抗礼甚至稍占上风的晋国,如今竟然到了要去向楚国求情的地步。
晋国的特使在楚灵王面前很没有面子,因为楚灵王没有给他面子。
“不好意思,蔡国国君杀了亲生父亲,这样的国家难道不该讨伐吗?”楚灵王直接拒绝了狐父。
十一月,楚军攻破蔡国,楚灵王将蔡国太子杀了祭祀冈山之神,同时任命弟弟公子弃疾为蔡公。之后,楚灵王命令在蔡、陈和不羹(今河南襄城县)修建大城,以便今后抵御可能来自北面的攻击。
对于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这件事情,楚灵王征求过申无宇的意见。
在楚国,姓申的人通常都很聪明,前面说过的申叔时、申叔豫就都是聪明人,这个申无宇也是个聪明人。
“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大王,您是最了解您弟弟的啊。当年郑庄公修建了栎城给公子突,结果是郑国因此而兄弟相残;齐桓公加固了小谷城给管仲,结果管仲遗德一直到现在还在造福齐国。我听说五种人不宜外派,就是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和几代正卿;五种人不适合留在朝廷,即卑贱、年少、疏远、弱小及新人。所谓亲不在外,羁不在内。现在让公子弃疾在外镇守蔡,让郑国来的子革在内担任右尹,恐怕不太合适。”申无宇讲了一通,就是反对让公子弃疾担任蔡公。
楚灵王想想,申无宇的话有理,但是也无理,边疆重镇不给自己亲近的人镇守,难道给外人来守?
“我不能使中原各国归附,他们只事奉晋国,是什么原因呢?只是因为晋国离他们近而我国离他们远。现在我修筑三处的城墙,各派一千乘战车镇守,合共三千乘,也相当于晋国了。再加上楚国国内的兵力,诸侯们该来归附了吧??”
楚灵王换了一个话题,等于否定了申无宇的意见。
“不好,俗话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树枝太大了,就会折断;动物尾巴太大了,就不能灵活摇摆。都城之外修建大城历来都不是好事,以前郑国有京城、栎城,卫国有蒲城、戚城,宋国有萧城、蒙城,鲁国有弁城、费城,齐国有渠丘城,晋国有曲沃城,秦国有徵城、衙城。而这些大城,最终都成了动乱的根源。”
申无宇说道。
尾大不掉,这个成语的贡献者就是申无宇,后来通常用来比喻部下实力太强,不听从指挥调动。
“嘿嘿。”楚灵王不置可否。
最终,楚灵王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同时,按照自己的设想,在这三个地方驻大城,各派驻战车一千乘。不久,陈公穿封戍病逝,楚灵王干脆将陈蔡合并,任命公子弃疾为陈蔡公。这样,公子弃疾麾下的军力已经占有楚国的一半。
——楚王好细腰
楚灵王这个人,虽说有些暴虐,有些贪得无厌。但是,说起来还有可爱的地方,譬如胸怀。楚灵王是著名的吃硬不吃软,不喜欢别人拍马屁。
当初穿封戍的故事说过了,穿封戍追杀他,当面骂他,他喜欢,还给他升官晋爵。
楚灵王有个非常信任的人名叫倚相,职位是左史,这人很有学问。有一天,楚灵王愁眉苦脸对倚相说:“白公子张这人很讨厌,总是来劝谏我,怎么才能让他闭嘴呢?”
楚灵王其实很喜欢子张敢说实话,不过不喜欢他总是说。
“接受劝谏很难,让他闭嘴很容易啊。如果他再劝谏你,你就说你左手握着鬼的身子,右手抓着鬼的家,所有的什么警告劝戒,你都早就听到了。所以啊,别劝了,有这工夫,讲几个段子吧。”倚相确实有学问,想了这么个主意。
过了两天,子张又来进谏,楚灵王按照倚相的话说了,然后看子张还有什么话说。
子张一听,你这不是忽悠我吗?于是,子张讲了一通商朝时候高宗武丁的事迹,最后说了:“现在您还赶不上武丁,却讨厌规谏您的人,要治理好国家不是太难了吗?”
“那,那你爱说就说吧,反正就是那些车轱辘话,我都记住了,可是我就是不照你说的作,你自己看着办吧。”楚灵王被子张说得没脾气了,干脆开始耍无赖了。
“唉。”子张叹了一口气,走了,从此再也不来劝谏楚灵王了。
虽然楚灵王不喜欢拍马屁的人,可是拍马屁的人还是主动会来拍。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拍马屁的故事叫做“楚王好细腰”,就是楚灵王的故事了。
楚灵王生得身高马大,膀大腰圆,可是他偏偏喜欢细腰,喜欢自己的部下和后宫的妻妾们把腰束起来,越细越好。
楚灵王的这个爱好很快流传了出去,大夫们于是纷纷主动向这个方向发展。
于是,在楚国的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减肥热潮,一般来说,大夫们每天就吃一顿饭,而且绝对绿色食品,决不吃肉。一段时间之后,全国性减肥大获成功,基本上,大夫们的腰都很细了,夸张一点说,细到从席子上站起来要扶着墙,从马车上站起来要扶着轼。看见好吃的,要忍住不吃。就算饿死,也决不多吃一点。
《战国策》上如此写道:灵王好小腰,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
第一六九章 楚国四兄弟
祈招之愔愔(音因),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周诗&·;祈招》
这首诗,是当年祭公谋父写给周穆王的,劝他不要再无限制公费出国旅游。
诗的大意是这样的:《祈招》的声音和谐安详,周朝的美德万众敬仰;大王的风度如金似玉,没日没夜散放光芒。公费旅游啊浪掷公帑,百姓负担无法估量;就如吃喝需要节制,撑坏肚皮自己遭殃。
——磨砺以须
灭亡蔡国的第二年,也就是楚灵王十一年(前 530 年),这一年冬天,楚灵王前往州来打猎,同时下令楚军在荡侯、潘子、司马睿、嚣尹午和陵尹喜的率领下进攻徐国,楚灵王随后率领卫队赶到乾溪作为后援。
现在看看楚国的军队部署情况。
陈,一千乘战车;蔡,一千乘战车;不羹,一千乘战车;攻打徐国,一千乘战车。
四千乘战车在边境地区,楚国国内成了空城计。
四千乘战车,按照标准配置,就是三十万将士。
冬天,雪花飘飘,看上去很美。可是,三十万将士们的心情很不美,将士们的家属的心情很不美。怨声载道,这个成语不是这里出的,但是却很适合这里。
楚灵王的心情很美,他戴着晋国生产的裘皮帽子,穿着秦国进口的鹅绒大衣,披着齐国趸来的翠羽披肩,脚踏燕国进贡的豹皮靴子,手提着越国赠送的皮鞭,站在雪地里欣赏着这场大雪。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楚灵王诗兴大发,高声吟诵,还拖着尾音。当然,肯定不是这首诗,不过也差不多这样的意思。
正在这个时候,右尹子革前来朝见。
“子革来了?”楚灵王看见子革,非常高兴,他很喜欢这个郑国人,觉得他很有学问而且很正直。所以楚灵王摘下帽子,脱下披肩,放下鞭子,以表示对子革的尊重,然后说:“我正有事要请教你呢。”
“大王请说。”子革连忙说,就站在雪地里,与楚灵王说话。
“当年我们的先王熊绎曾经和齐国、鲁国、卫国和晋国的先君一道在周朝辅佐周康王,当时这四个国家都被赐给了宝物,可是我们的先王什么都没有。那如果我现在派人去周王室,要求周王把荆州的宝鼎赐给我们,他们会给吗? ”楚灵王又想要周朝的鼎了,当年楚庄王没要到,楚灵王又想要了。
“那还用说,肯定给啊。当年我们的先王虽然也是周朝的重臣,可是人家齐国是周朝的娘舅,鲁国卫国晋国都是周朝的兄弟,所以他们有礼物也很正常。如今我们强大了,谁也不敢不听我们的,要个鼎他们当然不敢不给了,要是不给,打丫的,看他给不给。”子革上了一通马屁,听得楚灵王很高兴。
“那,还有啊。许国的旧地(今河南许昌)如今被郑国人占了,可是当初那是我们老祖宗的哥哥昆吾(楚王祖先季连的大哥)的地盘,如今我们去要回来,郑国人肯给吗?”楚灵王又想要郑国的地盘了,还把那门夏朝的亲戚给搬出来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