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完整版)

_10 冯国超(现代)
更始帝以为刘秀不记他的仇,反倒有点过意不去,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但是毕竟不敢 重用。后来,长安攻下来了,王莽也给杀了。更始帝到了洛阳,才给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 河北去招抚河北郡县。
这时候,各地的豪强大族有了武器,有的自称将军,有的自称为王,也有自称皇帝的, 各据一方。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去,正好让刘秀得到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他废除王莽时期 的一些苛刻法令,释放一些囚犯,一面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一面镇压河北各路农民起义 军。整个河北差不多全给刘秀占领了。
公元25年,刘秀和他的随从官员认为时机成熟,在鄗(音hào今河北柏乡县北)自 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光武帝。
更始帝先建都洛阳,后来又迁到长安。他到了长安以后,认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坐定,开 始腐败起来。他滥封官爵,自己不管政事,成天在皇宫里喝酒作乐,还纵容他手下的兵士抢 劫。原来一些绿林军将领,对他十分不满。
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眼看更始帝不行了,就率领二十万人进攻长安。更始帝派兵抵抗,接 连打了几个败仗,急得他不知怎样才好。绿林军中有些将领劝更始帝离开长安,反而遭到更 始帝的猜疑、杀害;还有一些起义将领投奔了赤眉军。更始帝内部一乱,赤眉军就顺利地打 进了函谷关。
赤眉军决定推翻更始帝,但是樊崇他们不能摆脱汉朝旧贵族正统观念的影响,定要找个 姓刘的做皇帝。当时赤眉军姓刘的一共有七十多个,其中有个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据说 跟西汉皇族的血统最近,就硬把刘盆子立为皇帝。
赤眉军打进长安,更始帝逃到城外,樊崇派使者限令更始帝在二十天内投降。更始帝没 法,只好带着玉玺向赤眉投降。
赤眉军进了长安,声势浩大。可是几十万将士的口粮发生了困难。富商和地主趁机屯积 粮食,长安天天有人饿死。这样一来,长安的混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
樊崇带着军队离开长安向西流亡。但是别的地方的粮食也一样困难;到了天水(郡名, 在今甘肃)一带,又遭到那里的地主豪强的拦击。樊崇只好又带着大军往东边来。
汉光武帝趁着赤眉军进长安的时候,占领了洛阳。他们一听到赤眉军向东转移,就带领 二十万大军分两路埋伏在那里。
汉光武帝派大将冯异到华阴,把赤眉兵引向东边来。冯异用计把一队赤眉军包围在崤山 下。他下了战书,跟赤眉军约定时间和地点决战。老实的樊崇不知道敌人的计策,派了一万 多赤眉军发动进攻。冯异先派出少数兵士对敌。赤眉军看见汉兵人少,就全军出击。没想到 冯异的伏兵上来了,打扮得和赤眉军一模一样,双方混战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赤眉兵,谁是 汉兵。
赤眉军正在为难的时候,打扮成赤眉军的汉兵高声叫嚷着“投降!”“投降!”赤眉军 兵士一看有那么多人喊投降,没了主意。军心一乱,这一支赤眉军就被缴了武器。
公元27年1月,樊崇带着剩下的赤眉军向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方向转移。冯异火速 派人报告汉光武帝。汉光武帝亲自率领预先布置好的两路人马截击,把赤眉军围困起来。到 了这步田地,樊崇只好派人向汉光武帝求和。
汉光武帝把刘盆子他们带回洛阳,给他们田地房屋,让他们留在洛阳。但是不到几个 月,就加上谋反的罪名,把樊崇杀害。
上下五千年
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和蜀地的两 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 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
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他知道老百姓对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 决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一些捐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还不止一次地大赦天 下。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还得注意法令。不过法令也只能管老百姓,要 拿它去约束皇亲国戚,那就难了。比方说,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就依仗兄弟做皇帝,骄 横非凡,不但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连她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里。
洛阳令董宣是一个硬汉子。他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办罪。
湖阳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凶手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 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那个凶手出来。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车马外出,跟随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 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触犯了她的尊严,沉下脸来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 马?”
董宣可没有被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 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这一下,差点儿把湖阳公主气昏过去。她赶到宫里,向汉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
汉光武帝听了,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 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打我,让我说完了话,我情愿死。”
汉光武帝怒气冲冲地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 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杀就是了。”
说罢,他挺起头就向柱子撞去。
汉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
汉光武帝知道董宣说得有理,也觉得不该责打他。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要董 宣给公主磕个头赔个礼。
董宣宁愿把自己的头砍下来,怎么也不肯磕这个头。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 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不让把他的头摁下去。
内侍知道汉光武帝并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给汉光武帝下个台阶,就大声地说:“回 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汉光武帝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湖阳公主见汉光武帝放了董宣,心里很气,对汉光武帝说:“陛下从前做平民的时候, 还收留过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来搜查。现在做了天子,怎么反而对付不了 小小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候那么干了。”
结果,汉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赏给他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董宣回到官 府,把这笔钱全分给了他手下的官员。
以后,董宣继续打击不法的豪门贵族。洛阳的土豪听到他的名声都吓得发抖。人们都称 他是“卧虎”(意思是“躺着的老虎”)。
当时,敢于执法的官员除了董宣以外,还有一个管洛阳城门的小官,名叫郅恽(恽音y ùn)。
有一次,汉光武帝带了一批人,到洛阳郊外去打了一天猎,回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 皇帝的车驾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
随从打猎的侍从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
汉光武帝亲自来到城下,吩咐郅恽开门。不料郅恽说:
“夜里看不清楚,不能随便开门。”
汉光武帝碰了个钉子,只好绕道到东中门进城。
第二天,汉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 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么办?”
汉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赏给郅恽一百匹布,还把那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上下五千年
78 老当益壮的将军
汉光武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打天 下立过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汉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把二十八人 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但是在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一名大将,他的名字虽然没有留在云台上,在历史上却很有 名气。他就是老当益壮的马援。
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做过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的督邮。有一次,郡太 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 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后来在那边搞起畜牧业和农业来。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几万斛粮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富裕生活。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 友。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
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远大志向。越穷越坚强,越老越健壮。”(文言叫做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
“您已经够辛苦的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
马援豪迈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男子 汉大丈夫,死应该死在边疆上,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 子儿女过日子呢。”
不久,匈奴和乌桓果然接连侵犯北方。汉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匈 奴和乌桓跟汉兵接触了一下,就逃走了。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在今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 县,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
汉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那时候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汉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
汉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 马去攻打五溪。
马援的军队到了五溪,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得了 病。有人向汉光武帝挑拨是非,说是马援指挥错误。汉光武帝就派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 并且去监督马援的军队。
梁松是汉光武帝的女婿,一向骄横自大。梁松的父亲原来是马援的朋友。马援看不惯梁 松那股骄横劲儿,曾经批评过他,梁松从此记下了恨。
梁松到了五溪,马援已经害病死了。但是梁松还不肯罢休,向汉光武帝告了一状,说马 援不但指挥作战犯了错误,而且上次在南方的时候,私下里搜刮了大批珍珠。跟马援一起的 马武也跟着一起诬陷,说马援回家时确实装了整整一车珍珠。
这一下,汉光武帝真的相信了,下令革了马援的爵位(马援本来封新息侯),还要追查 马援的罪。
赶到马援的棺材运到家里,他妻子马夫人不敢报丧,偷偷地把棺材埋在城外,连以前跟 马援要好的朋友和宾客也不敢上马家吊丧。
马夫人亲自到宫里向汉光武帝去请罪,汉光武帝怒气冲冲地把梁松的奏章扔给她。马夫 人一看到奏章,才知道她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
原来马援在南方的时候,害了风湿症。有人告诉他,当地出产的薏苡(音yì-yǐ, 又叫米仁)可以治风湿。马援吃了一点,果然见效,回家的时候,叫人买了一批颗粒大的薏 苡,用车装了带回来。
梁松、马武偷眼看到过这些东西,就捕风捉影,把薏苡说成珍珠,告了马援一状,害得 马援革了爵位,坏了名誉。
马夫人一连六次向汉光武帝上奏章申诉。还有一个名叫朱勃的人,听到马援的冤屈,也 大胆地上了奏章替马援申冤。
汉光武帝看了马夫人和朱勃的奏章,才准许马家把马援安葬,也不再追查马援的罪。
上下五千年
79 取经求佛像
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
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绕着殿飞行,忽然 升到天空,往西去了。
第二天,他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许多大臣说不出那个头顶发光的金人是谁。
有个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梦见的金人准是天竺的佛。”
傅毅所说的天竺,也叫身毒(音yuán-dú),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天竺是古代印度的别称,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释 迦牟尼约出生在公元前565年),原是个王子。传说他在二十九岁那年,抛弃了王族的舒 适生活,出家修道。他创立了一个宗教,叫做佛教。
释迦牟尼到处宣传佛教的道理。他传教四十多年,收了不少信徒,大家尊称他“佛 陀”。他死了以后,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学说记载下来,编成了经,这就是佛经。
傅毅的话,引起了汉明帝的好奇心。他就派蔡愔(音yǐn)和秦景两名官员到天竺去 求佛经。
蔡愔和秦景经过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了天竺国。天竺人听到中国派使者来求佛经,表示 欢迎。天竺有两个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个名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 景懂得了一些佛教的道理。蔡愔和秦景就邀请他们到中国来。
公元67年,蔡愔、秦景带着两个沙门,用白马驮着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经过西 域,回到了洛阳。
汉明帝并不懂佛经,对佛教的道理也不清楚,但是对送经前来的两位沙门倒很尊敬。第 二年,他命令在洛阳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样,造一座佛寺,把送经的白马也供养在那儿, 这座寺就叫白马寺(在今洛阳市东)。
汉明帝并不懂佛经,王公大臣也不相信佛教,到白马寺里去烧香的人不多。只有楚王刘 英倒十分重视,专门派使者到洛阳,向两位沙门请教。两个沙门就画了一幅佛像,抄了一章 佛经交给使者。
使者回到楚王的封国,楚王刘英真的在宫里供起佛像来,早晚礼拜。
楚王刘英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借着信佛的名义,结交一批方士,还用各种迷信的手法欺 骗人。
公元70年,有人向汉明帝告发,说楚王刘英纠集党徒,自己设置官员,想造反。汉明 帝派人一调查,认为刘英确实有谋反的情节,就把楚王的王位革了,把他送到丹阳。刘英到 了那儿,自己觉得罪行严重,就自杀了。
汉明帝还派人专门查办跟刘英有往来的人。楚王刘英曾经把全国有名的人编在一本名册 里。这个名册被搜查出来后,官府就按照名册一个个逮了来,受到牵连的人很多。这样搞了 一年多,逼死了不少人。
后来,有个大臣劝说汉明帝,认为被逮的大多是受冤屈的人。汉明帝亲自查问一下,果 然发现洛阳监狱关着一千多无辜受累的人。他才下了一道诏书,把他们赦免。
汉明帝虽然派人求经取佛像,但他其实并不相信佛教,倒是提倡儒家学说的。他还亲自 到太学(我国古代的大学)去讲过经(这里指儒家的经典书)。据说去听讲的和观看的,竟 有十万人之多。
上下五千年
80 班超投笔从军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 名叫班固、班超,一个女儿叫班昭,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
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 《汉书》(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书)。班超跟着他哥哥做抄写工作。哥儿俩都很有学问,可 是性情不一样,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专心致志写他的《汉书》。班超可不愿意老伏在案 头写东西。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 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就这样,他决心抛弃他的案头工作去从军(文言叫做“投笔从戎”)。
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担任个代理司马,立了战功。
窦固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他赏识 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担任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带着随从人员三十六个先到了鄯善(在今新疆境内鄯音shàn)。鄯善原来是归 附匈奴的,因为匈奴逼他们纳税进贡,勒索财物,鄯善王很不满意。但是这几十年来,汉朝 顾不到西域那一边,他只好勉强听匈奴的命令,这次看到汉朝派了使者来,他就挺殷勤地招 待着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跟随从的人员说: “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得早就知道的样 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给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知道 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
“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三十里地。”
班超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立刻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大家跟我一起来 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到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就变了。要是他把我们 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也不能回乡了。你们看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情况危急,死活全凭你啦!”
班超说:“大丈夫不进老虎洞,怎能掏得到小老虎(文言是‘不入虎穴,焉得虎 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到匈奴的帐篷周围,一面放火,一面进攻。他们不 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一定着慌。只要杀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办了。”
大家说:“好,就这样拼一拼吧!”
到了半夜里,班超率领着三十六个壮士偷袭匈奴的帐篷。那天晚上,正赶着刮大风。班 超吩咐十个壮士拿着鼓躲在匈奴的帐篷后面,二十个壮士埋伏在帐篷前面,自己跟其余六个 人顺风放火。火一烧起来,十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二十个人大喊大叫地杀进帐篷。
匈奴人从梦里惊醒,到处乱窜。班超打头冲进帐篷,其余的壮士跟着班超杀进去,杀了 匈奴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把所有帐篷都烧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天刚发白。班超请鄯善王过来。鄯善王一看到匈奴的使者已被 班超杀了,就对班超表示愿意服从汉朝的命令。
班超回到汉朝,汉明帝提拔班超做军司马,又派他到于阗去。明帝叫他多带点人马,班 超说:“于阗国家大,路程又远,就是多带几百人去,也不顶事。如果遇到什么意外,人多 反而添麻烦。”
结果,班超还是带了原来的三十六个人到于阗去。
于阗王见班超带的人少,接见的时候,并不怎么热情。班超劝他脱离匈奴,跟汉朝交 好。他决定不下,找巫师向神请示。
那个巫师本来反对于阗王跟汉朝友好,他装神弄鬼,对于阗王说:“你为什么要结交汉 朝?汉朝使者那匹浅黑色的马还不错,可以拿来给我。”
于阗王派国相向班超去讨马。班超说:“可以,叫巫师自己来拿吧。”
那巫师得意洋洋地到班超那儿取马。班超也不跟他多说,立刻拔出刀把他斩了。接着, 他提了巫师的头去见于阗王,责备说:“你要是再勾结匈奴,这巫师就是你的榜样。”
于阗王早就听说班超的威名,看到这个场面,也吓得软了,说:“愿意跟汉朝和好。”
鄯善、于阗是西域的主要国家,他们结交了汉朝,别的西域国像龟兹(音Qiǖ c í,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疏勒(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一带)等也都跟着跟汉朝和好了。
西域各国从王莽执政时期起,跟汉朝不相往来已经有六十五年。到了这时候,才恢复张 骞通西域时期的那个局面,双方又经常有使者和商人交往。
过了两年,汉明帝死去,他的儿子刘炟(音dá)即位,这就是汉章帝。
上下五千年
81 张衡和地动仪
汉章帝在位的时期,东汉的政治比较稳定。到汉章帝一死,继承皇位的汉和帝才十岁, 窦太后临朝执政,让他的哥哥窦宪掌握了朝政大权,东汉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这个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
张衡是南阳人。十七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阳,在太学里用功读书。 当时洛阳和长安都是很繁华的城市,城里的王公贵族过的是骄奢淫逸的生活。张衡对这些都 看不惯。他写了两篇文学作品《西京赋》和《东京赋》(西京就是长安,东京就是洛阳), 讽刺这种现象。据说他为了写这两篇作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前后一共花了十年工 夫,可见他研究学问的精神是很认真严肃的。
但是张衡的特长还不是文学,他特别爱好数学和天文研究。朝廷听说张衡是个有学问的 人,召他到京里做官,先是在宫里做郎中,后来,担任了太史令,叫他负责观察天文。这个 工作正好符合他研究的兴趣。
经过他的观察研究,他断定地球是圆的,月亮是借太阳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他还认为 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精确,但 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能说出这种科学的见解来,不能不使后来的天文学家钦佩。
不光是这样,张衡还用铜制造了一种测量天文的仪器,叫做“浑天仪”。上面刻着日月 星辰等天文的现象。他设法利用水力来转动这种仪器。据说什么星从东方升起来,什么星向 西方落下去,都能在浑天仪上看得清清楚楚。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就影 响到好几十个郡,城墙、房屋发生倒坍,还死伤了许多人畜。
当时的封建帝王和一般人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有的还趁机宣传迷信、欺骗人 民。
但是,张衡却不信神,不信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 了一个测报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 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 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 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按 照张衡的设计,这就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
可是,那一天洛阳一点也没有地震的迹象,也没有听说附近有哪儿发生了地震。因此, 大伙儿议论纷纷,都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甚至有人说他有意造谣生事。
过了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 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信服。
可是在那个时候,朝廷掌权的全是宦官或是外戚,像张衡这样有才能的人不但不被重 用,反而被打击排挤。张衡做侍中的时候,因为与皇帝接近,宦官怕张衡在皇帝面前揭他们 的短,就在皇帝面前讲张衡很多坏话。他被调出了京城,到河间去当国相。
张衡在他六十一岁那年病死。他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上下五千年
82 跋扈将军梁冀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 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 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接替皇帝,以便他们控制 政权。
但是,到了皇帝长大,渐渐懂事,就不甘心长期当个傀儡。他要想摆脱外戚的控制,可 是里里外外都是外戚的亲信,跟谁去商量呢?只有一些宦官,每天在皇帝身边伺候。结果皇 帝只好依靠宦官的力量,扑灭外戚的势力。这样,外戚的权力就转到宦官手里。
无论是外戚也好,宦官也好,都是豪强地主最腐朽势力的代表。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互 相争夺,轮流把持着朝政,东汉的政治就越来越腐败了。
公元125年,东汉第七个皇帝汉顺帝即位,外戚梁家掌了权。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兄 弟梁冀先后做了大将军。
梁冀是一个十分骄横的家伙,他胡作非为,公开勒索,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汉顺帝死去的时候,接替他的冲帝是个两岁的娃娃,过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 找了一个八岁的孩子接替,就是汉质帝。
汉质帝虽然年纪小,还真伶俐。他对梁冀的蛮横劲儿看不惯。有一次,他在朝堂上当着 文武百官的面朝着梁冀说:
“真是个跋扈将军!”(跋扈就是强横的意思。)
梁冀听了,气得要命,当面不好发作。背后一想,这孩子这么小小年纪就那么厉害,长 大了还了得,就暗暗把毒药放在煎饼里,送给质帝吃。
汉质帝哪儿知道饼里有毒,吃了饼,马上觉得肚子不舒服。
他叫内侍把太尉李固叫进来。李固看见他十分难受的样子,问他是怎么回事。
质帝说:“刚刚吃了饼,只觉得肚子难过,嘴里发干,想喝点水。”
梁冀在旁边连忙说:“不,不能喝,喝了水就要呕吐。”
梁冀的话还没说完,这个八岁的孩子已经倒在地上,滚了几滚,断了气。
梁冀害死了质帝,又从皇族里挑了一个十五岁的刘志接替皇帝,就是汉桓帝。
汉桓帝即位后,梁皇后成了梁太后,朝政全落在梁冀手里,梁冀更加飞扬跋扈。他为了 自己享受,盖了不少高楼大厦,把洛阳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来,作为梁家的私人花园。里面 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他爱养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个兔苑,命令各地交纳兔子。他还在 兔子身上烙上记号,谁要是伤害梁家兔苑里兔子的,就犯死罪。有个西域到洛阳来的商人不 知道这个禁令,打死了一只兔子。为了这件案子,竟株连了十多个人,丢了性命。
梁冀把几千个良家子女抓来作为奴婢,把这种奴婢称做“自卖人”。意思就是说,他们 都是“自愿”卖给梁家的。他还派人去调查有钱的人家,把富人抓来,随便给他一个罪名, 叫他拿出钱来赎罪,出钱少的就办死罪。有个叫孙奋的人很有钱财。梁冀送给他一匹马,向 他借钱五千万。孙奋被他逼得没办法,给了他三千万。梁冀冒了火啦,他吩咐官府把孙奋抓 去,诬说孙奋的母亲是他们家逃出来的奴婢,偷去大量珍珠、金子,都要追还。孙奋不肯承 认,就被官府活活打死,财产全给没收了。
梁冀这样无法无天地掌了将近二十年大权,最后跟汉桓帝也闹起矛盾来。梁冀派人暗杀 桓帝宠爱的梁贵人的母亲。汉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联络了单超等五个跟梁冀有怨仇的宦 官,趁梁冀不防备,发动羽林军一千多人,突然包围了梁冀的住宅。
梁冀慌里慌张直发抖,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知道活不了啦,只好吃毒药自杀。
梁家和梁冀妻子孙家的亲戚全都完了蛋,有的被处死刑,有的撤了职。朝廷上下,梁冀 的爪牙心腹三百多人全撤了职。
朝廷上的官员差不多一下子全空了。
梁家倒台,老百姓不用提有多高兴了。汉桓帝没收了梁冀家的家产,一共值钱三十多 亿,这笔钱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租税的半数。被梁家占用作花园、兔苑的民田,仍旧给农民 耕种。
汉桓帝论功行赏,把单超等五个宦官都封为侯,称做“五侯”。打那时候起,东汉政权 又从外戚手里转到宦官手里了。
上下五千年
83 “党锢”事件
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 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
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 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们批评朝政,对掌权 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恶痛绝。
公元165年,陈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这两个人都是不满宦官的。太 学生都拥护他们,把他们看作是模范人物。
李膺当了司隶校尉后,有人告发宦官张让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县令张朔贪污 勒索。李膺要查办张朔。张朔逃到洛阳,躲进他哥哥家里。李膺亲自带领公差到张让家搜 查,在张家的夹墙里搜出张朔,把他逮走。张让赶快托人去求情,李膺已经把案子审理清 楚,把张朔杀了。
张让气得什么似的,马上向汉桓帝哭诉。桓帝知道张朔确实有罪,也没有难为李膺。
这一来,李膺的名气就更大了。一些读书人都希望能见见李膺,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见, 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称做“登龙门”。
第二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搞迷信活动的人)张成,从宦官侯览那里得知 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就纵容他的儿子杀人。李膺马上把杀人凶手逮捕起来,准备法办。
第二天,大赦令下来,张成得意地对众人说:“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 放出来。”
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李膺更加冒火。他说:“张成预先知道大赦,故意教儿子杀人, 大赦就不该轮到他儿子身上。”
说完,就下令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
张成哪儿肯罢休,他要宦官侯览、张让替他报仇。他们商量了一个鬼主意,叫张成的弟 子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状,诬告李膺和太学生、名士结成一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
汉桓帝接到牢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党人。除了李膺之外,还有杜密、陈寔和范滂等 二百多人,都被他们写进党人的黑名单。朝廷出了赏格,通令各地,非要把这些人抓到不可。
杜密像李膺一样,也是敢于跟掌权的宦官作对的官员。两个人的名望差不多,人们把他 们联在一起,称为“李、杜”。
李膺下了监狱,杜密当然也逃不了。
陈寔本来是个太学生,因为有名望,也被划到党人名单里去。有人劝他逃走。陈寔并不 害怕,说:“我逃了,别人怎么办?我进了狱,也可以壮壮别人的胆。”他说着,就上京 城,自己投案,进了监狱。
范滂也跟陈寔一样,挺着腰板进了监狱。
捉拿党人的诏书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员都把跟党人有牵连的人报上去,多的有几百个。 只有青州平原相(相,相当于郡的太守)史弼没报。
朝廷的诏书接连下来催逼他,青州还派了一个官员亲自到平原去查问。
那个官员把史弼找去,责问他为什么不报党人的名单。史弼说:“我们这里没有党人, 叫我报什么?”
那官员把脸一沉说:“青州下面有六个郡,五个郡都有党人,怎么平原偏偏会没有?”
史弼回答说:“各地的水土风俗不一样。别的地方有党人,为什么平原就一定也有党人 呢?”
那官员被他反驳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史弼又说:“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么,平原家家户户都有党人。我情愿死,要我报党 人,我可一个也说不上来。”
那官员拿他没有办法,就胡乱把平原的官员收在监狱里,回报朝廷。
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宦官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 具,叫做“三木”,然后被蒙住头一个挨一个地拷打,就这样关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个颍川人贾彪,自告奋勇到洛阳替党人申冤。汉桓帝的皇后窦氏的父亲窦 武也上书要求释放党人。
李膺在狱中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宦 官这才害怕了,对汉桓帝说:
“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大赦天下了。”
汉桓帝对宦官是唯命是听的,就宣布大赦,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
这批党人虽然释放,但是宦官不许他们留在京城,打发他们一律回老家,并且把他们的 名字通报各地,罚他们一辈子不得做官。历史上叫做“党锢”(“锢”就是禁锢的意思)事 件。
不久,汉桓帝死了。窦皇后和父亲窦武商量,从皇族中找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刘宏继承 皇位,就是后来腐败出了名的汉灵帝。
上下五千年
84 范滂进监狱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