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次第花开》:揭开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 堪称当今最优雅的佛学心灵随笔
内容作者简介
  希阿荣博堪布在书中,或睹物思人,或畅谈佛法人生。细细阅读一篇篇慈悲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智慧教法,让人如沐春风,感动不已,受益匪浅。本书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在情绪低落时,让我们生出对三宝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脱的决心。
  伟大导师法王如意宝的大弟子,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高僧
  希阿荣博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的弟子之一。
  二十余年来,他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发起、组织规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教弟子闻思修持佛法,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和喜爱。
  1995年,在德格玉隆阔建立扎西持林闭关中心,为藏族僧侣开设系统完整的佛教课程,并为在家众提供各种修行的便利条件。
希阿荣博堪布
希阿荣博堪布
导读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
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导读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珍宝人生》又是一篇谈佛法与人生的文章。现在这一类的文章很多,不知道我再写这一篇又会有多大的帮助,但不管怎样,我希望它至少不会增添大家的困惑。
有人说这种讲道理的文章不能太长,长了,读者就没耐心读完它,而我的文章似乎都比较长,看来的确颇考验读者的毅力。我有时也想,要紧的话得赶紧在前面说完,留到后半段再说,大概效果要大打折扣。不幸的是,这次新年教言结果又是长篇大论。很多人坚持读完了,却不明白一篇关于疾病的启示文章,为什么要东拉西扯地说上那么多。痛苦、无常、无我、因果、菩提心、暇满难得等大圆满外前行的主要元素都凑齐了,可是元素与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本想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很显然大家没有这个时间,我只好再写一篇小文介绍《珍宝人生》的结构和基本思路,希望有了导读,大家阅读时能感到轻松一些。
文章从我最近一次生病说起,讲到轮回中痛苦的普遍存在。当年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首先演说的是苦谛。痛苦乃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苦。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与无我相比,无常是更容易理解,也更显而易见的。观察无常能令我们比较快地体验到无我,所以文章接下来先讲无常,再逐渐过渡到无我。无我的含义远比无常深广。释迦牟尼佛二转法轮宣讲四法印的时候,也是从诸行无常开始,由无常讲到诸法无我。
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我是讲空性,讲无我也是讲因果。鉴于很多人在建立无我的见解时忽略因果的问题,所以我在文章中特别提到无我的一层重要含义是因果。
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阐述的主要内容。
无我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的见解。能听闻到无我法门是值得庆幸的,但对真正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仅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证悟无我,所以接下来文章第三部分讲到如何在生活中修无我。
同样的,在生活中修无我也要双管齐下,既要体认事物的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削弱对自身和外物的贪执来减轻痛苦,又要重视因果。我在文中举了藏地(注:本书中“藏地”指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集中居住区)高僧大德们的一些事例,其中特别谈到有关涉及三宝之物的因果取舍问题。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果是僧团共有之物,出家人不得私自取用,也不得私取公物赠与他人或布施给其他众生。法会供斋时,僧团的每位成员只能享用自己应得的一份饮食。至于参加法会的在家人是否也能与僧众一起用餐,这要看为法会供斋的施主的发心。如果施主供斋的对象是所有参加法会的人,在家人便可以享用法会上供应的饮食;如果施主供斋的对象仅是僧众,在家人便不能享用法会上供应的饮食。关于因果取舍,我们务必要严格依据教证、理证,不可想当然,不可信口开河。
随着无我的见解和体会不断深入、巩固,菩提心便会油然而生。我们终于确信一切都是无我的,这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由的滋味,而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众生因为不知道无我和因果而仍然在枉受痛苦。想到这一点,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要去帮助他们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好让他们不再冤枉吃苦头。这种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的发心,就是菩提心。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地修菩提心。根据大乘佛教的教义,菩提心与空性智慧在根本上是无二无别的。实践当中,树立无我的见解有助于激发、巩固菩提心,修菩提心反过来也是体悟空性最便捷有效的途径。初学者不具备无我的见解也可以先修菩提心,修到一定时候就会悟空性了。
文章到这里,由痛苦一步步讲到智悲双运,虽然为了压缩篇幅,很多问题都仅是点到为止,却也算涵盖了佛法修行的主要次第。如何去修,我们基本明白了,剩下来就是下工夫真正去修行。文章最后一部分讲暇满难得,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光阴,善用此人身好好修行。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仔仔细细列出十八暇满、暂生缘八无暇、断缘心八无暇,总共三十四种修行的违缘。我知道很多人看《普贤上师言教》时,都是把这一部分跳过去,直接看后面更有趣的章节。可是上师们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讲这些看似枯燥琐碎的内容呢?
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暇满人身——这个可以用来修行正法、寻求解脱的人身有多么殊胜。我们需要更仔细地去观察自己以及周围的人的生活,就像我在文章中说到的那样,结合实际去体会在这个世界上要具备得人身、业际不颠倒、闻佛法、生正信等等条件何其困难。
同时,文章第五部分也是对前四部分的总结。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这便是我写作《珍宝人生》的基本思路,应法慧等弟子的请求,在此做一简单介绍。
希阿荣博
藏历铁虎年一月二十三日
2010年3月8日
第一章.1.人是痛苦
一、人是痛苦
自从我病情加重以来,菩提洲网站每天都收到大量来信,询问我的情况。我内心感激之余,也暗自庆幸在这岁末年初的时节生这一场病,令远近许多人发愿放生、供灯、持诵经咒,实在是病有所值。
生病本是人生寻常事,这世上没有人不曾生病,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自己忍受病苦的同时连累身边的人一起担心操劳,谈不上有多少积极的意义。当身处逆境时,不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考验,看看从逆境中能得到什么于己有益的东西。很多情况下,疾病会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好机会。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人在病中,也许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伤心、烦恼的因缘是那样的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探讨苦的话题是不妥的。遇到问题和麻烦,一般人惯常的反应是尽力逃避或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然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大病,就再不能说“一切都很好,没有问题”或者“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担心”。我们不得不暂停下来想一想,痛苦是怎么回事,而人生又是怎么回事。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
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比如现代人的很多烦恼和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吃喝是生存必需的条件,好的饮食会令人感到愉悦,但这种愉悦不会随着饮食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如果其本质就是快乐的,你吃喝得越多应该越快乐才对。然而,过度饮食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这说明饮食的快乐里包含着痛苦。人们的生活方式、自以为快乐的一些行为,像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开车、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等,都会造成疾病。
同样,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那样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而来,办公室政治升级,各种关系处理起来令人头疼。个人财富增加后如何保管、保值和分配,都是操不完的心。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较之苦苦、变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的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分成八种。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除此以外,人们还在不同条件、情况下各自感受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的痛苦。
我们可以通过健身,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饮食规律,避免某些疾病,但想完全不生病却是不可能的,保养得再好的身体迟早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生病了,我们就得吃药,也许不能出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若是大病,我们还要住院,动手术,接受漫长而痛苦的治疗,日日夜夜同病痛抗争,有时候甚至觉得生不如死。
衰老也是无法逃避的痛苦。如果我们够幸运,没有夭折,那就不得不面临衰老的尴尬。头发越来越少,皱纹越来越多。明眸皓齿变成老眼昏花和一堆假牙。以前的事情记不住,后来连眼前的人也认不出。在我们最需要别人照顾、帮助的时候,我们衰老的样子却是那么令人反感、憎恶、不愿接近。我们只好孤独地等待死亡。死亡意味着离开自己亲爱的人、心爱的东西,抛下珍惜的一切,而我们最终却期待死亡的降临,仿佛那是一种解脱,好让我们不再孤独。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如果你把痛苦纯粹当作一种负面经历,总在想方设法避免它,或者认为痛苦是一种失败的表现,要是自己能力足够,一切都摆得平,就不会有痛苦。如果你这样想,毫无疑问,当问题、挫折出现时,你会感到分外压抑、焦虑和不公平。“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凭什么让我受这些苦”,你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无辜、最可怜的人。或者你跳起来指责、抱怨,说:“这都怪某某人,如果不是他那样做,我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样做也许能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某些情况下,逃避反而会加重我们的焦虑和恐惧。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令我们脆弱不堪,打击、挫败接二连三,生活真的变得比较惨。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有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和怨气,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接受痛苦的客观存在后,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拿疾病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病理常识,就知道如何相应地调整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或减轻病情。而不是像人们常做的那样,非要等到病发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甚至悲观放弃。在疾病与其他的痛苦面前,我们其实完全有可能保持尊严和从容。
某些情况下,我们能够利用自己对痛苦的熟知,通过破坏其形成的条件去阻止某项痛苦生成。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了解:生活中很多局面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也不是事到临头能改变的。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该面对的问题还得面对,该经历的痛还得经历,我们却不再那样感到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恐惧和焦虑。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当疾病降临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寂天菩萨的窍诀去应对问题。从医学的角度说,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医学研究都证明,健康、放松的心态有利于治疗,而负面的态度和情感,如愤怒、怨恨、忧虑等,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或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有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第一章.2.无常与无我
二、无常与无我
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希望、垂头丧气,那未免太愚蠢。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宣讲苦谛,目的是让我们认识轮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质。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
痛苦和快乐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有各自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万事万物皆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用佛教的术语说,即无我和无常。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总是被人忽视的事实。
时间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无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可是人们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突然遭受变故、生病、别离,才会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越是怕一个东西,就越不敢看它,越不敢看它就越害怕。人们与无常的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能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好好端详一下,会发现无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很糟糕么?
经常地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变迁,会让我们熟悉并逐渐接受无常。我们不再想方设法减少脸上的皱纹,为日渐松垮的小腹发愁,为离别而心碎,对成败耿耿于怀。我们终于开始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生命之流变,意识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熟悉无常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佛法修行的意义。
虽然我们常说人生苦短,但心里真实的感受却是来日方长,要做什么事情,以后有的是机会,急什么?人们总是认为无常离自己很远,不要说旁人的生离死别与自己无关,就算是自己遭遇重大变故,比如罹患疾病、亲友去世,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对无常这个基本事实的习惯性忽视。正在麻将桌上的人们,不会因为身旁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地震灾难的镜头而停止围城酣战。疾病康复的人们很少因为曾经经历的病痛和危险,而认识到自己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与之相比,内心的平和富足、亲情友情、慈善助人的行为等对自己更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不是说大家不能积极乐观,而是在乐观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暂。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
当人生走到尽头,除正法外,什么都帮不了你。纵然富有四海,也带不走一针一线;位高权重,也带不走一奴一仆,就连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不得不舍弃。那时,唯有恶业对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个世界都与你为敌,他们也无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闪闪的箭。
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在试图向我们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事物皆观待因缘而生灭。
因缘是指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条件。因缘具足就会产生现象,因缘缺乏现象就不会产生,因缘变化则现象变化,因缘消失则现象消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缘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因为事物都是缘起的,不可能恒常不变,也不可能有一个不需要条件而自生自有、完全独立的“自我”。这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安全感的幻想,多么令人绝望!
然而,像无常一样,无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只是因为人们坚持认为事物是固有、实存的,并且认为只有这样,人生才有立足点,才会幸福,所以极力抗拒“无我”的观点。
的确,不要说体悟无我,就算在概念上初步理解“无我”,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不是明明存在么,我们有各自的身体、思想,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桌子、墙、水,都看得见摸得着,怎么会无我呢?
龙树菩萨在《中论》、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智慧品中,对无我进行了完整、详尽的阐述。这里,我们只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对无我的观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是为了方便指事和沟通,才说“我”、“自己”,其实找不到一个固有、实存的“我”。
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减肥之后,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里了呢?实际上,减肥之后,我们觉得自己当然还是原来的自己,不但没有缺损,反而更加完美。肉体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胖的身体还是一个瘦的身体,我们都认为那是“我”,那么“我”就是可变的,可变的事物不具有永恒性,而是随着外部条件及内在成分的改变而时刻变化。既然时时在变,哪里还有一个实存的我呢?可见,以肉体为我,不过是一种幻觉。
如果血液、体液、内分泌物是我,那么每次出汗、流泪是不是“我”都在变小?如果张三的血液就是张三,那么当他向李四输血后,根据血液是“我”的假设,新输入的血液就是李四,而这些血液来自张三,前面说了,张三的血液就是张三,这么一来,岂非李四就是张三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样的血液,既能在张三体内流淌又能在李四体内流淌,恰恰说明血液不是“我”。构成人体的地、火、水、风四大因素都可以如法炮制加以分析。
其实,得出“身体不是我”的结论并不难。
看看以前的照片,那个被人抱在手里,还没长牙,只知道傻笑的小孩真的是我吗?那个我到哪儿去了?如果那个是我,现在看照片的这个人又是谁?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身体,作为处于连续不断、无穷无尽的逐渐变化中的聚合体,会存在几年、几十年或者上百年,而思想、情绪、感受等心识却是念念生灭,更不具常一性。
如果身体不是我,刹那变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然而,无我并非断灭。生命是前后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的。
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固然早非一事,却又相续不断。何以故?因果不虚也。生命的迁流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前后传递的因果关系。在前的肉体和精神的行为影响在后的行为,每一状态的生起都依赖之前的状态,生生不息,变化不止。死亡不过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变化而已。因果的传递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
人是无我的,物也是无我的。
自然科学的发展让无我的概念更易于理解了。所有物体都可以一再分解,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佛经上称为微尘的东西组成。这些微尘根据一定的结构、比例关系不停地高速旋转、运动,所划出的运动轨迹被人们误认成实在的物体。
就像夜晚手拿一支点燃的香快速划圈,会看见一个光环,而光环并不实存,只是香头划出的轨迹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
如果把人体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常人眼中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消失了,变成水、钙、磷、铁等矿物质,各种气体及碳水化合物等。若进一步调大显微镜的倍数,上述这些物质又消失了,变成一堆分子。分子再分解,就出现原子,如此无止境地分解下去……
大乘佛教中观派的著作中对此作过详尽的论述,认为常人看似实有的东西与虚空无二无别。
当然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还没有最终印证这个观点,佛教内部也存在不同见解,但不管怎样,到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成果已具有足够说服力,使人们相信没有实存、常一的我,即使物质分解到最后不是虚空,而是有一个终极微小的物质单位,这个单位也不可能是“我”,否则,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数不清的“我”,而同时“我”也存在于空气、水、泥巴里,这样又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有实存的我,那么哪个是我?
第一章.3.证悟无我及因果取舍
三、证悟无我及因果取舍
能够听闻到无我的观点是值得庆幸的,它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宇宙人生真实面貌的全新视角,也是一副止息痛苦的妙药。
但是只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亲证无我。
探讨无我的问题,目的不是做智力游戏,而是为了有效地息灭痛苦。
佛经上有一个绳子和蛇的比喻:某人在黑暗中走进一间房,误以为地上的绳子是毒蛇,因而惊惧万分。此时若有人告诉他那只是一根绳子,不是毒蛇,他或许将信将疑,但心里的恐惧不会完全消失。如果把灯打开,在他亲眼看见地上是绳子而不是毒蛇的刹那,他的心里便彻底没有恐惧了。
同样道理,我们在轮回中,因为错觉、误解,把因缘和合、念念生灭的东西执著为实有、常存,而感受各种痛苦。现在虽然听佛陀宣说了无我的道理,在理论上知道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但我们还是会有痛苦。只有当证悟无我时,困扰我们无量劫的痛苦才会在当下消失。
如果我们不去努力证悟无我,而只是把无我的观点当作一种知识储备在脑子里,就好比一个病人把医生开出来救命的药方当文章欣赏,而不去按方抓药、治病救命。光读药方是治不了病的。懂得无我的道理之后,应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修行中去,时时处处体认无我,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对治痛苦。
初学者很难直接体验到无我,但可以经常提醒自己: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不断强化这个观念,也会相当有帮助。
比如生病了我们一般会说:“我不舒服!我很痛!我很惨!”这时候如果我们提醒自己:没有我,只是这个肉体的某些部分、某些功能出了问题,不舒服、疼痛也只是一时的感受,而感受随时在变化。仅仅是知道没有一个实存的我在生病、在受苦,都会令心里的焦虑、恐惧放松很多。
我有一位弟子,一次不小心割破手指,他痛得倒吸一口凉气,自言自语地说:“我执真强!”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感到痛苦时,就对自己说这是我执,而不要把它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这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面对、承受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把当下纯粹的苦受扩大,演绎成悲惨的故事,甚至是连续剧,掺杂进太多不相干的情节、评判和议论。
本来割破手指,找出创可贴自己包扎一下就没事了。可是有的人不去找创可贴,反而坐在那里想:太疼了!流血了!伤口如果感染就要得破伤风了。破伤风可是会要命的!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孩子怎么办?房子怎么办?还有人欠我的钱,他大概就不会还了。我还有很多计划没实现,这么早就离开人世,太不公平……如此想着,这位割破手指的老兄可能就真的惊吓、悲愤交加而发心脏病了。
这个例子听上去有些极端,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很多事情的反应不是与这很相似么?
无我有助于减弱对外物的贪执。
比如,在一般人的价值观里,钻石和石墨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同,它们是同素异形体,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形态。
钻石和石墨都是纯粹由碳原子构成,只不过由于碳原子的排列结构不同,硬度、结晶色才产生差别。钻石是目前最硬的物质,石墨却是最软的物质之一,钻石光芒璀璨,石墨却没有光彩。然而,钻石并没有不变的钻石性,石墨也没有不变的石墨性,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碳元素。
可是由于人们的妄执,两者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钻石被镶在王冠、项链上,成为财富、奢华的象征,而石墨却只是磨成粉和黏土一起用来做铅笔芯。很多人对钻石梦寐以求,得之喜,失之悲,对同样由碳元素构成的石墨却毫不在意。
我们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攀缘心、分别念、错觉投射在物体上,执著贵贱美丑,枉受痛苦。
事物无我,却能随缘显象。这其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因果律。
曾有对佛法完全不了解的人问我:“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佛教的信仰,你会说什么?”我想了想说:“信佛就是相信因果。”
佛法的无我、空性等观点虽然殊胜,但一般人不容易理解,若陷入断灭、单空的观点中,见解和行为便会与正法背道而驰,那样的话,觉悟、解脱就遥遥无期了。我认为初学者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易于实行,同时也是最深奥的因果入手,会比较稳妥、有效。
从实践的角度简单地说,相信因果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不想感受痛苦,就舍弃会带来痛苦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想快乐,就培养会带来快乐的心念和行为。
有人会说:“我学佛精进,行善积极,可为什么还会遭遇不幸、坎坷,而有的人尽做坏事,却逍遥快乐。这不是没有因果吗?”
我在以前的开示中曾提到:人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行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就像野草的种子播进土里不久就会长出草来,而青稞播种后却要等来年才开花结果。
因果真实不虚。
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它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所以,我们今生的遭遇不全是今生造作的因果,有一些是前世的因在今生成熟的果,今生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有一些要到后世才显现。
行善积德却遭遇不幸,《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可作为解答:“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持善法创造出新的因缘,改变了原来的因果,所以重罪轻罚。本该在后世以更惨烈的方式体现的果报,在今生投身为人尚有取舍的自由时成熟,以后就不会再受此一报了。
日常生活中的因果取舍要谨慎,涉及三宝之物,尤其是僧众饮食的因果取舍更须细致入微。
当年喇荣五明佛学院供斋,就如何处置僧众当天未吃完的食物的问题,法王如意宝曾专门召集全学院的堪布、活佛讨论。因为供斋的食物是僧团的共同财物,若处置不当会招致严重果报。如果把吃剩的食物倒掉,是浪费,也是不如法的。若把供斋没吃完的食物给小动物吃,给的人和受的动物都将造作下地狱的业。同样,把没吃完的食物给人吃,给的人和受的人也都将造作下地狱的业。
大家查阅各种经典并经过深入讨论,最后决定:供斋期间,当天没吃完的食物应该卖掉,用所得的钱第二天再买食物供斋,如此循环直至终竭。、 法王如意宝曾经说:“有时觉得自己往生肯定没问题,心里为此很高兴;但有时又想到小时候在洛若寺出家,大家都很疼爱他,除了每人定量分得的一份食物外,管家们常常额外给他一些吃的。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有时会害怕不能往生了;也很为当时的管家难过,他们也背负了严重的果报,如今不知他们在哪里。法王如意宝常请学院僧众为当时的管家们念经,加持他们早日解脱。
受到法王如意宝的影响,我对涉及三宝之物的因果取舍也非常谨慎,去寺庙讲课、访问等从不轻易吃僧团的任何食物,万不得已要在寺庙用餐的话,也必定交给寺庙相应的钱。
佛经中有云:“涉及三宝之物当中,僧团的食物因果最为严厉。”
如果有人把佛像身上的衣服、饰品等拿来自用,之后心生惭愧悔恨,再买新的衣服、饰品等装饰佛像,并励力忏悔,这个罪业有可能清净。然而,居士享用僧众的食物,或者出家人享用自己本分之外的僧团共有的食物,即使后来归还并忏悔,此罪业也无法完全清净。
以前,托嘎如意宝的弟子白玛旺扎堪布在札熙寺讲学时,特别强调修行人要重视取舍因果。他自己的行持就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堪布一无所有,走到哪里只随身背一筐书。寺庙冬天开法会,僧众烧火煮茶煮粥。一天的法会结束后,有的僧人便把未烧尽的木炭拿回自己的小屋用于取暖。白玛旺扎堪布每次都会拿同等数量的木柴来换取已用而未烧尽的木炭。他说:“僧众的食物自不必说,就是僧众共有、已使用过的木炭,拿去自用,是不是要背负果报,也很难说,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我们平时说话,哪怕是探讨佛法,都应该非常小心地取舍因果。”
我年轻时跟随才旺晋美堪布学习,堪布常常说他曾经造了一个深重的恶业,为此他一直在忏悔。有时课堂上跟我们讲起来,他都会后悔得直掉眼泪。
当年他在佐庆熙日森佛学院学习时,从拉萨哲蚌寺来了一位格西,口才佳,好辩论。有一天,上师格日堪布讲中观,格西进来坐在一旁听课,态度不是很恭敬。格日堪布讲课的风格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是慢慢讲,娓娓道来。上师讲到空性的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时,坐在才旺晋美堪布身边的格西把上师的话重复了一遍,边说边摇头,大不以为然。堪布为此不太高兴,下课便找到格西,要跟他辩《俱舍论》。格西辩到中途出错,一下被堪布抓到把柄。堪布得意地说:“世亲菩萨和他学派的所有后来者都没这么说过,你这个黑皮(因为格西长得比较黑)真是信口开河!”为这一句话,才旺晋美堪布后悔不已,并且终生不再与人辩论。
第一章.4.菩提的训练
四、菩提的训练
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依赖各种因缘,念念生灭,没有什么是完全孤立、自给自足的。
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菩提心的训练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事实。
每次去医院,看见病房、走廊、大厅里到处是人,老的、少的、生病的、陪伴病人的、哭喊的、沉默的,每个人都在受苦。我的心里充满悲伤,真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让他们快乐一些。
疾病使人们比平常更加脆弱、敏感。这时,来自他人的关爱,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体谅的微笑、一个谦让的表示,也会对患者有帮助。
最近一次去医院,有弟子帮忙联系了快速通道,不需要排队直接就接受了体检。很感谢这位弟子,他工作非常忙,那天却抛开所有事务,一大早就陪我到医院,前前后后地打理安排。
检查出来后,听说这家医院的体检中心一天只能接待十来位病人,普通病患通常需要提前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预约、排队,才能得到一次检查及与医生面谈的机会,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想到因为我的插队,后面的病人不得不等待更长时间,有的重症病人多耽搁一天,病情就会多恶化一步,有的病人从外地来,住在条件很差的旅馆里等待接受检查,每多滞留一天就要多花一天的住宿费,对很多贫困家庭来说,一天的住宿费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觉得自己不但没有帮助减轻他人的痛苦,反而无意中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麻烦,心里难过极了。
我们常说利益众生,然而,“众生”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而不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形态各异却具有同样的觉知能力、能感受痛苦和快乐的一个个生命。
我们往往因大失小,担心过于关注眼前的个体,会导致失去整体的视角和心胸。所以,口头上对“众生”充满感情,行动中却对近在身边的亲友和同事们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孤独熟视无睹。
的确,作为大乘佛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福祉,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因为各种因缘来到我们面前,需要帮助和关爱的每一个有情的来世以及今生、日后以及眼前的安乐。
佛教许多经论中都谈到痛苦及痛苦对觉悟的意义,历史上也有大量修行人终身选择比一般世人更艰苦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痛苦是美好的,是所有人都必须追求的。一切众生都希望得到快乐,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相信我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安乐,为了获得满足感。总是提醒自己:众生在这个层面上的共同性,有利于我们培养同理、同情心,也能让我们更加顺利地发展菩提心。
我在本书第三部“走出修行的误区——菩提心”中,讲到了生起、巩固菩提心的具体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普贤菩萨曾发愿:“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这正是对愿菩提心的具体阐释:其一,希望众生远离挫折、痛苦、磨难,经常感受快乐;其二,希望众生真正趣入正法,信受奉行,由此摆脱轮回的痛苦,并最终灭尽烦恼,成就无上正等觉。
或许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人都不求出离轮回,只求眼前离苦得乐。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应该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让贫穷的免于匮乏,让患病的得到照料,让孤独的得到关爱,让受蔑视的感到被尊重,让受冤枉的感到被理解。这是菩提心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以解脱为目标、舍弃对今生和来世安适的希求,但不能因此不尊重他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和对现世福报的追求。
对修行人而言,生病使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众生的痛苦和他们对健康快乐的渴求。
平常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就该拥有的东西,像能看见这世界的五彩缤纷、能听见鸟语、能闻见花香、能尝到酸甜苦辣、能感受风静凉恬、能哭、能笑、能跑、能跳,乃至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都不是随时想有就能有的。
身体健康的人往往忽视健康的可贵,不知道没有病痛的身体多么自由轻松、令人羡慕。因为不知道可贵,所以不知道希求。
难怪天道众生虽然受用具足、无衰无病、无忧无虑,福报比人大得多,却少有解脱的缘分。他们生活得太安逸,不知痛苦匮乏为何物,又对安乐富足习以为常,很难生起求解脱的心。天人只有在漫长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突然警醒,原来痛苦堕落时时刻刻都在逼近,而再想做点什么以求远离痛苦,已经来不及了。
人不一样。人无可避免地要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忧患变迁,他本能会对痛苦生起畏惧、躲避之心,希求安乐。如果有正确的引导,他会进一步认识到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富贵、健康长寿等幸福也是无常的,终不离痛苦。
轮回中痛苦普遍存在,要想彻底地离苦得乐,只有解脱轮回。
第一章.5.烦恼即机缘
五、烦恼即机缘
虽然我们拥有的一切不算完美,无论我们怎样在意保养,身体都不免生病、衰老;无论我们怎样精心筹划,人生总有不测风云、旦夕祸福,但是这样一个多灾多病、充满不确定性而且烦恼重重的人生,佛陀却说,是我们解脱的最好的机缘。
人生苦乐参半,有足够的痛苦让我们生起对解脱的向往,又不至于太过痛苦而无力无暇朝解脱的方向努力。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
对这样如珍宝一般的人生,它的启示,它所创造的机会,我们常常因为忙乱而无暇去领会、利用和珍惜。生而为人,有多难得,我们以前并不知道。
佛经上说:若有海洋如三千大千世界般广阔无涯,海面上漂浮一根木轭,上有小孔,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木轭随波逐流、任意西东,它无心找寻盲龟。盲龟在海底深居简出,一百年才到海面来一次,即便来了,它也看不见木轭,自然不会存心追逐木轭。这盲龟与木轭相遇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偶然的机会,在盲龟百年一次浮出海面的刹那,也有可能正好把头撞进不早不晚刚巧漂流到那里的木轭上面的小孔里,而我们获得人身比这更难。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目前拥有的种种利于修行的条件,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毫不稀奇。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真正拥有八种闲暇、十种圆满,能利用这难得的人身追求解脱的人少之又少。
作为人,我们暂时免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的痛苦愚痴,也不会像长寿天的天人那样,因误认为没有善念恶念的禅定就是解脱而失去修法的机会。然而,同样是人,有些人却生在蛮荒、未开化之地或者无佛出世的暗劫,不闻佛号,不分善恶,不知取舍;有些人天生心智有缺陷,无力闻思修持佛法;有些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使他们终身没有机会接触佛法。
相比之下,我们要幸运得多。漫长的轮回中,我们投生为人的时候,世间有佛法,且由于宿世的因缘,得闻佛法并心生欢喜信仰,入佛门得善知识指导,生存、生活方式与正法不相违背。这种具足修法的有利条件,并真正用于修行的人身,被称为珍贵稀有的暇满人身。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脱。
留意观察,我们会发现有太多的人不是缺这个条件就是缺那个条件,而无法真正离苦得乐。因缘具足才能入佛门、求解脱。虽然从世俗的角度来说,一些人也许聪明能干,但这种聪明能干只是用来谋求衣食,甚至用来造恶,好不容易长劫累世积累福报得来的这个人身,不但无义空耗了,而且还成为投生恶趣的因缘。
放生的时候,我同贩卖和宰杀牲畜、鱼虾的人打交道,同他们交谈。有些人自己也并不想以杀生为业,既辛苦又不体面,但他们有的就生在世代以杀生为业的家庭,子承父业,别无选择,或者实在没有其他的技能,只好靠杀生来养家糊口。
想想他们真是可怜,同样是为了生存,很多人可以做更加轻松体面的工作,而他们却必须成年累月在市场禽畜肉类区令人作呕的腥臊恶臭里生活。我也知道,生存、生活方式很难一下改变,但只要有可能,我总会劝他们加入放生,哪怕只是出一点点力气也好。
这个世界上像他们一样,靠杀生、欺骗、偷盗、邪淫等方式谋生的人不在少数,所谓业际颠倒就是这样。他们需要造很大的恶业,才能换来少许衣食享用。虽然历史上一些大成就者也示现成猎人、屠夫、盗贼、******等形象,但那是为了度化、接引不同根基、不同因缘的众生,是出于菩提心而不是因为自身的贪嗔痴和罪障才那样做。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庆幸,不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自己都不用从事与正法相违的职业,而照样能吃饱穿暖。
这几个月以来,我常常在医院走动,先是家里亲人生病入院,后来自己心脏问题加重也不得不去医院治疗。这使我有机会接触一些医生、护士、病人,并与他们交上朋友。
他们大都不信佛,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认同佛陀的教法,而是他们之前根本没有机会了解佛法,所以尽管对痛苦、对无常有认识体会,却也无可奈何,不知道人竟然还有可能从痛苦中完全解脱出去。
我不禁再次感念自己的福报,生在一个佛法兴盛的地方,从小就深信因果,并且知道只要自己努力行善、修行就能够解脱。十几岁,我离开家,兴冲冲去异地他乡,跟随上师学习佛法。那时候,我就坚信自己这一生所能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寻求解脱。
这种了解、这种信念,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观、价值观混乱的时代里,要自始至终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很难,有太多的诱惑、太多似是而非的理由,让我们怀疑坚持心中的良善是否真有意义。
有时候,善良的举动会招来质疑甚至毁谤。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解脱,如果解脱之道不是远离贪、嗔、痴,不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很容易便会迷失在对贫穷、蔑视、责难、羞辱的恐惧和对富贵、尊崇、荣耀、赞美的向往中。
这次在病中,我曾想自己恐怕要离开这世间了。医院的专家们对我的病进行会诊,我望着诊室窗外凋败的冬景,心想很多人会因为我的离去而痛苦。我的母亲,一生坎坷,八十岁了却还要遭受丧子之痛!我的弟子们,善良、虔诚,对佛法那样渴望、珍惜,那样精进地修行。能够成为他们菩提路上的道友,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协助他们前进,我是多么高兴!我若走了,他们会伤心。还有其他许多尚未做完的事,我多么希望能对参与的人、相关的人都有所交待……
人到这种时刻,往往会有些牵挂和悲伤,我也不例外。不过,长期的佛法修行使我几乎立刻就意识到这种伤感是无谓的,人生就是这样,无法圆满,各人有各人的因缘,放不下也没有用,倒是应该考虑如果不得不舍弃这个人身,自己是否有把握解脱。
我的外甥女嘎姆前段日子生病住院,病危通知书发下来,她异常平静。她说她从小身体不好,总是担心自己的病连累家里人,这次如果真的过不去这一关,就希望能早点走,不要拖,不要让家里人受累。
人生虽然短暂,但她很高兴自己做到了戒律清净,所以面对死亡,她一点也不惊慌,她相信上师三宝一定会加持、引导她顺利往生净土。我很佩服嘎姆,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这样淡定。她对这个世间是真正一点也不眷恋的,尽管她从不抱怨,永远都和风细雨,一副心满意足、怡然自得的样子。自她入院到后来病情好转,先后换过三次病房。每一次,同室的病友都会被这位小小的出家人不同寻常的镇定柔和打动,继而对佛法生起信心。当时我想,疾病和死亡来临时,希望自己也能像嘎姆以及其他真正的修行人那样平静从容、无怨无悔。没想到,考验我的时刻很快就来了。
轮回中得人身犹如昙花一现,来之不易的暇满人身一旦失去,想再得,千难万难。
很多人没来由地相信轮回是一件浪漫的事,想当然认为自己来生肯定还是做人,甚至还能回到今生今世的种种因缘中,继续一段段爱恨情仇的故事。这种想法实在有些一厢情愿。如果自己能决定,我想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死了,但事实不是这样。可见临到命终,一般人都做不得自己的主。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便是。”
来生是否接着做人,要看这一生的行为。来生若要得人天福报,今生必须远离十恶业、行持十善业。要进一步得到暇满人身,则需守护清净戒律才能得到可用于修法的闲暇,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才能得到圆满,而且还要有清净的发愿。
检视一下我们平日的言行,不要说菩萨戒、密乘戒,就是基本的在家人的居士戒、出家人的别解脱戒等等,是否能圆满守持呢?想到这一点,就会知道再得闲暇的把握微乎其微。就算戒律清净,具备获得闲暇的因,而获得圆满的因——上供三宝、下济贫乞等善法,平日又能做到多少呢?即便有可能做到严守戒律、慷慨博施,是否还有清净发愿?
也就是说,要发愿来生再得有助于修行和解脱的暇满人身,或者行持一切善法都不忘以菩提心来摄持自己的言行。唯有三方面因缘具足才能得到暇满人身。
如果不抓紧现在的机会,让宝贵的光阴空耗过去,那么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恐怕都不可能再拥有如此圆满的修行条件了。那样的话,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止息痛苦,获得解脱呢?
看过《喜乐的曼达拉》一书的人大概有印象:
1993年秋,我从喇荣五明佛学院去德格印经院请法本,途经家乡玉隆阔时,有一位老人把祖传的土地供养给我修建道场(即后来的扎西持林),当时与我同行的三个人纷纷发愿,待道场建成后,愿为我供应糌粑、当司机、当侍者。
发愿当侍者的德勒来自青海果洛,是我此前一年在果洛顿达寺讲课时认识的。他对法王如意宝信心巨大,我讲完课回五明佛学院,他也一道跟着来了。那时他曾无比欢喜地向我谈起他的学习计划,但是没想到,其后不到三年,他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三岁。我曾看见许多像德勒一样的年轻人,对三宝充满信心,对修行满怀热情,然而死神却没有给他们留出多少修行的时间。
修行,永远不嫌太早。
当年,我与来自炉霍的日布多杰活佛同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求学。我们常常说,希望以后能一起去莲师修行的圣地青朴神山闭关。后来,因遵循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教言,我四处弘法,忙忙碌碌间光阴荏苒,至今也没有机会得偿夙愿。恐怕这一辈子也很难有机会了。我最要好的朋友、我的师兄——日布多杰活佛虽然也没能按照自己最初的设想去青朴神山,但他却在五明佛学院后山持续闭关修行,到如今已经十几年了。这让我敬佩不已,也羡慕不已。
人生充满起伏变化,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计划都无法实现,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满难得,今已得,人寿无常,死期不定,务必要精进修行,才不辜负这珍宝人生。
自去年11月以来,我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心绞痛加剧,夜不能寐。因忙于各种事务,无法分身,直到今年年初才去医院体检,结果堪忧。菩提洲网站公布这一消息后,各方佛子纷纷报名参加放生、供灯和金刚萨埵百字明共修。
为了表达对大家的感激,我在治疗间隙陆续完成此文,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自生病以来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因病痛困扰、体力不济,文章难免颠倒杂乱、词不达意。有不对的地方,我在此请求诸佛菩萨宽宥,各位读者体谅。啰嗦这么多,其中若还有一两句话能对各位佛子有所帮助,我也就不胜欣慰了。
以前我常告诫他人:“生病了亦不要懈怠修行,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观察体会痛苦、无常,修出离心、菩提心,把疾病转变成解脱的契机。”话虽如此说,若不是自己大病临头,的确很难体会人在病中不辍修行需要多么大的安忍和达观。尤其心脏病,猝不及防,突发之时而要安住,几乎不可能!我真心佩服那些乐观面对疾病、坚持带病修行的道友,感谢他们为我做出的榜样。同时,也愿一切众生都远离心脏病等突发疾病的困扰,在病痛的当下也能安住、修法。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包括为我治病的医生、护士和照顾、陪同我的各位弟子。我的病情报告刚出来,有一位弟子当即就发愿今生放生三亿条生命。后来,通过网站报名共修,不少人发愿今生放生一亿条生命,有人发愿供灯几十万盏,也有人发愿念一千万遍百字明。一位叫香巴措的小朋友,才几岁,听到我生病的消息后,发愿念一百万遍百字明,而且家境并不富裕的她还发愿从现在开始放生,希望这辈子能放到一千万条生命。有的弟子跟我说,今年春节将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一个春节,因为从除夕到初五,每天他都会去放生。
我真心随喜大家放生、供灯、持咒的功德。
我无德无能,病不足惜。请大家不要把修持善法的功德仅仅回向给我,而应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希阿荣博
藏历铁虎年十二月三十日
2010年2月13日
恰逢殊胜的释迦牟尼佛节日
第二章.安乐
第二章
安乐
什么是执著?怎样算放下?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2008年7月底,上师旧病复发。治疗过程中,上师就痛苦与安乐的关系作了如下的开示。
以前有弟子问我:“怎样才能安乐?”
我想这是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放下执著就会安乐。”
可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种简单直接的答案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
什么是执著?怎样算放下?这些都是问题。所以,当弟子再次问我怎样才能安乐时,我便反问道:“你现在感觉如何?”
安乐,说到底,是一种心的感受。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如果你试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多变而易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但走近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尽管如此,天空还是经常出现浮云。
在我们心性的天空中,情绪的浮云聚成云团,构成我们的心境。快乐满足的情绪多,心境便安乐。
什么是快乐呢?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
事实并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里也充满快乐。口渴的时候,喝上水就会感到快乐;肚子饿了吃东西就会快乐;上了一天班疲惫不堪,回家的地铁上意外地坐到一个座位,你会快乐;那颗蛀牙困扰了你好几天,医生把它拔除的那一刻,你很快乐;闷热的夏夜里一丝凉风、烈日下路旁的一片树荫,会令你快乐;甚至最平常的呼吸也会给你带来快乐……
静坐的一个入门方法便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心静下来,就会体验到,每一次气息的吐纳都充盈着喜悦的能量。即使在纷扰的日常生活中,你也能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了,鼻塞流涕让人很不舒服,可是两天后,当我们突然发现鼻子通畅、可以正常呼吸的时候,我们简直高兴坏了:原来能用鼻子顺畅地呼吸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
看得出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可是人们要么因为心不够静,察觉不到它们,要么因为快乐转瞬即逝,来不及充分感受。
如果人们能像观察自己脸上的斑点皱纹那样,去了解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动,就不难发现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如果人们不是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佛法告诉我们: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著和对周遭事物的执著。
人们相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想法、我的房子、我的朋友……可实际上,这只是由于不了解自己而造成的误解。
关于破除我执的方法,《中观》和《入行论》中讲得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一个绝对存在的“我”。
每天早晨你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人是你吗?
生物课上老师告诉你,人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也就是说一直在变化,组成你身体的细胞不断在死亡、再生。也许你觉得一定范围内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只要维持一个“度”,你就还是你,正如水在冰点和沸点之间无论怎么变化仍然是水一样。可是,拿出你三岁时的照片看看,你还会坚持认为在自己身上存在这么一个“度”吗?阔别几十年的亲友见面往往感叹:简直变得认不出了!而之所以还知道是“你”,因为“你”不是孤立的,在你与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中,还能找到昔日的痕迹。这种联系、这种相对身份,便是他人识别我们以及我们识别自己的依据。
世界上没有凭空来去的人。
了解到这种相对性,我们就会意识到,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
我们不仅误解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对自己的内心也知之甚少。
对许多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人就是“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机会安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自己:此时此刻自己感觉如何呢?是饱还是饿?是冷还是热?是疲倦还是精力充沛?是安静还是躁动?听上去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可并非每个人都能立刻答上来。
很有意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可能对地球那边美国大选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却不知道自己身心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习惯性的心不在焉使我们错过了解自己的大好机会。
《阿含经》中讲述了“四念处”的修行法门,就是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地觉察自己的身心。
在这种了了分明的觉察中,很多烦恼消失无踪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你身体某个部位感到疼痛时,你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观察这个“疼痛”,包括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的程度、疼痛程度的变化……很快,你会发现疼痛感缓解了。
同样的,当自己被愤怒、嫉妒、恐惧、烦躁等情感困扰时,注意观察。
拿最具伤害性的负面情感——愤怒来说,愤怒也有从酝酿到爆发的一个过程,就像着火,开始只是几颗小火星,后来发展成火苗,风一吹,才越烧越猛,成了一场大火。许多人要等到火焰冲天才意识到着火了。可是,如果留心观察的话,火星或火苗刚起就上前把它扑灭,大火就烧不起来了。你甚至可以不急于去扑火,袖手旁观也无妨,看看火是怎么烧起来的。也许你还不知道,通常在火上扇风、浇油的就是喜欢恶作剧的那个你。现在你跑出来做观众了,没人帮忙,火烧得不起劲,一会儿自己就灭了。
其他情绪也是这样,不要被它们推着到处乱跑,转过身来正视它们:看它们从何而来,往哪里去!
一切都会过去,包括具伤害性的负面情绪。
在你妒火中烧、大发雷霆、愁苦不堪、惊慌失措、满腹委屈的时候,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会好起来的。
事实上,你就是想不间断地生一辈子气、发一辈子愁,也是办不到的。
前面我们讲到自己与外界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这种自他的相通性为我们训练菩提心提供了机会。
我们追求幸福快乐,不想受伤害,我们被人误解会感到委屈,我们希望受关注,被体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扩展开来,芸芸众生都有这些相同的希冀渴望。
熙熙攘攘的街头,迎面走来的男人、女人、穷人、富人、你喜欢的人、你不喜欢的人,他们都和你一样希望幸福安乐,虽然他们追求幸福的手段也许很笨拙。这样的想法使我们很自然地生起同情、宽容之心。
安住在负面情绪中,而不是压制它,也能帮助我们培养菩提心。
焦躁、愤怒、嫉妒、恐惧、烦闷、疾病等等都让我们痛苦,这时我们想:还有很多众生和我一样在受苦!为了他们,为了自己,我一定要学会摆脱痛苦的方法。
寂天菩萨说:“我们生起菩提心,就像是乞丐在垃圾堆里找到稀世珍宝。它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满足我们所有的希求。”
不了解自己的另一个表现是不知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自己目前的外表、才智、地位、财富、受用,好了还想更好,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追求更好上。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痴心不改硬要在这个缺憾的世界里追求完美,会有结果吗?永无止境地追逐,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了追求生活的富足安逸而苦恼或者忙得忘记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不快乐,而一生却已经过去了。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众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著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法王如意宝曾说:“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舍弃今生,但也不要太贪心。”世间人追求的富贵同时也是负累。
从前华智仁波切隐姓埋名,在化缘的途中为一名亡者做超度。当亡者往生的瑞相全部出现后,家属高兴地供养给衣衫褴褛的华智仁波切三匹马以表示感谢。华智仁波切说:“我不需要任何供养。有了三匹马就会有三匹马的烦恼。”
有人说藏族人生活条件那样艰苦,虔诚地信仰佛教并没有让他们的社会更发达,生活更富足。可是在藏族人心里,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龙树菩萨曾经发愿:来世一不投生到富贵人家,二不投生到过于贫穷的人家,最好是投生到有吃有穿的中等人家,既不用为衣食操心,也不会为富贵所累,平稳安乐,最适合修行。
藏地很多人一辈子知足常乐,只求温饱。他们相信内心满足时感受的安乐,是富贵受用无与伦比的帝释天也享受不到的安乐。
人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必须要这样要那样才会快乐,完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当一些突发事件,如疾病、灾难,打断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到快乐。
除了对自己的误解外,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也存在误解。
生活中一些基本事实显而易见,人们却总也认不清,比如说无常。
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中,而我们本能地想追求安全感、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生活往往会不顺我们的心。人们常感叹人生失意,事实上那种挫败感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对无常的体验。
如果你承认无常是生命的规律并接受它,你就会放松下来。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不称心如意、没有安全感。你会懂得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斤斤计较于得失亦是无谓的。
认识并接受无常并不意味着你会变成一个悲观主义者,生活在你眼里从此将一无是处。试想在你认清无常的事实之前,不管是苦是乐,你不是一直都活得挺来劲的吗?而无常又何曾有一秒钟离开过你呢?
有时我们甚至要感谢无常。
因为它,我们不会一直痛苦下去,我们总是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就像现在,在苦恼愚痴了无数劫之后,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找寻到安乐。
佛法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和空性。
相信因果和建立空性的见解,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放下执著,获得安乐。 这两点,以后有机会我再细讲。
希阿荣博
上师于2008年7月底口述,弟子记录整理
第三章.序言.从玉树说起
第三章
从玉树说起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无常是好的、温和的、可以接受的,
而某些无常是不可接受的,那么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意。
缘起
玉树地震以来,一些弟子向我表达心中的困惑:为什么灾难如此频繁?为什么在佛法兴盛之地也会发生灾难?佛法的加持力何在?为什么修持佛法还是不能避免无常?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少。
我没有立刻给予解答。一来,现在仍然是为地震死难者念经超度的共修法会期间,我希望大家都能专心为逝者念经回向,不受其他事情过多的干扰;其二,这些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且自去年底以来我便一直在病中,每天吃药、治疗,体力脑力均不济。我想,灾难频发,我们的确应该从更深的层面去思考一些问题了,而不必急于给出简单化的答案。所以,近一个月来,我断断续续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请身边弟子记录下来,最后整理成了这篇文章。
我并不认为文章对与灾难相关的问题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那也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是试图去回答一些弟子提出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澄清疑惑,而在解答的过程中,我有意把大家观察的焦点从表面的灾难引向灾难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希望这种尝试能激发大家去思考,去提出更多更精辟的见解。
关于这篇文章,我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我发现弟子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与他们对无常的理解不够全面有关,所以文章便从无常讲起,讲到什么是无常,如何看待无常。然而,光讲无常只是停留在现象的表面,为什么会有灾难,还得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这样,文章第二部分就自然讲到因果。在这一部分,我着重讲的是因果不虚的道理,而没有一条条具体地列出灾难形成的原因。那很不现实,除了佛陀,没有人能做得到。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去思考灾难的成因了。我只是想请大家注意:任何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都是极其复杂的,不可武断、简单化、孤立地分析问题。文章第三部分仍然在讲因果,讲到事物的相互关联,人们短视的行为造成的种种问题。第四、第五部分讲的是为灾区、为这个灾难频发的世界,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不仅是一时的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律和培养慈悲心。
佛教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要从根本上止息痛苦必须放下我执,建立空性的见解。在这篇文章中我没有谈到空性,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证悟空性还有待时日,而在证悟空性之前,仍然有很多事值得去做,比如自律、助人,比如培养基本的伦理道德,参与建设有利于众生共存的祥和环境等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众生的痛苦,增加众生的快乐。
我们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细微之处取舍善恶因果,另一方面要精进不辍闻思佛法,努力建立空性的见解。证悟空性之后,痛苦自然止息,菩提心自然坚固。
让我们把修持善法的功德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希阿荣博
完成于藏历铁虎年三月二十二日
2010年5月5日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第三章.1.无常
一、无常
灾难,猝不及防。
尽管我们听闻过有关无常的教言,明白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人生不免在得与失之间起起伏伏,可我们还是难以接受生活以这样猛厉的方式揭示无常的真相。无常,为什么不能来得温和一些?
时间也是空间,隔开了灾难与我们。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隔着适当的距离,才能把事物看得更清楚,而太近,会被情绪淹没,太远,就遗忘了。
无常似乎总是不够温和,因为我们只有在面对强烈的痛苦、分离或死亡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无常。佛陀说诸行无常,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能理解这层真理,但落实到个人体验上,无常仍然是指事物不按我们的预期或喜好发展时,令人懊恼、愤慨的状况。
说到底,我们还是不够谦卑,不肯完全放下心中的傲慢和成见去认识无常。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无常是好的、温和的、可以接受的,而某些无常是不可接受的,那么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义。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人、某些物、某些现象理所应当比其他人、物、现象更具恒常性,那么我们也没有真正领会诸行无常的深意。
地震后,有些弟子问我,为什么在全民信佛、寺庙遍布的藏区也会发生这样的灾难?
出于虔诚的信心,很多人会想:凡是与佛教相关的东西都应该能够凭借某种神秘的力量而逃脱无常的定律。
看来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在二元认知的范畴内存在一个恒常的东西,期待自己敬仰倾慕的人,自己喜爱、熟悉的事物和状况永远保持让人满意放心的那个样子,然而佛陀希望我们明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没有例外。
即使佛陀本人也示现了疾病、衰老和圆寂。在佛陀的教法下,具足地道功德和神变的结集经教的五百阿罗汉,以及后世无数的大成就者,四大自在,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远离损害,最终也都一一趣入涅槃。
当年学者云集、盛极一时的印度那烂陀寺,曾是佛法传播的中心,后被外道侵占、摧毁,如今只剩下荒野里几处残垣断壁。莲花生大士开光的桑耶三层宝顶宫殿,遭受火灾,毁于一旦。阿育王兴建的佛塔,美轮美奂,现在也化成了风中的粉末,消逝无踪。
佛陀传下来的八万四千法门,无数的经典,很多都会失传。光芒万丈的教法,给无量众生带来利益、引导我们究竟解脱的具有不可思议加持力的教法,终将示现湮没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三宝的护佑和加持,不是要强化自我和安全的幻觉,让我们相信自己套上了一个 “金钟罩 ”,从此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怀着这种心态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我们只会更脆弱。
三宝的加持,关乎我们内心的转化。不论通过何种形式表达对三宝的皈依,如果我们的内心因此而不断地向着良善的方向转化,空性的见解和菩提心不断地增上,那便是得到护佑和加持了,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坚韧、宽广。
有人说这次地震,震区的藏族人面对家破人亡,表现出了别样的悲伤:没有恸哭、没有呼喊。街边的废墟提醒着地震的刚刚发生,而整个城镇的氛围却是平静的。
人们积极地自救,互相帮助。年仅几岁的孩子靠着一双手挖,硬是把压在废墟下面的奶奶救了出来;有的人自己家里遭了灾,失去了亲人和房子,但是和活下来的人一起步行了近一个小时,去帮助另一个朋友;帐篷医院里,年轻的母亲用藏袍兜着一岁大的女儿,见有人向孩子表示友好,她转过身让小孩离问候的人更近一些。由于语言不通,她只回头轻轻地笑,而她的丈夫在刚才的地震中去世了。
十一岁的邬金丹增和三岁的妹妹成了地震孤儿,妈妈去世,爸爸不知在哪里。他每天照顾受伤的妹妹,陪她玩,哄她睡觉。他说自己要想办法养活妹妹。趁妹妹睡觉的时候,他去安置点的空地上同小伙伴踢球。他说:“如果我妹妹一醒,我就不能陪你们玩了,快点踢。”他背着妹妹去已成废墟的家里把妈妈喜爱的塑料花挖出来,他希望妈妈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幸福。
有的家庭谁也不提逝去的亲友,但每晚睡觉前,都各自躺在帐篷里默默地念经,不想打扰其他人。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怀念死去的亲人。
大多数家庭都有亲人去世、财产损失,有的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却说:“只要别人好,我们就会好。”
……
由于佛法的熏陶,在这片高原上生活的很多人,都能坦然地接受生活中一项基本的事实——无常。他们不认为事情必须按自己的心意发展才对。
有生就有灭,有聚就有散,这不过是事物平常的状态。坚强或者脆弱,接受或者抗拒,生活都会继续。在繁华中,在废墟中,生活都在继续。
关于无常,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叫乔达弥的妇人,她年幼的孩子病逝了,她非常伤心,到处问有没有药能让她的孩子起死回生。后来,她找到佛陀请求帮助。佛陀说,我可以为你制这种药,但需要特殊的配料。你去城里找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向他们要一些芥菜籽拿回来给我。于是,乔达弥高兴地去城里挨家挨户打听,却发现所有人家都曾有人去世。她终于意识到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她再次来到佛陀面前,佛陀悲悯地开示:你以为只有你在受苦,而事实是一切都是无常。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无常,都在面对痛苦和死亡。
我不知道怎样的痛苦和死亡才算温和。也许是因为我身份的原因,周围认识我的人如果亲戚朋友遇到不幸、灾难之类的事,总会告诉我,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安慰和帮助,所以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听到一些“坏”消息。这给我很好的机会,让我熟悉人间的苦难、世事的无常,也让我迫切感受到修行的重要。
大多数人面临死亡,不论何种形式的死亡,都是身不由己、极度惶恐的。他们所有的知识、技能、思想都只能应对现世的、与生相关的问题,而死亡是什么,该怎么办,他们很少考虑过。
人的一生即使不经历大灾大难,也是很短暂的,几十年转眼就过了。也许是日子太平静,人们轻易就忘记老之将至,死亡不可避免。不要说年轻人,连很多老人也是这样,好像相信自己能够一直活下去。
前年春天,我在札熙寺见到那里的老喇嘛日嘉,八十岁了,修行还是不怎么精进。他可能觉得自己是索南嘉措上师的外甥,与众不同,不必为死后能否解脱的事担心。我当时说了他一顿:“死亡近在眼前,你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没想到当年秋天,他就去世了。由于长期接受佛法的教育,面对生活中一般的变化和痛苦,我想日嘉喇嘛应该能够坦然处之,但死亡是极其剧烈的变化,伴随巨大的恐惧和痛苦,我不知道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他该如何面对。
面对死亡,顺利地走过死后中阴的陷阱,是藏族人生命中的大事。
只有修行成就很高的人才能做到死生自如,在死亡来临时自主地决定何去何从,而一般人在感受到死亡的剧烈痛苦时,都不免惊慌失措,全然忘记平日的修行,丧失对中阴境相的判断力而误入歧途,失去解脱的宝贵机会。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一旁安慰、提醒、指导亡者克服死后的惊恐,镇定下来,清晰无误体认自性之明光,或者辨认其后出现的诸佛菩萨清净刹土之显现,那么亡者即可获得解脱。诚信佛教的藏族人在亲友死后,一定会想办法为亡者超度,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死后中阴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这次地震中,家里有人不幸遇难的话,活下来的其他人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有多悲痛或者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而是一定要想尽办法找到亡者的尸体,为他们超度,因为活着的人还有机会修行,还可以继续为解脱做准备,而死去的人若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再循业流转,以后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解脱因缘就很难说了。
无论******、火葬或其他丧葬形式,都有特殊的超度仪轨和安排,不是简单地把尸体处理掉。对佛教徒来说,帮助亲人获得解脱就是对他们最有力、最有意义的关怀。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要面对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变故,要一次一次痛苦地面对亲友的离世,最后是自己离世。如果能认真把佛陀的教言融会于心,我们的人生也许会更从容一些。
第三章.2.因果
二、因果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无限的因果相续中有限的某个片段。当事物的来龙去脉在空间或时间的跨度上超过了目前的认识范围,人们很自然就会怀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可是我们要知道,细说从头,连神通广大的阿罗汉也不能完全说清楚啊。
据说佛陀有一位叫周利盘陀伽的弟子。他当初想出家,却被佛陀其他的弟子拦在门外。佛陀问:“为什么不让他出家?”那些弟子都是有神通的阿罗汉,对佛陀说:“观察过这个人,他五百世都没有跟佛结过缘。”佛陀就说:“你们只能看到五百世之内的因缘,五百世以前他曾投生为一条狗,无意间供养过我,跟我结了缘,所以这一世会跟我出家学法。”
南瞻部洲是业力之地。投生到这里来的众生,绝大多数是被往昔的业力牵引而来,所以这一生的际遇不仅与此生的身心活动有关,而且反映出前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有些果报的起因可能要追溯到几世、几百世之前,但是不论时间隔多久,果报都不会自动消失。拿恶业来说,清净恶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主动地积植德行、忏悔、清净业障,或者被动地等因缘成熟、果报显现,显现后因果自然了结。
当年,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率军进攻释迦部落,大肆屠杀释迦族人。佛陀的声闻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了保护佛陀的亲人,用神力把他们装在铁钵中举到半空,以为这样就能躲过劫难,可是等敌人退去,铁钵拿下来一看,里面血肉模糊,所有人还是死了。可见因缘一旦成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果报显现。
即便是断除一切业惑障碍的佛陀和阿罗汉,显现上也要感受自己的业果。在帕吉波国王杀戮释迦族人的同时,佛陀也头痛起来。众弟子请问原因,佛陀说:
“以前释迦族人以捕鱼杀鱼为生。一天,他们捕到两条大鱼,没有立即杀死,把它们系在柱子上。两条大鱼感受无法忍受的干燥之苦,在地上辗转翻跳,它们发愿将来一定要报仇。以此因缘,两条大鱼后来转生为帕吉波国王和玛拉洛大臣,被杀的其他鱼类转生为二人的士兵。今天他们要将释迦族斩尽杀绝。我当时投生为一位渔夫的小孩,看到那两条大鱼受苦的情形,禁不住笑了起来,以此业力感得今天头痛。假使我现在没有获得功德圆满的佛果,今天也将被帕吉波国王的军队杀死。”
这个世界看上去千头万绪、混乱无章,充满不可思议的巧合和令人费解的冲动,但其实每个人都被业力牵引,各自造作因缘,各自感受苦乐的果报,不会有错漏。
这次地震,我听说有一个叫香巴的德格生意人,在玉树安家落户。不知为什么,地震那天凌晨三点,他突然跑出家门到外面的旅馆去住。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完好无损,家里人都没事,他住的旅馆却塌了,他被压死在里面。香巴的妹妹怕后面的余震伤到孩子,决定带孩子回德格老家,谁知就在临行前与亲友告别时,她一不留神,孩子被车轧死了。另一个我认识的人地震时却是因为外出住旅馆而逃过劫难。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业是动态的。在梵文中,业的原意是 “行为 ”,行为产生后果,后果引发新的行为,如此因因果果前后相续,构成一股势能,不断有新的因缘加入其中。虽然其整体趋势很难改变,但新的因缘(即新的行为)却能增强或削弱它的力量。
比如有一些人今生修持善法、修习空性,本来后世将转生恶趣的业便在今生成熟,在投生为人尚有取舍善恶的自由时感受恶报的痛苦,了结一段恶性因果,以后便不会再受此一报。同时,因为此生受恶报时,内心怀着善意的发心,也就开启了新的良性的因果。
如果新的因缘本身力量足够大,完全改变业的趋势也不是不可能的。就像米拉日巴尊者最初造罪业,本来一定会堕入地狱,但他后来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坚定决心,精进修持正法,不但没有堕地狱,反而即身成就了佛果。
当我们看见别人在灾难中死亡、受苦,不要认为这一切都是无缘无故、偶然发生的,也不要想那是他们咎由自取。
有些人可能是佛菩萨,以死亡和苦难这种特殊的方式向我们示现无常、无我和慈悲。有些人通过积植德行、修持正法而改变了往昔的因果,重罪轻罚。有些人了结了某些因缘,将要去往别的刹土……
世间万象如此复杂深奥。我们须保持谦卑,以及探究真理的热情。
第三章.3.共存
三、共存
为什么会有灾难?
希望我们问这个问题,是出于对众生共同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省,而不是想找一个责备的对象。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好像从来就不缺少问题,天灾人祸未曾间断过。翻开报纸,每一天都有灾难、冲突、抢劫、******、诈骗的消息,每一天都有人因此死去、受苦,而我们总要等到灾难近在咫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这正是症结所在:我们只关心自己,以及周围极其有限的空间里的几个人、几件事。
在这个小圈子以外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又一条新闻而已。有人遭受灾难,经历痛苦和死亡,又不是我们造成的,再说,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相信自己与万物是分离的,这样一个错觉强化了人心的冷漠,让人不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承担什么责任。
的确,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机械和只要花钱就能买到的服务。
很多事情,以前可能需要一家老小齐上阵,甚至呼朋唤友一起来做,才能做好,现在只需打个电话给专业公司就行。这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独立了,但同时,我们也越来越难得有机会在商业关系之外与他人交往、交流。
现在的人不善于建立、发展友谊,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没有多少朋友,而实际上,朋友之间相契相投,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关系的基础。
人们把拥有尽可能大的独立性看成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有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办公室等等,尽可能地不需要别人。有人因此认为能否过得幸福快乐完全是自己的事,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有能力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是否过得幸福,也与自己无关。
另一方面,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人类的相互依存度实际上是更高了。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每一样都依赖他人的劳动。城市化意味着人口不断密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越来越多地与其他人共享同一个狭小的空间。每个人的言行影响到自己,也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
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客观上,大家比以前更加相互依赖、互为影响,在地球的这一边,一小群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后果,会比以前更快、更明显地影响到地球另一边的人,而主观上,大家以为自己很独立,可以不需要别人,也不必替别人着想。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给其他人,不仅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包括以后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及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的动物,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去实现他们的幸福生活。
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人,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旦出现问题,也有更强的能力自保。他们更应该顾及其他人的利益。
虽然情况变糟,所有人最终都会受到损害,但最先受到损害的是那些最无助的、处于弱势的群体,而且这些人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摆脱困境,从损害中恢复过来。
环境问题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由于人们急功近利,无序、过度地开发,消耗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洪灾、旱灾、火山、地震、海啸、冰层融化、气候异常,这些代表灾难的名词轮流成为每日新闻的标题。
全世界的人都受到影响,而边远、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一旦出现灾害、灾难,那里的人们没有多少资源和手段可以保护自己,只能听天由命。
我们曾经认为天灾和人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但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界线其实并不是那么明确。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不需要懂得深奥的佛理或成为所谓唯心主义者,也能知道人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外在的物质世界。因为正常状态下人的思想会指导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的结果是改变其生存的外部环境。
灾难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纯地由某一个原因造成的。自然因素当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灾难爆发的一刹那,自然因素往往是主要的触发因素,但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不是骆驼背负的所有重量。探究深层的原因,灾难背后总能看到人的身心活动所产生的关键性影响。
当然,社会学家们对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与人、经济和环境的关系,有专业深入的研究,他们绝对能比我这个外行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把握这些问题。我在这里只是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的角度,谈一谈我的观察和体会。
我发现: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心的痛苦却并没有越来越少。
由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的疾病的确比以前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现代病 ”、“富贵病”,像高血脂、痛风、肥胖症。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普遍较大,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
我们知道,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众多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的重要诱发因素。
我并不是说物质进步本身增加了人类的痛苦。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