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儿童心理学

_6 佚名(现代)
注意的集中性的发展
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于一定事物时的聚精会神的程度。当儿童专心注意某一事物时,在他的意识中,。极其鲜明和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同时,他的注意离开其余的一切事物,在注意高度集中的时候,甚至可以看不见或听不见周围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上,儿童高度集中注意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儿童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注意的集中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无意注意或者有意注意都比学前儿童集中的时间更长些,强度更大些。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注意的集中性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年级儿童注意的集中性还是很差的。观察证明,一年级儿童对学习的聚精会神的状态,往往不能持续很久。他们的注意常常会从教师的讲课中“滑到”一些不必要的方面去。
从对一年级儿童的观察中可以看到:初入学儿童的注意是容易动摇的,因此常常产生破坏秩序的行为,并影响学习的进行。在教师的正确影响下,这种特点会很快地消失。
有人曾举出一年级儿童注意分散的一些独特的事例:
有一次,在整整一节课的过程中吸引住全班注意力的是一个算术箱。一年级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它,另一位女教师把它拿进教室来,放在桌子上,而在上课的时候却没有应用它。原来就是它使得全班学生被好奇心折磨了足足一节课,因而不能注意到学习。
有时,由于提出考虑不够的、不恰当的问题,教师也会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向不符合教学目的的方面去。例如,有一次,一年级学生在一节课上本来应当学会在哪里点句号,在哪里点感叹号,当时念了一句话:“帮帮忙!”紧跟着女教师便问儿童们在家里是否帮助自己的父母。这个问题使得全班都活跃起来,很多人举起手来,某些儿童低声地谈论着什么,还有些人大声地谈着,教师不得不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才把儿童的注意力引回到标点符号上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必要的教具、事物或者由于某种未经审慎考虑的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不必要的方向去。
在组织得当的教学中,儿童的注意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如果教学的进行使每个学生都必须投入工作,如果他们顺利完成的一个作业能够合理地引出另一个作业,一年级学生便会养成不仅对自己的行动,而且对教师的话一贯注意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甚至那些儿童没有多大兴趣,然而却使他们不断忙碌的教材,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同时,使儿童明确认识自己的目前任务,可以有利于儿童注意的集中。例如,在同学朗读时,如果只一般地让别的儿童注意书本,那么,儿童就会认为朗读只是某一个同学的事情,似乎与自己无关。如果教师向儿童提出一项任务,例如要儿童注意同学读得对不对(听较差的同学朗读时),或注意同学什么地方读得好(听较好的同学朗读时),并在同学读完后提出评价意见。这时,儿童的注意就能积极起来。
在正确的教学影响下,中年级以上的儿童,注意的集中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许多观察证明:在一些小学的中高年级里进行观摩教学时,虽然很多人坐在后面,但儿童可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到学习上来,以至似乎是没有看到这些观摩的人一样。而在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儿童,就会不时地看望观摩的人,以至忘了学习。
在小学儿童注意的集中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一些具体性、直观性的教材注意比较容易集中,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教材,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些。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
一小部分学龄初期儿童,看起来似乎过度地活动,同时又很难把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项活动上。他们经常表现出过多的自主的甚至非自主性的动作,注意力涣散,行动先于思考。他们的问题被称作多动症,目前西方心理学将其称作注意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为ADD)。
(一)多动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
对于多动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迄今为止似乎还不能十分肯定。但有三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一种是遗传方面的原因。某些儿童因遗传产生了较强的活动倾向和更经常改变注意的素质和气质或意向。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儿童几乎总是在他们刚会运动就表现出差异。第二种是妊娠和分娩方面的原因。据调查,大部分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受到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儿童,表现为活动过度和注意力涣散。这个事实指出,过度活动和注意涣散的儿童反映了其大脑的差异,或其他生理问题。第三种是家庭和其他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父母或教师也许意外地为儿童创设了过度活动的条件或环境,比如:过于严格的纪律要求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长时间的看电视也会导致多动儿童。
(二)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的现实问题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往往引起父母和教师的担心,几乎多数的父母和教师认为,儿童的活动水平是他们注意的主要方面,并指出过度活动者主要是男孩。
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在某些情况下存在更多的现实问题。如:参加一些活动,多动儿童很难坚持到底,他们或者在活动中做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干脆溜掉;在课堂上,这些儿童随便跑到座位以外,他们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干扰了他人。由于他们的多动,他们往往学习成绩落后,人际关系也较差。虽然在学龄初期,很多儿童看起来似乎超量活动,但只有少数足以引起专家的注意,这少数人的表现是:第一,显然在不合适的场合发生多动和注意涣散,比如表现在马路上行走和坐下吃饭时;第二,成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制止他们的活动;第三,他们总是以同样快的速度做事情,甚至他们自己想慢下来时也无法做到,比如画画;第四,他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连交友都困难。
(三)对于多动症或注意障碍儿童的治疗
因为对于导致活动过多症或注意障碍的原因尚不确定,所以很难对症下药地去治疗。有人主张用药物治疗,所用的药大都是一些镇静药(这些药也用于成人),其目的是使这些儿童安静。但结果证明,用药物很危险,稍有不慎,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例如,语言损伤、吃饭问题(厌食等)和警觉性降低,尤其是对年幼的儿童。
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也不很好。大概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坐很长时间进行谈话。目前学校心理学家采用四种方法显示了效果。其一,是在游戏中治疗。比如:多动儿童和治疗者均参加游戏,他们利用“假装游戏”进行交流,在交流当中,治疗者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多动儿童,他也许编一个故事,关于“一个从不停止跑的儿童”,这个故事的结尾有助于儿童最终慢下来。其二,是言语治疗。当游戏治疗在一个儿童身上继续时,言语治疗开始在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可能造成问题的其他家庭成员中进行。其三,是认知方法。引导儿童去观察某一事物,矫正他们因注意障碍发生的错误,并逐步改变他们的认知策略,以提高注意的集中。其四,是行为矫正。这种方法也较有效。比如:在一个教室里进行一项行为矫正实验,研究者利用那些方面表现好的儿童作为样板,让患多动症的儿童观看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他们做得有条不紊,而不是很快地做完,然后让多动的儿童练习同样慢的动作,当较慢的行为发生时,教师马上给予表扬;进行及时强化。反复练习之后,这些儿童的动作有所放慢和减少。
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学前儿童比较起来,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这些本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记忆的目的性来说,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儿童记忆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还是很差的。在大班儿童那里,只能看到一些初步的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条件下,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不能只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那些自己虽然没有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东西,因为学习和游戏不同,这是一种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这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目的任务,并使自己的记忆服从于这种目的任务。因此,在小学儿童的记忆上,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就逐渐占有主导的地位。当然,有意识记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排除无意识记的作用。事实上,在整个小学时期甚至以后的中学时期,一方面,有意识记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无意识记也在起作用,因为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第二,从记忆的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
学前儿童对于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事物,也能进行意义的、理解的识记。例如,用事物的各种联系、对比关系等等,来进行记忆。但是由于他们的经验还很不丰富,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很不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很多材料,宁肯用机械的、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而不愿更多地通过对事物的意义的、内在关系的理解来识记。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识记故事,一般总是从头记起,逐字逐句地重现。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还可以用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故事和诗篇,但是不能单纯地用逐字逐句的办法来识记数学运算方法和有关历史、地理、自然的教材,在这里,他们必须学会分析出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必须学会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合乎逻辑的联系,也就是必须学会对识记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或逻辑加工。当然,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但是在合理的教学影响下,儿童是有充分可能掌握意义识记的能力的。
在这里,也应该指出,在学习上,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不是对立的东西,因为它们在学习上都是必要的,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从记忆的内容来说,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地发展着。
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词的抽象记忆,他们长于记忆具体的事物、事实、形象,还不善于记忆关于事实的一般解释、公式、法则、规律等等。这是和他们的经验贫乏相联系的。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不但要记住一些具体的事实或形象,而且要记住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此外,儿童的词的抽象记忆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也不应该有这样的误解,似乎具体形象记忆是一种不好的、应当克服的东西。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都是必要的,因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儿童掌握充分的具体的实际材料,并且从这些具体的实际材料出发,不断发展儿童的词的抽象记忆,从而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在小学时期,所有这些记忆上的质的变化,都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儿童只是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具备了发生这些质的变化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是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工作质量。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皮亚杰认为7~12岁儿童的思维是属于所谓具体运算阶段,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意思。
儿童在入学以后由于教学上向他们提出这些新的要求,就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小学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是立刻实现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第一,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
第二,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低年级儿童虽然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是还不能自觉地来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这是由于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是和内部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正确的教育下,教师指导儿童逐步从大声思维(讨论)不断向无声思维过渡的时候,儿童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它的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儿童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但是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仍旧停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上,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还感到很大的困难。又如,儿童已能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而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是,当他们开始学习分数概念和分数运算时,如果没有具体事物的支持,就会感到很大的困难。
第四,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逐步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转变点,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质变”或说“飞跃”,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当然,其中也有可变性。如果教育适当,关键年龄可能提前,有的教育性实验报告就指出,这个“关键年龄”可以发生在小学三年级;反之,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年龄”也可能推迟发生。
小学教师的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言语,特别是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丰富儿童的经验,特别是间接的经验,因为儿童的思维水平是在掌握言语和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当然,教学和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的、简单的,从掌握言语和经验到思维发展是有一个量变质变过程的,而且这个量变质变过程又常常会由于学科的不同、教材内容的不同、儿童学习方法和个人特点的不同而不同。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思维的培养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积极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大任务之一。只有儿童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概括性为主导的思维形式,儿童才能顺利地掌握人类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财富。
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是掌握知识经验的重要前提,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又是在正确的教学活动中锻炼和发展起来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矛盾统一的。
培养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教师既要根据儿童思维的水平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同时又要耐心而机智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工作。
第一,从具体、从感性的实践引向抽象概括是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一般规律。虽然教学过程和人类的认识过程有一定的差别,教学过程并不需要完全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但是,为使儿童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以一定的感性的基础为出发点,逐步引向抽象概括,始终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说,要引导小学儿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绝不是说具体思维是坏的、毫无作用的东西。为了发展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既要提供合乎儿童经验的具体的东西,又要在可能范围内很快离开具体的东西。数学老师都知道:为要使儿童理解加法、乘法或分数的意义和运算,从具体的事物开始是必要的,但是长期停留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上也是不对的。
第二,有意识地帮助儿童学会并逐步提高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也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思维过程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等。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组织儿童的思维活动,同时要教会儿童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很多研究以及教师经验证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如能注意组织儿童的智力活动,并启发儿童自觉地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使儿童不但掌握知识,而且掌握思维方法,就能大大提高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
第三,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首先使儿童对学习材料有充分的理解,是发展儿童思维的直接前提。只有学习材料能被儿童理解,才能导致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如果向儿童提出过高的、他们不能理解的材料,儿童只能形式主义地去“鹦鹉学舌”,对于思维的发展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当然,过低的、没有困难的学习材料,不能使儿童学到什么新东西,同样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等原则正确地组织教材,使儿童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一些能够经过思考、经过努力而可以克服的困难,从而不断地、有节奏地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第四,帮助儿童正确地掌握概念,是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首先,儿童应当掌握什么概念,应当在什么样的抽象水平上来掌握,取决于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其次,在掌握概念的时候,要根据儿童的水平,力求概念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也就是使儿童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含义和范围。再次,不应该孤立地去掌握概念,而是要在概念的系统中去掌握概念,亦即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运动发展的观点去掌握概念。
第五,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培养儿童运用概念来恰当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所谓恰当的判断,就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关系和情况,或者是“是”,或者是“否”,或者有多种可能,或者指部分现象,或者是现象的基本情况。例如,把“基本上”当作“完全是”,或者把“主要是”当作“全部是”,那就不对了。所谓合乎逻辑的推理,即要求一切论证都能从真实的前提出发,而且推理必须是不矛盾的、一贯的。不要用“我想”“我认为”这些口吻作为论证的前提。论证要力求有说服力。在进行推理的时候,不以个别当作一般,也不匆忙地随便下结论。儿童要学会善于把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找出一般规律,又能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个别事实。
第六,抽象思维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最后还要回到具体事物中去。因此,要培养儿童善于把概括和具体化适当地统一起来。儿童掌握了一些抽象公式、原理以后,常常不能应用,或者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应用,而不能很好地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处理新的情况。这说明儿童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抽象逻辑思维。儿童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标志,不仅表现在抽象规律的掌握上,同时表现在对这些抽象规律的运用上。
最后,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即有目的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初入学儿童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很大,因而不但思维的逻辑性很差,而且思维缺乏灵活性。例如,解答算题或编拟算题的时候,常常千篇一律,照猫画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儿童思维的逻辑性,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多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原理,多提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儿童思考,在要求儿童回答问题的时候多让儿童“想一想”,这样就可以避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形式主义的倾向。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儿童按照教学的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因此,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迅速增长起来。例如,在阅读课中,要求儿童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在作文课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连贯的构思;在绘画中,要求儿童通过想象来设计富有美感的构图等等。
第二,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想象中富于模仿性、再现性,儿童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现。这种情况是和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发展很低这一事实密切相联系的。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言语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便日益增多,想象也更富有逻辑性。例如,同是一个作文题目(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或记一次参观游览活动),低年级儿童写的内容就比较简单、贫乏,而中高年级儿童就能写得比较细致、丰富,并且有逻辑布局。
当然,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想象总是简单而贫乏的。
第三,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不符合现实事物,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小学低年级儿童也具有这个特点。例如,学前初期儿童只能以几根乱七八糟的线条来表现一个人、一只动物、一幢房子或一棵树。而学前晚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就能有简单的布局和突出的细节。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他们所画的事物还常常是不完整的,而且大小比例、前景后景一般表现得不正确,不符合现实事物。在教学的影响下,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就能不但注意所画的事物的完整性,而且能初步运用透视关系来更好地、更真实地表现事物。
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儿童按照教学的目的产生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因此,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就迅速增长起来。例如,在阅读课中,要求儿童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在作文课中,要求儿童围绕主题进行连贯的构思;在绘画中,要求儿童通过想象来设计富有美感的构图等等。
第二,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想象中富于模仿性、再现性,儿童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现。这种情况是和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发展很低这一事实密切相联系的。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儿童言语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便日益增多,想象也更富有逻辑性。例如,同是一个作文题目(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或记一次参观游览活动),低年级儿童写的内容就比较简单、贫乏,而中高年级儿童就能写得比较细致、丰富,并且有逻辑布局。
当然,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他们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想象总是简单而贫乏的。
第三,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不符合现实事物,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小学低年级儿童也具有这个特点。例如,学前初期儿童只能以几根乱七八糟的线条来表现一个人、一只动物、一幢房子或一棵树。而学前晚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就能有简单的布局和突出的细节。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他们所画的事物还常常是不完整的,而且大小比例、前景后景一般表现得不正确,不符合现实事物。在教学的影响下,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在绘画的时候,就能不但注意所画的事物的完整性,而且能初步运用透视关系来更好地、更真实地表现事物。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或言语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虽然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但是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比起来,具有更大的创造性,因此,创造想象是更加复杂、更富有独立性的想象。例如,让儿童复述听过的故事和让儿童独立编造一个故事,所要求的想象水平是不一样的,前者主要是再造想象,后者主要是创造想象。
小学儿童在教学影响下,由于表象的积累,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于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
首先,一般说来,小学儿童的想象,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以后独立性和创造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低年级儿童的想象还和学前儿童差不多,具有明显的复制、模仿的性质。例如,在复述中,在游戏活动中,常常是重复成人的讲述或模仿成人的(例如在电影中看过的)动作,创造加工的成分是不多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中,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就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创造性改造就日益明显,日益增多。
其次,小学儿童的想象,不论是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以后概括性、逻辑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研究证明: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为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人物、情景就感到困难。
研究也指出:一、二年级儿童在游戏的时候,仍然需要一定的实物来支持,否则不能长时间地坚持担任某一角色。
因此,对低年级说来,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从儿童的直接印象和所熟悉的事物出发,以便使儿童的想象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三、四年级的儿童就不同了。在三、四年级儿童所能理解的事物范围内,已经可以很少利用实物来进行想象,这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在词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想象,想象的构思已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内部逻辑性。这样,想象发展就逐步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再次,小学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发展上的另一特点是:最初想象常常是不精确、不完整、不符合现实事物的,以后精确性、完整性、现实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有人研究了小学不同年级儿童在口头描述他们所不大熟悉的事物(如火山、小船等)时再造想象发展的年龄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想象的数量上(以再现事物的细节为指标)或质量上,各年级儿童的差别都是很明显的。
从想象的数量上看:一年级儿童只能再现事物的一些轮廓,很多细节被遗漏了。例如,在画“火山”的时候,应该在火山上面画出所冒的烟,但有40%的儿童遗漏了这个主要的特征。
二、三年级儿童虽然也不能完整地再现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但是所画出的细节的数量较一年级为多。
四年级儿童已能再现事物的更多的细节,当然,他们一般也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事物的一切必要的特征。
从想象的质量上看:随着年级的发展,不但想象的事物的细节更完备些,而且事物的结构安排得更合乎现实、合乎逻辑。例如,所画的小船,不但主要的细节都画出来了,而且小船的结构安排得更合理,更富于真实性。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幻想的发展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很多创造性的活动常常是从幻想开始的。例如,宇宙航行最初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幻想可以是从实际出发的、鼓舞人们向上的,这是有益的幻想。但如果净想象一些荒诞的、引导人们脱离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东西,就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叫做空想、梦想。
学前儿童的想象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带有较多的幻想的性质,在这种幻想中,常常把现实事物加以夸大或缩小(如指头大的小孩),甚至可以使事物随意变化(一会儿变成青蛙,一会儿变成仙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年幼儿童之所以特别喜欢童话和神仙故事,是和心理发展的这些特点有关的。
初入小学的儿童,想象仍然带有幻想的性质,仍然非常喜爱童话和神仙故事,但是他们和学前儿童想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小学儿童虽然很喜爱童话和神仙故事,但是他们日益明确地懂得童话和神仙故事的虚构性。只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对童话和神仙故事的爱好才逐步降低,而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或结构复杂、想象丰富的文艺作品,如描写英雄人物的作品,或像《西游记》一类的小说。这也足以表明:小学儿童的幻想正处在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的幻想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在于:积极引导儿童从远离现实的幻想逐步发展到现实主义的幻想,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引导儿童的想象向正确的、有益的方向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想象的培养
想象过程也和任何心理过程一样,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的想象也和儿童的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一样,是在教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一种纯粹内部的机能,是自然成熟的。他们认为:儿童的想象是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人不应加以任何的干预,否则就会妨害儿童想象的发展。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一些研究证明:在小学儿童绘画的时候,如果只是听其自然地让儿童随便画什么,那么,画出来的图画常常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都很贫乏。反之,如果在主试者的“干预”之下,事前加以指导,儿童绘画的内容和结构就常常比较丰富而多样。教师的经验也证明:小学儿童在进行文艺写作或模型制造等想象活动的时候,不能专靠所谓一时的“灵感”,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有关的知识技能。因为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这是发展儿童独立思考能力、避免学习上形式主义倾向的重要条件。
1.丰富儿童的表象
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对于同一事物,成人和儿童想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这主要由于他们的表象的积累,即已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例如,讲到“人类祖先用石刀、石斧来从事劳动”这件历史事实的时候,低年级儿童所能想象的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如“祖先”就是“爷爷”的形象,“石刀”就是石头做的切菜刀等等。而一个成人所能想象的内容就丰富得多了。因此,在教学中,为要发展儿童的想象,首先应该根据儿童心理水平,通过实物、图片或参观等等,使儿童获得足够的有关的表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为了使儿童深切理解关于描写“秋天”的词句,带领儿童到郊外观赏秋天的景色,这种用意是值得学习的。
2.利用生动的言语描述
教师的言语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带有情感的言语,来描述儿童所要想象的事物的形象。例如,在讲述历史人物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冷淡地、死板地讲一堆死的史实,而应该在儿童所能理解的范围内,用生动的言语、恰当的表情,来描绘有关的史实,使儿童的想象活跃起来。
当然,教师必须注意:言语必须是儿童所能理解的,否则就毫无作用。实验研究指出:词只是在它能够使过去知觉中那些与当前想象形象有关的成分活跃起来的时候,才能改变或充实想象的形象。如果学生在过去知觉中获得的印象很贫乏,词就不能促使想象的形象更为完善。
3.培养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想象常常是直接和人的思想意识、个性品质相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例如,在语文、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激发儿童热爱祖国、准备将来更好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崇高愿望,同时及时纠正儿童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良的愿望等等。
4.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是培养儿童想象的最好的材料,因为文艺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语言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应该积极关心和指导儿童阅读良好的、适合儿童水平的文艺读物,借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第九章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下) ──学龄初期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校集体是学龄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条件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
在小学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掌握了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有关的研究指出,小学儿童在四、五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才可能达到初步本质概括的水平。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关于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向比较精确、比较本质的水平发展。
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小学儿童由于道德知识的理解不精确、不全面,在道德评价上,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
皮亚杰曾以故事的方式来测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结果指出:小学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往往是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如遵守某种法则,完成某种作业)。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开始能对出于无心而犯错误的同学,表示一种责备、惋惜、同情和谅解的复杂心情。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人物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时取决于他们的印象的强烈性,有时取决于某些品质是在什么情境中表现的。
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一种道德知识,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也可能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道德知识是否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处于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和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使小学六年级儿童也还没有达到强有力的内化推理水平。这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儿童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它的深刻性和坚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儿童道德经验发展的水平。教师从低年级起,就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儿童由于认识和行为不一致而产生的思想斗争中,逐步使儿童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儿童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还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但这不等于说,小学儿童就不能做出很好的道德行为来。事实上,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做出很使人感动的道德行为,不过这常常是由于道德情感或道德习惯,而不是由于高度的道德信念。
根据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有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抽象性发展的趋势,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抽象性具有一致性。
研究还指出,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但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而言,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最低。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言行脱节现象的原因
儿童有了道德意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从道德品质的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要求看来,更重要的是怎样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正如教师经验和观察研究所证明的,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儿童的言与行、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不只在道德现象领域中存在,在非道德现象领域(如知识与技能技巧)中也存在。同时,这种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年龄阶段特点,但是,在正确的教育下,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认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都是可以相对减少的。
某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越大。其实,在这里,主要不是年龄特点问题,如果说有年龄特点问题的话,那只是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比较外露,他们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行为就比较复杂,也日益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
在正确的教育下,小学儿童比学前儿童更能把道德知识运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言行脱节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根据一些观察和实验研究看来,小学儿童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现象,主要有以下的情况和原因。
第一,由于模仿的倾向。小学儿童还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他们往往喜欢模仿同学或成人的行为,模仿电影或戏剧的角色,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他们感到这种模仿很有意思,以致明知被模仿的举动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但仍然照样做了。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教育儿童正确对待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并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事实也证明:教师或家长本身的言行脱节会对儿童发生很坏的影响。例如,教师要求儿童整洁,而自己却很不整洁,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不能对儿童起教育作用。
第二,由于无意。有些儿童明明知道道德规则,但是无意地做出了不好的行为来。他们常常在做错以后很惋惜地说:“不知怎的就做出来了。”这在低年级儿童更是常有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必要的道德习惯。因此,教师注意改造儿童的旧的不良习惯和建立新的合乎道德要求的习惯,是很必要的。
第三,在不同的人面前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些儿童虽然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们在某些人的面前表现得言行一致,而在另一些人的面前却言行不一致。例如,有些儿童在父亲面前听话,在母亲面前却不听话。有些儿童在某一教师上课时守纪律,在另一个教师上课时却不守纪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教师或成人的教育不统一所造成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法不良或成人本身有缺点等等。
第四,只会说,不会做。有些儿童一般是理解道德原则的,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在什么样的场合应当怎样行动,但是他们的行为中却不力图按照这些道德知识去行事。道德知识是一回事,道德行为却是另一回事。例如,他们称赞一些英雄人物的道德品质,并给很高的评价,但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常常不能努力学习,不能遵守集体纪律,而且并不感到什么惭愧和不安。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促使儿童保持言行一致
根据一些心理学的研究看来,要想比较有效地消除儿童在道德品质上言行脱节的情况,促使儿童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统一的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和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一致指出;环境和教育不能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在儿童个性的发展上,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同一教育影响,对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效果。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儿童心理的“中介”或“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他认为这个中介就是儿童当时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就像一个三棱镜,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
对一些成绩落后和品行不好的儿童的研究证明:儿童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例如,不愿意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等等。而儿童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的生活条件或教育下所形成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一年级儿童虽然有了很好的入学条件,有了从事学习的准备和愿望,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就可以毫无曲折地、顺利地学习下去。他能否顺利地进行学习,还要看他能不能克服困难,好好学习;看他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怎样,看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等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的人的要求的矛盾和冲突。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才能适当地提出教育要求,并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促使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以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来促使儿童具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具有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也就是说,应当设法把对儿童的外部要求逐步变成儿童的内心要求,逐步成为儿童的动机和需要,使儿童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
首先,必须激发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首先要在积极的动机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实现,一切强迫、惩罚的方式是无效的。所谓积极的动机,就是外部的要求变成了儿童的“内心的”需要,社会的动机变成个人的动机。有些研究者提出,唤起儿童的同情心,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是激发儿童的道德动机的一个重要手段。移情是儿童采取道德行为的一个基础。
其次,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道德行为不是一两次尝试就可以形成的,因此,必须创设条件,使儿童有反复练习的机会,必须使道德行为变成道德习惯。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
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中,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
所谓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界强制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也能遵守一定的纪律,但是主要不是出自内心的自觉,因而还谈不上自觉纪律。儿童进人小学以后,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不但自觉纪律的形成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但是,初入学的儿童是否能形成自觉纪律?他们的自觉纪律的一般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怎样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关于这些问题,心理学工作者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有遵守纪律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规则,有好模仿的倾向,以及易疲劳的特点,以致常常容易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同时,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一年级的儿童是完全有可能形成自觉纪律的。
关于儿童纪律行为的形成过程和条件的专门研究指出:儿童的纪律行为是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变成儿童的内心需要的过程。
这个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如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依靠外部措施(详细的规定、及时的检查等)。
第二阶段──教育要求可以具有比较精简概括的性质(只以提示的方式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教育要求具有一般的原则性(儿童开始以自我检查为主要形式)。
研究者还认为:上述阶段只是一般的发展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儿童,情况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了解这些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措施。
第十章 少年期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少年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少年期学生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的发展
第三节 少年期学生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
少年期学习活动的变化
少年期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这一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少年期的主要特点在于: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也就是说,少年期具有过渡性。正如有的心理学著作所描述的那样,在少年与成人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过渡的阶段。
儿童进入初中以来,表面看来,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时期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
初中的学习和小学的学习比较起来,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中学学习的科目比起小学来有了很大的分化,学科的分类比以前显著地增加了。以前的数学主要是算术,现在主要是代数和几何;以前只有自然常识,现在有了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不但学科加多了,而且每一学科的内容比以前扩大和加深了。在学科的系统上,已经接近于科学体系。在学科的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是反映事物一般规律的、有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为了掌握有系统的科学规律,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就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抽象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科抽象的程度比较大(如代数、几何),有些学科抽象的程度比较小(如历史、地理、生物),但是,少年要领会这些知识,都需要一定发展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
其次,在学习的方法方面:随着各门学科的分化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中学开始,科任教师增多了,每个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少年学会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也和小学时期不一样,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善于听讲,会记笔记,会按照教学的要求组织自己的智力活动,例如,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熟记教材等等。在课后,要求学生能独立主动地完成作业,例如,做图解、提要,分析综合复杂的习题等等。这一切,就要求少年在学习上必须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少年开始适应这些新的变化的时候,可能发生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少年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事实证明:对于新的学习要求缺乏适当的准备,常常是少年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少年期的社会化任务
在初中时期,少年开始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为了能够成功地适应成人社会,他们要学习许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实际上就是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其社会化任务的内容。
少年的第一项社会化任务是谋求获得独立,即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成人那里获得独立。
谋求获得独立之所以是少年的社会化任务,是由三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少年在青春发育期所发生的身体外形、内部机能、性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使得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开始产生“自己不再是孩子”的感觉。第二,随着少年身心的发展厂他们应付周围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几乎不再需要父母帮助,这种自立能力增强了他们谋求独立的信心。第三,少年的体格由于身体发育而健壮起来,显得不再像儿童那么弱小,于是社会要求他们独立的压力也骤然增加,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年在谋求获得独立的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在儿童时期甘愿执行的那些要求,当成人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并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指导,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就抱怨,并且提出抗议。此时少年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感到自己不能被压制、被剥夺独立的权利。所以,他们开始扩大自己的权利,并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尊严,他们要求一定程度上与成人平等,并且竭力使成人承认这一点。
在少年谋求独立的过程中可能与成人(尤其是父母)产生冲突,其主要原因是成人不善于或不愿意鼓励初中学生的这种独立的倾向,并使他们获得和自己平等的新地位。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一方面,父母如果不是鼓励这种独立的倾向,也应该学会容忍;另一方面,少年自己应该抛弃儿童期的某些社会行为。
少年的第二项社会化任务是确定自我,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有几方面的原因使得确定自我成为少年的一项社会化任务。首先,身体的变化成熟使得他们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关心,迫使他们开始考虑自我知觉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初中时期,更高级的思维能力的出现,使得少年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自我概念的改变;另外,初中学生独立倾向的增强,同伴关系的日益突出和重要等等都促进了自我概念的变化。
初中时期作为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自我概念开始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整个发展过程是稳定而缓慢的,
少年的自我概念作为他对自身的认识,对别人关于自己的看法的认识,它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果少年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概念,则他们更可能在社会情境中获得成功,更可能适应初中时期的社会情境和以后的成人社会,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则导致少年的失败、逃避。另外,具有较高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少年一般有更高的职业意向,并且选择那些需要领导地位和权力的职业,而避免辅助性的或受制于人的职业。再者,糟糕的自我概念可能是促成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对于自我的这种消极的看法是由于感到被社会抛弃,而消极的自我概念又强化了这种感觉。
父母和其他成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少年培养和发展积极的、良好的自我概念。
少年的第三项社会化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感和行为。
性别角色的获得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化过程。每一个人一出生就由于先天的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之后,在婴幼儿时期,儿童逐渐对自己的性别形成确认,他们对性别永久性的认识保证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
性别角色的获得在初中后期基本完成,主要是由于此时少年的思维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式运算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重新思考自己以前获得的关于性别角色的认识。
性别角色作为长期文化历史因素的积淀,它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上,大家都认为男性应该是独立的、竞争性的、自信的、控制的,是环境的主人;而认为女性是有教养义务的、被动的、依赖的、非攻击性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内容,即所谓的中性化的性别角色。这是指个人同时具有男性的传统性别角色特点和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特点,这样的人既能按传统男性化的方式行动,也能按传统女性化的方式行动。中性化代表了性别角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关于中性化性别角色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性化的男性增多,中性化的女性却下降,她们向着女性性别角色发展。
少年社会化的第四项任务是适应性成熟。
少年在青春发育期,伴随着他们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在性的机能方面也成熟起来,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成熟方面较为显著的变化是初中男生的遗精、女生的月经;此外,少年开始意识到性的存在,对性产生关注和好奇;同时少年的性驱力也明显增加,他们感受到了性的兴奋和冲动。所有这几方面的变化对少年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少年要良好地适应遗精、月经,他们就必须对这种变化有所准备。他们必须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懂得这是人正常发展中所必然要遇到的变化,同时也是他们长大成熟的标志。但是,对这些正常生理变化的错误理解则会导致对少年心理的创伤,甚至使他们走上歧路。所以为了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适应这些新的急骤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少年性成熟的同时,他们的性驱力也在不断增加,即他们要求宣泄自己内部的性兴奋和性紧张的倾向越来越强。为了应付增加了的性驱力,少年必须学会与之有关的、为社会所接受的恰当的行为;否则,不恰当地宣泄性驱力可能会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比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就发现,少女性犯罪的初犯高峰年龄就在月经初潮后一年。,虽然有不少少年男女通过手淫宣泄了他们的性驱力,并且手淫本身对生理、心理不会造成危害,不过最好还是通过体育运动等积极的方式。
从少年本身来看,他们也表现出需要接受性教育的愿望。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需要学校进行性教育,他们想从学校的性教育课程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性知识,他们认为在学习性知识时有机会接触有知识的教师会有助于他们发展成熟的性观念,并且感到在教室的气氛中讨论性问题没有与父母讨论时那么窘迫。同时,他们还表示性教育课程应该教生殖的生理学和妊娠方面的知识,以及伦理道德和有关的社会问题。同时,研究者还指出:少年通过性教育课程能获得大量的性知识。
少年的第五项社会化任务是学习适应成人社会。
从初中时期开始,个人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为了成为一个正常的成人,良好地适应成人社会,少年必须学习许多各种各样的为成人社会所接受的、为适应成人社会所必需的行为。虽然不要求少年初中一毕业就成为一个成人,但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从此时开始学习。
少年要学习的一项内容是适应新的社会情境。随着少年的逐渐长大成熟,他们自身的能力发生了变化,外界对他们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学习新的社会行为,抛弃儿童期旧有的社会行为,他们需要形成一套能使自己很好地适应成人世界的社会反应。经历过各种社会情景的少年可以获得有关的经验,可以比较容易地去应付新的情境。
解决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也是少年为成为成人所要遇到的。因为一个成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可能是与社会所要求的有所不同,甚至可能相悖,但是,作为一个成人,他有能力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在按照这一价值约束生活的时候不会感到有很大的冲突。然而,少年则由于其自我中心性而无法做到这些,这就需要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性以适应复杂的社会。
同时,少年还要适应同伴关系的性质的变化。因为进入成年期以后,青少年时的同伴关系在某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同伴之间会谈到工作、配偶等,所以少年有必要通过父母提供的这方面的榜样,学习有效的适当的有关行为,以免发展与正常状况相差甚远的成人同伴关系概念。
另外,少年也需要注意到他们以后的职业选择。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很关键的,因为实际上很多人都是由于青少年时的选择,而终生从事了某一职业。为了选择一个恰当的职业,少年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智力能力、兴趣甚至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影响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但是主要的影响来自父母、同伴以及学校。
首先,就父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而言,它的作用是最明显最主要的。由于少年经常地接触到父母的言行,这种长期的紧密的联系使得父母的影响超过了其他方面。
父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子女的教养方式起作用的。研究资料表明:对子女表示无条件的爱的父母,帮助少年发展了积极的恰当的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了对他们自我概念的信任,以及积极的自尊。而表示拒绝和敌意的父母则会导致少年在学习、智力、同伴关系、与成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困难,会导致心身疾病,甚至犯罪。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少年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少年对父母的教养方式的看法。研究资料表明: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少年认为其父母比较接受他们,很少使用心理控制、以及父亲很少严格控制有关。少年感到被接受、有人需要以及感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对于其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父母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这当中可能蕴含着冲突。如果父母和少年之间在价值观、理想上有相同的地方,那么这种冲突就较为平缓,双方可以发展一种相对和谐的社会关系。否则,就可能产生“代沟”。
第二,同伴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相对于儿童期来说,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的同伴关系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少年与同性同伴、异性同伴之间的关系更接近成人的同伴关系,他们的朋友是可以信任的、忠诚的,他们从同伴关系中得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对困难的理解。忠诚可信的朋友使少年无须害怕与朋友分享隐秘的感受时会受到嘲笑或传给别人听,与亲密的朋友分享失望和喜悦的感受,使他们能很好地应付这一时期的感情波动。当然,这种同伴关系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影响,一旦朋友背叛,则打击相当大,可能导致他们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形成对自己的消极感受。
同伴在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父母的影响相比,这种影响更为表面化,范围更小,时间更短。它主要集中在赶时髦、音乐、服装等方面,而父母的影响却在价值观、道德和行为方式上起决定作用。并且,同伴关系的形成一般都是由于有相似的背景和价值观,所以,同伴关系实际上可能强化了父母传授的基本价值观。因此,可以认为父母和同伴在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少年的不同需要。
虽然大多数时候同伴的价值观与父母的是一致的,但是,当双方对于价值观、理想的看法完全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真正的困难;少年必须选择采纳其中的一种。这种情境对初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一般适应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对少年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学校,少年每天在学校度过大量的时光,为这种影响提供了机会。
一方面,学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教育,这就意味着学校给少年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每个人将来成为经济上独立的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所必需的,所以学校实际上在为少年以后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学校教育引导着少年接受更高的教育和从事未来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前途。同时,学校也使文化的信仰、价值观和传统得以延续,通过学校树立的榜样和学校进行的训练,少年了解了各种角色期望,并承担了这些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少年在学校所花的时间很多,实际上学校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场合,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体育活动等都成了影响因素。并且,学校为少年结交朋友、建立亲密的友谊提供了机会,而同伴又对少年的社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做出了成人的榜样,初中学生跟着教师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还从他们那里学习行为的方式。
研究证明:学校经历对少年对于自己的能力的评价产生了影响。常常成功的学生把新奇的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中他们受到鼓励去赢得成功;而经常失败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无能,并失掉了去尝试的动机。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如何看待他人(包括这些人的内部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看待与他人有关的自我,也就是说,个人如何了解、理解并概括客观世界,特别是其他人。
通过考察儿童对社会两难问题的反应结构(而不是内容),即考察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区分能力,以及儿童协调自我的视野和他人视野的能力,研究者认为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少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处于第四阶段,即所谓的“获得共同的角色”。此时少年能够“跳出情境”,采取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社会情境,这是一种第三者所采取的角度。因此,此时少年能够协调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这样,他们就能够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能够采取中立的客观的立场看待社会交互作用。同时能够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比如,少年关于父母的惩罚的理解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惩罚只是控制行为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他们理解父母也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和个性,惩罚只是满足了这样一种需要。可见,少年的社会认知已经较为复杂了。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是以其认知发展的能力为基础的,少年所处的社会认知阶段与皮亚杰的形式运算的A阶段相对应。研究者指出:有的人认知发展达到了某一个特殊水平,然而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社会认知阶段,但是,不可能已达到某一社会认知阶段却未达到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
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与其社会行为有明显相关。研究者指出:少年的社会知识越多,他们就越可能轻松地应付社会情境,能更好地评价他们的行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后果。他们还能更好地运用计策来解决社会冲突。此外,这些能更有效地应付社会情境的挑战的少年,他们帮助别人、参与社会、与父母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意向更为强烈。
第十一章 青年初期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青年初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青年初期学生学习活动和认识过程的发展
第三节 青年初期学生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
青年初期学生的一般特征
青年初期是指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结束的时候,即年满18岁的时候,青年的身心各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就可以取得公民的资格,享有公民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履行公民的各种义务,正式担任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这就是说,青年时期是走向独立的时期,是一个人开始独立地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
当然,青年时期并不是在18岁的时候就结束了,而是延长到25岁左右,18~25岁,一般称为青年晚期。青年初期的特点是在少年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高中学习的青年,深切地体验着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巨大变化。
首先是学习上的新要求。
青年初期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但是和少年的学习比较起来,在学习的要求上,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高中各科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更加高深了,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有系统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青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具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水平。第二,由于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求青年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高中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政治课,并且通过各科教学和其他教育措施,要求青年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其次是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
在高中时期,许多少先队员加入共青团。共青团是对广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学校,通过它,不断提高青年的政治觉悟,培养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逐步在政治上成熟起来。有一部分团员还积极争取加入共产党,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许多团员还是少先队的辅导员,因而担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
在学校集体中,高中学生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要起着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成为低年级同学的榜样。
此外,高中时期的师生关系也与初中时期不一样了。高中学生不再将教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教师的权力也不再那么大。在高中生眼中,一个“理想教师”的身上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他的个人品质,即“理解”能力、情感反应能力、对人的亲切诚挚的态度。也就是说,高中生愿意将教师看作是一位年长的朋友,其次才看重教师的职业专门知识和教学质量,最后是其对权力的正确使用。
同时,学校集体也仍然是高中学生结交朋友的最主要的场所。高中生同伴关系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样性的形式:从简单一起度过时光,到最深刻的自白和自我解剖。他们表现为强烈的希望结交朋友,并建立良好友谊的要求。
高中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青年日益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职责。同时,高中生十分强烈地要求独立支配自己的时间,选择朋友和度过余暇的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成人日益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要求他们能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尽管此时父母的榜样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被绝对地、不加批评地接受,但是好的父母仍旧是高中生重要的行为准则,高中生迫切需要年长者的生活经验和帮助,他们非常希望把父母看成朋友和参谋。
高中生在集体生活中的新的地位,是他们个性发展的新的动力。
再次是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
高中生,特别是将近毕业的学生,选择未来的生活道路,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毕业以后既可能到高校去学习,又可能去参加各种劳动,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去考虑自己未来的志愿。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也常谈到自己未来的志愿,但那多半属于想象的性质,而高中学生在考虑自己的志愿时,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严肃性。父母的职业榜样,个人的智力和能力、需要、动机、努力工作的意愿、同伴、教师等都影响着高中生的职业态度和选择。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无论是在青年的学习上还是个性发展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后是生理上的接近成熟。
高中生的身体发育已经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他们的身高和成人差不多,骨骼已经全部骨化,肌肉力量在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他们在皮质结构和机能方面已经发育完成,并达到成人的水平;性机能的发育已经成熟,因而进一步意识到两性关系问题。
所有上述情况,就使青年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父母和教师要尊重和鼓励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展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活力。但是应该看到,青年刚刚达到成熟时期,他们的智力水平还是不够高的,他们看问题往往不全面,他们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因此,在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的时候,应该给他们以积极的关怀和指导。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青年初期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
青年初期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日益复杂和深刻,由于逐步意识到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用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专心和主动。
(一)在学习动机方面
在正确的教育下,青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少年比较起来,是更加远大、深刻和稳定。青年学生由于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由于考虑到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比较远大而深刻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经常是青年的主要的学习动机,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已经不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青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顽强地学习,并且这种自觉性已相当稳定。
(二)在学习态度方面
青年初期的学生已经能够用自觉的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他们一般都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师。思想好、学识好、教法好而又关心学生的教师,就能获得青年的尊敬。当然,个别对教师态度不好的学生也是有的,这常常是因为教师本身有缺点或教育不良的缘故。在对待集体的态度上,青年学生具有更高的自觉性,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和集体的关系。青年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比少年学生更自觉主动和认真负责。分数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已经不像对儿童和少年那样强烈了,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分数,不如说是真正的知识学问。
(三)在学习兴趣方面
青年的学习兴趣同少年比较起来,更加广阔、深刻了,而且有更大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青年学生不但对文艺性的材料感兴趣,而且对理论性的材料感兴趣。不但对课内书籍感兴趣,而且对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感兴趣。他们不但阅读这些读物,而且喜欢深入地探讨和思考各种问题。青年对学科的兴趣更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首先常常是和自己的未来志愿相联系的。青年学生一般都对抽象性较大的、需要多动脑筋的学科比较感兴趣,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在学习兴趣上,个别差异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些青年学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各门学科,没有特殊的学科兴趣,而另一些青年学生兴趣过于狭隘,只对某一门学科(如数学或语文)感兴趣。教师要依据高中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在学习能力方面
青年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自觉地掌握教材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如听讲、记笔记、练习、复习、课外阅读等;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作业;并且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监督。由于过去几年教育的结果,青年学生不但学会进行智力活动的各种方法,而且能够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智力活动,考虑自己的思想方法,这是少年学生做不到的。
由上述可知:青年学生的学习活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青年学生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这个水平。有些青年学生,由于过去教育上的缺点,或者由于学生本身的不良习惯,以致学习活动处于较低的水平。高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刚升入高中的时候,就密切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水平,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缺点及时得以纠正,使优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影响青年初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父母、同伴和学校仍然是影响青年初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父母对高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也是最明显和最主要的,这是由于他们经常地接触到父母的言行。这种影响仍然是围绕着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看法来发挥作用的。
研究者指出:和少年初期一样,热爱孩子的父母能促使高中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相反,对子女表示拒绝和冷漠的父母,则会导致高中生在智力、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困难。
另一方面,高中生如果感到被父母接受、有人需要,并感到自己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就会促进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父母对高中生社会化的影响也是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而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则减少,这可以看作是父母影响的质量的提高。
同伴的影响在青年初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时,高中学生的友谊是以感情的共鸣和体验的分享为基础的,择友是在个性和他们互相奖励的友谊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青年初期,少年友谊的那种强烈性和热情有所下降,这时的友谊是出于个性特征的一致性,而不是与之共享秘密的需要了。
另一方面,青年初期异性同伴关系也有了新的内容,此时高中生对异性的消极感受几乎都消失了,一半的男生和大多数的女生都跨过性别界限建立了友谊,信任和安全感是这种友谊的组成部分。当然,异性友谊的增长并不是要代替同伴朋友的亲密性,它只是高中学生亲密友谊的又一种类型。
同伴对青年初期社会化影响的领域与父母不同,他们主要是提供了更多个人需要的满足和必要的娱乐消遣。
学校对青年初期社会化的影响表现为它为高中生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传给他们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进行职业选择,同时也使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此外,学校提供了一个社会场合,而教师又提供了成人的榜样,学校发生的事、教师的行为都对高中生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我意识的发展
青年学生在过去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即将毕业而必须考虑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般说来,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都能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主观世界,他们不但关心和认识客观现实,而且关心和认识主观本身。他们都能够独立自觉地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研究者指出:高中生能认识到一些无意识的心理体验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活动,他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待自我,把自我看作是思想和行动的操纵者。
研究者的结果证明:高中生进一步从个性的特点、态度、信念等方面来看待自我。他们的自我系统更抽象更复杂,其描述自我的方式中允许把可能有分歧的行为看作是一致的。同时,高中生能够理解他们自我中的变异,并做出判断和调整,他们有一套整合原则使他们理解其行为可以在相似但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得判若两人。
青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少年比较起来,有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他们一般都能提高到具有概括性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例如,意志坚定或意志薄弱,粗枝大叶或工作细致,具有原则性或丧失原则,孤僻或热情等等。第二,他们一般都能够提高到价值观,甚至于思想政治品质上来分析自己。
高中生由于能够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品质,就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当然,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还是不十分成熟的。第一,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常常只有一部分学生,如共青团员和高中二年级学生,能够从政治品质上来分析自己,而另一些学生还只停留在以一般个性品质作为分析自己的标准。第二,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还没有达到全面而深刻的水平。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只能列举一些自己的优缺点,而没有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第三,在整个高中时期内,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自我批评的态度,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或形成得不稳定。有人研究了高中生自我批评态度的形成问题,指出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我批评态度已经形成,并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虽然已形成,但很不均衡;第三类是还没有形成。
由此可见,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正接近于成熟时期,但是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问题。
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关心和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特别是从政治上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发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首页 上一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