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儿童心理学

_4 佚名(现代)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以表象为中介,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
儿童刚生下来,是没有思维的,他们只有从先天带来的一些无条件反射。虽然在整个乳儿时期(包括新生儿期),从心理的产生到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确实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没有真正思维现象的出现。。因为人的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如果从整个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乳儿时期只能说是思维产生的准备时期,或者最多也只能说是逐步出现了思维的一些萌芽表现。
从儿童心理的产生到儿童思维的萌芽,是在儿童机体与生活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分析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语言开始出现,以及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的条件下实现的。
儿童生后的头半年,主要是感觉和知觉的发展时期。
在儿童五条件反射中,主要的认识成分是一些感觉。而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知觉是高一级的认识能力,它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复合刺激物(即整个物体)的反映,是分析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概括能力的最初萌芽。但只是对有关事物属性的直观的、泛化的概括,还不是内部化的、表象或词的概括。
由于儿童知觉的概括性的萌芽,因此,在儿童知觉中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机能,这就是逐步认识到物体的常住性或稳定性,即知觉或认识到物体的经常存在。当然,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如前所述,知觉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个体的知觉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虽然某一事物的距离、远近或形状大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事物的主要特征不变时,还是被知觉为同一事物。这是外界事物的变化性和稳定性的矛盾统一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儿童知觉常性出现的时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研究认为,形状常性和大小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出现(J. Piaget,1953)。也有的研究认为,3个月的乳儿也可以看到知觉常性的最初表现,而6个月的乳儿则可以追视一个滚走的物体,虽然距离远了些,看起来,应当小了些,但他还能看成是同一物体(H.Mcgurk,1972)。知觉常性的出现,就使儿童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稳定的属性。
和知觉常性有密切联系的是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还能“想起”(重现)这个客体。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前面说过,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孩子“藏猫儿”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一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孩子做“藏猫儿”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孩子就会用眼睛到处找。客体永久性,实质上,也就是表象的最初形态。
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它是个体过去已经感知过但现时并不直接感知的那些事物的感性映象,它是个体过去对事物的反映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以后的活动中的恢复、重现和不断完善。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它不再受客体知觉的直接制约,而是在客体不在的时候,也能在脑内“想起”这个客体,它是真正离开客体的“内部化”的心理活动;(2)表象是由于对脑内保留的关于外界刺激痕迹的分析综合,而不是像感知觉那样只是对当时的直接刺激的分析综合;(3)由于儿童言语的产生,更加强了这种“内部化”的表象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即词的概括作用;(4)表象不但能使个体回忆起过去,而且也能使个体预见未来(例如寻找消失了的东西),加强了主体的能动性。
由于表象的这些新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参加,就为从感性认识向萌芽状态的抽象思维过渡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在儿童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动作的发展,由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发展,由于语言的产生和经验的积累,具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思维活动就开始产生了。虽然它实质上,只能说是思维的萌芽,但它有着无限的发展前途。在儿童今后的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中,儿童的思维就从这种萌芽状态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典型的、高级的人类的思维。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时期,由于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较多。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而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有一种特有的表情。在五六个月后,对于颜色鲜艳而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儿童交往,并且提供适当的玩具,是必要的。
如果儿童没有活动的自由,也没有适当的工具,不跟成人交往,即使满足他的生理需要,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例如呆滞、爱哭等等,而这对儿童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的气质差异
乳儿时期是说不上有什么稳定的个性的,但儿童降生以后,就表现出行为的个别差异。只要到产房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生来好动些,有的活泼些,有的安静些,有的则似乎急躁些,这些个别差异,也就是先天带来的气质差异。有人研究了儿童出生后几个月的行为表现特征,结果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A.Thomas,1970)。
(1)“容易护理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倾向于有规律性,容易适应。他们是愉快的儿童,一般会对新的刺激以积极的反应,容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他们也似乎少有行为问题。
(2)“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他们是不积极的,对新的经验适应比较缓慢,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他们总是缓慢地适应新情境,开始时有点“害羞”和冷淡,但这些儿童一旦活跃起来,他们就倾向于适应得很好。
(3)“困难的儿童”。他们在吃、睡和一般活动中都不规律。他们是情绪型的。他们对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反应。他们的安全感的形成比较困难。
以上各种气质类型,只有在乳儿期表现得最充分。随着儿童的长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那时表现出的气质特征就比较复杂了。
虽然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以气质为原始基础的,但父母的特点、家庭的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均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新生儿乳儿的气质差异,可以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照看方式。如:被认为“可爱”的新生儿或乳儿明显接受更多的爱抚;反之,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孩子是属于“困难”特点的,他们也许会以对待“困难”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甚至会影响他们生理的、情绪的、社会的和智力的特征。虽然儿童出生时就带有自己的气质特征,但个性的差异很大部分决定于儿童的经验,尤其是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经验。这是父母以及那些保育人员所应当注意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的社会关系
乳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者发生关系,而一般的主要照看者自然是父母。如果是别的照看者,如保育人员、祖父母等,情况一样。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乳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相互作用模型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乳儿在接触母亲时睁开和合上眼睛。用摄像的研究表明,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实际存在着“交谈”关系,在许多方面类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乳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或至少注意她。当这种行动实际发生时,即小宝宝天真地作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乳儿的姿势,或者对着乳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乳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乳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乳儿是在这种社会交流中的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乳儿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乳儿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乳儿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同时使这个循环一直持续。
直到乳儿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旧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们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样,母—婴之间实际上彼此强化着他们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乳儿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乳儿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高峰和低谷──较高的激动状态,例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式。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呢?研究者同时调查了作为主要照看者的父亲组和作为辅助照看者的父亲组,发现:第一组父亲的行为和母亲的无大差异,而第二组父亲的行为和前面所说的情景类似。因为乳儿大部分时间主要由母亲照看,所以第二组父亲占了绝大多数。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幼小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乳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attachment)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生物学根源的,它同吃饭一样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最有力支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哈罗(Harlow)的猴实验。用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
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作出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罗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他方面给予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和死亡率也较高。
(一)依恋形成的阶段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乳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0~2个月)。新生儿对所有的人都作出反应,但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没有对特殊人的特殊反应。在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而必须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乳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无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7~12个月)。乳儿对他人的社会性反应强度增加,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乳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二)对依恋形成的影响
1.母亲的影响
依恋中个体差异的形成,关键阶段是乳儿期。在这个时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与乳儿关系的性质,包括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乳儿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母亲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母亲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母亲能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子及时的安慰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依恋的形成。在一个母—婴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乳儿在1个月、3个月、9个月时接受的来自母亲的刺激的多少会造成今后依恋类型方面的差异。
2.父亲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乳儿期儿童在依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乳儿对母亲和父亲几乎同等的依恋,尽管母亲通常和他们在一块的时间多。但如前所述,母亲和父亲同他们孩子的相互关系中有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更安静和有更多的语言。
总之,在我们对依恋的讨论中,有两点应该指出:
第一,大多数乳儿表现出强烈的和持久的倾向去形成同他们主要照看者的亲密依恋关系,这些照看者一般是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第二,乳儿依恋安全感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同照看者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及稳固的程度。
儿童在第一年的生活中,身心各方面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在正常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影响下,机体方面,特别是神经系统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儿童从躺卧状态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开始产生了最初的言语活动,出现了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发生了同照看者最初的社会关系,他虽然还很软弱,但是比起刚出生的时候,心理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这种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为儿童过渡到下一阶段提供了可能性。
第五章 婴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第五节 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六节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节 婴儿个性特征的萌芽表现
婴儿的一般特征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1~3岁的时期。因为这是学前期以前的一个阶段,又叫做先学前期。
这一时期是在前一时期所获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前一时期的发展,儿童开始能够初步地独立活动,能理解和运用最简单的言语。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环境和教育就有可能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儿童能够自由地独立行走、操纵物体、进行言语交际,并且初步理解周围事物。当这些新的要求变成儿童的需要并且跟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发生矛盾的时候,就推动儿童心理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这样,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了,活动能力也日益提高了,独立性开始有了明显的表现,因而从本质上改变着儿童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在婴儿期内,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第一,在这个时期内,儿童学会了随意地独立行走,这就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手的动作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因而可以准确地玩弄和操纵他所熟悉的物体。
第二,在这一时期内,儿童的言语在迅速地发展着。他不但能理解成人的言语,也能够运用语言跟成人进行交际。词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遵从成人的指示),也初步地发展起来。
第三,由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儿童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游戏活动,同时逐步有可能开始进行最简单的模拟活动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有重大的影响。
第四,在儿童初步的独立活动中,儿童心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玩弄物体和初步游戏及其他活动的过程中,儿童能更好地知觉和理解事物,特别在言语的帮助下,儿童开始能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最初步的综合和概括,从而加深了对于物体和现象的认识。但同时由于他的经验还比较贫乏,言语能力还较差,因而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这就是说,各种心理活动总是受他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活动所制约。认识的抽象概括性和计划预见性还很差,注意和情绪也都很不稳定。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依据我国教育的要求和儿童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儿童心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独立行动的倾向
由于儿童能够自由地行动,并且逐步获得了运用物体的动作的能力,成人就对儿童提出了更高的独立行动的要求,因而儿童的独立行动的倾向就日益发展起来。这种倾向表现在“我自己”这个词上。儿童对于自己可以完成的动作,总是要求自己独立来完成,而不要成人的帮助。例如,“我自己吃”,“我自己扣纽扣”,等等。这种独立行动的倾向,给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成人应该积极地加以鼓励和引导。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实践活动的萌芽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跟成人心理的发展一样,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应当指出:儿童的实践活动又是跟成人的实践活动有区别的。众所周知,成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改造世界的生产劳动、阶级斗争以及科学艺术活动。‘面儿童出生以后,并不能立刻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儿童只能在成人教育影响下,首先发展着各种动作和行动,以后才逐步出现了最初的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活动──的萌芽。
儿童的实践活动是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的。否认儿童的实践活动是不对的,夸大儿童的实践活动,以至抹杀儿童实践活动和成人实践活动的差别,也是不对的。
约在儿童生活的第三年,在儿童动作发展的基础上,在言语的帮助下,逐步从运用物体的动作过渡到最初的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萌芽。
首先,是最原始的游戏。
这种游戏的水平是很低的。最初只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运用物体的动作,以后在成人生活的影响下,在儿童言语的帮助下,开始通过这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来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儿童看见母亲如何喂自己吃东西,也就在玩布娃娃的时候,学着“喂”布娃娃吃东西,或者按母亲照料自己睡觉的情况来安置布娃娃睡觉等等。
这种最初的有目的活动的出现,是儿童在言语调节下对过去的表象和当前的知觉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是动作和表象概括化的结果。例如,儿童已经开始能够按照自己当前的目的把一个物体当作不同的东西来使用。一个小棍,有时可以当作刀子,有时可以当作匙子,有时也可以当作体温表等等。
当然,这时活动的目的性还是很差的,而且也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的。
婴儿时期的游戏和学前时期的游戏是有本质差别的。
第一,这时的游戏还离不开实物或玩具的帮助。也就是说,游戏是包括在玩弄物体或玩具的动作之中的。一旦物体或玩具拿走了,游戏也往往随之停止。例如,当拿起布娃娃的时候,就用匙子喂它;当放下布娃娃的时候,游戏也就停止了。
第二,这时的游戏是非常简单、贫乏而片段的。在游戏中,既没有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角色,儿童还不能把自己跟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妈妈、司机等)分开,而只能模仿这些角色的个别动作。例如,正在喂布娃娃吃东西,忽然又放到自己的嘴里;而且往往单调地重复喂这个动作,没有其他更复杂的情节。只有到了婴儿末期的时候,在儿童的游戏中,才开始出现角色。
第三,这时的游戏,想象的成分是非常低的,大约要到三岁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最初的想象活动。例如,这时开始可以看到给布娃娃“看病”、把竹竿当马骑等等。
其次,是最原始的劳动活动。
婴儿时期也开始了劳动活动的萌芽。第一,由于儿童独立行动倾向的发展,到婴儿后期,已经开始做一些自我服务的活动和最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摆碗筷、洗手、穿衣、吃饭、抹桌子、搬椅子、拔野草、拔萝卜等)。第二,儿童开始模仿成人运用劳动工具的活动(如使用小锤子、小铲子等)。这就表现出儿童参加成人实践活动和掌握劳动对象的意向。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动作发展中的个别差异
关于婴儿动作的发展,前面所介绍的是指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言。比如,我们说,一般说来,在一岁左右能掌握行走技巧。
实际上,就每一个儿童来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又如,两个在其他方面相似的儿童学习走路的时间却很不相同,一个在10个月时就开始走,另一个到18个月才开始走,二者都属于正常范围。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归为三个方面:遗传和经验、性别及种族差异。
(一)遗传和经验
在婴儿的动作发展中,体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它充满整个发展心理学:遗传和经验共同促进发展。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胖孩子显然比瘦孩子活动少,它可能引起胖孩子的运动技能不如瘦孩子发展得好。在这里,遗传可能引起原始的体重差异(当然,有些孩子越来越胖,也和食物有关)。在这个基础上,胖孩子一开始就动得少,学习、练习的机会自然也少,而瘦孩子则相反,这样造成了最终的动作技能差异。
例二,是一个近期的实验研究。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帮助新生儿学习如前所说的行走反射;他们把新生儿举起来,让他们的脚轻轻接触桌面,刺激他们“行走”。结果,这些孩子后来学习真正行走早于平均水平。显然,这种早期的练习经验促进了婴儿行走,但这种学习是建立在先天的行走反射基础之上的。这个例子同样说明,在动作技能发展中,遗传提供生物前提或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和经验促进或延缓发展的速度,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二)性别差异
有的研究认为,在整个婴儿期,性别并不在能力方面表现差异,但有时在动作和活动中有所表现。
在活动方面的性别差异,首先表现在男婴和女婴活动的兴趣不同。这种不同,不但表现在活动内容方面,也体现在运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方面。据观察,在婴儿期,男孩比女孩的动作量更大些,男孩更喜欢到室外去跑、跳等活动;而女孩则喜欢呆在家中做一些精细动作,像观察妈妈的针线包等。这种差异也许是由于父母的不同鼓励,也许是由于儿童自己渴望模仿“正确”的性别行为。但无论如何不应当排除,这种差异是有遗传、生理差异基础的。
活动方面的性别差异还表现在男婴和女婴动作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女孩更经常地表现出精细动作技能,她们通常可以比男孩更高、更快、更少错误地建一座积木塔;女孩也更常表现出平衡和韵律方面的技能,像舞蹈等。男孩则在速度和力量方面超过女孩,他们在室外跑得更快,更喜欢玩打仗游戏等。
这种差异部分地由于在婴儿时期实践、学习的不同,部分地由于婴儿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由于不可否认的性别方面的生物学差异,虽然有时不很明显,但它是存在的。
(三)文化和种族差异
生理发展及其动作发展,也受到文化背景和种族的影响。例如,瑞典人的孩子出生时体重约为3.8公斤,比出生在印度的印度孩子重40%,后者为2.3公斤。美国黑人孩子的体重比白人孩子少10%。我们中国儿童出生时的体重一般为3~3.5公斤。这些差异显然不是由于简单的营养或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随着婴儿的成长,根据他们生活的文化和社会,显示出更进一步的差异。一般地说,在非洲国家长大的孩子比在北美洲长大的孩子动作技能发展得好,这种差异特别表现在坐和走方面:非洲婴儿能做这两种动作比美国白人孩子早两个月。这种动作技能发展的早熟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至少某些差异是由于文化实践。一些研究者报告了几种非洲社会的情况:他们主动教孩子坐和走,通过把婴儿放在一个小的凹坑里和用被褥或衣物支撑着他们,教他们坐;通过在婴儿很小时把他们举起来,帮助他们练习新生儿反射。在不发达的某些非洲国家,尽早获得坐和走的技能也许能对家庭有所帮助,所以,穿过了时间隧道,早期的动作发展也许变成了一般的文化评价。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主要是跟成人交际过程中吸取人类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在这里,言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巴甫洛夫指出:词、言语、第二信号系统给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带来了新的原则,从而使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有了本质的差别。
词、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作用有二。
其一,概括作用。列宁指出:“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在直观的即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词的联系即第二信号系统以后,人就能凭借对外界刺激物进行不同等级的抽象概括,从而使人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例如,“桌子”一词可以概括各色各样的桌子,而“家具”一词可以概括桌子、椅子、床、衣架等等用具在内。
其二,调节作用。通过词、言语调节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的、自觉的行为。 但是,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词、言语的这些作用并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的。
儿童在生活的第一年末,就有可能理解并说出很少的词,在这个基础上,儿童经过了婴儿时期,在教育的影响下,言语才逐步发展起来。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言语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一岁末到一岁半) 这主要是理解言语的阶段。即儿童对成人所说的言语的理解在不断发展,但是儿童本身积极的言语交际能力却发展得较慢。
前面已经说过,儿童满l岁,就能懂得成人说出的某些词。当成人说出这些词的时候,儿童就用定向反应或运动反应来回答。例如,成人问:“小猫呢?”儿童就会注视小猫或转头去找小猫。成人问:“饼干呢?”儿童就会把饼干放到成人嘴里。1岁以后,儿童也能说出某些词,但是数量非常少,这只能算是言语交际能力的开始。
约从一岁半起,儿童对言语的积极性就大大高涨起来。随着对言语的理解,儿童也开始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活动。言语交际的机会也日益增多,从而使儿童的言语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约从一岁半到三岁) 这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段。在儿童言语发展上是一个跃进的阶段。儿童的积极言语表达能力也很快发展起来,言语结构也更加复杂化。这就为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从1.5~3岁这段时间,儿童的言语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时期,即用一两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
例如,儿童说“帽帽”(儿童常用重叠词,如宝宝、咪咪、汪汪、灯灯等),这可能是说“我要戴帽帽”,也可能是说“我的帽帽给哥哥拿走了”,等等。因此,它不能很好地表达儿童的意思,而且发音也常常有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去理解儿童的这种单词句也比较困难,即使是父母也包含着许多猜的成分,他们有时借助于儿童的非言语信息,如姿势、面部表情等去理解。
第二,1.5岁以后,儿童的词汇数量明显增加,词类范围也明显扩大。一般认为:1岁左右出现20个左右的词;2岁出现300~500个词;3岁接近1 000个词。我国有研究指出:2.5~3岁的词汇为860~1 065个。
各类研究结果,尽管存在一定差异,但可以看出一个共同趋势,即1岁半以后,在儿童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之外,其他各类词,如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等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
正是由于上述能力的增长,1.5岁以后儿童开始出现了多词句。
第三,1.5~3岁儿童运用句子能力的发生和发展。
1.5岁以后,由于词汇数量的增长,词类范围的扩大,使儿童有了说出句子的可能。虽然这些句子开始时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句法规则,但毕竟运用句子的能力开始产生了,国内的一些研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六章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劳动
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七节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学前期是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时期,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一个时期,所以叫学前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
这一时期,是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我们知道,儿童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经过三年的时间,已从一个软弱无能的个体发展到能够直立行走,广泛操纵物体,进行初步的言语交际,并且能从事一些最初步的游戏活动。就在这样发展的基础上,儿童进入了学前时期。
进入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生活的愿望。同时,由于考虑到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增长,成人也对儿童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开始要求儿童独立地担负某些简单的职责,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当值日生等等。开始要求儿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活动。
这就是说,学前儿童开始产生了新的需要,即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和学习活动的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学前儿童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他的知识经验还非常缺乏,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比较远大的目的。因此,就在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的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产生了重大的矛盾。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学前儿童的第一个特点。
学前儿童的第二个特点是: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由于言语还不够发展,因而主要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外界事物。当然,学前儿童也在不断形成一般表象和低级的概念,他们已能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概念和逻辑思维都具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的特色。他们一般不能给事物下抽象的定义,而只能下功用性的定义。例如,花是好看的,果实是好吃的,椅子是可以坐的东西等等。学前儿童也能掌握数的概念和进行计算,但是同样需要直观形象的不断支持和强化,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同时,也正由于学前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和言语的不够发展,儿童还不能经常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一般心理过程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的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前儿童还是受外界印象的调节支配的,他很容易受外界新颖的事物的吸引而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系统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差。当然,在整个学前时期内,在教育影响下,这种特点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一般说来,从中班开始,特别是到了大班的时候,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都在不断地增长着。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和稳定性的不断增长,就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准备了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的第三个特点是:从这时期起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婴儿的行为主要是受直接作用于他的事物所支配的,把这些事物挪开了,儿童的心理活动也就随之而停止或改变。到了学前时期,由于儿童在教育影响下,皮质抑制的迅速发展和言语系统的初步发展,因而行为的自觉性就逐渐发展起来,能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服从较远的目的,这就为形成儿童最初的个性倾向提供主要条件。这种最初的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保留它的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应当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使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发展
在学前期,儿童的大脑两半球开始显示不同的作用──左半球和右半球开始执行不同的功能。一般说来,左半球处理的信息是关于每一个条目本身的内容;右半球处理的信息是关于各个条目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这种功能之间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举例如下。
例一,关于视觉方面。
让儿童观察一张很简单的画。如果你要求他们把画一点一点地描下来(强调条目),则把画放在右侧视觉区做得更快、更正确;但如果你要求他们把此画同另一幅画比较(强调模型),把两幅画都放在左侧视觉区做得更好。
例二,关于听觉方面。
让儿童把一个听筒放在耳朵上,然后播放不同的声音,如果播放的是一列数字(强调条目),右耳的功能更好些;但如果播放的是一首乐曲(强调模型),则左耳的功能更好些。
例三,关于触觉方面。
给学前儿童一个简单的三面体,如木制积木,放在一个袋子里,不让他们看,而让他们摸。一般说来,儿童感觉出它的完全的形状(强调模型),通过左手更容易些;但如果数这个积木有多少个角(强调条目),通过右手更容易。
以上实验充分说明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在学前期儿童已经很明显,而且说明了对侧支配的问题。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游戏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
第一,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也就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
但是,游戏又跟劳动、学习这些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不完全一样。
首先,游戏跟劳动不同,劳动要生产物质财富,而游戏并不生产什么。其次,游戏也跟学习不同,学习虽然也不创造什么财富,它却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例如,要回答课题或完成作业,而游戏则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
因此,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一方面,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像劳动和学习活动那样是一种社会义务。在某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游戏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学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情况,由于心理发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经验能力又差,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游戏作为主导活动,而不能以劳动或学习作为主导活动。这也就是说,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第二,游戏是促使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游戏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而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研究表明:社会游戏与角色游戏之间有密切相关。假装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社会扮演(角色)游戏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年龄、性别、智商和活动性水平的幼儿,经常与同伴进行假装游戏的,比其他幼儿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
必须指出: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决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跟成人特别是教师的正确组织和指导分不开的。成人一方面要关心、组织、指导儿童的游戏,同时,也不要流于包办代替,更不要随意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更应该根据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有计划地把游戏作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五章 婴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第五节 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六节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节 婴儿个性特征的萌芽表现
婴儿注意的发展
婴儿时期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意注意才刚刚开始萌芽。
从儿童生活的第二年起,随着儿童活动能力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对周围很多事物感到兴趣,这就使婴儿的无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无意注意是整个婴儿期占主导地位的注意形式,它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对周围事物的无意注意。2岁的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留意程度有时超过我们的预料。例如,一个2岁2个月的孩子注意到对面楼顶上有几只鸽子,于是他每天都扒在窗上看它们,想跟它们玩。他还注意到奶奶家窗户外面经常有一台拖拉机,可回到自己的家扒在窗上看就没有了,于是问妈妈:“怎么没有拖拉机呀?”第二,对别人谈话的无意注意。两岁左右的儿童很留心别人的谈话,他们经常出其不意地接上别人的话茬。例如,一个2岁3个月的孩子,每当听到大人谈论有关他的话题,无论正干什么都立刻停下来,说:“说我呢。”第三,对事物的变化的无意注意。两岁多的儿童不仅注意到周围不变的事物,而且对事物的变化也很敏感。例如,一次,托儿所的一个儿童穿了件新衣服,老师说“XX真漂亮”,一个小男孩马上鲍过来说“我先看见的”。又一次,妈妈的眼镜打碎了,这个儿童问:“妈妈怎么没戴眼镜?”据天津和平保育院的调查,对有兴趣的事物1.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儿童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2.5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
同时,由于言语的作用,由于成人的要求,儿童的注意也开始能服从成人提出的活动任务,因而也出现了有意注意的萌芽。比如,成人要求婴儿看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他们能集中注意看一小会儿,但如不感兴趣,很快就把注意转移了。据观察:婴儿在成人要求下看电视的时间不如他们自动去看电视保持的时间长。
在教育上,一方面可以利用无意注意来引导儿童的注意指向于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物,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组织儿童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的能力。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记忆的发展
儿童注意的范围在扩大着,他能记忆更多的人、物和事实。因而儿童的经验一天天地丰富起来。
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2岁以前,婴儿的识记幸要是无意识记,他们还不能为了设定的目的而去识记什么。对于他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印象强烈的或带有情绪色彩的事情。这一时期,婴儿再认和重现的能力也都比较低。1岁的时候,只能再认相隔几天或十几天的事物。
2岁以后,婴儿的有意识记开始萌芽,同时无意识记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意识记的萌芽是和言语的发展、词汇的扩大直接相联系的。这一时期,婴儿不但可以记住成人的一些简单的委托,并付诸行动,而且可以记住一些歌谣、故事等。一个2岁3个月的男孩,成人只教了两遍,就可以记住一首长达40字的歌谣。他们再认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的婴儿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在奶奶家跟奶奶学了两遍歌曲“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一个多月之后,妈妈又唱,他马上说:“这是奶奶教的,”这个时期,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还表现在重现能力的发展上。约在两岁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儿童重现的表现。如一个2岁5个月的孩子在去奶奶家时,发现对面楼房某窗口有一只锅,一个多月之后再去,他又打开窗口向对面看,同时问奶奶;“锅哪去了?”重现是跟词相联系的,是凭借着词来恢复过去的印象的。
当然,儿童的记忆能力的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儿童发展早些,有的晚些,这一方面和生物学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育有关。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
在儿童生后第一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终于产生了带有一定概括性和间接性的人的思维的萌芽。到了婴儿时期,即约从一岁末到三岁,在儿童个体及其环境条件,特别是社会和教育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这种萌芽状态的思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思维的直觉行动性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系,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与此同时,由于儿童的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这种思维中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觉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因此,儿童只能在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自己的行动中思维,而不能在感知和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后果。例如,儿童身旁如果有布娃娃,他就拿起来做喂布娃娃的“游戏”,布娃娃被拿走了,“游戏”活动也就停止了。当儿童骑在竹竿上面的时候,就想到骑马的活动,等把竹竿丢掉了,骑马的事就忘掉了。因此,儿童还不能离开物体和行动来主动地计划和思考什么。观察证明,当儿童的皮球滚到床下的时候,他立刻就往床下窜,如果成人提醒他“你想想该怎么办”,儿童就会回答说:“是要想,是要把它拿出来。”
(二)直觉行动思维中最初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
婴儿时期直觉行动思维中的词的概括调节作用是逐步产生的。
一般说来,2~2.5岁的儿童的思维吏多地依赖于直观和动作,而2~3岁的儿童的思维,词、语言的概括调节作用才比较明显。
研究表明:2.5岁以后的儿童在完成认知任务时,有三个不同层次:(1)不知有错误;不会改正错误;(2)在直观对比后,发现有错误,能加以改正;(3)在头脑里进行思维,不需直观对比就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三)想象的发生
在婴儿时期,也可以开始看到想象的最初形态。想象是借助于词实现的对已有的表象所进行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活动。
新生儿没有想象。1~2岁的儿童,由于经验的缺乏,由于言语发展较差,只有想象的萌芽,实际上,还说不上是想象,最多只是一种生动的重现而已。例如,当儿童拿到布娃娃的时候,就给布娃娃“穿”衣服、“喂”东西,这时,在儿童的头脑里重现妈妈或阿姨给自己穿衣或喂食的情景。
3岁的时候,随着经验和言语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带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例如,把布娃娃当做主角,给他穿衣、洗脸、喂饭等等。在这种游戏活动当中,想象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但是,在整个婴儿时期,想象的水平是很低的。第一,想象的内容总是非常简单贫乏的;第二,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因而总是零散片段的。
(四)人的意识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虽然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这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人的意识是跟人的言语分不开的。由于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因而也就有可能初步地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如前所述,在乳儿后期,依恋开始建立。随着婴儿期的到来,依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婴儿期依恋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依恋发展的后两个阶段。
1.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
在此阶段,婴儿对于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此阶段的婴儿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对待与亲人分离。
2.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2岁以后,婴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哥哥、姐姐或同电话铃声和家务竞争注意的需要,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依恋的类型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儿童的依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不断地反映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例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等。
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这也是人类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儿童生活的第一年,是说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甚至还不能知道自己的身体的存在,在吸吮自己的手和小脚等,像吸吮自己以外别的东西一样。
一些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只有在儿童l岁末的时候,儿童才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才能算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以后进一步能把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例如,儿童开始知道由于自己扔皮球,皮球就滚了;由于自己拉床单,小猫就给吓跑了。儿童从这里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认识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就使他产生了工种“自豪”之感。
但是,这时的所谓自我意识,实质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明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形成是跟儿童(在跟周围的人的共同活动中)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相联系的。
开始是知道自己的名字。
约在出生后第二年,儿童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例如,成人叫他“宝宝”,他也学会把自己叫做“宝宝”,像叫在他以外的别的事物一样。此时,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也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可以告诉你“这是宝宝的眼睛,或“宝宝饿了”等等。
但是,这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因此,在遇到叫同名的别的孩子的时候,他就感到有些困惑了。
以后是掌握代名词“我”。
儿童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名词“我”,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一般说来,儿童是先掌握物主代名词“我的”,以后才掌握人称代名词“我”。
儿童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才有可能在关于自己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言语交际开始掌握这些代名词。
掌握代名词比掌握名词困难得多。因为在言语交际中,代名词跟一般名词不同,它有明显的相对性。别人对你说“你”,而你自己对自己则说“我”;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别人问你:“你吃不吃?”你自己只能回答:“我吃”或“我不吃”,而不能回答“你吃”或“你不吃”。要学会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复杂的抽象和概括,就要把过去已经形成的用第三人称的名字(“宝宝”)那种简单的固定的联系打破,代之以新的具有灵活性的联系。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从此,儿童的独立性开始大大增长起来,这在儿童常常说的“我自己来”这句话中获得明显的表现。
随着儿童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他们也就逐步学会了对自己的评价。首先是成人对儿童的行为的评价,例如成人说“乖”或“不乖”,“好”或“不好”。以后儿童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而这就可能出现最初的道德判断。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1岁儿童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就可以看到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关系,这可算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初级的表现,也可以算是道德行为的最初的形态。
根据观察,1~2岁儿童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良的相互关系,攻击性的动作,如夺取玩具;防御性的动作,如哭泣。
(2)良好的相互关系:情绪上良好的游戏关系;共同游戏,如使用某些玩具的共同游戏;配合其他儿童的动作,如以自己的行为动作去配合或帮助其他儿童;儿童对别的儿童的评价。
防止儿童间的不良关系的发生,培养和巩固儿童间的良好关系,应当是婴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儿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儿童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而且也多少包含着一些意志行动的成分在内。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以阳性的强化;当儿童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予阴性的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就能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从而养成各种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一定的类似的场合,儿童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例如,当两三岁的儿童看到别的孩子有新奇的玩具的时候,一方面很想拿过来玩,但是又觉得强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也就是儿童道德感的源泉。
婴儿的道德判断,也是在跟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儿童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儿童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3岁的儿童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
应当指出:婴儿期的儿童只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萌芽的表现,决不能作很高的估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原因有二。
第一,儿童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企图用抽象的道德原则影响儿童,显然是不正确的。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儿童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第二,儿童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例如,当儿童看见别的孩子折花的时候,他正确地提出警告说:“妈妈说的,折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来。
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第六章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劳动
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七节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
学习也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系统地去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儿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单依靠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是不能有系统地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科学知识的。为了使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要求他们从事有系统的学习。
但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性质,它并不是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正式开始的。正规的学习活动,或者说,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从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开始的。
学前儿童也有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是幼儿园的作业,如故事、音乐、美工、计算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婴儿时期的学习,也不同于学龄时期的学习。
广义地说,儿童出生以后,或者说,从能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就有了学习活动的萌芽,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因为这不是儿童有目的、有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只有到了婴儿时期,我们才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学习活动。但是在这里,成人经常并不向儿童提出专门的学习任务,学习本身也往往缺乏系统性。这就是说,学习还未完全从儿童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明显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
学前时期的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儿童身心的发展,成人开始有可能向儿童提出一些基本的学习任务,并且逐渐教会他们有系统地去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个性品质。幼儿园里的作业正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的作业与小学上课的区别
幼儿园里的作业虽然也是以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但是也不应该把幼儿园的作业跟小学上课一样看待,它们之闻有某些共同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原则的区别。
第一,众所周知,小学儿童的上课被看作一种社会义务。上课的时候,不仅向儿童进行教学,还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检查、提问和记分,并且把儿童完成这些学习义务的情况作为对他们评价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的作业,跟这些要求毫无共同之点,因为在幼儿园中,没有这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第二,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不但作业不是儿童的主要活动,而且作业的时间不能过长,作业的内容不能过难(当然,过分容易也不对),谁都知道,作业比之游戏,儿童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时间过长,内容过难,就容易使儿童疲劳。
第三,一般说来,幼儿园里的学习还不能像小学的教学一样跟游戏严格分开。幼儿园教师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游戏就是这种活动的形式之一。
因此,学前儿童的作业,与其说是正规的学习活动,毋宁说它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学习的发展
在整个学前时期,学习活动也在不断发展着。小班儿童的学习是跟游戏分不开的,是在游戏当中进行的。儿童总是把作业的任务当作游戏来完成的。例如,通过教学游戏就能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计算。而且,自己在进行作业以前,并不经常能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计划和预见学习的目的任务的实现,如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完成什么样的作业等等。在作业中,儿童感兴趣的是活动过程的本身,而不是力图去完成什么任务、实现什么目的。
中班儿童在教育影响下,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始能把作业和游戏分开,虽然他们仍喜欢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但他们逐渐知道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能随便游戏。而且,他们开始能对自己的能力采取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在学前时期的后半期,才有可能把教学分为各种专门作业。在这些专门作业中,儿童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这就为儿童进入小学从事正规学习作了准备。
近些年来,由于对学前儿童学习潜能的进一步认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的问题,由此也引起一些争论。
有的人认为,幼儿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代,过了这个时期,就永远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因此,很多人拟订幼儿学习计划,并进行试验,而且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的成果。
但也有人认为,幼儿时期在心理发展上确实有很大的潜能,应当适当改变幼儿教育计划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但如果强调得太过分了,以为人的一生的心理的发展完全决定于幼儿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无法弥补,这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至于不顾幼儿的身心情况,使幼儿从事过分紧张的学习活动,超越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反而是有害的。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这一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例如,有的研究认为,儿童从4岁起,就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动作和情景、游戏、唱歌、故事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方法开始学习外语。有的研究认为,5~6岁的儿童普遍具有识字的可能性和巩固性。有的研究认为,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多数6岁幼儿能掌握10~20的数概念。在我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早出人才的客观要求下,如何适当地把小学的语文、外语、数学课程下放一部分到幼儿园里,确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大力研究和积极注意。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实践活动(游戏、学习、劳动)进一步复杂化的基础上,在跟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言语能力也随着更加发展起来。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语音方面,对于声母、韵母的发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学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
(2)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
(3)从言语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4)从外部言语(有声言语)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并有可能掌握书面语言。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形式:(1)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2)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3)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部言语虽然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却具有跟外部言语不同的新的机能。内部言语跟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的机能。因此,可以说,内部言语是和人的自觉性,即真正的人的意识的产生直接联系的。
在婴儿期,是完全看不到内部言语的表现的,最多只有言语自我调节机能的萌芽。内部言语是从学前期开始产生的,它是在儿童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它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自我中心言语
首先发现这个现象的是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把这种言语形态称之为“自我中心言语”。
以后有许多心理学家[穆孝(M.Muchow)、卡茨(D.Katz)夫妇、麦卡蒂(D.McCarthy)、维果茨基、黄翼等]对皮亚杰的研究结果做了检查性研究,虽然由于种种条件不同,结果互有出入,但学前期有自我中心言语现象存在,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自我中心言语这一现象。
皮亚杰认为:第一,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唯我思维)的表现;第二,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是互相对立的,只有儿童到了七八岁时,自我中心言语才逐步消失,而让位于社会化的言语。
维果茨基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都不同意皮亚杰的这种解释。
维果茨基根据他的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认为:
(1)所谓自我中心言语也是社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2)儿童在没有交谈者的情况下,才有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3)儿童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出现自我中心言语,这实际上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因此,维果茨基认为:所谓自我中心言语,实质上,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这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人的意识的开始。
由此可见,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不是对立的东西。学前晚期自我中心言语的下降,也不是意味着它的消失,而是意味着它向内部言语转化。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掌握
学前儿童,由于对言语的积极态度,由于掌握了较多的词汇和一般的语法结构,也由于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开始形成和发展,到了学前晚期就有可能初步掌握一些最简单的书面言语。
幼儿掌握书面言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他们开始以词、言语本身作为分析综合的对象。例如,要从句中分出字词,从字词中分出音节,从音节中分出字母;反过来,要把字母组成音节,把音节组成字词,把字词组成句子。这是一种复杂的能力,一般要到学前晚期才可能具有这种能力。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认识字母;(2)会拼音;(3)会辨四声;(4)会写。这是四个难易不同的顺序,每个项目都包括一系列特定的能力,也就是包括着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学问题,幼儿园教师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并有必要对这些经验进行心理学的分析。例如,在认识字母这一项工作中,就有这样一些经验:(1)通过直观可以较快地掌握(如h像小椅子;n像城门洞,m像两个城门洞等等);(2)突出空间知觉(如上下左右),可以较快地掌握(如.b、d、p、q的认识);(3)通过分化、比较,可以较快掌握(如ai、ei……)。。
至于通过汉语拼音的教学来进一步使儿童掌握一些汉字,也是可能的。但问题在于:在幼儿教育上,这不单是是否可能的问题,而且也是是否必要的问题,而是否必要的问题就不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了。
第六章 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游戏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学习和劳动
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七节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第八节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所谓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当然,在整个学前时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例如,学前初期儿童还保留着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成分,而学前晚期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则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前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
1.最初的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从种系发展来看,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起来的。但从个体发展看来,对于人类长期形成的概念只能逐步来掌握。虽然概念总是以一定的词来标志的,但是,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同一儿童在其不同发展时期,对同一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最初概念的掌握跟儿童最初概括的特点相联系。儿童要对某一类事物进行概括,首先需要对这些事物能够理解,也就是说,要有关于这些事物的经验。同时,要有相应的作为概括用的词。而这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儿童知识经验水平的高低、词的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儿童概括水平的高低、概念水平的高低。学前儿童的词的概括水平还是很低的,跟成人的概括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学前儿童概念的水平也跟成人概念的水平有所不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