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末之雄霸天下

_57 幻星辰(现代)
“真是天助我也!”宇文明看到前方新罗人的简易营寨,不禁心中大喜。
早在金白净令柳元宗断后之时,他就让自己的五千轻骑乘坐水师舰只,逆东东而上,到了大邱县旁的江岸边。为了怕被新罗探子发现,宇文明有意让舰队停泊到了一座江中的小岛背后。
当发现新罗军到达大邱县境内之后,宇文明仍然隐忍不发。直到入夜之后,他才趁机率军坐船从岛后杀了出来。
这时,正是新罗军刚刚进入睡眠,警惕性最差的时候,而辽东军却在这关键时刻,登上江岸发起了突袭。
“嗵、嗵、嗵!”
从江心岛背后转出来的辽东水师战舰,也将一个个装满了火油的皮囊,点着火抛进了新罗军的大营内,战舰船舷上,那忽明忽暗的火光在黑夜中是那么明显。
燃烧声、惨叫声此起彼伏,火光和浓烟笼罩着新罗军的营地,无数新罗士兵在睡梦中被烧死。
新罗人顿时惊恐万状,他们连衣服盔甲都来不及穿好,便乱哄哄地从营帐内逃了出来,企图逃跑。
但这时,他们却惊奇地发现,面前竟然出现了大批隋军步兵,他们手中还拿着一把把的细长的双刃大刀。当然,他们并不知道遇上的是辽东军中最精锐的步兵——陌刀营。
“冲上去杀了他们!替我们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只有杀了他们,打通道路,我们才能回国去!”
“对!他们不过五千多人,我们有七万人呢!还怕打不过吗?”
新罗军士兵见有隋人拦路,也被激发了血性。
金白净知道眼前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于是抛出了重赏,他喝令道:“眼前乃我新罗的决胜之战,杀死一个隋人士兵,均奖白银五两!杀死军官者依其官职翻倍奖励,若能杀死对方主将,赏银万两!”
第233章大邱之战
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新罗军士兵顿时如打了鸡血一般,峰涌向前冲杀过去,力图依仗兵力优势击溃隋军。
望着黑压压一片涌上来的新罗军士兵,隋军却并没有惊慌失措。
“咚!咚!咚!”
隋军中,战鼓声再一次敲响,两千名全副重甲的陌刀军出战了,他们列成五排,个个魁梧伟岸,手中陌刀森冷锋利,一步一步向新罗军大营列队而去,他们步伐缓慢,但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惊心动魄、震撼人心,仿佛他们的到来势不可挡。
“一百步.....五十步。”
新罗军的箭矢呼啸而来,叮叮当当射在陌刀军的重甲上,纷纷折弯落地,涌上来的新罗军顿时出现了异动,隋军这支军队令他们生畏,金白净也有点紧张了,天底下竟会有这么威猛的军队。
这时,站在前面的隋军陌刀兵挥起手中的陌刀,狠狠地向冲上来的新罗军士兵砍了过去……
“噗嗤、噗嗤!”
“啊!哎哟!”
随着一把把陌刀上下飞舞,四周响起一片刀刃入肉剔骨的声音。
新罗军的士兵一个个惨叫着倒下了。他们犹如撞上了一堵不可逾越的铁板,个个惊慌失措,还在后面的人均露出迟疑不决的神色,不敢再向前冲了。
“大家上!敌人披着这么重的铠甲,那大刀也又大又长,他们挥舞起来是很耗体力的。我们这么多人,用人头去堆也能堆死他们了!大家一起围上去啊,他们才两千人,我们可是好几万啊!”金白净不愧为一代明君,很快就发现了陌刀军的弱点。
新罗士兵听到自己国王的命令,立刻便又嚎叫着冲了上来。虽然他们在陌刀军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却也让陌刀军开始有了伤亡。
“好了,铁胎弓准备!”宇文明眼中不带感情地说道。
这时,在两千陌刀兵身后,两人一组的铁胎弓弓手,一人脚蹬,一人装箭。一千把铁胎弓斜上瞄准了蜂拥而来的新罗军人群。
“斜上倾角,开始抛射!”尉迟敬德厉声喝道。
只听“呼”的一声嗡鸣,一千只三尺长的利箭如乌云一般升上天空,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弧线,然后向地面上的新罗军士兵呼啸而来。
“噗哧、噗哧!”
“哎呀、哎哟!”
整个战场上到处响着利箭入肉的声音以及新罗军士兵的惨叫声。
正在疾跑中的新罗军士兵立刻象被割麦子一般倒下了一大片。他们虽然也有弓箭手,也能射箭,但射程却不如铁胎弓远,因此只能被动挨打。
金白净看到自己的部队伤亡惨重,已经损失了上万人了,却还没有击败对方五千人的部队。而且,敌方还没有多少伤亡,这让他心中也不禁有些恼火。
他立刻下令道:“通知前面的士兵,凡是第一个冲进隋军阵中,并砍下隋军军官脑袋的人,朕立刻提升他为大将军,赏万户邑!”
这才真的是一下子从士兵到将军了,而且不是要杀对方主将那种遥不可及的目标。
众新罗士兵得知有如此重赏后,也豁出去了,疯狂地冲了上来,虽然在陌刀和铁胎弓的射击下,他们伤亡惨重,在有些地方甚至尸体都堆积如山了,但仍在拼命向前冲。
他们的疯狂也得到了回报,在连续被隋军击退三次之后,新罗军在准备发起第四次冲锋时,却发现隋军竟然开始后退了。这可让他们喜出望外。
“冲啊!”他们叫嚣着大踏步向前冲,离缓缓后退的隋军越来越近。
五十丈了!
已经可以看见对面隋军的人相貌了。只要再冲近一点,就能够放箭了!新罗的士兵心中暗忖道。他们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和大刀。
三十丈了!
终于进入本方弓箭手的射程了。一些新罗士兵已经开始从背上取下短弓,从箭袋中取出利箭,准备开始射击了。
不过就在这时,却只见前面轰然一声巨响,原本看起来坚实的地面,一下子陷进去一排长长的濠沟。跑在最前面的新罗士兵,顿时掉了下去,而且发出一阵惨叫声后,就再也不吭气了。
在濠沟前硬生生刹住的新罗士兵举起火把定睛望去,才发现这壕沟中全是一根根黑色的铁钉,长约一尺,钉头尖利无比,人一掉下去,不死才怪。
不过就在他们停住的这一刹那间,对面的铁胎弓却没停下来,那站在濠沟边,挤作一团的新罗士兵,顿时成了活靶子。
金白净万万没想到敌人竟然在此处挖掘了如此阴毒的濠沟,难怪之前隋军要往后退,想必是想让他们踏入这个陷阱中去。如果他此时硬要冲过去,就只有拿士兵的尸体去填。可那些士兵明知必死,又怎肯往前冲?
不过他这时没有注意到,那些停泊在江中的敌军战舰,却趁着黑暗,放下了数百艘小艇,开始向江边划来……
“让我们的人先退下来!叫后面的士兵准备沙袋,去填平那道濠沟!等填平后再开始发动进攻!一定要血债血偿!”金白净也终于动了真火。
前面听到撤退命令的新罗士兵如蒙大赦,慌忙乱糟糟地退了下来。不过由于他们人数很多,黑暗中又看不清楚,自然将本方严阵以待的阵型冲了个七零八落。
“你们别冲进来了!就在外面站着!免得把我们的阵型冲散了!”后方的军官连忙喝斥道。
不过就在这时,新罗军士兵却听到了一阵嘹亮的号角声。然后感觉地面似乎有一阵阵颤抖。
轰鸣声越来越近,金白净很快便反应过来,这是骑兵!
宇文明专门挑选了大邱作为伏击地点,就是因为这里依山滂江,偏偏又是狭长的平原地带,利于骑兵冲刺。他于是便想依靠自己精心组织的,由一千匹阿拉伯良马组成的精锐铁甲骑兵,打新罗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这只骑兵由勇猛的牛通郭子逸率领,一直呆在战舰上。
刚刚郭子逸便趁隋军主力在正面吸引住了新罗军的注意力时,再悄悄运送骑兵到了江边,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
“杀啊!左翎卫军的勇士们!用我们的骑枪,敲碎敌人的头骨!”郭子逸挥舞着手中的大锤,大声叫喊着,带头向新罗军冲杀而去。
新罗军虽然阵型混乱不堪,但金白净还是高声呼叫,让手下的士兵们拿起弓箭,向敌人放箭阻击。
于是,很快就有不少弓箭手张弓搭箭射了出去。虽然他们不能象辽东军的铁胎弓弓手射得那样整齐和精准。但上万人一起射箭,那威势也不得了。整个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全是箭矢。耳边听到的全是“嗖、嗖、嗖”的弓箭声。
金白净满拟这一轮射箭过去,对方的上千骑兵至少也要倒下一半。但眼前发生的事却让他眼睛都差点瞪出来了:对面的敌军竟然一个都没有倒下,弓箭射在他们身上只是弹了一下,然后便掉落开了。就算是射在战马身上的箭矢,也同样弹落了下来。
他大惊之下,仔细一看,才发现对方骑兵人人身披重甲,戴着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头盔,就连所骑的高头大马也匹匹披着铁甲,除非弓箭手们个个都是神射手,能一箭射中对方眼睛,否则根本射不死敌人。
一两里距离,对于高速冲锋中的骑兵来说,不过是眨眼间的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些冲锋中的铁甲骑兵已经冲杀进了新罗军的人群之中。
“去死吧!”郭子逸一锤劈去,一个新罗军官便被他砸得脑浆迸裂,当场毙命,而这死人的鲜血四溅开来,将他的披风染红了不少。
郭子逸浑然不觉,反头又是一锤,将身边的一名新罗士兵打得肋骨碎裂,胸膛也出现了一个陷进去的大洞,死得不能再死了。
而其他冲进新罗军阵营中的隋军铁甲骑兵也全部举起马刀,疯狂劈砍起来。
“噗!”一名隋军伙长挥起一刀砍去,旁边的新罗士兵半边身子连同盔甲皆被砍为两半。
“呼!”另一名隋军士兵也挥刀向面前的一位新罗军官当头劈去。
而那名新罗军官武艺较为高强,举起长枪奋力格挡……
“蓬!”那柄长枪从中间被砍为两段,然后马刀去势不减,又从新罗军官头顶劈了下去,将他从头到颈劈为两半。
“天哪!隋人用的是什么武器?如此锋利!”新罗士兵不禁惊恐万状。
敌军人人皆披重甲,不畏普通刀剑,然后又手持宝刀利刃,自己纵使用刀枪格挡,有铠甲护身,依然无法抵挡,这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
郭子逸看着身边的战况,心中大喜,他这时才真正相信了。宇文明之前所说的,用大马士革乌钢刀配合阿拉伯战马组成的铁甲骑兵冲锋,将会无坚不摧,所过之处,无不披糜,没有任何血肉之躯可以抵挡。
“杀!我们离那新罗国王金白净所在的位置已经很近了!”牛通望了望前面不远处的新罗军黄色王旗,欣喜若狂地说道。
第234章平定朝鲜半岛
金白净眼看己方已经士气消沉,士兵狼狈不堪地四处逃窜,也是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几万大军竟然会被五千隋军打得如此狼狈不堪,离溃败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让柳元宗把后军派上来,咱们几万大军一起上,不冲杀过去,我们就到不了大邱城,回不了国了!”他这时大声下令道。此刻已是背水一战,他不得不把所有的部队都压上去了。
不过,就在这时,从他的背后却传来了一阵阵悠长的号角声,随即地面也在微微颤动,从远方隐约可见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可以判断出,又有大批军队到来。
金白净脸色顿时变得苍白,他自然知道,这会来的不可能是自己的军队,十有八九是尉迟敬德和罗士信率领的隋军主力尾随追上来了。
他们两人率领的选锋军和破敌军有足足六万人,且都是经历过战火锻炼的士兵,装备精良。他们的到来,使隋军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皆超过了新罗军。
看到前后都有隋军压过来,江中还有隋军战舰虎视眈眈监视着,新罗军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皆面面相觑。
虽然他们经过这一夜的战争之后,仍有五万多人,但无论是士气还是体力,皆无法再和以逸代劳,且穷追不舍的隋军抗衡了。
“大家不要急,咱们毕竟还有这么多人,隋军就算要吃下咱们,也必然付出惨重代价!如果全力向东冲杀过去,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只要回到庆州,咱们就能安全了!”统率后军的柳元宗,这时也来到了阵前,他见眼前的情况,急忙大声说道,以稳定军心。
不过就在这时,却听见一阵哈哈大笑声,只见从隋军阵中出来了一位身着银白色铠甲的年轻小将。他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但眉宇中却有着一股淡淡的杀气。
“你难道就是隋军的辽东行营元帅宇文明?”金白净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既知是我到来,你还不赶快投降?难道你以为凭你这些军队的士气,能和我大隋抗衡不成?”宇文明厉声喝道。
“哼!宇文明,朕虽然中了你的埋伏,但你如果想要全歼我军,只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朕就不信你能承受得起如此大的伤亡!”金白净强作镇定,冷哼了一声道。
“是吗?”宇文明淡淡一笑道:“金白净,我知道你还把希望寄托在回庆州上,但我想你可能不知道,庆州早已经落到了我手中,新罗全境也已陷落,你回去不过是自投罗网而已!”
“什么?庆州已经被隋军攻占了?”
“不可能吧!庆州的防御可是如此坚固,城墙都有近二十丈高,怎么可能会失馅呢?”
“该不会是隋军的元帅吹牛吧?”
新罗军的士兵们听见了两人对话,皆不禁议论纷纷。
“呵呵,看来你们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宇文明嘿嘿一笑,然后吩咐道:“把他们带上来!”
这时,只见一群隋军士兵押着一群宫装妇人和一群男人到了阵前。而这些人一到战场,看到对面的金白净,皆一起哭诉道:“陛下救救我们啊!”
金白净见到这些人,几乎昏死过去,他已经认出,这些人全是他皇宫中的妃子和大臣。这些重要人物都落到了隋军手中,看来之前宇文明说的他已经攻占了庆州,是真的了。
“啊!皇后和淑妃都被隋军抓住了,看来庆州真的沦陷了,不然她们怎么可能落到隋军手中啊!”
“是啊!王丞相和宫中的总领太监赵公公也被隋军捆绑着,看来我们国内真的是一败涂地了!”
“唉,大势已去啊……”
见到眼前的情景,不光是金白净,其他的新罗军军官和士兵,一下子便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他们对于眼前的局势已经绝望了。
宇文明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他当即便大声叫道:“新罗妄图抗我大隋天军,被灭国乃是咎由自取。但我大隋向来仁慈产,只诛首恶,胁从者不究。如果你们投降,可免除一切罪行,本帅可担保,放你们回家继续和家人团聚!但如果顽抗下去的话,可休怪我手下无情,不光是你们本人,你们的家人我也会杀个干干净净,寸草不留的!”
他的话音一落,从新罗的士兵群中,便响起了一片“我们愿降”的呼喊声,大批新罗士兵抛弃武器,向隋军投降,由于人数太多,金白净和柳元宗根本就阻止不了,只得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士兵从五万多人下降到一万多人……到最后只余了几千人还留在他身边。
而此刻,六万隋军已经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起码有上万把弓箭对准了残存的新罗人,前面还有大批重装步兵虎视眈眈,金白净根本就没希望突围逃走。
“金白净,最后给你一次机会,你降是不降?”宇文明冷然道。
金白净这时长叹了一口气道:“朕现在成了新罗最后一任国王,传承七百年的国家在我手中终结,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你就给我一个痛快好了!”
宇文明深吸了一口气,对于这位誓死不降的新罗国王,他还是有几分怜惜的。不过,他并不准备放过此人。一个有号召力,却又誓死抵抗的国王,是留不得的。
“放箭!”宇文明举起右手,然后大喝一声,猛然向下一挥。
“嗖、嗖、嗖……”上万支利箭腾空而起,然后向金白净等人疾飞而去,带给他们的,是死亡和解脱……
“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现在该我们回师了!”片刻之后,宇文明脱下头盔,向面前的金白净等人尸体抱拳行了一礼,然后下令向百济首都泗沘进发。
如今新罗已灭,虽然新罗太子金伯饭逃了,但他并没有挂在心上,而且在他看来,这可是向百济动手的理由。可以称金伯饭逃到了百济境内,正好让隋军有借口跨境搜捕。
百济国上下原本以为隋军灭了新罗之后,便会离开返回辽东。所以扶余璋还专门派金敏贤率军攻占了济州岛,全歼了高丽残军,并杀死了高元以下高丽王室四百余人。想作为献给隋军的答谢礼物。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隋军竟然借着抓捕金伯饭之名,再度进入了百济境内。而且,隋军每到一处县城,就以需要统一调配人手为名,将百济的县令解除了职务,由隋军中的军官担任了城主,实际控制了该县。
百济国王扶余璋这才发现大事不妙,自己赶走了一只狼,却是请来了一只虎,眼下隋军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他们恐怕就是想连百济一起灭掉。
于是,他便严令各地的地方官不得将地方权力交出,等待百济军队前来支援。同时,扶余璋又连忙派出朴永正,前去与宇文明交涉,请求隋军撤出百济,甚至表示可以付出一大笔金钱,新罗的地盘他也同意一寸不要。
只不过,宇文明早已决定趁机拿下百济,永绝后患,怎么可能还放虎归山?
他倒是客客气气地派斛斯政、杜如晦等人将朴永正迎进了大营,然后由他们向朴永正称元帅因忙于抓捕新罗太子金伯饭,积劳成疾,现重病在床,不能见面。让他等几天,待元帅病好一些了再说。
而朴永正在隋军大营等的那几天里,百济境内却连续出现了数起百济民众袭击隋军的事件,死伤了数十名隋军。但也有几名袭击者被当场抓住了。
现场抓捕的几名自称是百济民众的凶手,在隋军的严刑拷打之下,却终于抵赖不过,招认其实是金伯饭的手下,袭击了隋军,想嫁祸给百济。
尉迟敬德见状大喜,立刻率领手下顺藤摸瓜,突击了在逃的新罗太子金伯饭的藏身之处,打死打伤三百多名潜藏的新罗人,生擒了金伯饭。
正当尉迟敬德准备上报给宇文明时,却被得知消息的斛斯政拦住了。他这时对尉迟敬德笑呵呵地说道:“尉迟将军,既然这些抓捕的袭击者自称是百济人,那我们便将错就错好了,这样既可光明正大地对百济动武,在道理上也不显得理亏。”
尉迟敬德听闻之后,也是愣了一下,感觉这样做实在有些阴损。但却不得不承诺,这是向百济动手的最好理由。于是,在心中犹豫了一阵后,也终于点头同意了。
早已布置好的隋军,立刻便开始向百济发动进攻,由于隋军和百济军的军营早就犬牙交错,甚至连百济首都泗沘城内也驻有隋军。加上隋军数量远多于百济军,又是准备充分,交战的结果自然便是百济军被打得一败涂地。
三日后,隋军的主力便攻克了泗沘城,并杀入皇宫,百济国王扶余璋知道隋军绝不可能放过自己民,便只好哭哭啼啼地与一群爱妃****了。自此,立国四百余年的百济和立国六百余年的新罗,都灭亡了,三韩半岛再度归于中原统治。
宇文明这时便命尉迟敬德率军三万驻扎百济,罗士信率军两万驻扎新罗,其余士兵则跟他一起回师辽东。
如今,朝鲜半岛已经平定,他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开始思考辽东的进一步发展了。
第235章裴氏的算计
当宇文明在辽东扫平新罗和百济之时,隋军在关陇和河东也是势如破竹。
杨广发动第三次远征高丽战争,主要目的便不在于灭亡高丽,而是打算来个引蛇出洞,杀回马枪。
因此,他用于辽东进攻的兵力不过二十万人,而布置在关陇周边的几路大军倒有五十万兵力。
虽然一开始,因为李靖、王仁恭、王世充等几路兵马没有接到杨广的命令,不敢擅自发起进攻,而让元氏和独孤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隋军主力从辽东杀了个回马枪,同时李靖、王仁恭、王世充、裴仁基、卫玄五路大军又齐头并进,断绝了两股叛军的后路之后,战争的结局就基本已经注定了。
长安城下一战,元氏的主力被卫玄、裴仁基、王仁恭三面夹击,一败涂地,损失惨重,元弘嗣也被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一锤击毙,战死当场。
而王世充则率军十万从河东郡杀出,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杨暕和元家家主元寿所在的京兆郡境内,然后如洪流一般将京兆郡城围得水泄不通。
此刻,京兆郡仅有一万元氏军队把守,且全是老弱残兵,如何是王世充的对手?
仅仅三个时辰的攻城,京兆郡城便被攻破。王世充挥师杀入城内,全歼了元氏残余军队,元寿战死,杨暕也作了俘虏。
与此同时,独孤氏亦遭受到了覆亡的命运,李靖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西凉杀出,七战七捷,连克金城、平凉、陇西、天水等郡,将独孤氏的老巢连根拔起。
独孤罗得知此事之后,心中大惶,原本打算亲自率军与元氏一起合攻长安的计划,也只得就此作罢。
他于是便急急忙忙地率领大军回师陇右,企图夺回陇西一带地盘。
不过,在他率军经过河池郡境内的长野谷时,却遭到了李靖早已埋伏在此的大军伏击,一场激战之后,独孤氏的军队大败,死伤和被俘者达到七成以上。
独孤罗知道自己的起事是失败了,但他此时还不知道元氏已亡,便抱着一丝希望,引残军向京兆郡退去,企图投靠元寿,再谋他策。
但是,就在半路上,他遭遇到了杨广亲率的隋军主力,经过一场血战之后,独孤氏全军覆没。独孤罗知道,自己以国舅身份反叛,杨广必不能容自己。于是,他便在隋军杀到自己身前之时,拔剑自刎了。
至此,元氏和独孤氏起事造反便被全部扑灭,那被元寿尊为的新皇杨暕,虽然是杨广的亲子,却也被他一杯鸿酒赐死。所有参予起事的元氏和独孤氏子弟,全部皆被斩首。连带着与两大门阀有交情的一些大臣,也受到牵连,被罢免了官职。
不过,在平叛过程中,立场坚定,没有投降的大臣皆得到了提拔。
除了那五路大军的主将得到了重赏之外,还有另一人的提升让许多大臣大跌眼镜。
那人便是一向以胆小谨慎闻名的李渊,他在回师途中,被杨广安排与屈突通一起,攻占元氏占领的河东之地。
李渊虽然打得战战兢兢,推进缓慢,但却总归在元氏灭亡之前,顺利拿下了河东的所有丢失城池。
杨广认为,李渊虽然胆小无能,但毕竟是自己的表兄,且在这次平叛过程中,立场坚定。足见是可以信赖之人。
而且,他身为皇帝,在大臣中玩弄权术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又有两个关陇大阀被灭,几乎是被连根拔起。牵连的中央和地方官员不计其数,关陇集团的势力已经大大削弱,如果将关陇门阀彻底打倒,那便会让裴矩为首的山东士族一家独大。这也是杨广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便决定打压一批,提拔一批,尽力在自己的大臣中制造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便被他任命为了太原留守兼河东招讨使,负责剿灭河东地区的元氏余孽,以及农民起义军叛乱。
到了年底之时,杨广待关陇地区安定下来之后,也终于决定返回洛阳,结束这一年的战事。
……
大业十一年二月的一天。东都城内裴府的一处偏殿内,裴矩一派人马正在商议着一件让他们紧张的事情。前两天,鱼俱罗刚刚回到中原,拜见了皇帝杨广,述说高丽已经覆灭,辽东全境已归大隋的事。他对辽东行营的元帅宇文明可谓赞不绝口。要求杨广重赏这位大隋的功臣。
这个好消息让刚刚平定叛乱的杨广惊讶不已。要知道,他前后三次远征高丽,死伤惨重,却都是无功而返。而宇文明却一下子将整个高丽灭亡,这让他如何不龙颜大悦?
于是,杨广当即便表示,一定要重奖宇文明。而至于怎么个奖励法,他便把这个难题丢给了裴矩和虞世基等几位相国,要他们好好想一下,如何封赏这位年轻的元帅。
不过,此时元氏和独孤氏皆已被灭。在裴矩看来,正是自己山东士族取代关陇门阀,让裴氏成为天下第一世家的好机会。他怎么愿意打倒了独孤氏和元氏之后,又扶持起一个宇文氏来呢?
眼下宇文明的官衔已经升至左翎卫大将军、行营元帅一职,在朝廷中也算是十二卫大将军之列了。加之他连战连胜,人又年轻,朝中许多大臣都认为,宇文明是大隋难得的国之栋梁,就连杨广也认为,宇文阀虽然要削弱,但宇文明却应该得到奖赏,不然赏罚不明,会让三军将士离心,让他将来征伐突厥的大计受到影响。
在裴矩看来,朝中已经分化为三派,以他和堂弟裴蕴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为一派,以宇文化及、卫玄为代表的关陇门阀为一派,其余的人为骑墙派,或者可称为从龙派。
两派目前已经展开了明争暗斗。虽然自己这一派势力远比遭到清洗削弱的关陇门阀强得多,自己的主张也符合皇帝心意。但圣上显然并不想彻底扳倒关陇门阀,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维持臣子之间的实力平衡,避免出现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对于圣上来说,应是最好的选择吧。
想到这里,裴矩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这位圣上,虽然看上去刚愎自用,只知对外征战,而且又动不动就喜欢杀人、滥用民力。但他玩弄权力平衡的心术却依然是非常厉害的……
这时,裴仁基却是眼珠一转,对裴矩说道:“家主,眼下中原兵祸连连,关陇门阀有异心者甚众,听闻宇文化及近段时间频频联络地方官员,恐怕也在准备叛乱。如果让宇文明在辽东与其南北呼应,那可是朝廷心腹大患啊!万一宇文化及再起异心,学杨玄感、元寿、独孤罗等人那样起事造反,则大隋江山社稷危矣。我们可从这方面向圣上进言,阐明危害。依我之见,应趁其根基未稳,尚无力量对抗朝廷,及早除之,消弥祸患!”
裴矩思量了片刻,却是有些为难道:“宇文明战功卓著,圣上刚刚才表扬嘉奖,且辽东并无乱象,宇文明野心未显,如若对功臣枉举屠刀,则会让朝廷落下过河拆桥的不义名声。圣上是绝不会同意的……”
旁边一直未发一声的裴蕴这时却是向裴矩作了一揖道:“大哥,我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决宇文明这个隐患,再不济也能消除其潜在威胁。”
“哦?蕴弟有何妙计?”裴矩听闻之后,目光闪烁道。
裴蕴嘿嘿一笑道:“大哥可向圣上进言,说明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担心朝廷落下鸟尽弓藏之名,可用明升暗降之法,将宇文明召进东都来,另委他人担任辽东留守。宇文明手下之兵据鱼俱罗说,除了左翎卫军的三万人外,其余的皆系从留守民夫中新招的,想必还未成其死党,只需稍加笼络,便可兵不血刃地接收其辽东的势力,如果宇文明拒不奉诏,或者推诿搪塞,则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圣上也必另寻他法,将其斩杀。”
“这倒是一妙计!圣上估计会同意。不过,如要策划周密,还应提出一接替人选及调宇文明回东都的官职及理由!”裴矩脸上终于有些缓和,显然为之心动。
这时,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也脑中灵光闪现道:“伯父,小侄倒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使朝廷有充足的理由召回宇文明!”
“哦?行俨说说看,是什么理由?”裴矩问道。
裴行俨方躬身说道:“圣上是一个志向远大之人,他灭了南陈、吐谷浑,打败了西突厥,如今高丽也已平灭。小侄以为,圣上在一两年之内,必然会再动刀兵。可现在周边诸国皆已灭亡,他要么去攻打地处高原的吐蕃,要么就只能去攻打北面的东突厥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而东突厥的始毕可汗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早在宇文明先前出使突厥牙帐时,就露出了端倪,和西突厥的射匮可汗企图勾结,共同南下中原。只不过,被宇文明和长孙无忌破坏了。”
“可据朝廷在草原上的探子回报,始毕可汗在坐稳可汗位子后,一直在扩军备战,且演练的都是如何攻城,以及如何与步兵作战。如果他要攻打西突厥,是断不可能训练这些战术的。毕竟西突厥根本就没什么城池,更没有步兵……所以,我以为,始毕可汗极有可能将把进攻的矛头对准我大隋!”裴行俨正色道。
第236章杨广的犹豫
裴仁基听闻之后,也点了点头道:“行俨说的倒是极有可能,圣上自平灭元氏和独孤氏叛乱后,便频频向北方调动大军。先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统揽河东事务,又命王仁恭进驻马邑,负责丰州、定襄、河套等地防御。同时又让李靖回师敦煌……目前我大隋已经在敦煌至涿郡一线,屯兵五十余万,这还不含在辽东的兵马。我想圣上的用意,已经不言而喻,那便是要进攻东突厥了!”
裴仁俨这时继续一脸恭敬地说道:“父亲所言极是,始毕可汗急于南下,而陛下又想北上……当两个人都想打架时,稍微有一点火星,便能让战火立刻熊熊燃烧起来。而如果朝廷要对突厥用兵,屡立战功的宇文明自然便是当仁不让的主将人选之一。这个时候,向陛下建议将宇文明调回东都,任命为远征突厥的统帅或者副统帅都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他的话音一落,一众人等便纷纷拍案叫绝,皆言这是个极好的理由。如此建议,正合圣上心意。
“这倒可以考虑!陛下打算对突厥用兵一事我也听说了。如果调宇文明回来,再封他个大点的官职,倒也不算辱没了他!”裴矩微微点头,但旋即便有些发愁道:“不过,派何人去接替宇文明倒是有些麻烦,此人如果威望低了,恐怕镇不住辽东的官兵,如果威望很高,则在朝中职位也必然不低,人家未必肯去辽东那种苦寒之地就职了。”
裴蕴这时却眼珠一转,面露喜色道:“大哥,我倒想起一人,可接替宇文明去辽东任职!此人曾在平灭元氏和独孤氏叛乱期间,与我面谈多次,并向我们裴氏表达了相投之心。且此人在军中亦是资历较深之辈,官场经验丰富,应能镇住场面!”
“哦?蕴弟快快道来,此人是谁?”裴矩饶有兴趣地问道。
裴蕴忙道:“此人便是右武卫大将军,江南招讨使陈棱。他在去岁征讨江淮乱匪杜伏威时,因连败三场,军兵伤亡惨重,丢失多座城池,差点被陛下斩首。幸好他出身江南,算是非关陇门阀中的威望较高的军队将领。陛下出于平衡军中势力的考虑,才没有处斩他。但陈棱也从此失去了带兵打仗的机会,一直被冷落在兵部。他不甘就此闲置下去,故一直想投向父亲,想能东山再起。”
“嗯!那蕴弟你就联络一下他吧,让他作好去辽东赴任的准备,为兄明日一早就向陛下上奏此事,提议由他担任辽东留守。”裴矩点了点头道。
……
第二天一大早,裴矩早早来到了皇宫的太和殿,等候早朝。
待杨广进入大殿,群臣跪下磕头,三呼万岁之后,岳曾省便扯着公鸡般的嗓子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慢!臣有事启奏!”裴矩连忙出列说道。
“裴爱卿有何事啊?”杨广眯着眼睛问道。他昨晚和杨洛琪就朝中各派势力消长讨论了很久,在女儿杨洛琪看来,现在关陇门阀已经大大削弱了,而山东士族的势力增长很快,如果不加以抑制的话,这山东士族恐怕要成第二个关陇门阀了。
而且,以前杨广之所以放心山东士族,是因为山东士族中无人掌握军权。可如今山东士族中的第一大族裴家,已经涌现出了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两位名将,同时又得到了北平罗艺的支持,如果再让他们这样实力膨胀下去,必成又一个心腹大患。
裴矩却是对杨广的心思变化浑然不觉,他随即便向杨广诉说了自己的一番分析,认为如今辽东既然已经平定,就应该实行郡县制,纳入朝廷统一管理,不应该长由宇文明驻守辽东。
眼下吐谷浑、高丽皆已击溃,新罗和百济及辽东草原各部又构不成对隋朝的威胁(他还不知道辽东北部草原各部和新罗、百济皆已被灭),不如另选信得过的将领去接替辽东留守职务,并在辽东设置郡县,将其纳入地方编制,则大隋又可多得一处类似吐谷浑的领地。
然后他便推荐了陈棱,称其虽然打仗不行,但对朝廷毕竟一直忠心耿耿,且不是关陇门阀,出身江南世家,在军中资历极深,官场经验亦很丰富,去辽东任留守绰绰有余,可容其戴罪立功。至于宇文明,由于其曾出使突厥,对该部情况非常熟悉。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可将他调回东都,筹备对突厥的作战。
杨广一听,也觉甚有道理,他骨子里就对宇文阀信不过,只不过见宇文化及和宇文明这两年来也还算老实,并未露出反叛之意,尤其是宇文明,反而为他屡立大功,所以才略微放心。
但他也认为,时间一长,就算宇文明本人没有贰心,但在部属和家族长辈的鼓动之下,也不免有成为第二个杨玄感的可能。眼下听裴矩一说,顿觉如此安排方更妥当一些。
宇文化及在旁边听见,顿时有些急了,之前他和长孙无忌都收到了宇文明派人传来的密信,要他们尽力阻止杨广对付辽东。其中就谈到了杨广有可能把他调走。
而宇文明不但是他的儿子,还是他准备造反时的重要一环。按他的布置,他在江南起事之后,宇文明再在辽东起兵,父子两人南北呼应,夹攻中原。如果宇文明被调回东都,那便意味着他之前在辽东的努力就会化为泡影。如此一来,将来争夺天下之时,宇文阀便失了先机。
只不过,他身为宇文明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是很方便出面为自己儿子说话。于是,宇文化及连忙向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为宇文明辩解一番。
长孙无忌会意,忙出列说道:“裴相国,您的分析倒是有些道理。只不过,宇文将军才刚刚平定高丽,辽东北部的大草原上,还有契丹、铁勒、黑水、粟末、奚族等五部虎视眈眈。而辽东南面也有百济和新罗两国威胁着安全。辽东还远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如果在这时冒然将主将调换,很有可能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引发外敌入侵,使辽东重归混乱。所以,微臣以为,还是让宇文将军在辽东领兵为好!”
杨广一听,觉得长孙无忌说的也很有道理。高丽才刚刚灭掉,辽东要完全安定下来,只怕还有待时日,这个时候就换将,辽东的兵马也未必服新的将领统领。而且,朝廷如此做,会不会让宇文明觉得自己已经在提防他,导致其心怀不满呢?他也十分担心,如果这样做,轻者会让宇文明背心离德,重者可能引发他拥兵自立,发生叛乱呢。
裴矩听闻长孙无忌之言后,却是微微一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长孙大人可是宇文将军的大舅子啊!虽然你说的也是事实。但在裴某看来,却是杞人忧天了。我大隋又不是除了宇文明之外,就没有其他将领了。我的建议其实是一片好心,想让宇文将军回东都和家人团聚……!”
“没事!我等作臣子的,应该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有国才有家!微臣虽然十分心疼这个儿子,但在如今辽东战事未完全结束之时,我这个当爹的也支持让他留在辽东,为大隋镇守边疆!”宇文化及见状忙接口说道。
紧接着,裴仁基和裴蕴也发言支持裴矩的意见。而关陇门阀的大臣则多支持将宇文明留在辽东。
杨广见朝中群臣竟然为这事吵成这样,也不禁眉头微微一皱。他想了片刻之后,方淡淡道:“宇文明的确应该重赏,但是否要将其调回东都,明日再议吧!”
说罢,他方拂袖而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