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

_26 孔二狗 (现代)
  不是因为这姐俩太好看了,是这姐俩长的实在忒可趁了。
  这姐俩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鹰钩鼻、薄嘴唇、小眼睛、细眉毛、又黑又瘦。
  丁晓虎胸中那“通”“通”乱撞的小鹿,消停了,彻底消停了。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6:00吃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程略去不谈。丁晓虎咬着牙陪着笑把这顿饭吃完。
  晚上10:00整,丁晓虎终于在沈公子家小区门口等到了沈公子。丁晓虎要跟沈公子拼了。
  “申哥,下车!”
  “呀,晓虎啊,这么快双飞就结束了?你也不行吗?”沈公子摇开车窗
  “……”站在车外的丁晓虎怒视沈公子不语。
  “是不是那俩姑娘都没看中你啊?”
  “……”丁晓虎继续不语。
  “你一个也没办?”
  “……申哥,你不是说那俩姑娘长的像歌星吗?”丁晓虎咬牙切齿问了这一句。
  “是啊,不像吗?”
  “有她俩那长相的歌星吗?!”
  “有啊,不是有个什么组合吗?一模一样,我能逗你吗?”
  “你告诉我,是啥组合!”
  “哎呀,我现在才想起来那组合叫啥!昨天真没想起来。”
  “叫啥!”
  “动力火车,对,就是动力火车。你看那大辫子,那长相,多像!”
  “……”
  “晓虎啊,我又没跟你说长的像女歌星,你看你可真是的,瞎想什么啊。再说你这品味不行,人家那是台湾原住民风情,高山族的,懂不?在你们东北去哪儿找去?……”
  “我操……”丁晓虎作势要打。
  “如果你没勇气陪我到,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倒不如就忘了就算了……”沈公子一加油门,坏笑着高声唱,绝尘而去,留下了小区门口胸中小鹿已经一点都不撞了的丁晓虎。
  丁晓虎从裤袋中掏出那盒没开封的安全套,远远的朝沈公子的车抛去。
  沈公子就这样,三十啷当岁了,还成天跟丁晓虎这样二十出头的孩子混在一起打成一片,而且乐此不疲。
  第二天,沈公子又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对沈公子来说是好消息,对丁晓虎来说是坏消息。电话内容是:“申哥,你不用请我吃饭了,你那个兄弟丁晓虎有女朋友了没?”。
  在下文中,二狗把姐妹花中的表姐称之为动力大火车,把表妹称之为动力小火车。打电话的,这就是动力大火车。
  沈公子刚刚开始想要想馊主意,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赵红兵打来的:“来工地吧,事儿麻烦了”。
 
第十六节、倒掉的苹果
   沈公子到了工地时,看见省城的开发商吴老板、监理、赵红兵、丁晓虎等四个人。四个人两两一伙,面对面站着,看样子都不是很开心。
  “呵呵,这是怎么了?”沈公子下了车,手里拿着车钥匙问了一句。
  “……”这四个人没有一个人说话。
  沉寂了半天。沈公子看这架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傻站在那里。
  半晌,赵红兵说了一句:“吴老板,这事儿还有的谈吗?”
  “你们把事情做成了这样,我有什么办法?”一副江湖中人模样的吴老板看样子也很生气。
  “到底怎么啦?”沈公子实在忍不住问了赵红兵一句。
  “吴老板说,咱们拖延了工期,而且工程质量也不好,工程的款,他只能付一半了。”赵红兵是在对沈公子说话,眼睛却盯着吴老板。
  “啥?!”沈公子一听楞了。
  “吴老板,我们这工期是拖延了几天,但是我们工程质量绝对没问题啊,拖延几天您罚我们点钱这是应该的,但您说只给一半,这……”沈公子有点急。
  “你们耽误我的事儿忒多了,沈公子,给你们一半钱很给你们面子了,要是换了别人,我说不定一分钱不给了。”
  “吴老板,您这是怎么说话。”这次沈公子和赵红兵投入忒大,沈公子是真急了。
  “申老板,我以前真的很信任你,你从来没搞过这个,我也把活儿给了你,但你们也太让我失望了!”
  “吴老板,再问你一次,只给一半是吗?”赵红兵看样子是比较烦沈公子和吴老板的聒噪,很不耐烦的问了一句。
  “对!”吴老板回答的很干脆。
  赵红兵随即说出了让沈公子和丁晓虎都惊愕万分的一句话,也是让吴老板万万都没想到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内容是:“晓虎,找胡队长去,叫十个工人带上镐头,把咱们做的地面全刨了!咱们一分钱都不要了。”
  众皆愕然,“老火,走!”赵红兵喊了声司机,转头向自己的车走去。
  “不用全刨,隔半米,刨半米。”赵红兵回头又朝丁晓虎说了一句。
  “大哥……”丁晓虎楞站在那,不动。
  “让你刨你就刨!楞在那干啥?!”赵红兵罕见的大嗓门喊了一句,随后上车,关了车门。
  丁晓虎走了,去找工人了,他对赵红兵说出的话一向当成圣旨,不管是对是错。
  沈公子也随即上车了,跟着赵红兵的车走了。那即将被刨的地面是沈公子多年以来苦心经营的积蓄,沈公子肯定心疼,但是他和赵红兵的关系是:无论一方做出了什么决定,另一方都不会反对,而且会全力支持,别说是钱的事儿,就算是杀人,也跟着去了。
  工地上,留下来楞住无语省城的吴老板和监理。
  “他俩还真牛逼啊?!”据说吴老板评价了这么一句,也不知道是夸奖还是挖苦。
  赵红兵大脑看似又短路了。赵红兵这人奇怪的很,在兄弟们都在暴怒的状态下,他一定比谁都冷静,比谁都有条理。但在一些看似平淡的场合,赵红兵却经常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极其冲动的举动:当年因为办公室主任一个订餐电话就一脚踹飞了自己的工作,因为李老棍子想讹刘海柱点钱就手持枪刺去医院扎了人换来了自己4年多的徒刑,因为李武几句聒噪就一脚踹趴下了自己多年的兄弟李武。今天,在这常人都可以控制情绪的工地谈判中,赵红兵又做出了刨自己做的防水防漏地面的决定。
  这次短路,是用镐头刨了自己和沈公子多年的心血。
  二狗认为:这,或许就是赵红兵真正的魅力所在。
  平日里和总是成熟稳重的赵红兵接触多日以后,很多人都会觉得赵红兵这人其实没什么可怕,至少没江湖中传说的那么可怕。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赵红兵。赵红兵做事有自己的底线,而且一旦有人越过了他的底线,赵红兵说不定做出什么事儿来,过激的程度可能是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
  根据二狗对赵红兵的理解,二狗认为赵红兵的底线主要就是两点:1,自己的尊严(或称面子),2,对朋友的义气。
  赵红兵的每次暴怒都是由以上两者引起,无一例外。
  这次也一样,如果赵红兵收下了吴老板给的一半的工程款,那赵红兵以后再社会上还有法混吗?面子往哪搁?
  生长在红色年代的赵红兵一定听说过一个国人都听过的故事,这个故事二狗在小学二年级时也听老师讲过:六十年代初,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苏联逼债,全国老百姓从牙缝中挤出吃的还债。一车皮的苹果运往边境,苏联的边检却拿出个漏子来,个儿大的苹果留下,个儿小的退回。电话打给了周总理:“总理,剩下的苹果运到哪儿?”一向温文尔雅的总理却罕见的发怒:“不用拉回来了!全倒了!”。这样,一车皮的苹果倒入了滔滔的江水中。
  曾经经历过这个年代的二狗的语文老师是眼含热泪的讲完了这个故事,他用他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表达了对周总理决定的支持。不足十岁的二狗当时十分不解:这不是傻逼行为吗?周总理那么成熟稳重的一个人怎么做出如此决断?
  时至今日,二狗终于明白了,且不论周总理这决定的对与错,周总理其实想表达的东西是:尊严与勇气。这些东西,是多少苹果都换不来的。
  即便周总理当时的决定是傻逼的,但是肯定更是男人的。
  赵红兵虽然和周总理差距忒大,但在这样的事情上,二者选择了殊途同归的做法。
  但,赵红兵显然比周总理更有优势。赵红兵当时绝对有实力可以和吴老板拼一把,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在周总理时期的中国,实力与苏联相差却较为悬殊。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赵红兵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仁义大哥,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吴老板对赵红兵忒不了解了,被赵红兵看似和和气气的表象给迷惑了。
  吴老板,需要付出代价。
  半小时后,丁晓虎真的带人去刨了地面。赵红兵的人,谁敢拦?吴老板在省城再怎么有实力,但在我市他终究是个外地人。
  第二天一早,吴老板就又联系了个做防水防漏的小建筑队。
  “这活儿,你们接不?”
  “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赵红兵开始做的这个工程,我们出现了点误会……”
  “啊?!赵红兵?吴老板,最近我们活儿也很多,这个活儿,我们接不了。以后有什么其它的工程,我们再联系吧。”
  “……”吴老板无语
  “对不起啊吴老板,我有事儿先走了”
  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接下了赵红兵刨烂的地面,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吴老板发现了这个问题,第三天又请来了个小建筑队。
  “我和你们西郊的一个小建筑队,闹了点不愉快,你看,这活儿你能接吗?”吴老板聪明了,不提赵红兵了。
  “没问题啊!”
  旋即,双方谈妥了价格和交工时间。
  几个小时后,小建筑队的工头就接到个电话,同行打来的。
  “你知道这个活儿怎么弄成这个样子的吗?”
  “不知道啊!”
  “这地是被赵红兵刨的!!”
  “啊!”
  “你想钱想疯了?你还要命不?”
  “我不知道啊”
  “现在知道了吧!”
  “恩……”
  随后,这个小建筑队的包工头给吴老板去了电话。
  “这活儿,我不接了”
  “为什么?”
  “你不是说说西郊的小建筑队吗?我听说是赵红兵,是他吗?”
  “……是”吴老板知道瞒不住。
  “你去全市打听打听去,赵红兵刨的地,谁敢接?有人敢的话你告诉我。”
  “……那你不做了?”
  “做不了,这活儿做不了,吴老板你和赵红兵做生意这么久,你难道不知道他是什么人?”
  “……”
  第四天、第五天,吴老板又找了几个建筑队,结果都是一样的,根本就没人敢接。
  吴老板后悔了。
  吴老板心急如焚。
  赵红兵那点工程款是小,整个小区的工程不能如期交工是大。吴老板,终于为他的“精明”付出了代价。
  据说,在赵红兵把地刨了约一个礼拜过后,这个工程的防水防漏工程才开始进行,施工队人生吴老板从省城糊弄来的一个小建筑队。
  没办法,在我市,没有人敢接。
  开工的当晚,由于一些小“摩擦”,工地的工棚遭遇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的伏击,工头和工人都被打。肇事者被抓到了两个。
  “为什么去工地打人?”
  “那些工人我看着不顺眼,跟我穷得瑟。”
  “是不是有人派你们去故意生事的?”
  “没有,是那群工人得罪我了。”
  “……”
  第二天晚上,省城来的建筑队又和本市的一群小混子发生了“摩擦”,多名工人再次被打。
  这回,一个人都没抓到。
  是个人就该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吴老板,这活儿我不干了,再干下去,我非连命都留在这。”省城来的施工队工头说死也不干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吴老板也怒了。
  “赵红兵欺人太甚,一个地癞子敢欺负我老吴?真当我是吃素的!”
  吴老板自恃在省城的黑白两道混的都很熟,还真想跟赵红兵拼一把。吴老板是否曾经是过江湖中人二狗不清楚,但此人的行事作风和脾气却是十足的江湖中人。
  吴老板给赵红兵打电话,打一次,赵红兵挂一次。吴老板找不到赵红兵,在98年代时候,手机又普遍没有中文短信,吴老板只能找人给赵红兵带话。
  “吴老板说,最近发生的事儿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他希望能再跟你们继续朋友,过去的事儿,都是误会。你们过去也挺辛苦,虽然把地刨了,但是毕竟也出过不少力,吴老板的意思是给你们三十万,这事儿,也就这么算了。”给吴老板带话的人说。
  “三十万?离我们的投入差点忒多点儿了吧!”沈公子搭话。
  “告诉吴老板,我不是要饭的,我也没他那样的朋友。”赵红兵说。
  “这……吴老板还说,你们别欺人太甚,要是执意不肯,以后可得小心点儿。”
  “谢谢,以后我一定多加小心!”赵红兵乐了,他太久没被别人威胁过了。
  听到赵红兵的回音,吴老板肺都要气炸了。
  吴老板是铁了心要跟赵红兵磕一把了。
  在张岳、李四、费四、丁晓虎等人心中,赵红兵是好大哥、好朋友,是值得拿命去交的。在其他的江湖中人心中,赵红兵是和气大哥,没多好但也没多坏。记住千万别得罪就是了。在普通市民心中,赵红兵是名气最大的混子之一,但和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在想混的小孩子心中,赵红兵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在吴老板心中,赵红兵无疑是最可恶的地癞子,吴老板恨不得剥其骨、食其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吴老板跟我市最大的流氓团伙的主要头目耍流氓,结果却被更加流氓的手段制住,很有趣。
  但吴老板也不是善茬,他还想找更大的流氓来制住赵红兵。
  比赵红兵更大的流氓,那就是黑社会了。
  据说,在听到赵红兵回话的当天,吴老板就给了省城3、4个江湖大哥打了电话,目的就一个:归拢赵红兵。
第十七节、约战南山
  
  吴老板找了四、五个江湖大哥的原因只有一点:吴老板以后还要在我市做生意,如果这次被赵红兵给弄服了,那将来肯定有越来越多的混子来他这里寻衅滋事,他以后在这的生意,肯定就没法再做了。
  吴老板想的是:一战安天下,拼了血本收拾了赵红兵,看以后谁还敢跟他得瑟?搞就搞大场面,把人全弄服!搞暗杀绑架影响忒小,说不定哪天再出来一群混子招惹他。
  吴老板有钱归有钱,但他根本就找不到像九哥那样的黑社会大哥,九哥那样的人,或许为自己的生意杀人放火,怎么会因为几个小钱去跟别人拼命?吴老板找到的人,基本都是省城第二档次的江湖大哥,这一档次的江湖大哥,还处在血腥的原始积累阶段,敢干,需要钱。论实力,肯定跟人家九哥没法比,但是肯定比九哥更敢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人都需要钱。
  据说那几天经常混迹于省城和我市之间的李武没少接到省城江湖大哥的电话。
  李武是个十分圆滑的混子,吹牛的本事不小,在省城的那些江湖中人,认识李武的都以为他是我市最牛逼的人物。
  “有人找我去你们市帮忙做一个人。”
  “还用你出马,我李武在这帮你办就行了。”
  “听说他在当地很有势力,叫赵红兵,你认识不?”
  “……认识”
  “他在你们那怎么样?”
  “很牛逼。”
  “认识他吗?”
  “很熟。”
  “哦,那你就当我这电话没打过。明白不?”
  “知道了,放心吧!”
  李武刚说完让对方放心,回头就去找了赵红兵。李武嘛,就是谁都不得罪,希望自己在谁面前都是老好人。
  “红兵,跟你说个事儿。”李武神神秘秘的。
  “说吧,啥事儿?”赵红兵踹了一脚李武以后,总觉得挺对不起李武,但他还不好意思跟李武道歉。
  “省城有人打电话给我,说有人出钱要办你!”
  “早就知道有这天,肯定是吴老板找的人。”赵红兵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
  “我想也是”李武说。
  “来吧,我等着他们!”
  “红兵,我和他们也挺熟的,我不太好帮你……”
  “红兵说让你帮了吗?”沈公子一半开玩笑一半认真的说。
  “……要么我跟他们说说咱们的关系,让他们别来了?”李武说什么话都小心翼翼。
  “来吧!没了他们,那姓吴的还得找别人,不会罢休的。”
  “红兵,那你小心点,他们我可知道,那手黑着呢……”
  “我知道了,没事儿”
  “你可别跟别人说我跟你说这事儿啊,说出去,他们非宰了我不可。”
  “要么你别说,你说了就别怕红兵说给别人听,对不?”沈公子笑着说,但笑得有点冷。
  “……哎,那我怎么做人啊!”
  “我现在就出去嚷去!……”沈公子故意气李武。
  “哎,别介,申爷,求求你了,我们一家老小呢!”
  “没事儿,你先走吧!”赵红兵看沈公子在那戏弄李武,想笑又有点不好意思。
  “那我走了,红兵你当心点啊!”
  李武走后,赵红兵和沈公子还真有点担心。
  “沈公子啊,你可真是的,人家李武给咱们报信,你拿话挤兑人家干啥?”
  “我就是瞧不起他,行不?!”
  “行,行,行,那你下次别当我面挤兑他行不?”
  “不行,我见到他一次就挤兑他一次。”
  “……”赵红兵没说话,看着沈公子乐了。
  “我就纳闷,他究竟是哪一伙的?是不是跟咱们是一伙的?咱们把他当兄弟,这时候人家李武可没拿咱们当兄弟,人家说不方便帮忙,我真纳闷他能帮上什么?谁是自己人谁是外人他分不清啊?”
  “人家不是给咱们报信来了吗?当然拿咱们当自己人!”
  “扯淡,我看他是两面光。”
  两天后,李武又来报信了,他能确定有一群省城的人肯定要来,起码30多个,各个都带着枪。
  赵红兵听到了消息后做了三件事:
  1、吩咐了王亮和丁晓虎,搞来了20几套钢盔和防弹背心。这也是我市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全副武装的准备。
  2、跟张岳打了招呼,告诉张岳,多召集点人。
  3、打电话问了九哥,来的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件事赵红兵自从刨了地面以后就开始准备了,所以很快就办成了。“当年在前线,咱们也没这么好的装备。”沈公子对赵红兵说。
  第二件事张岳办的绝对出色,张岳不但召集了自己的手下的弟兄,而且还和本市的其它一些团伙的大哥打了招呼,“红兵大哥最近可能有事儿,他和我什么关系你们知道吧,再说,这次是省城的人来找咱们麻烦,咱们要是输了,我可丢不起那人!”张岳说话了,我市的多数流氓团伙的头子都得给面子,硬着头皮也得上,否则说不定这事儿过后张岳怎么收拾他。张岳也没希望他们能帮多大的忙,就希望他们能凑个人数,壮壮声势。张岳知道,这样的场合,真正能冲在前面的,还是像王亮、丁晓虎、蒋门神这样的多年的兄弟,其它人,用处不大。但是大混子就的有大场面,场面不能输。
  第三件事赵红兵亲自给九哥打的电话。
  “九哥,要来归拢我那人,你认识不?”
  “听过,不熟。”
  “他混的怎么样?”
  “还行吧!”
  “听说,他们好几十人都带来枪来找我。呵呵。”
  “哈哈,红兵,不管他们是谁,你信他们敢干吗?全中国,你听说过几十人的团伙开枪火拼吗?”
  “哈哈哈哈哈哈,我不信,我没听过。”
  “哈哈,那就对了!”
  赵红兵这个电话不是要找九哥帮忙,他只是在求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和九哥一致。对于九哥的智商,赵红兵是十分钦佩的。
  第三部开始时,二狗就说过,赵红兵要在湍急的瀑布下戏水,要在烈火中取栗。
  赵红兵就有这胆略。
  二狗的一个女性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吓唬我,老娘我见过世面!”
  吴老板是想欺负赵红兵没见过世面。
  问题简单了:赵红兵认定省城来的这些江湖中人没那展开大规模枪战的胆子,但省城的人对于赵红兵的实力却摸不清。
  这就好像是赌百家乐,省城的黑社会是庄家,赵红兵是闲家,这副牌,庄家抓完第三张牌后合计是0点,此时赵红兵需要补牌,但无论补到什么牌,这局牌肯定是不输了,最不济也是个平局。
  在这期间,赵红兵和张岳曾经有过一次对话。
  “张岳,还记得,咱们十几年前,跟人家第一次约战的时候,人家把咱们约到哪儿了吗?”
  “南山,跟铁南的路伟。当然记得。”
  “咱们来了,他没敢来。你还记得他当年怎么说的吗?”
  “记得,他说,南山,挖好了坑等咱们。”
  “当时我听到这话他妈的吓得一激灵。”
  “没有吧,我看你当时挺镇定的”
  “不是,我就是觉得挖坑埋尸体这事儿乍一说出来是有点吓人。”
  “你现在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给吴老板带话,南山上,咱们已经挖好了坑,等他们。随时随地,我们奉陪。”
  “好!坑真挖吗?”
  “当然挖,真挖”
  当天,吴老板就听到了赵红兵的传话:“听说你找了不少人要跟我拼一把,没问题,我奉陪。时间你定,随便哪天,地点我定,南山,挖好了坑,等你。”
  吴老板听到挖坑这事儿是不是吓了一激灵二狗不得而知,但二狗想:这句能把赵红兵吓得一激灵的话,肯定也能把吴老板吓得够呛。
  但吴老板还真没服软:“告诉赵红兵,他得瑟不了几天了!”
  传话的第二天,省城的黑社会来了,来的不是三十多个人,是三十多台桑塔纳。
  98年,桑塔纳在算好车,起码在东北算好车。
  到这份上,玩儿的就是心理战,看谁玩儿的起,看谁更敢玩儿。就好象前苏联和美国在七十、八十年代的冷战一样,冷战没升级成热战就是因为双方都能毁灭地球无数次。核大战谁见过?见过的肯定全死了。但人家俩国家就是弄了那么多核武器,和赵红兵与省城的黑社会一样,玩儿心理战,玩场面。放出点儿狠话和往古巴运送点导弹什么的,那是必须的。
  谁最后把谁玩儿死,拼的绝对不是一场核大战,而是在其它阵线的较量。
  赵红兵听到这消息有喜有忧。
  喜的是:场面越大越打不起来,这是定律。
  忧的是:对方来的人太多,里面肯定有张岳这样“虎B朝天”不计后果的人,一旦有一个被激怒,后果不堪设想。
  在东北,无数老板像吴老板一样,放着有更好的白道的解决方法不用,就为了出一口气就找来黑道的朋友帮忙,仿佛认识江湖中人多而且管用是国家颁发给他的十大杰出青年的奖章似的,见谁跟谁说。
  很多东北人就这性格:爱面子、不服输、不计后果。性格这东西无所谓究竟是好还是坏,但东北人这性格用在做生意上,那是肯定十分容易身败名裂。
  省城的人来了,吴老板这下把事儿搞大了,他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了,骑虎难下。
  吴老板的本意肯定也不是要干死赵红兵和沈公子,他只是想借大场面来恐吓一下他眼中的“土流氓”。
  他没想过,这俩人迫击炮火箭弹都见过,能怕他组织这大场面?
第十八节、土匪
  
  那天是98年世界杯决赛后的大概一个礼拜,赵红兵收到了吴老板的信儿:下午6:00,就在你说的南山见!
  吹哨子,集合,干!
  赵红兵这次组织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赵红兵、沈公子及丁晓虎、大耳朵等人带领的20多个西郊混子,这属于赵红兵的嫡系,战斗力极强,防弹防砍装备先进,只不过枪支弹药少了些,冷兵器居多。另外,王亮自从李四跑路以后和赵红兵走到也比较近,他也带着10来个人参与了。
  第二类是张岳的手下,也有20几人,这些都是职业的混子,手头都挺硬,要枪有枪,要胆有胆。他们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张岳一样成名,一听说现在有了这大场面,各个摩拳擦掌,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扬名的好机会,也是见证历史的机会,要是不让他们参与,他们肯定挺失落。
  第三类是张岳召集的各路豪杰,这些英雄好汉都是来自于我市不同行业的混子,老大都或多或少和张岳都有些交情,大概有100多人,这些人多数都是被张岳赶鸭子上架的,真正开起火来他们肯定作鸟兽散。但是这些人毕竟人数众多,站在赵红兵和张岳的小弟身后,能壮壮声势,最起码也能起到个粉丝团的作用。
  这“三军总指挥”当然是赵红兵,有趣的是,在这次战斗中,张岳有了个新的绰号。
  领导能力可能是遗传的,而且领导这东西最关键的不是自己去干,而是要向下属灌输理念,鼓励士气,这才是领导该干的活儿。此次战斗,张岳这方面的能力就尽显无疑。
  据说张岳的爷爷镇东洋在这方面就特别强,特别具有煽动力,每次无论是抢日 本鬼子还是抢地主,张岳的爷爷在动员前肯定把什么国恨家仇的渲染一番,把手下的土匪各个搞的热血沸腾、胆壮心齐,干起来各个不含糊。
  那天中午,穿着板板正正的西裤白衬衫的腿伤还没好利索的张岳在饭店包房里打了一中午电话,是给参战的各路大哥打的,电话打得激情澎湃,把赵红兵和沈公子听得心服口服。以下是张岳的经典原话摘录:
  “省城那帮逼也太牛逼了!得瑟啥?!欺负咱们市没人是吗?”
  “敢来咱们这装,我告诉你昂,今天咱非把他们留在这不可!”
  “咱们要不把他们拿下,以后咱们TMD还有法混吗?咱们还有脸混吗?”
  “省城来的多个几吧?我张岳就不信了!”
  “有TMD他们这么欺负人的吗?这是咱的地盘还是他们的地盘?!”
  “今天,非让他们见识见识……我草他吗的”
  沈公子看着张岳激情四射的打电话,不断的点头。
  “以前咱们当兵时,李政委也没张岳这两下子!”沈公子对赵红兵说。
  “李政委那是不说脏话,要是允许李政委说脏话,估计气势也能和张岳差不多。”
  “即使让李政委说脏话,也没张岳这土匪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
  “恩,张岳这劲儿一般人没有。”
  张岳一通电话打完了,把自己也给感染了,胸口尚且起伏不定,看样子是心绪难平,本来就极其苍白的脸更无血色。张岳有点像战国时代秦舞阳,是骨勇之人,一怒之下脸色白得糁人。据说秦舞阳在杀人时被杀的人不敢正视秦舞阳,张岳也肯定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们俩在哪墨迹什么呢?”张岳说
  “我们说,你应该去当政委。”沈公子说。
  “扯淡,你知道刚才谁给我打电话了吗?”
  “张政委,你给谁打电话我哪儿知道啊!?”
  “李老棍子!”
  “你给他打电话干啥?”
  “是他给我打的!”
  “他啥意思啊?”
  “他说,只要需要,跟他说一声,这忙肯定帮!”
  “我操,张政委,你还是让丫歇了吧!”
  不论李老棍子是否真心想帮,但连赵红兵的宿敌李老棍子都要帮忙了,由此可见张岳的煽动力有多大、多广。
  全市只要是和赵红兵、张岳没仇的能数的上的江湖大哥都出面了,全来了。张岳已经把这次战斗上升到保家卫国的层面了。
  我市的三十六路响马、七十二处烟尘,齐了。
  沈公子话音刚落,孙大伟进来了。
  “哎呀,咱军师来了!”沈公子说
  “谁是军师啊?”赵红兵这是搭伙跟沈公子说相声呢。
  “大伟啊!”俩人一唱一合。
  “他咋是军师呢?”
  “咱们从十几年前说起,哪次打架大伟不是躲在最后面啊?”
  “每次打架躲在后面的就是军师啊?”
  “未必啊,关键是每次打架前大伟总是出谋划策。”
  “他那计策管用吗?”
  “当然不管用啊,但是他打架不行,怎么办呢?只能当军师啊!”
  “那也顶多就是个狗头军师啊!”
  “不管怎么说,狗头军师也是军师,大伟只能干这个了。”
  “重在参与,重在参与。”
  赵红兵和沈公子一个正宗的低沉的东北话,另一个是纯正的油嘴滑舌的京片儿,一个捧,一个逗。说的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十分认真。
  孙大伟假装没听见,朝饭店包房里四处看。
  张岳被沈公子和赵红兵逗乐了,本来已经白得发青的脸有了点血色,张岳是由衷的佩服赵红兵和沈公子,在这个关头,这俩人还有说有笑逗闷子玩儿呢,换了别人,早就紧张死了,包括他张岳在内也是紧张的要命。
  估摸着赵红兵和沈公子埋汰他埋汰得差不多了,孙大伟才说话。
  “你们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叫我?”孙大伟看样子有点生气。
  “怎么着?军师要出手了吗?”沈公子笑吟吟的说。
  “你们出来这么大的事儿,我拼了命也得去,儿白!”孙大伟看样子对沈公子的不屑很愤懑。
  “大伟,算了吧,这事儿你去了也没用,上次你嫖娼都让人家按摩女郎CEI了一顿,这次是跟黑社会码架,你不适合,你还是继续倒腾你那甜草去吧。”
  “你们俩的事儿,就是我的事,我知道你们瞧不起我,说我不能打架。对,我是不能打架,但是有人敢动你俩,我跟他拼命。打架我是不行,但谁都就是一条命,谁玩不过谁啊!”孙大伟越说越激动,都快扑到沈公子身上了。
  赵红兵、沈公子、张岳都看出来了,孙大伟衰是衰了点,但是的确是真兄弟,真讲义气,他是真想帮忙,真想拼命。能让胆子最小的孙大伟去玩命的,也就是赵红兵、沈公子、张岳等寥寥几人。
  沈公子还没等再说什么,费四和小纪都出现在了包房的门口。
  肯定是孙大伟听到消息后通知的他俩。
  此时的费四,算是半个江湖大哥,开着赌场,手下还有几个看场子的小弟,在江湖上的名气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枪肯定有几把,但是开赌场讲究结交朋友,和气生财。费四近些年在江湖上也没干过什么事儿,但社会人都知道有费四这么一号,知道这人当年是和张岳、赵红兵、李四等人一起出来“玩儿”的。
  而此时的小纪则完全和江湖没有关系,起码有十年没和人发生过冲突了,到了98年,小纪已经不再倒卖文物了,而是开始烧制文物了!倒腾文物赚钱太慢,还是自己“做”文物来钱快,什么元青花之类的瓷器,小纪烧啥像啥,一懵一个准,钱像流水一样进账。
  赵红兵和费四、小纪平时基本每个礼拜都会在一起聚上一两次,但是这次,赵红兵根本就没通知他俩。
  二狗认为,赵红兵没通知他俩是有原因的:
  1,小纪基本没有实力,找了也白找。费四虽然名气不小,但是实力也有限。即使他俩都参与了,对整个战局影响也不大。
  2,因为赵红兵视小纪和费四为手足,所以不找。这次恶战,前景未卜,要是因为这个把两个手足兄弟搭上,赵红兵得内疚一辈子。赵红兵找张岳那是不得不找,没有张岳,赵红兵这边的实力和场面就要下来一大截。
  这饭店的包房里,除了跑路的李四和老油条李武,当年拜把子的八个人,到齐了。
  
  十九、上山
  “红兵,12年前我们拜把子,你岁数最大,我没叫过你一声大哥,但我知道,你一直把我当兄弟看。今天,你有事儿了,不管你通知不通知我,我现在叫你一声大哥,我必须要跟你一起去。”一向没什么正形的小纪今天一本正经。
  “纪老师,你还会打架吗?”沈公子笑着说。小纪和沈公子是这个团伙中的两大贫嘴,30多岁了还成天斗嘴。由于小纪成天神神叨叨的弄些文物什么的,所以那时候大家都把小纪叫纪老师。
  “对,我是挺多年没跟人打架了,有10来年了,但是我记得上一次和李老棍子拼,红兵为了我受了多重的伤,后来红兵又在里面关了4年半。这些事儿,我没说出来过,但我记在心里。咱们隔三茬五就喝酒,就我这点小酒量,红兵说要跟我干一杯的时候,我有一次没干过吗?”小纪说的有点动容。
  “孩子都上小学了,别跟我们一起扯淡了。”赵红兵也被小纪说的有点动容。
  “张岳就没老婆孩子?就张岳是你兄弟,我就不是你兄弟?对,我是没张岳那本事,没张岳那实力,但是,我是个30多岁老爷们儿,我没觉得我欠过谁,我就觉得欠你的!今天你不让我去,你们也都TMD别去了!”
  容易动感情的孙大伟眼眶有点湿了。
  张岳、赵红兵、沈公子三个人也都没说话,看着小纪,估计想法都差不多:老哥们儿了,这真是老哥们儿,小纪这么多年搞文物,即使有张岳、赵红兵、李四这样的大哥罩着,但其实真没少遇上一些外地的不讲道理的混子,但小纪都忍了,即使在外面有点什么窝囊事儿,小纪也没跟这几个人说过,他也知道一旦告诉这几个人,那事儿非搞大不可。小纪忍了10多年了,如今孩子都上小学了,已经胡子拉碴的他却来帮老哥们儿拼命来了。
  这是真感情,这是真哥们儿,这是真兄弟。
  费四走上前去,重重的捶了沈公子一拳。
  “操!”费四就说了这么一句。
  这么多年过去了,费四的外号早就变成了费瘸子,但是他性格真没变过,火爆依旧,勇猛依旧。他在社会上很少打架的原因很简单:1,有实力。2,实在是勇猛,没人敢惹。3,和赵红兵等人都是一帮的,谁敢惹?李四还是他亲妹夫。4,他也很少主动招惹别人。
  赵红兵看出来了,费四和小纪,赶都赶不走,肯定是要跟他上山了。
  气氛有点压抑,跟生离死别似的。
  沈公子想缓解一下压抑的气氛:“就咱们这几个人,当年还成,到了今天可能就剩下小纪咱俩还能打架了!”沈公子的嘴又开始损了。
  “为什么啊?”孙大伟问。
  “咱们六个,有仨残疾,还一个军师,可不就剩下我和小纪了吗?”
  “怎么还仨残疾啊?”
  “俩瘸子,费四是一个吧?张岳现在也是瘸子,他那腿伤还没好呢,走路比TMD费四还瘸。红兵那手就更别提了,再加上你军师孙大伟,还有几个人能打架。”
  “操!”费四不愿意听了。
  “唉,虽然咱们现在手底下人不少,但咱们也不能太差,是不?对了,小纪,当年打架你就不怎么样,现在你还行吗你?”沈公子嘴忒损。
  “我行不行你别问我,你回家问你老婆兰兰去。”小纪说。
  赵红兵、张岳、费四都乐了。他们乐的不是这俩人谈话的内容,而是觉得这俩30多岁的大男人成天没完没了的斗嘴,挺有趣。
  “行了,时间差不多了,今天中午就别喝了,再吃两口饭。一会收拾收拾,叫上人,咱们先上山,等他们去。”赵红兵说。
  刚说完,赵红兵又接到了亲侄子赵晓波的电话。
  “二叔,今天你有事儿是吧!”
  “咋了?!”
  “我和袁老三他们都说好了,我们一起过去!”
  “别扯淡!”
  赵红兵对他亲侄子很是挠头,成天在外面惹事儿不说,自从李四跑路后就跟当年菜刀队的袁老三等人混在了一起,此时的袁老三等人那菜刀队早就不叫菜刀队了,改称太子党了,全是一些我市官宦人家的不学无术的孩子组成,要胆量没胆量,要义气没义气,只知道在外面惹事儿给自己家里添堵。
  “二叔,我肯定过去!”赵晓波说完就挂了电话。
  赵红兵气不打一处来。也怪自己,给赵晓波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还好,这一下午,刘海柱没打电话过来,可能是刘海柱淡出江湖太久了,所以社会上发生的事儿都不知道。赵红兵这还算踏实点儿,一个已经退出江湖十年的小纪来了,赵红兵已经够不安的了。
  下午,丁晓虎、大耳朵、先儿哥带着西郊的混子们到了,张岳的人也到了,蒋门神、马三带着人也到了,全市的各路好汉们也到了。足足150多人,把整个饭店二楼的包间全挤满了。
  在以后的十年间,市民在传颂这一战时,多数已经不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全都将此战作为维护我市混子荣誉的一战,都知道这一战的领导者就是赵红兵、张岳。
  这150多人中,基本集中了我市除老古、三虎子、李老棍子外所有的多少有点名气的江湖中人。
  天涯上很多网友都在想:我草,两帮黑社会决战了,黑社会,黑西服黑皮鞋黑墨镜,各个都面无表情,跟终结者似的,“嗖”的一下从口袋里掏出把小手枪,二话不说叮当的开干。而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也许是二狗没见过世面,也或许东北风情的黑社会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反正二狗是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一群西装墨镜的人开战,甚至在我市大街上都看不见这样的群体。
  映入赵红兵眼帘的是这么一群人:有染着黄毛的,有染着红毛的,有剃了光头的,还有留着郑伊健那样的飘飘长发的。除了大哥以外,普遍穿着50块钱以下的T-shirt,当然还有穿个背心的,牛仔裤多数都脏兮兮的,好像一个礼拜没洗过似的。嘴里都叼个烟卷,说话大呼小叫满口脏话。总之,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见到赵红兵、张岳这样的传说中的江湖大哥出场,纷纷起立离座握手。
  挨个招呼完,吩咐落座、上菜、但不上酒。张岳和赵红兵俩人出去了。
  “张政委,这就你找的人啊!”赵红兵嫌这些人素质太低。
  “哈哈,你嫌他们太邋遢了?”
  “看来看去,还是晓虎他们和你那些小兄弟看着最像回事儿。”
  “呵呵,要不他们怎么混不出名头呢?你总不能以你当兵的时候那些战友的素质要求他们,他们是混子,又不是军人。”
  “哈哈,那是,那是。”
  赵红兵当年复员转业,没能实现理想当上连长。这回有机会领导这么多小弟兄实现连长梦想,但赵红兵却觉得有点索然无味。
  这群鱼龙混杂的小混子,赵红兵领导不了也不愿意领导。毕竟,在这150多人中,属于赵红兵和张岳嫡系兄弟的起码有60多个,有这些中坚力量,赵红兵心就有底了。
  下午5:00,人都到齐了,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走,上山!”和以往总开战前讨论会不同,在这次大战前,赵红兵等人根本没做任何讨论。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一场已经可以称之为战争的恶战前,制定任何战术都是扯淡,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能随机应变。
  车队浩浩荡荡向南山进发。
  和省城黑社会一水儿的黑色桑塔纳相比,我市的混子的车队五花八门,高档的有沈公子的凯迪拉克,低档的有快报废的夏利,车队中不但掺杂着几辆挤满了人的白色面包车,还跟着7、8台出租车。红车、白车、黑车、绿车,什么颜色的都有,好不热闹。
  据说当天我市的混子各式枪支一共约50把,双管猎枪、口径、手枪、喷子,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就是个武器展览。
  我市郊区的南山有两大特色,一是高耸的白色人民英雄纪念碑,二是常年绿的松树,除了偶尔被积雪覆盖,远眺南山总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南山的正面(也就是面向市区的这一面)游人比较多,夏天的黄昏300、400人总是有的,尤其是热恋中的男女经常去南山公园搞对象。而南山的背面搞破鞋打野战的比较多,每晚十几对总是有的。虽然不排除在南山正面搞对象的男女一时情难自禁直接奔向后山野战的可能,但是毕竟不是谁都有气魄有胆量去野战的。所以,南山的正面人多,南山背面的人少。南山的正面有石头的台阶上山,南山的背面只有搞破鞋的人踩出来的土路。据擅野战的二狗的朋友野战军司令员小二龙讲:这地方,冬天都有人野战。也不怕冻掉了。
  坑,挖在南山后山的半山腰处。
  也就是说,张岳,叫人把坑挖在了我市人民搞破鞋的胜地。这个地方,以前一直很黄,今天,将会很暴力。
  这天下着绵绵细雨,南山上全是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虽然才5:00多,但是天已经灰蒙蒙了。
  赵红兵等人把车停好后,从正面上了山。尽管赵红兵年轻时候可能也没曾在这里野战过,但毫无疑问,生于斯,长于斯的赵红兵对这南山上的一草一木太熟悉了。
  游人看见这些气势汹汹而且一看就是地痞的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纷纷让开。
  很快,到了山顶,他们,又走到了被雨水冲刷得雪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赵红兵他们,今天,又来了。
  25几年前,赵红兵、张岳、小纪、费四等人都曾在这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系着红领巾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朝气蓬勃的他们在呼喊这句口号时,胸口都有一团呼之欲出的火焰。
  如今,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仍在,并没有因为过去20几年风雨的洗礼有任何更改。但实现共产主义似乎越来越渺茫,他们的人生也似乎越来越没方向。但那句“准备着……”却依然被那些尚且懵懂的儿童在一年又一年的清明节在这纪念碑前庄严且无力的宣誓着,这些系着红领巾呐喊的孩子,他们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16年前,高中毕业应征光荣入伍的赵红兵、小纪等人,又在离这人民英雄纪念碑不远的军分区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成了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曾有理想,都曾希望自己不朽,哪怕不朽在那关山千里外的南疆。
  12年前,理想已基本被现实无情的碾碎的他们,第一次约人来这里械斗,幸运的是,对方没敢来。很快,他们扬名了,做了太多以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恶事。做这些事时,他们也颇意气风发。
  看着这几个带领着100多个各色混子的赵红兵等人,又有谁能想起,他们也曾经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
  他们的理想,都已抛却在这苍翠的路上,都丢在了那过去十几年的时光。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理想?
  时至今日,他们基本都真的成了人民专政的对象,而且,身体上已伤痕累累,精神上已伤痕累累,心理,也已伤痕累累。
  坐牢、致残、伤人,家常便饭。
  据说赵红兵、小纪、费四等三人,都在这纪念碑前驻足良久。
  倘若他们回头看看那些张牙舞爪叼着烟的20出头的小混子们,恐怕他们只有苦笑。
  他们,起码还曾经有过理想,而那些孩子,根本就不曾知道理想为何物。
  
  “走吧!”张岳拍拍赵红兵肩膀。
  下山了,到了山的背面。
  半山腰的一条泥泞的小路旁,有一个长五米、宽五米、深两米的大坑,坑里,是流进去的雨水,看不见底,能看见的,只是泥浆。
  坑是挖好了,可谁将在这个满是泥浆的土坑里被埋葬呢?
  或许,半个小时后,答案就有了,可能是赵红兵,可能是沈公子,可能是吴老板,也有可能是他们身后那一个个与此事本无关系的鲜活的生命。
  只要有生路,谁愿入江湖?入了江湖,命,就不再是自己的了。
  坐在山下的探马兼军师孙大伟来电:人上去了,几十辆车。
   二十、风云决
  松树半人高,种得密密麻麻,根本没有空地,100多号人就站在那半人高的松树中间。
  树枝上挂着雨水,弄得人身上都湿漉漉的。
  赵红兵站在泥泞的小路上,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小兄弟们。那些20出头的孩子虽然刚才一个都在豪言壮语,现在却,全安静了。这些孩子们的面部的表情都很僵硬,喉结紧张的不停的上下抽搐,手不断的在哆嗦,腿也在抖,没人说话。
  参加过此战的丁晓虎后来回忆说:在等待省城的黑社会上山时,几乎所有人的神经都快崩断了。
  这世上,即使混黑社会的,又有几个人经历过这样的阵势?在这场即将开始的接近战争的斗殴开始前,又有谁能不紧张?看着眼前这个象征着“生死状”的大泥坑,谁的心都会一哆嗦。
  这是和平年代风花雪月的南山,不是共和国南疆的曾血流成河的老山。
  丁晓虎还回忆说:那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沈公子,在所有人的脑子都是一片空白时,沈公子居然捡起了一块沾满了雨水和污泥的石头,朝着低飞的燕子的就扔了过去,没打到。“看我的!”小纪也捡起来一块石头,又是一扔,也没砸到。
  众人哄笑,紧张的情绪稍显松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