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_11 孙云晓(现代)
  第六,让孩子自己根据所学的内容编写数学题目;
  第七,在日常生活中,设置场景,多安排机会让孩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孩子纠正偏科问题的三个关键:
  (1)要向孩子阐明偏科的危害,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2)激发孩子对"非优势学科"的兴趣。
  (3)家长要有耐心,纠正偏科不会一蹴而就。
92.耐心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大多数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辅导也就会越来越简单,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孩子自觉学习的状态。
  孩子做作业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不少家长往往不知如何处理。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孩子的作法是十分不可取的;一味地让孩子自己想而不给予指导,也是不对的。下列方法可以帮助你引导孩子解决作业上的难题:
  第一,要求孩子自己读出问题,然后让他自己说出题目的意思来;
  第二,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中的的难点所在;
  第三,和孩子一起翻开课本,寻找课本中与该问题有关的段落或例题;
  第四,和孩子一起比较书本上的内容与问题之间的异同,讨论问题的意义;
  第五,根据需要,向孩子提出反问或提示;
  第六,引导孩子运用上述资料解答问题;
  第七,和孩子一起检查答案,如有错漏,给予指正。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不断摸索,反复实践。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大多数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辅导也就会越来越简单,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孩子自觉学习的状态。
  学习中调解情绪的几点细节:
  (1)注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2)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
  (3)教会孩子顺应情绪的变化安排学习生活。 不得不谈的重要话题
93.不能回避的"早恋"问题(1)
  "早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能够把握住适宜的"度",促进各方面发展的,不能说做不到,但实在很难,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成长发展中的问题。
  "早恋"不是一个经过完整界定的科学概念,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都没有对这样一个概念的界定。它是孩子在接受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对中小学生过早陷入恋情现象的一种批判性称谓。
  "早恋"现象在中小学越来越多、越来越早地出现,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除了近年来青少年青春期普遍提前,生理发育提早成为引动"早恋"的内在原因外,社会上对男女恋情的宽松环境、影视作品中过多的婚恋内容以及反动腐朽"黄"毒的污染,都对孩子过早地陷入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在中小学中出现"早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很难避免的。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和家庭,还是中小学生本身,都需要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少年男女之间发生朦朦胧胧的情感,清新而纯洁,自有其美好的一面。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少男少女却并没有将这种清纯和美好保留在朦胧之中,而是将这种情感发展到了一对一的男女恋情,发展到了被称之为"早恋"的程度。一旦真正"恋"起来,就会深陷其中而不顾,并随之带来一些危险。
  首先是会影响学业。恋爱,按古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乃"爱丝不断萦绕于怀"的意思,恋情与感情的区别就在于一般感情不会产生望穿秋水的感觉,没有经常的血液沸腾的特征。性爱的直觉性、排他性和冲动性会使恋爱的当事人经常性地处于情感的波动之中,并因此而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少男少女涉世不深,缺乏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稍不注意便陷入爱得如痴如醉的境地,对学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从一个人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一个人一生大约有6个发展阶段: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青年、成年人、老年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在教育家们为青年人提出的八项任务中,有五项是与婚恋有关的,如选择配偶、学会与婚姻伙伴共同生活、建立家庭、抚育孩子、扶持家庭等等,而在给6至12岁儿童和青少年分别提出的九项和十项任务中,却只有学做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及与同龄男女形成更成熟的关系的内容。将本来应该在青年阶段完成的婚恋任务提前到少年阶段去做,势必影响原本应在少年阶段完成的各项任务。一般来说,过早地恋爱影响学业,也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容易产生性罪错。性爱是以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变化为动力的,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阶段。人类社会的性爱关系既是自然性的,也是社会性的,它受人的动物性的支配,也受人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制约。
  少男少女处于性的发展期,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不同步,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不同步。不少少男少女生理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并未形成正确的性意识和性观念,更没有形成用道德伦理来制约自己行为的能力。加之性爱关系本身的冲动性,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智的不成熟性,极易使他们发生越轨行为,甚至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另一方面,成人社会处理少男少女情感问题时不正确的态度,也是推动中小学生间"早恋"问题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里存在着三个误区。
  一是"草木皆兵",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们男男女女一起接触多了、男同学送给自己的女儿贺年卡了、男女同学经常一起做作业了等等实际上很正常的事,就大惊小怪,一律冠名为"早恋"。实际上,少年时期作为人的性心理发展的重要过渡期,性心理是要表现出来的。孩子们会从原来的"疏远异性期"逐步过渡到"接近异性期",再走向"浪漫恋爱期"。喜欢和异性接近、有异性在场时特别兴奋、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打扮、经常有意无意地谈论与异性有关的事等等现象的出现,都是少年处在性心理发展"接近异性期"的正常表现,是一个正常发展的人的必经阶段。有这些现象出现是正常的、合理的;没有这些现象出现则是不正常和危险的。对这些平常事的非平常态度和行为,如愤怒、限制、谩骂等等,都会刺激和误导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于会造成终身的伤害。
  二是"洪水猛兽",家长一发现孩子与异性有过多接触,或者出现了所谓的"早恋",就不问青红皂白,如临大敌,把问题想得过分严重。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少男少女会做出越轨的事。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很多情况并不像大人想象得那样严重。仔细分析一下少男少女相恋的原因,有的是课外接触的机会较多,有的是为排遣过重的学习压力,有的是因为无法解脱的孤独,有的则是寻找到了倾诉成长烦恼的对象,凡此种种都是少男少女发展成长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相恋只是一个出口。一些学校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发生"早恋"的机率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早恋"现象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是"暴风骤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把"早恋"问题当作非常重大的错误来处理,甚至采取盯梢跟踪、侮辱责骂、查看日记、设计隔离,把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都使用出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把相恋的双方反而越推越近。其实,男女相恋本来就是一个涉及到情感的复杂问题,而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感上更是极为敏感和脆弱,需要真诚的沟通以及和风细雨式的辅导。过激的处理方式是对孩子情感上的一种强暴,它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加剧亲子矛盾,引发孩子更为严重的发展问题。
93.不能回避的"早恋"问题(2)
  家长对"早恋"应有的正确态度:
  (1)早恋是青春期中的常见情形,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正常"过程。
  (2)早恋是不合时宜的,不应提倡,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
  (3)早恋中的孩子是脆弱的,父母在劝导时不应伤害孩子的自尊。
94.科学而有效地预防"早恋"
  "早恋"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需要成人社会与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防少男少女发生"早恋"问题,需要成人社会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青春期的教育,这包括生理知识的传授学习,心理发展状况的介绍了解,社会道德观念的认识掌握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原理的理解把握。应该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少男少女中普及青春期的各种知识,尽量通过学校、家庭等正常教育渠道传播有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知识。在一定的年龄段,父母要担负起向孩子传授性知识的任务,敢于面对孩子谈性。
  其次,父子两代人要真正实现经常化的沟通,经常化的、平等的、深层次的两代人的沟通是填平"代沟",医治父辈教育"心病",解除子辈成长"烦恼"的良药,更是防止出现麻烦的"早恋"问题的关键。想要让孩子有什么话都能对自己说出来,就要注意从小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真正和孩子形成朋友的关系。当然,对于少男少女来说,沟通是两代人之间的事,不能一味地指责父母不理解自己,也要经常地想一想自己是否努力地去理解父母了。很多时候父母虽然使用了较为激烈的方式,但从内心来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更好、更顺利。
  第三,要有具体的行为指导。青春期是一个很活跃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很难像成年人一样理智,不能指望他们只要明白了道理,就能够完全理智地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还需要具体的行为指导。比如,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如何尽量避免过多的一对一地相处,当对方主动向自己示爱时怎样冷静委婉地表示拒绝,发现自己对某个异性有了不同寻常的好感时如何寻求帮助,怎样积极大方地与异性正常交往建立良好的友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有十分具体的指导,也需要家长与孩子经常地交流思想和认识,帮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长大成人。
  预防"早恋"的几点关键:
  (1)"早恋"并不是犯罪,不可以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2)不能因预防"早恋"而不信任孩子,疑神疑鬼。
  (3)亲子之间要加强沟通,父母要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坦诚地告诉孩子。
95.正确看待孩子的异性交往
  喜欢和异性接触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所以,家长大可不必对此也惊惶失措。我们做家长的在告诫孩子不要过早陷入恋情的同时,还要向他们提出积极的建议。
  自古就有"哪个男子不多情,哪个女子不怀春"的说法。少男少女在朦胧中坠入情感的旋涡,实在是比比皆是。
  高中生强和雯在一个班里呆了一年半,说的话不超过五句。这学期开始,强的座位调到了雯的后面,才有了几句话的交流。一天雯采来许多草茎,编了好些小猫小狗放在课桌上玩。"真有趣!"强的眼睛里竟放出热忱的光,雯给了他一只小猫。有了这样的第一次正式接触,他们的话多起来了,从喜欢一起聊天开始慢慢地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雯说:"其实,我说不清究竟为什么会喜欢强,只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乐,雨后的太阳、阳光下的草地、微风中的泥土、辉煌的落日、舒展的云都有了不同的韵味......"
  家长应该明白,喜欢和异性接触是性感兴趣,性的概念和感觉都强烈起来;第三个阶段是浪漫恋爱期,成熟的青年男女进入以婚姻为目的的真正的恋爱。
  一个男孩或者女孩对异性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理、有异性在场就特别兴奋、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喜欢议论男女情感的话题,都是接近异性期的正常反映。一部分人会因此而产生朦胧的恋情也是应该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丰富复杂的情感氛围中,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受到诱惑而产生对异性的特别情感,既普遍又正常。
  少年男女之间发生朦朦胧胧的情感,清新而纯洁,自有其美好之处,但也存在着危险。特别是过早的陷入一对一的男女恋情之中,就有可能影响青春期其它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比如说对学业的影响,爱情需要投入,有时常常会身不由已;再比如会有性罪错的危险,恋爱是一种很强烈的情感体验,它可以使人不顾理智,对少男少女来说,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很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但是,不能因此而杜绝少男少女的异性交往,一个在青少年时期缺少正常异性交往的人长大以后就可能心理上有缺陷。男孩女孩正常交往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更准确地塑造少男少女形象;可以促进两性之间在性格上的互补,使少男少女个性品质发展得更顺利;可以对健康心理,如开朗热情、纯真乐群等品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少男少女的成熟与发展。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告诫孩子不要过早陷入恋情的同时,还要向他们提出积极的建议。一是要大方地与异性交往,特别是要比较多地进行群体交往,在正态交往中使自己慢慢成熟起来。二是要尽量避免一对一的过分亲密的交往,与异性单独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从多方面,包括情感方面保护自己。三是要冷静清醒地对待已经发生的感情,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对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听一听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建议、亲朋好友的认识看法。告诉孩子,少男少女的情感问题适宜冷处理,唯有冷才能从过度的热恋中自觉抽身。
  指导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几点关键:
  (1)认识到孩子与异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
  (2)给孩子提供与异性朋友交往的机会,教育孩子掌握适当的方式与分寸。
  (3)孩子出现"早恋"苗头时,切不可训斥、打骂,这样只能势得其反。
  (4)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孩子的不正确看法要予以及时纠正。
96.家长要关注校园内外的软暴力(1)
  儿童间的歧视是一种软性暴力,与校园内暴力事件一样,会对施暴者及受虐者双方都造成心理伤害。作为家长,对在校园中发生的"歧视"这个软暴力要有充分的了解。
  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一定的同龄人群体之中,在群体中的位置及随着地位而带来的种种感觉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儿童间的歧视是一种软性暴力,与校园内暴力事件一样,会对施暴者及受虐者双方都造成心理伤害。
  作为家长,对在校园中发生的"歧视"这个软暴力要有充分的了解,一旦发现孩子在遭受这种软暴力,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
  第一,校园歧视现象的表现
  几乎在学校的每个班里,都会有被歧视的现象,被歧视的原因形形色色。下面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浆糊脑袋"A是个五年级的女学生,算术总学不好,几次考试,全班平均分都被她拉下好几分,老师对她从没有好脸色。一次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老师说:"你脸蛋倒还有模有样的,脑袋里怎么都是浆糊呀......"从此后,全班同学都叫她"浆糊脑袋"。特别是几个班干部常常学着老师的口气,嘲笑A说。"你呀你,真没办法,把脸蛋和脑袋里的东西移植移植吧......"A的算术越来越差,性格也越来越孤僻。班里组织活动,她从不报名参加,连新年联欢会她都没来。
  A因为学习不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巨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她的性格。同样,在教师影响下的班干部们,在尽情嘲笑他人的过程中也在扭曲着自己的心灵。
  "不能摸他摸过的东西"B的父亲是个老病号,班里的同学传说他得的是肝炎,传染。尽管B一再跟熟悉的同学说,父亲的病早已控制住了,但从班里几个有影响的核心人物开始,同学们慢慢地离他越来越远。加上B家里穷,大家有点不自觉地看不起他。每天B上下学独来独往,在班上很少说话。一次,外校新转来一个同学被安排坐在B的旁边,B把自己的尺子借给他用了一下。立刻,教室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惊呼:"不能摸他摸过的东西......"B脸色苍白,哭着跑出教室。
  B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已经生活了两年,设身处地想一想。每天他所承受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呢?这种伤害绝不会小于一阵拳脚。面对一个生长发展中的人,所带来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开会研究研究他"C是个调皮的学生,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烦他,连父母都觉得他讨厌。老师常说;"碰到你这样的倒霉学生真算是倒霉透了。"班里组织活动,老师和班干部开会商量怎样组织。干部们说:"最好不让C去......"连班级间的拔河比赛、全校的红五月歌咏大会,班里都不让C参加。后来成了惯例,一有什么活动,班干部就和老师说:"咱们开会研究研究C,看让不让他参加。"
  C失去了很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因为爱捣乱,自发的伙伴间的游乐也很少有人找他。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坏孩子"。而班干部的人生词典中也渐渐少了"宽容"、"热忱"、"善待他人"等词条。
  "老师的传声筒"D是个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当班干部。老师有事的时候,常让她在讲台前看着大家上自习,有谁不好好写作业,就记下来告诉老师。学校里让班里出什么发言代表、献花的等等,老师总让D去,渐渐的D在全校都有了点小名气。可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有时几个女生正在有说有笑地围在一堆,D一过去就立刻没了声音,几个人一下子就散了。有一些男同学干脆鄙夷地叫她"老师的传声筒",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嘲讽她。D有时觉得很光荣,觉得自己没什么错,但大多数时间里她觉得孤独和痛苦。
  被老师过分"偏向"的好孩子也会在人群中受到歧视,这种歧视的危害更是巨大的。一些教师常常忽视了这一点,作为教育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为塑造着一些人格分裂心理不健康的"好孩子"。
  校园里的歧视渗透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可悲的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一份在北京市几千名中学生中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被抽中的有10.7%的人曾有过多次自杀的念头,另有32%的人曾产生过一两次自杀的念头,两项合计,比例高达42.9%!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北京市中学生因种种原因想到过轻生。这起码可以说明,他们面临的压力有多么严重,面对压力他们又是何等的脆弱!校园里的软暴力--歧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它对于一个人的长远的影响和损害,更是不可轻视。
  所有的教师、家长都应该警醒。正视儿童健康成长的另一个杀手:校园软暴力--歧视。
  第二,校园歧视现象的特点
  我曾经带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的几名同学,就儿童群体中歧视与被歧视的状况如何,儿童遭受歧视的原因何在,以及儿童自身如何对应歧视与被歧视等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和初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对都市儿童歧视现象的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由于此次调查涉及面较小,且对年幼的儿童以问卷的形式提问关于"歧视"的问题难度较大,此次调查结果代表性和可信度受到一定限制,但我们仍能通过调查结果以及其它相关的资料发现,目前儿童歧视现象表现出的四个特点:
96.家长要关注校园内外的软暴力(2)
  一、当代儿童中存在的歧视现象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都市的大部分儿童确实不存在或感受不到被歧视。有86.7%的儿童感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学习""很开心"。
  与上述积极的回答相比。有些问题回答选择的比例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如只有17.28%和38.27%的儿童觉得老师"很喜欢"或"喜欢"自己;只有45.68%的儿童觉得自己的同学愿意和自己一起玩或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问题选择的比例虽然低或很低,但考虑中国有几亿儿童,按此比例得出的绝对数比我们想象的要高:有2.78%的儿童觉得同学们不愿意和自己一起玩或学习;有1.85%的儿童感觉在集体活动时"很伤心,大伙都瞧不起我";2.47%的儿童感觉老师"不喜欢"自己。
  通过以上数字不难看出,在儿童群体中,确有一部分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思想上和情绪上处于被孤立和被排斥的地位。对于在家里很容易"称王称霸"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种来自同学、老师甚至家长的"歧视",这种在家庭与群体之间人际关系感受的巨大反差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二、学习成绩不好的儿童容易被歧视。
  我国的教育自古至今多以儿童的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其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至少是首要标准。这显然是不全面、不科学的。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这一道理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认识,但现实生活和传统观念仍造成成绩不好的儿童容易受到歧视。
  调查结果反映,有30.15%的儿童认为,同学们对自己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成绩不好;21.10%的儿童不爱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交往。
  三、不同性格的儿童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不同。
  调查结果还表明,调皮的儿童也不受老师的喜欢,44.35%的儿童因"调皮小毛病多"而不受老师的喜欢,比例超出"成绩不好"近10个百分点。"性格不开朗活泼的同学"则是同学们最不喜欢交往的,占33.65%。同时,10.46%的儿童是因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而同样遭到同学们的排斥。由此可见,不同性格的儿童感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压力,不同性格的儿童也会在师长面前和儿童群体中感受到不同的待遇。
  这种反差对儿童自身的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利;同时,我们可以想见成绩不好,性格又不开朗,甚至还不听话的儿童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压力已可以对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小的创伤和打击,直至进一步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少部分儿童面对歧视的态度和能力堪忧。
  在被问及对待受歧视同学的态度时,90%左右的儿童均积极地回答不歧视别人,愿意热心帮助受歧视的同学;假定自己因来自农村而受到歧视,66.76%的儿童会选择向老师或家长讲明情况;假定自己因身体胖而受到歧视,76.23%的儿童选择了积极锻炼自己争气的做法。由此可见大多数儿童能够较积极地面对歧视,或者说具有一定独自处理此问题的能力。这是很值得我们欣慰的。
  但与此同时,竟有4.87%的儿童在受到歧视时会"不加反抗、随他们欺负";有5.86%的儿童说不清该怎么做;有8.60%的儿童会选择暴力反抗;有1.54%和2.78%的儿童只能选择"痛苦、毫无办法"或"向父母哭诉"。更令人担忧的是,各有近1%的儿童会产生"不再上学"、"负气出走",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以上作法都是对待歧视很消极的倾向,有些甚至是危险的。透过这一结果,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少数儿童不能及时得到帮助,不能及时摆脱压力和痛苦,其后果会是怎样。
  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家长往往并不了解,也就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
  家长对于"软暴力"应采取的态度:
  (1)正视并清醒地认识到"软暴力"的存在,对其既要重视,也要坦然。
  (2)了解到"软暴力"的根源在于不良心理在作崇,要加强给孩子进行心理引导。
  (3)"软暴力"极易诱发为真正的暴力,家长切不可推波助澜。
97.重视孩子在群体中的感受,杜绝软暴力
  家长要时刻细心地观察孩子,不断与孩子交流,了解他在班级中的感受,一旦察觉孩子在团体中感到不快乐就要及时而积极地干预。
  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广义儿童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的儿童歧视现象,将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都发生重要的影响。
  学龄儿童寻找同伴的冲动十分强烈,找不到同伴就会十分焦虑。如果说婴幼儿莫大的焦虑是遭到父母拒绝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发展阶段中,儿童最着急的是被同龄儿童所排斥、歧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集体或小集团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日益增长。
  儿童变成孤立者的原因很多,而后果只有一个--他的社会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缘较差的儿童,不期望得到小朋友的同情和帮助,往往变成自私、自闭、被疏远。
  周围人对儿童的态度行为,经常不断地引起儿童各种各样的情感--愉快、自豪、委屈等等。儿童一方面敏感地体验到爱抚和赞许,另一方面遭到不公正待遇时也很容易感到伤心。儿童根据自己和同伴的比较和竞争,而评定他们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从四、五岁就开始了,儿童开始越来越注意同伴的关心、赞扬和友爱。他们十分信赖同伴的认可,甚至否定他们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看法,以求符合于同伴的观点。这时,儿童往往以同伴自居,采纳他们的许多评价和观点。因而,他们往往内化了同伴对自己的评论,以及同伴们对别人和自己各种行为的判断。同伴们的认可或赞扬会被感觉为是一种奖赏。而同伴们的嘲笑、拒绝、身体攻击等歧视性行为便被理解成一种嫌恶。这种来自同伴的奖赏和惩罚也会被内化,成为对自己未来行为的制约因素,也会成为自我认识与自我否定的基础。这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及成年后的性格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从父母和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期望是儿童自我实现的预言。儿童常常把这种期望内化成他们自身的期望,而且有时把它们转化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举例来说,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受到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影响。
  这方面,心理学上曾有一个经典实验,由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所做。他们在一个班级中,随机指定了几个儿童,对老师说他们是这个班中最聪明的孩子(其实这几个孩子并不是最聪明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性格也变得更开朗活泼。
  这个实验说明,儿童最重要和最强烈的情感源泉是他和别人的关系--他和成人以及儿童的关系。如果周围的人都用爱抚和重视的态度对待儿童,尊重他的权利,关心他,那么他会体验到良好的情绪--信任感和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朝气蓬勃,活泼快乐常成为儿童的主导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将有助于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对他人友好的态度。
  但在现实中被歧视的儿童所体验到的往往是相反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将会导致儿童心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矫治儿童心理应从两个基本原理出发:第一,应该在儿童集体中创造一定的社会性气候,选择各种方法能使每个儿童实现在其中被承认的愿望;第二,应该专门培养"人缘不好"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其实现在同龄人中被接纳的需要,必须进行特殊的社会性治疗,以防止儿童心理的不正确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儿童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要时刻细心地观察孩子,不断与孩子交流,了解他在班级中的感受,一旦察觉孩子在团体中感到不快乐就要及时而积极地干预。一是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找到他之所以不受欢迎的原因,指导他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方式;二是要积极与老师沟通,努力帮助孩子融入一个温暖向上的集体中。
  纠正孩子"歧视"眼光的几个关键:
  (1)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不能因别人有缺点就歧视别人。
  (2)歧视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3)设计、安排一些场景逐渐消除孩子自大的毛病。
  (4)让孩子学会接纳别人。
98.不能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1)
  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会让他们无法积极地去适应社会,必将给社会和孩子的人生造成悲剧。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不容家长忽视的问题,尽管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一无所知,但它的确已经发生在了一部分孩子的身上,也正在一部分孩子的身上发生,还将会继续在孩子的身上发生。
  从一个咨询电话说起。我真没想到,一个来自17岁男孩的家教咨询热线电话会令我好几天寝食不安。
  那孩子的声音低沉、喑哑,语气中透着羞愧、惶恐,还夹杂着时隐时现的抽泣。他说,已经上高二了,学习很紧张,可总是想偷偷去窥视妈妈的裸体,明知很卑鄙,但就是压不下去这个念头......
  听着他那艰难的叙说,深深地感受着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我连忙安慰他,告诉他处于十六七岁年龄,正是家庭教育角度看,这个男孩在应该获得情感独立的十二三岁时,并没有从母亲的情感那里获得这种独立,相反一直将这种对母亲的情感依恋延续到了青春期。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中缺少男性长辈的亲近和帮助,他的情感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盲区,造成天然的一些缺憾。加上青春期发育过程中无法得到父辈的具体指点,出现了困惑也不能得到父辈的帮助,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男孩子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曲折。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位男孩子家庭情况的例子还很多,相当多的单亲家庭,特别是由母亲和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中,过分的情感依恋、单一的情感组合、不足的家庭教育等等问题严重存在。有的母亲过分依恋儿子,致使儿子无法在生活中接受其他女性;有的母亲过分关心女儿,将自己对男性的恐惧及至仇恨传递给女儿,造成女儿青春期心理发育不良。
  诸如此类的问题看似平谈,实质上是十分严重的。这些儿女长大成人,无论有多高的智商,多大的社会活动能力,都无法积极地去适应社会,有的甚至会形成人生悲剧,或者危害他人及社会。
  正确面对孩子"青春萌动"的几点细节:
  (1)"青春萌动"是孩子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2)对于孩子表现出的"青春萌动"不能加以训斥、嘲讽。
98.不能忽视孩子的青春萌动(2)
  (3)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青春萌动",并通过培养多种兴趣等方式释放情感。
  (4)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应时刻注意,要考虑孩子的心理。
99.性教育是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
  家长应该去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们度过这个不寻常时期,共写美好的青春之歌。
  儿女处于青春期,家长需要予以特别的注意,一般说来,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面解释一些生理现象,介绍一些必要的生理发育知识。对于孩子身上已经发生的生理现象,你不明确予以解释,他也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要讲在先,明确地给予科学的说明。这可以防止出现不安、困惑,也可以避免因受不良影响而引起的偏差。
  第二,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绪起伏,能够经常地平等地和孩子谈谈心。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真切地盼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真正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们,努力走进孩子的心里,帮助他们度过人生这一充满动感和困惑,既有快乐又有艰难的不寻常时期,让更多孩子在青春期奏响一首又一首和谐、舒展、快乐、跃动的歌。
  对孩子进行科学性教育的几点细节:
  (1)家长不应回避性教育。
  (2)对于孩子关于性的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来回答。既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简单。
  (3)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注意顺序、时间和场合。
  (4)父母平时要多观察,留心孩子的情况,注意掌握恰当的时机。
  (5)无论孩子出现什么奇特的性反应和性现象,父母都不应打骂、挖苦,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1)
  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中的溺爱、放纵、粗暴的教育态度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很多事例表明,目前在不少家庭里,教育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而导致家庭教育走进误区的正是家长。这种误区带给孩子的是毁灭性的灾难,而家长正是这个灾难的幕后策划者、导演者。
  这个灾难就是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有不少专家学者发表过很多研究结果。可以说,家庭中的溺爱、放纵、粗暴的教育态度等因素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未成年罪犯人群中的调查数据清楚地支持着上述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升高,这与冰箱,后来他为了钱而伙同他人一道杀害了女友的母亲,终因杀人罪而受到法律的制裁。王某在物欲的诱惑下走上了犯罪道路,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不少家庭过分地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的日常消费水平大大超过家庭人均收入。家长们或者出于过分的爱心,或者是补偿心理作怪,在孩子的消费上竭尽全力。本来商品经济的发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光怪陆离的商家促销手段,已经极大地影响了这一代少年儿童的消费观,再加上家长有意无意的纵容,其后果极其严重。
  当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的时候;当我们为孩子在物质享受方面与同伴的差距而着急努力的时候;当我们把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当作对孩子最大的爱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有可能助长孩子们的物欲,有可能在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带来隐患。过度的物欲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角度,当代儿童的过度消费问题应该引起独生子女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二,对孩子过分放纵。
  13岁的刘某是个独生子,平时在家里称王称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次与邻居口角,为了报复出气,他将"敌敌畏"倒入汽水瓶中,封好口,冲净痕迹,趁无人时将"汽水瓶"混入邻居家冰箱内的汽水瓶中,造成了被害人严重受伤。这看似荒唐的事件,反应了刘某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以及凶残冷酷的性格特征。这样的结果是善良的父母所始料不及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少去规范、限制孩子的行为。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生怕孩子受委曲,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在道德品质、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却放松要求,毫不在意。孩子在家里从小就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毫无顾忌,不懂规矩。
  在这样过度放纵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对人生的基本道理和做人的规矩认识了解很少,对"人活着也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样一个浅显但重要的道理丝毫没有体会。他在家里可能活得很自如,但一走入社会就会到处碰壁。外部世界人际之间各种规则会令他无法忍受,强烈的冲突则会使其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偏颇,过分的放纵使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无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现实。一个既不懂规矩,又不会沟通;既不懂约束自己,又不会宽容他人的人,在当今这样开放而复杂的社会中怎么能够适应并且自如呢?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耗子扛枪窝里横",在家里横行霸道,出去以后找不到感觉。这可能有点挖苦的意思,但却很有道理。
  过分放纵的结果确实会使少部分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而大部分人则可能发生生理心理发展障碍而最终影响成长。
  第三,对孩子过分保护。
  初一学生吴某在家里是"重点保护对象",大到报志愿上学,小到吃饭穿衣,父母把一切都替他安排好了。稍有不适,父母就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中的吴某生活上既不会动手,也不爱动脑。一次一个同学拉他去溜门撬锁,他想也不想跟着就去,窃得数百元现金,也将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吴某的悲剧来源于父母的过分保护,而这也正是当代家庭"4-2-1"综合征的突出表现。
  独生子女在家中确实受到了过分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表现在生活照料物质消费上,而且表现在宠爱有加精神呵护上。
  有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婴幼儿的家长会经常认为自己本来没病的孩子有病;40%以上的家长会认为自己得了小病的孩子有很重的病;60%以上的家长常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委曲。在现实生活中,为孩子们洗衣铺被、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甚至代做值日的家长比比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需要孩子自己思考、判断、处理的问题上,不少家长也是一味地全部代劳,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上哪去跟谁玩,全由家长做主。这不仅会遭到今天具有很强自主性的少年儿童的强烈反抗,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孩子们生存能力的培养。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2)
  我们在北京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家遇陌生人敲门不知道怎么办的、突遇家人同学生病束手无策的、碰到火灾不知道报警的中小学生超过了30%;而在野外不知道如何找水源、不会辨方向、遇伤不懂救护的中小学生更是超过了70%。更值得警惕的是当代独生子女心理安全度问题,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因学习压力等问题有过一两次自杀念头的占32%,有过多次自杀念头的有10.7%,也就是说有四成多的孩子有自杀的念头,可见当代少年儿童心理之脆弱。
  善良的父母过分地呵护孩子,本以为能够为孩子树起一道保护的屏障,却没有想到这种保护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权利,扼杀了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欲望,堵截了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其对儿童成长发展的影响是根本的、致命的。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实在值得每一个家长认真思考。
  第四,对孩子期望过高。
  少年犯马某学习非常努力,但因客观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父母先是规劝,继而责骂,最后演变成武力相逼。马某不堪忍受,数次离家出走,后因流氓盗窃罪受到法律的惩罚。
  望子成龙是今日父母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苹果的模子,孩子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我们的教育就是用或劝慰、或训诫、或鼓励的方法,负责把他们揉捏成为合格的出口苹果,而不用去管他原来是什么样,也不用管他今后想成什么样。
  我们小时候崇尚共性,很少存有反抗的念头。今天的孩子则大不一样了,社会的开放与急剧变迁赋予他们多样化的人生和意识,他们觉得,为什么一定要被改造成为苹果呢?我就是萝卜和土豆,也一样能成为出口的萝卜和土豆呀!
  说起现代社会里人才需求多种多样的道理,做家长的未必不懂得,也有不少家长已经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就有了铁饭碗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生产力发展对传统社会中遭到轻视的行业,如第三产业服务人员、技术工人等的需求日益突出,社会从业的环境和形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特长、兴趣、爱好、期望视而不见呢?为什么我们周围总是在发生着父子两代因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而生的摩擦,甚至强烈冲突呢?说到底,还是我们的育儿观念在作怪。
  最近看到一个研究,说在专门的育儿论坛里,白领母亲最担心的话题就是孩子瘦,不吃饭,尽管她们要花大气力让自己瘦身,但仍然把养一个大胖儿子视作母亲的最大成功。所以有人说,中国儿童的肥胖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痕迹。在孩子成才的问题上,这种痕迹恐怕就更为严重了,影响的面也自然更大。其实,真该认真想一想,面对今天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今天多姿多彩的社会,我们为什么认准了非要孩子去走一条独木桥不可呢?
  应该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开放的社会环境,商品经济带来的物质诱惑,社会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等等都是重要因素。但这些都是外因,最根本的还是少年儿童本身,是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00.预防犯罪,家庭要充当第一道防线(3)
  我们不能幻想把孩子放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环境里,也不能永远蒙住孩子的双眼。功夫必须下在提高未成年人本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因此,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改变在独生子女教育上的过分享乐、过分放纵、过分保护、过分期望的偏向,对于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高新一代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孩子加强法制教育的5个途径:
  (1)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2)与孩子一起收看法制节目,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3)将生活中发现的违法案例讲给孩子听,教会孩子辨别是非。
  (4)告诉孩子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寻求法律帮助。
  (5)对孩子表现出了违法苗头,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教育、指正,不可任其肆意发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