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隋末之雄霸天下

_139 幻星辰(现代)
这种爆炸物自然就是鼎鼎大名的火药。只不过宇文明并不知道制造火药的三种原料配方,因此只能叫工匠们慢慢摸索,研究进度也一直非常缓慢。
不过,在他将兵器制造局从北平搬到洛阳之时,周强却是悄悄向他汇报,称有一位工匠在将木炭、硝石和琉璜,按一定比例调配到一起后,终于制造出了一种剧烈的爆炸物。点燃之后会发出强烈的火光和浓烟,并会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威力还相当惊人。可以将石块炸得粉碎,将在试验场拴着的牲畜炸得血肉横飞。
宇文明听闻之后,也是心中大喜。他自然知道,这便是他一直想研究出的火药。
在抵达洛阳之后,他在经过现场观察之后,便下令开始批量制造火药,并将此事列为高度机密,作为自己的最重要底牌。
进攻江南时,火药还没来得及制造出来,因此没有投入实战。但在这回北上援救河北的作战行动中,宇文明预料到自己可能会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因此下令将武器制造局内贮存的一千斤火药全部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次自己的大营受到六倍的唐军围攻,又不能轻易撤退。宇文明只得动用了这张底牌。
他在上一轮休息之时,喝令亲兵悄悄将其中的五百斤火药分别埋藏在唐军可能进入大营的几个营门和栅栏破损处。并安置了捻线引信,见到唐军要冲到火药埋藏处了,便立刻点燃捻线,引爆火药,制造了一起大爆炸。
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唐军士兵,转眼间就有两百余人被炸死,三百多人被炸成轻重伤。幸好,由于他们及时停止了进攻,所以爆炸声也很快停了下来。
李建成无奈,只得竭力整顿着惊恐的唐军,将那些被吓得魂不附体,四散开来的士兵重新编队,也很是费了一番周折。
等他重新集结好了部队之后,已经浪费了近半个时辰。而就是这半个时辰的时间,却让战场上的局势迅速发生了改变。
就在李建成打算再次发动进攻之时,却突然听到从自己后方传来一片人喊马嘶声,似乎有不少人马正在接近之中。
李建成顿时大惊失色。他可十分清楚,在河间郡城内已经没有留多少人马了,能够在周军的猛攻下还未沦陷,也是自己让王君廊通告全城,称周军破城之后要屠光全城百姓,才激发了城内民众死战到底的决心。但这却只能管一时,管不了长久,在周军强大攻势的碾压下,城内守军最终还是肯定会败北的。
只不过,守城军难道会败得这么快?这才打了多久啊?自己还未能拿下周军大营,河间郡城难道就已经沦陷了?
就在此刻,从周军大营的东北方向便已经传来了声音震天的锣鼓响声。呐喊声和马蹄声响彻夜空。这声音让唐军上上下下都有些惊慌失措,李建成更是心中惊疑未定。
他转过头,向声音来处看去,但却只见夜色之中弥漫着满天尘土,看不清敌人究竟来了多少人。
而被火药这种新式武器炸得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的唐军士兵,更是裹足不前,人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惧色。
有经验的士兵从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和四散飞扬的尘土判断,来者起码有三万余人。而经过大半夜的厮杀之后,他们这支原本有三万人的唐军,现在已经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还人困马乏,士气低落。这样的状态,又怎么和三万人的周军生力军战斗?
而站在大营门口的宇文明见机不可失,便立刻跃上战马,手持沥泉宝枪,大声喝道:“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已到,大家跟朕一起冲锋杀敌!胜利就在眼前了!”
“我军必胜!”
“大周必胜!”
“杀!杀!杀!”
两千余名羽林卫爆发出了阵阵呐喊声,然后跟在宇文明的战马身后,如同旋风一般,冲出了大营,直向唐军阵中杀去。
虽然他们人数并不多,但声势却是浩大之极,如排山倒海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而看到己军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不少士兵皆有些双腿打颤,不自觉地往后退。这让李建成不禁长叹一声。围歼宇文明留守大营的部队,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若是再攻下去,只怕在周军的前后夹击之下,连自己残存的一万多军队都会全军覆没了,搞不好自己没能擒住宇文明,反而当了宇文明的俘虏。
李建成这时恨恨地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周军大营飘扬的黑色大旗在火光下是那样的醒目。他甚至可以依稀看到那位身披白盔白甲,带着周军士兵冲锋的年轻皇帝……
正当他犹豫,是先一鼓作气击退面前攻过来的周军,还是暂避其锋,先行撤退,来日再图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从他身后响起,然后一个声音大叫道:“太子殿下!紧急情况!”
李建成顿时大惊失色。他回头一看,只见是自己的斥候队长气喘吁吁地骑马冲了过来。
“禀报太子殿下!我军后方发现大批敌军,人数估计在三万以上,正在向我军接近中,眼下和我军的距离已经不足五里路程!”那斥候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道。
“什么?周军的援兵竟然来得这么快!”李建成这下可真是有些慌张了。现在唐军士气已丧,兵无斗志,如果被敌人两面夹击,情况危矣。
他身边的军师刘文静,却仍犹未觉地说道:“太子殿下,我们再努一把力就能拿下周军大营了!依微臣看来,周军应该也撑不了多久了!”
“不行!现在决不适宜再发动进攻!”李建成立刻否决了刘文静的提议,在其他事情上他都对刘文静言听计从,但在涉及到自身安危的事情,他却极有自己的主见。
第575章夺取河间郡
李建成这时正色道:“刘大人,从先前周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看,这羽林卫的兵员素质及武器装备远在我军之上,且还有一种神秘的爆炸武器,让我军士兵根本不敢再上前。如果再度发起进攻,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攻克周军大营,弄不好又会功亏一篑。可五里的路程,周军骑兵不到一顿饭功夫便能杀到。届时从我军背后杀过来。届时我军遭到强大敌人的前后夹击,必将遭受一场惨败!”
刘文静一想也是,万一太子出了什么三长两短,他也必然被李渊斩首。
不过,另一员大将窦刚又着实不甘心马上就撤退。
于是,窦刚便试探着问道:“太子殿下,要不要我率一半兵力去后面,挡住周军的援兵,让剩下的一半人马去进攻周军大营如何?”
刘文静听后,却是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窦将军,你这主意欠佳啊!我们分了一半兵力去抵挡周军援兵,先不要说抵不抵挡得住敌人的三万援兵。光这进攻周军大营的兵力就少了一半,在敌人拥有那种会爆炸的神秘武器情况下,你觉得还能攻得下他们的大营吗?”
“这……这说的也是!那太子殿下,我们该怎么办呢?”窦刚一听,也慌了。
李建成这时倒背着双手,在地上来回踱了几步之后,方长叹道:“目前的局势下,恐怕我们只有先行撤退了!”
“撤退?是撤回河间郡城吗?”窦刚忙问道。
“肯定不能往那里撤!”刘文静立刻反驳道:“敌人既然能从河间郡方向抽出援兵,想必此城已经沦陷。如今我军回河间郡去,只会自投罗网!”
“那……那我们往哪里撤呢?”窦刚眉头一皱道。
刘文静这时拿过一张地图,看了半晌道:“我们向西撤往武安郡吧。那里有五千唐军驻扎,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周军就算攻克了河间郡,打通了和北平的联系。也损折必大,无力再收复河东了!我军可固守待援,这样至少能保住河东不失!”
“好!就按刘大人的意思行事吧!”李建成亦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改向西方撤退,同时让河东各郡的留守加强警惕,防止周军来袭!”
他虽然于心不甘,却也只能如此了。虽然没有按照计划中的目标,占领河北。但占据了河东之后,也对北平、洛阳等周朝最重要的两个城池形成了极大威胁,算是可以向李渊交代了。等将来唐军的兵力到位之后,再图河北不迟。
其实李建成并不知道,那些扬起的烟尘后面,所谓的三万周军士兵,其实只是一万多伤兵,有些人甚至是缺胳膊少腿,全仗骑在马上才能行进的。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只要他再努一把力,咬牙坚持一下,或者下令不顾一切地发动进攻,那周军大营必将被攻破,羽林卫也会全军覆没,宇文明只怕也难以摆脱被擒的命运。以后天下的局势究竟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谁也都不知道。
不过,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历史进程的彻底改变,等当事人后来明白过来,却已经没有后悔可吃了。
如今,历史的滚滚洪流虽然在这里停顿踌躇了一下,还是朝着有利于大周的方向涌去了……
而在宇文明终于转危为安的时候,周军主力对于河间郡的攻击,也已经到了最后的尾声。
在河间郡城的城守府门口,随着大量周军士兵的进城,对于巷战也逐渐开始适应。那些由城中民众组成的民夫军,激战到后半夜时,体力终于不支,连连退却,到了黎明之前,他们终于全线溃败了。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将一些平民组织起来战斗,在最开始时,还可以凭着一腔热血和勇猛打周军一个措手不及。但当周军反应过来之后,单兵的体能武功、战斗素质,以及作战意志等因素,就成了战斗取胜的关键。
到了黎明时分,河间郡城内的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落入了周军手中。只有在城池最中心处的城守府还处于唐军的控制之下。
唐军的守将王君廊坚持不肯投降,而这城守府亦是墙壁坚固,在四角还设有岗亭,唐军的弓箭手站在上面居高临下,挽弓搭箭对着周军一阵猛射。
尉迟敬德亦发起过一次攻击,但是进攻的部队才刚刚靠近城守府大门,院墙上和岗亭内便喊声四起,利箭如飞蝗一般铺天盖地的射来,无数周军士兵便中箭倒下,惨叫声、哀号声此起彼伏。周军的第一次攻击就此失败。
不过,在秦琼率领增援部队上来之后,几位周军武将商量了一下,很快便改变了战术。
他们先让士兵远远地放箭和敌人对射,以吸引唐军的注意力。然后让工兵将临街的一排房屋拆除掉,打开通道,把投石车推了进来。然后对着城守府的岗亭和院墙开始发射石弹。
随着“嗵、嗵、嗵、嗵”的四声巨响,在城守府四个角上的岗亭很快就被石弹砸成了碎片,进攻的障碍被清除了,敌人的防守力量大大减弱。
秦琼很快便率领精锐的陌刀军,推着攻城撞车来到了城守府门口,对着此门一阵猛撞。
“砰!砰!砰!砰!”
随着攻城车那大槌猛烈的撞击,片刻之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城守府的大门被撞为碎片,轰然倒下。。
早在门外憋足了一股劲的周军,立刻呐喊着杀入了城守府内。
就在尉迟敬德和秦琼攻击正门得手的时候,宋金刚和郭子逸在城守府后门发动的攻击也有了重大突破。
在宋金刚将所有的投石车集中起来,对院墙中的薄弱处进行轰击之后,不过一顿饭功夫,该段院墙便倒塌了。
在周军的强攻之下,后门的唐军守军根本无法抵挡,节节向后败退,宋金刚和郭子逸身先士卒,势如破竹,直杀到最后的府衙大厅前,残存的百余名唐军全部投降。
不过,让周军众将奇怪的是,无论是在俘虏中,还是在尸首中,都没有发现王君廊。
后来他们才从抓获的一名王君廊亲兵中了解到,早在府衙失守之时,王君廊便将指挥作战的任务交给了副将,然后自己带着几名随从悄悄来到了城内崔家大院,从一条隐藏的地道逃走了。
而李建成与候君集、刘文静等人率领的三万人马,也正是从这地道里潜行到了城外,对周军大营发起了突袭。
众将忧心忡忡之时,却也总算略微放松了一些。
整个河间郡的防御至此已经全面崩溃,李建成就算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了。周军终于打开了通向北平的道路,河北南部和北部重新联为了一条,避免被唐军分割成两块。
虽然后来绞杀河间郡城中,残余抵抗力量的战斗又持续了三天才告结束。但河间郡城的收复,也意味着在周军收复了河北的大部分土地,只余靠近河东的几处县城还在唐军手中。
而这几处县城留守的唐军多为老弱病残,且兵力不多。唐军人数最多的一个县,也不过四五百名士兵把守。以周军目前的力量,应该可以轻松拿下。
虽然周军攻破河间郡城,付出的代价不小,且整个城池几乎被夷为废墟,城中民众也死亡了大半。但让宇文明庆幸的是:如此一来,让他在河北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周军众将对于河间郡内的百姓不帮周军,反帮唐军皆有些惊讶和疑惑。因为按理说,依周朝的管理方略,对辖区百姓算是很厚道了。其他地方的民众都对大周极为拥护,怎么河间郡这里的百姓却对周军如此愤恨呢?
在宇文明派人进城调查之后,才终于发现:原来在两年前他对山东士族下手之后,不少心怀怨恨的河北大族都逃到了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的河间郡避难。他们对宇文明一直心中怀恨,原本在城内,拥护大周的百姓多被排挤而走。所以,留在城内的多是一些反对周朝的百姓和士族。
根据审问,这些城内的大族内部还在暗中商量,准备找机会举旗造反。而李建成率领唐军到来,却让他们看到了翻身的另一条路:那就是投降李唐,以夺回河北几个世家大族原来的地位。
而城中的百姓也差不多都是依附这些世家大族的,对其言听计从。所以他们自然会跟着唐军干,把周军当成了敌人。
“还好!这样一来,便把埋藏在河北的这个隐患解决了。经此一役之后,城中军民死伤大半,活着的多为妇孺儿童。几乎翻不起什么大浪了。只要将他们打散重编,分散到辽东、新罗、百济等地安置,便可让河北重新恢复宁静。”宇文明这时心中暗忖道。
而就在宇文明用了三天时间,将河间郡刚刚安抚下来之后,斥候也终于传来了李建成的情报。此人率领两万余名唐军败兵,退到了武安郡驻扎。
第576章三路大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现在我们已经将伤兵全部安置妥当,应该趁着敌人兵败逃窜,士气低落之时,继续追击下去!力争一举夺回河东!”宇文明在和徐世绩及众将商量之后,都一致认为,应该趁胜进攻,以免迟则生变。
周军必须趁唐军才刚刚夺取河东,立足未稳之际,将其驱逐出去。不然等唐军在当地站稳脚跟之后,周军要想再夺回就困难了。毕竟河东最大的城市太原便是李唐起家的老巢,李家在当地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军将兵分三路,开始收复河东之战!”宇文明坐在河间郡的城守府大厅内,指着地图说道。
“北路军以原北平守军和辽东赶来的各族牧民为主,总兵力六万人,其中四万骑兵,两万步兵。主将为罗成,副将为罗士信。从北平出发,首先进攻雁门郡,待攻克雁门之后,再继续向西横扫定襄、马邑、楼烦等郡,力争收复河东北部地区,并切断河套和河东的联系,阻止河套唐军前来支援!”他说到这里,望了罗成一眼道:“罗成、士信,你们可有意见?”
“末将定不负陛下重托!”罗成和罗士信站起身,齐声应道。
他们两人皆是擅长骑兵作战。而河东北部临近大草原,地势较为平坦,适合发挥骑兵的优势。故宇文明便将北线的作战任务交给了他们二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唐军在北线的兵力并不多,总共只有不到三万人。以六万大军对付三万唐军,应该还是说有相当优势的。
宇文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我军的中路军,总兵力八万人,其中两万骑兵,六万步兵。由朕亲自统率,以徐世绩为军师,秦琼和程咬金为副将,从河间郡出发,向西攻打武安郡,待武安郡攻破后,再向西进攻太原,争取在一个月内收复太原,再横扫河东西部的临汾、晋阳等郡,光复黄河以西丢失的领地。”
中路军的行军路线,差不多就是李建成从河北撤军的路线,也是从河北到太原的必经之路。
当年宇文明在刘武周和李世民激战之时,派军进入河东,便是从此路行进的。
中路军的任务也是三路大军中最重的。因为他们要收复河东首府,最大的城市太原。而这里是李渊的起兵之地,李唐在此城的势力很强。原来周军占领期间便时常有人反抗,发动暴乱。
而在半年前,李建成率军进攻河东时,坚固的太原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失守。城中潜藏的叛乱份子可说居功至伟。当唐军攻城时,这些投敌的叛乱份子便在城中放火,鼓惑人心。使得城中守军军心大乱,结果就被唐军如割草芥般攻了下来。
如今,唐军变成守城,而周军却要进攻,作战难度自然比之前守城时更大了。
只不过,这也给了宇文明重新整顿河东的机会。就如河间郡一样,如果不是唐军打到这里,周军上下都不知道在河间郡城内有这么多的士族残余势力云集,并对周朝怀有这样大的敌意。
而河间郡一役,虽然周军付出的伤亡代价不小,但却让此郡境内的潜藏反对势力基本灭绝,使这一地区的民众上下一心。虽然有短痛,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大于弊。
所以,宇文明也打算,借着唐军攻占河东,使那些暗藏的反周人员从地下转到公开的机会,将这些人来个一网打尽、趁着收复河东诸郡的良机,将李唐在河东的势力来个连根拔起,让河东与河北一样,成为大周稳固的地盘。
紧接着,他又继续说道:“至于南路军,则是我军三路人马中,兵力最多的一路,共计有十万人,其中三万骑兵,七万步兵,由尉迟敬德任主将,郭子逸任副将,从邯郸郡出发,先进攻上党郡,待攻破上党郡后,再向西南进攻长平郡!堵住关中唐军增援河东的关隘。”
宇文明深知,河东一战,关键便是看能不能将河东唐军和关中唐军分割开来。如果能够阻止关中唐军的增援,则河东便有九成希望可以光复。可如果无法阻止关中唐军的增援,哪怕如今关中兵力空虚,李渊也可以从关陇贵族的大户中征集私兵,招募民壮军,给周军的反攻造成重大麻烦。毕竟河东对于李唐来说,也是必争之地。
所以,肩负堵截李唐援军的重任,便交给了尉迟敬德。这也是南路军反而比中路军兵力更多的原因。
宇文明并不要求尉迟敬德收复整个河东南部,他只要能阻止唐军对河东的增援,便算是完成任务了。
“末将一定誓死完成任务,绝不辜负陛下重托!”尉迟敬德和郭子逸躬身行了一礼,然后方退回了自己的队列中。
“好!现在大家就各自调集部队,进入到指定集合地点。十日后,也就是十月二十八日,我军三路大军将同时发动进攻。”宇文明这时长身而立道:“兄弟们,我们便争取一战定乾坤,收复河东,奠定争霸天下的优势吧!”
……
永昌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山东、辽东、河南、北平等地的援军聚集之后,周军的二十四万大军便浩浩荡荡,分三路杀进了河东,准备趁胜追击,收复失地。
李建成败退回太原之后,收拢了败兵,又从河套及河东本地征发了不少民壮,勉强凑成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其中北面的雁门、定襄、马邑、楼烦等地有三万军队,太原、晋阳、临汾等河东核心区域有十二万军队,而河东南部的上党、长平等郡有五万军队。不管是从军队的数量还是质量,相对周军都不占任何优势。
刘文静对此也很着急,他立刻便向李建成提出了建议,希望他派人向关中和荆襄两地求援。请求李渊和李世民派出援军,不然河东十有八九会守不住。
不过,李建成却是不同意,他还想等一等。在他看来,周军虽然补充了援军,兵力比在河北作战时更加强大,但这些士兵良莠不齐,且辽东的兵马又是来自高丽、契丹、室韦、奚族等异族,这些异族之间,还有不少矛盾。如果己军固守城池,派出小股部队截断其粮道,未必不能使周军知难而退。
刘文静听闻之后,却是只能一声叹息。他知道,李建成的话虽然看似有道理,但却根本占不住脚。宇文明如此精明之人,怎么会对自己的粮草运输不重点保护?仅靠唐军那些并不专业的斥候部队,就要截断人家二十四万大军的粮道,未免太理想化了。
刘文静心中明白,李建成之所以不愿意向李渊和李世民求援,主要还是不想让皇帝和秦王知道自己又打了败仗。
李元吉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这位年轻的齐王,在四年前被宇文明打得大败,丢了太原之后,便被李渊打入了冷宫,再也没让其独立领兵了。在宫中也遭受了排挤,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被获准建立自己的幕僚团队。有着一批文臣武将为其效命。而偏偏李元吉就没给这个权力,让所有人都看得到,李元吉是跟下一任皇帝无缘了。
所以,李建成也十分怕自己步李元吉的后尘,失去东宫太子的身份和权力。之前丢了河间郡,失去了占领河北的机会,他还可以向李渊交代得过去。毕竟拿下了河东和河套。可如果再守不住河东,只怕李渊便会大发雷霆,他的东宫太子之位还保不保得住,便是个问号了。
两天前,从荆襄已经传来了消息,李世民的大军抵达之后,已经向李靖发起了多次进攻,虽然表面上互有胜负,但由于唐军兵多,周军兵少,李世民还是占据了不少优势,攻克了襄阳外围的几处卫城。并开始对襄阳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李建成向李世民求援,只怕李世民也未必肯舍弃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援助这位和自己竞争颇大的皇兄。
而向关中的李渊求援,倒也不是不可行。只是一来关中的兵力本已不多,就算李渊肯派兵救援,援军的数量也必然有限。
而且,如此一来,李建也必然给李渊留个无用的映象。襄阳那边李世民是高奏凯歌,而李建成的河东这面却是要守不住了。两相比较之下,就算他处在李渊那个角度,也要觉得太子实在不如秦王中用了。
这些情形,不管是刘文静还是李建成,都是心照不宣的。所以,刘文静虽然明知这样做不妥,对李唐是不利的。可有了二子夺嫡的因素掺杂在其中,他也无法再劝说李建成改变主意了。
“算了,走一步是一步吧!说不定老天有眼,奇迹出现了也说不一定呢。”刘文静只能如此暗暗祈祷道。
只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到了开战之后,李建成和刘文静才发现,他们低估了周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唐军的斗志。
第577章两面奏凯
周军北路军的进展十分迅速,一来他们的兵力超过唐军一倍以上。二来北路军以骑兵为主,士兵又多为辽东草原异族牧民组成,骑术和射术精湛。而河东北部地势较为平坦,适合骑兵长途奔袭。
于是,在罗成和罗士信的指挥下,北路军仅用了三天时间便攻克了雁门关,唐军守将兵败身死。
随后,罗成和罗士信便兵分两路,一路由罗成率领,进攻定襄;另一路由罗士信率领,进攻马邑。
虽然马邑的城墙防守十分坚固,但守城唐军的士气却已丧。而且城中民众多遭突厥侵害,对于曾经两次击败突厥大军南侵的宇文明十分崇敬佩服。他们不象河东的其他地区那样,倾向李唐,反而更倾向于周军。
于是,很快便有城内民众,暗中联络罗士信,表示愿意在周军攻城时予以配合,助周军攻破城池。
罗士信也非常高兴,在和城内民众的代表商量之后,便于第二天发动了攻城。
守城唐军拼死抵抗,与周军打得难解难分,战况一度陷入僵局。
而就在此时,城中民众却突然揭竿而起,拿起菜刀、铁棍、钢叉等武器向南城门攻去。
把守城门的唐军根本没想到城内民众会突然起事造反,在猝不及防之下,被起事的百姓全部杀死。
虽然唐军守将得知情况后,率领增援部队来到了南城门口,可却终于慢了一步,被民众打开了南城门,放周军骑兵进来。
唐军官兵见城门已开,大批周军骑兵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冲进了城内,士气便立刻崩溃了。他们原本就兵力处于劣势,在城门被破后,更是丧失了斗志。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敌得过在兵力、装备和士气上均远超自己的周军?
周军冲入马邑城内后,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便攻破了城守府,唐军除少数人在城破时从北门逃走外,余者不是被杀,便是投降。马邑这座河东北部最大的城池重新落入了周军手中。
此时,进攻定襄郡的罗成也取得了胜利,他用了五天时间攻克定襄。
随后,罗成和罗士信很快便合兵一路,共同向楼烦郡杀去,一路上势如破竹,七战七捷,在七天之内收复了十几座县城,震惊了整个河东。
与此同时,南路军在尉迟敬德的率领下,也很快攻破了上党郡,向着长平郡进发。河东南部的唐军连战连败,几乎可以说是溃不成军。
身居太原的李建成,得知南北两路周军皆是势如破竹,连战连胜之后,亦是惊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也曾想过,在周军的优势兵力进攻下,河东北部和南部的唐军有可能守不住城池。但也没想到他们会一败涂地。
眼下,自己扭转局势的唯一希望,便是期待能正面击败宇文明了。毕竟中路的周军只有八万兵力,而自己手中却有十万大军,在兵员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如果能将其击败,再引军绕到周军北路军和南路军的后方,断其归路。那么仍有希望反败为胜。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也不打算死守太原城了。虽然死守下去,太原城可以保住,但其他城池全丢了之后,二十多万周军合围过来,太原一座孤城就算再坚固也守不住。
而将十万大军倾巢而出,争取正面击败宇文明率领的八万周军,那么他还有一线反败为胜的机会。
……
永昌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太原城东面的一处开阔地。
这一天,天空出奇的晴朗,一丝云彩也都没有,十一月末的天气已经显得有些冷了,寒风吹拂着光秃秃的树枝,地上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冰雪,显出阵阵凉意。
不过,在战场上相互对峙的周唐两军的士兵,却保持着威严的军姿,足见双方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在两军的方阵最前沿,便是宇文明和李建成这两员主帅,决定河东命运的大决战,终于来到了。
现在,便是宇文明这位大周皇帝和李建成这位大唐太子对决的时候了!
李建成穿着一身黑色的精钢铠甲,胸前还绣着白色的猛虎图案,外边又罩着一件黑色的丝绸披风。倒也是威风凛凛,卖相不错。
他两腿一夹马腹,跨下的黑色战马便一冲而出。
他纵马奔到了两军面前,目光如矩地往两军士兵中一扫,随即便再将手中长矛向上一举。
十万唐军士兵立即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声:“大唐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片刻之后,宇文明亦是身着他那招牌式的白盔白甲,骑着一匹纯白色的阿拉伯战马,拿着碧绿的沥泉宝枪,拍马而出,出现在了周军方阵的最前沿。
八万周军将士们也发出了音量一点也不逊色于唐军士兵的吼声:“周军必胜,大周必胜!”
十八万士兵的声音,惊天动地,如同滚滚洪流一样压倒了天地间的一切,他们如此拼劲全力地大叫着,好像要在开战之前,先在声音上决出胜负一般。
宇文明是白衣白甲白马,李建成是黑衣黑甲黑马,两方主帅的衣着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似乎预示着两人正处于敌对之中。
宇文明此刻默默地看着,心忖这种双方主帅先拉出场来溜一溜的序幕,虽然拉风之极,却是有些幼稚可笑了。只不过,这样的做法却是冷兵器时代,大决战时不可缺少的东西,毕竟如果主帅在气势上压倒了对方,那么对于双方士兵的士气,影响将是巨大的!
片刻之后,他方纵马回了自己阵中,然后一挥手道:“开始进攻!”
这时,周军士兵忽然向两边分开,在他们的身后,露出了数百架准备妥当的投石车。
这些投石车都是经过改造的轻型投石车,基座下装有四个轮子,便于拖动。它们的体积和重量都较那种攻城的投石车小了不少,所用的石弹也是只有八十斤左右的圆形石弹。
虽然杀伤力要差了一些,但它们移动更方便,操作更简便,而且造价低,用于两军对垒时,却是非常适合。
对于周军的投石车,唐军可是深有体会,他们虽然亦有投石车,但无论从威力还是射程,均不如周军,而且搬动也不方便。所以,看着敌人有这么多投石车,不少唐军士兵的脸上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眼见如此情景,李建成方挺起长矛向前一指,厉声喝道:“大唐必胜,全军冲锋!”
他的十万大军中,有五万都是骑兵,虽然不如李世民训练的玄甲天兵那样厉害,却也是唐军中的精锐之师了。且此处又是平原,利于冲刺。八万周军中,只有两万骑兵,步兵却是占了六万。所以,在骑兵的数量上,唐军占有很大优势。
“大唐必胜!杀光这些周军贼子!”
随着李建成的一声令下,五万唐军骑兵高呼着口号,像一股钢铁洪流一般,汹涌地向对面的周军涌去。
而几乎就在唐军骑兵发起进攻的同时,数百门周军的投石车,亦是开始抛射出一块块巨石,发出了地动山摇的震动声。
“嗵!嗵!嗵”
一发发石头弹在唐军骑兵中落下,转眼间不知有多少唐军骑兵连人带马被砸为肉饼,倒在了血泊之中,投石车扔出的石弹,带着可怕的呼啸声,如同勾魂的无常一般,将一个个唐军骑兵的生命毫不留情的夺走!
随着双方军队的接近,唐军的投石车也进入了射程,开始了还击,他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模仿和研究,亦是研制出了类似的野战用投石车。虽然唐军的投石车在数量和射程上不如周军,但是亦是并非毫无抵抗之力。
随着唐军的还击,周军阵中也落下了一块又一块的巨石,轰隆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周军也遭受了一些伤亡。
“大家冲上去,跟我冲到敌军阵中去!敲碎敌人的脑袋!”王君廊嘶声力竭地大声叫道。
他知道投石车必须在一定的射程内才能发挥出让人畏惧的力量,一旦冲过了这一射程,那么投石车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唐军的投石车射程和威力均不如周军,如果和周军进行投石车对射,那么败的一定是唐军,只有冲进敌军阵中,用骑兵的巨大冲击力,冲跑周军的方阵,双方进行肉搏战,那才是唐军的胜机所在。
在付出了两千多人被投石机命中的巨大伤亡后,唐军骑兵终于逐渐接近了周军阵地。而这时候,周军阵中的弓箭手亦在程咬金的命令下,举起了长弓,对准了面前冲上来的唐军骑兵。
“都将箭矢上弦,斜上抛射!”程咬金下令道。
“嗖!嗖!嗖!嗖!”
随着“嗡”的一声,数千支利箭便如同黑云一般升上天空,再如雨点一般倾泻下来。高速行进中的唐军骑兵,立刻就有不少人中箭栽倒在地。
王君廊这时大叫道:“我们也有弓箭,大家快放箭还击!”
唐军骑兵听罢方如梦初醒,他们也将挂在背上的短弓取了下来,然后对着周军步兵亦是放箭射击起来。
第578章玄甲天兵
不过,唐军骑兵用的弓箭还是同隋军一样,是用的老式的短弓,和周军步兵的弓箭比起来,射速慢,射程近,加上他们在飞奔之中,很不容易射中目标,因此给周军造成的伤亡有限。
饶是如此,宇文明却还是叹了一口气,由于己军是进攻,而不是防守,且此处战场又是李建成选定的区域,让他没办法布置陷阱、铁丝网一类的东西。不然唐军骑兵绝对冲不进自己的步兵方阵之内。
可一个人一生之中毕竟不可能事事都称心如意,以前宇文明的很多战役都是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作战。现在却眼见着敌人要冲到跟前了。
让他惊讶的是,唐军的骑兵装备已经和周军差不多了,都配有短弓、小圆盾和马匹两侧的披甲,使得骑兵的攻击力更强。
而且唐军的骑兵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虽然不象周军那样,骑兵占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但亦是相当可观了,让宇文明惊叹不已。
他心中暗忖:如果多给李唐一些喘息时间,他们未必就不能如同周军一般,建立起更多堪比铁甲骑兵的精锐之师。真的出现那种情况,周军想一统天下,只怕还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所以,宇文明更坚定了要一战定乾坤的想法,如果不能在此次北伐中,击败唐军,收复河东,奠定对李唐的优势,将来自己能否问鼎天下还是个未知数呢。
而就在此时,唐军骑兵在冲锋中付出了一定代价之后,却是终于冲到了周军步兵阵前。周军士兵这时早已树好了盾牌,并将长枪支在盾牌的缺口处,严阵以待。
虽然他们并不是让骑兵望而生畏的陌刀军,但亦是防御力惊人的重装步兵,在结成密集的枪盾阵后,亦是对抗骑兵的利器。
“蓬!蓬!蓬!蓬!”
唐军骑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撞在了周军的盾阵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而周军步兵也毫不示弱,举起丈许长枪,向着敌人猛然刺出。
顿时,冲在最前面的唐军战马发出了阵阵哀鸣,马上的骑兵一下子便被负痛的战马摔了下来。然后死在了周军的长枪之下。
“杀!”王君廊亦是杀红了眼,大声叫道。
唐军骑兵也不甘示弱,挥起长矛,对着周军步兵左挑右刺。
他们的长矛可比周军的长枪还要略长一线,而且他们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在这无险可守的平原上,更具优势。
虽然唐军的损失十分惨重,但亦让周军伤亡了不少士兵。而且,如今横下一条心,决定死拼到底的唐军士兵,一个个如同发疯般的涌了上来。已经渐渐冲近了宇文明所在的小山坡上。
这时,宇文明方挺起自己的沥泉宝枪,向着前方用力一指道:“两翼骑兵出动!合围这股唐军骑兵,一定要让他们有去无回!”
于是,在小山坡上的周军掌旗使,便立刻连连挥动大旗。
在两翼的两万周军骑兵,在接到命令之后,亦开始向中央移动,从这些唐军骑兵的侧翼发起了进攻。
“我军必胜,大周万岁!”
两翼的骑兵在程咬金的率领下,如潮水般地涌了过来,他们全部都是手持大马士革乌钢刀,人马皆披铁甲的铁甲骑兵,战斗力极其锐利。
唐军骑兵与之交战,长矛在刺出之后,往往刺不透敌人的铠甲,而敌军的马刀砍过来,却可以轻松砍下自己的头颅,哪怕是用长矛格挡,也往往是矛断人死的结局。
不过,唐军却是没有丝毫惧色,仍然在勇猛地奋战,他们愿意为大唐,愿意为自己的太子殿下效死。这些唐军骑兵都是李建成的嫡系部队,对其忠诚度很高,战斗力也很强,可以说是铁甲骑兵建军以来,遇到的最强敌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