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完美大学必修课:两个北大学生的四年

任羽中、张锐(现代)
完美大学必修课
《完美大学必修课:两个北大学生的四年》张锐 任羽中
作者:张锐 任羽中
所属分类:图书 -> 自我实现/励志 -> 个人修养 自我完善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的成功励志书。 两位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后,在四年的大学生涯里,摸索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自主教育模式——他们坚信,在大学时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规划,足走向成功人生的极其重要的一步。作为中国本土最典型的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学生,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将要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朋友们,那些对于大学教育的思考,对于四年成败得失的感悟,一定会成为帮助千千万万学子完善大学教育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
  张锐,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当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学期间活跃于校内校外,曾到美国、日本、韩国、捷克、奥地利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组织和参加学生交流计划,又在摩根士丹利、电信盈科等国际著名企业、机构实习。2002年保送北大国际经济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曾出版个人作品集《背包走天涯》(2003年)。 任羽中,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当年四川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大学期间两度获得北大创新奖,并在《战略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保送北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曾出版个人作品集《埋下头来数星星》(编著,2002年)和《简简单单的快乐》(2003年),并在《中华读书报》等知名媒体兼职。
【内容提要】
  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和想像中的大不相同,无法调整心态只能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觉得在大学里无法学到自己想获得的知识,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心情苦闷只想退学?临到大四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在人才市场里自己只是可有可无的鸡肋,甚至没有勇气面对以后激烈的竞争?对未来充满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或者能干什么?   不知道有多少从大学里走出来和正在大学里的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被誉为“天之骄子”的他们目光茫然地行走在每一个哪怕是名牌大学的校园里,在一个最需要对自己做出清醒认识和设计人生规划的时间段里,他们被忽略了。一个成就优势人生的最重要的阶段被白白放过。只有刚从大学里出来的人最能明白大学人的真正需要,两位当年的文科状元、北大学子,师弟师妹们心目中的“牛人”张锐和任羽中“现身说法”,将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真实再现,经历过成功和失败的他们通过思考、总结,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写作成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完美大学必修课——两个北大学生的四年》,帮助大学生和青年朋友们规划属于自己的“完美大学教育”,为成就个人的优势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如何让大学四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对人生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清醒规划,为走向社会和迎接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本书无疑是切中实际的。用个人经历来总结大学教育,思考得失成败,给予读者以启发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该书无疑走在了前面,被称为“中国本土大学生励志第一书”。
【目录】
张锐 大学的实验室精神
任羽中 鉴别力·方向感·眼界
第一章 进入大学之前:发现自己
张锐 想像中的大学·独立人格与冒险精神·选择专业
任羽中 第一次离家远行·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行囊中的两本书
张锐VS任羽中 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第二章 大一:赢在起跑线上
张锐 大学生活的前100天·创建社团·“终身伴侣”
任羽中 偏远的分校生活·“午人”·无聊的第一课
张锐VS任羽中 大一的时候, 有几件事情请你一定记着去完成。
第三章 大二:一步一个脚印
张锐 “信息能力”. “问题少年”·大学生活的圈子
任羽中 与《战略与管理》合作·羽西公司送的香水·把握“偶然”
张锐VS任羽中 踏踏实实才是最IN的感觉。
第四章 大三:挑战自己
张锐 失败的竞选·校外租房·捷克与韩国之旅
任羽中 哲学教授开的书单·汉城大学的学生·发表论文
张锐VS任羽中 是该你做决定的时候了!
第五章 大四:天生我才
张锐 重视你的“中国背景”·功利主义·大学生该如何玩
任羽中 报社实习·“体验中国”夏令营·大四情结
张锐VS任羽中 且行且珍惜。
结语
张锐 我能够与你分享的
任羽中 五个关键词
完美大学必修课
  大学时,有些事情你必须去做
  self-education awareness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明,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
  北京博集天卷发行有限公司
  如果你要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你就必须要有self-education awareness。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你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的竞争,你面对的是一个自助式的教育环境,你要靠自己,去设计和取得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
  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1)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2)教育模式的变化以简历为导向(1)以简历为导向(2)大学的实验室精神空白、狂妄与分享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1)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2)
  张锐 任羽中 著
  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1)张锐/任羽中
  张锐
  大学生活、大学教育与self-education awareness(自我教育的自觉),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特意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联系了10个刚刚毕业的大学同学,问他们两个问题: 你觉得你的大学生活有缺憾吗?你觉得你的大学教育有缺憾吗?
  对第一个问题,十个人中有八个说没有缺憾,两个说有,一个的理由是没有谈过恋爱,另一个的理由是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这个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里可以尽情享受青春与自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校园中多愁善感或者好高骛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无疑属于“有闲阶层”; 而从财富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现在每个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现金流(收入)的预期,然后将这个现金流做一个折扣变现的分析,基本上我们也可以把大学生归于“有钱阶层”。尽管这些钱还没有真正装在口袋里,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财富带来的心理上的积极效应:每个大学生都是可能受市场追捧的概念股,尽管口袋很瘪,可是对自己的预期都不低。因此中国的大学生呈现出一种和中国股票相同的特点:很高的市盈率(每股定价/每股盈利),牛气冲天——当然是在泡沫还没有被戳破之前。
  嗦了上面这一段,其实是想证明,基本上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会很有意思,都会值得回忆,这也是那么多关于大学生活尤其是大学爱情故事的小说能火起来的原因。
  但是,我们这本书关心的话题却并不仅仅是“大学生活”,而是“大学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来。与第一个问题截然相反,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认为自己的大学教育有缺憾,理由林林总总,有非常概括的:荒废了太多的时间、没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觉得自己懂的很多却找不到工作等等等等;也有非常具体的:英语学得不好、口才不够好、性格上有弱点等等等等。惟一一个没有缺憾的人的理由是: 我已经尽力了,再读一遍还是这样——于是我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今日中国的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倾向于对自己接受的大学教育表示否定和失望。
  你可以反驳说这个调查的结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人都可能永远会觉得学无止境,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谦虚”了起来,或者,并不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有问题,而事实是学生自己不够努力。甚至你还可以论证这个小小的调查在样本上有偏差——这十个都是我认识的人,因此他们可能都是像我一样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大学教育的人。
  这样的反问提醒我们,在本书中,我们将不会过多地谈论为什么中国的大学没有给大学生提供完美的大学教育。这个问题应该留给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一方面强调“与国际经验接轨”,一方面又拒绝考虑改变学生社团的注册管理制度的“中国特色”;或者花无数的美金去聘请“海归”学者,却不舍得在学生就业指导培训上认真投资。
  序一:大学的实验室精神(2)张锐/任羽中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来讨论: 如果你要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你就必须要有self-education awareness。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你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的竞争,你面对的是一个自助式的教育环境,你要靠自己,去设计和取得一个完美的大学教育。
  教育模式的变化张锐/任羽中
  田园牧羊式教育VS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教育。
  工业经济早就毁坏了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可当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候,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却还是一派田园风光。大学生们千辛万苦,闯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来到大学的校园后,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大群绵羊中的一只,悠闲地徜徉在草地之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牧羊人要么不存在(想想看一年里你能跟那些有声望的教授说上几句话),要么他不管你的营养问题而只是教你要服从各种规矩——如果你幸运,来到比如北大这样一片比较肥美的草地上,也许四年中你漫不经心中也能吃到一些嫩草,但假如你所在的地方太贫瘠,或者你又不幸地被传染上了厌食症,那四年下来,你会发现你比四年前还要瘦骨嶙峋。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必须改变传统牧羊式的教育方法:那种放任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的方法,美其名曰是自由发展,其实也可以说是不负责任。倒退十年,这种方法也许还可以接受,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社会的其他组织,无论学生在大学里获得了什么,都会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可近十年间沧海桑田,一方面国门打开,外来知识迅速进入,使得社会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突飞猛进,达到了“国际水准”;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和大学里教授的知识相对缓慢的更新,使得大学能够提供的智力资源比起社会的需要而言,已经不具有任何的优势。
  这种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举个例子来说,十年前某大型企业的一位高级经理的学历水平可能只有大专,也只需要大专,而今天,你会发现在这个层次上的经理大多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教育的经历,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几乎都是你在课本和学术论文中无法碰到的。更重要的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公认,某些私人部门提供的培训和教育的质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大学,比如说你在McKinsey咨询公司工作了三年后,人们会说你graduate from McKinsey(从McKinsey毕业),并且会认为你过去的三年受到的训练甚至优于一个三年的Ph.D学位。
  我并没有丝毫贬低大学与大学教育的企图,作为社会中提供高等教育的最成熟的机构,大学的功能不可取代。但是大学教育必须和社会的需要接轨。高度复杂的知识经济体系对个人的要求已经变成了“资本化”的要求,人力资本成为了经济体系判断、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资本”的特质是创造出额外的价值,一个“人力资本”高的个体,在任何组织和社群中能带来和创造的价值都高。而大学,理应在学生人力资本方面加强培养,这意味着重新组织教学的课程、流程、模式,同时也意味着,学生作为积累自身human capital的主体,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以简历为导向(1)张锐/任羽中
  Educational Plan and Resume-oriented(以简历为导向)
  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与其他的资本积累一样,需要正确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合理投入时间、资源、劳动,通过整合、调整、优化来形成良好的资本结构,最后达到资本的增值。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的受益者都是你自己,因此你理所当然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去考察市场、分析自身的资本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
  大学已经越来越趋向自助式教育: 必修课程的减少、选修课程的增加、入学时专业方向的淡化与灵活、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的增加(社团、交流活动、暑期实习、学生助理职位的增加等等),这一切使得大学的教育体制越来越趋向于一个超级市场,学生进入市场,选择你感兴趣的东西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后你会发现,你把时间投资在不同的领域,最后会在你离开校园后决定你的投资回报——就业市场和你的职业发展早晚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案。
  什么是简历? 你的个人简历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A4纸吗?假如把你的投资视为是一个公司的行为,也许你的个人简历就是这个公司最终的财务报表。在我接触过的众多的世界名校的学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们的resume-oriented的态度。
  首先,他们对自己的简历非常重视,仅仅是一张A4纸,但他们可能已经改过了100次——这还不包括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或者其他高手帮忙修改的次数。他们力图用最职业的方式、最精确的语言、最完美的格式,表达出他们的全部“卖点”——其实找出“卖点”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能有100个人都当过班长,那么怎么样在你的班长职位下面用一行字描述出你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给读你简历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引起兴趣,才是关键所在。
  他们还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在简历上想要提到的事项。一份好的简历要足够的consistence(协调一致性)、diversification(多样性)和balance(平衡度)。一个想要成为律师的学生,会有意识地去参加各种法律援助活动或者去律师事务所做实习律师助理,这就是consistence。每个人都想表现出自己多样的经历和兴趣,所以他可能参加过一个考古发掘小组,但是同时又有着很强的金融背景,这就是diversification。而balance更加重要,你会发现最出色的人才往往在专业知识、社区服务、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都有着令人赞叹的成绩。
  正是通过这种主动的自我塑造,当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走出校园时,一张薄薄的A4纸都够记载下他的职业发展兴趣、个性、才艺,从而被职业市场认可。而这种resume building 和 resume-oriented的态度,正体现了一种最基本的自我规划的意识。
  以简历为导向(2)张锐/任羽中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往往是茫然地度过了四年后,才知道需要有一张简历来总结自己的所学所得,才发现除了寥寥几行的基本情况,几乎没有什么能令人耳目一新的特长。于是有的人铤而走险,虚构经历,最终损害了做人起码的诚信。
  大学的实验室精神张锐/任羽中
  大学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
  在大学里你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在大学里你可以犯错误而不会承担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大学里你可以做人生的实验,最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
  让我们回顾一下做实验的过程:提出理论上的假设——动手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假设的差距——总结经验成为知识。
  正是这样一个个主动的过程,才最后决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同一批人,一起进入同一个校园,听同样的教授的同样的课,四年后却有着大不相同的未来。区别的关键正是,有的人在四年里勤奋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总结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实证了各种各样的假设。而有的人,却连一次实验也没有做过。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操作上的努力,更关键也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回顾过去二十多年里最成功的大学生的形象的变迁:8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要会写诗、会弹吉他、喜欢把尼采和弗洛伊德挂在嘴边、喜欢在学校边上脏兮兮的小酒馆里纵横捭阖地谈论中国的外交和内政大事;90年代最“酷”的大学生,是网虫、努力地考托考G、听格莱美、喜欢在麦当劳或是肯德基里会餐、一块儿闲聊申请美国学校和签证的种种传说;千禧年之后最“酷”的大学生,他们热衷于各种NGO(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和活动、议论New York Times网络版上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文章、在“雕刻时光”或“星巴克”里计划下次境外背包游的路线、在心里清楚地比较哪个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提供的海外培训计划更加诱人。
  你会发现他们在做非常不同的事情,或者说,非常不同的实验。而这一切的不同与时代有关,与环境有关,更多的我觉得与他们自己能够提出的假设有关。提出的假设不同,几乎决定了发展与努力的层次不同,也必然决定了最终获得的知识与成就不同。
  空白、狂妄与分享张锐/任羽中
  话题最后还是回到我们这本小书上边来。在中国发达得过分的出版市场上,却没有人认认真真地写过类似话题。我们居然还能发现这样一个空白,简直是奇迹。
  当然,你可以发现,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在描述大学里边花天胡地的生活,但那是小说,那可以让我们感动但不能培养理性; 也有数不清的书在教我们如何成功,但如果看看作者,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名单——除了外国人、商人之外,就是小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些书不太适合大学生。
  想想也奇怪,从来没有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如何在中国的大学里取得成功,给出任何的建议——似乎在中国的大学里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要不然他们都出国了,要不然他们都根本不屑于读大学?可在哈佛广场的书店里,我看到,满满几个书架都是如何在大学里发展的书籍,从抽象的大学成功哲学到实用的社团和课程介绍手册。也许美国大学的学费太贵,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学四年的时间有多么宝贵;而中国的学生却恰恰因为教育费用的低廉(实际上,现在的学费已经相当可观了),因此少了一份对大学教育更加严肃和负责的态度。
  我和任羽中并不一定就是这本书最合适的作者,比我们成功的北大学生还很多。我们也并不“狂妄”地认为我们就接受了完美的大学教育,也许把我们俩的教育加在一起能够更接近“完美”。但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们是这个体制下的“成功者”,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大学里边的收获。羽中正在向着成为学者的路上努力地走着,我也正在与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的美国学生旗鼓相当地竞争着工作的机会。
  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对羽中来说,是因为未来做教授的打算使得他去思考大学的教育,而我则是因为不断有机会接触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学生,所以不得不持续地比较中国和先进国家的差异——我们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也正是在长达5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这本书才水到渠成地写了出来。我们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思考的载体和评论的对象,展现给读者,也给自己日后的回顾一个交待。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中国社会很缺乏一种分享的精神。即使在大学里,各种资源以及学生成功的个人经验都很少被拿出来共享。但我相信,人们相互竞争,最终是为了推动参与各方的“多赢”。因此,我和羽中都认为,这本书的意义,至少在于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愿意用自己的浅见来引起你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1)张锐/任羽中
  任羽中
  Z是广州一所知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本来大家都说这个专业找工作容易,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大热门,但而今Z却一直都在碰壁。他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读晚报的“人才”版,去每一个招聘会投简历。但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流走,他试过的30多份工作却没有一个能够落实,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只有三次。看见周围的同学纷纷拿到OFFER,Z愈发感到心灰意冷。他把希望寄托在公务员考试上,费了很大力气终于通过了笔试,但最终录取名单上还是没有他。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什么特长,过去几年没做过什么兼职,也不是学生干部。我只在学校里边有几个哥们儿,别的谁也不认识……虽然生活了四年,我觉得自己还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可我的成绩不算差啊,我也有6级证书,为什么那些老板不注意我?我不知道我到底怎么了。”Z的语调非常低沉,四年前“金榜题名”时的得意,仿佛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梦。
  Z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在为大学生就业难头疼,甚至共和国的总理,每天最关心的数字也是大学生的签约率。
  “
  当Z兴奋地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一定忘记了,随着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每一年都可以有几百万和他一样聪明的青年人进入大学校园。而在大学围墙之外,这个社会的变化又那么惊人。哪怕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也不再是注定的精英,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出类拔萃,我们就必须在校园里获得充分的锻炼。
  大学教育是自助式的教育。越是知名的学府,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你尽可以努力地做学问、做社团,也可以逃课玩“传奇”、看《色即是空》。如果不出意外,大家都能在四年以后得到一纸学历证书,但这张纸的价值和意义却大不相同。每个月40000港币的薪水或者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不会平白无故地落到谁头上,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我们敬重那些白发苍苍的教授,我们了解学术的寂寞与尊严,但我们不指望能从书本上得到有关人生的全部知识。狭隘地接受大学教育不可能使你的知识和素质有根本性的进步。
  于是,你不可以懵懵懂懂人云亦云,不可以坐井观天逃避挑战,你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头脑和勇气。
  self-education awareness对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我们要足够聪明,能为自己设计出完美的大学教育。在短短的四年间,我们将可以很有计划地去寻找机会,去建立关系,去利用资源,并通过自觉的训练,最终培养出过人的鉴别力、方向感和眼界。
  序二:鉴别力·方向感·眼界(2)张锐/任羽中
  就是基于上述的理由,我和张锐——两个刚刚完成本科教育的北大学生一起写作了这本小书。我们不认为自己的教育就是完美的,我们只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这本书里,也会特别强调那些令人懊悔的错误选择和刻骨铭心的挫折。成长的过程中,代价原本无可避免,但有很多付出其实只是美丽的陷阱,如果总是盲目冲动,那么付出之后还是不会知道自己需要收获什么,又可以收获什么。
  在过去的四年间,我们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看得清楚自己的每一个脚印。理性的设计,使我们日益成熟,并尽可能地避免了遗憾。我们也总是在思考,在那么多的选择当中,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必须放弃的;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又该怎么样去磨砺品性、学习技能,从而信心百倍地度过每一天。
  在五光十色的大学校园里,在这喧嚣浮躁的年代里,我们才是主人,自己的主人。
  真的希望,可以和更多新入大学或者正在准备高考的朋友一道来分享这些意味深长的故事,共同分析当日的得失。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一段路,而你的完美大学之旅,正待展开。
  我们也要把这本书献给Z,还有和他一样在毕业时才开始后悔的那些朋友。刚刚二十出头的你,还有好多好多机会,你没有输,你也不准认输!但现在你必须认真思考:大学四年里,你到底错过了什么,而在此后的岁月,你又将如何为自己不完美的大学教育“补课”。
  请把我们的这本小册子,当作“补习班”的“课程表”。
  张锐:张锐/任羽中
  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当得知高考成绩之后我说,让我到时一个人去大学报到吧。伟大的老爸老妈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1)张锐/任羽中
  我从小就是个玩心很重的人。出生在陕西的秦岭山脚下,一直长到11岁,父母当时也不在身边,于是整天跑出去疯玩; 11岁后和父母一起回到了老家广东,从家门口走出去5分钟就到了海边。父母工作都很忙,所以也基本上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玩完了小学、初中。后来一算,一共换了四所小学,每到一处都是先和班上的坏孩子打架,不打不相识,之后就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没过多久又要转学了。
  这种经历锻炼了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而从小父母管束不多的教育风格,也培养了我从小就比较独立、喜欢冒险的性格。
  一转眼到了高中,继续风风火火地在校园里玩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 做学生会主席、做校园广播站的播音员、办校园报纸、写校园小说、疯狂地踢足球、去海上的小岛露营、成立像漫画《灌篮高手》里面一样的篮球俱乐部和篮球协会、主持校园文艺晚会、上电视参加“第二起跑线”等等等等。在我们那样一个小地方的高中,想像中能够玩的事情都被我玩遍了,于是长出了一口气,也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高三。
  高三那年有一本小说颇为流行,名字叫做《正是高三时》,故事的原型其实就发生在和我们中学是竞争对手的另外一所中学:他们位于一座小岛之上,所有学生必须住校,而每年补课的时间几乎和我们的假期一样多,所以在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想也没想就把这所学校踢出了考虑范围——然而从这本书里我却读到了住校生活的种种精彩,于是当时对于大学生活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美丽的校园、来自天南地北的有趣的同学、巨大的如迷宫一般的图书馆、白发苍苍睿智风趣的老教授、熄灯后唇枪舌剑的宿舍卧谈会,这些景象在我脑海里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所好大学,一定要去一所离家远一些的风景优美的好大学——那么北大,显然就是最好的目标。
  强烈的获得高考胜利的愿望是来自对大学生活的期盼,而不是出于高考的压力或者家长的叮咛,这是我觉得我的高三生活一直心情舒畅并且斗志昂扬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成绩还是要一步一步赶的,高一高二并没有全身心投入,使我的成绩绝非在全年级里可以数一数二,用我们当时校长在一次全年级高考动员会上的话说: “有的同学,比如张锐,综合素质不错,可是学习成绩不行……”成绩不行,那只有努力了。我觉得我努力的第一个方向是寻找方法,当时看了不少诸如《在北大等你》、《等你在北大》、《北大在等你》之类的高考状元介绍经验的书。尽管后来进了大学之后,我一直尽量拒绝写这种东西,但是事实上,当时高中的时候看这些书,还是有不少积极的正面影响的。因为尽管学习方法不能够套用或者照搬,但这些来自成功者的声音能够给内心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至少在发现高考文科状元写的介绍学习经验的文章里也有病句和用错成语的时候,信心就会大增)。
  (一)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2)张锐/任羽中
  然而到了后来,还是发现其实最基础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在高考前做到:第一次不会做的题第二次都会做了,第一次错的题第二次都不会错了,其实在高考中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张锐/任羽中
  选择志愿一直是高三时盘桓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当时觉得,选择了志愿也就选择了一生的职业,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其实现在看来,选择专业和将来选择工作一样,选择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而且选择确实也非常关键,但只要年轻,前面的道路总是很宽,只要努力,人的选择不可能只有一次。
  我的想法一直是先看学校,再看专业。因为一所好的学校是一个更大的环境,里面的机会、氛围、熏陶对大学生活的影响会更大,即便你的专业可能有些冷门或者不让你完全满意,但是你仍然可以在专业之外学到很多一般大学学不到的东西。相反,如果你去了一个不那么好的大学的好专业,诸如金融、法律等,也许大学四年下来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当然,这个观点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也许未必正确。
  当时我在报志愿的时候,找了很多关系去打听北大各个专业的情况,而且我已经知道,如果选择北大的法律专业,那还可以读经济双学位; 而如果选择经济,却没有办法选择法律了。于是,在北大那一栏我不假思索地就填上了“法律”,之后又填上了“服从分配”。当然,幸运的我最后也没有需要被“分配”。
  报志愿的时候还出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情,我填了北大之后,我的任课老师在这件事情上有两种态度,比较少的一种是支持,比较多的一种是反对。我的数学老师庄老师还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对我说:你的数学成绩这个样子,你怎么还敢报北大呢?当时我面带微笑,心里想,不报北大的话也就没有这个机会听到这么好玩的评价了。后来高考之后,庄老师才告诉我,他觉得我这种脸皮厚的学生应该被额外地刺激一下,才会更努力地学习。我由衷地同意,并且一直到现在都很感激庄老师的策略——我的数学成绩最后果然不错。
  (三)我的大学生活终于要开始了张锐/任羽中
  高考结束后我一直拒绝看任何标准答案,因为觉得没有道理让自己提心吊胆,并且对了答案也对已经结束的考试没有半点意义。于是我开始在赤日炎炎之下学开车,在我刚刚可以开着教练车上路练习的一个下午,我突然接到电话,班主任李老师告诉我,我考了全省第一。
  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对老师说: “这个笑话需要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人才可以接受。”
  在终于确认这不是一个笑话后,我继续上路练车,两个小时后回到家里,发现我的父母已经接到了无数的电话。家里的电话铃一直在响,以至我不堪其扰,建议老爸老妈一起去海边度假村里住两天,清静清静。
  我伟大的老爸老妈尽管有些犹豫,讨价还价后还是带上了手机,和我一起离开了家。在路上,我问他们,现在是不是我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会答应。老爸说是。我说,那让我一个人去大学报到吧。伟大的老爸老妈再次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我的大学生活终于要开始了。
  任羽中:张锐/任羽中
  我将第一次离开家门,我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大食堂是什么样子,我也没有用过互联网;曾经的理想是做一个心无旁骛的历史学家,但志愿填的是“国际政治”;行囊里有两本书:《师门五年记》和《英华大词典》。
  (一)我所欠缺的东西还太多张锐/任羽中
  我家在四川资阳,当然这不算一个特别闭塞的地方,相对来说,文教事业还比较发达,比如我就读的中学就以学风严谨著名。这使得我特别能考试,一直以来都善于将平时的全部积累和灵感铺天盖地一样地表现在试卷上。高考我很成功,但这个成功能且只能给予我一个入门的许可。要在大学里边顺利发展,我所欠缺的东西还太多。
  在18岁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过独立生活的经历,我没有洗过衣服,没有住过集体宿舍,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大食堂会是什么样子。我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在心理上又依赖父母。
  1998年的时候,互联网距离我的生活似乎还很遥远,我学了一个学期的BASIC语言,但老实说我最后连打字都不怎么熟练。另外我的英文一般,尤其是口语不好,没办法完成交流。其实,几乎所有非中心城市的学生都可能有这些缺陷,我们比较缺少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来自现代都会生活的见识,而这些又是未来生活所必需的。
  在高中三年我曾经是班长或者别的什么干部,但我从来没有兴趣组织任何活动,我不打算指挥任何同学做事情——同时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挥,我没工夫去参加学生会之类的团体。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并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在同学中我人缘不错,但很少发现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独立思考自行其是是生活的主要方式。其实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试,而考试显然不需要谁出头来策划组织。
  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张锐/任羽中
  A) 缺少独立生活的经历
  这样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一个人假如觉得周围什么都不好,自然就离群索居了,跟别人打交道也不会自信,因此很可能在新的集体中被边缘化。
  我们系曾经有一个男生,中学的时候谈恋爱,所以家里就管得非常凶,成绩虽然好,却在班里边老觉得抬不起头。上大学之后不久他中学的女朋友就要和他分手,本来他就显得孤僻、不合群,失恋之后更是认为大家都在和他作对,于是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只好退学。假如他比较独立、坚强而且开朗、大度,那么到了北大这么宽松的环境,肯定有办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其实,我们不仅要小心翼翼地尊重别人,也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不要让心灵受伤害。
  B) 见识有限,外语水平不高
  如果和北京、上海等大都会的同龄人相比,我会处于劣势,失去一些重要的机会。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中国的大学把英文看得太重,比如中文系的学生就没必要去考英语4级。但其实所有抱怨这些的人心里也清楚,假如英文好,哪怕是学中文的也可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遇,英文已经成为知识分子和政商精英的“普通话”,与其牢骚,不如发奋。
  C) 缺乏团队精神与领袖气质
  并不是说我就有野心要成为某个团队的领袖,只是在大学里,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你要想有很多将来可以帮助你的朋友,你就要找到一些事情——比方说组织一个研究日本漫画的社团,参加全校的篮球联赛等等,这些事情会有很多热心的参与者,而你的任务,就是和大家一起,坚持做好这件事情。
  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意见更有道理,那么你应该像政治领袖一样有好的口才,说服他人并且影响整个团队的方向。
  你也看得出来,假如能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上面列举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你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准备: 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下一步的成功在努力。
  (二)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张锐/任羽中
  对于自己的缺陷,我并不感到气馁,过分自卑只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和理智。其实任何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缺陷——这个判断相信大家都会接受。
  我们向往完美,但完美只能是一个不断被接近的目标。高中生的我一直憧憬,大学里有最出名的教授,有最多的机会,只要肯用心,我将能够在大学里边弥补自己的不足。
  任何人也会有他的特点和长处,我甚至认为,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点比一天到晚检讨自己的缺点更重要。只有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我的优势张锐/任羽中
  A) 有比较好的性格
  尽管我承认自己缺乏领袖气质,但却能够和各种类型的人和睦相处,我会冷静、会忍让,不迁怒于人,愿意理解别人的难处,能平和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我很难有敌人,不必牵扯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你呢?你经常感到压抑而且无法排解吗?
  你有时感觉到“特别特别恨”周围的某个人吗?
  你会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短吗?
  请注意,上述的状况都不利于你的心理健康和交往能力,开朗、乐观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B) 有比较好的习惯
  从初中开始,我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时间,做事情的效率比较高。同时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主要是读古诗文,每天晚上我会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即使是除夕夜也如此。当整个世界都进入欢腾状态时,我却在悄悄和古人说话,这简直就是诗一般的生活。
  青年人最容易改变,因此青年人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持之以恒。
  而对于集体宿舍的生活来说,作息时间有规律、讲究个人卫生、打水扫地的时候稍微勤快一点就不错了。如果在家里你就邋遢惯了,以后别人会厌烦和你住一起。
  C) 阅读量很大
  是的,我到18岁的时候还没有离开过家门,但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信息,中华书局和三联书店的新书目录我会按时收到,所以我在阅读方面并不比任何北京的学生落伍,而且因为我的时间更充裕,所以我读书可能比他们更多。
  假如条件允许的话,请你从中学开始订阅一份《文汇读书周报》,再加一份《上海学生英文报》。
  D) 对大学已经有相当的了解
  我的舅舅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教授,假期中我常常会在大学校园里度过,我也了解一些学术界的情形。这些信息将来会很有用。所以我建议你利用假期的时间,多和已经考上大学的学长们聊聊,听听他们的见闻与感触。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你自己!你的优势是什么呢?
  (三)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张锐/任羽中
  1998年我高考前的几个月,正是北大百年校庆最热闹的时候。从“校友专列”到纪念邮票,从静园草坪上的晚会到人民大会堂的庆典,让我这个还远在两千公里以外的中学生激动不已,潜意识里简直已经把自己算作了北大的一分子。而当时我对大学的想像基本上来自《北大往事》之类的书籍,我一度认为,北大就是一个充满了穿长衫的“怪才”的海德公园。
  后来才明白,这些印象很可能是别人或者自己造出来的神话。大学,哪怕北大,也不可能是世外桃源,生活永远是赤裸裸的现实。你不必指望象牙塔式的纯净生活,更不要因为有一些看不惯想不通的事情就觉得一团漆黑最后自暴自弃。面对现实,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必须和他们(它们)打交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最要紧的是先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曾经铁了心要考历史系,历史系每年也只招很少的学生,而这一年在四川根本就没有名额。于是我另报了一个名头很唬人的国际政治系。这个系的招生宣传口号是“外交官的摇篮”,外交官这个职业很风光,但要我整日保持温文尔雅的笑容,衣冠楚楚地周旋于酒席与谈判桌之间,说一些没有棱角摸不着边际的套话,那实在困难。但我当时想,可能“国际政治”会是最接近历史的一个专业吧——进大学之后,就是这个马虎的决定让我苦恼了很久。
  怎么样选择未来的专业?张锐/任羽中
  A) 给自己多一些理由先
  自己的兴趣、专业的热门程度、其他人的意见都很重要。但是不能仅凭一个方面的理由就做出决定,比如我就认为自己最喜欢历史,但填志愿的时候我才18岁,这个兴趣真能长久保持吗?
  热门的专业当然值得去追求,但是到四年以后,这个专业还是热门吗?宣传材料上写的那些诱人话语,到底有几分真呢?
  所以,你必须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选择之前,请真正说服自己。
  “
  B) 通过大学里边的人搜集信息
  你可能说,我没有亲戚做教授啊。但是你的邻居家呢?你们中学前年考到北京去的那些师兄师姐呢?对了,你应该去找他们咨询,只有在大学里边的人最清楚,哪个专业现在容易申请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哪所大学的师资力量最强就业前景最乐观。听听他们的意见,对你绝对有益。
  “
  C) 做完选择之后,不要那么快后悔
  做出决定以后,已经放弃了的那些选择可能仍然让你魂牵梦萦,我们平凡人哪里能有那么坚定啊。不过,请你不要那么快就后悔,并且暂时不要考虑这个问题,等进入大学一年以后再做结论,到时候还可以争取机会重新选过。
  (四)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张锐/任羽中
  不管我对北大如何幻想或者对未来的专业多么犹豫,也不管考了“状元”之后有多少无聊的过场,拿到通知书之后我还是兴高采烈地准备行囊了。其实我不知道会需要什么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包办的,包括厚厚的冬衣、袜子、皮鞋、剃须刀和小镜子——还有两罐辣椒酱(在到北京之后的第二个月,就被我和同寝室的云南同学吃光了)。
  最后我在已经塞得很满的背包里装了两本书,一本是罗尔纲写的《师门五年记》,这是一本回忆胡适先生的小书,只有几万字。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台湾,这本书就像教科书一样大量印行。它教给我的第一点就是要明白师道尊严,念书的人,不管将来念成什么样子,老师永远都是老师,你始终要尊重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你在老师面前注意礼数,绝对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这本书还讲了胡适那一派学人做学问的方法,比如说,应该如何扬长避短选择学术课题,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写,什么样的文章不能写,考据的文章该怎么写等等。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我都反复体味这些内容——也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学术研究入门手册了。
  另外一本书是《英华大词典》,很老的版本,定价才9块钱,但是收词很多。我没有用过文曲星什么的,遇到生词就抱这个大词典,后来越用越快,和人家用电子词典的速度差不多了。
  就带着这两本书,我第一次离开温暖湿润的四川盆地。在进机场安检门的时候,我对送行的爸爸妈妈做了一个“V”字手势——我是有准备的,我要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
  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张锐/任羽中
  张锐VS任羽中: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张: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真的很不一样,生活的方式还有对自己的认识都相差很多,不过对大学的想法是一样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发展完善自己的地方,有很多机会的地方,上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你到那里去寻找人生的使命。大学生活不是每天坐在草坪上唱歌。
  任: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你比我成功,尽管我现在也并不觉得国际政治专业怎么不好,但当时完全有可能再了解更多的信息,再慎重一些。我那会儿觉得只要能上北大,哪个专业都不错,但其实不同专业未来的发展完全不同。最近几年,甚至还有好多从北大、清华退学回家重新参加高考的例子,一方面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一方面也觉得是一种浪费。
  张:呵呵,那欢迎你到法学院来读博士。
  任:其实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习惯与性格的发展也是相关的,习惯好了,性格就好。比如说你因为转学多的缘故,所以能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性格比较开放,这对今后的发展很关键。
  我想,对高中生来说,参加你们年级的足球队可能是一个好办法,到学生会做一些组织工作也不错。有一些这样的经历,上了大学会更快地进入角色。
  张: 在大学里边,有学问的学生总是最受赏识的,所以从中学开始就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些书,尤其是经典。
  任:比如我推荐的《师门五年记》?哈哈。
  张 锐:张锐/任羽中
  大学生活的前100天也许已经决定了后面四年是精彩或是平淡。与其参加一个社团,为什么不自己创立一个社团?与其参加学生会,为什么不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在大一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1)张锐/任羽中
  人生是一场短跑还是一场长跑?这似乎是个奇怪的问题。如果是短跑,你知道不得不咬紧牙关,不遗余力,力图从第一秒开始领先,在短短的几十秒钟内爆发出全部的潜能。如果是长跑,也许你还会想想如何分配体力,在开头的时候策略性的低速,有时也能够给自己在落后时一个可以接受的心理借口。
  人生是一场短跑还是长跑?我不知道,还在跑。大学是一场短跑还是长跑?刚刚跑完的我,回头看这四年,一切似乎都发生在电光火石的刹那——短跑,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
  既然是短跑,那么起跑的优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大学的起跑,其实就是在适应。适应得快,占据了有利的首发位置,状态迅速地调整到最好,再往下跑你就会发现已经在队伍的前端,而接下去的,后面不断要冲上来的对手,和前面你不断第一个看见跑道的情况,都会促使你习惯性地全力奔跑、保持领先。当领先变成了一种习惯——犹如那句广告词一般——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跑步如此,F1如此,大学生活如此,所有的事情也都如此。
  我是拖着两个箱子背着一个大包一个人站在大学的起跑线上的,两个“历史悠久”的箱子似乎来自父母结婚时重要的财产组合之中,因此我也心安理得“婉拒”了他们要求送我到大学报到的“虚荣之旅”。当我站在两位年轻的博士班主任面前时,他们既诧异我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从广东自己跑了过来,又诧异我成为了整个法学院第一个报名的学生——在正式报名的前一天就到了昌平园这个京郊毗邻明朝皇家坟墓的荒凉的地方(关于“昌平园”,可以参见本章任羽中的介绍)。
  “为什么来得这么早?”老师问。“暑假在家呆烦了,”我实话实说,瞄了一眼他们身边一大堆乱糟糟的即将分派给新生的各种材料,“也看看早点来能不能帮得上你们什么忙。”我顺嘴就加了一句。
  若干年之后在香港当我告诉我的好导师和好朋友,胡百全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Lester Huang: 也许是因为这句话也许不是,总之第二天我发现我被暂时性地任命为我们班的班长了。他哈哈大笑地问我当时为什么会冒出那么一句话,是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我回忆了很久,告诉他,对于当时那个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见到博士的小孩子的我来说,那个问题纯粹出自我一贯的态度。他收起了笑容,很认真地对我说:“You see, attitude matters.”(态度决定一切——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米卢的口头禅)然后又突然无厘头地对我说,“助人乃快乐之本啊。”
  我当然快乐了。突然成为了一个传说中卧虎藏龙的北大新生班级的班长,这种快乐的感觉对一个刚刚从中国的二级城市的中学考上北京的小孩子来说,也许比比尔·盖茨得知他又是本年度世界首富还要开心。剩下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非常顺理成章——因为是班长,所以我必须更多地去认识其他的同学,更多的同学也会认识我,你认识的人越多,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越少,而你对环境的感觉越好,你的心理状态就越好,你越是经常地微笑,越容易和人相处、让人亲近,自己开心。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2)张锐/任羽中
  我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开口和陌生人说话,在陌生的环境里迅速地交朋友,都并非是一件很容易和自然的事情。这的确与性格有关,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的人,不知不觉从态度上就会流露出不愿意和人交流的信号,愿意保持在心理学上称之为“comfort zone”的小天地里。但是,如果你真心希望多和别人交流,如果你觉得你的问题更多的是出在技巧上(脸红、口吃、有奇怪的口音、不知道说什么、不会讲中国话——感谢你还在看我这本书!),你会发现其实最容易做到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去做的,是改变你的态度。态度仿佛是弥漫在你身边空气中的化学信号,一句话也不用说,当你的态度不一样,你与别人交流的感觉也不一样。相信我,一个不太说话且感觉上也不太想和人说话的人,和一个不太说话但是感觉上很友善很希望与人交流的人,当他们站在一起,你的感觉会非常非常不一样。
  基本上在我看来,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需要适应的最主要的就是人。宿舍生活习惯、食堂伙食、讲课风格、考试角度这些因素其实都不会是无法克服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习惯,感觉会越来越自然。然而对于人、和如何适应独立地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却是一个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越拖越大的问题。
  在这里我不想细细地展开如何去适应新类型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模式的具体策略了,操作性的指引实际上很容易在现在的书店里找到——从卡耐基的《人生的奥妙》到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其实操作性的智慧并不复杂,关键还是在于你的态度和愿意去改变与调整的心态。
  需要去适应的还有很多很多,新生的话题简直可以写一本书。非常幸运的是我刚刚在网络上读到了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对这个问题总结最好的一段文字,那就是北大法学院朱苏力院长对2003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所作的演讲《这一刻,你们是主角》中的一段——朱苏力院长不仅仅是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个高超的演讲家,每年在新生入学、老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珠玑——这些文章传播在网络之上,如果你有时间,应该去好好读读。就让我凿壁偷光把下面这段文字引述出来:
  你必须培养一种新型的责任感,不但要好汉(好女)做事好汉(好女)当,而且要对你的机构、你的单位、你的“老板”负责,一定不能混淆了自己的和“老板”的利益;你要学会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同你喜欢或不喜欢的、行为古怪甚至居心叵测的人合作——包括某些时候的不合作,而不能按地域、学历、家庭或其他因素来选择;因为你喜欢“熟悉”,你必须更多面对“陌生”——这意味着持久的学习;因为你在乎一个长久的成功,你必须接受众多眼前的失败——这意味着不断的风险;你必须学会面对种种诱惑,仍然要信守承诺、诚信做人,必须从现在——也许从助学贷款或遵守时间——开始培养自己的信誉;你可以充满理想,但不但不能太理想化,而且要宽容像我这样的好像没什么理想的人;你可以且应当从情理想事,但必须学会按原则办事;你们可以保持甚至坚持自己的偏好,却必须学会用效率的眼光来考察社会和自己的选择和付出;你们不要指望大学老师还像高中老师,不但是知识的化身,而且是真理甚或道德的楷模,其实他们只是另一种职业的知识人;你们必须遵守各种规则,不要指望好学生总会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优待和特权,因为你们——至少本科生——每个人都至少是本县的状元;在这里,你会感到社会中的各种知识的类型和重要性都在发生改变,那些曾经或仍然令你们动心、动情或动容的文字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能作为你熄灯后侃山的谈资,或恋人间“秋日的私语”;你们要面对的是一套看上去很其实未必冷冰冰的关于社会的因果性的知识,斐然的文采必须让位给叙述的精确; 甚至你们必须学会一套现代的有关知识和学术的规范:抄录他人的精美文字,在中学时可能得到作文老师的一串串红圈,而在这里,则是侵犯知识产权,甚至是剽窃,不能毕业,得不到学位;你们会发现这里学习的许多职业规范与你在中学或父母那里获得的社会规范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一致,你必须重新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
  (一)大学,绝对是一场短跑(3)张锐/任羽中
  “
  已经读完了大学的我在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真不由得拍案长叹:诚哉斯言!我想,也请诸位读者牢牢记住这些道理。现在的你也许还无动于衷,但并非是因为这些道理稀松平常,而是你阅历不够还难以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只需记在心里,在你生命未来的某一个拐角时,你会因为突然想起这些道理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1)张锐/任羽中
  在校园这个不大不小的“江湖”或是“生态圈”中,大大小小的学生组织与社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性色彩比较浓重的,以学生会、团委、学校组织的文学社、广播站等为代表,他们的特点是组织比较严密,有很强的承续性,与官方的关系密切,活动的内容也往往与政治性的任务有关。另一类社团往往以共同的兴趣组合而成,活动的内容以社团成员的兴趣和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往往组织上比较松散、能够从社会和学校方面得到的资源比较少、活动时断时续。
  参加两种不同的学生组织的学生在气质和目的上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参加“政治性团体”的学生,目的比较明确——在这样的组织中,认识的人可能来自学校各个年级和专业,同时密切与学校和老师的合作,也会带来一些实践、交流或者展现自我的机会。而参加社团的学生,则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从事的事情上去,收获的是比较纯粹的快乐。
  这些区别我也是慢慢才明白过来的。刚到北大,传说中的“百团大战”对闷头学习了三年的高中学生来说的确有一种眼花缭乱的震撼力。于是经常能够听说某个人同时加入了五六个社团,并同时在三四个组织中担任“部长”、“助理”等“重要职位”。被禁锢了三年的社会活动热情,在许多新进校的freshman身上彻底地爆发了出来。
  我也并不例外,一时间跃跃欲试,然而却也很怀疑“遍地开花”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将带来不良后果,特别是看到许多社团在成员热情退却后迅速就变得奄奄一息的时候,我就和宿舍里的几个哥们儿商量:与其加入一个社团,为什么不自己创设一个社团?
  创设一个社团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和自主,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杂务。然而既然社团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凝聚一批朋友,借用这个平台来做一些我们喜欢做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更加积极地来控制这个进程呢?
  说做就做,我们立刻开始分工准备社团的注册,注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北大注册社团,与在中国注册一个企业,程序上不乏相似之处。为了让我们的社团在活动和日后的发展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我们绞尽脑汁地希望把“企业”的“经营范围”写得宽泛一些,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看上去颇为可笑的社团名称与宗旨: “博闻社”——以开拓社员见识、增长社员能力、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的社团。
  这样模糊不清的社团能够注册成功吗?关键在于对校园里管理社团机构的负责老师进行游说。游说又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我们向老师诚实地承认,我们的社团目前面目不清,但是随着它的成长,半年后我们会提出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2)张锐/任羽中
  游说终于成功了。于是北大“百团”中又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团体。我们用社团都干了些什么呢?我们撮合了北大负责北京招生的孙东东教授与北京四中学生的交流,作为我们回报社会的活动;我们四处奔走,和那些小有名气的校园歌手、talk show节目主持人、名记者和探险作家等大学生感兴趣的人去接触、谈判,或低声下气或盛气凌人地希望他们能够驾临我们荒凉的昌平园与学生见面或是开展活动。
  坦白说,我们的活动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们后来发现社团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有了一个组织,我们代表这个组织去和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平起平坐的交流;社团给了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自在地实现我们各种各样的奇思怪想。也许从活动的规模、社团的名气、媒体的包装来讲,我们的社团不上规模,但是从我们几个社团的骨干的经历和锻炼来说,我们一直在做一个组织中最有创造性和最value-added的工作。我经常想起中国的VCD行业,也许如果我们加入了那些庞大和久负盛名的社团,我们可能仅仅只能在长长的流水线上装配某一个环节上的零件(比如:贴海报。新生,这是你第一年可能做得最多的事情!),但当我们自己为自己的社团以企业家的精神去做出努力时,不管最后我们是否成功,我们做的都是给VCD设计、制造芯片的工作。还是那句话,要做,就做最有创造性和最能增加附加值的工作。
  事实上我们还是做了不少非常漂亮的事情。我们请来了中国的破产法专家曹思源给我们做了一场演讲。时隔多年后,我们在他的新书上看到了当时演讲时人满为患的相片。回到了燕园之后,赶上台湾大地震,我们的社团又第一个在没有任何官方支持与同意的背景下开始了校园募捐,李宁、金铭和许多北大的台籍学生都加入了帮助我们筹款的行列。最有趣的是,姗姗来迟的某个著名的北大慈善社团,在终于等到了学校对筹款活动的明朗态度后才找到我们要求联名开展活动,这让我们对那些半官方社团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有了自己做社团这样的经历,自己出来竞选学生会主席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竞选是一件非常锻炼人的勇气、意志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的事情。说实话,这其实是我参加竞选的一个初衷。我和同屋的徐青、另外一个好朋友马运涛一起组阁,参加竞选。竞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赢得别人信任的过程,你会发现尽管平日大家可能都是相处融洽的好朋友,可是竞选来临的时候,她或者他的这一票是投给你还是投给你的对手,这里面其实折射着非常多的人性的因素:信任、利益、控制、人情。通过一场竞选,无论是胜是负,通过把自己摆在让别人来选择、判断和评论的不舒服的位置,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发现你自己性格上和心理上的弱点。
  (二)自己创设一个社团(3)张锐/任羽中
  尽管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当然还是更愿意选择赢。当赢了之后,我们立刻意识到的是责任感和压力。既然在选举的过程中承诺了许多,如何把这些承诺一一落到实处,就成为了我们自我鞭策的动力。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心、面对压力时的意志力,都是在完成这样的任务和接受这样的挑战之下培养起来的。英文中“leadership”这个词语,经常指的是一种在性格和能力上对人的测度,如果一个在大学期间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leader”的人,他怎么能够在面试的时候回答一个最基本也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Tell us about your leadership experience(请述说你作为团队领袖的经历)。
  我的leadership experience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心路历程,尽管有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是,经历这些波折与麻烦本身就具有无比的价值。我在大学里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些不愿意经历也不愿意尝试的人,在大学这个人生的实验室里,如果你排斥对自己的改造和实验,那还不如躺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看四年书。
  最后,让我把当时法学院学生会竞选成功后我起草的一个宣言附在下面,当时那些激情澎湃的语言现在却觉得很矫情,但这就是大一的标志。
  昌平园法律系学生宣言张锐/任羽中
  在从矫情稚嫩的高中学生向融汇激情和理智的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蜕变途中,立志投身于中国法律事业的最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们,始终没有放弃冷静理性的思考与焦灼痛楚的自我剖析。
  直面自身的浮躁与喧嚣、好高骛远与急功近利,心系国家与社会的殷望和要求,每个98法律人的理想与信念迫使我们格外珍惜昌平园的每分每秒。
  尽管个人的自由、独立的意志、鲜明的个性始终是98法律人最为珍视的本色,然而增强法律人的团队精神和用实践创造价值也是我们决不回避并视为不言而喻的权利与责任。
  由此,每位98法律人慎重与坚定地将个人的一部分自由和权利拿出汇为公意,交付给即将成立的昌平园法律系学生会,并以民主的选举方式,和谐的权力制衡体系,保障法律人的权利,实现我们的意志。
  制度的生命在于鲜活的经验,而不在于抽象的逻辑。所有98法律人相信,这一制度将在本届法律人手中充分运作并完善;而这一制度的精神,将伴随我们相传于未来、相传于我们投身其中的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怀着对法的神圣的崇敬与信仰,我们谨以我们的尊严、荣誉和信念,互相共同保证,诚实拥护并遵循此项宣言。
  (三)喜欢你的兴趣爱好(1)张锐/任羽中
  大一的时候,课程不紧,时间充裕,然而我却也见到不少大一的新生,看上去忙忙碌碌,可一年下来回头再想,却感觉不到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对于大一新生的这种感觉,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 高中三年,就好像是在黑夜中走路,只能看到远方一点灯火(高考),就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心无旁骛。然而等到终于走到灯火辉煌的地方(通过了高考),却突然发现这个时候天亮了,于是周围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远处也没有灯火了,这个时候反而不知道往哪里走了。
  于是我觉得大一是寻找你的“终身伴侣”的最好的时间——呵呵,请不要紧张,我说的不是找女朋友,而是说要寻找到你的终身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人的心灵是否丰富、孤独是否必然寂寞、劳累了一天学习或工作后是否必然陷入无聊与疲倦,其实都和这个人是否有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兴趣爱好无需特别、无需神秘、无需高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能够通过享受你的兴趣爱好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灵魂的宁静,那么你就去喜欢吧。
  在昌平园里被我苦苦寻觅最终如胶似漆的两位终身伴侣,一是读书,二是摄影。
  昌平园里好读书。回想起来也许是她的地理位置所致,长城的凝重,皇陵的肃穆,还有昌平园一楼图书馆里岁月陈旧吱吱呀呀的木地板,让我拿起一本书可以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而不停歇。其实大一的心态也最适合读书,高中三年看到无数想读的书却因为高考所迫而不能畅快的读,进入大学以后看着教授在黑板上列出的长长的书单上陌生的名字而产生出对知识的敬仰,都促使着我不断的读书、思考、写作、再读书。记得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列出了半年来认真“读完”的书,薄薄厚厚共有20本,平均一周一本。
  大一新生读书,有可能会走入两个误区:一是拼命地捧着经典,囫囵吞枣,想把经典尽快读完;一是只看专业书籍,想迅速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
  经典当然不可不读,但不一定要早读、快读。经典因其深邃、隽永而成为经典,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往往也很简练、抽象、晦涩。对于专业根底浅薄的大一学生而言,读书应该循序渐进,不应求快求多,对经典的阅读要目标明确,知道要看什么、想看什么的情况下再投入时间与精力。而只专注于专业书籍的坏处则在于,大一读书的视野仍然应该放宽,目光太窄其实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保持对无关专业的书籍的好奇心和“翻翻看”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假如说读书是我理性的选择,那么摄影则能满足我感性的需求。最早继承了老爸的一个70年代末购买的与我同龄的海鸥相机,我便开始通过镜头在荒凉之中寻找美丽,最终还以一组十三陵的图片获得了昌平园摄影比赛的一等奖。
  (三)喜欢你的兴趣爱好(2)张锐/任羽中
  摄影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直接激发了我对于绘画、电影、广告、雕塑等其他视觉艺术的兴趣,同时也促使了我日后对于旅游、摄影的狂热。说实话,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摄影慢慢地把我带进艺术的殿堂后,我就发现艺术对于一个人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艺术能够让人对美更加敏锐,而美总是与创造性的表达联系在一起,因此你会发现艺术才是人类创造性最集中表现的途径。因此一个人培养起对艺术的敏感和热爱,不知不觉地也会培养起对创造和美的感觉。当人们总是用“艺术”来形容一些人把一些事情创造性地做到了最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对于那些能够把自己专长的事情做到“艺术”层次的人,其实他们都很有艺术的感觉和创造的才华。甚至现在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为高级金融和管理人员设计的通过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培训来开发右脑,提高创意水平的高级培训课程。
  了解艺术必须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否则你很难深入地去评价那些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美的表达,而了解艺术的历史,你会对整个人类的历史、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演变有一个特别维度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社会的角度,也会使一个人在看问题时有更广阔的视角。总之,加强艺术的素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任羽中:张锐/任羽中
  下了飞机就被送到离昌平县城还有十公里的“北京大学200号”,校区周围全是玉米地;开完见面会后,北京的同学就叹道,咱们全班都是“牛人”;听人家嘴里蹦出来的一串一串的英文,我知道自己再不能睡懒觉了;大学第一节课无聊得惊人,但是舅舅写信说,你必须适应老师的风格;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到期末的时候,《世纪风》选我做“十佳作者”。
  (一)一定不要怕辛苦张锐/任羽中
  随着最近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旧的校园已经容不下那么多蜂拥而来的学生,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校区”,而这些校区一般还处于建设过程中,地理位置也比较偏僻,所以原本憧憬着美丽校园的学生进来之后都特别失望。
  其实,生活条件差一点没有关系,寝室里条件太好了你可能就不爱去图书馆了,但如果因此带来信息的闭塞,那影响就大了。假如你也必须在分校生活,那么请你一定不要怕辛苦,不要老呆在屋里不出去,要尽可能地多到学校本部去听讲座、泡图书馆、拜访教授,甚至哪怕只是看看最新的海报,否则你会失去好多机会!
  北大虽然在扩招问题上非常克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995级到1999级的文科大一新生还是被送往远在昌平乡下的一个废园。在这个周围都是玉米地的荒凉的园子里,我们要度过一年的时光。
  地方的偏僻当然会带来很多不便,比如想去银行就必须跑二十里路到县城,比如没有互联网。但对我最大的考验还是心理上的落差。在第一次全班同学的见面会上,有十几个女生上去都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听得我都傻了。坐我旁边的一个北京的同学当场就叹道,这班上都是“牛人”啊。
  我既不擅言辞又没有参加集体活动的习惯,与形形色色的学生干部选举、社团招新当然没有关系。可以想见,在这个只有600来号学生的小小的“熟人社会”里,我必是边缘人物。而最开始的两周课程也比较无聊,原本以为北大的老师都是满腹经纶口吐莲花,结果第一节课,听着那个老太太呶呶叨叨,我简直难受得要命,觉得还不如我们中学的老师讲得有意思。
  于是我很想家,打电话的时候都差点哭了。此外还产生了两个念头,第一是转系,我强烈地认为历史系的学生都过着故纸堆生活,那才适合我;第二个念头是厌烦北大,觉得北大的学生怎么都这样能说话,看来清华“行胜于言”的风格更值得向往——非常有趣的是,我后来认识一个清华的朋友,他在开学的第一周烦透了清华的古板作风,决定回家重新考北大,火车票都买好了——当然在上火车之前他改变了主意。四年之后,他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大清华主义者,每次见面都要和我抬杠,而那张废掉的火车票,现在还在他的皮夹里。
  我把我的失落和想法写信告诉了舅舅,希望他会支持我。很快,他的回信来了。
  (二)舅舅的两封信(1)张锐/任羽中
  羽中儿:
  你好!收到你9月9日的来信已经几天了都没给你回信,一是由于我工作太忙,二是由于佳穗姐已经到北京去看了你,妈妈也给你写了信,我对你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虽然你在信中流露了思家的情绪,但我对你还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一个心态比较平稳的有志者来说,一时的不适应只会是暂时的。调整自己心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觉得你应该是能很快调整过来的!
  想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古至今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离开家乡而成功的,也没有一个人不思念家乡,这是个一般规律。所以说“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乡十二时”。我只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想到,你不是孤立无援的,亲人们都在关注着你,支持着你,这一点上你是非常幸福的。作为一个男子汉,你应当多一点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在关键时候,应当有咬牙精神。舅舅从十二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由于家庭出身不好,经济又十分困难,受到了多少人的白眼,可说是小小年纪受尽人间的几多煎熬,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一时难以想像的。但是我总相信一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丈夫,应当有非常之志,付出非常之劳,然后才可建非常之功。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想到的总是“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唐代诗人李咸说:“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成就事业,就应当有这样一种精神!
  至于说到班上党员同学多,由于资阳的特殊情况,你没有可能发展成党员,这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一个人入党,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真有那样的人把中学入党当成一种“优越”,这种人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多大的出息的。你现在没有写入党申请,可以先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党的认识,加强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要在业务上冒尖,再通过实际行动来争取入党,这不是达不到的事情。我入大学之前,班上不少人已经是有多年党龄的同学,但是,在我的同学中,真正有出息的反而是后来入党的同学。我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我的学习、我的工作终于在全年级拔了尖,成为了“学习标兵”,所以大二就成为了全年级首批发展的学生党员。要知道,一个党要有生命力,必须把最优秀的分子吸收进自己的组织。那么,你就应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就,证明自己是“最优秀分子”,这样的党员才是有带头作用与影响的,万不可为入党而去争取入党。
  其二,关于你自己觉得内地的外语教学水平和沿海有些差距,自己的水平和别人差距较大,这可能是客观实际。但是,这一切也都是可以努力赶上的。我上高中时,我们班的同学比我多学三年外语,结果后来成绩好的还是我们几位后来者。关键是,你一定要尽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在心理上尽快地调整过来,要有战无不胜的信心和勇气!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二)舅舅的两封信(2)张锐/任羽中
  祝秋祺!
  舅舅
  1998年9月20日
  羽中儿:
  你好!真没有想到前封信没有寄出,就收到了你所报告的一些喜讯,陈佳洱校长、任彦申书记对你们的接见和鼓励,葛兆光先生的赠书,这些都是值得祝贺的事。我感到十分欣慰。
  你想转专业的问题,我想先是把现在的专业学好,学扎实,然后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先多了解一些情况,等春节回川后再谈此事,到时我也将到北京问问朋友。你相信舅舅是比较开明的,同时,也是十分理解你的。但是,对于你对北大的一些认识,我觉得还太肤浅。不正确认识北大,将对你未来有极大的影响。你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昌平,仅仅是北大分校的大一教学,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一些问题非常自然。事实上,北大的历史和成就,远非中国其他任何一所院校所能比拟,特别就文科而言,你选择北大是绝对没有错的。清华当然也是中国最出色的学校,但1952年的院系调整过后,清华的文科元气大伤,可以这样说,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它也不可能赶上北大。更不用说,当年清华也有一个分校在四川绵阳,就是如今的西南工学院,其条件之差,还不能和昌平比,如果清华还背着这个包袱,很多到清华的学生也是会后悔的。
  你说清华人“行胜于言”,这本来就是工科大学的特点。但如果说北大人都好逞“口舌之辩”,那未免失之偏颇。春秋时的“百家争鸣”,就带来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大发展。如果没有北大“兼容并包”的学风和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就不可能借重于北大。由于中国的某些特色,北大作为新思想的暖床,一直是旧势力压制甚至是打击的对象。但是北大的学风和北大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远非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所能比拟。今年北大百年校庆,你就可以有所了解了。你应当为有幸成为新一代北大人而骄傲,而且要有为北大增光添彩的志气,这样才不辜负亲人和师长们的期望,才不辜负历史赋予你们的责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受那些幼稚的想法影响时间越长,那么走的弯路可能就会越多。
  其二,关于上课有些失望,我想你们新生在昌平,一些名教授不能来上课,你们国政系又还是一个年轻的系,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加之中学生刚上大学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学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导减学增”的过程,如果你不下决心听好课,尽快去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从教师的讲授中去探求治学的方法,这是会给你的学习进步带来影响的。目前,你应当主动去寻求老师对你的注意,对你的指导。你会记得9月3日晚上我和你的谈话的,在此,我就不想多说了。
  (二)舅舅的两封信(3)张锐/任羽中
  我个人觉得,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做两个事情,一是要说明问题,二是要探索规律。人称现在的学问是“后经学时代”,也似乎有一点道理。“公羊春秋”讲“微言大义”,相当于探索规律;“左氏春秋”讲训诂考证,相当于说明问题。你说期中要写两篇小论文,我想第一要选好题。选题首先要有现实意义,今人可以有所借鉴。要选那些别人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才可能快出成果,我对我的学生讲,科研选题要树立几个意识,即宏观(整体)意识,时代意识,危机意识,素质意识,速度、效益意识。对中国近代史,我现在涉猎较少,但是,从当年读书时我就特别注意一些问题,觉得颇有意义。如“兴中会”的组织、性质和作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其成立于海外,当时有不少华侨参加,似乎有资料说还有外国人参加了。还有如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留学热,特别是留学日本,清政府令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定的《约束鼓励出洋学生章程》,这个事情可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重建问题,如马歇尔使华问题,有很多细节大家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老师会给你帮助的。第一次写论文不宜选太大的题目,应当量力而行,但一有了打破坚冰的伟大尝试后,以后就会有真正的创作欲,成果就会不断地涌现,应当相信,一切成功都会在战胜自我中不断取得胜利。
  另外,你要的《可爱的四川》以及《阮元思想研究》,我马上就给你各寄几本去,你可以各送两本给昌平分校图书馆。再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希望你节日愉快!
  即祝秋祺!
  舅舅
  1998年10月3日
  (三)提前起跑才有优势张锐/任羽中
  我明白了,我的失落和不适应,只因为一个原因,就是我还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已经改变。我不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考试超人,我已经是一个北大的学生,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都要在这里展开自己的生活!
  我要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从前害怕做的事情,直到获得成功的经验。刚开学的时候我一般都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无聊了就打个盹儿,谁也看不见。现在我也像那些女生一样,提前一刻钟到教室,坐到第一排最右边靠门的那个位置。坐在前面总是会引人注意的,习惯被人注意,信心自然就有了。说话的时候,我也一定会正视别人的眼睛,这样更能够让别人感觉到你可以信任。不自信的人总怕别人看出自己的“虚弱”,所以当别人正视他的时候,他就会躲避别人的眼神。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尝试着当众发言。我记得有一次上课讨论陈独秀,老师突发感慨,北大什么时候能为陈独秀立一座像啊。这个时候我站起来说,其实更应该在北大立像的是胡适,胡适对于北大乃至整个中国的意义并不在陈独秀之下。还有一次近代外交史课上,讲到杨度的时候老师说这个人他也不太清楚,我在下面嘀咕了一句“王运的学生”,他马上就说,好,你来给大家说说,于是我大讲了一番“帝王之学”与“辞章之学”的关系。慢慢的,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认识了我,而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是一个读书比较多,喜欢思考而且并不内向的学生。
  我开始觉得,全新的生活其实并非那么可怕,那些很“牛”的同学也并不需要我仰视,我该学习他们的长处而不光是羡慕。我还要认认真真听课,哪怕是那些表达能力比较有限的老师,我也找机会向他们提问,而且在课后,到图书馆找他们的书来读。读多了我就可以清楚,哪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他最近又发表了什么文章,他过去的学术经历如何,他的老师是谁等等。对愿意做学问的学生来说,这些信息极其重要。不要等到你要考研究生的时候再来搜集,从大一开始,你就要开始准备,提前起跑才有优势。
  在新环境里树立信心的建议张锐/任羽中
  A) 要有倾诉的对象,不要怕把自己的失落感告诉别人,说出来以后也许就放得开了,想方设法掩饰反而心理包袱越来越重。我一直愿意给父母和舅舅讲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总是能给我最热情的鼓励,他们看着我长大,他们了解我。在刚开学最难过的那几天,我还经常和我上铺的兄弟说自己多么想家,呵呵,直到四年之后他还拿这个事情开我玩笑。
  B) 想办法多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交流,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解决困难的办法,请他们帮你出出主意。过来人的意见非常重要。
  C) 改变一些生活的细节,比如上面说到的,上课坐在第一排,说话正视人家等等。此外,请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1/4。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走路的速度和姿势与他的心理状态有关。那些遭受挫折、被排斥的人,走路的时候垂头丧气,很萎靡。只要你有意识地抬头挺胸,比平时走得快一些,你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活力,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
  D) 写日记,在日记里激励自己,整理每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告诉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也把郁闷的心情锁到日记里边。
  “
  E) 主动去认识新同学,包括其他院系的同学。没有人会拒绝你的。也只有在刚开学的一个月里,你会因为最偶然的原因结交很多朋友。有一次我在厕所里碰见一个人,他冲我点头,我想我不认识你啊,但是我也点头笑笑,然后问他是哪个系的,他说是考古系的,我说我是三星堆专家,他就邀请我去他们寝室坐坐。后来我和他们屋5个人都成了兄弟。
  当你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走在路上常常要和人微笑打招呼,那么显然你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之中了。
  此外还需要提到的是,大一新生都喜欢与同乡打交道,这也是一个迅速扩大交往面的办法。不过不要局限在这个圈子里,朋友也要搞五湖四海。
  F) 不要怕碰钉子,遇到尴尬的时候,让自己脸皮厚一点。你只是一个新来到的小家伙,没有人会继续为难你的,真的,大胆去尝试,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去找欣赏自己的人——大不了错了再重来!
  (四)不要让自己总生活在遗憾中张锐/任羽中
  转系的事情,我一直也还是在考虑。我经常去找历史系派到昌平校区的老师聊天,他反而劝我要慎重考虑。因为历史系的毕业生,真能做学问的也很少很少。大一新生对本专业往往都有失望的感觉,但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它有趣的地方,等学多了学深了,自然能够品出个中三昧。
  我也告诉自己要冷静地分析。想来,大一毕竟还只是大一,知道的东西很少,如果太快做决定真不见得好。最现实的是,决定转系就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比如重新适应环境、补上大一的课程;而如果不考虑转系,大二就可以有时间修第二学位。而且我知道,国政系的英文课要求最严,我在这里提高也会最多;国政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不错,要到历史系则很可能会头疼。
  最后我决定不转系,但同时也决定坚持去听历史系名师的课,尽可能地多读一些历史书。而假期回四川的时候,舅舅也同意我的想法,他还带我去拜访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杨天宏教授。杨教授是治近代史的名家,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给了我很多教益,我因此保持了对近代史的兴趣,一直在跟踪这个领域的学术动态。
  当时大家觉得国际经济专业是最热门的,我们班上就有好几个同学准备转到经济学院去,但最后只有一个女生坚持到成功。我觉得她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人只要认准了方向,不达目的就不能放手!不要让自己总生活在遗憾中!
  确定了自己对本专业的认同,所谓“进入角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五)提高外语和写作水平张锐/任羽中
  提高外语水平是大一学生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专业课比较少,课外的活动也有限,完全应该多花时间来K英文书。而第二件要紧的事情,我认为是练笔。文科学生无论想做官还是做学问,都要靠笔杆子,你的文章就是你的第二张面孔。
  当时除了写一些高考经验之类的文字换取稿费之外,我还写了不少比较有趣的东西。我在四川师大的同学很能干,他们在学校图书馆的赞助下办了一份叫《读书生活》的小报,我于是经常写一些书评给他们寄过去。有一次我看了《读书》上面曾昭奋先生的文章《清华园里可读书?》,很有感触,就写了一个比较北大和清华“风水”的文章,借此来说自己对大学精神的理解。结果师大的领导读到这个文章觉得有意思,就和我舅舅谈起来,舅舅一看才发现作者居然是我,当时就笑了。
  到我大三的时候,《读书生活》寿终正寝。但是我和那些编辑的友谊却长久保持,他们现在已经成为成都新闻界或者高校中的生力军,在不少事情上都给我帮了大忙。
  此外,昌平校区也有一份名为《世纪风》的杂志。北大学生有自办刊物的传统,我曾经翻检过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学生刊物,真有恍如隔世望洋兴叹的感觉。而这个《世纪风》的编辑和作者中也有不少后来的“名人”,中文系的陈平原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昌平的文章登出来。我们这一届的主编是一个四川老乡,她经常找我要稿子,我的积极性也很高,到学年末的时候还被选做“十佳作者”。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校刊,虽然印制粗糙,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会读。你的水平怎样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有一点点才气,人家也会表示欣赏。所以,在校刊上写文章更要认真,一篇出色的小札记,很可能就是你成功的起点。
  (六)翻烂经典(1)张锐/任羽中
  昌平校区图书馆简陋但是安静,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除开吃饭睡觉和走路的时间之外,基本上都在图书馆里。而到了周末,我会坐校车到北大图书馆去呆上一整天,并且借一本可以在一周内读完的书回来。我很快熟悉了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学会了光盘检索,而很多同学到大四做论文时才第一次去检索室。
  前面我已经提到,对于本专业名教授的著作,有必要从大一开始就关注。那些本专业的权威核心期刊,每一期你无论如何都要翻一翻。大一的时候也许很多文章看不懂,但是没关系,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哪些课题是大家都重视的热点,一般通行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是什么样的,甚至在翻阅杂志的这个过程中,你将培养起对学科术语或者说“行话”的亲切感。术语堆砌的文章未必是好文章,但对一个本科生来讲,文章中恰当地使用术语却是一大本事。
  就文科学生来说,《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肯定是要经常翻翻的。甚至和理科的同学关注SCI一样,我们也要关注CSSCI一类的学术Index。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对图书馆里几十种大学学报全部了然于胸,你随便讲一个教授的名字,我会马上说出他一两年来都发了些什么东西。当然,和那些早晨7点带上几个馒头进入图书馆晚上十点再出来的同学相比,我的道行还浅得很。我有时候想,毛主席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的时候,虽然一个月只拿七八个大洋,虽然要受那些大牌教授的轻视,但他的知识、他的雄心壮志却不断地在增长。北大图书馆在这个湖南来的青年人眼里,恐怕就相当于金庸小说里的少林寺藏经阁。
  老北大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讲的是研究印度文化的金克木教授。他原本也只是图书馆的一个管理员,但是每次有名学者到图书馆借书,他都悄悄把人家列的书单记下来,一有空就按照这些书单自学,最后成就了很大的学问。
  确实,看的东西多了,信息足够充分了,你才能判断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什么样的知识是“新”的,自己动手的时候才会更有把握。
  跟踪前沿、了解动态很重要,不过这些东西还是不可能构成你学问的基础。通过看杂志、看名教授的著作,聪明的你会发现哪些书是本专业的经典,而这些经典不仅仅要“翻”,还要争取“翻烂”。你永远不要说你在“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你永远都要说,我正在“重读”《政治学》。
  记得当时历史系的班主任有一本旧版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是陈寅恪先生的传世之作。这个老师就对班上的学生讲,大家都来抄这本书,谁抄得最漂亮就把书送给谁。结果他们班有好几个女生都把书抄了一遍,而这些女生,后来也就是历史系最“牛”的才女。
  (六)翻烂经典(2)张锐/任羽中
  另外,我还在大一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国政系出钱为每个寝室都订了一份《参考消息》,尽管这个报纸也会有一些缺点,但是它信息量大,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在电视上很神气的国际问题专家,实际上都离不开这么一份朴素的报纸。我想,学政治、学国际经济的同学,都应该有读“参考”的习惯。
  #张锐VS任羽中大一要完成的事张锐/任羽中
  张锐VS任羽中:大一的时候,有几件事情请你一定记着去完成。
  张:我想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我们有一些观点不一样,比方说我认为大一未必适合去读经典,未必需要读很多专业方面的东西,但你的想法是要尽快进入角色。
  任:你说得很对,读书是要讲循序渐进,贪多嚼不烂。我的意思是,有兴趣在学术上发展的同学,必须抓紧时间让自己入门。大一就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或者说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一点,以后会更有优势。
  张:也对,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方向。
  任:我还想到了以下几个事情,大一的时候应该记着做好。
  第一,在大一就应该通过英语4级考试,并且开始准备考6级,尤其要抓紧时间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高中阶段掌握的词汇太少了,要阅读艰深一点的文献必须背词典。
  第二是注射各种疫苗,比如乙肝疫苗。我有一个同学非常优秀,毕业时也完全有机会进入中央某部委,可就因为体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遇到了很多麻烦。大学生,尤其是我们男生的生活往往不太规律,卫生状况也不理想,所以千万小心各种传染性疾病。
  第三是交入党申请书。我想,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充分的认识,那么请在大一就申请参加学生党校的学习,并递交入党申请书。
  还有,寒暑假回家时,请一定去拜访中学时候的老师,我们考上大学也是老师的骄傲,不忘记师恩,会使老师非常欣慰。而和中学同学相聚时,请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其他大学的情形——哪怕是比较普通的大学,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学习。
  张: 我也想提醒几个问题——到这个学年结束时,你的电话簿上有多少个新号码了?请收集你们系办公室、教务、团委还有任课老师以及一些师兄师姐的电话,这些号码以后会非常有用。
  此外,除了你们系的老师之外,你还认识别的系或者别的大学的教授吗?不一定要有很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你起码应该了解他们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背景,一旦有一天你有机会向他们请教的时候,不至于什么也问不出来。
  任: 我觉得还可以算一算自己一年来的花销情况,想想哪些钱花得不值。无论你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请注意节俭。过分注意物质上的享受会损害你在精神世界里的敏感程度,换句话说,花钱太厉害了你可能变傻。
  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张 锐:张锐/任羽中
  我创造了一个概念叫“信息能力”。To double,or not to double——大学生需要怎样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呢?在香港,我成了“问题少年”,因为所有的讲座之后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通过一个特别的奖学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大学里,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需要有心人的培养和维持,但是当你进入了这样一个甚至几个圈子后,你的大学生活,从此会与众不同。
  (一)信息能力(1)张锐/任羽中
  什么叫“信息能力”?这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搜集、分析、处理、管理大量复杂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这种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对这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非常不幸,在中国的大学里还绝对找不到专门的课程。
  大二时我们回到了北大的本部——燕园。与封闭、单纯的昌平园不同,我第一个感觉是我真正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北大的学生宿舍已经接入全中国速度最快的互联网,三角地每天铺天盖地的是各种各样讲座的信息,在你身边有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特长的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可以交流……于是,你要做出的选择也变得多了起来:选什么课?修不修双学位?考不考TOFEL、GRE?打不打工?参加什么学生组织?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我甚至听到过一个女生抱怨北大里食堂太多每次都得想半天才能决定去哪个。
  做出选择前当然要想一想,但“想”的关键是要获得能够帮助你做出判断的正确信息。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的决定总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当赖以做出决定的信息越充分,人做出的选择越明智。
  因此,当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寻找信息。而无论是纸张还是比特,信息的来源其实只有一个: 人的经验。你要寻找的答案,很可能并没有被记录了下来,它们可能存在于每个同样面对过类似问题的人的脑海里。因此,你除了会利用Internet在各大搜索引擎、相关网站、图书馆、资料室里慢慢搜索外,永远不要忘记你的鼻子下面还有一个人类用于表达交流的最重要的发声器官。
  学会寻找信息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它还涉及到许多判断:需要找什么样的信息?去哪里找?向谁问?怎么找?怎么问?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出一个决定时,不妨先从寻找信息这一步开始着手,列出一个寻找到信息的路线图,你会发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答案就一步一步地清晰了起来。
  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第二个问题也许就是“小马困境”了——还记得那篇小学时的课文吗?小马要过河,不知道水的深浅,老牛说水特别浅,松鼠说水非常深,究竟小马能不能过这个河呢?寓言最终的意义是:小马应该勇敢地去试试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可以先去“试试看”。假如你先去选了一门课,听了半个学期之后才明白原来不值得去听,那显然就太晚了。于是,我们在多数情形下,仍然无法摆脱“小马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来源,会给你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信息和建议。
  (一)信息能力(2)张锐/任羽中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有两个: 1)Always keep all the doors open. 当涉及到时间、精力分配的选择,在不是百分之百肯定的情况下,永远选择灵活度最大的方案,为将来的各种改变打好基础和留下余地。并且你会发现,你的偏好、想法也不断地在变化,今年你对出国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放松了英语的学习,而明年也许你的打算会发生180度的转变,而等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当初不应该放松了英语的学习,就悔之晚矣了。
  2)在对比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可以对比不同的人的不同意见,再来判断谁的意见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对比给出不同意见的不同的人,谁现在的发展更加出色,谁做到了自己提出的建议;你还可以对比你自己和给你意见的人,你和谁的情况比较接近,也许他(她)的意见对你来讲更有可行性。
  “信息能力”不仅仅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非常重要,其实在现代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头等大事。互联网和出版业的发达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海量的信息,许多时候学习、研究的过程就转变为了一种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运用的过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GOOGLE或者百度上键入你准备写的论文题目,往往会发现上百篇甚至成千上万相关的学术文章或新闻,你会发现,那些从网上下载的各种各样“可能有用”、“值得一读”的文章将迅速占据了硬盘的大量空间,你会发现杂志报纸越来越厚、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这期还没有看完下期的已经来了,你还会发现老师开的书单越来越长、学术著作越来越厚,尽管你把它们都买了回来放在床头,可是永远也读不完。
  十年前的人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不够,十年后的我们遇到的麻烦是信息总是太多。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控制心态,不焦虑、不急躁、不放弃,讲求方法:速读、短时记忆、不断整理自己的信息储备、具备放弃无用信息的决断力。只有不断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习惯,你才能够成为驾御信息的主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是把决定和行动建立在优质和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think ahead, act ahead, 才能成为大学里的赢家。
  (二)今天你双了吗(1)张锐/任羽中
  “今天你双了吗?”有一段时间这是我和几个朋友见面互相打招呼的问候语。“双”指的是双学位,在我进入北大的时候,仅仅有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办了双学位,而此后的几年间,广告、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国际关系、哲学等院系也纷纷正式开办了双学位课程,再加上北大许多的院系还允许外系学生辅修。所以我想,在进入大学之前,你就应该想一想在大学四年里你要学哪两种学科,而不是一种。
  尽管我前面就提到过,之所以当时进北大报法律专业,就是因为知道同时也有机会学经济。然而当真的要决定是否开始修读双学位的时候,我仍然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 12门4学分的课,其中有4门高等数学,所有的课程都是在晚上、周六、周日授课,这就意味着一个星期有40多节课,也意味着那些已经让我很不轻松的法律课程会给我带来更沉重的感觉。
  读双学位,还是不读,这是一个问题。一边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学习时间和压力,会给你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小的改变,也许你会觉得甚至从此后你就再没有时间去享受大学生活;而另一边呢,你又能够获得什么?
  你能够获得的首先是一个“平衡的”知识结构。无论你学的是物理、化学这样纯自然科学的科目,还是学的历史、考古这样纯人文科学的科目,无论你是深深地热爱你的专业、准备一辈子去钻研,或者你不太喜欢你的专业,对于将来是否从事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毫无头绪,你都会发现,当你选择一种专业、一种知识结构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知识的雷达缩小了,在不知不觉中,你所关注的可能仅仅是社会上一小部分人关注、感兴趣的东西。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社会需要分工,人的术业也要有专攻。要不然大学里面还干嘛要分这么多专业呢?我也有些犹豫,干脆认认真真地读法律将来成为一名法律专家不就得了吗?
  真的让我下了决心的是这样一件事情。那是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和往常一样起床后悠闲地拿过新的一期《南方周末》,然而整整半个小时,我都被一篇讲石油经济的文章卡住了,反反复复地读了几次,仍然不明白作者在里面谈的问题,我陷入了深深的沮丧之中。
  我知道,在19世纪的英国,对“绅士”的定义里包括:拥有1000英镑以上的财产、热爱体育和政治、能够读懂《泰晤士日报》上的文章。而今天,我,一个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却无法读懂现代社会中一份主流报纸上的文章。你会觉得有些荒谬吗?可是不要笑,你可以去做个实验:去买最新的一期《经济观察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财经》之类的社会政治经济类的报纸杂志来看,如果其中所有的文章你都能看得懂——不是说每个字都认识,而是明白作者想讨论什么问题、作者的逻辑和论据是否完整,你能够了解并做出评价,那么应该说你在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储备是不错的; 但如果你仅能读懂百分之五十的文章,对另外百分之五十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那说明你的知识背景有所欠缺; 如果你根本就觉得这些文章面目可憎、难以卒读,那只能说明你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的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金融生活已经难以兼容了。
  (二)今天你双了吗(2)张锐/任羽中
  这么强调经济和金融这些知识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有什么必要呢?你可以反驳说陈景润可能连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是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成功的数学家。没错,我同意,你的知识结构里没有经济和金融的内容,并不就注定了你在你的专业上会失败。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比如英国,他们甚至在高中就开设了经济和会计方面的课程,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年轻人来说,为什么不尝试着让自己“接轨”呢?
  读双学位的日子并不轻松,上课、读书、写论文、考试、经济、法律……真的太累,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就要放弃了。这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位法学院的师姐,师姐是当年的北京高考“状元”,考入北大后,大二就托福满分,大三考GRE几乎满分,LSAT成绩几乎为历年来北大法学院学生中历史性的高分,同时法律专业一直成绩名列前茅,然后在大三的时候开始选修经济学双学位,两年读完,最后用英文写完本科毕业论文,从法学院给分最严苛的教授手中拿到了90分的高分,毕业后获得美国Duke大学法学院奖学金,赴美国攻读法学博士(J.D)学位。在这个师姐身上我看到了太多的神话被创造出来,太多的不可能被奇迹般地改写为可能,太多的我自己给自己预设的极限和潜力被成功突破了。这个师姐的故事让我震惊和惭愧了很久,特别是当这个故事就活生生地站在你的面前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因此我觉得在大学里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去效仿和学习绝对是一件可贵和正确的事情。感谢这位师姐,让我在意志薄弱的时候终于没有屈服于自己为自己寻找的借口,而承受住了压力走了过来。而当我修完四年的经济和法律之后,回头看看走过的那段路,也觉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这也许就是人的性格吧,有时候,咬紧牙,多撑一会,所有克服困难的过程都会有这么一段心理上的过程,习惯了以后面对困难也不会觉得是困难了。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1)张锐/任羽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的意思我是通过“明德”奖学金才深刻体会的。
  你已经知道,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曾经是“状元”。考上“状元”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说实话,在进入北大之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至少没有人来找我做什么增进智力的口服液的广告,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重奖”,而我也尽可能地回避了一切当地媒体的采访,准备到北大来忘记高考这件事情。
  然而冥冥中自有天意,在我正在想着尽快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生命中已经有另一番安排出现了北大的校园之中,而且这个安排给我的大学四年带来了日后才发现的深远的意义: 朋友圈子、责任感、额外的欢乐和忧愁。
  其实应该从1998年大一的时候说起,那个时候北大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大张旗鼓地在三角地把来自各省的“状元”或者得到奥赛金牌的孩子的大大的相片和简历公之于众,让所有的行人驻足观看。其实想一想,所谓的“状元”在北大的确没什么意义,能上北大的人谁不是“状元”?不是全省的,也可能是全市的;不是全市的,也可能是全县的。至少我觉得,来上北大更多的是实力与努力的结果,而“状元”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运气的成分。
  运气就运气吧,刚进北大没多久,我就知道所有的“状元”都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名字叫做“明德奖学金”,不但要发钱还要请所有的“状元”吃饭。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乐呵呵地就去了。到了现场一看,全北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状元和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和银牌的得主都到了,第一个感觉是,北大“状元”真多啊!本科四个年级的人加在一块,超过了200,站在大厅里感觉颇为滑稽。然而半个小时后,我的第二个感觉是,这里面聪明的人真多,随便聊聊天,我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一下子认识了许多有意思、说话信息量特大的人,特别是同桌有几个大四的师兄,听两句话就知道大学的生活没有虚度,每个人现在都有着光辉的前途。我不由暗自地想:谁说“状元”都是书呆子来着?是有看上去气质比较呆的人,可是聊几句你也会发现聪明劲仍然不住地从眼神和出乎意料的回答中流露出来。特别是事实上“状元”的确大部分都集中在几个专业里,当文科和理科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坐在一起,大家的共同语言超乎意料的多。
  也就在这次晚宴上我才了解到,是香港的陈国钜先生和一批关心、支持北大发展的香港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成立了“北大之友”的社团法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了北大许多项目的建设,而“明德”奖学金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陈先生也特意提出,他并不担心“明德”学生是否能保持学习上的领先位置,却害怕这些读书厉害的人在社交礼仪、为人处事方面的锻炼不够,因此他希望“明德”奖学金的获得者们能够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相互认识,也让大家能够多体验一些正式的社交活动,获得锻炼。
  (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2)张锐/任羽中
  还有一个小故事让我思考了很久,在陈先生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每当事业上有了起色,他总要犒劳自己,去一个高档的餐厅或是宾馆里吃饭或者喝咖啡。他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了享受美食,而是为了近距离地观察那些在饭馆里消费的上流人群——去学习、体会成功人士的举止和行动,从而在心理上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和激励。
  这个故事实际上点出了大学教育中最缺少的一部分: 局限在围墙之内、书本之上,却很可能不了解外面社会的价值标准。于是我和几个刚刚认识的朋友就商量,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明德”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团呢?也许在一个社团的形式下,我们能够在自我塑造、弥补大学教育不足的方面采取更主动的行动。慷慨的陈国钜先生和“北大之友”的董事们非常支持这个想法,我们很快就获得了一大笔活动经费——10万元!并且陈先生表示,只要活动有意义,经费上的事情,不需要担心。
  一下子“明德”就成为了北大经费最充裕的社团。可是,请等等,我们还不是一个社团呢,于是我们赶紧准备申请注册,然而没有想到,这个社团一直也批准不下来。直至今日,为什么“明德”一直没有取得官方的合法身份还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肯定的权威答案。但是通过与“内幕人士”的交流后,我推测,原因还是在于“高考状元”这个敏感的话题。
  “
  尽管没有合法的身份,但我们仍然可以经常参与到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从西餐的礼仪开始学起;我们自己设计或是请来人力资源专家,在聚会中通过各种游戏来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我们还组织了许多内部的交流活动,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明德”学生中分享经验、互相帮助、培养友谊;而每年的假期,我们也可以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去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或者偏远落后的山区,去拜会成功的私营企业家或者给农村小学里的孩子教课,去报社、去政府机关、去百姓人家……总之让我们对中国的社会实况有了更加全面与广泛的了解。
  “明德”给我带来了许多许多宝贵的回忆和收获,然而其中最重要的,我想还是在里面结识的好朋友。和很多人讲的一样,我相信上大学就是要做三件事情:读天下文章,看天下风景,交天下朋友。而“明德”不是一个社团,她更像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出谋划策、一起经过阳光、一起走过风雨。在大学里,一定要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需要有心人的培养和维持,但是当你有了这样一个甚至几个圈子后,你的大学生活,从此会与众不同。
  (四)问题少年和跨文化合作(1)张锐/任羽中
  大二的夏天,我有幸前往香港大学,和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60名学生一起,参加“李韶经济社会考察计划”。李韶先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社会活动家,他创立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内地大学生和美国学生对香港的了解,所以我们每天上午都会在港大听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讲座,了解香港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下午则被分成了不同的研究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和讨论,最终完成一篇考察报告。
  在40天的活动里,我们听了30多场讲座。从“特首”董建华先生,到当时的成功商人现在的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从著名的台湾导演侯孝贤到香港艺人梅艳芳,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到渣打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每次讲座之后都会有学生提问的时间,而我每次都会举手,因此得了一个称号:问题少年。
  为什么要问问题?因为我觉得问问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且不说你的提问对象是如何的声名显赫、精明睿智,也不论你的问题能够被所有在场的听众听到,问题的愚蠢与聪明立刻能从你身边的听众的表情中得到反映,最难的还是,你要努力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这必须建立在你对演讲者以及演讲话题的背景、演讲本身的逻辑有敏锐的理解和判断,然后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精辟的语言,提出问题。
  这个过程非常锻炼人的思维、急智和口才,而我就把问问题当作了一种训练,所以才几乎偏执地在每次演讲后都举手提问。也正是这种训练,使我日后在面对不论什么样背景和级别的人,都可以从容地提出问题。
  “李韶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和来自哈佛大学的Owen和来自香港大学的Trevor在同一个小组里,我们的报告主题是“法律”。来自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说着三种不同的语言,要在一起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
  其实这也许是你将来工作中经常能遇到的情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的团队合作可能是最常见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大学里,希望你一定要找到机会,和你的留学生同学或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合作一些事情,来感受和锻炼一下cross-culture team building(建设跨文化的团队)。
  学会合作本身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交流,更加不容易。首先第一步要学会交流,交流不畅,则很难培养起信任、培养起默契、培养起互相尊重,没有团队的凝聚力,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而交流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又非常的困难,大家英语水平的差异,本来已经限制了表达的有效性,再加上或多或少存在的陌生感,使得交流的双方耐心下降,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出现完全不愿意交流的情况。因此,真诚的态度、耐心宽容的心态、互相鼓励的气氛都是保证跨文化交流成功的关键。
  (四)问题少年和跨文化合作(2)张锐/任羽中
  在建立起了畅通的交流机制后,我、Owen和Trevor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们最终确定把题目缩小到讨论“法律援助”这个话题上来,我们在图书馆里寻找资料、列出了准备采访的专家和当事人的名单、设计了调查问卷准备在申请法律援助的人群中进行调查,最后开始一步一步的落实。
  合作中的互相适应和宽容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Owen总是很惊讶中国学生能够持续长时间的学习能力,他要求必须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得去酒吧休息一下;Trevor对于要用中文写作感到十分的头疼,总是在抱怨中文写作的繁琐;而我则是面对大量的英文文献有些望而生畏。
  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的调查报告,并且在最后的报告评比中获得了15个小组中的第一名,第一次的跨文化团队合作,我们给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任羽中:张锐/任羽中
  上游泳课的时候,体育老师盯着我说,你胆子大一点,我就不信你学不会,结果到第十周的时候我突然发觉自己能漂在水面上了。很偶然地参加了学生会学术部,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战略与管理》杂志社,要和他们合作办一个系列讲座。暑假参观上海靳羽西公司的时候,副总裁沈宏女士特意送给我们每个男生一瓶香水,她说注意自己的仪表、学习社交礼仪是成功男士的必修课。
  (一)生活其实总是公平的张锐/任羽中
  和其他大学不同,北大的军训安排在大二开始之前的暑假。我们去的是驻扎在平谷县的38军某炮兵旅。38军在朝鲜战场上战功卓著,乃是赫赫有名的“万岁军”,而这个炮兵旅则是电影《弹道无痕》的故事原型所在,营门口白杨参天,令人难以忘怀。从此以后我们班的男生都对人民解放军的战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还有两个女生毕业后投笔从戎。直到现在,喝醉酒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高唱《38军军歌》。
  军训的意义,除了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之外,还在于让我们体味一种与大学里边完全不同的生活——比如在军营里,你最大的美德是服从而不是挑战权威,最好的状态是整齐划一而不是百花齐放。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毕业以后去西藏支教或者参军的同学,因为他们的经历会比常人丰富,也能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这些经验,决不可能从书本上读来。
  军训也是培养友谊的最好时机,所谓患难真情,此间的点点滴滴,都将长久铭刻在彼此的心中。
  军训结束后,我们也从昌平搬回了燕园。当大客车从西侧门开进北大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欢呼起来。多少回在梦中出现的湖光塔影,以后就常在身边了。
  再回头想想,昌平校区生活闭塞,很大程度上就是“高四”,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也因此失去了不少机会。但是正因为生活的简单,我才可能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章,认识更多的朋友,才不会因为选择太多而迷失了方向。推而广之,如果你的大学不在全国性的中心城市,那么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比北京的大学生更扎实,在未来的竞争中,这就是你的优势。
  生活其实总是公平的,我们没必要抱怨什么,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失去了的东西,怎么样努力才能补偿回来。
  (二)急功近利是成长的大忌张锐/任羽中
  回到燕园之后,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北大真的是太大了,北大的生活也真是太快了。三角地的海报永远都是墨迹淋漓,图书馆南配殿的小电影总是前卫,从“海归”教授嘴里冒出来的名词无不与时俱进。而每一天的晚上,都可以同时有五六场讲座。无论是白发苍苍的学者还是志得意满的富商大贾,都以能在某一间简陋的教室里做讲座为莫大的荣耀。
  班上的同学很快分化,有的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成了与学工干部打得火热的活跃分子,也有的从此逍遥自在地看先锋电影过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人生”。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