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郭济粉、李世俊(现代)
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作者:郭济粉、李世俊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一书的成功,和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紧密相联。《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大成者,包含了丰富的文韬武略,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同时,《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是具有社会结合形态的各种人类活动,诸如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这正是管理产生的组织土壤。因此《三国演义》中蕴涵了普适于其他共同活动的管理原理、管理思想、管理智慧等,具有永久的管理学理论价值。
  一.战略篇
  1.“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3.“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谈战略目标4.“凡事当以利害较之”——谈决策方案的选优5. 环环紧扣,逐浪推进——谈决策的实施
  二.较量篇
  1.“贾文和料敌决胜”的启示——审时度势,以变制胜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突出特色,以奇制胜3.“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兵贵神速,以快制胜4. 陆逊为什么迟迟不出战?——后发制人,治气制胜5. 千里送人头的用心——集中兵力,重点制胜6. 从吕蒙不争徐州谈起——趋利避害,扬长制胜7.“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螺旋上升,迂直制胜8.“十面埋伏”和“犄角之势”——风险分担,多角制胜9. 撮土成城奏奇功——不辞点滴,积微制胜
  10.“兵有先声而后实者”——树上开花,造势制胜11.“借”字的妙用——呼风唤雨,借力制胜
  12.“攻心为上”,“心战为上”——抓住根本,信誉制胜13.“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善败不亡,退中求胜14.“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防间识诈,因间制胜
  三.伐交篇
  1. 只因诸葛扁舟去 致使曹兵一旦休——伐交在竞争中的六大作用2.“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三国演义》中的九大谈判术3. 使于四方,不辱使命——“智将型”外交人员的五个条件
  四.人才篇
  1.“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人才的价值和爱才2.“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选才用才的一条挑战性口号3.“兵不在多,在于调遣耳”——孜孜以求用人艺术4.“请将须行激将法”——激励与人尽其才
  5.“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谈人才流动
  五.素质篇
  1. 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周瑜为什么要加害孔明?——高层次的管理者要胸怀全局,目光远大2.“既得陇,复望蜀”——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永不枯竭的进取精神3.“平生谨慎,必不弄险”对吗?——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冒险精神4.“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再思考——高层次的管理者要有民主作风5.“三杀”、“三气”之类的启示——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能力6.“随机应变信如神”——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具备应变能力7. 好谋无断酿悲剧——高层次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决断能力8.“非学无以广才”——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具有“T”型战略性知识结构  
1、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和刘备之间,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政治较量,进行了此起彼伏的军事斗争。这些政治、军事集团之间,时或朋比勾结,时或互相攻讦;时或刀戎相见,时或杯酒言欢;彼此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和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任何不求进取、因循守旧、优柔寡断、模棱两可,都会坐失良机;任何心中无数、粗枝大叶、考虑欠周、仓促决断,都会招致惨重损失。可以说,举手投足之间,决定荣辱成败,关系着身家性命。因此,重视决策,善于决策,是“三国”中许多人的共同特点。《三国演义》中,明确地提出了“决策”的概念。这要比“决策”概念在西方正式提出,早了数百年之久。尤其是“三国”中的一些杰出人物,胸怀全局,目光远大,能够从全局上、长远上思考问题,善于处理大的方面的关系,能够在变动中把握局势发展的大方向,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和优势,因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了不少战略决策成功的壮举。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落魄不遇,屡遭挫折,不得已投奔荆州刘表,后经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在与刘备首次会面时。首先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接着,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最后告诉刘备,欲成霸业,应该“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这便是为古今称道不绝的隆中决策。在这个著名决策中,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措施,还有实现目标的几个战略阶段。刘备闻言,茅塞顿开。正是逐步实施了这一正确决策,刘备集团才得以绝处逢生,立稳脚根,日益发展,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
  谈到赤壁大战前后的东吴将领,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雄姿英发的周郎。其实,在东吴孙权的阵营中,战略意图最清醒的当属鲁肃。历史记载,鲁肃年轻时就抱有大志,并对当时群雄逐鹿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虽然生长在袁术治下的临淮东城,但当他看出袁术虽然暂时强大,但终难长久时,便拒绝了袁术让他当东城长的邀请,毅然过江投奔了孙权 。《三国演义》根据史实记叙了鲁肃过江后为孙权谋划的重大战略决策。他对孙权说:“肃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变化)”,目前要乘北方混战多事的良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可以说,东吴政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刘表新死,曹操大军南下的重要时刻,又是他审时度势,及时向孙权提出与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的正确决策。为此,他积极奔走于孙,刘之间:先是以吊丧为名,来到荆州,向刘备陈述孙刘结盟的重要性、迫切性,旋即又陪同诸葛亮过江,共商抗曹大计,力排众议,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外交基础。东吴政权得以在危急中生存,依然是接受了鲁肃的正确决策方案的结果。之后,他为了“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使曹操多一个敌人,而东吴多一个朋友,想方设法缓和孙权、刘备以及周瑜、诸葛亮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极为敏感的荆州问题上,从中斡旋,维持了孙、刘之间的联盟。貌似苯伯其实见识卓越的鲁肃,比起急功近利的周瑜,要计高一筹。设 想一下,如果没有鲁肃为东吴制定的正确的战略决策并竭力推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必然痛遭挫折,赤壁大战的历史将会重写,已经建立的东吴政权怕早已向曹操递交了降表。 《三国演义》中的成功事例,有力地揭示了战略对于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既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它可以转危为安,易强弱,变多少,化喜悲,为成功者高唱胜利的凯歌,为失误者奏起呜咽的哀乐。这些犹如晨钟暮鼓,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战略的重要,同样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现代企业处在科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处在广泛分工、密切协作、社会联系空前复杂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企业管理已经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由执行型转变为决策型,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企业再也不能等待和依赖上级而必须能动地去适应时代的变迁,自觉地去符合市场的需要,勇敢地去迎接竞争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把自己的目光从内部扩大到外部,从眼前延伸到长远,系统地、发展地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必须解决战略问题。经营战略确定以后,就将规定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确定一个企业经营范围和规模,选择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从长远上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盛衰存亡。因此可以说,经营战略是时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通观中外,重视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各国企业的趋势。
  为了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企业必须搞好战略经营。所谓战略经营,不仅仅是说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和一般职工都要自觉地围绕着战略目标,进行开拓性的工作,而不能停留在维持日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上;尤其是要求企业高层次管理者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战略,制定战略,推行战略之上。应该明白,这正是一个高层次管理者工作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战略经营的基本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
  谋全局
  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对外的开系统。从内部看,其经营要素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其经营环节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从外部看,它要服从于市场需求,考虑竞争对手,而这些又要受政治、经济、 技术、文化、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现代企业的整体综合性加强,“辐射半径”延长。这就要求战略经营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孙子兵法》中提出 “经五事”、“校七计”,就是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五事” “七计”以“道”为首,又体现了战略思考的层次性。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既分析了敌、我、友,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区分了优势和劣势因素,规划了整体战略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这里有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全局是由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局部所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据守荆州虽是局部,但却是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羽后来丢了荆州,对诸葛亮的战略造成重大打击。
  谋长远
  现实是未来的基础,而来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未来是着眼点和目标点。一个企业在制定自已的战略方案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因此,战略经营要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越意识,树立“明天即今天” 的观念。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创下了后蜀数十年江山,所以,人们称赞是“一对足千秋”。
  谋长远首先要长远观察问题
  春秋时期的商人计然。曾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待乏原则,就是强调不要只看眼前,而是看得远一些。可见,“谋长远”是贯通古今的经营原则。
  谋长远必须作出长期安排
  战略经营还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理性原则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经营战略是一种主观范畴。所谓理性,就是使主观自觉地、能动地与客观相统一。一个企业的高层次管理者,在战略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战略制订和执行达到这个境地。战略经营符合这条原则者胜,违背这条原则者败。无数经营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企业的客观实际,包括如下一些方面:宏观的方针政策;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情况;资源供应者的情况;自身的条件和素质等。战略经营中遵循理性原则,就要考虑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利益和发展;符合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和兴趣;适应不适应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还应该注意,客观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战略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适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概言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顺应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趋利原则
  所谓趋利,就是要求本着“趋利避害”的思想,努力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遵循趋利原则,就要在战略经营中力求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所冒风险最小;争取最大的效果,圆满实现战略目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也就是说效率要高。
  理性原则和趋利原则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深入。违背了前者,战略就失去了科学的依据;违背了后者,战略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预测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的第一步,是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而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中国有句古语:“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薛文清公从政录》),认识客观是一切正确决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战略经营理性原则的保证。应该说,对于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掌握现代的决策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全部的关键和困难在于,如何精确估计各种状态的概率值。因为决策是面对未来的,对未来的事态只能估计和预测。如果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掌握得比较全面、准确、及时,如果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而又符合逻辑,那么对未来的预测就会相对精确,对各种状态的概率估计就会基本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所作出的决策承担的风险就会较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作为一部艺术作品,《三国演义》以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种种活动,将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形象化和艺术化,给后人留下极为深刻的教益。
  诸葛亮是善于决策、精于决策的人物,但是他那经天纬地之才并非是毫无底蕴的即兴之作。《三国演义》 “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什么他善于夜观天象,料事如神等,这一切对于现代人类来说,已经没有多大诱惑和感染了。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诸葛亮的每次正确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准确、及时地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在许多次战斗之前,他或者派出“细作”、“探子”,或者利用降将俘兵,或者亲历实地调查敌方兵力部署,探听敌方将领的素质、本领、心理,观察地势地形,然后制定有利的作战方案,从而击败敌人。赤壁大战前夕,正是在曹操南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了和曹军几次战争的实践,他才准确地把握了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因而做出了曹操必败的正确预见。隆中决策之所以对天下大事分析得精辟而中肯,其中凝结了诸葛亮巨大而长期的劳动。胸怀大志而暂隐山林的诸葛亮,注意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了解社会、政治、军事的种种动向。他平时刻苦读书,而且读书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因而涉猎较广,领悟较深。他注意交际,颍州的石广元,博陵的崔州平,汝南的徐庶和孟公威,都是他过从甚密的朋友。经过他们,他又与号称“凤雏”的庞统,道号水镜的司马徽相交。其兄诸葛瑾在东吴参与朝政机密,其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都是博学多识、思想敏锐的非常人物。诸葛亮与这些人或书信来往,或聚首畅谈,形成了一个如现代所云的情报网络。有志于天下的诸葛亮,则正是这个网络的高级贮存、处理中心。诸葛亮还十分喜好云游,借以勘察山川地理、关梁扼塞,了解风俗民情、气候物产等。 因而,诸葛亮未出茅庐是假,已知天下却是真。这不是什么先知先觉,正是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论真理。当徐庶挥泪别离刘备,径直至卧龙岗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诸葛亮虽然表面推辞,其实是要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此后一段时间,他连日云游不归以至刘备、关羽、张飞两顾茅庐未果。他要进一步补充最新的信息,要反复思酌斡旋天地的大计。当他高卧草堂等待刘备、关羽、张飞第三次到来时,他那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已经是勾划完整成竹在胸了。否则,那西川五十四州挂图从何而来?诸葛亮又怎能如数家珍似地笑指其中?他又怎能刚刚出山到了新野,就向刘备提出了他的第一条重要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兵,必 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呢? 任何决策的对象都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是内部诸要素和内外环境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有机整体。 因此,决策不是对信息资料的简单汇总,而是要实现认识的飞跃,它需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这种分析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要全面系统,相互比较
  官渡之战前夕,为消除曹操的顾虑,多谋善断的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几乎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切方面。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曹操的一些疑虑,才使曹操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赤壁大战前夕,孙权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召回周瑜帮助决断。东吴的和、战双方在朝堂之上展开了辩论。主降派的代表张昭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占据主动;军力上“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同时江东的地利条件已失:“吾江东可以拒曹者,长江耳。今曹朦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因此,东吴的出路只有一条——投降。周瑜针锋相对指出:政治上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而孙权是为国家除残去暴;军事上,曹操犯了兵家四忌:一是后方不宁,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二是曹军多为北人不熟水战,三是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四是士卒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于是得出结论:曹兵“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周瑜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初步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此后,诸葛亮又指出:孙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 “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必须进一步“以军数开解, 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于是周瑜又夜见孙权, 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曹声言“水陆大军百万”,其实 “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然后信心十足地表示:“周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第44回)至此,孙权的一切疑虑才得消除,下定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
  以上事例说明,在分析研究已有的信息情报时,唯全面系统才能不失于偏颇;唯注意比较,才能揭示差别和矛盾,突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降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度,提高预测的精确性。
  二是注意变化,动态分析
  彞陵之战初期,陆逊看到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于是下令乘高守险,不许出战,“以观其变”。任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甚至“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陆逊只令“塞耳休听”,视而不见,采用了战略退却的方针。这就促使刘备及其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怠、松懈、轻敌的方面转化,直至刘备 “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战争的形势转向了有利于东吴的方面。这时,被双方都讥笑为孺子、懦怯的一介书生陆逊,一反常态,抓住反攻的太好时机,雷厉风行,调兵谴将,实施火攻,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成功。战场的辩证法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注意研究优劣、利害、得失、进退、动静等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并及时做出合乎时宜的决策。静态的分析,一成不变的方案,是适应不了动态的系统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 三是注意特殊性,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
  在罗贯中的笔下,描写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没有任何两次是雷同的。“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各自采用不同的战术。即使是诸葛亮一人所用的火攻,也是各具千秋。《三国演义》的回肠荡气,正是在于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和摇曳多姿的笔锋,揭示了一个个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第85回描写的“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最是匠心独运,发人深省。曹丕发50万大军,五路并进,攻打蜀汉,蜀汉政权朝野震动,刚刚继位的后主更是惊慌失措。这时,诸葛亮杜门谢客,托病不出,经过具体的分析,了解敌人每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心理以及他们内外部的种种关系,还有各路的地形地利,然后派遣不同的将领,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兵不血刃而化险为夷。这一战例说明,只有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针对性最强、最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不去研究各个事物的特殊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停留在泛泛分析,就找不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把事情弄坏。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忽视实际中的具体因素,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公式,结果丢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四是上下反复,慎之又慎
  所谓反复,就是说决策者即使有了自己的初步考虑,也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正面和反面的各种意见、特别是反面的意见。即使没有反面意见,也要自己设想出可能的反面意见,自我诘问,这样经过反复思考研究,步步深入,把情况确实弄清。
  这方面,孙权在赤壁大战之前的决策,应该受到嘉许。当刘表新亡,刘备新败,曹操大军南下之时,鲁肃提出以吊丧为名,往江夏游说刘备“同心一意,共破曹操”, 孙权“喜从其言”;当张昭等人主张降曹时,孙权暗地里对鲁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当孔明假意劝他降曹时,他“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可见,孙权思想上一直是倾向于抗曹的。那么,他为什么一直不做出决断呢?因为对于号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的曹军,东吴还不知虚实。因此,他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深入弄清各种情况,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及其理由。于是,在公开场合下,不论是对鲁肃的主战言论,还是对张昭等人的主降言论,他只是“沉吟不语”从来不置可否。后经诸葛亮、周瑜从各个方面揭穿曹军势大的谎言,分析曹军的许多致命弱点,他才最终明确表示“亲与曹贼决战,更无他疑”。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些情节,意在责孙权没有谋略,其实不然。当强敌压境,事关东吴存亡之际,在做出决策之前,孙权反复探究,慎之又慎,应用“对演法”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作者的言外之意是:理当如此!
  《三国演义》中所揭示的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应该说普遍地适应于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现代企业的战略决策。
  企业在战略决策之前,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而详尽地掌握与决策有关的情报信息。比如企业外部的环境:资源供应者的情况,顾客用户的情况,与本企业争夺供应者和顾客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本企业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国内的,又有国际的;既有自然的、经济的、技术的、产品本身的,又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再如企业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经营资源,诸如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信息获取能力、技术专利的多少、商品信誉的好坏等。其次,要对掌握的情报信息进行比较加工,以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入具体的动态分析,弄清外部因素的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士气,企业实际能够发挥出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管理水平,各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以及互相间的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强度、时间。从而在整体和动态中清晰地了解决策背景,准确地预测未来。
  重视决策前的信息收集和系统分析,是国内外一切企业成功的共同规律。  
3、“三分割据纡筹策”,“先取荆州后取川”  
  ——谈战略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永恒主题。无目标,就无所谓决策,无所谓行动。决策就是在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行动目标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行动就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做出的主观努力。唯有对期望目标有所贡献的决策和行动才具有价值。目标是指挥曲,可以从方向上引导一个系统的行为,在实际中指导一个系统的行为;目标是协调曲,可以沟通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保证内部各种力量的良好配合,达到上下左右的和谐平衡,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是进行曲,可以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在各种状态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战略决策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确定决策目标要体现如下一些原则:
  —是进取可行原则。
  二是结构合理原则。
  三是目标压缩原则。
  四是目标具体原则。
  五是目标调整原则。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决策目标,具有了高质量目标的主要品质。
  先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制定的两个阶段战略目标,前者是近期的、低层的,后者是长期的、最高的。两者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恰当地分析了曹操不可争、孙权不可图、刘表不能守、刘璋很暗弱的天下大势以及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的自身条件等基础上的。兴汉室、图中原是隆中决策的最高目标,提出这个目标,充分表现了诸葛亮高瞻远瞩的目光,不畏天命的胆略,披荆斩棘的进取精神。在诸葛亮出山之前,他的几个好朋友都明确指出,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要“斡旋天地,补掇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高明之至的诸葛亮,不会看不到这种形势。但是,为了实现光复汉室的大目标,他还是知难而进地出山了。当实现了鼎足而立的第一阶段目标后,面对着强大的曹魏而偏安一方的蜀汉,需要支撑精神的柱石,需要争取政治上主动的大纛,需要以攻为守的谋略。因而诸葛亮提出了进取中原这一高难度的决策目标。他的《后出师表》,以苍凉而坚定的笔调,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矛盾;他的六出祁山,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实施和推行他的既定目标和谋略。人们为他的出师未捷而落泪,更为他的知难而进而动容。人们不会责备他的“逆天而行”,只会尊仰他的进取精神。在目标的缩减上,诸葛亮把“先取荆州为家”化为手段,从而将本来的三个目标,即取荆州、夺西川、图中原合并为两大目标。由于进取中原的艰巨性,三国鼎立的形势必将长期存在,因此在鼎足天下和进取中原之间具有长期的时间间隔和段落差别,进一步合并它们两者,就失去了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此外,在目标的表达上,“鼎足之势”,形象明确;“图中原”,简明概括,是高度 凝练的思维结晶。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不少企业以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己任,在确定战略目标时给自己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有的立志于填补国内的某项空白,有的立足于给国家多积累资金,也有的敢同大厂和名优产品争高下,更有的放眼全球,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4、“凡事当以利害较之”  
  ——谈决策方案的选优
  选优,是决策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决策就是从拟定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最优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过程。选优的前提是多方案,选优的过程是利害相较,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失去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如果没有对每个方案的论证和评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决策的趋利原则就得不到保证。
  《三国演义》第62回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刘备应刘璋之请,进驻葭萌关,抗拒汉中张鲁的入侵,后来因为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受到刁难,于是“毁书发怒,前情尽弃”,两人翻脸。这时,刘备问计庞统:“如此,当若何?”庞统回答:“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 刘备又问:“哪三条计?”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评价比较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于是,依中计而行,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在此,庞统提出的是三个行动计策,加上“沉吟不去”,实际上是可供选择的四个方案,庞统可谓多谋,刘备堪称善断,两者的最佳结合,选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赤壁大战前夕,东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和战两派,双方争论不休,在孙权没有明确表态时,鲁肃给他分析:“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孙权向:“何以言之?”鲁肃回答:“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随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 这一席话,是从孙权的切身利害出发,对投降方案的正确评估,它恰好触到了孙权的痛处,清楚地告诉孙权,抗曹是他应该选择的唯一正确出路。
  《三国演义》启示人们,必须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这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它所反映的单凭领导和个别智囊人物的个人经验进行选优的方法,在今天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案评估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然而不论何种评估技术,最基本的是建立评价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此来辨别方案的优劣。如果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不同,目标即使名义不变,而实质却可以大相径庭。比如某个企业把满足市场的需要作为目标,但却把“产值”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货不对路。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企业,应该把全面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方案的价值准则,自觉的把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把暂时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结合起来,并且努力使评价指标定量化。同时又要规定权衡指标的原则,以便在指标冲突时有所取舍。  
5、环环紧扣,逐浪推进  
  ——谈决策的实施
  战略方案的实施,是达到战略目标、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阶段。为了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首先要围绕着已经确定的大目标,进一步提出各阶段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逐步逼进大目标;其次,在每个战略阶段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做到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办法落实,并要拟定种种应急方案;同时,要注意信息反馈,根据新矛盾,新情况,及时地调整、修改、补充原有的决策方案。
  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之前,袁绍各方面占据优势,其中一条是后方比较安定,除了困守易京的公孙瓒外,境内没有异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他还和关外的乌桓贵族相勾结,彼此相安无事。相形之下,曹操的东边先后有吕布、刘备为患,南边有刘表、张绣相胁,常有后顾之忧。为了改变这一劣势,曹操抓住战机,采取不同措施,实施一个个子方案。他先是采纳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北征公孙瓒之机,挥兵东南,攻取下邳,擒杀吕布;接着,又采纳孔融的建议,招安张绣和刘表。他以政治家的胸怀和战略家的眼光,与张绣尽弃前嫌,握手言欢。张绣率部投降,刘表也保持了中立,这就粉碎了袁绍拉拢刘表,企图孤立和夹击曹操的阴谋;最后在袁绍已经屯兵官渡的情况下,他又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利用袁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土各相妒忌”的弱点,乘刘备新整军马,众心未服,亲率大军20万,兵分五路,东征徐州,击溃了刘备,纳降关羽,从此,基本靖平长江以北的大片疆土,为官渡胜利赢得了可靠的后方。
  在赤壁大战中,经过外交上的折冲和政治上的审时度势,孙权、刘备两家实现了抗曹联盟。但是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曹军,必须一点一点地削弱。为此,周瑜和诸葛亮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迭出奇谋,给曹军一次又一次打击,逐步地改变战场上的形势,终于造成可乘之机,迎来了转守为攻的日子。战争一开始,“三江口曹操折兵”,周瑜就打了一个胜仗,先挫曹军锐气,接着,又在“群英会”上运用反间计,除掉了曹军“深得水军之妙” 的水军督都蔡瑁、张允,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弱点,在取胜的道路上搬掉了一块绊脚石。随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再一次削弱了曹军,加强了吴军。根据“曹操水寨,极其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的情况,周瑜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决定实施火攻。但此计急切之间也难实行,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于是,赤胆忠心的黄盖暗献“苦肉计”,诈降曹操,以便就中取事,火烧曹军。但是仅有“苦肉计”,没有人到曹营献诈降书,黄盖的挨打,也是白白受苦一场。因而,又有机智大胆的阚泽独往曹营,终于骗取了曹操的信任。 最后,足智多谋的庞统又献“连环计”,把曹军的战船锁在一起。至此,实施火攻的条件才初步成熟,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周瑜用人得当,计谋周密,环环紧扣,计计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杰出的指挥才干。
  当东风乍起,赤壁的大火燃烧在即,周瑜调兵遣将,采取一个个有力措施。他兵分六路,有的去烧曹营粮草,有的去烧曹军营寨,有的阻击曹操接应之兵,有的作为各路接应。再看诸葛亮,下得七星坛,乘赵云接应的小船直奔夏口,刘备接着后,诸葛亮“无暇告诉别事” ,便升帐坐定,调兵遣将:令赵云到乌林之西 埋伏,张飞去葫芦谷口埋伏,关羽到华容道埋伏,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刘琦回武昌,陈兵岸口,捉拿曹操逃兵。可以说,他们是处处堵截,层层设伏,各种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时时事事皆有缜密安排,为曹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尽可能地扩大了胜利的战果。
  提起”空城计”,人们一般认为,那只是诸葛亮的应急之作,是心理战的胜利,没有什么缜密的安排和保证措施。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布置“焚香弹琴”、“开门洒扫”之前,他已经把当时身边仅有的三千精兵,让关兴、张苞带去埋伏在山后,等司马懿退兵时,故作疑兵,鼓噪而出,以坚定司马懿“必有埋伏”的疑心,扩大神经战的效果,使敌人跑得更远,自己能更安全地撤退。否则,仅仅靠“焚香弹琴”,即使暂时骗过对方,安全撤退还谈不上。如果没有事先设伏的疑兵,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恐怕会马上醒悟回兵,完全来得及把包括诸葛亮在内的两千多人捉拿过去。此外,诸葛亮事先还派张翼去修剑阁,以备归路;令马岱、姜维断后,以防追兵;又派人分路报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撤退到汉中。连居住在冀县的姜维的老母,也派遣心腹之人送入汉中。可见,诸葛亮的退兵部署是周到而精细的。“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意料之中的意外,是弄险之中的保险。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因遗漏某些环节,而几乎导致整个方案前功尽弃的警示。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赤壁大战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正当火攻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周瑜带领诸将立于山顶,指点曹营,哈哈大笑时, 突然一阵风吹,旗角从周瑜脸上掠过,使他猛然想起一件事来,吓得口吐鲜血,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原来,他在制定“火攻”方案时,忽略了隆冬季节没有东风这个天时情况,事到临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是好?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下的千古绝唱所说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七星坛诸葛祭风”,哪能有“三江口周瑜纵火”?周郎的惨淡苦心,恐怕会因一着遗落而全盘皆输。
  根据事物的新发展和情况的新变化,适时调整甚至改变原定的决策方案,是实施决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官渡战役初期,曹操本来同意荀攸的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如果“迁延日月,粮草不敷”,因此“利在急战”。于是,刚刚到达前线,曹操便“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结果首战大败。事实教育了曹操,袁军虽然有种种弱点和劣势,但袁绍的70万大军也确确实实是能吃人的真老虎,强弱悬殊,“急战”求胜的决策必须放弃。于是,曹操就后退一步,把兵力集中在官渡,坚守营垒。袁军堆筑土山,在土山上向曹军营中发射乱箭,曹军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头的“霹雳车”还击;袁军挖地道攻击,曹军掘堑壕抵御。双方“自八月起,至九月终”,相持多日。此间,曹操“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一度想“弃官渡退回许昌”,但留守许昌的荀彧报书给他打气,曹操便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令将士“效力死守”,以便寻找战机,出奇制胜。不久,袁军从后方运来几千车给养到官渡。曹操得讯,抓住战机,派大将徐晃、史涣出击,烧掉袁军的粮草。接着,又采纳了袁绍的降士许攸的建议,亲自出马,夜袭乌巢,烧掉了袁军的全部屯粮。至此,袁绍军心大为动摇,反攻时机成熟,曹操乘机奋力出战,全线击溃袁军。由此可见,没有“急战” 到“死守”的方案改变,就不可能有曹操在官渡的胜利。  
1、“贾文和料敌决胜”的启示  
  --审时度势,以变制胜
  三国时代,军阀纷争:三国抗衡,政治气候险恶莫测,战场局势变化万千。可以说一会儿是平湖秋月,云淡风轻,瞬息间又电闪雷鸣,风云突变。任何一个政治军事集团或个人,要生存、要发展、要取胜,首先要能审时度势,《三国演义》开卷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讲的就是审势;其次必须因情措法,主动谋变。
  书中第18回有一段"贾文和料敌决胜"的故事,说的是曹操正在西南前线与刘表、张绣作战,荀彧从许昌来信告知,袁绍要兴兵进犯许都,曹操心慌,下令回兵。 张绣得知后就要追赶,贾诩阻止道:"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不信,力劝张绣追赶,结果大败而回。这时贾诩却建议:"今可整兵再往追之。"刘表、张绣表示怀疑。 贾诩断言:"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张绣依言而行,果然大胜一场。刘表后来请教贾诩,贾诩解释道:"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指行军时的后卫部队--引者注),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在这里,预知敌我,以变制变,是贾诩取胜的妙诀。 《三国演义》中这样一类例子不胜枚举。诸葛亮的 "增灶退司马",是针对司马懿多谋多疑的病态心理,以弱示强;陆逊为夺回荆州,却利用关羽的目空一切,卑词奉承,以强示弱。曹操濮阳破吕布,是看准吕布的勇而无谋,使用的是"诈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依然是利用司马懿的病态心理,使用的是"诈活"。"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因敌粮多兵少,贵在以快取胜;司马懿战败公孙渊只因"贼饥我饱"要在按兵不动。
  《三国演义》不仅以人物的活动和典型的正反事例,反映审时度势、以变制胜的思想,而且还多次通过 谋略家之口,正面强调这一命题。庞统在催促刘备及早进取西川时说过:"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诸葛亮在劝进刘备作汉中王时说过:"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审时度势,以变制胜,在战争和政治的角逐中是-条普遍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竞争。这是因为,现代企业是一个"适应的开放式大系统"。所谓"开放式大系统",就是说企业要和整个社会环境进行信息对流和能量交换。它区别于机械的小系统或封闭式的"投入--输出"的生产系统。它要受外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内部各种经营资源和从属系统的影响。所谓"适应",就是说企业必须保持"适应者"的地位,随着特定的内外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否则,这个系统的运动就可能停顿或中断,这个系统的结构就可能破坏和倾覆。而现今企业的内外环境,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因而"永远变化"是现今企业面临的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拿市场的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这种需求在不断地产生、变化和发展。一种需求满足了,另一种新的需求又会出现。同时,这种需求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一个产品在一个市场上是十分抢手的畅销货,在另一个市场上就可能变得无人问津;同样的颜色、图案,在甲地大受欢迎,在乙地就可能成为人们忌讳禁售之物。更有甚者,对于同一个市场需求,众多的竞争者都趋之若骛。因此,现代市场形势真是险象丛生,瞬息万变。现代企业家应该谨记:没有普遍适用的经营策略,没有久畅不滞的走红产品。要使自己在多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不断变化的需求动态,了解不同市场的不同特点,注意竞争对手的策略招数,不断采取正确的对策变于人先。如果经营思想陈腐守旧,产品面孔多年照旧,行销方式消极呆板,销售渠道狭小不变,就一定会被竞争的压力所挤跨,被市场的波澜所淹没。
  先变必须先知。贾诩之所以"取胜",关键在于"料敌"料得准。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要象诸葛亮所吟唱的那样:"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在环境"欲变未变"之时,见微波而知必有暗流,"闻弦歌而知雅意",在顺利中预见危机的端倪,在困难时看到胜利的曙光,驾驭着企业的大舟,机动灵活地绕过暗礁险滩,驶向胜利的彼岸。有人把这样的企业家比作神话中的孙猴子:既有一双火眼金睛,又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精灵剔透,随时准备摇身一变。这种比喻倒是颇为贴切的。  
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突出特色,以奇制胜
  三国时期有这样一次战斗:公元196年,孙策为解除江南的后顾之忧,集中力量与曹操争雄,在固陵发起偷袭王郎的战争。太守王郎顽强抗击,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进攻都未能奏效。这时,孙策的叔父孙静建议说:王郎凭借坚固工事进行防御,不容易很快攻克。查渎以南数十里处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进攻,这就是所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呀!我愿率部队充当先锋,打垮他是毫无疑问的。孙策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造成假象,佯示部队主力仍然集中在原处,然后利用夜暗从查渎迂回到王郎的侧后,突然发起进攻。王郎惊慌失措,兵败逃窜,会稽一带尽归孙策所有。
  《三国演义》第15回详细地描写了这次战斗。虽然对历史的记载有所改动,但孙静所引用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谋略思想,依然是作者强调的中心要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孙武"权诈之兵"的精髓,是战术选择的总则。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在进攻作战发起阶段,它可以在对手失去戒备的情况下,或者以对手料想不到的时间、地点、方式,实施突然打击,在短时间里取得军事上的巨大效果,并使对方在心理慌乱中作出错误判断,采取错误行动,招致连连失败。在战争开始或进行中,它又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制胜谋略,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指导人们攻击对手意想不到的薄弱环节,从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因此,自孙武提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原则之后,历代兵家都把它视为珍宝,推祟备至。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核心在"奇"字,关键是"创"字。它要利用对方惯性思维的弱点,捕捉对方的思想空隙,突破人们思维的常规、常法和常识,反常用兵,出奇制胜。邓艾偷渡阴平,就是这一谋略的出色运用。魏景元3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由于蜀军扼守险要,魏镇西将军钟会屡次进攻不能奏效,加上粮道险远,军众乏粮,钟会打算撤退了。这时,魏征西将军邓艾利用钟会和姜维相持的机会,亲率精锐自阴平经荒无人烟之地,凿山开道,搭造桥阁,涉险奔袭。一路上山高谷深,极为艰险。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土兵尽皆哭泣。邓艾于是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上滚了下去,其他人有毡的依法炮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抓住树枝藤条,沿着悬崖峭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攀援,终于越过了摩天岭。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当姜维大军还在剑阁浴血坚守时,成都的后主已经出降称臣了。
  现代的企业家运用"出其不意"的谋略,就要在"奇"字上绞尽脑汁去创造。  
3、“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兵贵神速,以快制胜
  《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一些以快取胜的杰出战例。
  曹操攻下并州之后,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远投乌桓。曹操排除异议,听从郭嘉的主意,率领大小三军和数千车辆乘胜远征。途中"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有些后悔,意欲回军。这时郭嘉虽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仍极力鼓励曹操。他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曹操又一次采纳郭嘉的建议,留下笨重装备,快速通过卢龙塞,直捣单于庭。袁熙、袁尚和单于蹋顿措手不及,仓惶应战,"兵无队伍,参差不整",被曹操一战击溃,蹋顿被斩,袁熙兄弟逃奔辽东。
  曹操在西取汉中之前,曾派张辽驻扎合淝,防止孙权从东线进攻,并命庐江太守朱光驻扎皖城,大开稻 田,供给合淝魏军军需。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当争夺汉中的厮杀刚刚歇手,东吴大军已直捣合淝。吕蒙为这次进攻谋划道:"可先取皖城,然后攻合淝。"孙权同意,亲率大军攻打皖城。朱光一面派人到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东吴诸将中有的建议堆筑土山攻城, 有的建议竖云梯、造虹桥攻城。吕蒙反对说,这些办法都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那时合淝救兵一到,就不能取胜了。我军刚到,士气正盛,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明天拂晓进兵,中午就可以破城。孙权照此办理,第二天五更便吃过早饭,迅即催动三军,大举攻城。东吴大将甘宁手挽铁链,冒着矢石,率先爬城,吕蒙亲自擂鼓助威,士卒个个腾踊而上。结果,刚到吃早饭时,便把皖城拿下。张辽的救兵赶到半路,得知皖城已失,只好悻然撤回。 有人认为,军队的迅速机动和闪电般冲击是真正的战争的灵魂。这话勿庸置疑。大凡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贵速,主动攻击贵速,捕捉战机贵速。即使在战略持久的内线作战中,进行战役战斗进攻的外线作战,也贵在速战速决。这是因为:第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短时间里,从军事到心理造成爆炸性的效果;第二,战场上情况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只有神速行动,才能捕捉战机,稍一迟缓,到手的胜利就会溜掉;第三,用兵是人力、物力消耗的过程,迅速的行动和进攻,就能在较快时间里解决战斗,从而减少战争消耗;第四,迅速的行动,可以在敌人来不及集结之前突袭,从而相对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常常能以少胜多,战绩显著。因此可以说,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中,"时间就是军队"。
  时间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样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竞争。"时间就是金钱",是概括了现代时代特征的竞争经验之谈。它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来看,时间之所以等于金钱,是因为时间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价值。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同样数量的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要发生变化。
  从广义理解,时间影响资金的占用和周转速度。企业的生产资金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这种运动才能带来增值的价值。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就是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转一次的时间越短,在一定时间内周转的次数就越多,占用的资金总额就越少,等量资金带来的增值就越多,经济效益就越好。因此企业要使等量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
  时间影响机会的捕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机会常常是腾飞的转折点,是成功的开启处。只有抓住机会,企业的经营战略才能奏效。机会存在的内涵是一定的市场需求;机会存在的外延便是特定的时间阶段。因此企业必须在某种需要出现的那段时间内,迅速采取行动。
  时间对于捕捉许多偶然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市场需求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必然常常以偶然表现出来。所以企业在竞争之中,经常遇到随机现象,经常和偶然打交道。就是说,会不时碰到各种偶然的机会。由于市场多变,竞争激烈,这些机会常常是珠玑一现,稍纵即逝,永不再来。如果不能迅速看准和抓住市场闪现的这些机会,反应迟钝,拖拖沓沓,就会被捷足者先登,遗恨不及。所以现代的竞争者要十分重视"机会损失"。对时间,争分夺秒;见机会,果断出击。  
4、陆逊为什么迟迟不出战?  
  --后发制人,治气制胜
  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许多企业家推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用兵原则,力争抢先行动,先变于人,从而取得巨大成功。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家,持重待机,后人而发,却也做了一番世界。可见,竞争的谋略斑斓多彩,迂腐执拗者决难领略个中风光。
  在这方面,《三国演义》同样奉献给人们一些智慧之果。它所描写的后发制人的精彩战例,依然具有可贵的启迪价值。
  想当年,刘备亲率七十万复仇大军,连胜十余阵,势在吞吴。陆逊走马上任之后,命令部下坚持"乘高守险","以观其变"(第83回)。刘备求战不得,退又不甘,正值天气炎热,便把四十座大营全部移到林木茂密之处。陆逊一看时机成熟,动若脱兔,一把火烧了蜀国的七百里连营。
  猇亭之战的跌宕起伏向人们表明:"先发"未必制人,"后发"未必制于人。《荀子·议兵》中指出:"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子兵法·军争篇》也主张:"后人发,先人至",认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可见后发制人,深为兵家所瞩目。
  竞争中的后发者所以也能制人,在于它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先发先变者。比如,先发先变,前景莫测,风险迭起,容易遭受挫折;而后人而发,前车可鉴,可以做好周密安排,成功的可能要大一些。再如,先发先变,近于开拓,遇到的困难较多,前进步履维艰;而后人而发,顺势而进,可以乘人之隙,击人弱点,容易轻取疾进。还有,先发先变,一切从头做起,投入较大,产品低级,经济效益往往不佳;而后人而发,可以学人仿人,改进质量,提高技术,降低消耗,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后发制人不可拘泥一法。企业家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机,采取如下的一些各具特色的后发制人之术。
  以逸待劳,待竭制人
  古语说得好:"物速成而疾亡,晚就而善终。"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明智的企业家决不能意气用事,务争一时之高下。特别是面对强大于我的对手,更要注意避其锐气,以待其竭。
  窥测方向,乘隙制人
  当今市场无限广阔,并且不断变化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先变者决难穷市场之尽。后发者则可静观变化,详加预测,抓住潜在需求,瞄准市场的"空白点",乘虚而入,后来居上。
  观人成败,窥短制人
  先发先变,没有前人可鉴。后人而发,则可以从别人的成败得失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取人之长,避人之短。
  学人仿人,反制其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一条自然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后发者往往可以学习和模仿别人,节省自己的研制费用,并回马一枪,反制其人。
  实行后发制人,还必须重视时机的选择
  陆逊之所以后发而能制人,就是抓住了蜀兵骄躁、移营林间的大好机会。"占对山黄忠逸待劳",也是一个出色的战例。当时魏国大将夏侯渊率领人马围住对山,大骂挑战,黄忠只是不出,因为法正在山顶举起白旗。等到魏兵疲倦懈怠,锐气已惰,许多人下马坐着休息,法正才把表示进攻的红旗举起。黄忠一见信号,便带领兵士一马当先冲下山来,夏侯渊猝不及防,被黄忠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在这次战斗中,后发制胜的重要原因,在于法正居高临下,观察敌情,把握好了出击的时机。它启示现代的企业家,若要熟练掌握后发制人的谋略,还必须练就把握时机的过硬本领。  
5、千里送人头的用心  
  --集中兵力,重点制胜
  魏、蜀、吴三国的谋略家,都十分重视"伐谋"和"伐交",把"伐谋""伐交"和"伐兵""攻城"巧妙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其目的就在于破坏敌人可能的联合,为自己争取盟友,避免敌方的"二对一",造成自己的"一对二"。东吴在杀了关羽之后,立即面临着魏、蜀两面夹击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可怕局面的出现,孙权在密锣紧鼓中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他先是派人把关羽的首级转送曹操,目的在于使刘备怀疑东吴之杀关羽乃曹操指使,从而转恨曹操--这条移祸于人之计被曹操识破了;接着遣使入蜀,向刘备作出许多重大让步,卑词求和,企图与刘备重修旧好--这也遭到刘备的断然拒绝;最后,在蜀、吴交兵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卑躬屈膝,向曹丕"写表称臣",终于迷惑了入主魏宫不久、尚不老辣的曹丕。虽然在以后的吴、蜀之战中,曹丕没有出兵援吴,但却保持了中立。这些灵活的策略使东吴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倾国入侵的西蜀。在这一点上,与孙权轾轩分明的是关羽。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懂得"2>l"这个简单的计数知识,先是拒绝东吴求婚,断了吴蜀之好,接着就出兵攻魏,结果腹背受敌,临死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正是抓主要矛盾的一般思想方法,因而对人们的各项社会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竞争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任何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这些资源总是有限的,特别是中小企业。这就是客观允许的可能性,这就是竞争的约束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最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之一。
  比如说,竞争需要选择正确的经营方向,高明的决策者不会面面俱到,搞小而全、大而全,而是充分发挥专业化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主要专业方向。因为唯专才能合,唯合才能大,唯大才能强。
  竞争需要开发新产品,高明的决策者不会西瓜芝麻一起抓,而是有取有舍,开发数目恰当、经济效益高的主导产品,打出自己的"拳头",创出自己的"名牌",有些厂把这叫做"得有自己的孩子"。
  竞争需要开拓新的市场,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四面出击,分散力量,而是通过市场细分化,瞄准特定的消费者群,选择对实现经营目标最有利的市场面及市场定位,集中力量,扩大占有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竞争需要改造落后的技术,高明的决策者不会全盘翻新,一律引进,而是猴王霸桃,抓住关键,迅速取得效益。
  竞争需要扩大规模,上新的建设项目。精明的决策者不会轻重缓急不分,把有限的资源天女散花,撒"胡椒面",而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首先抓住一个最容易见效的项目,解决急需,带动全局。  
6、 从吕蒙不争徐州谈起  
  --趋利避害,扬长制胜
  古人云:"善用兵者,违其灾而乘其利。"(明,何守法《投笔肤谈》)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不利的条件而利用有利的条件。《三国演义》中不乏这样用兵的佳作。书中第75回描写,当关羽提兵北上攻打魏国樊城时,东吴吕蒙建议孙权乘机袭取荆州,孙权问道:"孤欲北取徐州,如何?"吕蒙回答:"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州守兵无多,往自可克;然其地势利于陆战,不利水战,纵然得之,亦难保守。不如先取荆州,全据长江,别作良图。"这寥寥数语,显示了吕蒙卓越的见识。水战是东吴之长,陆战是魏国之长。与曹操在徐州争锋,无疑是"以短击长",即使一时得到些便宜,也必然背上沉重的包袱。孙权毅然采取吕蒙的主张,用兵荆州,果然取得了胜利。
  趋利避害,是决策者优选方案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在经济竞争中,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实力多强, 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企业要想在最短时间里或以最小的代价,取得竞争的优势,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就是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的谋略对于企业竞争来说含有两层意义。一是从企业内部看来,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和抑制自己的短处;二是对于外部,企业要防止有害的方向选择、对手选择和手段选择,善于从最有利的时、空运用最有利的策略,夺取竞争的主动权。然而由于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害",都不是那样纯而又纯的,利害相杂、利害相依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决策者们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兼顾利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才能提高胜利的信心;在顺利情况下,预见到不利因素,才能预防和解决可能发生的祸患。当曹操以十分之一的兵力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一段时间后,因兵少粮缺,士卒疲惫,曾想击鼓退堂,兵回许昌。而其谋士荀彧却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认为曹操"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袁绍的兵力已经衰竭,局面必将发生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断不可失。曹操接受荀彧的建议,苦撑危局,加强防守,不久果然等到战机,终于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大胜。企业家借鉴这一战例,同样要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在竞争意识上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在利害相杂的情况下,趋利避害、决策定计应该遵照"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的原则。
  趋利避害的最佳结构是"以己之长、击人之短",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利用了竞争对手的劣势,击中了市场的空隙。达到这种境地需要企业知己知彼,抓住战机,正确决策。  
7、“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螺旋上升,迂直制胜
  《三国演义》在描写曹操和马超的潼关大战时,注意突出这样一个情节:每当马超增兵,曹操便为之高兴,后来竟"设宴作贺"。诸将开始表示不可理解,后来竟暗中发笑。其实,曹操看得更远一些。他后来解释道:"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这便是他每闻马超添兵则喜的原因。《三国演义》在"失荆州"这场戏的幄幕降落之后,也添有这么一笔:关羽镇守荆州之初,平安无事,但当东吴求婚而遭关羽拒绝的消息传到汉中,诸葛亮马上判断:"荆州危矣!"建议刘备"使人替关公回"。可见,曹操和诸葛亮都很懂得曲中有直,直中有曲的道理。
  《孙子兵法》曾云:"先知迂直之计者胜。"(《孙子·军争篇》)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是辩证法的真谛。山谷前面是峰顶,困难过后是胜利,退一步才能进两步,沿着螺旋式轨迹才能稳步上升。直径近,曲路远;近途快,远路慢,这是一般的结论。但是如果和个人的努力程度相结合,和环境的虚实、优劣相迭加,和实现长远目标相联系,就应该具体地进行分析。在有些情况下,近,成了真正的远;远,却变为实际的近。尤其在对抗和竞争之中,双方都会干扰对方的计划,滞阻对方的行动,拖延对方的时间,降低对方的效率。因此,竞争者不要幻想走径直的路。在迂直问题上要努力做到:
  迂直互见
  现代的经营之路依然是一条曲直平凹的路,它的前面既有鲜花、阳光、幸运和成功,又有荆棘、阴云、挫折和失败。现代企业家只有善解迂直之理,才能增加自己的战略眼光,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从而做到长远地看待问题,正确地预见未来,勇敢地对待困难,清醒地对待成绩。既作顺境中的好汉,在大好形势下莫陶醉;又作逆境中的英雄,在压力危机下不动摇。
  以迂为直
  高明的企业家不仅要曲中见直,直中见曲,善解迂直之理,而且要登堂入室,能够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丰富自己的经营本领。
  具体地讲,迂直之计在时间上的运用,是以持久代替速胜。在时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讲究兵贵神速,速战速胜;在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时,要从长计议,在持久中保存实力,在持久中积蓄力量,在持久中等待战机。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看条件和时机而一味求快,常常招致不必要的损失,延缓成长、壮大、取胜的进程。刘备当年寄寓许昌,为防曹操加害,就曾施展"韬晦"之计,藏而不露,在自个的后院种起白菜来了。 企业家借鉴这一典故,就要学会放眼未来,抓紧当前,把长计划短安排很好地衔接起来。 以迂为直在空间上的表现,是以退为进,兜着圈子走路。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时,司马懿在失利之后,"教大军尽回本寨,坚守不出"。诸葛亮为寻找战机,思得一计,传令全部退兵。为消除司马懿的疑虑,他故意用缓兵之计,每十天退三十里,造成"真退兵" 的假象。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到底还是上当,同意张郃、戴陵追击,结果中了埋伏,遭到严重损失。有些企业领导,对企业整顿甚不理解。其实,整顿有利于更好前进,一次整顿往往登上一个台阶。还有的企业,采取分光花光的政策,不热心技术改造,靠拼设备往上上,这样即使一时上去了,也还会掉下来,走更大的弯路。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技术改造,才能取得持续的高速度。也有的企业,只注意生产,不注意环境保护,结果不仅危及社会,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必然要重蹈发达工业国的企业"先污染,后治理"那样一条少、慢、差、费的道路。可见,在许多情况下,某些行为表面是迂回,费事,其实是近直、快捷;看起来是后退,其实是为了赢得更大的前进。
  以迂为直在手段上的运用,是欲取故予,欲扬故抑。诸葛亮之对孟获,曾经七擒七纵,表面看来延长了战斗时间,消耗了更多的力量,实际上使孟获心悦诚服,誓不复反,取得了长久的胜利,最大的战果。《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张松献地图的故事,读起来饶有风趣。刘备取西川是既定方针,但他对汉中张松却远接远迎,连日宴请,只说闲话,闭口不提西川之事。张松以言挑之,他假装糊涂,一味谦让。一直到十里长亭为张松设宴送行,他也眼泪汪汪,只叙友情。这使张送感动异常,终于把原来准备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并甘愿为刘备入川充当内应。在这里,刘备欲擒故纵,反而后来居上,比曹操抢先一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古代商贾和现代企业家,都总结出不少以迂为直的经验和智慧。 比如,"与人分利,予己得利","薄利招客,暴利逐客","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占了顾客便宜,坑了整个生意"等商谚,都从正面或反面,反映了以迂为直的辩证哲理。  
8、“十面埋伏”和“犄角之势”  
  --风险分担,多角制胜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善于在广阔的场景中运转视线,驰骋想象,在构思一个个军事行动的艺术蓝图时,常常铺衬和配合以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动。刘备动辄亮出"皇叔"这个金色招牌,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曹操善于讨"诏",喊着"奉诏讨逆"的高调。赤壁大战的胜利,应该说,首先是孙、刘联盟的胜利,是诸葛亮和鲁肃外交活动的成功。在具体战术的选择和战法上,三国中一些杰出人物,也注意多向进攻和防御,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终于使吕布无法遮拦,倒拖画戟,败下阵来。还有仓亭一战,也颇具特色,程昱献上的"十面埋伏"之计,杀得袁绍的军队无处藏身。在吕布和曹操对峙于下邳时,陈宫建议吕布"出屯于外",自己"闭守于内",以便形成"犄角之势",互相照应。可惜吕布眷恋妻妾,不愿出城,轻率地浪费了这一良谋,终致失败被擒。
  《三国演义》中丰富的正反战例说明,克敌制胜不仅需要善于运用一种手段,树立独立作战的思想,同时也需要发挥十八般武艺的作用,树立群威群胆、协同作战的观念。在战争中,要恰当地处理兵力的集中和分散,造成犄角之势,增加应变防御的弹性。战争的史册上不乏这样成功的例子:当正面战场僵持不下,甚至势颓兵败时,敌后战场的突然开辟,往往导致整个战局的改观。
  在经济竞争中也要克服单一兵种、单向作战的思想,树立合成观念,注意建立起一个彼此照应、互相配 合,左右逢源的整体。我们说,一个企业要一业为主,并不否认在市场需要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兼营别样,扩大自已的业务范围。 多向发展新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相配合,可以采取四种基本形式:
  第一是纵向多角化发展。就是说,在同一生产领域内,扩大生产不同阶段的产品。
  第二是横向多角化发展,又称水平多角化发展。
  第三是向多向性多角化发展,也可以叫斜行多角化发展。它是指,为了某种原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了搞好综合服务,企业开辟新的经营领域。
  第四是复合性多角化发展。工业企业生产同原有产品根本不同或没有联系的陌生产品,甚至投资第三产业,开旅馆,开饭店,设商店等。
  近几年来,多角化经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曾经使一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找到了新的发展之路;也曾使一些企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富有灵活的适应性,增强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还曾使一些企业八方进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应该注意的是,多角化发展不能盲目扩大,要坚持多而不滥是其原则。无限度的多,无原则的多,只能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限度、原则是什么?那便是所开发的多种产品要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特别是要发展那些能发挥本企业优势技术的项目。多角化经营的成功经验都说明:首先要把自身最优势的经营项目开发出来,然后在共同技术基础上再旁及其余。  
9、 撮土成城奏奇功  
  --不辞点滴,积微制胜
  《管子·形势解》中说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三国演义》中有两个故事,便是这段古训的最好注解。一个是曹操与马超相持在渭水。由于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凭借,加上马超不断往来冲突,曹操一直立不起营寨,心中甚是忧虑。后来,他接受荀攸和一位隐士的建议,命令几万士兵,挖取渭河沙土,利用严寒,运土泼水,一夜间竟筑起一座土城。还有一次是诸葛亮平蛮打到三江城下,蛮兵拒城坚守,首次攻城失利。后来,诸葛亮心生一计,传令士兵:"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 到了初更时分,诸葛亮又传下命令:"每军衣襟一幅,包土一包。无者立斩。"然后再传命令:"诸军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先到者有赏。"于是十万蜀兵皆抱土飞奔城下,将包来的土一齐倒下。功夫不大,积土成山,接连城上,然后一声暗号,蜀兵纷纷登到城上,很快拿下了三江城。
  在这两个战例里,曹操、孔明所用的积少成多谋略,超越时空,对于今天的竞争者也大有稗益。企业管理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就是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终于汇成了财富的汪洋大海,筑起了事业的巍峨高山。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积小利为大利
  二是积小胜为大胜  
10、“兵有先声而后实者”  
  --树上开花,造势制胜
  《三国演义》第118回写道,当邓艾偷渡阴平成功,迫降了蜀后主刘禅之后,曾上书司马昭,提出了一条富有战略远见的建议:"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冶,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人必疑,则于向化之心不劝,且权留之于蜀,须来年冬月抵京。今即可封禅为扶风王,赐以资财;供其左右,爵其子为公侯,以显归命之宠:则吴人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当时,魏军因刚刚灭蜀而声威大震,但士卒疲惫不宜用兵,邓艾提出先声而后实,威德并用,不战而屈东吴,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少消耗、多收获的高明一招。假如司马昭采用这一良谋,一方面积极备战,造成强大的声势对东吴实行战略威慑,另一方面让刘禅暂时留在西蜀作一段傀儡,借以引诱东吴孙休,再加上外交上进行胁迫,就有可能使东吴不战而降。遗憾的是,司马昭见书后"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便挑起邓艾和钟会的火并,借钟会之手杀了邓艾,并拒绝实行这一卓越的战略计划,致使司马氏一统天下的时间整整后推了17个年头。
  邓艾所提出的"先声而后实",颇似《三十六计》 中的"树上开花"。在枝头干尾,装点上许多花朵,便可以虚张声势,造成强大实力的印象以威慑对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篇》)的最理想的 境界。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不仅在战略上,尤其在战术上,频频运用造势之计,经常收到出乎寻常的效 果。诸葛亮从曹操手中夺回汉中,主要就是利用曹操 "平生为人多疑",虚张声势。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无不铺垫着设疑造势。 张飞当年来到长板桥头,先是心生一计,令左右在桥东的树林中砍下树枝,栓在马尾,在林中往来奔驰,扬起尘土,造成设有伏兵之势。否则,光靠他的一声大吼,是不能喝退百万曹兵的。 这里给现代的竞争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启迪价值的谋略,那便是注意造势。"善战者,求之于势"(《孙子·势篇》),现代的企业家不仅要善于造成自身的"全胜之势",而且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造声势,造成先声夺人之势,造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之势。
  一个商品所以能够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一个为消费者所知、为消费者所喜、为消费者所用、为消费者所信、为消费者所买的过程;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也有产生购买动机、落实消费目标、强化购买动机、消除疑虑心理、比较购买、用后满意、进一步再买等一系列心理和行动。在这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中,"用后再买"属于重复购买行为,主要靠商品的内在质量来赢得。某种商品在开始阶段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往往不是因为商品本身,而是有效的宣传起到了作用。正因为如此,竞争者对于自己的新产品,对于将要开发的目标市场,必须做好宣传。
  销售宣传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市场状况进行有不同内容的重点宣传。一种是产品宣传,另一种是企业宣传。 还有一种是争取消费者的宣传。
  销售宣传的形式,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实现多种类和多样化。
  军事上的造势,总是包含着欺骗、蒙哄、恫吓敌人的意图,社会主义的企业千万不能在这一点上照抄照搬。销售宣传要具有真实性、创造性、思想性、艺术性、经济性,其中首要的是真实性。  
11、“借”字的妙用  
  --呼风唤雨,惜力制胜
  纵读《三国演义》,制胜者另一个丰富多采的谋略便是"借"!一个"借"字,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之下变幻无穷,放射出斑斓的色彩。在这部艺术化的兵书之中,借火的有之:陈宫濮阳烧曹军,曹操奇兵烧乌巢,孔明火烧博望和新野,周瑜、孔明火烧赤壁,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孔明火烧藤甲军,……有人统计,一部《三国演义》,描写的大大小小火攻,竞有41次之多;借水的有之:曹操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引漳河之水淹冀州,关羽放襄江之水淹七军……借水之多,可谓开兵家之先河;借天时的有之:孔明草船借箭靠的是"大雾漫天",周瑜火烧赤壁乘的是"一夜东风",曹操冰城拒马超趁的是"天气暴冷",孔明大破"铁车兵"计赖"天降大雪",……借地利的有之:或山,或谷,或坡、或林、或野,或城、或阵……凡可利用的地利,都被三国中的谋略家为我所用,借来制胜克敌的条件和力量;借力抗敌的有之:孙权、刘备的赤壁取胜,正是靠的彼此联合,借友之力;……更奇的是,《三国演义》中还精心构思了曹操"借天子以令诸侯",借王垕之头以稳军心,刘备借"荆州"之地以为立足的妙剧,从而谱写了谋借的千古绝唱。《孙子·火攻篇》中曾云:"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事实正是如此,《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家,常常靠借,弥补了自己力量的不足;靠借,强化了自己的优势;靠借,突破了那个时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限,创造了大得多的战斗力和杀伤力,可谓高明之极。
  现代的企业家,借鉴《三国演义》中的这个谋略思想,就应该在"借"字上动动脑筋,作作文章。"借" 是一支小笔,但在谋略家的手中,却可以纵横挥洒,绘制出气魄豪迈的巨画。"借"是以少胜多的谋略,是省力高效的谋略,是发展壮大的谋略。企业家呼风唤雨,才能际会风云,推波助澜,创造出超常的业绩!
  一定的资金是企业家起飞的基点,是企业扩大经营的前提。您的资金有限,怎么办?不妨谋划筹借。
  技术和人才是开发新产品的关键,您的技术和人才有限,怎么办?不妨也运用一个"借"字。
  还应该注意的是,"借"不是"靠","借力"不能依赖、等待。  
12、“攻心为上”,“心战为上”  
  --抓住根本,信誉制胜
  在失守街亭这一事件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蹩脚指挥员的形象,那便是大话秀才马谡。马谡也因此成为后人常常引以为戒的反面教员。其实,马谡一生,功过参半。比如说,对于诸葛亮开发西南和臣服孟获,他就出过很好的主意。
  据演义叙述,诸葛亮率军南征之初,马谡奉后主之命,携酒帛前来劳军。公务完毕之后,诸葛亮把他留在帐中,请他对这次"征南""赐教"。马谡回答道:"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是矣。"马谡的一席话,正好说到诸葛亮的心坎里。诸葛亮感慨说:"幼常(马谡字)足知吾肺腑也!"在以后的实践中,诸葛亮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谋略,对孟获七擒七纵,创造了攻心为上的千古绝作,终于使孟获感激涕零,发誓 "子子孙孙"永不再反,为诸葛亮挥师北上,奠定了巩固的后方。
  在这里,尽管马谡的"攻心为上"是针对开发西南的特殊作战背景提出的,但与刘备、诸葛亮的一贯政治见解和策略相一致。刘备非常注意收买人心。他在许多场合,把自己装扮成"爱民惜物"的"忠厚长者",一位仁德圣明的君主。他刚刚就位新野牧,就造福于民,赢得新野百姓一片讴歌。他一到西川,便"广施恩惠,以收民心"。他文不及孔明,武不及关、张,而能被曹操称作和自己并驾齐躯的"天下英雄",被周瑜、鲁肃看成是不好对付的"枭雄",在你争我夺的乱世中平步崛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马谡的议论,刘备的所为,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治国、治军、制胜思想的精华。古人云:"得人心者 王",《孙子兵法》中有"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注意民心的向背,赢得民心,治国则可长治久安,治军则可令兵效命,制胜则可实现"兵不顿可利可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目标。"上兵伐谋",这里的"谋"是多方面的,其中谋得人心,则是伐谋中的精髓。
  "攻心为上"的谋略,曾经是三国中制胜者的武器,也完全可以成为企业家竞争制胜的法宝。一个企业 家要在时代经济的风云中占据优势,必须努力赢得人心。这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内赢得企业职工之心, 二是在竞争较量中赢得广大顾客之心。
  赢得顾客之心,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竞争制胜的根本原因。
  赢得顾客之心,靠的是良好信誉。良好信誉的树立,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文明礼貌服务
  良好的顾客印象,是促成顾客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良好信誉的标志之一。
  货真而价实
  制造一个好的"顾客印象",是成交的第一步,但赢得顾客的根本是靠物美价廉,货真价实。因为顾客购买行为的目标就在于此。
  全心全意为顾客
  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不仅能赢得顾客之心,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企业的经营项目。因此,企业在经销中,要想顾客之所想,服务尽量周到;急顾客之所急,努力为顾客排忧解难。  
13、“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  
  --善败不亡,退中求胜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联络东吴,两方在东西两条战线统一行动,东吴派30万大军进攻合肥等地。不料诸葛瑾先被魏兵劫营成功;接着陆逊定下了前后夹攻之计,写表奏请孙权,也被魏军中途劫获;加上正值酷暑,人马多生疾病,陆逊打算撤退。但他腹藏机密,不动声色,制造种种假象迷惑敌人。他让众人在营外种豆菽,自己和诸将在辕门外射箭取乐。然后又令诸葛瑾整顿船只,张扬声势,要向襄阳进发。当魏军捉摸不透,不敢轻举之际,东吴的三路大军已经安然撤回。魏主曹睿不禁感叹道:"陆逊用兵,不亚孙吴一一东南未可平也。" 宗岗在此批道:"善进为能,善退亦为能。"的确,高明的退却,也是一种本领。
  当然,导演撤退艺术的大师,依然是非诸葛亮莫属。他六出祁山,六次撤退,各有特色,不落旧套,常常在撤退中变被动为主动,大量消灭敌人。他的这个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他曾经说过,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并提出"善败者不亡"的至理名言。
  在政治军事的斗争中,不失时机,硬攻强取,固然是英雄本色,但审时度势,该退则退,也不失伟人之 举。 由此可见,"成功之道,羸缩为宝",进退伸缩,皆为成功的法宝。在形势于我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投 降,可以讲和,也可以退却。三者相比,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退却则可转败为胜。所以,古代兵书认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退却在经济的竞争中,同样是个很有价值的概念。
  退却,首先表现为半途而止。
  退却,还表现为暂缓前进的节奏,调整部署,积蓄力量。有时发展的暂时受阻,经济效益的一时不佳,未必说明整个决策方案就是错误的。决策的目标与实际的可能存在差距,经营资源的调整和使用不尽合理,目标市场的选择不够恰当,产品结构和重点产品的确定存在问题,都可能导致失利。这时,就需要暂缓经营的节奏,调查研究,找出问题,调整有关结构,重新部署力量。须知"欲速则不达",退一步却能进两步。
  退却,也表现为另觅新路。自觉的退却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辩证法告诉我们:有止才有流,有舍才有取,有减才有增。在人力、物力、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只有牺牲一部分利益,才能在新的领域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从无谓的纠缠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才能有更多精力和力量思考新的出路。
  总而言之,退却可以减少损失,保存实力;退却可以重整旗鼓,以利再战;退却可以另觅新路,争取更大的胜利。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受挫后的撤退中,独自断后,斩将立功,不曾折一人一骑,诸葛亮不仅称赞他"真将军也"(第96 回);还赏赠赵云50斤金,可见诸葛亮高度重视撤退的艺术。
  退却需要勇气
  退却的道理说来并不高深,但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在此以前,已经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财力,花费了不少心血,一旦抛却犹如割肉剜心,既会担心蒙受损失,还会害怕丢掉面子。然而,如果不坚决退却,就要中途耗尽全力,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事业上的退却犹如面临死亡,只有具有舍身忘死工作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
  退却需要智慧
  虽然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是何时走,怎样走,走向哪里?这里面包含着临机决断的极大学问。退却同样需要调动一切智慧,做到周密计划,深思熟虑,忙而不乱,退中有进。  
14、“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防间识诈,因间制胜
  在纷纷扰扰的军事战场上,若要选准制胜克敌的谋略,保持自己的主动和优势,必须做到"我能知人,人莫知我"。一方面是"知彼",随时掌握可靠的情报信息,做到遇事先知,洞悉敌情;另一方面要严守机密,防止泄失,做好识间、防间和除间。实现这个双重目标的最佳所在,便是秘密的间谍战场。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胜利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正面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取决于特殊战场上的特殊战斗--间谍战。
  按照孙武的说法,军事用间可分为五,即因间、内间、死间、生间、反间。所谓因间,就是利用敌人的同乡等关系从事间谍活动;所谓内间,是收买敌营中的某些人作为自己的间谍;所谓死间,是不惜牺牲自己的间谍,把假情报传给敌人;所谓生间,是派出间谍侦察敌人,然后活着回来报告敌情;所谓反间,是收买敌人间谍成为"双重间谍"为我所用,或者将计就计,利用敌人间谍传递假情报。其中死间,反间,是最积极主动的防间。特别是反间,是最精采、最能反映军事权谋的用间艺术。
  《三国演义》的作者,以鬼斧神工的笔力,尽诡秘变幻之手法,描写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间谍战,展现了古战场秘密角落里光怪陆离的间谍活动。
  曹操是用间防间的老手。吕布的谋士陈登,便是曹操埋在吕布身边的内间,他曾连施三诈,助曹操一夜之间连得萧关、小沛、徐州三座城池;曹操能够比较顺利地平定汉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收买了张鲁的谋士杨松;曹操先后诛杀了董承、伏皇后等人,目的在于除间。赤壁大战期间,当阚泽献上黄盖的诈降书时,书中描写,曹操"于几案上翻覆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以此恫吓对方,考察真伪,表现了很高的防间警惕性。另外,曹操之派蒋干说周瑜,是在使用因间;曹操之派蔡中、蔡和诈降周瑜,意在将两人作为死间。至于结局的成败利钝,那应该另作别论。
  诸葛亮是用间防间的高手。张松、法正、孟达,都是诸葛亮、刘备夺取西川的内应,是为内间;在平定孟获时,诸葛亮曾得到孟获之兄孟节的指点,是为因间; 他经常派出"细作"、"探子"侦察敌情,然后回营报告,是为生间;在布置战斗任务对,他有时"附耳低言",有时预设锦囊,嘱咐不到危急时刻不得拆看,是为了严防失密和泄密。第二次北伐开始,为了拿下陈仓这个战略要地,他明里令魏延、姜维三日里去攻城,暗地里却亲率关兴、张苞,暗出汉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成功,把魏、姜二人一直蒙在鼓里。
  风流千古的反间计导演,大概是非周郎莫属了。群英会上,他假痴不癫,就坡骑驴地演出了一场"酒后吐真言,帅案放降书"的假戏,使自作聪明的蒋干如获真情,假曹操之手,除掉了曹军中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为了使黄盖诈降成功,他又以假作真, 维妙维肖地演了一出"苦肉计",利用诈降的蔡中、蔡和向曹操传递假情报,到底使老奸巨滑的曹操受骗上钩,吞了苦果。
  现代的经济市场,可以说是"信息化的战场",信息的洪水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一个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全应该象在军事战场上一样,一方面要随时随地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另一方面要严守自己的经营秘密和科技秘密。这是市场竞争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我国企业当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企业应该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重点在于积极正当地广搜信息;对外,则要立足于识间、防间,积极合法地用间。
  应该说,故意制造、散布或向敌人传递假情报,以诱敌上当,就是一种诈骗形式。这属于情报诈骗。另一种诈骗形式是通过示形、佯动迷惑敌人,属于战术诈骗。在《三国演义》这部奇迹纷呈的战争画卷中,比比皆是战术用诈的精采之笔,充分反映了谋以诈立、兵不厌诈这条制胜的规律。
  因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诈骗行为不可有,识诈之术必须通。社会主义企业在遵守经济法规和商业道德的同时,必须正视经济活动中的种种诈骗之术,在讲究信誉、寻求合作的同时,必须别具慧眼,善于识别骗子们的卑鄙伎俩,摸清对方的真正意图,谨防上当吃亏。联系经济竞争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三国演义》中的诡诈之术,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这方面本领,肯定有所帮助。在此择其要者叙述如下:第一,示假隐真
  其一是以虚示实,借以吓人。
  诸葛亮草船借箭,兵微船少,全赖大雾障眼,猛擂战鼓,虚张声势,吓唬敌人。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无不借助于设疑造势,以虚示实。在和强魏的长期对抗中,诸葛亮的整个战略就是以虚示实,以攻为守。
  军事上在力量不足时,故意显示力量有余,主要是为了震慑敌人;经济竞争中以虚示实,用意在于借以吓人,使对方深信不疑,失去戒备,步步被引入圈套。
  其二是以实示虚,释人戒备。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卑而骄敌,均属此类。
  诸葛亮几次和敌人对阵,故意旌旗杂乱,队伍不整,诱使对手轻敌上当。老将黄忠在攻取汉中时,用骄兵之计,连败三日,然后乘敌人尽皆懈怠,大破敌军。为了偷袭荆州,吕蒙装病辞职,起用一个未有远名的陆逊,陆逊到任后,又极其卑谨地奉承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结果丧城失地,兵败遭杀。
  第二,利而诱之
  将士争功,战场争利,这是军事上的一般现象。因此示利于敌,以利为饵,是军事谋略家诱敌克敌的有效手法。这里的利,一是指可能建功立业的战机,二是指财物、辎重、粮草等方面的物质利益。
  袁绍的大将文丑,率军追赶曹军。曹操先是故意暴露粮草辎重,然后又令军士尽放马匹。有勇无谋的文丑逢利便争,见什么抢什么,结果队伍大乱,曹操乘机率领将士从土山上冲杀下来,大破袁军,斩杀文丑。而庞统殒命于落凤坡前,该属后者。象庞统这样与诸葛亮龙凤齐名的谋略家,完全应该考虑到敌人可能在险要山路设下埋伏,何况诸葛亮事先有书信告戒,刘备又三番五次劝阻。但是庞统想到的却是诸葛亮"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正是这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和急于建功的狭隘动机,遮住了他谋略家的眼睛,招致了永远不能挽回的损失。
  第三,因利间斗
  以小的利益离间对手,使他们彼此争斗,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些高明的谋略家经常使用的诈术。如第75回写道,关羽擒了于禁,斩了庞德,又紧紧攻打樊城,曹操大惊,甚至想到迁都避祸。 这时司马懿建议派使臣"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这一着果然收到奇效,孙权为利而动,从关羽背后下手,樊城之危烟消云散。又如第14回提到的"二虎竞食"之计也是此理。曹操为防刘备、吕布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召集手下文武商讨计策。荀彧提出,以实授刘备徐州牧为饵,诱使刘备去杀吕布。事成则刘备没有吕布可为辅助,事不成则吕布必然要杀刘备,曹可以安收 "卞庄刺虎"之利。
  第四,移祸于人
  关羽被杀之后,吴魏双方在密锣紧鼓的气氛中,力图嫁祸于对方。杀人者孙权先来一着,把关羽"首级" 星夜送往洛阳,想使刘备"痛恨于操",兵指魏国,他好"观其胜负于中取事"。而老成练达的曹操岂是好欺?他守中有攻,礼葬关羽,意在使刘备"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 (第77回)。真可谓各怀鬼胎,用心良苦。
  嫁祸于人,自己得利,在现代的经济竞争中不胜枚举。
  第五,反客为主
  在老将黄忠攻打定军山时,监军法正曾献上一条 "反客为主"之计。黄忠依计而行,步步为营,向定军山逼进。急躁少谋的夏侯渊见此情景,按捺不住,果然派兵迎战,结果损兵折将,大败一场。
  市场竞争和对外贸易中的诡诈之术可恶、可怕,但也可识、可防,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走闭关自守和自然经济的回头路,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进攻的态势,堵塞奸商骗子们可能利用的各种漏洞,提高自身识诈防诈的本领。  
1、 只因诸葛扁舟去 致使曹兵一旦休  
  --伐交在竞争中的六大作用
  若是把一支军队、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决策用谋便是人的脑,左手便是"交",右手便是"兵"。一旦这支军队、这个企业要行动,决策既定,"交"与 "兵"将相辅相成。可"以交为谋",可"以交合众",可"以交为间",可"以交攻心",可"以交造势",可 "以交反间",从而起到保证、借力、沟通、催化、缓冲和分化等作用。
  (一)以交为谋,樽俎折冲 --保证作用
  社交是一个大概念,凡人与人的接触、交际,统称社交。"伐交"专指以交际为手段,实现自身的目的。走亲串戚是社交,但它的实际意义不大,于事业虽也有一定作用,诸如联络感情、维持生计等,但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探讨的外交首先是为着实现战略目标而开展的战略性外交,其次是围绕目标实现自觉采取的战术外交行动。战略性外交属高层次管理活动,它的成败,关乎前途,牵动全局,涉及根本。战略外交不仅外延广大,内涵丰富,而且有相当的机密性。实施意图和谋略通常局限于主谋与实施者。
  《三国演义》中,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曹操同孙、刘赤壁之战,最具战略性和戏剧性的伐交是这次大战前夕孔明出使江东,舌战群儒、巧说孙权、气激周瑜达成孙、刘联盟,同起兵马,合力抗曹。可以这样认为,刘备之所以能保存实力,孙、刘两家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赤壁之战不但是孙、刘两家军事斗争的胜利,也是外交上的辉煌成功。
  在这场战争中,刘备、孔明的"伐交"是其"伐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服务于孔明提出的战略设想:"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乘势以取江南";孙权、周瑜、鲁肃的"伐交",也达到了"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的目的。这类战略性的、谈判双方各得其所的外交,即是高层次的成功外交,只有象孔明这样的谈判大师,鲁肃这样深谋远虑者,孙权这等聪明、雄略之主,才有可能在如麻的头绪中理出经纬,结成网纲,留下千古佳话。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是综合治理。在一般情况下,社交只是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社交的成败也可能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时,高层次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主要精力自然会集中到"伐交"上。
  (二)以交合众,敌不敢谋 --借力作用
  物质运动各有各的规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一运动都同其他运动相关。管理是一种影响,一种懂得别人的影响同时设法影响别人的活动。善于接受别人影响和影响别人的人,称为善交际者。善交际者,他的视野、能力,他的事业、作用将从有限向无限趋进、延伸。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交际中可以借助他人的力,可以转换他人的力,这种借助,这类转换,促成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所以有人又说,管理之道在于借力。这里所说的借力,对一般管理者而言,是借被管理者之力,借上下组织之力,借通讯指挥手段之力,借规章制度之力;而对高层次的管理者而言,还得借助企业外部之力。"伐交"是借助外力的主要手段,是引进外力通向目标彼岸的桥。
  据《三国演义》第58回所记,赤壁战后,曹操担心刘备羽翼丰满,尔后难制。为扼杀刘备于取西川之前,以图天下。他采纳治书侍御史陈群的意见,欲起兵30万,先攻江东,径取江南,再平荆州。孙权得到消息,急教鲁肃发书到荆州,邀刘备同力拒操。孔明看完信说:"也不稍动江南之兵,也不消动荆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东南。"果然,此后曹军始终未至。
  孔明使用什么法宝镇住曹操,从而消解东吴之忧呢?这个法宝叫"以交代兵,借力御敌"。他让刘备发书 一封,止住了即将南下的30万曹军。
  事情是这样的:曹操刚杀了征南将军马腾,而马腾之子马超尚领着西凉之兵。马超同曹操有杀父之仇,切齿之恨。"而曹操平生所虑者,乃西凉之兵也"(第58回)。孔明了解到这对矛盾,就此机会,让刘备给马超写信,唆使马超兴兵入关为父报仇。马超起兵,一举夺下长安;曹操见长安失去,哪还顾得上南征!
  (三)以交为间,知彼知己 --沟通作用
  信息和信息的即时反馈使企业保持知觉。资金是企业之血,信息流的通道是企业的神经。人类社会的活动,无时不伴着信息。信息断绝,意味着自觉活动终止;信息不准,行为偏轨;企业的兴衰,个人事业的成败,原因甚多,而不善于捕捉信息或者是以错误信息指导行动,常使决策者、当事人遗憾、悔恨。由于科学的长足发展,无论哪个国家,也无论军事部门,经济机构,每天都在使用科学的最新成果,作为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手段。然而,外交作为各国、各部门、各行业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一个手段,绝不会因科学的发展而淘汰。如果有变化,仅只是手段的更加现代化。所谓"以交为间"就是派专人以使者身份,以交际为方法,通过以下一些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取情报,以达知彼知己。
  合法使者,深度观察
  诸葛亮出使江东,直接同江东文臣武将、决策人物、智囊班子频频接触,察言观色,耳闻目睹,唇枪舌剑,火力侦察,对江东谁个主和,谁个主战,谁为人杰,谁是迂腐逐一了解。同孙权见面,意义尤为深远。《三国演义》第43回是这样记述的:"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语激之便了。'"孔明的这么一瞥,以及这次到江东的整个接触,不仅对赤壁一战关系重大,而且对于战后孙刘联盟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在当今的经济竞争中,企业通过外交使者,出访人员,旅游伴侣,专家学者在实现他们各自目的的同时,搞点"副业",捎带些不那么引人注目、不会惹麻烦的信息,这类事在世界上已司空见惯。
  真真假假,巧取豪夺
  《三国演义》第45回中的蒋干,"以一童相随,二仆驾舟",过江为使。原意是借"与周郎同窗之契,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周瑜降曹",却因周瑜智高一等,谋胜一筹,蒋干偷鸡不着,倒先蚀了一把米:抓了假情报,断送了两个水军都督。但从"以交为间"这一"路子" 看,蒋干以同窗之便,访友作间,实则是"以交为间" 之一类。 在近代企业史中,有一位数不清自己有多少财富的富翁,他就是靠广交际获得信息,断然决策。
  (四)兵临城下,以交攻心 --催化作用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和心战是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收益;以暂时的局部的牺牲,换取长远的全局的胜利。《孙子兵法·谋攻篇》明确指出,"兵不钝而利可全"、"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攻心"、"心战"的最高目标。"攻心"是"伐谋"胜敌的一种谋略,其方法、手段因时而异,因敌而变。"伐交"是诸种攻心手段和方法中投入最小、所获极大的常用手段之一。
  以交攻心,对于需求欲极旺的对手,可起强刺激、速催化的作用。这里所说的需求欲极旺者,是指外交场上的初生犊、胃口极大的谈判对手或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失败者。对这几类对手,可分别采取"太公钓鱼攻心术"和"围三阙一心战法"。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场上以此为攻心术,其法是投人所好,顺毛拨弄,让对手在舒舒服服的感受中放松警惕,拜到脚下。
  围三阙一心战法
  形势所迫,对方进退无路,如果再加压,军事上的对手会拼命,商业谈判会告吹。此时,最妙方法是以攻心,画龙点睛,网开一面,使其就范。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史称武圣。这位武圣人,也曾向曹操倒旗投降过。张辽说关羽降操的过程,是以攻心战术,加速关羽军放下武装,减少曹军伤亡而全胜的"交"胜过程。关羽虽然被困,但准备以死相拼。这给张辽的"伐交"增添了不少困难。张辽是位武将,同时也是一位谈判大师,面对如此尖锐矛盾,他不是拂袖而起,回马率军与关公战,而是兜一个小圈,幽默地告诉关羽:"你不但冲不出去,而且死了要让天下人笑话。硬拼死去,有三条罪状:当初刘备与你结义,誓同生死;现在刘备刚遇挫折,你就战死,假如刘备东山再起,希望求得你的扶助都不能得到,你不是有负当年结义的盟言?这是罪状一;刘备把家眷托付给你,你现在战死,刘备两个妻子无依无靠,你有负刘备之托付,这是罪状二;你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是思量与刘备匡扶汉室,只是想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怎么称得上忠义呢? 这是第三条罪状。"张辽这一席话,说得关公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只好请教于他:"你说我有三条罪状,那我该怎么办呢?"张辽抓住时机,网开一面,开导关公:"现在四面都是曹操的军队,你如果不投降,非死不可;白丢掉一条命没什么好处,不如暂时投降曹操;再设法打听刘备情况,一旦知道他在哪里,立即投奔,一则可保护刘备的两个妻子,二则不背桃园之约,三则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你可三思而行。"关羽通过张辽向曹操提出如满足三个条件,可以投降。曹操答应了他的三条要求。关羽也就降了曹操。
  张辽之所以能说降关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兵临城下",关羽固守一个小土包,曹兵如铁桶般围在外面,兵力悬殊,关羽硬拼,欲生不能;二是抓住了关羽的好名思想,采取以迂为直的外交手法,步步为营,句句攻心,晓之以理,指出欲死有罪;三是网开一面,答应三个条件,给了关羽一线希望,加快了关羽的心理武装的解除。曹操求才之欲得到了暂时满足,曹军阵营增添了一员虎将。
  (五)时不我待,以交造势 --缓冲作用
  有人说:"时间的无情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事实也不尽然,有效的外交活动能使人赢得时间。
  对"以交造势"争取主动的谋略,孙权称得上驾轻就熟。东吴杀了关羽,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率70万大军东下伐吴。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孙权以交为谋,先后两次作外交上的努力。罗贯中是这样描写孙权的外交活动的:先是向刘备"上表求和"承认有过,"悔之不及"' "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但这次外交没达到预期效果,刘备仍怒不可止,宣称:东吴杀羽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随即,孙权把求援之手,伸向许都。向曹丕"写表称臣",令中大夫赵咨为使,赶往许昌。赵咨不辱君命,曹丕降诏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孙权向曹丕称臣,实质是"以交争时",以屈为伸;"以交造势",在曹、孙、刘的三角斗争中寻求平衡,减小北面压力,集中精力对付西蜀。以后情况发展证明,孙权外交上的灵活的确保证了当时战略实施。
  (六)以交反间,倍而分之 --分化作用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是一位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人物。因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常常被弄权者看中,设法说动他以为鹰犬。吕布两次叛主,两番弑"父",唆使纵容他的人都是以外交手腕施反间计而得逞的。第一次李肃劝说吕布杀丁原投董卓,是先骄其心,次以利而诱之:送赤兔马并黄金一千两,明珠十颗,玉带一条,尔后贬丁原,吹董卓,挑逗他"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第3回),致使吕布见利忘义,杀了丁原。第二次司徒王允说吕布诛董卓,也是以交际手段,以美女貂蝉为饵,先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用"美人计"兼"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让他二人反颜。随后,说吕布杀董卓。吕布这次杀董卓,萌动于色,假公济私,是司徒王允用谋、伐交的双重胜利。
  以外交手段,反间谈判对手,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时有所闻。  
2、“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  
  --《三国演义》中的九大谈判术
  (一)孙权立鼎迎蜀使 --环境造势谈判术
  《三国演义》第60回,曹操西校场点军,为的是让西川特使张松"使见我军容之盛,教他回去传说:'吾即日下了江南,便来收川'"。孙权接待蜀使邓芝,"先于殿前立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选身长而大武士一千人,各执钢刀、大斧、长戟、短剑,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一切就绪,方召邓芝入见"。这些都是布置环境,为谈判造先声夺人之势。
  外交上环境造势,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绕。上述各例都是内部环境造势。
  环境造势不单有剑拔驽张、杀气腾腾,显示实力之为,在企业社交活动和商业谈判中,除为了显示实力引起对方注意"过了这个村,没了这家店"等情形外,更多的是造就和谐、欢悦、心安理得的气氛,诸如陪同观光、请宴、跳舞等等。
  与环境造势相关的还有谈判地点的选择,座次的排列,语言的使用等,这些对于外交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诸葛亮舌战群儒 --因人而异谈判术
  因人而异,见机而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谈判大师的标志之一。诸葛亮舌战群儒,说孙权,激周瑜,显示了他超群绝伦的外交能力和谈判艺术。对张昭为首的智囊班子中的主和派,诸葛亮使用"暴露法"、"对比法",对张昭、虞翻、步骘、薛踪等人挑衅性的语言一一加以分析,对他们热衷"夸辩、虚誉欺人";"欲使其主屈膝投降,不顾天下人耻笑";"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数黑论黄,舞文弄墨";"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等逐一揭露,在揭露中阐述己方的意见,显示己方的实力,为实现孙,刘联盟清除了理论上的障碍。对于江东决策人物孙权,诸葛亮则从他的地位出发,"采取诱导的方式:对他讲明降曹与抗曹的利害关系,并谈古论今,激发他的斗志。当孙权有所觉悟时诸葛亮又为之分析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长短,促使孙权决定"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对在江东最具影响力的周瑜,诸葛亮则根据他的心骄气盛的特点,采取气激智斗方法,诱其乖乖"上钩"。激得周瑜"离座北指",大骂曹操"欺吾太甚","吾与老贼势不两立"!这一来,周瑜反倒主动求于诸葛亮了:"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操"。就这样,经过艰苦的外交努力,终于达成了刘、孙两家的联盟,同起兵马,合力抗曹。
  因人而异的谈判原则,本质是以变应变的原则。但是,不论如何变,你必须在设法争取自身利益时主动思考能给对方什么?给多少?如果有一方一无所获,坐在一起是浪费时间。
  《三国演义》第44回,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谈判,生动地反映了谈判层次的交叉姓和以"需求理论" 为谈判基础的各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有效性。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期间,周瑜发现"孔明料事,计高一筹,久之必为江东之患",与鲁肃商量,"不如杀之"。 鲁肃指出:"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建议诸葛瑾去拉诸葛亮同事东吴;第二天,周瑜请诸葛瑾,同他商量:"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诸葛瑾满口答应:"瑾至江东,愧无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即刻上马,径投驿亭去见孔明。孔明与诸葛瑾各诉别情后,诸葛瑾开始了游说。他伤感地说:"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自思量:"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回答说:"夷、齐古之圣贤也。诸葛瑾说:"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起。我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 孔明听出了诸葛瑾的弦外之音,即说:"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不愧为汉,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诸葛瑾一听,糟了:"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无言以答,只好告辞。这次谈判很有参考价值。首先,从谈判层次上讲,诸葛亮兄弟之间谈判表面上是个人间谈判,但杂有集团间的谈判;第二,双方的谈判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并以此决定策略,最后,孔明以"高层次,高需求,高阶梯"谈判原则战胜 诺葛瑾的"低层次、低需求、低阶梯"谈判原则。具体表现为:诸葛瑾以兄弟情义为出发点,需求指南是:"爱与归属",谈判方略是"让对方顺从自己的需要",动情动弟,让孔明弃刘备而事东吴,兄弟相见。诸葛亮的层次、出发点是个人间与集团间谈判兼而有之,需求指南是忠君兼顾个人,即"归属"兼"认识和理解"、谈判方略是"同时服从对方和自己的需要"。终于以"义"胜"情",以"公"制私,以公私兼顾、情义两全的方案让诸葛瑾抉择。诸葛瑾计穷,只好走了。
  (三)关云长单刀赴会 --擒"王"'谈判术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谈判是不流血的战争,为赢得胜利,切莫忘记抓对方的关键人物。
  《三国演义》第66回"关云长单刀赴会",是一次颇有寓意的谈判。东吴欲取荆州,关羽是第一块绊脚石,鲁肃为拔掉这颗钉子,设谋请关羽到陆口寨外临江亭赴宴,打算伏刀斧手在筵间杀关羽。关羽让周仓捧大刀相随,八九个跨腰刀的关东大汉同往,"入席饮酒","谈笑自若",乘风而去,安然而归。关将军参加这次"武装的谈判"之所以能不损秋毫,主要原因是筵席上抓住了对方权威人物-鲁肃,"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中国历史上,谈判胶着时,以"擒王"术而成功的范例不少。然而就"擒王谈判术"的哲理论,大凡有经验的谈判者都是乐于躬行的。当遇到对方的权威人物时,他们便会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会为能直接进攻对方最后一道防线、最后一个堡垒而振奋。他们清楚,此时谈判,得寸为寸,得尺为尺。因此,他们会把全部兵力(精力)投进去,争取成功,成大功。
  (四)"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糊涂"谈判术清代诗人郑板桥诗云:"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所谓糊涂外交,指管理者以假乱真--装糊涂,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故意犯错,心理取胜的外交术。这种策略是建立在清晰、自觉基础上的由聪明而至糊涂的出奇制胜术。
  《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就是一味装呆诈痴,隐真示假,行韬晦计的。曹操问刘备:"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回答:"未知其详。" 接着问:"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刘备再答:"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曹操说:"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刘备给曹操先举五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曹操一个一个剖析,认为"非英雄也"。后连举三人:张绣、张鲁、韩遂,引得曹操鼓掌大笑说:"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直到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一语道破,刘备才露出真迹:"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刘备识英雄而言"未知",论英雄而独漏曹操和自己,用心很是良苦:说破英雄,等于承认自己的野心,向曹操报警:"英雄不可并立,不并立则当图之。"显然这样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只好装糊涂,给对方一种朦胧,使自己的利益在朦胧中得以保护。
  在军事斗争中装糊涂,示假隐真,可以调动"敌人"。《三国演义》第70回,经常因酒误事的莽张飞,在曹军名将张郃的寨前"每日饮酒,饮至大醉,坐于山前辱骂",孔明让人送成都佳酿五十瓮到军中,张飞更是"大开旗鼓而饮",张郃认为有机可乘,当夜下山劫寨,径到寨前,遥望张飞大明灯烛,正在帐中饮酒。张邰当先大喊一声,杀入军中,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 边时假醉真醒的张将军挥师出击,大败张邰,连夺了三寨。 (五)诸葛亮智辞鲁肃 --模糊谈判术
  模糊外交是糊涂外交的同胞兄弟,貌似相同,秉性不一。前者是刻意模糊,似是而非,后者是装糊涂,以假乱真。刘备借荆州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模糊外交术争取时间,站稳脚跟,以利先取西川,继而图天下的策略。
  欲擒故纵,引而不发,是模糊外交中的手段。打算成交而能不露声色;急切抓到手,却能放得下。对方的产品质量本来令人十分满意,偏要从鸡蛋中挑点骨头,迫使对方去思考"骨头"问题。
  能装糊涂引而不发的人,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三国演义》第60回中的刘备待张松,可谓出神入化。夺取西川,是刘备的既定方针和基本战略目标。但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欲取西川,必须先获取西川地理图本,以便详细了解西川的复杂地形。正当刘备准备进兵西川时,益州别驾张松来了。张松是奉刘璋之命携带金珠锦绮为进献之物前往许都的,任务是联结曹操,共治张鲁。行前,张松还有一个打算,随身暗藏画好的西川地理图本,到许都相机而行,"献西川州郡与曹操"。张松的行迹,诸葛亮早使人随时打听;张松此次途经荆州,是因为曹操极为骄横,怠慢了他,而他来时在刘璋面前曾夸过海口,这会儿怏怏空回,恐被人所笑。"闻荆州刘玄德仁义远播久矣",所以特取道荆州,想看看刘备究竟何等人物,再作定夺。
  刘备等欢迎张松的规格是很高的,张松由许都转赴荆州,才行至郢州界口,便受到大将赵子龙的热情接 待;来到荆州馆驿时,关云长又带领人马在门前恭候;到达荆州城下时,"玄德领着伏龙、凤雏",亲自出城迎接,遥见张松,早先下马等候。见面后,遂上马并辔入城;至府堂坐下,即设宴款待。在谈判过程中,刘备始终强压急不可耐的取西川而欲求图之心情,"玄德只说闲话,并不提起西川之事"。张松以言挑之,说刘备"乃汉室宗亲,仁义充塞乎四海,休道占据州郡,便代正统而居帝位,亦非份外"。刘备仍然不露声色,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并不提川中之事。直到张松辞去,刘备于十里长亭设宴送行,也只是诉别情,掉眼泪。如此这般,把张松感动得五体投地,终于反说刘备先取西川为基,然后再图汉中,收取中原。这时刘备才以求教的口吻问张松:"蜀道崎呕,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虽欲取之,用何良策?"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张松随即从袖中取出西川之图,献给了刘备。
  应当承认,从张松手中得到西川图,是刘备、孔明先予后取兼模糊外交的胜利。如果刘备见张松之后开口便提如何取西川,或酒过三巡便索要西川地图,那么,刘备的形象必然会在张松心目中黯然失色,陡然渺小起来,张松在荆州就会倍加警惕,左右权衡。即使刘备硬逼强抢,得到的也只是一张"死地图",而张松、法正等一批西川人才就难为刘备所用,甚至陡增对抗。
  本来,荆州为刘表占据着,按当时的"理",荆州是所谓大汉之荆州,并非刘表之荆州,刘备是当今皇 叔,刘表的同宗。刘表的儿子可以占着荆州,则刘表的同宗子弟刘备何不可占有?但孔明深知如此时同东吴硬 扛翻险,东吴必攻,东吴动兵,曹操也会趁其间以图刘备。所以,鲁肃第一次找刘备索要荆州时,孔明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以叔辅侄"取荆州,刘琦尚在为借口回绝东吴。刘琦病亡,刘备、孔明原有的口实没有了,怎么办?孔明提了一个暂借荆州的方案:"立纸文书,待到图得城池之时,便交还东吴。"鲁肃问:"夺得何处,还我荆州?"孔明回答;"中原急未可图,西川刘璋暗弱,我主将图之。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最后,由刘备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孔明,鲁肃作保,也签了名。鲁肃才被打发走了。
  这次谈判,这个契约把周瑜气得直跺脚。孔明的用心,周瑜一语道破:"子敬中诸葛亮之谋也!名为借 地,实为混赖。他说取了西川便还,如何中用,知他几时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还?这等文书, 如何中用,你却与他作保!"周瑜说得有理,刘备名为借地,实是"混赖"。从谈判术角度讲,由孔明导演,刘备炮制的这个"混赖"文书,学名就叫模糊文书。
  模糊语言,模糊文书,在企业外交术中是很有用处的。
  (六)诸葛瑾索荆州反复奔走 --"踢皮球"谈判术诸葛亮在外交活动中,不仅是名导演,也是一位出色的特技演员。《三国演义》第66回,刘备并吞西川后,孙权打发诸葛瑾到成都,哭诉全家老小已被监禁,要孔明念同胞之情,找刘备还荆州。孔明得知诸葛瑾到,教刘备"只须如此如此…"这"如此如此"是什么策略呢?是孔明、刘备、关羽默契配合"踢皮球"。"皮球"者,指需要解决的问 题,踢皮球即是把问题你踢给我,我踢给他,迫使对手按己方的"球路"走,牵对手"牛鼻子",形成心理上的干挠,体力上的消耗,最终破灭对方的希望。
  孔明、刘备、关羽在演这场"踢皮球"的戏中,是这样表演的。诸葛瑾哭诉于孔明前,孔明满口答应, "兄休忧虑,弟自有计还荆州便了。"随即,引诸葛瑾见刘备。刘备不允,孔明为表示对其兄的手足之情,竟"哭拜于地"。刘备再三不肯,"孔明只是哭求"。孔明的这一"引"、一'"哭"、一"求",把其兄索荆州的"皮球"踢给了刘备。
  刘备在孔明的哀求下,勉强答应:"看军师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这 时,孔明作了一个小小的点拨:"既蒙见允,便可写书与云长,令交割三郡。"刘备心领神会,给关羽写了交割三郡的信,并嘱咐诸葛瑾,"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刘备与孔明一唱一和,把"球"在身边盘带了一阵,随后,刘备一脚,又踢给了关羽。诸葛瑾"随书"到了荆州,关羽阅书不买帐,变色曰:"吾与吾兄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吾兄有书来,我却只不还。"关羽一大脚,把"球" 踢到了九霄云外。诸葛瑾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再往西川见孔明,孔明已自出巡去了。瑾只得再见玄德"。玄德曰:"吾弟性急,极难与合,子瑜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踢皮球外交法则有三:
  其一,通过白脸、花脸、黑脸同唱一台戏,让"球" 随意转,令对手跟着兜圈子。可以看出,孔明在与其兄索取与反索取的谈判中,扮演的是白脸,做好人;刘备充当的是花脸,软硬兼施;关羽呢?实足的代人受过,唱的是黑脸。诸葛瑾呢?跟着这"球"满场转,结果瞎子点灯--白费蜡。
  如果对方采用"踢皮球"外交术,我方对策中最好的制胜方法是以静制动,选准重点,改盯"球"为盯 人,变被动为主动,戳破对方的西洋镜,还对方的本来面目。 其二,采用多因素排列组合,请君入瓮。此项法则的特点,是施术者有意识地增关设卡,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现代外交谈判中,事情往往更加复杂,踢皮球术用得更加高明。
  对付多因素排列组合请君入瓮法的策略是:A、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能满足自身条件的主要因素,抛出自己的方案,以攻为守;B,在谈判的若干对手中,寻找薄弱环节,一点突破,瓦解全局。
  (七)刘玄德见乔国老 --场外谈判术
  一身是胆的英雄赵云,曾经当过几天刘备的"公关小姐",代孔明就刘备与孙夫人婚姻问题与孙权进行场外谈判。《三国演义》第54回是这样描述的:赵云陪同刘备到东吴就亲。为保证刘备化险为夷,假戏真唱,了一段婚姻。赵云依孔明之嘱,一面牵羊担酒陪刘备拜见乔国老,一面让随行五百军士一律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大造刘备入赘东吴的舆论,使城中人尽知其事。当时,赵云陪刘备拜见乔国老,用今天话讲叫做开关键人物的后门,打刘备未来的外太公的关节。乔国老糊里糊涂地接待了这门"远亲",连锁反映是波及吴国太,直逼孙权,以外围突破带动核心,结果孙权在乔国老、吴国太的威慑下终于就范,把妹妹"交"出来,成全了刘备。
  在现实生活中,场外谈判占有相当地位。有时场上很难得到的东西,通过场外活动可以轻而易取,场上攻不下来的碉堡,场外反能攻破。此外,它还有一点类似"怀胎"的作用,经过长期准备,以收"一朝分娩"之效。国家之间,集团之间重大谈判通常都这样:先场外后场内,先低层次接触再高层次交锋,先幕后再公开化,先扫清外围再重点解决,在场外找双方的共同点,为场内谈判造就相对优势。
  (八)司马懿千里请战 --权力限制谈判术
  孔明六出祁山,司马懿屡战失利。上方谷一战,幸而天起霹雷,骤雨倾盆,司马懿才免于被诸葛亮的地雷震死,柴火烧死。至此,司马懿挂出免战牌,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巾帼并妇人绢服"及书信一封给 他,大意是说:"你如果知羞耻还有点男子汉气概,就在我给您的信上批上字,约定时间决战;如果胆怯不出战,就把女人的头巾和孝服收下。"司马懿心中大怒, 脸上仍装出笑脸。非但把女人头巾和孝服收下,而且重待来使,问长问短。部将见司马懿被辱,都忿忿不平,纷纷要求同蜀兵决一雌雄。司马懿本无战心,但为稳定军心,就把皇帝抬出来为自己解围:"吾非不敢出战,甘心受辱。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怒仍不可止,这时司马懿提了一个"合理化建议":"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诸将同意了这个方案。司马懿即写表遣使,直至合淝军中,向魏主曹睿请战。曹睿知司马懿之心,即令卫尉辛毗持节至司马懿军中,宣渝曰:"如有敢言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
  作为"在外之将","君命有所不受";为将之道,贵在机变。司马懿通晓兵法,曾经"八日而取上庸;擒孟达",当时他可以先斩后奏,何等胆略!何等气魄!为什么这次临阵指挥反而不能断然处置,却去千里请旨呢?'因为他清楚凭自身现有权威下令坚守,众望难服,所以采取了否定之否定即通过请旨限制自己力不从心的权为,来加强自身权力和权威的办法。不出所料,圣旨一下,众将只得奉诏。
  从企业经营谈判的实践看,自我限制谈判权力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使用"自我限制术"能使自己在谈判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这种限制,将迫使对方作出抉择:要么按我的权限同我谈,接受权限范围提供的条件,满足在此条件下所提出的要求;要么冒同我谈判破裂的危险,去同我的授权者再交锋。倘若对方选择第一方案,等于我方借上对下的压力迫使对方作出了让步;倘若对方选择后一方案,将使我方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有机会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更有能力与对方周旋。还能试探对方的真正意图,考验对方的决心。无论最后以何种方案谈下去,无论以什么形式签约,都有利于顾全双方的面子,所以有经验的谈判者常常使用司马懿的这种谈判权力自我限制术。在他们看来,谈判中"受到限制的权力,往往反而成了自身权力的来源"。谈判权力自我限制,被外交人员视为以退为进、守中有攻的好办法。
  (九)"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亮底牌谈判术
  兵法说,"兵以诈立",俗话讲"无商不奸"。在外交谈判中,倘若你反其道而行,你会发现"诚"也是一种力量,亮底谈判不失为有效的心理取胜谈判术之一。
  《三国演义》第86回,邓芝到东吴答礼,孙权问邓芝:"若吴、蜀二国同心灭魏,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岂不乐乎?"邓芝回答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如灭魏之后,未识天命所归何入。任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则战争方息耳。"孙权对邓芝开诚布公的谈话,倍加赞赏地说:"君之诚款,乃如是耶!"其实,孙权自己也用过同样办法消除曹操当时的对抗心理。《三国演义》第61回,曹操为报赤壁之仇,曾起40万大军同孙权战于濡须,战了数场,各有胜负,时值春雨连绵,水港皆满,退兵吧,恐东吴耻笑;进军呢,毫无希望。正当曹操拿不定主意时,孙权给他写了一封信,指出:"春水方生,公当速退。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并在信的背面批了两行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后,大笑,说:"孙仲谋不欺我也。"重赏了送信的人,立即下令班师。孙权的信批,对曹操撤军起了催化作用。
  为什么在谈判中以诚待人,把底牌亮给对方能起积极作用?因为坦诚是力量的体现,"亮底如亮心"。谈判中双方时时都在观察、分析、判断对方的品格、能力,并根据对品格的判断来掂量对话的份量和可信程度。一旦认可对方"亮底"是"亮心",容易激起同情,减少对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心换心,以 "礼"相待,以诚对诚,各得其所。
  亮底谈判也有一定风险,不看对象,时机把握不好而将底牌亮给对手,有可能成为对方"口实",让对方占"知彼知己"的主动,一旦对方翻脸不认人,己方将遭受更大损失。《三国演义》第57回,马腾被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恰当地亮了底牌。原来,他与曹操门下侍郎黄奎同谋,要利用曹操出城点军的机会杀死曹操。可是,黄奎把如此的机密大事告诉自己的妄,犯了不看对象,不注意时机亮底牌的错误。以至被人告密,两家满门遭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参与外贸谈判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少初出茅庐的谈判人员经常犯过早亮底牌的错误。应当记住,在通常情况下,底牌是给自己看的,能把底牌留到最后的谈判者,才是最高明的谈判者。  
3、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五个条件
  东吴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有求于曹丕而不失孙权之威,不畏恐吓而存东吴志气,陈利说害,不卑不亢,终于大功告成。曹丕对赵咨倍加赞赏,称他是合格的外交官--"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第82回)
  外交是与人之交,外交因事而发,矛盾错综复杂。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胜任企业外交工作?一般地说,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一)通才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一
  "唯通才能备大体"(曹丕《典论·论文》)。所谓通才,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俗话说:"一通百通。"一通为专,百通为全。一通百通,才能应付自如。通才也称为T 型知识结构的人。"一"为专,"I"为"博",专、博合一,便是"T"型知识结构。《三国演义》第86回,东吴中郎将张温问蜀汉益州学士秦宓:"公何所学?" 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在古代,象秦宓这样的人可谓以博见通之士,因而他在外交场所应对如流。张温企图难倒秦宓,"以天为问",秦宓的妙对反映了他的博学通达,和在外交场合的自如、主动。 "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颐。'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张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张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 "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由于秦宓知多识广根底好,答对如流,使满座皆惊,张温无语。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日新月异,没有任何人能涉猎所有领域,掌握所有知识。通才是相对的,许多外交人员之所以能成为通才,是因为他们具有快吸收、速消化,"现蒸热卖"的贯通能力。谈什么,准备什么;涉猎什么,学什么。这种"现蒸热卖"的学习适用的方法与平时的博学多采结合,使人之小通变大通,少通变多通,先不通而后为通。在谈判中则可以专家身份参战,而不是聋子、哑巴和多余的人,不是旁观,"听戏",不知如何表态的人。搞经营外交的人,应通过各种方法向"通才"方面发展。
  "互补法"是外交人员变不通为通的常法。请教专业顾问,聘请专家集团为智囊班子"参战",以人之通为已之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刘备每谈必问孔明,孙权伐交先与谋臣议而后自断,曹操集众人之智为己之智等等,使用互补法使他们有限的知识有效地对付了万千的对手,适应了多变的环境。实际的外交谈判中,最大难题往往不在于你已有多少知识,而是对方在此次谈判中,除已拟定的中心议题外,还会谈什么?或者与中心议题相关联的问题会是什么?所以你需要认真分析、判断,你需要临机应变。在平时你要善于把各类知识的细流汇集到你的知识的水库中,一旦需要,迅速搜索有用的信息,拉开闸门,倾峡而出。
  (二)口才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二
  博学生智。但光知识渊博还不能完全胜任社交工作。因为有的人长于动笔拙于动口,而外交竞技的常规武器是舌头,是"用舌头去把握和支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去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或攻或守,均在言谈中,所以外交战也称为舌战。
  邓艾,青年时代就被司马懿所器重,魏将军夏侯霸降蜀,向姜维介绍中原人才时,也提醒说,钟会、邓艾同是奇才,二人"正在妙龄之际,若使领兵马,实吴、蜀之大患"。果然,后来邓艾在对蜀的战争中,偷渡阴平成功,出奇胜蜀,迫降刘禅,成为千古名将。但象邓艾这样的名将,若作为外交官,条件不完全具备,因为他口才不行,是个"结巴"。"艾为人口吃,每奏必称'艾……艾……'",那怎么行呢?
  口才是谈判艺术之一,是人类生活中应用最普遍同时又是最难臻于完善的技术和艺术。
  应对如流是好口才的标志。
  西川张松是标准舌辩之士。曹操门下主将杨修自恃才高,邀张松聊天,张松对杨修提的问题答对如流,《三国演义》第60回,"张永年反难杨修",诗赞张松口才和熟记能力:"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好口才善机变,能以言化敌。
  舌战,难免意见相佐,甚至出现对立。口才好的人能在乱麻中理清头绪,以言代指,巧解绳结;能把言语化为春风,拨开重雾,化险为夷。只要给他说话机会,他就能在谈判的竞技场自由驰骋,智高一筹,就地取胜。其具体表现:
  一是化敌为友: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死了他竟到柴桑吊孝,"周瑜的部将皆欲杀孔明",孔明一篇祭文读过,剑拔弩张的东吴将领们插回剑,垂下头,说:"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也为祭词所动,认为:"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孔明读祭文化敌为友的秘诀是以理服人--客观评价周瑜,实事求是讲述在孙、刘联盟中周瑜与孔明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情动人--跪祭过程,为之泪涟;读罢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二是化险为夷:高明的谈判者能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语如春风,化险为夷。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
  在对立、危急的谈判中,变被动为主动需有胆有识,能言善辩,调动对方,使其就范。《三国演义》第47 回,阚泽献诈降书,曹操之所以被骗住,重要原因是阚泽临危不惧,以勇瞒过曹操,以巧妙的对答"说服"了曹操。书中这样描述:曹操得书"于几案上反复将书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张目大怒曰:'黄盖用苦肉计,令汝下诈降书,就中取事,却敢来戏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斩之。"黄盖与阚泽的机谋实际上被曹操一语道破,显然,此时阚泽处境相当危险、被动。但阚泽"面不改容,仰天大笑"(可见阚泽之胆),操问他"吾识破奸计,汝何故晒笑?"阚泽巧妙地说:"吾不笑你,吾笑黄公覆不识人耳"(调动曹操,而不被操调动)。曹操不得不问:"何不识人。"阚泽偏偏不正面回答说:"杀便杀,何必多问!"这时曹操提出了一个自认为是被他抓住的"书中破绽":"既是真心献降书,如何不明约几时?"阐泽又一次同曹操兜圈子,讥讽曹操说:"亏汝不惶恐,敢夸熟读兵书!还不及早收兵!倘若交战,必被周瑜擒矣!" (抓住曹操自负有智的心理,偏笑他无学,反激曹操) 操问:"何谓我无学?"泽曰:"汝不识机谋,不明道理,岂非无学?"操曰:"你且说我那几般不是处?"泽曰:"汝无待贤之礼。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操曰:"汝若说得有理,我自然敬服。"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时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操闻言,改容下席而 谢……倾刻之间,借口才之力,应变之术,使阚泽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 沉默也是一种口才。
  沉默的内涵极为丰富、复杂,驾驭沉默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有时谈判中的沉默需要非谈判的行动配合,少说多做,用事实说话,以期达到目的。《三国演义》第59 回,刘备的副军师庞统在不得以的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赢得了张飞的尊敬和刘备的青睐和器重。先时,孔明和鲁肃都作书给庞统,让其投刘备。他见到刘备,既不下拜,也没把书呈上。刘备嫌他貌丑,只安排他当县令。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作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张飞奉命去究问,庞统也不去迎接。到县厅见张飞,"仍衣冠不整,扶醉而出"。直到张飞盛怒,责怪他身为县令,尽废县事时,他才张口:"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出来剖断。"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中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差错,民皆叩首拜伏。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而对张飞说: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观之若掌上观文,量些小县,何足介意!"此时庞统的行动和言语是沉默已久的暴发。才华初试,令张飞大惊,表示要向刘备极力举荐。这时庞统才拿出鲁肃的荐书;复见刘备方把孔明的信一并交出。整个过程,庞统的沉默是对刘备的蔑视,他以行动为"荐书",沉默的抵御与行动的自荐相结合,终被刘备所理解,官拜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
  争辩是特殊的口才。
  政治斗争中,争辩是一种需要,一种必然;在经济生活,特别是商业谈判中,争辩往往浪费时间,既损害别人也折磨自己。商业谈判是一种相互妥协。没有绝对成功的谈判者,也没有彻底失败的谈判者,往往双方都是胜利者。而争辩的结局,往往是水落石出,一胜一败, 所以这种胜利于商业是有害的,它破坏双方的情谊,伤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心理的反抗。所以在商业谈判中那种"凭借争辩阐明真理,错误属于你"这条原则并不见得高明,而在多数情况下是各有所得的互相妥协。关于这一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过程可以得到说明。孔明何其善辩,但他从不把辩论对方推到彻底失败的死胡同,也不企图对方认罪服输。请看,被他驳倒的张昭、虞翻、步骘等人有谁心悦诚服彻底认输回心转意了?唯一作用只不过是摸摸底,煞煞威风,不要再公开地作梗罢了。
  笑话口才中最难的口才。
  上面提到过的,孙权给曹操写信时在信封背后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从外交角度讲,属于高级笑话,高级幽默。所谓幽默,就是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兴趣的话题。老舍先生曾说:"幽默者的心是热的。" 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具有一定修养的人。他们将笑潜于事物的深处,让人充分感受事物的内在本质,寓理于幽默中。在谈判中善说笑话,巧用幽默语言,能缓和紧张空气,除去双方的鸿沟,缩短感情上的距离,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在外交活动中,当大家一同发笑时,便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了。这时谈判气氛是协调而不是对抗。由于善于谈笑话的人毕竟比善于说话的少得多,所以有人说:"笑话是口才中最难的口才。"(三)察颜观色能力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三察言观色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对姿势、动作构成的"非言词表达"的了解,相当于学习一门外语。人的每个姿势、形态相当于一个字在一种语言中的功能,而种种姿势形成的"姿势簇"则组成词,构成句。要揭示这些非言词的表达语言,需要长期、全面的观察,从"识字母","认音标","记单词"开始,到掌握它的特殊语法,熟练翻译。
  人的非言词"姿势簇"包括:鼻孔喘气,嘴唇闭合,面颊颜色,眉毛动作,胸部起伏,握拳架腿,走跑 姿势,握手力度等。在"姿势簇"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人的眼神。
  察言观色是手段,目的是由此捕捉真实的信息。因此在察和观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逻辑的推理、归纳。
  由于察言观色是个人本位性的,主观成份很多,因此提炼非言词语言时非但要认真,而且要小心对方故作姿态施诈于人。例如《三国演义》第56回,刘备做了东吴女婿,鲁肃奉周瑜之命来讨荆州,刘备闻言"掩面大哭",孔明在旁尽讲能动刘备衷肠的话,刘备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鲁肃因只观表面不问究里,反而劝刘备:"皇叔且体烦恼,与孔明从长计议。"在这里,鲁肃又上了刘备和孔明的当。
  (四)忠诚、自信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四目前,商业交往中,一些采供人员吃"回扣",肥个人,损企业;一些机关"把关"人员,以个人得失为批办文件的标准,中饱私囊,坑害国家和集体。对这类人员的危害,企业主管不能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卖马"、"跳槽"的祸水不挡住,有朝一日说不定把主管也卷进去,把事业的根基冲垮!
  有了忠诚,兼有自信,即便业务生疏一点也是可以学的,没有经验也可以逐渐积累。实践告诉人们:热情是忠诚与自信的骄子,热情是推销谈判成功的法宝之一。推销也象作文章,作者自己缺乏激情,很难想象他的作品能打动读者。赵咨奉孙权之命出使魏都,孙权嘱咐他:"卿此去,休失了东吴气象。"咨曰:"若有些小差失,即投江而死,安有面目见江南人物乎!"象这样的使者,忠贞,有胆,充满自信,才不至有辱君命。
  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挑选外交人员最理想的办法是先了解而后用。如同孙权派诸葛瑾使蜀。《三国演义》第82回,诸葛瑾使蜀期间,张昭对孙权讲:"诸葛子瑜知蜀兵势大,故假以请和为辞,欲背吴入蜀,此去必不回矣。"但孙权心中有数,告诉张昭:"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谋;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矣,孤欲使子瑜留之。子瑜曰:'弟已事玄德,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今日岂肯降蜀乎!孤与子瑜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正说着。忽报诸葛瑾回来了,孙权问张昭:"孤言若何?"(五)战胜自己 --"智将型"外交人员的条件之五外交人才也有帅才、将才、干才之分。帅才型的外交人员基本特征是能独立思考,确立战略,独挡一面,随机应变,以谋取胜,做自己的主人。光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一些补充,因为上述六点全是"攻击型"。高明统帅用兵,能攻善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战胜别人,先胜自己。高层外交人员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控制自己,战胜自己,那他在外交竞技场上,至多一胜一负。《孙子·形篇》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表明不会被敌人战胜,主动权在自己;可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有可乘之隙。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战胜自己同战胜敌人一样,是事关重大的。战胜自己的本质是不断缩小现实的我与理想化的我的差距,使自己逐渐成熟。
  控制情绪是战胜自我第一需要。无数管理理论都强调这一点:成熟的管理者,能在想发脾气时不发脾气,能在不想发脾气时发脾气。这种不以主观意愿为出发点,而是依据客观情势决定个人喜怒哀乐和脸上阴晴的修养,是凭理性而不是凭感情办事的高素质的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私仇落得白帝托孤的故事,可以使人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听说关羽被害,刘备哭倒在地;一日哭绝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当皇帝后,更是咬牙切齿;尽管孔明"苦谏数次,只是不听";赵云跪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也不听。当刘备整兵要行,学士秦宓,一针见血告诫他:"自将伐吴,是舍万乘之躯,而殉小义。"刘备非但听不进,且把秦宓关了起来;孔明同时上表剖析敌我友,公与私,轻与重。神经质的刘备竟然把孔明奏章"掷于地";自带70万大军向东而去。尔后东吴使臣诸葛瑾又持孙权信到军中求和,愿"送归夫人,缚还降将,并将荆州仍旧交还,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可悲的是,刘备已是一头瞎眼的火牛,一味往前冲,不知停蹄,不会转弯子,只好自取失败,白帝托孤了。
  刘备拥有70万大军最终败北,原因很多,从决策和管理的角度看,不能战胜自己,感情用事是刘备自己对自己致命的一击。没有刘备胸中那股不灭的火,陆逊一把火怎么可能烧七百里连营四十屯蜀兵呢?为报仇,刘备血液沸腾,失去冷静,以致疯狂;为报仇,他丧失理智,朝臣之中,掷孔明书于地;带兵作战,不与人谋,自作主张,犯兵法之大忌,于山林,险阻,沮泽之地屯兵,失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情绪失控,在军事上直接表现为干扰决策,而在外交活动中则有双重危害,不仅会因你失去理智而影响分析、判断,而且你的情绪将作用于对方,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的恶性循环,将使你遭受更大的伤害,你将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消耗更多的精力,如果你再反击,那就是矛盾激化,谈判告吹。
  为了战胜自己,你应当时时记住,凡是允许情绪控制行动的人,是弱者;凡是能以行动控制情绪的人,是强者。孔明可以用这样那样的计谋调动司马懿的军队,但无法激怒司马懿,这是司马懿带兵始终能抵御孔明的原因之一。
  制怒是对情绪的控制,是一种自我战胜。作为企业的外交人员,这还不够。因为企业外交是满足对方需要与满足自身需要的统一。所以,不仅要善制怒,还要懂得笑。更多的,最重要的是微笑。这是战胜自我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微笑在推销和谈判中,是常用的有效的武器之一。笑有笑的哲学;笑有笑的文学;笑有笑的教育学。研究管理,研究企业竞争中的外交,应当有笑的外交学。外交人员应当精于"笑道",不断摸索,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成绩来,用适于各种场合的笑,用真诚的,会心的微笑告诉人们,你是合格的外交家。  
1、“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人才的价值和爱才
  《三国演义》为现代的识才、用才提供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通鉴。
  综观全书,“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是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反复渲染的又一重要思想。“有志图 王”而赍志以投的罗贯中,对三国各方的用人问题, 既有赞扬,又有鞭笞;既有愤慨,又有希望;或借人之 口,侃侃而谈,直抒己见;或借典型事例,有正有反,发人深省;或以史带论,借题发挥;或触景生情,慷慨激越,表现了强烈的人才观念,赞颂了爱才惜才的明君圣主。可以说,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中,人才宝贵的思想,象群星闪烁在整个夜空,象群花开满整个春天,琳琅满目,比比皆是。不宁唯是,由于作者赋予自己的人才观念以艺术的外壳,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说理的力量和对读者的感染,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许多抽象而深奥的哲理。
  曹操攻下冀州后,作者安排下这样一个情节:曹操假惺惺来到袁绍墓前祭祀,哭着追述两人起兵时关于如何夺得天下的一场争论。曹操当时的观点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 是指谋臣,“力”是指武将。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他宴饮长江,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他的三道《求贤令》,虽未写进演义之中,但却象演义一样流传广远,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三国演义》以曹操的爱才性格为基础,挥洒丰润,构思了许多感人情节。比如,攻克冀州后,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得崔琰;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礼遇重用,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喜爱备加: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徐晃“威风凛凛,暗中称奇”,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曹操礼遇关羽的故事,更是脍炙入口,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爱才的千古佳话。由于爱才情深,曹操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惜怜,他的数哭郭嘉、典韦,令捧读者不禁潸然垂泪。正因为曹操爱才惜才,善于罗致人才,才造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强大阵容,为实现他“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的政治抱负打下了可靠基础。
  和曹操峰峦对插的是袁绍。他在起兵之初踌躇满志地对曹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显然,在他的心目中,重的是略地扩疆,认识不到人才的宝贵,也就谈不上很好的识人、用人。官渡之战,是袁绍迫害人才,导致人才流失以及不善用人的结果。
  刘备及其西蜀王国的命运轨迹也颇有教益。刘备最初并没有把人才问题摆到应有的高度。他感叹,自己之所以半生落魄不遇是因为“命运多蹇”。作者通过世外高人司马徽之口匡谬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然后说了一句最能表达人才价值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这才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一方面在文治武功方面,为刘备制定一个个奇谋方略,取得一次次胜利;另一方面荐贤举能,罗致人才,壮大刘备阵营。从此,刘备气象日益更新,胜赤壁,得荆州,取西川,定汉中、称王称帝。这时刘备麾下,文有孔明、庞统、法正等相佐,武有“五虎上将”、魏延等效命,可谓盛极一时。西蜀政权到了后期,江河日下,最早谢落,人们固然可以从政治上、军事上找出诸多原因,但归根到底在于人才凋谢,后继无人。随着开国的谋臣武将相继下世,特别是诸葛亮巨星陨落,西蜀显现出严重的人才危机。蒋琬、费祎虽继任孔明,但循规蹈矩,才气不足,缺少进取,毫无建树,和诸葛亮相比黯然失色。姜维是诸葛亮苦心培养的接班人,但他的主要才能在军事方面,其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远在孔明之下,难以担当治理国家和统一天下的大任。更有昏庸无能的后主刘禅,文不能选才,武不能用将,却听信宦官谗言,逼得姜维避祸沓中,造成布防上的漏洞,被邓艾一支轻兵偷袭成功。相比之下,魏国在曹操死后,又有司马懿、邓艾、钟会等,雄才大略,奇峰迭起。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递次有吕蒙、陆逊,也算是后浪推前浪,一代继一代。
  《三国演义》中强烈的人才观念,启示我们从思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经验的结晶。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够更清晰地观察问题,更准确地把握规律,更恰当地做出决策,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人才是历史的先锋;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才是这种创造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加速者。时势创造英雄,英雄也能够造时势。古往今来,尽管人们对人才的界说纷坛,对人才的使用目的不同,但历史的惊人相同点在于:举凡有志于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无不爱才、惜才,悉心讲求选才、用才、育才之道。爱才是成功管理者的一种基本品质。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治国治军之中,在生产经营领域何尝不是如此?谁拥有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这就是企业竞争的真理。  
2、“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  
  ——选才用才的一条挑战性口号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15年(公元210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在公元214年12月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韩信、陈平负污辱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要求有司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卷一,《魏武帝纪》)在这里,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见识。当然曹操抛弃的“德”是有特定内容的,他并非是一般地否定“德”。对于按他的标准看来,有严重“品质”问题的,比如坚决反对他的弥衡、孔融等人,他是决不姑息的。
  对曹操的选人、用人标准,鲁迅先生非常赞赏。1927年9月在广东举办的夏期学术演讲会上,鲁迅先生发 表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其中对曹操有许多论述。在谈到曹操的选人用人时,鲁迅先生赞扬曹操道:“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正是按这个标准,罗致了许多出色的文臣武将,造成了当时最强大的阵容。 《三国演义》里虽然没有写进曹操的《求贤令》,但同病相怜的罗贯中,无处不针砭选才用才的种种弊端,弹出了“唯才是举”的弦外之音。在《三国演义》的人才画廊里,作者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其中有隐士,有狂士,有降士,有壮士,有屠夫,有村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人才来源的多空间、多阶层、多渠道,揭示了作为人才的共性和人才的种种特殊性。
  在宣扬“唯才是举”的正面观点同时,作者从反面给后人提出了诸多宝贵警诫。
  选人不计门第
  《三国演义》中交待:“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这符合历史的真实。可见曹操的身世和宦官有些瓜葛,可谓卑微,在当时很为清教名流所不齿,比如出身“四世三公”的 袁绍就骂曹操是“奸阉遗丑”。曹操也曾自惭形秽地感叹道:“自惜身薄枯,凤贱罹孤苦。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曹操《善哉行》其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和后退。相反,他乘乱而起,向那些貌似强大的豪族集团,象董卓、袁绍、吕布、陶谦、刘表之流,发起挑战,并在角逐中一个个地消灭了他们。
  刘备虽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早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常常有人揭他的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亲。但他同样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正如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驳斥陆绩的:“高祖(刘邦)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
  至于在曹操、刘备、孙权手下建功立业的人物,更是身世、面貌各异。刘备大街上遇到徐庶时,徐庶是:“葛巾布袍,皂绦乌履”,一身穷酸模样,其时正因杀人而改名换姓,逃难在外。诸葛亮出世之前,乃一“村夫”,躬耕隆中,隐居林泉。关羽和刘备相见之前,因杀人逃在江湖,五年不敢回家。张飞出身乡里,以“卖酒屠猪”为业。东吴的甘宁曾是江洋大盗,无能的黄祖坚持认为:“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孙权不计出身,得到甘宁后大喜过望,说道:“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第38 回)甘宁后来屡建奇功,成为孙权帐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勇将。许褚只是乡间一名壮士,一到曹操手下就被拜为 “都尉”,“赏劳甚厚”,他果然不负厚望,作战勇猛无比,多次在危急时刻,舍身救下曹操性命。
  《三国演义》以艺术之笔,为世人写下这么一条结论:“莫将家世论人才。”正如许多古人所揭示的:“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历史的事实说明,那些抱残守缺者,应该打开自己狭隘的眼界,不要以出身的门第取人;而一切才干卓越的 “卑贱者”,应该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勉励自己,鼓起扬帆出征的勇气,去拼搏奋斗,去竞争向上!
  选人不凭资历
  《三国演义》在开篇不久的第5回,就描写了曹操和袁绍兄弟之间在用人上的一场尖锐冲突。当时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前被董卓的大将华雄打得束手无策,无人敢应战。关羽自告奋勇:“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袁绍听到后先问何人,又问现任何职。公孙瓒介绍关羽眼下“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立即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袁绍也在一旁添油加酯,说什么:“使一弓手出战, 必被华雄所笑。”曹操极力阻止袁氏兄弟,坚持让关羽出战,并教人“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以壮行色。关羽这才停盏施神勇,温酒斩华雄,立下了“威镇乾坤第一功”。这时的曹操是“大喜”,袁绍仍“大怒”,叫把关羽、张飞“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批驳他:“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竞以“告退”相挟。为了维持诸侯结盟的大局,曹操只得让公孙瓒暂带刘、关、张回寨,暗地派人送去酒肉抚慰三人。在这里,曹操的唯才是举思想得到充分表现,袁氏兄弟的任人唯贵、任人唯资也达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作者匠心独运,在强烈对比中,有效地宣扬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思想,并在开篇不久,为袁氏兄弟的覆灭和曹操的胜利埋下了令人信服的伏笔。
  对于刚出世的刘、关、张来说,受这样的侮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书中第l回有这样一段情节:董卓被张 角杀得大败,幸遇刘、关、张相救。回到寨里,董卓问: “三位现居何职?”刘备以实相告:“白身。”董卓便“甚轻之”,“不为礼”,这真是“白身”英雄受人欺,气得张飞哇哇乱叫。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敢于用年轻人的典型。他把年轻有为的周瑜依为股肱,又力排众议,重用“年幼望轻”的陆逊。书中还透露,他 “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第82回)。这些均以历史的真实为素材。史书记载,孙权15岁时,继承父兄基业,作了吴主。此后,他重用和选拔一茬又一茬年轻人,委以重任,放手使用,使东吴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成为曹操、刘备不可逾越的障碍。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统管全国兵马时,年仅34岁。为此,曾经跟随孙权之父屡建战功的程普老将军很不服气,公开侮辱周瑜,而孙权毫不动摇自己对周瑜的信任。鲁肃投奔孙权时才20来岁,倚老卖老的张昭在孙权面前吹风道:“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不但没有听他那一套,相反“益贵重之”(《三国志·鲁肃传》),把鲁肃留在身边,参与机要,周瑜死后,又让他继任都督。吕蒙是行伍出身;由于作战勇敢,20来岁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孙权让他独当一面,驻扎在陆口对付东吴的劲敌关羽。陆逊原来是无名小辈,经吕蒙推荐,孙权便把偷袭荆州的重大战役交他指挥。后来,在西蜀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时,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令他拿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诸路军马。孙权正是依靠一代又一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年轻人,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建立了独霸江东的牢固地位。由于有了这样一批青年将领,他才得以西击黄祖,势如摧枯拉朽;以少胜多,赤壁大胜操兵;兵不血刃,偷袭荆州成功;火烧连营七百里,把刘备的政权从峰巔推向下坡路。他真不愧为宋朝诗人辛弃疾所称赞的那样:“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选人不分亲仇
  郭嘉在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时曾经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事实正是如此,袁绍忌才多疑,“短于从善”(《后汉书·袁绍传》),亲近那些惯于吹牛拍马的无耻之辈,打击迫害具有真知灼见而又敢于直谏的忠贞之士。尤为严重的是,他重用的多是自己的亲戚子弟,比如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而袁绍本人也承认,袁谭“性刚好杀”,袁熙“柔懦难成”。袁绍自以为得意的三子袁尚,其实更是浅薄、无能和残暴。曹操、袁绍在仓亭对阵时,袁尚“欲于父前逞能,便舞双刀,飞马出阵,来往奔驰”。斩了曹军一个无名将军史涣,便“自负其勇”。在曹操攻打冀州时,不待援兵到来,就孤军迎战,与张辽战无三合,便“遮拦不住,大败而走”,“不能主张”。袁绍死后,他竟和其母刘夫人一起把袁绍另外五个宠妾及其家属,尽皆杀光。袁绍奉行这样的用人路线,自然会埋没人才或影响人才发挥自己的作用,造成内部“势不相容,必生内变”,“各不相和,不图进取”,人心涣散,缺乏战斗力。
  曹操恰拾相反。典韦、许褚勇猛过人,曹操用之为贴身保镖。有一次曹操酒醉卧床,许褚仗剑守卫门外,曹仁欲入,被许褚挡住。曹仁自恃曹氏宗族,大发脾气,许褚毫不相让,驳斥道:“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 曹仁到底没能进入。事后曹操知道,大大赞 扬了许褚一番。
  若要官不私亲,举不避仇,必须善于识别忠奸。比如曹操并不因为外人忠于旧主或对自己谄媚而模糊选才 用才的标准。蔡瑁、张允卖国求荣,曹操虽一时利用,但心中却早有处置。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 操,仍被曹操斩首示众。而对忠贞的张辽、文聘,曹操是由衷赞赏,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善于使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内心里反对自己的人,是《三国演义》识人用人的出奇之处。诸如孔明之用魏延,曹操之用司马懿,从而把唯才是举的思想推向完美无缺的境地。
  选人不以貌相
  《三国演义》中还描述了以貌取人以致失去人才、错用人才的例子。
  孙权是一位珍惜人才、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见面后却变成“心中不喜”;因为他看见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再加上庞统并不怎么推祟孙权—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狂士也,用之何益”!鲁肃进一步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孙权却先入为主,顽固表示“誓不用之”,结果把庞统从江南逼走。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作书把庞统推荐给刘备。早知庞统价值、爱才心切的刘备,竞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就让他去当了个县令。有匡世之才的庞统,只因相貌长得不怎么漂亮,竟然几处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也可称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有这样的错举。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钁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当张松暗带西川41州地图,千里迢迢来到许吕,打算进献给曹操时,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先有“五分不喜”,又嫌张松语言冲撞,揭了他的短处,竟把张松打出国门。刘备这才乘虚而 入,争取了张松。如果曹操在此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礼待张松,益州谁属,恐怕有另一番结果。 选人不以名望
  《三国演义》既褒扬了不计资历选用人才的典型孙权,也讥笑了另一个只务虚名的典型——刘表。刘表从小就好与名士结纳,和其他七人当时被称为“江夏八俊”。其实那七人是徒有虚名,《三国演义》里没有他们建功立业的蛛丝马迹,从未帮过刘表什么忙。 结交这样的“名士”,除了给刘表头上增加几道“光环”,满足他的虚荣心外,没有任何用途。因此刘表也就成了“虚名无实”的假英雄,真草包,一击而溃。岂不知“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如果你是真干事业,为什么不“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呢?
  举贤要出以公心
  《三国演义》对鲁肃推荐庞统写得颇有深度。周瑜临死之前,特意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鲁肃却力荐庞统。他对孙权说:“肃碌碌庸才,误蒙公瑾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江 南,何不重用?”鲁肃的做法,简直使那些惯于搞“武大郎开店”的人无法理解。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却主动让位,找—个才学超过自己的人代替自己,鲁肃可谓“愚”!但是正是在这种“愚”里,见到鲁肃的“忠”,见到鲁肃的“公”,见到鲁肃的广阔胸怀,见到鲁肃爱惜人才、举贤荐能的好品德。
  诸葛亮有句名言:“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诸葛亮集·称姚仙教》)他对此身体力行。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不但没有心存嫉恨,反而积极为庞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一心把他拉到刘备这边。《三国演义》第57回写道,诸葛亮到柴桑口为周瑜吊丧,回来时在江边邂逅庞统。当时庞统还是一个“白身”,诸葛亮留下一封信与他,嘱咐道:“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后来他又在刘备面前极力夸赞庞统:“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这些言语和行为,更加显示了诸葛亮性格的丰满和完美,更能激起后人对诸葛亮的高山仰止之情。联想到庞统在死难前对诸葛亮的猜忌,不免使人感到庞统的猬琐和狭隘。
  对鲁肃、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三国演义》注入了作者个人的赞美之情。举贤荐能,是为国为民的公事。只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风宪忠告》)。非贤莫能举贤,举贤者更贤,这是《三国演义》向人们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观点。
  选才有道,致才有方
  《三国演义》中出色的管理者,在考察、选拔、罗致人才上有一套办法,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
  观察
  听言观行,察能考绩,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常用方法。
  相貌不能作为选才的依据,但一个人的气质、仪表、精神面貌,特别是言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才学和见识。俗话说,形能传神,言为心声,而行动又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三国演义》善于从这些方面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并且描写了以此选拔人才的许多成功的例子。 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书中对关羽有一段描写:“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这气势,严如天神一般。曹操评价:“此人仪表不俗”,因而坚持让关羽出战,果然斩了华雄。
  曹操听说有人与典韦大战,从辰至午,又战到黄昏,不分胜负,大惊。随后又亲到战场,“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这才设计收服,得了许褚。曹操移驾许昌,途中被徐晃拦截。曹操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第14回),接着让许褚出马与之交锋,两人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从而认定徐晃是位将才。派人把他争夺到自己手下。这“一听一看”和“一看一试”,对于古代的一位武将来说,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地衡量他的本领。在今天,也不失为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对于文臣谋士,《三国演义》中多是通过面谈识别和考察。
  荀彧投奔曹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认为行军司马。”曹操请郭嘉来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孙权得了鲁肃,“与之谈论,终日不倦”。到了半夜,孙权请教天下大计,鲁肃言简意赅,谈了争夺天下的战略。孙权听后“大喜,披衣起谢”,“次日厚赠鲁肃”。刘备通过与诸葛亮隆中一席谈 话,确信诸葛亮并非“有虚名而无实学”(第38回),遂坚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最终识邓芝,是通过询 问,认为他能够执行联吴抗魏的外交路线,因而派他“往结东吴”,重修蜀吴之好。 至于到一个人的治所考察了解一个人,《三国演义》中也不乏其例。张飞就曾受刘备派遗,去巡视荆南诸县,亲自看庞统办案。粗鲁之如张飞,从考察中也了解到真实情况,发现庞统是一个被屈沉的人才。这说明“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现行”。深入下去,实地考察,是选拔人才的更可靠的办法。
  考试
  通过考试,区分良莠,是一种客观、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三国演义》第10回有这样一个情节:夏侯惇带典韦来见曹操,极力夸赞典韦勇力过人。曹操就“令韦试之”。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不由赞扬道:“此古之恶来也。”(恶来乃商约王之臣子,以勇力闻名)当下封为帐前都尉。
  在庆贺铜雀台落成的宴会上,曹操曾别出心裁,考试部下的文臣武将。他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奖品,让武将射箭争夺。整个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大家你争我夺,最后绿袍队中的许褚和徐晃获胜,接着曹操又令文官以纪念铜雀台落成为题目,进献诗章,以显示其才学和见识。
  曹操这里运用的考试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开,二是公平。这就为大家造成了一个在公众监督下的、平等的竞争机会,对每个人使用同等的衡量本领的尺度。这如同体育比赛,参赛者在一定规程、规则的制约下,在相同时间、相同场地、相同器材、相同气象条件下争夺名次,无一人可以例外。跳高就讲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赛跑就讲跑表面前人人平等。最后的胜利,靠的只能是真本领、硬功夫,滥竿充数的东郭先生混不下去,拉关系、靠后台、走后门在此行不通。任何不公平的裁判,都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偏私行为都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这样造成的平等竞争机会,才能产生货真价实的尖子,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成长和优异成绩的涌现,也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
  访求
  隐居林泉,不入时俗,常常是古代一些士大夫的处世之道。因此访询拜求,是广泛网致高贤的一种途径。荀彧向曹操推荐了程昱,曹操便派人到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终于归顺。曹操攻下冀州后,令人遍访冀州贤士,得到崔琰。刘备取得荆襄之后,求贤而得马良兄弟。孙策为请张昭、张紘,先是“令人赍礼往聘”,然后“亲到其家”,“力聘之”,终于如愿以偿。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三访三请,才换来卧龙出世腾空起,“一声长啸安天下”。
  招聘
  招聘是广开才路的一个好办法,可以引来许多有用之才。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