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末之雄霸天下

_48 幻星辰(现代)
“什么!”高建武大惊失色。
武茨现在是他唯一的后路,如果被宇文明攻占,那他就只能困守大营了,而大营的粮草不过仅能吃一个月,届时就算联军的所有士兵都跟他一条心,也不免饿死。而依目前的状况,高建武估计粮草一断,十有八九这些草原各部的首领便会率军离开联军,甚至可能和敌人暗中私通。
“不行,必须阻止这种情况发生。”高建武立刻厉声问道:“他们有多少人离开了?现在营内的隋军还有多少人?”
“动的是一只打着‘郭’字旗的部队,兵力约有一万多人,全是骑兵。而在他身后,还跟着两万余名步兵。打的是‘秦’字旗帜。”盖苏文禀报道。
“左翎卫军的重骑兵部队主将正是郭子逸,宇文明的心腹大将之一,而那姓秦的,应该是原张须陀部将秦琼,听说现在他已经被宇文明任命为胜捷军主将,手下有两万步兵。如果在下所料不差的话,这两只部队便是由此二人率领了!”斛斯政在一旁说道。他既然已经买通了隋军中的一名军官,对于辽东行营的人事安排自然了如指掌。
“元帅,武茨不容有失啊!”盖苏文也极力劝说道。
高建武皱着眉头在大帐内踱着方步。他当然知道武茨不容有失。但他同时也知道,如果他弃守大营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隋军还没有进攻过自己,未战就先弃守大营,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而且,他从隋军的这次兵力调动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高建武可不相信,宇文明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去打武茨了,如果换了是他,肯定也会中途设伏,或者趁自己挥师救武茨之际,趁机拿下自己的大营。自己如果真的就这么一头往东去了,十有八九会中了陷阱。
“去请忽不莱和阿保窟等各部首领来大厅吧,我军得准备出战了!”高建武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不能坐以待毙。
……
高丽联军的大帐内,高建武向众人介绍了一下目前的形势,然后一脸忧色地说道:“眼下隋军见我军分兵去攻打辽东、扶余、黑石三城,便也如法炮制,派出一支偏师进攻我军后方城池武茨,且兵力多达三万人。如若任由不管,武茨一陷,我军就成瓮中之鳖也。所以,我准备率军出击,击破东行的那一路隋军。不知大家可有意见?”
那些部族首领对此皆无什么主见,自然是高建武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不过斛斯政却是眉头一蹙道:“高元帅,这样做有些不妥啊!”
“斛先生有何异议?”高建武忙问道。他也深知,斛斯政在军事上的见解颇有独道之处,对于带兵打仗也是十分精通,是难得的知军文臣,不然杨广也不会任命他为兵部侍郎了。
第194章斛斯政献计
斛斯政皱着眉头道:“宇文明才大胜了一场,士气正旺,然后又分兵攻打武茨,气势汹汹。我等绝不能退让,当迎头给予痛击,挫其锐气,不然被他再打几个胜仗,让那十万新兵经过战争的锤炼之后,恐怕就会渐渐占得上风。届时隋军在兵力和粮食上都占有优势,兵员素质上也赶了上来,则我军败北就是必然了!”
盖苏文听后却是不解道:“斛先生,元帅正是考虑到这点,才率兵主动出击,力图击破宇文明往武茨的那路军队,以保我军退路畅通啊!斛大人为何却说有不妥呢?”
斛斯政面无表情道:“眼下宇文明虽分兵往武茨而去,但他留守大营的人数却依然有十万左右。现我军留守大营的人数也不过九万余人。如我军主力出营往东,敌军再分兵从我军背后衔尾追来。在前后夹击之下,诸位将军自问对上十万隋军,有几分胜算?”
众将一听,全都默然了。他们亦知隋军的战斗力惊人。联军或许能胜隋军中新招入伍的新兵,但却很难胜那只全是精锐的左翎卫军。而现在隋军分兵了,前后两军中都有左翎卫军骑兵,两边都是以老带新,还当真不好打呢。
高建武亦是皱着眉头问道:“依斛大人之意,我军该当如何呢?”
斛斯政微微一笑道:“高元帅,吾料宇文明进攻武茨,乃是围魏救赵之计。他知我军坚守大营,如强行硬攻,死伤必重。且我军又分兵进攻他后方的辽东、扶余、黑石三城,让他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于是,他便索性不救,反而出兵袭我后方。”
“武茨关系我军命脉,如果引兵进攻,则我们不能不救。如他在途中设下埋伏,让我军因急于救援,一头撞进陷阱,则可轻松歼灭我军主力。如此一来,大局便定。而我们却偏偏不如他所意。也来杀他个出其不意!”
“哦?斛大人计将安出?”高建武也急切地问道。
斛斯政捻了捻颌下长须道:“眼下隋军主力皆集中于大营内,后方空虚。正如武茨系我军命脉所在一样,辽东城也系隋军的命脉所在。如果被我军占领,宇文明也将面临后路被断的危险。我军现在可兵分两路,除高元帅率正兵东进救援武茨外,另命三路佯攻之军合力进攻辽东城,辽东告急,宇文明自然会回转救援,不然他们恐怕比我们还败得快。到时趁他们回转之机,由大营中出兵迎头痛击。高元帅再衔尾追击。不敢说绝对大胜,至少可保武茨无恙。”
高建武露出赞许之色,心道斛斯政果然名不虚传,这种反围魏救赵的计策,他军中的幕僚们没有一个能够想得出来。
他长舒一口气,眼中露出喜意道:“斛军师此计甚妙,宇文明想攻我必救之地,引我军援救,再中途伏击,却没想过自己也会反被我攻他必救之地。他这分兵之举其实极为冒险,如果他的军队全是老兵,倒可用此计。可他的兵员多为新征入伍的民夫,素质太低,根本不堪一击……”
顿了一下后,高建武方冷哼了一声道:“宇文明这毛头小子以为我高建武可是如此容易中埋伏的吗?我倒要看看他,我挥师去武茨,他能安个什么陷阱让我高建武钻进去!”
说罢,他目光扫视了一上身边的各部首领,觉得也不能让他们这样闲着,保存实力。于是便道:“忽不莱、阿保窟两位兄弟听令!”
“元帅有何吩咐?”两人对视了一眼,忙问道。
“忽不莱兄弟,我想以你为行军统帅,率五千铁勒骑兵趁夜出发,接管三路分兵的指挥权,偷袭辽东城!诱使宇文明回兵,不知可否愿意?”
“没问题!”忽不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他觉得这是件好差事,还可以接管三路分兵的权力,过过主将的瘾,自然不会反对。
这时,高建武又道:“阿保窟兄弟,你率领奚族和契丹族的骑兵一万五千人西出大营,向隋军大营进发,目的不在于攻克对方大营。而是骚扰其心志,不让其向辽东城和武茨方向增兵。如果敌军大营防守空虚,你也可尝试发动攻击,如敌人势大,无法突破,就在附近挑地势险要处扎下营寨,等我灭了敌人进攻武茨的进军,便会前来相助!”
阿保窟思索了一会,觉得这也不是什么苦差事,自己进可攻,退可守,便也躬身领命道:“没问题!”
高建武微微一笑,然后又转身对渊太祚道:“渊将军,大营就交给你们来镇守了。我会留下两万黑水和粟末族的人马守营,还有斛先生辅佐,坚守数日想必应该没有问题吧?”
渊太祚连忙正色道:“请元帅放心,末将敢以人头担保,一定等到将军完全回返!”
“好!”高建武大喜道:“我和乙文支德、盖苏文两位将军,将亲率六万大军从官道前往武茨,看看和宇文明鹿死谁手吧!”
众人皆轰然道:“我军必胜!”随即便下去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出发了。
待众人走后,高建武这时却望向窗外,一脸不屑道:“其实从这里到武茨,沿途只有一处地方可以设伏,那就是五龙谷,我倒想看看,宇文明究竟布下了什么天罗地网来迎接我?”
……
兵贵神速,当高建武还在大营中商议之时,宇文明却已亲率大军赶往五龙谷布防了。他实际上是耍了一个花招。打的是郭子逸和秦琼的旗帜,带的兵却是三万左翎卫军的精锐部队和两万秦琼的胜捷军。同时还带上了罗士信、程咬金、秦琼三员大将。
而新兵他却只带了三千陌刀营部队。其余的人马则由林子墨率两万游弈军增援辽东城。其余人马则留守大营,由尉迟敬德统率,防备敌人可能的进攻。
毕竟他把最精锐的部队都派出去了,且不顾后方城池的安危。为的就是孤注一掷,在战场上正面击败高建武和他统率的三万高丽精锐部队。
宇文明非常清楚,目前高丽联军虽然有十多万人,但其核心却是高丽国自己的六万精兵,这也是高丽经历了两次大隋远征,以及和张须陀军激战后,残存下来的精锐。高建武也正是靠这些部队才能镇住辽东草原各部的联军。
如果歼灭了高丽的这六万精锐,则高丽联军将面临仆强主弱的情形,辽东草原各部必生异心,他们的联盟之势也必然崩溃。为自己快速击败高丽,夺取辽东奠定基础。因此,虽然不少将领反对他这样孤注一掷,与高建武决战,但宇文明还是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
五龙谷,顾名思义,是一个传说中有五色神龙降临的山谷。它夹在连绵的的辽东山脉和鸭绿江之间,是从高丽联军大营东往到武茨的必经之路。此谷其实地势并不险要,谷中地势平缓,但如若有人在此谷建起防御工事,要攻破却也不易。
它正好在大营和武茨之间,离大营稍近一些。所以高建武在知道宇文明出发之后,就立刻命盖苏文率两千轻骑和八千骑马步兵作为前军,先行出发,堵截宇文明。
高建武的打算是:即使盖苏文无法拦截住隋军,也要纠缠住他们,不让其向武茨进发。
而他本人却亲自率三万大军沿官道东进,准备在盖苏文和宇文明战到中途时加入。他算准,此时敌方见自己援兵到来,士气当受大挫。高建武虽然知道自己武勇不及宇文明,但临场指挥作战,他却很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击败隋军。一举消除宇文明击破刘光世军,隋军上下士气大振的局面。
微风吹拂,马蹄急劲,盖苏文连夜行军,到达五龙谷口的时候,已是清晨。可他没有半丝的疲倦,见自己的队伍丝毫不乱,士兵依然精神抖擞,心中方升起一股复仇之意。
他自上次在突厥牙帐,与宇文明单挑失败后,便一直视为平生奇耻大辱。加上之前在鸭绿江战役时的惨败,可谓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他一直渴求复仇的机会。而现在,他认为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个时机。眼下就是他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候,他盖苏文要用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向高建武,向所有人证明,他是比宇文明更优秀的将领。
宇文明早已在五龙谷口布置好了防线,在命手下士兵吃过早饭后,便觉地面微微有些振动。他扭头向西方望过去,只见到尘烟四起,半空都被染成褐黄之色。
他心思飞转,知道是高丽军到了。但从尘土来看,兵力应该不多,看来高建武为了抢时间,只派了少数部队前来阻截,企图先行一步抢占五龙谷要地。
“呵呵,高建武,可惜你还是来晚了一步!”宇文明冷笑了一声,然后向着远方的天空凝望过去。
他凝视着远处那遮云蔽日的尘土,只见敌军的身影轮廓已依稀可见。一场决定高丽和辽东隋军命运的大战,便迫在眉睫了。
第195章标枪发威
经过这几年的作战,宇文明也多少学会了一些观尘之法,远方的马蹄声来得虽是急促,可是尘土扬灰并不杂乱,显然这领军的人物,有着高超地御下本事。来将就算不是高建武本人,也绝非一员庸将,十有八九便是乙文支德和盖苏文中的一人。
约莫一顿饭功夫后,盖苏文便匆匆赶到了五龙谷。当他看到谷口已经严阵以待的隋军后,也不由暗自心惊,没有想到自己如此急行军前来,还是慢了一步。
他跟随高建武作战多年,自是看出眼前隋军的军容整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比之去岁在鸭绿江边对垒的那支隋军更胜一筹。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所谓民夫军。
不过,盖苏文原本就抱着与宇文明一较长短的心思,眼下见敌军果是劲敌,反倒引发了他胸中的好胜之心,更想与宇文明比试高下。他从不畏战,跟随高建武多年,再艰苦的战役也打过。而他的努力显然得到了回报,在第一次隋朝远征高丽之战中,他在大同江一战,歼灭隋军十余万,击毙其主副将七八人。就是这一战,让他一举成名,在辽东各部刮目相看。
如今,他也力求通过眼前的战役,正面击溃宇文明,让他在辽东一举成名,奠定在高丽国中的名将地位。
军令迅速地传达下去,盖苏文率令兵士爬上谷外的一处高坡,作为暂设的指挥所。同时,他也命一万兵士在谷口呈半月形排开,形成完美的弧形。
这种半月阵的攻击力虽然比尖锥阵稍逊,但是弹性十足,可根据战况不同,灵活多变。
盖苏文在正前方以两千骑兵冲锋,由他的弟弟盖苏武带队。并在两翼各布了一千长枪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向前杀去。
同时,他还拔给盖苏武属下的两员偏将各领一路兵马,隐在后面,随时准备冲杀切断敌军的攻势。
而在长枪兵之后的是清一色的重步兵,列方阵而行,步兵配备长枪大刀,弓箭铁盾,以防备前方抵抗不住溃退。
此等布阵,前有骑兵冲锋突击,后有步兵方阵支援,就算被宇文明的骑兵强势冲击,也有余力反击。
盖苏文站在高坡之上,双目远望,只见到远方的地平线上涌起无数黑点,转瞬间便涌来无数隋军骑兵。气势如虹,当真是兵马如潮,地动山摇。
他眉头微皱,心忖都说左翎卫军作战勇猛,冲击力极强,是隋军中最强的部队,看来果然不同凡响。
而且让盖苏文暗自心惊的是,他从高坡望过去,对面的隋军中,竟然四成都是骑兵,虽然对方总人数也在一万左右,但其中竟有四千骑兵,这可大大超过自己的骑兵数量了。盖苏文暗自皱眉,心忖难道宇文明派来阻击自己的部队竟然是以骑兵为主?这可不大对劲啊!
因为人人都知道,在这山坡谷地,并不利于骑兵攻击,而是适合步兵战斗的。骑兵利突击,步兵利攻坚,这是行军作战的基本常识。这也是他虽然急着赶路,但带来的人马中,却是以步兵为主的原因。
不过,转眼之间他便发现隋军骑兵的特异之处。在这平坦的谷内,对方的骑兵也是分成了三路,冲在所有部队的最前面。
一路在正中间,另外两路则奔跑在侧翼,虽然都是迅猛疾驰,但三路骑兵却是阵型丝毫不乱。
隋军骑兵的冲势有如三把尖刀,虽疾快却不乱。足见左翎卫军骑兵的马术之精,的确非一般隋军骑兵可比的,让人叹为观止。
盖苏文虽然觉得这支隋军的阵势很是奇怪,让他有些心中无底。但如今对方已经发起进攻了,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于是,他便在高坡上立刻命令旗手变幻旗帜,发布命令迎击。坡上的鼓手也是卖力击鼓,擂声阵阵。为高丽军士兵加油。
“弟弟,你立刻率兵前去迎击!”盖苏文大声下令道。
盖苏武对这个大哥向来十分佩服,从小便唯他马首是瞻。他在高丽军中也一向以勇猛著称。他是那种敌人越强,冲劲便越猛的悍将。
在得到盖苏文下令进攻的命令后,他手下两千骑兵只用了片刻的功夫便启动了进攻,只是盖苏武只顾向着前方冲锋。他的骑兵跑得又快,自然很快就和两翼的长枪兵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盖苏文自然很快就发现了这一薄弱之处,他脸色微变,喝令兵士击鼓传令,让盖苏武将骑兵向两翼闪开。由身后的重步兵接战。这些骑兵是他最精锐的部队,和敌军的精锐骑兵正面对抗,双方死伤都必然惨重。就算也能给敌方造成巨大伤亡,但却是他输不起的。毕竟他的本钱可没宇文明雄厚。拼人头对他来说是大忌。
但盖苏武哪里顾得上许多,他只要一打起仗来,就是不怕死地往前猛冲猛打。眼见敌军将至,更是热血沸腾,于是大喝之下,迎着对手挥起斧头便猛冲了过去……
盖苏武挥起大刀吆喝向前,光滑的刀面在阳光下,闪闪反光。他暗忖,隋军的铁甲重骑不但骑兵身上穿了铠甲,就连战马身上也披上了铁甲,防护力惊人。但在自己长柄大斧的砍劈下,也只能被削为肉泥。眼前的隋军骑兵只是普通的轻骑兵,如何能和自己的重骑兵正面相抗?
不过他或许还不知道,盖苏文突然下令他变阵。只是因为在高坡上清楚地见到:隋军的轻骑兵在冲锋过程中,原本是挤成一团的骑兵,突然从中间分开了,避开了高丽骑兵的正面,向两翼奔去。
盖苏武突然生起一种危险来临的感觉。这是一种极为古怪的感觉,是经历过无数战争后,人类对危险的本能反应。他终于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于是下令部队暂缓前进,按照盖苏文的命令开始变阵。
不过就在此时,隋军的骑兵已经冲到了高丽军重骑兵的队列前。重骑兵们个个屏气凝神,手持长长的骑枪,满拟在对方冲上来时,就挺起长枪,将敌人的骑兵一个个挑落下马来。
但宇文明怎么会给别人用长枪挑落自己骑兵的机会。只见冲在最前面的郭子逸大声叫道:“大家扔标枪!”
倾刻间,这些原本在快速奔跑中的骑兵,很快便从背囊中取出了一柄闪亮的黑色标枪。然后向着正严阵以待,准备进行近战肉搏的敌军重骑兵人群中猛掷了过去。
这是宇文明在掷出长枪,杀死渊太济后得到的启发。这段时间在大营中作准备时,他便命营中铁匠打造了数千柄标枪,让自己的轻骑兵改用标枪攻敌,以弥补对敌人重装骑步兵攻击力不足的弱点。
左翎卫军重骑兵使用的这些标枪,长约三尺,全部用精钢制成,枪尖锋利,并装有倒钩,一旦扎入人体,想要取出极不容易。每位骑兵的背囊中都装有三柄这样的标枪。所以,能够装备标枪的骑兵也不过三千余人罢了。
在高速行进中的骑兵,顺势掷出的标枪冲击力是相当惊人的。高丽军的这些重骑兵虽然也是个个身披重甲,却也抗不住,只要被标枪击中,就是被扎个透心凉,在人员密集处,一柄标枪甚至穿透了前面一人的身体,扎在后面一人的胸膛上。
这些重骑兵攻击力虽强,但除了身上的盔甲外,并没有盾牌防护,因此在这一波标枪攻击下,伤亡惨重。一时之间,五龙谷内惨呼声,哭喊声连绵不断,盖苏文最精锐的重骑兵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阵型大乱。
盖苏文最先摆出的那个半月形的弧阵瞬间凹陷了下去。虽然他手下的兵士并未胆怯退缩。但前面的人一排排地被标枪击穿死去,而后面的人却又未能补上来,阵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松动。
此时,在郭子逸的指挥下,已经从两翼分开的轻骑兵,绕了一个圆圈,又回到敌军正面,开始再一次奔袭,进行第二轮标枪投射。
重骑兵这时虽然已经有部分人在向两翼移动,让后面的重步兵上来抗敌。但大部分却依然遵照执行盖苏武先前的命令,仍在原地。这样一来,就成了标枪的活靶子。不少人被扎得象刺猬一样,轰然倒下。
盖苏文这时再也忍受不住了,立刻命令盖苏武率重骑兵退下,改由后面的重步兵以盾牌和弓箭对敌。而两翼的长枪兵也向前进攻,掩护重骑兵后撤。但现在重骑兵的阵型已经混乱不堪。
他们接到命令向后撤退,而长枪兵又要上前掩护他们,后面的弓箭手和盾牌兵也在上前接应。高丽军终于出现了阵型整体混乱和松动的局面。
宇文明等的就是这一刻,如果真的让盖苏文将重骑兵撤下来,以盾牌兵和弓箭手列阵,自己的骑兵再以标枪进攻就没有任何优势,此时就只有用重骑兵冲锋,用骑兵的冲击力击跨对手。
虽然他自信以自己骑兵的实力,绝对可以冲跨现在士气大降的高丽军,但要彻底获胜,却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办到的。而他已得到探马报告,高建武的主力五万人正在来五龙谷的路上。他必须抢在高建武到达之前,一举击溃盖苏文。
第196章初战告捷
宇文明深知,重骑兵其实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兵种之一。他们一般身披重甲,不畏一般弓箭。但他们手中所持的巨大骑枪却可以轻松扎穿敌人的铠甲。只是,重骑兵对兵员和马匹的力气和素质都要求很高,高丽军中的重骑兵也不过占全军数量的十分之一。如果能够全歼这批重骑兵,那给面前的高丽军带来无比巨大的心理打击。
就在此时,盖苏文心中大寒,陡然间发现一名年轻的骑士如电闪雷鸣般杀到了战场上,那骑马之人背上的白色披风腾空而起,显得分外张扬。
灿烂的阳光,照在那年轻骑士的英俊脸庞上,映出淡淡金黄。
他的嘴角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双眸中凝结着冷酷无情!
年轻骑士似乎有意无意地向盖苏文所在的高坡望了一眼,转瞬间便骑马率领着一批轻骑杀入了面前正有些混乱的敌军中。
盖苏文终于失声道:“宇文明?他亲自杀上来了?”
这时,他已经认出,来者正是自己生平认为的最大敌人宇文明。没想到此人身为隋军主帅,却也杀到了第一线作战。这让他着实惊讶不已。
心中虽惊,但盖苏文却还神智未乱,盖苏武是自己弟弟,打仗勇猛有余,只是指挥作战不是他的强项。虽然他如今作战不力,却还有其余的将领可以将他替换下来。
于是,他一咬牙,喝令掌旗使将旗帜挥动,令两员偏将率两翼的长枪兵从侧翼掩杀过来,前去救援被隋军困住的盖苏武所率骑兵。企图挽回局面。
只不过,如今却也有些晚了。
方才是盖苏武自恃武勇,不听号令,这会已是盖苏武想听号令,却已无法做到了。
对方的轻骑掩杀过来,骑兵个个手持长枪或者马刀,转瞬间展开了肉搏,双方缠斗在一起。让他根本撤不下来。
盖苏武毕竟也算是勇猛之人,在交战之后,立刻极力约束手下兵将,嘶声高喝,让其五人一队,结阵迎战。
不过宇文明如何会让他从容结阵。骑兵冲入敌阵中,见哪里的敌军有聚集之势,便猛冲哪里,根本不给他们集合结阵的机会。
盖苏武只见到对方骑兵马刀落下之时,己方的重骑兵少有抵抗之力,往往一刀落下,枪柄尽折,两刀落下,人头飞落,形势越来越对己方不利……
这左翎卫军铁骑的勇猛善战程度,还远甚他去岁对战的隋军右屯卫、左武卫等军的骑兵,不愧是让隋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盖苏武杀红了眼睛,手持长枪左挑右刺,已经杀死了两名隋军骑兵。不过此时他却感到一阵寒风迎面袭来。作为多年征战的武将,他敏锐地查觉一股浓烈的杀机正向他猛烈袭来……
风到马到人到,人到枪到声到!
“宇文明在此!挡者杀无赦!”
喊声如同炸雷般响起,又如天外传来的清音,宇文明骑着一匹白马,穿着一身白甲,在这一大群隋军的黑甲骑兵中显得特别突出。他目光如矩,转瞬间便到了盖苏武身前。亮银长枪如电闪雷鸣般击出!
盖苏武见枪势来得极快,自己已然来不及躲闪,怒吼声中。长枪向对方心窝猛刺而出。他已决意和宇文明来个同归于尽。
他死了,还有盖苏文在,宇文明死了,五龙谷的隋军就会一败涂地,甚至整个辽东的隋军也会崩溃了。
可不等长枪刺及宇文明,他就只觉得胸口一凉,转瞬间被一股大力带起,盖苏武只感觉自己腾空飞起,越飞越高,如有飞鸟一般。
鏖战的沙场蓦然间叫声停滞,有了那么一时半刻的沉寂。转瞬间,战场上的双方士兵就见到盖苏武被宇文明一枪刺穿了胸膛,再一抖手,他那一百多斤的身体就凌空飞了起来,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鲜血如雨般的洒落在双方士兵的脚下,阳光照耀下,映出一幅惨烈悲泣的沙场征战图!
寒风吹过,血腥之意依旧浓烈不退。高丽军的众兵士个个胆寒。他们总算用血的代价知道了隋军铁骑的厉害。
而宇文明那无坚不摧,无将不可杀,单枪匹马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凌厉武功,更让他们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主将一死,盖苏武所率之重骑兵更是失去了控制。只觉得到处是敌人的铁骑。他们顾不得杀敌,只想逃命,纷纷转身向后退去……在他们的冲击之下,高丽军的前军已经呈崩溃之势。
盖苏文面沉如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精锐的重骑兵,一向突击冲锋的利器,竟然如此轻意地就被宇文明的轻骑兵击溃。眼下的场面糟糕之极,重骑兵崩溃之后,不但不能成为屏障,反倒冲乱了自己的其他部队。
宇文明一枪刺死盖苏武后,却是没有丝毫得意之色,他自从率左翎卫军铁骑冲来之时,就已经瞄准了盖苏武,准备对其一击必杀。
而反观盖苏武,他只是注意到敌军铁骑冲来,因此慌里慌张地组织抵抗。而却忽略了其他敌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从第一场击杀渊太济那场战役时,宇文明就明白了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他在挑落盖苏武后,便已经率领隋军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
不过,盖苏文毕竟是高丽名将,他既然敢与宇文明一争高下,可见也的确有两把刷子。虽然其弟盖苏武战死,导致本军出现败势,也让他悲痛万分,但在其勉力指挥下,依然保持虽败不乱的书面。
只见山坡顶上,高丽军的掌旗使连连挥舞旗帜,鼓手敲鼓更加急促,盖苏文指挥两翼的长枪兵已压迫到宇文明的铁骑四周,呈包抄之势。
战场变化莫测,一个细节,一个坚持都可能导致根本性地转折。盖苏文在这点上面,心理素质就要远强于其他联军将领。如果是换了阿保窟、忽不莱、朴永正等人,面临如此猛烈的攻击,在一线主将身死的情况下,肯定早就觉得无法支撑,选择落荒而逃了,顶多可以保持败而有序,减少敌军追击中给本方造成的伤亡而已。
可盖苏文却是不然,他骨子里透着的骄傲,逼使他一定要血战到底,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他准备利用自己数量庞大,训练有素的重步兵来扭转颓势!
眼下虽然形势不利。但盖苏文却也知道,左翎卫军的精髓是骑兵,而骑兵却是利冲击不利肉搏。眼下双方已经开始有了混战势头,只要能够充分发挥本方步兵的纠缠能力,足可把宇文明的这三千骑兵困在战阵中,象削苹果一样,一层层地磨掉,直至整个苹果消失。
战鼓、旗帜、马蹄、嘶喊声中交织一片,宇文明却能在嘈杂声中感觉到形势的微妙改变。自从进入神变期以后,他就感觉自己的五官和直觉更为敏感了,能够洞察到许多细微的变化。
他环顾一下四周战场,亦看出只要再过片刻,盖苏文手下的二员偏将就会率领数千长枪兵对自己的三千骑兵形成合围之势。
届时,自己才取到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现在流的是高丽骑兵的血,一会就要流他们隋军骑兵的血了。
宇文明心中明白,刚才之所以自己会取得这么大的优势,一来是自己的骑兵比对方重骑兵速度快,而且利用标枪的出奇致胜,让敌军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又抓住敌军片刻的混乱发起猛攻,终于一举击杀了敌军主将,奠定了现在的优势。
可骑兵再勇猛也只是人,是人就有力气穷尽之时,和步兵作战时切忌缠斗,切勿贪功,不然优势尽失。
于是长枪一挥,宇文明大喝道:“退!”
他所率的骑兵本来已经和敌军的步兵处于乱战之中,但听到宇文明的命令,却是当机立断地脱离了战阵。
众隋军骑兵本来混战在一起,可蓦地便如绸缎流水般地分隔开来。
撤离之时,左翎卫军的骑兵不用吩咐,便人人立刻拿起放在行囊中的小圆盾,竖起盾牌掩护,以抵挡敌军弓箭手可能射来的箭矢,同时向涌上前来的敌军步兵再度抛出了两只标枪,以阻住敌人的靠近缠斗。他们所有的一切行动都是简单明了,显然进行过长时间演练,充分考虑到撤退时,可能会受到的攻击。
宇文明的大喝声或许不是手下的每个骑兵都能听到,但是这无关紧要。隋军骑兵早有自己明确的指挥体系,骑兵每十人为一伙,每十伙为一队,每五队为一团。在伙长、队正和团主的指挥下,所有骑兵全线移步,三千骑兵行动自然流畅,进退有序。
盖苏文在高坡上见到如此情景,只能叹息不已。
他或许不服宇文明的指挥能力,不服宇文明的阴险招数,却不能不服隋军左翎卫军骑兵良好的战斗素质。
此时已是盛夏,一阵阵热风从谷外吹来,五龙谷口碧绿的草地已被鲜血染得和枫叶一样红了……
第197章诱敌深入
已经和敌军脱离了接触的左翎卫军骑兵,正向谷内本方的阵营里奔去。
盖苏文手下原本蓄势待发的数千长枪兵,这时也无功而返,虽然他们的伤亡不大,但看到一地的同伴尸体,不免士气大大受挫。
宇文明指挥左翎卫军骑兵说攻就攻,说撤就撤,这些隋军轻骑在高丽军两翼长枪兵包抄没有成型之前,已经冲杀了出去,而且他们临退前,扔出的标枪又射杀了不少高丽联军士兵。
盖苏文紧握拳头,他没有想到自己蓄势已久的,和宇文明的全力一战,竟然打得如此窝囊,如此颜面无存,如此大败而归。
他手下最精锐的两千重骑兵几乎全军覆没,长枪兵也遭受了不少伤亡,而且全军的士气也大大受挫。
方才交战才不到一个时辰,己方的一万人马,竟然被宇文明的三千骑兵冲杀得不停后退,隋军的伤亡很少,可本方却已经折损两千重骑兵,数百长枪兵。而且自己的弟弟盖苏武也战死了,这让他如何向家中父母交代?
最可气的一点还是:他手中那过半的重步兵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窝窝囊囊地又退了回去!
这如同老鼠咬大象,大象虽然身高体壮,一脚就能就老鼠踩扁,但却依旧无法可施,因为踩不到对方。这种憋屈的感觉充斥在心中。让盖苏文郁闷不已,眼下他又面临一个决择,还继续向前进攻不?
刚才宇文明一下子动员了三千骑兵杀出,便将他的大军打得狼狈后退,两千骑兵也损失了,这在以前他的作战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他如果派步兵冲上去,宇文明再让骑兵冲锋,在这平缓的谷口,以步兵和敌军骑兵打对攻,那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可如果不进攻,折损了盖苏武,损失了两千重骑兵和数百长枪兵,就这样算了?高丽军的其他将领会怎么看他,高建武和国王高元又会怎么看他?他怎么回去跟父母交待?
只是这犹豫的功夫,原本盖苏武手下的两员偏将,已经率领所属的两千多长枪兵追了上去,他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盖苏武虽然性格莽撞,但为人却是极讲义气,对属下部将也极好,深得人心。故这两员偏将见盖苏武被宇文明一招击杀,自然是怒火中烧,憋足了一口气要冲上去,企图杀了宇文明为盖苏武报仇。
而且他们在盖苏文手下作战,虽然也打过败仗,但却从未打得如此憋屈过。
原本他们以为这次可以正面击败隋军,在辽东草原各部面前扬眉吐气一回,却不料反遭羞辱,甚至累得主将战死。这让他们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两翼的兵马很快便合拢一处,尾随着宇文明的骑军尾巴追了上去。
盖苏文在高坡之上长叹一声,眼见这两员偏将带着两千多长枪兵冲上去了。他也只得带着自己的一百亲兵纵马下了高坡,然后喝令后面的六千步兵尾随而上。
这个时候,既然阻挡不及,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不然这两千多长枪兵再被宇文明全歼,战况势必全线崩溃,他这个主将回去之后,必将被高建武军法处置了。
只是两条腿毕竟跑不过四条腿,宇文明的骑兵转瞬间就把盖苏文的步兵部队甩开了好远。
拐过前方谷口的一个弯后,宇文明等一众隋军骑兵已经消失不见,盖苏文见状不禁暗自叫苦,喝令众兵士注意警惕,保持队形,以防敌人埋伏。
当他们走到谷内第二个转弯处时,终于再次闻到震天的喊杀声。
盖苏文脸色顿变,只见在一面“罗”字大旗的指引下,无数隋军的步兵从山谷中涌出,长枪霍霍,铁盾森寒!长弓硬弩无不齐备,只向他们咆哮着攻来。
盖苏文也算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但见此情形却依然有些惊愕不已。
他其实早算到了在这五龙谷内必然有敌军埋伏,但却没有算到在自己弟弟盖苏武死后,那两员偏将竟然比自己还着急,竟然为了义气之故,悍然不顾眼前的形势,孤军深入,逼得他也只有把大军全部押上,以免再折损两千精锐。
但看到这个印着鲜红色“罗”字的大旗,让他却着实吃了一惊。
来这里的不是郭子逸和秦琼吗?罗士信应该还在隋军大营里啊!怎么会到这里来了?莫非宇文明不仅派出了郭子逸和秦琼两路人马,还另有其他部队一路,准备合围他这一路人马?
盖苏文不禁露出一丝苦笑,自己手下的人马一共才一万。而宇文明属下的郭子逸、秦琼和罗士信的兵力之和将达到五万余人,敌军的兵力起码是自己的五倍,却合兵一处攻打自己,这让自己怎么抵挡?
如果自己惨败,宇文明和罗士信再挟大胜之势,以逸代劳,与长途跋涉到此的五万高建武军展开决战,则胜率将在七成以上。而作为联军灵魂的高丽本军溃败,整个联军也必然崩溃而散。其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盖苏文惊惶不已之时,他冲在最前面的两员偏将已经陷入了苦战之中。
他们一心只想报仇,率领手下的长枪兵冲得很快。
而盖苏文却不敢如此冒进,命令前锋四下观察,以防敌人突袭。所以这样一来,两军之间便拉开了不短的距离。
两员偏将在走到五龙谷内,一处略为平缓和宽广的谷中平地时,却发现远处宇文明的铁骑已经慢了下来,似乎遇上了什么阻碍。这让他们心中大喜,正欲冲上前去厮杀一番时,四周已经喊杀声大作,让他们脸上的喜色顿时凝固。
这时,他们一路追赶的隋军骑已经兵分为两路。
一路沿谷中的左侧山壁,由郭子逸率领,快速迂回到了长枪兵左侧。
另外一路却是由宇文明亲自领军,从右侧杀了过来。而刚刚在正面出现的,打着罗士信旗号的步兵,也大呼小叫着冲了过来。
左翎卫军铁骑不愧是隋军中最优秀的骑兵之一。他们的阵型变化极快,由守转攻时,自然流畅之极。在发起反冲锋的时候,节奏一致,就连马蹄在谷中扬起沙石烟尘都差不多高,足见其训练有素之极。
这些骑兵攻击节奏之快,冲势之猛,让才冲上来的两千多长枪兵,不禁头脑冷静了许多,对自己的命运也有些提心吊胆了。
本来,在野战之中,列好防守阵型的长枪兵,是根本不畏惧骑兵冲锋的。他们手持着两丈多长的巨型长枪,可以轻易洞穿骑兵和他们座下马匹的身体。
用长枪兵对付冲锋的骑兵,是有着天然优势的,这也是古往今年步兵对付骑兵的利器。高丽军的两员偏将敢追上前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可是,如今在自己的正面又出现了敌人的步兵,这便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了,因为长枪兵对上同样的步兵,就优势荡然无存了。
这些打着“罗”字旗号的步兵,以刀盾兵为主,其中更是挟杂着不少弓弩手。个个装备精良,武器犀利,正是他们这种毫无遮拦的长枪兵客星。这让他们不免有些底气不足。
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宇文明率领的铁骑已经从他们侧翼杀了过来,这更让他们心惊胆战,恐惧不已。
因为,他们的长枪只能对准一个方向攻击,现在要么对准正面,要么对准两翼,只能顾一头。
如果要和正面的步兵交战,则侧翼的防守就会很弱。在敌军重骑的冲击下,高丽军的长枪兵根本无法抵挡敌人铁骑的践踏。
可如果下令以两侧作为防守方向,那面前正凶狠逼近的隋军弓箭手和刀盾兵,他们又如何对付?岂不是马上就要一败涂地?
不过,这两员偏将见自己已经陷入绝境,干脆豁出去了。
他们眼见宇文明回击,索性决定拼死一搏,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二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大吼一声,齐头并进,两人握紧手中的兵器,伏低了身子纵马疾驰。向着宇文明猛冲了过去。
他们也算是条汉子,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深知越在这个时候,就越不能退却,否则敌人骑兵衔尾追来,己方便然一溃千里。
而且,二人此刻都已经拿定了主意,决心冲向宇文明。在他们看来,只要杀了宇文明,眼前的隋军不管有多少,都将不攻自破,他们也可以一举扭转战局。
不过,他们却没想到,宇文明的武功何等高强,自己的主将盖苏武尚且不敌,一个回合就被宇文明杀了,他们又岂能杀得了这位隋军英雄?
这时,只见宇文明衣襟飘飘,一袭白色的披风飞扬在他身后,一马当先地冲在所有隋军骑兵的最前面,英俊的面容清淅可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