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神明让他们在一辈子度苏格拉底那样的生活或死亡之间
作一抉择的话,他们是会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度苏格拉底那
样生活的。因为当他们一认为自己高过他们的同伴的时候,他
们就立刻离开苏格拉底,从事政治生活,实现他们和苏格拉
底结交的目的。
也许在这里有人会说,苏格拉底在教授他的门人政治以
前,应当先教他们自制。对于这一说法我目前暂不作答复,但
据我看,所有的教师都是以他们自己实践他们的训言的程度
来做他们的学生的榜样,并通过告诫来激励他们的。我知道苏
格拉底是以自己的光荣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做那些与他交游
之人的榜样的,他还就德行和与人类有关的其他题目进行了
可钦可佩的演讲。我也知道,这些人在和苏格拉底交游期间都
是实行自制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受他的处罚或责打,而
是由于他们当时深信,这种行为是最好的行为。
也许有许多自称为热爱知识的人会说,一个人一度是
公正的以后,不可能再变成不公正的;或者一度是谨慎的人
以后,不可能再度变成不谨慎的;任何人在受了教育获得知
识以后,不可能再变成无知的。但对于这一类的事我的意见并
非如此;照我看,凡不锻炼身体的人,就不能执行身体所应
执行的任务,同样,凡不锻炼心灵的人,也不可能执行心灵
所应执行的任务,这样的人既不能做他们所应当做的,也不
能抑制住自己不做他们所不应当做的。正因如此,尽管做儿子
的具有善良的品质,做父亲的还是制止他们与坏人交往,因
为他们深信,与善人交往是对于德行的一种操练,但与坏人
交往却会败坏德行。一位诗人也对这一真理作了见证,他说:
跟好人在一起你会学会好的事情;但如与坏人厮混,
你就要丧失你的辩识力。
另一位诗人还说:
一个好人在一个时候是好而在另一个时候却是坏
的。
我也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照我看来,正如人们不反复
背诵就会把韵文忘掉一样,玩忽训言的人也会把他们所受的
教训忘却。当一个人忘掉道德的训诫的时候,他也就会忘掉心
灵在追求德行时候的感受;而当他忘掉了这一点的时候,他
忽略自制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还看到,那些耽于饮酒和陷溺于
爱情中的人们,对于照料自己所应当做的事和约束自己不做
那些不当做的事就都不如从前了;有许多人在他们陷身爱情
中以前在开支方面很节俭,在他们陷溺爱情中以后就不能继
续这样了;当他们耗尽了他们的资财的时候,对于那些他们
从前由于认为不光彩因而不屑做的谋求财利的方法就再也不
能约束自己不去做了。因此,一个人一度能够自制,以后可以
丧失这种自制力,一度能够行正义,以后可以变得不能行正
义,怎么会是不可能的呢?依我看来,每一件光荣和善良的事
情都是靠操练而维持的,自制也并不例外;因为和人的灵魂
一起栽植在身体里的欲念,经常在刺激它,要它放弃自制,以
便尽早地在身体里满足欲念的要求。
当克里提阿斯和阿尔克比阿底斯同苏格拉底交游的时
候,借助于苏格拉底的榜样,他们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不道
德的倾向的;但当他们离开了苏格拉底,克里提阿斯逃到赛
塔利阿,在那里和一些不行正义而一味欺诈的人结交;阿尔
克比阿底斯也由于他的美貌,受到许多妇女的追求,甚至是
一些门第高贵的妇女们的追求,又因他在城邦和同盟国中有
势力,还受到许多善于谄媚的人的勾引和败坏,再加上人民
都尊敬他,使他很容易在众人中取得优越的地位,正如体育
运动中那些摔跤的人,由于感到自己比别人相当强就疏忽了
锻炼一样,同样,他也忽略了自制。他们既然这样幸运,又有
高贵的出身可引以自豪,财富使他们洋洋得意,权力使他们
不可一世,许多不好的朋友败坏了他们的德行,这一切都使
他们在道德上破产,加以长时期不和苏格拉底在一起,他们
变得倔强任性又有什么可怪呢?如果他们做了错事,难道指控
者就应该责怪苏格拉底吗?当他们年轻,非常轻率而不受约束
的时候,苏格拉底使他们变得谨慎起来,这对指控者来说,难
道苏格拉底就丝毫也不值得称道吗?然而人们对于别样事情
并不是这样判断的;有哪一个奏笛者,或竖琴教师,或其他
老师,教出了有本领的学生以后,这些学生又转而跟其他老
师学习,以致在技巧方面变得不那么熟练,会因为这种退化
而受到责备呢?有哪一个父亲,会因为他的儿子在和一个人交
往而变成有德之人以后,又因跟另一个人交往而变成不道德
的人,反而责怪这两个人中的第一个人呢?难道他不是因为儿
子和第二个交往变坏了,反而更加称道第一个人吗?即使做父
母的本身,如果他们自己品行端正,他们的儿子和他们在一
起的时候做了什么坏事,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受责备。以同样的
态度来判断苏格拉底才是正确的;如果他自己做了什么不道
德的事,把他认为坏人就是正当的;但如果他一贯遵行道德,
他又怎么能因别人的罪行而合理地负咎呢?
或者虽然他自己没有做坏事,但当他看到别人做坏事的
时候他称道了他们,谴责他也就是正当的了。但当苏格拉底知
道了克里提阿斯迷恋尤苏戴莫斯,像那些为了淫荡目的而摧
残别人人身的人一样,为了贪图享受而追求和他在一起的时
候,苏格拉底劝戒他不可这样存心,他向他所钟爱的人哀哀
乞怜(他还指望受到这个人的崇敬),像一个乞丐那样恳切哀
求他的恩允,尤其是这样的恩允并不是为一个正当的目的,这
种行径是粗鄙的,是和一个有光荣和正义感的人不相称的。但
由于克里提阿斯不理睬这样的忠告,也不肯转离他追求的目
标,据说苏格拉底曾经当着尤苏戴莫斯和许多别的人的面说
了这样的话:在他看来,克里提阿斯的心情就和一只猪的心
情一样,他想和尤苏戴莫斯磨擦就像一只猪对着石头磨擦一
样,因此,克里提阿斯对苏格拉底非常怀恨,当他成了三十
僭主之一,和哈利克里斯一道被指定为立法者的时候,他回
想起这桩不愉快的事情,就在他的律法里加入了“不许任何
人讲授讲演术”一条,想对苏格拉底加以侮辱,但他并不知
道怎样可以特别加害于苏格拉底,只是把群众指责一般哲学
家的话归在苏格拉底的身上,借以在人民面前毁谤他;至少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并没有亲自听到苏格拉底说过这
样的话,也不记得听过别人说听他说过这样的话。但事实证明
了确实是这个情况:因为当三十僭主杀害了城中的许多人
(他们都不是下等人),并怂恿许多人干坏事的时候,苏格拉
底曾说过大致这样的话:他所感到惊异的是,当一个负责牧
养牲畜的人,他所牧养的牲畜越来越少,情况越来越坏的时
候,这个人毫不承认自己是个坏的牧者;更令他惊异的是,一
个人做了一城邦的首长,弄得人民越来越少,而且情况越来
越坏,这个人毫不自觉羞愧,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坏的首长。这
一段话被传到三十僭主那里,克里提阿斯和哈利克里斯就把
苏格拉底召到他们跟前,把律法指给他看,禁止他和青年人
讲论。苏格拉底问他们是不是可以就他对禁令所不明白的事
向他们质问。他们准许了他。他说,“既然如此,我是准备遵守
律法的,但为了不使我由于无知,无意中触犯律法起见,我
希望能够清楚地知道,你们禁止讲演术是因为你们认为它是
被用来帮助人说正确的话的呢,还是你们认为它是被用来帮
助人说不正确的话的呢?因为如果它是用来帮助人说正确话
的,那就显而易见我们就必须不说正确话了;如果它是用来
帮助人说不正确话的,显而易见我们就应该努力说正确的
话”。
哈利克里斯向他大发雷霆说道:“苏格拉底,你既然是无
知,我们就把一条容易懂的命令明白地告诉你,完全不许你
和青年人谈论”。
苏格拉底说道:“既然这样,为了对我是否遵守律法不致
有任何疑问起见,就请你们给我规定一下,一个人到多大年
纪就可以算一个青年人吧!”
哈利克里斯回答道:“只要他们还不能充当议员,只要他
们还未到解事年龄,只要他们还不到三十岁,你就不可和他
们谈论。”
苏格拉底说,“如果我想买一件东西,一个不到三十岁的
人在卖这件东西,难道我不可以问他卖什么价钱吗?”
哈利克里斯回答说,“这些问题可以问,但你常问的许多
问题是你明明知道事情是怎样的;因此,这样的问题是不许
问的。”
苏格拉底说,“如果有一个青年人问我这样一些问题,例
如,‘哈利克里斯住在哪儿了’,或者,‘克里提阿斯在哪儿?’,
倘若我知道的话,难道我也不可以回答他吗?”
哈利克里斯说,“你可以回答这一类的问题”。“但是”,克
里提阿斯补充道,“你一定不可以讲论那些鞋匠、木匠、铁匠
什么的,说实在的,因为你常常讲论他们,他们现在已经被
你说烂了”。
苏格拉底说,“这样,我就不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吸取教训
了,这就是说,不可从他们身上吸取关于正义、敬虔等教训
了。”
“是的,我指丢斯起誓”,哈利克里斯反驳道,“你也不可
以从牧者身上吸取教训;否则的话,你得小心你自己也会使
牲畜变得少起来”。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们对苏格拉
底生气是因为他所讲关于牲畜的那些话已经传到他们耳中。
克里提阿斯怎样对待苏格拉底,他们彼此间的态度如何,
都已经讲过了。但我现在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人,如果他不
喜欢他的教师的话,就不可能从他受到真正的教育。克里提阿
斯和阿尔克比阿底斯跟苏格拉底交游,在他们的交游期间,他
们并不喜欢他们的教师,而是从一开始起,他们就渴想在城
邦里居领导地位;因为,当他们还伴随着苏格拉底的时候,他
们就非常欢喜和那些管理政治事务的人们交谈,据说,阿尔
克比阿底斯在二十岁以前,就曾和他的监护人兼国家元首白
里克里斯就律法问题作如下的谈话。
他说,“请问,白里克里斯,你能指教我什么叫做律法吗?”
“当然”,白里克里斯回答。
阿尔克比阿底斯说道,“那么,奉众神的名,请你指教我
吧!我听有人因遵循律法而受到赞扬,但我以为若是一个人不
知道什么是律法,他就不可能公正地受到这样的赞扬”。
“你要知道律法是什么,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白里克
里斯回答说,“凡是人民集会通过而制定的章程都是律法,它
们指导我们什么是应该做的和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它们指导我们应当做好事呢,还是应当做坏事呢?”
“我对丢斯起誓,当然是好事,我的孩子”,他说,“决不
是坏事”。
“如果聚集在一起制定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并不是全体人
民,而是少数人,例如一个寡头政治,这样的条例是什么呢?”
“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决定人民应当做的事而制定的一切
条例都是律法”,白里克里斯回答。
“如果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僭主,规定了人民所应该做的
事,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律法呢?”
“无论一个掌权的僭主所规定的是什么”,白里克里斯回
答道,“他所规定的也叫做律法”。
阿尔克比阿底斯问道,“那末,白里克里斯,什么是暴力
和不法呢?当强者不是用说服的方法而是用强迫的方法威胁
弱者去做他所喜欢的事的时候,这岂不就是暴力和不法吗?”
白里克里斯回答道,“我看是这样”。
“那末,一个僭主未经取得人民的同意就制定条例强迫人
民去做,这是不是就是不法的行为呢?”
“是的”,白里克里斯说,“我看是这样,现在我把我所说
的僭主未经过说服给人民制定的条例就是律法那句话收回”。
“但是,少数人未经取得多数人的同意,而凭借他们的优
越权力所制定的条例,这是暴力呢,还是不是暴力?”
白里克里斯说,“照我看来,一个人未经另一个人的同意
而强制他去做的任何事情,不管他是否用明文制定出来,都
是暴力而不是律法”。
“那末,当全体人民比富有阶级强大的时候,他们未经富
有阶级的同意而制定的条例,也都是暴力而不是律法?”
“的确是这样,阿尔克比阿底斯”,白里克里斯说,“当我
像你这样大年纪的时候,对于这一类的讨论也很擅长,因为
我们像你现在一样,也研究并讨论这一类问题”。阿尔克比阿
底斯说道,“白里克里斯,要是我能够在你擅长这些问题的时
候和你讨论该是多么好啊!”
所以,当阿尔克比阿底斯和克里提阿斯认为他们自己比
那些在国家里执政掌权的人还强的时候,他们立即不再到苏
格拉底那里去,(因为在其他方面他也不如他们的意,如果他
们到他那里去,他们常因为他们的过失受到苏格拉底的责备
而感到恼火),却去从事政治生活,因为原先他们和苏格拉底
交游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但克里同也是个听苏格拉底讲学
的人,其他还有哈赖丰、哈赖克拉泰斯、海尔莫盖尼斯、西
米阿斯、开贝斯和费东达斯等人,他们听苏格拉底讲学并不
是为了做雄辩家或律师,而是为了做光荣可尊敬的好人,能
够对他们的家庭、亲属、仆从、朋友以及他们的国家与同胞
行事端正、无可指责。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无论是在青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