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亦是一脸忧虑地说道:“陛下,我们得赶紧想条计策破城才行。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江都城,不然便会有危险!据红袖夫人刚刚送来的报告称,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攻克江都,一旦李渊派出援兵,我军便会处于唐军和江淮军内外夹击的困境之中,形势堪忧……”
宇文明还未回答,宋金刚便大大咧咧地说道:“房大人不必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咱们周军打的仗,向来都是以少打多的,这次也不过和以前一样罢了。只要我军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纵是李渊派他最能干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联决前来,在陛下面前,亦只有弑羽而归的份!”
罗成却是忧郁道:“宋将军,万万不可大意啊!李世民可是击败了薜举、刘武周、萧铣的唐军第一名将啊。我军也曾经和他作战过,知道此人极其难缠。虽然我军也未必就怕他。但如果让唐军和江淮军对我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我们要胜亦很难啊!”
宇文明听闻之后,亦是颔首道:“罗将军说得很对,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虽然我们一直宣扬,称南征必胜,但那却是用于向百姓和士兵宣传之用。真正行军打仗时,万万不可大意。象这场江都之战,但是对我军最大的考验!所以,我军切记:勿要轻视敌人!不可大意失荆州……”
顿了一下后,他方目光扫视了一下众将道:“诸位兄弟对于如何攻破江都,可有什么良策否?”
宇文明话音一落,众将顿时纷纷献计。
宋金刚立刻便道:“陛下,我们可不可以用在河东夏县时的那套火攻之法,用原油再来个烈火焚城,将江都城墙全部燃起来,这样便可用大火烧毁城门,顺利杀入江都了。”
“宋将军,此办法虽好,但现在却已经不可能了!”罗成立刻便将其否决了。
“罗将军,为何不可能了呢?”宋金刚眉头一皱道。
罗成摇了摇头道:“江都守将是杜伏威的次子杜宇,此人狡猾异常,他大概之前也听说过我军采用火油焚烧城楼,导致城门烧塌而攻进城内的战例。于是便用石头将城门全部封死了。现在城门处的石头坚厚度和各段城墙一般无二。再用此方,只怕也无法打开城门了!”
众将听后,不禁一阵语塞,没想到杜宇有如此死守到底的决心,竟然敢把天下三都之一的江都城城门用石头填塞,还真是摆出了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也不顾及这样做会不会损毁城池了。
房玄龄这时却眉头一皱,建议道:“陛下,下官在路上时,却见扬州城北有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这几天,由于连降大雨,运河河水已经暴涨,如果我们掘开堤坝,引水灌城,则江都必破!”
房玄龄话音一落,众将尽皆脸色惊骇。
罗成立刻便反驳道:“房大人,此计不可行啊!城中百姓虽然不似之前高邮城那样配合,但好歹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如果掘开堤坝,引水灌城,虽然江都城便可破。但城中百姓必将伤亡惨重。我们于心何忍啊?”
其他众将也纷纷反对,只有宋金刚一人表示支持房玄龄。
双方为此甚至破口大骂了起来。
就在这时,宇文明方猛地一拍桌子,怒目而视道:“大敌当前,大家不团结一致,想个方法破城,却在此内哄,成何提统?”
他骂了众人一顿后,方对房玄龄的计谋发表意见道:“房大人的计策虽好,但朕却不同意!我大军本为解救天下百姓而来南征的,怎可主动引水灌城?那样就算能破江都,朕又于心何安?”
众将见皇帝已经发话否决了此事,也都心头一松,停止了争论。
不过,在否定此项决议之后,众将讨论了半晌,却始终未能商量出一个稳妥之计。既要减少士兵伤亡,又要尽快攻破城池,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
宇文明见商量了半晌也无结果,而天色却已很晚了。他无奈之下,也只得吩咐让大家先回去休息,明日一早接着再议。
只不过,他却没有注意到,最后一个离开大帐的房玄龄,眼中却是露出了一丝决然之色。
第547章运河决堤
散会之后,宋金刚正欲回到自己帐中,但走在半路上,却突然听到有人叫住了他:“宋将军,请留步!房某有事相询!”
宋金刚回头一看,只见房玄龄就站在他身后,不禁也微微有些吃惊。
他忙抱拳行了一礼道:“房大人,不知叫住末将可有什么事吗?”
他可知道,房玄龄是宇文明十分看重的文臣之一,在朝中也是担任的文化教育部部长,掌握科举考试大权,可谓未来朝中官吏的培养人。不少人都传言,房玄龄会是下一任首相的热门人选。
房玄龄这时上前一步,将他拉到营中的一个僻静处,然后微微一笑道:“宋将军,刚才开会讨论如何攻破江都城时,一干武将中,竟然只有你支持我的提议,实在让房某也很意外啊!”
宋金刚听闻之后,亦是一脸遗憾道:“其实末将认为,南征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则万劫不复。如果我们不能狠下心攻克江都,就无法南渡长江,尽取江东之地……也就谈不上彻底剿灭江淮军了。”
“而且,听闻李唐已经向我大周发起进攻,如果不尽快拿下江都,万一敌军援军来临,只怕我军在江淮军和唐军的内外夹击之下,便会陷入困境之中。”宋金刚一脸忧色道。
房玄龄听后,亦是叹然道:“是啊!宋将军,此种状况你知、我知、陛下也知。只是有些人却实在是迂腐不化……处在陛下那个地位,他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不敢公然站出来说,同意决堤淹没江都城的!因为这会成为天下士人,尤其是李唐一方攻击他的把柄,说什么周朝皇帝不顾百姓生死,怎么能为天下之主之类的话,对我军拉拢江南士族和百姓不利……”
宋金刚这时沉吟了片刻后,方道:“房大人,你我之间虽然交往不多,但也可算是交浅言深了。宋某虽然先在刘武周手下作事,但却对陛下一直崇敬有加。如今房大人要宋某如何行事,只管明言便是!但凡宋某能做得到的,决不推辞!”
房玄龄听闻之后,亦是心中一喜。
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芒道:“房某之前便已经仔细观察过我军的营帐驻扎之地,发现是在城外地势较高的一座土丘之上,虽然离运河不远,却就算决提也不会被淹到。而江都离运河只有五里路程,且地势低洼,如果掘开运河大堤,必能将河水倒灌入城,让江都成为一片汪洋大海。如此一来,扬州必破!”
宋金刚听罢,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他心中微惊道:“莫非房大人是要我引军前去决堤?”
“正是如此!”房玄龄正色道。
“这……”宋金刚脸上露出苦笑之色道:“房大人,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如果我们当真将天下三都之一的江都淹了,朝中的文武百官将会如何看待我们?天下的士族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我们?只怕回洛阳时,弹劾我们的奏章会把陛下的御书房都塞满的!”
房玄龄这时深吸了一口气,一脸郑重地说道:“在南征之前,我曾和斛斯政畅谈了一宵,他便说到:争霸天下之事,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便会遭受敌人反噬。咱们皇上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时候对百姓心肠太软。如果是象之前高邮那样,心向咱们大周的百姓,还有维护的必要。可如果是象江都城内这些民众,不但没有投降的意愿,反而敌视陛下和我大周的。实在没有必要将其保留下来!”
他正容道:“当年房某在关陇门阀中,只是一个小得意的小吏,不是陛下慧眼相识,将我提拔起来,房某恐怕到现在还默默无闻呢。士为知己者死,一统天下之战,总得有人去牺牲……而这种牺牲,不光是生命上的牺牲,也可以是名誉上的损失。坏人总得有人去当!而皇上是绝不能当这个坏人的……如果宋将军做好了思想准备,便和我房玄龄一起来当这个坏人吧!”
宋金刚亦是深深为之感动。要知道房玄龄现在的名声和百姓中的风评可谓极好。在朝中亦有“房谋杜断”一说。不少人都认为他极有可能是下任首相的热门人选。如果他弃这样的上升势头于不顾,却去背一个对百姓生死置若罔闻,为求战功而不择手段,决堤淹城的恶名,只怕对将来的仕途和名声大有影响。
想到这里,宋金刚方双手抱拳,向房玄龄恭敬地抱拳行了一礼道:“房大人,既然你都能如此牺牲,宋某作为一名武将,又有什么不能牺牲的呢?如今作战会议才刚刚结束,不管是陛下还是其他将领,应该都回到帐中休息了。末将这就率领本部人马去运河堤坝处,决开大堤。就算陛下以后得知此事,要追究责任,房大人便只管往我身上推便是!宋某一力承担了!”
“好兄弟!此事的后果怎能由你一人承担?要死也是大家一起死!”房玄龄紧握住宋金刚的手,正色道:“就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吧!”
……
第二天清晨,宇文明才刚刚醒来,正欲给亲兵下令,让他们把各营将领找来大帐,继续召开作战会议时,却见罗成急匆匆地闯进大帐来。
他一边跑还一边大叫道:“陛下,大事不好了!运河决堤了!现在江都城内外已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了!还好我聪明了一回,之前选择扎营之地时,设在了地势较高的土丘上,不然就惨了……只不过,这运河怎么会突然毫无征兆地决堤了呢?”
“什么?运河竟然决堤了?”宇文明听闻之后,亦是大惊失色。
他连忙穿好衣服,翻身下床。
宇文明走出营帐一看,只见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无边无际的洪水将周军大营包围了。
幸好之前扎营时,周军是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土丘上安营扎寨的,不然只怕也被洪水淹没了。
“奇怪,运河堤坝怎么会莫明其妙就决口了呢?”宇文明心中暗忖道:“这事还真的凑巧,昨晚开会讨论时,房玄龄就在说要决开运河堤坝之事……结果今天一早醒来,这运河就真的决堤了。”
他自然知道运河不会平白无故自己决口的,一定是有人将其掘开的。可昨晚自己明明已经下令放弃决堤这个计划了。
那这是谁下的手呢?难道是江淮军?可这样不是淹他们自己吗?宇文明有些想不明白。
就在这时,他方看到房玄龄和宋金刚两人划着小艇从营门外靠上了土丘。
然后,两人象是做错了事的小兵一般,战战兢兢地走到了他的面前,然后双双跪倒在地道:“请陛下降罪!我等擅作主张,指挥兵丁决开了运河大堤……”
“什么?你们竟然擅自决开了大堤?你们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给我们背上多大的骂名吗?”宇文明瞪大了眼睛怒喝道。
他这时气不打一处地说道:“你们两个以为朕就没有想到过这样吗?只不过朕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实在太过严重,会让我们失去江南的民心。也给了杜伏威和李渊在道德层面上,攻击我大周的绝佳机会……”
宇文明怒气冲冲地指着两人的鼻子道:“现在全国的目光都盯着我们这次南征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多少人都在看着呢。到时,文人和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我们淹死。而且,你们想好了怎么应付朝中清流的弹劾吗?恐怕不但你们的仕途就此完了!还得蹲一辈子大狱呢。”
“啊!陛下,这可如何是好呢?”宋金刚和房玄龄听闻之后也是吓了一大跳。虽然他们之前也做好了丢官的准备,但却没想到过会蹲大狱。
“唉!你们行事之前竟然也不向朕禀报,害得朕还得绞尽脑汁为你们擦屁股……这样吧!你们先在一旁坐坐,朕想想怎么把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化解掉。”宇文明亦是长叹道。
他心中亦是十分清楚,这件事就算是房玄龄和宋金刚二人擅自作主搞出来的,但东都城内的那些清流和文人们也会算在他头上,认为是他默许或者授意的。而且如果让李唐的文人抓住机会,将周军不顾百姓生死,悍然决堤淹没江都城这种事情大势宣扬,对于周军攻占江南,让南方地区的民众归心大周,都会造成极大影响。
“如今看来,我们只有打一场舆论战了!”宇文明思索了片刻之后,却是脑中突然灵光闪现道。
他见二人仍然有些迷惑不解,方沉声道:“从现在开始,你们便传令下去,让所有人统一口径,不管是遇上谁,都异口同声说是江淮军掘开了堤坝,企图水淹我周军大营。所幸我军事先得到了风声,临时将大营改立在地势较高处,才幸免于难。而江淮军中缺乏水文方面的人才。故对于运河水流去向和江都城内的地势高低判断不明,导致部分运河洪水倒灌入了江都城内,使得城中百姓伤亡不少……所以,我大周对于江淮军的这种无耻行径,表示强烈的愤概和谴责!”
第548章攻占江都
听宇文明如此一说,房玄龄和宋金刚都不禁有些想笑了。
宇文明见两人想发笑,便立刻正色道:“你们可别笑,现在还不到笑的时候。你们记得叮嘱那些亲自参加了掘堤行动的士兵,都给朕口风紧点,一旦走漏了风声,朕也只有拿你们军法处置,以息天下百姓的愤怒了!”
房玄龄和宋金刚这才反应过来,心忖还是陛下厉害啊,竟然这么快就能想到嫁祸于人之策,将这祸水又反泼到江淮军身上去了。
虽然也许有很多人将信将疑,但他们反正也没有证据。周军只要抵死不承认,这些清流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如此一来,房玄龄和宋金刚也就不用背负任何责任了,两人这时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而宇文明见两人表情松动,却反倒厉声喝道:“这也是最后一次朕帮你们擦屁股了!下次你们如果再擅自行动,就休想朕不保你们了!”
两人听闻之后,立刻身体站得笔真,然后抱拳行了一礼道:“请陛下放心!属下将来决不敢再向陛下隐瞒事实了!如有违反,听凭军法处置!”
“好!朕就再信你们一次!”宇文明狠狠瞪了他们一眼道:“你们还不下去通知各军,立刻趁机向江都城发动进攻?”
房玄龄和宋金刚这才恍然大悟,方连忙又惊又喜地答应着,然后便转身告辞离去了。
宇文明长叹了一口气,心忖这两个家伙算不算是擅自行动,违反军法?
房玄龄和宋金刚擅自作主决了大堤,却要自己给他们擦屁股。要不是看在两人还算坦诚,又主动表示承担责任的份上,他还真的有些气不过呢。
而且,这事也给他提了个醒:自己不能对部下过于放纵了。今天他们能偷偷瞒着自己决堤,明天说不定就会干出更出格的事呢。到时不知道会给自己惹出多少麻烦来。
江淮军根本没有想到会突然遇上一场洪水。而江都城地势低洼,运河洪水灌入城中之后,粮食、物资、箭矢等物资尽皆被淹,使江淮军的士气顿时降到了最低点。
而在他们不知所措之时,周军却坐着木筏和小船,发动了惊涛骇浪般的凌厉攻势。
江淮军在兵无斗志之下,虽然杜宇仍然顽强地率军作战,但在大势已去之下,遭受了一场惨败,兵员损失严重。周军很快攻陷了江都城内多段城墙。
而城中的百姓见江淮军大势已去,也不再表示支持江淮军了。江都城内的江淮军在一场激战之后,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杜宇却因从小在江边长大,水性甚好,侥幸逃脱。
宇文明在攻破江都之后,东路军的兵锋已经席卷了长江北岸,罗成和宋金刚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进驻浦口一带,摆出了一副将要强渡长江的架势。
杜伏威此时也慌了手脚,下令将长江中的水师全部集中起来,陈列于建康以北的江面上,以阻止周军渡江。
“虽然周军的确十分强大,但他们是北方人,强于骑射和步战。如论水战,却是大大不如我江淮水师,只要能阻止他们渡过长江。我杜伏威便能得保江南半壁河山。而那李渊应该也不会放过周军主力南下的机会,想必也会有所动作。届时便是我杜伏威的转机了!”杜伏威站在建康的城头上,望着北方的茫茫江面,心中暗忖道。
“不过,待缓过这一次危机之后,我一定要尽起大军,将辅公佐的势力连根拔起!这个混蛋,竟然想背叛于我。枉我当初还那么看重他,立他为江淮军的第二号人物……”杜伏威想起这件事,心中的怒火便不由自主地升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冯惠亮却是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禀报道:“启禀大王,长江口以北的海面上发现有大批周军舰船,似乎想南下,要不要进行拦截,还请杜大王定夺!”
“当然要拦截!”杜伏威听闻之后,亦是心中一惊。
他立刻反应了过来,自己水师主力集中于长江江面上,而周军的舰艇却是跑到了海上,避开了自己的水师主力。
如果自己估计没错的话,周军必然是想从海上登陆,然后从自己的后方杀过来。当年隋军三征高丽时,也是一边从陆上进攻,一边派水师从海上登陆,杀向平壤。
“传令下去:水师分出一半舰艇去长江口拦截周军水师。绝不能让敌人在长江南岸登陆!”杜伏威大叫道。
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海战开始了!
……
蔚蓝辽阔的东海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映放出道道绚丽的光芒。数只海欧在平静的海面上飞行着,突然快捷的俯冲下去,将长长的尖嘴在水里一啄,随即便啄起了一条海中的鱼虾,然后,它们又拍打着翅膀飞上了半空。
不过,片刻之后,它们却惊叫着四散飞开,原来是有上百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了海面上,正乘风破浪向前开进。
这些庞然大物不是别人,正是周军的水师舰队,冲在最前面的便是周涛的旗舰无敌号。这是周军水师中配备的最大的一艘战舰。它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水师战舰不一样的是:它经过了重大改装。在木制的舰体上,包裹了一层铁皮,使之成为了一艘铁甲战舰。
周军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水师,拥有着巨大的战略优势。虽然他们的战舰数量不如江淮军多,但战舰体积巨大,其主力战舰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都有一排舷窗,设有一门侧舷弹射器,用以发射装满了火油的瓦罐。
同时,在战舰的甲板上则设有防护挡板,可阻挡火箭射击。船上除了螺旋浆和明轮之外,还设有浆橹数十杆,以防战斗中出现意外情况。万一暴露在外的螺旋浆和明轮叶片被敌军击毁,也能将战舰用浆划走。
因此,周军的战舰舰体虽大,航行却非常迅速,船身涂满代表周军的黑色漆,远远看过去,便象是乌云一般,黑压压的一片,气势磅礴之极。
百余艘战舰在海面上并排行进,当真是帆墙如林,战旗蔽空,威武之极。
江淮军的水师统帅便是杜伏威的长子杜平。他在得到杜伏威的命令之后,便率领大批江淮军水师舰艇迎击上去。
只不过,他所统率的舰艇却只有五百余艘,仅是整个江淮军水师的一半。而另一半舰船却被杜伏威仍留在了建康,以防周军渡江。
杜平早在知道周军水师大军迫近之后,便憋足了劲想和周军大战一场。
他一直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认为当年洛阳之战是自己父亲犯了大错,不该让那个不成气的弟弟杜宇去参加洛阳大会。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杜宇骄傲自满,大意轻敌才导致了兵败被俘的结局。如果当时是他去参加洛阳大会,或许在洛阳之战时,江淮军就不会遭受大败了。
这一回面临周军南征,杜平负责指挥水师,亦是想急于与周军水师主力决战。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出战。眼下听说周军水师终于南侵,他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出战机会,怎肯轻易放过?
不过,他的副将吴波看了一下周军战舰的情况,却是一脸忧虑地说道:“小王爷,这周军的战舰可是非常庞大,料来防护十分坚固,我军战舰数量虽多,可未必能敌啊!依末将之见,不如暂且避之,待摸清敌军情况之后,再作定夺。不然冒然出战,只怕会全军覆没啊!”
杜平却是不以为然道:“吴将军也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之前我便已派斥候查明,周军只有一百来艘战舰而已。我江淮水师的战舰上千艘,仅此次投入战斗的便在五百艘左右。就算敌人的战舰个头较大,但我们以五打一,还不能胜吗?”
吴波听闻之后,一想也是,己方的战舰或许单打独斗不是周军战舰的对手。可己方水师人多船多,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如果以五打一还不能胜,那的确是人人都该抹脖子了。
而且,按照江淮军的规定,打了胜仗之后,他作为副将亦有一份功劳。如果打了败仗,那也是杜平这位太子爷擅作主张,他还进行了一番劝导的,料来杜伏威也不会将责任怪在他身上。
“传令下去!水师舰队全军出击!这次本都督一定要凯旋归来!用一场大胜向父王献礼!”杜平意气风发地说道。
周军和江淮军之间的第一场真正海战,就这样在东海海面上展开了。
片刻之后,周涛的视线中,已经远远地出现了悬挂着江淮军战旗的舰队,从数量上看,大约有五百余艘左右。
他从冲在最前面的战舰旗帜上便可以看出,统率面前这支江淮军船队的便是杜伏威的长子杜平。
杜伏威在缴获了前隋的长江水师舰队后,便以此为基础,打造了他的江淮水师。这几年发展下来,杜伏威手中也拥有了一支规模在九百余艘船只的舰队,若不是还要留一些船只守卫建康和长江天险,只怕现在开过来的船队规模还要庞大。
第549章长江口海战
这时,杜平也远远看到了北方开过来一支颇具规模的船队。
他心中已猜到,这必然便是周军战舰。虽然敌舰的个头和体积让他心中为之一震。但想到自己在舰只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也就放下心来。
而且,周涛的旗舰无敌号也正在船队之中。这艘体积庞大,造型别致的巨型战舰,顿时便让他起了贪婪之心,准备要在这里和周军水师大战一场,最好能将这艘巨型战舰俘虏,作为自己的旗舰。届时,杜宇没有守住江都,而自己却打败了周军水师。那父王想必就能拿定主意,立自己为储了。
心中主意定下之后,杜平便立即命令水师舰队摆开迎战架势,冲上前去。
周涛这时也看到江淮军战舰冲了上来,他没有一丝犹豫,当即便命令道:“传令诸舰:此战是决定我大周水师命运的一战,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交战,有进无退。这次大家都拿出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来,只要消灭了面前这支江淮军的水师舰队,我们就能顺利在江南登陆了!届时,本提督将会上报陛下,为诸君请功!”
周军水师各舰舰长听闻之后,皆是大喜过望,于是憋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
这时,江淮军的水师,已经仗着自己在数量上的优势,摆出了雁行阵,黑压压的一大片,如同箭鱼一般冲了过来。
虽然敌军气势汹汹,战舰密密麻麻,但周涛却并没有慌乱。
他看到江淮军水师队形有些散乱,舰与舰之间的距离无序,立刻便想到,可以将其分而歼之。
于是,周涛便下令周军水师分成三个队列,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向江淮军的舰队发起冲击。
而他们的战术便是:距离远时,由主力战舰用弹射器抛射装满了火油的油罐进行轰击,引燃敌舰。
当舰只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则由甲板上早已恭候的弓箭手用火箭射击。
而如果发生敌人登船的情况,则由步兵用大刀长矛予以格杀。
在一片火油燃烧罐的抛射掩护下,周涛的旗舰“无敌号”一马当先,率先冲向敌舰。而在其身后的其他周军战舰也紧紧跟随,一旦敌舰进入射程,便是一阵猛烈攻击。
那些江淮军的水师官兵,大半都是江淮和江南一带的渔民出身,真正参加过前隋长江水师的人寥寥无几。他们虽然水性不错,但是作战意志和战斗素质却差得远。就更不用说两军在战舰装备、速度和武器方面的巨大差距了。所以,江淮军水师的战斗力根本就和周军水师是无法相比的。
不到一个时辰,江淮军水师就被击毁了八十多艘战舰。还被周军水师俘获了七艘船只。周涛的副将之一,负责从中路突破的许放更是勇猛无比,身先士卒。
杜平亦看出此路周军水师舰队是对江淮军威胁最大的敌人。于是,他便命令部下集中攻击许放的座船。
一时之间,火箭如雨,喊声连连,许放的座船立刻被无数火弹射中,船头几乎被烧毁。
敌舰趁机猛扑过来,连行边射出大量火箭。但许放却是浑然不惧,一边命令部下救火,一边指挥甲板上的官兵用弓箭射击敌人,依旧舍生忘死地进行拼杀。将江淮军的主力牢牢地牵制住了中央。
而左右两路的周军水师分舰队见状,趁机发动猛攻,在两面夹击之下,江淮军水师终于不支,开始败退逃逸。
此时,许放的座船已经翻沉入了海底。他不得不另行换了一艘座船,继续指挥战斗。
看到周军水师如此骁勇,无论从攻击力、防御度还是行船速度皆超过了江淮军水师,杜平才意识到自己是低估了敌人。
不过,他虽然知道不敌,却也不敢下令撤退,毕竟再退就是江南的陆地了。那他阻止对方登陆的企图就要落空了。
但好在天色已晚,周军水师也无法再战,杜平便当机立断,下令江淮军暂时向西面的崇明岛一带撤退。
同时,他又派出快船,前往建康紧急调动水师前来增援。
而周涛看到自己这边虽然获得大胜,但也有不少舰只损伤,故也不再追击,而是让医护兵治疗船上伤员,同时让木匠修复破损船只,准备第二天再战。
于是,当天夜里,长江口一带的海面上倒是平静了下来。
……
第二天清晨时,江淮军在建康江面的舰队已经增援上来,声势更盛,在崇明岛以东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停泊了有七百余条战舰,场面可谓恢弘浩大之极。
而与此同时,周军水师却不见有增援舰队上来。这让杜平不禁松了一口气。要知道海面不比陆地,一眼望过去皆是碧波荡漾,不可能有战舰埋伏在水底。
如此一来,这便意味着一百多艘周军战舰要和七百余艘江淮军战舰厮杀了。
“听我号令:所有战舰作好战斗准备,一定要报昨日战败之耻!”杜平拔出腰刀,站在自己的舰首大声叫道。这些增援舰只已经是杜伏威可以调动的战舰极限了,除了一些在长江江面上巡逻的战舰外,江淮军的舰队几乎全部都调来此处了。
这预示着一场更加惨烈的大海战即将到来。
而在“无敌号”上,针对敌人大批援军的到来,周军水师将领却并没有慌张,这新情况显然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在分析了昨日战况,以及江淮军水师的特点后,周涛宣布了新的作战计划。
然后,他厉声喝道:“诸位,我军南征的成败便在此一举!能否一举全歼江淮军水师主力。便要靠诸位努力,痛击敌军了!现在三路大军都等着我水师来为南征赢得决定性的胜利了!”
许放等一干水军将领均充满信心地说道:“周将军,今日之后,无论是大海还是长江,水面上将任由我大周水师纵横了!我军必胜!”
在双方都信心十足,准备夺取大战胜利的时候,清晨的太阳却升了起来,朝霞染红了东边的天空,在一眼望不到的蓝色海面上,映出了一片绯红,仿佛预示着在这宽阔无边的大海里,流淌的不是清澈碧蓝的海水,而是无边无际的血水。所有人都深知,今天的海战将会更加的惨烈和残酷!
周涛这时一声令下,命令属下战舰摆出了半月形的偃月阵,然后缓缓向前推进。周军水师的战舰,船帆相连,旌旗高悬,宛如一座大山般推移过来。
而在那些个头巨大的主力战舰周围,则有不少小型战舰在旁边游戈护卫,准备阻击那些冲上来拼接舷白刃战的敌船。
杜平眼见周军战舰经过一夜休整之后,气势更加恢弘,也不敢大意。毕竟吃过一次亏之后,怎么也要小心谨慎了许多。他于是命令手下的舰只分散开来,展开了多路攻击。
不得不说,杜平的想法是不错。但无奈江淮军的战舰太小,一次次的冲锋都被周军用火弹击退了。虽然江淮军的战舰上也装有弹射器,但是射程和威力都逊于周军战舰,更不用说双方士兵在射击技术上的巨大差异了。
要知道,弹射器发射的火弹,要命中目标需要经过周密精确的计算,要知道抛物线的角度,还要计算两船间的距离,甚至还有风浪影响等。比单纯的射火箭要复杂多了。
而周军的操作手大都经过了几年的专门培训,尤其是在文化知识上进行了一番学习,而江淮军的水师官兵却多是文盲,要他们去计算这些距离和角度,以能准确命中敌船,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抛射火弹,完全是下意识的操作,乱打一气。这在效率上和周军水师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长江口的海面上,双方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火弹对射,一时之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不过,被击中起火的却多是江淮军的战舰。第二天开战之后,还不到两个时辰,杜平便又被击沉了一百多艘战舰,损失比昨日更甚,江淮军水师可谓是血染东海,兵员伤亡极其惨重。
前来支援的江淮军水师另一位将领郑健的座船,也被周军水师的一发石弹将尾舵砸坏,顿时只能停在原地转圈圈。周军水师的战舰趁机围了上来,用火箭对着它一顿猛射。
他们也聪明,看出这艘船不是旗舰也定然是某分舰队的指挥舰,于是向它甲板上倾泻了数百支火箭。只见这艘战舰顿时便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任凭船上江淮军水师官兵如何扑救也无济于事。
郑健眼看情况要糟,再不逃就要与战舰一起化为焦炭了,于是便连忙和船上的士兵一起跳入海中,准备向旁边的一艘江淮军舰船游去,想换船继续指挥。
他倒也算得上是员不怕死的勇将,面对如此不利的局势依然在苦苦支撑。他心中最懊悔的就是,射击非他所长,如果能够跳到敌人舰船上去近身白刃战,一定可叫周军水师尝尝自己的厉害。
第550章杜平的惨败
不过,正在指挥围攻这艘战舰的周军将领许放怎么肯让这条大鱼跑掉。见到郑健想游到另外的船上去,他便立刻下令,让甲板上的弓箭手用乱箭对落在水里的江淮军士兵进行射击,一定要把这艘江淮军旗舰上的人全数射杀。以让其主将无法再指挥作战。
郑健好不容易才躲过了不少乱箭,眼看就要游到旁边的另一艘战船边上了。
此时,这艘江淮军战舰的船舷上已经抛下了绳梯,甲板上的士兵呼喊着叫他爬上来。
可就在他刚刚抓住绳梯爬了几步时,却忽然只觉背后一阵剧痛,然后眼前一黑,便神智不清了。
原来,许放见郑健穿的衣甲似乎象个当官的模样,于是便喝令弓箭手们对着他猛射。虽然由于距离较远,加上风浪极大,很多箭矢都没有射中。但由于射出的弓箭数量极多,最后还是有三支利箭射中了他的腰、背、肩等部位。
郑健中箭之后不久,脑袋便当场就耸搭了下来,然后手上一松,眼中透着一股惊愕和不甘,掉入了海水之中,然后很快被浪花吞没。
他这一死,从建康来援的舰队立刻大乱,失去统一指挥之后,他们只得各自为战,负隅顽抗。
只不过,江淮军水师在有主将统一指挥时,尚且敌不过周军水师,如今援军舰队的主将郑健已经阵亡,他们又如何能敌?
江淮军的水师援军在许放的指挥进攻之下,损失惨重,死伤累累。木船碎片、油污和浮尸充斥着海面,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到处都是惨叫声和呼救声。江淮军的尸体和鲜血,将大海染成了一片赤红色……
从建康过来的江淮军水师援军崩溃之后,周涛趁机指挥周军水师从侧翼猛攻。
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发动了惊涛骇浪般的攻势。在周军上下如此高昂的士气,以及如此先进的战舰和武器面前,那些江淮军水师的小战舰哪里能够抵挡得住?
看到一艘接一艘的己方战船被送入海底,杜平亦是气急败坏了。
他万万没想到,原本预料中的大胜竟然成了一场惨败。
他又惊又怒地站在自己旗舰的甲板上,手里挥动着长剑,喝令掌旗使向各舰打出旗语,要他们一定要顶住周军的攻势,不准后退。
只不过,任凭他喊破了嗓子,掌旗使的手臂都挥得要断了,却依然没能制止江淮军水师战舰争相逃命。
杜平一怒之下,便传令下去,再有人擅自撤退,在回去之后,便将舰长斩首,还要株连九族,方让那些船上的官兵止住了逃亡。但江淮军水师已经败局注定,无论如何拼命厮杀,也无法稳定住阵脚,败势已成。
眼见身边的舰只越来越少,杜平的副将吴波方大着胆子提议道:“小王爷,不是弟兄们贪生怕死,实在是周军水师的战舰比我们大太多了,而且他们速度又比我们快,根本无法贴上他们的战舰。使我们原来设想的,利用人数和舰只优势,登上敌舰打白刃战的战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现在战场上,敌我两军的形势相差太大。依末将看来,就算把那些逃跑的舰长们全杀了也无法扭转败局。不如还是暂时撤退回崇明岛,另想他法阻止敌军登陆江南吧!”
杜平听闻之后,亦是长叹了一声。如果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他有何面目见杜伏威?又有什么脸去和杜宇争那储君之位?
不过,再战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在现实的威胁面前,杜平不得不先考虑活命的事,毕竟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好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传我命令,向崇明岛暂退。待有机会时,再报此仇!”思索了片刻之后,杜平还是只有命令撤退。
好在现在江淮军水师尚有数量上的优势,在损失了近百艘断后舰只之后,总算主力撤出了战场,到了崇明岛的港口处停泊休整。
这一场长江口的大海战,以周军水师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共击沉了江淮军水师四百多艘战舰,击杀了有两万多名江淮军水师官兵。而周军水师则只损失了三十余艘战船,而且其中还多是小型战舰,可谓是一场大胜了。
许放这时派人来问周涛,想问是否需要继续猛追,依照周军战舰的速度,是完全可以跟随着江淮水军,一起到崇明岛的。
不过,周涛却是下令不用全力追击,只需远远地跟在敌人后面即可。他表示:如果一直猛追猛打,虽然是可以追上敌人,但江淮军见无法逃脱,难免会狗急跳墙,给周军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许放得到命令之后却是有些疑惑,派人询问:如果就这样放江淮军水师逃回了崇明岛,那他们得到了港口处江淮军的支援,修复船只后岂不是更难对付了?
周涛听罢却只是微微一笑,派人打出旗语,称早有安排,让许放不必担心。
……
两个时辰后,杜平率领江淮军的舰队向西逃了八十多里,见周军水师并没有全力追赶,只是远远地跟在自己舰队后面,方放下心来。
他暗忖,只要回到崇明岛的补给港口,自己修复船只,补充箭矢之后,便可和周军再战一场。届时,长距离作战,无法得到休息和补给的周军水师,就无法在自己面前占得什么便宜了。
没过多久,崇明岛就在眼前了。杜平看见视线中的岛屿轮廓,亦是心中大喜。他立刻喝令全体战舰进入港口之中,同时向码头打出旗语,要他们用码头附近高山上架设的投石机,向后面的周军战舰发射。
旗语打出后不久,杜平便见码头边的几个山头上果然有了动静,不少人开始在搬运石弹,投石机手们也在调试发射角度。
他于是便放下心来,指挥舰队进入了半月形的港湾之内。
不过,进入后不久,杜平便蓦然惊觉,发现有些不大对劲。
因为他一眼望去,崇明岛的码头上竟然一片狼籍,不少房屋还冒着火光和浓烟,象是刚刚遭受洗劫一般。在码头上甚至还可看见一些江淮军士兵的尸体。
“难道崇明岛遭受了周军的攻击?”杜平方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