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刚刚下达命令,便听杀声再起,唐军又涌上来一批两千余人的弓箭手,全部搭上火箭,向周军大营射了过来,看来他们是想通过点燃周军大营的营帐,造成火灾来瓦解周军的士气。
不过好在秦琼之前已想到过这一点,他早已下令在靠近外围的营帐,全都搬到了后方,将其移至敌人弓箭射不到的后方,因此唐军射进来的火箭并未发挥多大作用。
此时,周军的营门大开,数千名盾牌兵和弓箭手涌了出来,向那批正发射火箭的唐军弓箭手反射回去,敌人不支,被迫后退。
而那些唐军的投石车也成为周军弓箭手的重点关照对象,在周军火箭的射击下,不少投石车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唐军向周军营寨内抛石的行动被迫中止。
盛彦师终于沉不出气了,下令唐军的骑兵即刻出击。
第386章进逼夏县
片刻之后,便听唐军阵中战鼓声响起,左右两翼约两万五千名骑兵涌了上来,对周军的弓箭手和盾牌兵发起了冲锋突击。
秦琼早有防备,自然不甘示弱,将自己的骑兵全派了上去,由罗士信率领,向着敌人反冲过去,以牵制住唐军的骑兵,使他们无法对己方的弓箭手展开突击。
而这时,李世民才惊讶地发现,罗士信的骑兵战斗力极强,虽然他们数量上比让唐军的骑兵少,但骑射水平和装备武器却高出太多,而且他们背后是营寨,可得己方躲在栅墙后的弓箭手支援,一时之间竟和占据数量优势的唐军骑兵打了个旗鼓相当。
此时,双方加起来共约四万余人,在周军城外的大营前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方才罢休。
片刻之后,战鼓声再次响起,周军的长枪兵从营中蜂拥而出,接应自己的骑兵撤回营地,而弓箭手们也开始边射边退,回到营寨之中。
盛彦师知道唐军骑兵即使冲上前去,也未必能在长枪兵面前讨得了好,于是也纷纷向后退去。
不过秦琼知道盛彦师势必不肯罢休,而且己方前沿的陷阱壕沟已全被破坏,栅栏和寨门也有多处被投石机投来的巨石摧毁,或者被火箭焚毁,加上自己在兵力上的巨大劣势。他于是决定趁着战斗间隙,把伤员分批撤向后方的夏县城中。
而秦琼的判断也很准确,他才刚刚命令将受伤人员撤离后,唐军阵形中央的三万步兵,又跟在挡箭车、攻城车的背后,分三个方向攻向周军营寨。
攻防战就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情况下进行着,一直持续到下午。
伤兵不断被运离营地,到达夏县城中。而城外营寨的防御也已千疮百孔,幸运的是,在快要失守时,天色却已暗了下来。此时周军和唐军都已筋疲力尽,而唐军由于是进攻一方,损失要更惨重一些。
李世民还想保留实力进攻夏县,所以并没有命令盛彦师继续连夜攻击,而是下令依山扎营休息,并派出了大量斥候监视周军的动静。
秦琼知道败局已定,如果不趁今晚撤退,只怕明天想跑也跑不了了。他当即下令点燃营中的引火之物,然后全军向夏县撤退。
盛彦师看见秦琼的大营起火,知道周军要撤,立刻派出轻骑兵追了上来。不过却被营帐中一道道灌注火油的壕沟档住,无法衔尾追来。
到了第三天早上,盛彦师终于扑灭了大火,完全占领了周军的大营,打通了前往夏县的道路。但此时周军却已经全部进入了夏县城中,严阵以待。他只得一边安营扎寨,一边等候李世民的主力到来。
……
“呜呜呜”
“嗵嗵嗵”
幽悠绵长的号角声和沉闷的战鼓声响彻长空,在河东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二十多万唐军就如同黑压压的蚂蚁一般,向着夏县席卷而来,黑色的唐军旌旗遮蔽了冬日的骄阳,耸立如林的枪戟映寒了天空,士兵们闪着寒光的铠甲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密布在夏县的城外。
李世民的唐军主力终于兵临城下了。
夏县,城唐军兵临城下后的第一夜,却是在风平浪静中度过,李世民并没有连夜发起进攻,甚至连试探性的佯攻都没有。
但是宇文明却是不敢有丝毫大意,毕竟李世民的厉害他可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其他的周军将领或者对李世民没有很深刻的认识,但宇文明却是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李渊能够最后取得天下,李世民居功至伟。可以说,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根本就无法平定天下,甚至有可能在争霸中原的战争中,战败身死。
夜色幽暗、星辰黯淡,宇文明高大的身影肃立在夏县城头,借着淡淡的星光遥望城外,只见李世民整整二十五万大军在夏县城外扎下连绵数十里的大营,一眼望去尽是连绵不绝的白色帐蓬。
而且,李世民显然是深谙围三阙一的兵法精要,将东、南、西三门围得水泄不通,唯独北门外不设一营一帐。想必是给周军一条逃生之路,以免守军认为无法逃脱而拼死抵抗。
这时,他的身边传来了“嚓嚓嚓”的脚步声,只见宋金刚正大踏步走了过来。
“看来今天晚上是过去了,李世民显然也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不然,他应该连夜发动进攻的!”宇文明淡淡道。
宋金刚点了点头,然后望着宇文明英俊的脸庞,低声道:“周王,您吩咐做的事,我已经都准备就绪了,明天咱们就可以撤出城去,放唐军入城。剩下的事,就交给末将吧,请您和几位将军可以连夜撤离了。”
“别那么着急!”宇文明却是不慌不忙道:“李世民既然已经来了,那怎么也应该陪他玩几天。而且都不打上一场,就这么撤退,以李世民的狡猾,必然心中生疑,不会入城。届时我们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宋金刚听到这里,亦是心中一动,目光闪烁道:“那依周王之见,还是要与唐军战上一场了?”
“是的!起码也要守上两三天,再行撤退。这样李世民才不会生疑!”宇文明轻轻拍了拍宋金刚的肩膀道:“金刚,这一次如果能将李世民杀死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不能实现,也可以先收回点利息,刘武周的仇,将来一定会帮你报的!”
宋金刚听闻之后,心中也是十分感动,他当即便双手抱拳道:“周王的恩情,金刚没齿难忘。明日的守城战,末将愿率本部人马战斗在一线,誓与唐军拼个你死我活!”
宇文明这时却皱了皱眉头道:“可后面的那些布置……”
宋金刚忙道:“请周王放心,都准备好了。只需千余人便可发动,我的其余人马完全可以上城墙与敌人作战!”
宇文明原本想让宋金刚好好休息两天,但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只好凝声道:“既是如此,我便批准了!但你可千万小心,毕竟这不是和李唐的最终决战,用不着那么拼命。”
宋金刚心中感动,躬身行了一礼道:“末将遵命。”
……
夏县城外,唐军大营。
李世民站在帅帐门口,负手而立,正昂首仰望着满天星辰,剑眉间却是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忧虑。因为他刚刚才接到关中发来的密旨。李渊要他尽快结束河东的战事,赎回李孝恭,并和周军达成停战协议,在土地上吃点亏都无所谓。
他知道李渊这么做的用意,是想腾出手来进攻巴蜀。
早在薜举还未覆没之时,刘文静和裴寂就提出,关中一地范围太过狭小。在薜举灭亡之后,李唐没了后顾之忧,便应该全力扩大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向东是王世充和宇文明的地盘,这两人手下的军队精锐,沿途又尽是关隘和坚城,易守难攻。所以,唐朝扩张的重点应该是南下攻取巴蜀。
在这两位唐朝的左右丞相看来,巴蜀之地易守难攻,土地肥沃,民风剽悍。当年秦灭六国,便是占据了关中和巴蜀之地,居高临下奠定了优势。
如果唐军在取得关中和陇西的同时,再占巴蜀,既可顺流而下攻取荆襄,又可南北夹击,进攻洛阳。进可攻退可守,战略选择余地大得多。
相比之下,河东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有临近关中的七八个郡县控制在唐军手中,并可保关中的安全。
而且,李渊和宇文明交过手,深知这位周王虽然年轻,但却智计过人,且他的手下兵多将广,如果在河东与之鏖战多日,只怕不但不能胜,还担搁了时机。
算了,我就再攻三日吧,三日之后,不管战况如何,都派人与宇文明开始谈判。想必宇文明也不想一直被我拖在河东这块黄土高原之地吧。李世民心中暗忖道。
……
短暂而又平静的一夜终于过去了,当冬日的骄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起时,血腥的一天终于无可阻挡地拉开了帷幕。
在绵绵不绝的低沉号角声中,一队队身披青色铠甲的步兵,从唐军大营里汹涌而出,开到了夏县城外,排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方阵。
李世民身披重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在盛彦师、段志玄两将,以及数百名亲卫骑兵的护卫下,出现在了夏县的南城门外。
他们之间也有分工,李世民统揽全权,盛彦师负责指挥骑兵在外围游弋,一旦发现周军有突围迹象,就率领骑兵追击。而攻城的事就交给了段志玄的步兵。
在唐军列队完毕之后,段志玄方缓缓举起右臂,再往前轻轻一挥,高声呼喊道:“投石机准备!”
霎时间,那有些低沉的号角声顿时变得嘹亮起来。
而原本就有些激烈的战鼓声,更是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在工兵们富有节奏的号子声中,一部部如木塔一般的投石机从唐军的后阵之中缓缓推向前面。片刻之后便已经排成一排、犹如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巨兽。
第387章夏县激战
“放!”
随着段志玄一声令下,几十台投石机同时甩动巨勺,将一块块磨盘大小的巨石狠狠地向着夏县城墙抛了出去。
数十块巨石带着锐利的啸声,翻滚地掠过天空,挟着碾碎一切的气势,从空中向着夏县的城头狠狠地砸落下来。
“砰!”
一块巨石直接飞过城墙砸在了城里,在平整的城内地面上砸出了一个大坑。
紧接着,又是“轰、轰!”两声巨响。两块巨石先后砸在城墙上,顷刻间便在城墙上砸出两个大坑。其中一块巨石还将一截城墙的墙垛砸得粉碎,碎石烂泥从城头哗啦啦地溅落下去。
而在砸碎的城墙墙垛边上,一名周军士兵被砸得脑浆迸裂,栽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他的胸襟。
片刻之后,一块更大的巨石又呼啸而至,掠过守军倚靠在墙边的尸身轰然砸在城楼上。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整座城楼都摇摇晃晃起来,几名士兵在猝不及防之下,不禁狼狈地摔在了地上。
就在他们刚刚从地上爬起之时,却只觉脚下剧震,差点又摔倒在地。
“轰!”
又一块巨石从空中恶狠狠地砸落下来,夏县的城墙上,有一处才修补好的地方,便在刚才的轰击下,塌下了一块,两名守在这段城墙上的周军士兵不及逃走、顿时惨叫着从城墙上栽落下来,跌得粉身碎骨。
唐军的投石机肆虐了足足一个时辰,夏县县城的城墙已经被砸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不过由于防备到位,给守城的周军造成的杀伤却是极为有限。
待投石机停顿下来时,夏县城外的唐军将士均轰然欢呼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气势如虹。一架架云梯也从后方被运了上来,看样子是准备进攻了。
片刻之后,唐军的副将段志玄方厉声道:“洪武何在?”
那洪武是他手下的亚将,听到自己主将的叫喊,忙策马而前,抱拳道:“末将在。”
段志玄手中长刀向前一挥道:“你立刻率领五万军队开努攻城!争取今天就拿下该城!”
“末将遵命。”洪武行了一礼后,转身对着已经列好方阵,抬起云梯的唐军步兵大声道:“儿郎们!出击!”
五万精锐的唐军步兵轰然答应,然后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向着夏县的城墙根汹涌而来。
与此同时,站在夏县城头上,注视着这一切的宋金刚,亦是表情从容。
他心中暗忖道:唐军终于要开始夺城了。之前自己可是在夏县城下吃尽了李孝恭的苦头,损失了大量人马。而今换了自己守城,唐军来攻,也该让他们尝尝攻城的艰辛了。
宋金刚这时抽出佩刀,对准城下的唐军人群,大声道:“弓箭手准备!”
在急促的脚步声中,一万名刚刚归顺的前刘军士兵,以及一万两千名周军新兵手持长弓,齐刷刷地站到了城墙的墙垛后面。
这个时候,就能明显区别出老兵和新兵的不同了,一万名前刘军老兵神情冷漠,面对城楼上潮水般席卷而来的唐军士兵表情从容,似乎跑过来的只是一群绵羊而已。
而那一万两千名周军新兵,却是目露惊恐之色,甚至连持弓的左手也在微微颤抖。
不过宋金刚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些新兵就会在残酷的战争杀戮中迅速成长起来,只要见过了血,杀过了人,新兵就会很快成长为合格的老兵。他们所欠缺的只是武功水平而已。
当然,这些新兵中的很多人可能会战死,成长的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可这就是战争,出现伤亡是在所难免的。只有最强的战士才能在残酷的战争中存活下来。
“冲啊!”
在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声中,五万唐军步兵排列成有序的阵形、汹涌前进。其中一万名身披铠甲,持着方盾的重装步兵奔行在最前面。他们是这次攻城战中,唐军的敢死队,他们的作用就是列成一堵厚实的人墙,承受周军弓箭手和城头上滚石檑木的攻击,掩护己军的后续部队进攻。
三万名唐军轻步兵则肩扛云梯,头上还顶着一面盾牌,紧跟在重装步兵之后,他们是攻城的主力部队,个个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而在最后面的,则是一万名负责掩护己军、压制敌人的弓箭手。他们此刻也是个个张弓搭箭,对准了城头上。
这时,在夏县的城楼上,一名校尉见到敌军冲近,有些惊慌失措,他忙转身向宋金刚说道:“宋将军,敌军的重步兵已经进入射程之内了,我们是否可以开始射击了?”
宋金刚只是瞥了他一眼,却并没有答话。片刻之后,他才淡淡回了一句:“先不忙!”
不过,他却已经将手中的佩刀高高举起,眼睛也凝视着城墙下敌军的举动。
二万二千名弓箭手的目光,此刻也紧盯着宋金刚手中的佩刀。主将手中佩刀不落下,他们绝不敢擅放一箭,只能任由唐军的重装步兵潮水般的冲过来。
“禀将军:敌军的轻步兵已经冲过濠沟了!”
“禀将军:敌军重装步兵已经冲到城墙下了!”
“禀将军:敌军的弓箭手已经进入我军射程之内了!”
在城楼上的观察哨,不停地派人向宋金刚禀报观察到的情报,以便主将能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而宋金刚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知道重装步兵和轻步兵头上都顶着盾牌,射击他们造成不了多少伤亡。
相比之下,敌人的弓箭手才是对己方士兵威胁最大的。
宋金刚这时眼眸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他高举佩刀往下用力一劈,大喝道:“给我放箭!”
这时,两万多名弓箭手齐齐弯弓搭箭,瞬息之间一张张长弓已经挽满,一枝枝锋利的狼牙箭已经搭在弦上。然后手指轻轻一松……
只听“嗡”的一声,刺耳的尖啸声不绝于耳。
“嗖、嗖、嗖!”
密集如蝗的箭矢从城墙上倾泄而出,如同乌云一样从空中泻下,无情的钻进了汹涌前进的唐军阵中。
连绵不绝的惨叫声霎时响彻云霄,前进中的唐军一片一片地倒了下来,尤其是跟在最后面的弓箭手,更是伤亡惨重。
洪武万万没想到,宋金刚不按常理出牌,他故意放过前面的重甲步兵和轻步兵不射,就是为了要射杀唐军的这一万名弓箭手。
瞬息之间,唐军的弓箭手便纷纷倒地,他们虽然也张弓搭箭进行还击。但无奈从城下往城上射,不是那么容易。箭矢往往还在半空中便落了下来。几轮弓箭倾泻下来,唐军的弓箭手们便减员三成以上,对城头的压制力大大削弱。
而这时,在唐军大营门口,目睹这一幕的李世民却是叹息道:“不知是周军现在是何人在指挥,当真是沉得住气!”
盛彦师却是气得脸色铁青,恨恨道:“洪武真是太让我失望了!竟然犯下如此错误,让敌人钻了空子!他怎么不在弓箭手旁配备盾牌兵?”
此时,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之后,洪武接到上峰指令之后,方手忙脚乱地指挥唐军重装步兵列成了盾墙,将剩下的数千弓箭手保护起来。
这一刻,城上、城下的弓箭手们也开始进入对射阶段。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三万唐军轻步兵迅速越过重装步兵的间隙,将云梯架到了城墙下,然后顶着盾牌,正式开始登墙攻城。
夏县的城头上,已经激战正酣。
“杀!”
宋金刚大喝一声,挥刀砍掉了一名唐军校尉的脑袋,然后身体倒飞出去,撞翻了一名唐军的队正,将他手中的长枪劈手夺了过来。
随即,他飞起一脚,重重踢在那名队正的胸膛上。那队正惨叫了一声,身体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城墙根下,成了一堆肉饼。
此时,已经登上城墙的洪武,见状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宋金刚竟然身先士卒,在这最危险的城墙上领兵作战。
不过他眼珠一转,心忖如果能杀了宋金刚,则这段城墙便有可能拿下了。届时秦王必会给自己记头功。
于是,他立刻摄手摄脚地挺起手中大刀,向着宋金刚悄悄冲了过去,准备暗算这位勇将。
洪武的动作虽然隐蔽,但却早在宇文明的关注之中。见到此人竟然想暗算宋金刚,也让这位年轻的周王义愤填膺。
他这时劈手夺过一只长枪,然后对准了洪武奋力掷出,只听“噗嗤”一声,那锋利的枪柄挟带着尖锐的风声,洞穿了洪武的胸膛。
而宇文明掷出的这一枪势道极大,带着洪武的尸体向前飞行了数丈,然后又刺穿了另一名唐军伙长的咽喉,才停了下来。
当滴血的枪尖从那名唐军伙长的后颈钻出来时,洪武和那名伙长皆同时凄惨地嚎叫了起来,表情狰狞之极。
宋金刚这时方发现,自己差点就被洪武这家伙偷袭了,幸好周王救得及时,不然自己此刻只怕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他感激地冲着宇文明笑了一下,然后冷哼了一声,“砰、砰”两脚踢在洪武和那名唐军伙长身上,顷刻间将他们两人踢飞,从城墙上翻滚摔落下去……
第388章夏县城破
“噗哧!”一声,洪武和那名唐军伙长被长枪串在一起的尸体,重重地跌落在城下的濠沟里,化作无数唐军尸体中的两具。
此刻,唐军阵前的战鼓声嘎然而止,正在关注战斗的李世民和盛彦师也不禁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前线指挥的洪武竟然这么快就被周军杀死了。
唐军阵营内一片死寂、人人脸上都露出惊惧之色。
而周军则是士气达到了顶点,他们呐喊着将心无斗志的唐军士兵,全部赶下了城墙。
当宋金刚将最后一架云梯推倒后,便向着城外黑压压的唐军人群用力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仰天长啸道:“我军必胜!誓报刘将军之仇!要唐军血债血偿!”
“我军必胜!”
不管是原来的刘军士兵,还是周军的新兵,皆受到了宋金刚的感染,一起轰然响应着。
而李世民这时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面色越来越凝重了。
……
当夜,李世民在唐军大营,自己的帅帐内举行了作战会议。
白天攻城战的结果,唐军不但失去了一员大将,更损失了两万多精兵,虽然周军的伤亡也是不小,但盛彦师却是意识到,如果一味这样强攻的话,就算能够最终攻下夏县,那他的部队只怕也会伤亡殆尽了。
这样就算最后打赢了战争,回到关中,只怕征伐巴蜀的战斗也没他的份了。
“秦王殿下,您看……明日还继续这样强攻吗?”盛彦师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也知道,李世民对于白天的进攻并不满意。
“当然要继续进攻!如果就此结束,和敌军谈判,只怕我唐军将士将来面对周军都会有些胆怯了!”李世民自然不肯服输。
他一直认为,在进军关中时,李渊曾答应过他,因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将来登基后,会立他为太子。可到了后来,李渊却还是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这让他心中极不服气。他想用一场场胜利向父皇证明:他李世民才是合格的大唐太子,能引领大唐统一天下。
盛彦师面色有些尴尬道:“可周军的防御也很严密,且又有宇文明亲自押阵,如果继续象昨天那样进攻,只怕我军会伤亡惨重啊……”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道:“本王在白天仔细观察过了,夏县的城防并非无懈可击,在城墙东南角处,明显有破损痕迹,显是上次宋金刚攻城时留下的。虽然周军进行了修补,却非常仓促……盛将军可于明日用投石机集中轰击此处,只要东南角的城墙一塌,周军便会失去城墙之险,其坚守的决心也会随之崩溃。我军兵力占优,便可轻松攻进城去,一举收复夏县!”
“哦?那太好了!”盛彦师闻言之后,顿时露出喜色。
他霍然而立道,“行!那末将就依秦王之言,明日调动所有的投石机,集中轰击东南角的城墙。”
……
唐军大营内,李世民正在商议作战计划的同时,在夏县城头上,宋金刚和宇文明也在商议对策。
宋金刚这时一脸忧虑地说道:“周王,唐军白天攻城失利,明日势必会改变进攻方式,如此一来,城墙东南角的薄弱处恐难以逃脱唐军投石机的密集轰击,一旦城墙垮塌,唐军步兵就会从缺口蜂拥而入,我军势必难以抵挡。”
宇文明听罢,却是微微一笑,他抬手一指城外正在移动的火光道:“宋将军所言极是,只怕李世民已经在往我城墙的东南角集中投石机了。”
“这么快?”宋金刚也是吃了一惊,他顺着宇文明手指的方向望去,瞳孔顿时收缩,凝声说道:“看来,明日一战便是最后的决战了,周王殿下,我们是不是要开始……”
“呵呵,这其实是天助我也!”宇文明微微一笑道:“本王正愁如何不着痕迹地丢失夏县,让唐军进城呢。而东南角城墙的缺口,正好给了我们退出的理由。如此一来,就哪怕是狡猾如狐的李世民,应该也会上钩了!”
“好!宋某争取明天就能报仇血恨!”宋金刚亦是热血沸腾地说道。
“嗯,今夜你便率军撤下去,开始布置之前的安排。明日的守城战,就交给秦琼和程咬金来吧!”宇文明叮嘱道。
宋金刚点了点头,然后叫来自己的副将,开始吩咐下去,那副将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然后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片刻之后,宇文明也回到了夏县的城守府内,召集了众将开会,布置明日的安排。
……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一心要立下大功的盛彦师,便指挥唐军发动了进攻。
首先上阵的便是昨日立下汗马功劳的投石机。
只听“轰!轰!轰!”的响声不停,一块块圆桌大小的巨石接踵而至,猛烈地砸在夏县城墙的东南角,原本就很薄弱的东南角城墙,在唐军投石机的疯狂打击下,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
一万多名最精锐的唐军重装步兵,已经云集在夏县城墙的东南角外,借着盾牌的保护,向着城墙的薄弱地段缓缓逼近。由于有了昨天的教训,他们防备非常严密,周军的弓箭手,很难再对唐军步兵造成太大地伤害。只有一些零星的箭矢,从盾牌的缝隙穿过,射死了一些运气不好的倒霉蛋。
而在夏县城内,秦琼和程咬金已经集合了三万名守军士兵,他们环绕着即将崩塌的城墙薄弱处,形成了一个月牙状的阵列。寒光闪闪的大刀已经出鞘,锋利的长枪往前举起,弓箭手们也弯弓搭箭,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压抑气息。
随着连绵不绝的撞击声,东南角的城墙已经微微颤抖,无数细小的裂缝已经布满了城墙的墙体,并且正如蛛丝般向着四面八方漫延,不时有大块大块的碎裂砖石从城墙上脱落下来,稀里哗啦的掉落一地。
眼见城墙垮塌在即,秦琼和程咬金的眼眸中,却反而流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而此刻,唐军的二十多名投石机手,将一块圆桌大小的巨石,放上了投石机的大勺之中。然后奋力拉动手中的绳索,将投石机的甩臂狠狠地拉了下来,再齐齐松手。
这时,这足有两丈多长的甩臂猛地反弹起来,然后狠狠地撞到了正中央的卡桩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而置于甩臂尽头大勺内的巨石,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呼啸而出,在空中掠过一道弧线,向着夏县城墙东南角的薄弱地方,恶狠狠地砸落下去。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巨石终于撞穿了已经无比薄弱的城墙。
随即“轰隆隆”的墙壁跨塌声响起,东南角的那段城墙轰然垮塌,形成了足有十余丈宽的大缺口。而站在城楼上的几十名周军新兵,甚至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便顺着下堕的碎石乱泥翻滚跌落,旋即被活埋在跨塌的泥土烟尘之中。
“杀啊!”
盛彦师见状,心中大喜。他将手中地长刀往前奋力一挥,上万名唐军步兵便随之呐喊起来。然后就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咆哮着涌向那道城墙缺口。
虽然此时从缺口两端的城楼上,射下来不少利箭。但却根本不足以阻挡汹涌而入的唐军士兵。
与此同时,唐军大营内响起了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大批唐军骑兵和步兵也开始向那缺口处移动,李世民决定发起总攻了。
唐军蜂拥而上,霎时之间便涌进了夏县城内。
而秦琼和程咬金也是拿起武器,向前一指。在他们身后的三万名守军也疯狂地冲了上去,如潮水一般冲进了敌军的人群之中,决定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们的眼中充满了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然表情。
“杀!”
程咬金手持板斧用力一挥,两名当先的唐军士兵便人头落地,尸体扑倒在缺口边缘。
而秦琼也不甘示弱,长枪斜刺里一挑,便扎穿了一名唐军伙长的咽喉,随即他将这名唐军的尸首用枪尖挑了起来,用力一甩,扔进了唐军的人群之中,一下子便撞倒了七八名唐军士兵,让敌人的攻势为之一滞。
不过,冲进来的唐军实在太多了,虽然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还是被他们逐渐挤开,扩大了缺口。
唐周两军的兵锋终于狠狠相撞,士兵们的惨叫声、喊杀声响彻全城。他们或用长枪戳刺、或用砍刀劈砍,锋锐的箭矢在空中飞舞,冰冷的投枪在呼啸攒落,人命在这一刻变得如同草芥。
时间已经渐渐到了中午,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唐军虽然冲进了城中,但却未能完全控制城池,而两军将士却在城内的各处大街小巷,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在震耳欲聋的杀伐声中,唐军和周军的将士们,就像被割倒的小麦一般,一片片地倒了下来,但后继的士兵们,却是仍旧悍不畏死地往前冲杀着,填补着战友死去留下的空隙,每一刻都有人哀嚎着倒下,都有人在痛苦中死去,城内渐渐尸积如山,成了一片鲜血和尸首的海洋。
第389章城中失火
此刻,已经退到夏县城北的宇文明,望了望头顶的太阳,只见已经渐渐西沉,落日的余辉正照耀在夏县的城头上,映出一抹金色。
“差不多了!可以让秦琼和程咬金他们撤了!”宇文明对身边的罗士信说道。
罗士信点了点头,随即吹起了号角,只听那悠长的“呜呜呜”号角声,由近及远,让城内厮杀的两军将士听得一清二楚。
程咬金这时挥起板斧,砍死了一名唐军偏将,然后一抹脸上的鲜血道:“叔宝,周王下令让我们撤了!”
秦琼亦是松了一口气,飞起一脚踢倒了面前的一名唐军士兵后,对着周围的周军将士,故意大声说道:“大家撤吧!敌人太多了,我们也算是尽力了……”
周军原本在数量和战力上都低于唐军。只是凭着心中的一股气势在勉强支撑着。现在听闻主将下令撤退,那股气势立刻泄了。他们随即便跟在秦琼和程咬金的身后,狼狈逃出了夏县县城。向着北方而去。唐军终于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夺取了夏县。
……
此时,在夏县南城门外,正严阵以待,站立着十余万唐军,那黑压压的士兵几乎遮蔽了整个荒原,如果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将会发现视线内尽是黑压压的唐军骑兵和步兵,仿佛天地之间再无别的颜色。
而在唐军方阵的最前方,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则身披铠甲,骑马肃立在夕阳之中。
片刻之后,一骑快马呼啸着从夏县城中疾驰而来,骑兵行至李世民跟前,连忙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秦王殿下,夏县已经落入了我军手中,盛将军正率军进入城中肃清残敌。敌酋宇文明已经率部向北逃去。”
“太好了!”李世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拿下了夏县之后,便是打开了通往太原的大门。河东中部一带,对于唐军来说将再无屏障。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和宇文明展开谈判,应该会有不少优势。
段志玄这时也兴奋道:“秦王,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进城好好休息一下了!明日便可遣使去和宇文明谈判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于是便挥手示意大家进城。但等他走到夏县城门口时,却是皱起了眉头,因为他闻到城中有一股焦臭味。
“怎么回事?城里如何会有这种怪味?”他沉声问道。
前面领路的士兵哪里知道,而刚刚肃清了城内周军的盛彦师,却是正走到了城门口,听到李世民发问,连忙迎上前来回答道:“启禀秦王,可能是周军逃跑时,点着了一些房屋,现在我军正在救火,料来用不了多久便可扑灭了。”
李世民听闻之后,也没有在意,他望了望天空,只见已经黑了下来,便点了点头道:“那好吧!你先灭火,本王今晚就不进城了!明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