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日)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正文 编辑推荐
安藤忠雄唯一、亲自执笔的自传!
摄影大师荒木经惟亲自拍摄图书封面,大量珍贵的私人照片和手稿尽收其中!
本书的动人之处并不是安藤辛酸苦涩的成名之路,而是这个建筑家那心心念念,想要再多作一点什么的急切与热情。
安藤忠雄说:这本小书并非什么鸿篇巨制的成功录,倘若在中国,哪怕只一人也好,读了这本记录我磕磕绊绊、跌倒却总要爬起来的自传,而获得更多的生存勇气,那才是鄙人之大幸!
正文 作者简介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
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是第三位获得普利策奖的日本建筑师。
安藤先生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他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构成,营造出静谧、明朗的空间效果。
正文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四十年来,安藤忠雄从没没无名、只能躺在事务所地板发呆、打滚、到处找空地发想建筑样式的非学院出身建筑师,至今日争相为世界各大学建筑系聘请授课、并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融入自然环境的建筑作品的建筑家,他的六十八岁人生,几乎都是站在黑暗中,朝着眼前的光明,不断抓住机会拼命向前实现梦想。
书中收录上百张珍贵照片--安藤忠雄幼年、青年等私人照片、手稿、建筑照片。安藤忠雄历经拳击手、自学走向建筑家之路。但并不是事事如愿,人生很多经历都以失败收场。但他从剩余的可能性中,抓住了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生存下去。而现在,他不只是为建筑而生,更致力于环保理念的宣扬、透过种树与环境改造,倡导永续共生的概念。
正文 名人推荐
【名人推荐】
安藤大师年轻时打过拳击,经理疯狂。他把清水混凝土建筑做到极致,深具东方哲思,我喜爱的近乎崇敬。到日本拜访他,才发现,这是一个诙谐可爱的小老头子。
--王石 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作为一名拳击手,或者一名建筑师,在我看来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在我亲身走访安藤在世界各地的几个作品时,多次感受到了一种撼人的力量。表面上是坚毅和冷酷,仍然像一名重量级的拳击手,但真正的力量却是藏在其后,无法形容、无法描绘的。
--马岩松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名誉会员
他传奇的学习方法对青年一辈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安藤忠雄的设计道路是发人深省。
--靳埭强 汕头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香港设计师协会资深会员及委员会顾问
正文 安藤忠雄语录
【安藤忠雄语录】
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
我们并不是一个由指挥官与服从命令的士兵组成的“军队”,而是一些怀着共同理想、信念和身负职责的个人,以自我为赌注为了生存而组成的“游击队”。
制作东西,需要付出耐心和毅力,也在赋予物体以生命,可以说是一个崇高的工作,工作时更有触摸着实物而感受到活着的充实感。
即使是相同的知识,通过阅读抽象的词汇而获得,与在实际中亲身体验来理解,所获得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初次的国外之旅,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地平线与海平面。有了领悟地球风貌而得到的感动。
问题是在这里生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人们对居住真谛的理解的问题。对此,我的答案是:让生活融合在自然中才是住宅的本质。
我从事建筑行业已过了四十年,虽然社会与建筑行业的环境有很大改变,但我面对建筑的基本态度,依旧是“对抗都市的游击队”,丝毫没有改变。
建筑必须是那个地点与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问题不在建筑的规模大小,而是对于现实都市的看法,以及如何提出质疑,重要的是建筑背后那股强烈的意志。
但是都市的丰裕,源自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以及凝刻了岁月痕迹的空间。人们生活和相聚的场所,是不能当成商品拿来消费的。
公共建筑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建筑设施完成之后的岁月。建筑设施如何营运、是否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就是这个“箱子”到底要如何去使用。
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首先只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个想法。至于现实问题如何,稍后再想就行了。因此,我在设计、做模型时,除了考虑受委托的建地外,也常将旁边土地上的建筑物一起考虑进去。
要超越不同文化的冲突,并非易事。单靠一名建筑家并不能做些什么,但是,既然建筑与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就应该通过建筑,表达某种意义。
在高科技的开发上注入心血固然很好,但在那之前,建筑的设计者和使用者,应该可以一同努力探讨[福www哇fval小cn说],如何规划自然通风的办公空间。
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我在灾区四处察看。一来要用自己的眼睛,一栋栋确认灾区建筑物的损毁状况,而最重要的是,想要将这凄惨的景象深深烙印在心里。
开始尽是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想尝试些什么,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我还是赌上仅存的可能性,在阴影中一心前进,抓住一个机会,就继续朝下一个目标迈进……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活下去。
正文 本书目录
本书目录
序 章 游击队的地盘
第0章 立志成为建筑家之前
第02章 旅行 以自学的方式学习
第03章 建筑的原点·住宅
第0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
第05章 对混凝土的坚持
第06章 断崖上的建筑,向极限挑战
第07章 持续之力,培育建筑
第08章 大阪栽培出来的建筑家
第09章 处于地球村的时代
第0章 为了孩子的建筑
第章 迎向环保的世纪
第2章 日本精神
终 章 光与影
年 表
正文 自序: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自序: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写于《建筑家安藤忠雄》(中文版)出版之际
本书记载了我选择做一名建筑家以来,四十年职业生涯中所积累的一些感受和领悟。
身处日本的学历社会,不接受大学教育、立志自学建筑的我,这半生实在谈不上一帆风顺,竟是困难重重的。
从接手小规模城市建筑设计起家,怀抱着“ 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信念,努力将每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逆境中,也造就了我应对长期紧张工作的坚强意志力。
面对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日趋复杂多样的现代世界,我们都对不可知的未来感到某种不安。
自20 世纪后半叶以来持续的世界体制和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如今正汹汹然发生着大变化。
存活于如此严苛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自我创造的意愿和勇往直前的热情--也正是这与自我斗争的果敢和冲击,才能成为打破不可知的未来世界的开天动力!
这本小书并非什么鸿篇巨制的成功录,倘若在中国,哪怕只一人也好,读了这本记录我磕磕绊绊、跌倒却总要爬起来的自传,而获得更多的生存勇气,那才是鄙人之大幸。
建筑家 安藤忠雄
2010 年9 月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1)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
我的活动据点
我的活动据点是大阪梅田附近,占地三十坪1的小事务所。这里原本是我的第一个设计案-小透天住宅“富岛邸”(1973年)。这栋建筑后来在屋主因种种缘故转卖之际,由我接手,并在1980年改成我自己的工作室。之后这里经多次改建,在1990年第四次改建时被完全拆除重建,以地上五楼、地下二楼的规模安定下来。
里面从一楼到五楼是挑高的开放空间。身为老板的我,座位在挑空空间的最底层,面对着员工进出的一楼玄关之处。也就是说以挑高设计将现今纵向重叠的平面空间连成一气,使最底层具备指挥中心的机能,如此一来,以我为首的二十五名员工带着随时如临战场的紧张感,而凝聚出强烈的一体感。
从我的座位大喊一声,声音可以传到每个角落。只要爬上楼梯,每个员工在办公桌前工作的样子也一览无遗。而且我就像是坐在玄关大厅一样,员工进出事务所,必定会经过我的面前。对外联络时除了海外通讯,禁止使用E-mail、传真、个人电话,就连剩下的唯一联络方法-五台公用电话,也摆在我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员工在跟谁谈什么、是不是出了问题等,我立刻能够掌握。
对管理者来说,这样全体开放式的空间,固然能便利地随时掌握整体状况,但另一方面,老板的样子也随时受到员工监视,有时也会觉得这里是个非常累人的空间。
但就是因为处在这种没有墙的空间,我不但能与员工时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也能随时确认彼此的状况而一起工作。
要维持这种事务所的体制与营运,在现有规模的建筑物中,目前的人数应该已是最大极限了。
如同一开始所说的,这是一栋不定期改建并依照自己的想法筑成的建筑物,我大体上还算满意。唯一的缺点是,我的座位不仅在玄关旁,也面对着出入口,那便是冬冷夏热,又最嘈杂的地方。
“好冷”、“好热”、“吵死了”等等,如此一年四季从我体内涌出“发脾气”的能量,通常都是发泄在工作上;所以要忍受我脾气的员工想必也非常辛苦吧!
“游击队”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大约在二十年前,我接受了某建筑杂志的采访,主题是关于领导和锻炼员工的方法。因为采访我的是建筑家前辈,我们相谈甚是轻松,我也就照实回答。隔月,那篇访问报道刊登出来,用了这样的标题:
“安藤忠雄-用恐怖感来教育”。
我本身因为这些字眼给人强烈的印象,还算很中意,但之后那些想到事务所工作或登门造访的学生却大量减少了。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2)
像雕刻家、画家等艺术家,究竟和建筑家有何不同呢?我认为最大的差异之一,在于建筑家为了工作必须有从事建筑活动的团队。在建筑师单枪匹马闯荡的时代,建筑设计项目仅是在一定规模内的,没有团队确实也能接项目。但是,经过十年左右,建筑项目的规模扩大,工作数量又增加,凭建筑师一己之力已不堪承受,而且社会观点也普遍认为,不具备某种程度的组织是无法承揽建筑项目的,建筑师只有“有自己的建筑团队”才会被认可,并受到信赖。
组织团队后,当然在社会与经济面上都会遇到困难。比如,如何维持团队的良好状态,建筑师当然拥有杰出的个人艺术才能,但是仅凭此并非就能带好团队。所谓的团队,不加以管理就会日益臃肿,等注意到这个状况时,组织本身早已发展过度,管理者也只好随着这原是为了自己而组成的团队起舞。个人若被团队所吞没,那建筑家也就完了。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不知为何,在建筑业界却很少被当成话题来谈论。
我是在1969年我28岁的时候拥有个人事务所的。我在大阪的阪急梅田车站附近,一整排木造老房子旁的大楼中租了一个小房间,这里便是我和我一直以来的生活与工作伙伴加藤由美子,两人最早的出发点。
刚开始可以说几乎没有工作、没人上门来委托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参加国内外的建筑设计比赛,每天都在事务所的地板上打滚,边望着天花板边读书,天马行空地幻想着不存在的设计。几年过后,我们走出了谷底的状态,工作渐渐增加,工作人员依然维持两三个人,停留在极小的规模。
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雏形,是在事务所迈入第十年,工作人员大约十人的时候。那时的设计事务所以“游击队”之姿而存在。
我们并不是一个由指挥官与服从命令的士兵组成的“军队”,而是一些怀着共同理想、信念和身负职责的个人,以自我为赌注为了生存而组成的“游击队”。这受到了切·格瓦拉(Che Guevara)强烈的影响:为了实现小国的自主与人类自由、平等的理想,始终以单一的个人为据点,选择与既存社会对抗的人生。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3)
在人口过度密集的严苛环境中,个人仍顽强地栖息下去-我将“富岛邸”等初期兴建的小型透天住宅命名为“都市游击队住宅”。我认为那不单是指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也体现了身为创作者的我们希望以游击队的方式存在。
话虽如此,要让这些在日本安稳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为游击队员,毕竟是不可能的事。为了实现理想,在现实社会的组织当中如何落实具体的制度呢?
老板与员工,一对一的单纯关系
首先想到的方式是,所有的工作都先确定好全权负责的人,在执行过程中,我与负责的人一对一沟通。有五项工作就有五个负责人,十项工作就有十个负责人。如此一来,老板和所有的工地都直接联系,完全不需要通过中间管理层。
虽然这间事务所是我个人的事务所,但是,我认为对于事务所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与员工之间不能有认知上的差异。因为我认为如何正确地传达并共享信息,正是沟通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特别希望所有事情都能简单明了。我无法忍受暧昧不明的状况,也许这是我与生俱来的特质吧!
当然,即使是一对一沟通,最高负责人的我与负责项目的员工之间,对于工作还是有觉悟程度的差异。没有紧张感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就算是日后会独立开设事务所的员工,也会因为是否以认真的态度、抱持着临场感来度过在这里的时间,而得到差距甚大的经验。因此,我一直是以彻底而严厉的态度来面对员工。这才是“用恐怖感来教育”的真正含义。
我一个人参与了为数众多的工作,而且我一想到哪项工作就会与那个项目的负责人确认工作进度,若有必要则加以修正。此时,要是有谁不小心犯错,或是让我看到谁不愿意动脑深入思考、态度怠慢,或是忽略与工地或业主建立良好关系等,我都会毫不留情加以斥责。事务所刚创设的头几年,我与工作人员的年龄相差十岁左右,我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常常动不动就拳打脚踢。但是,我没有因为设计感太差而骂过他们。
重要的是-“有没有为使用建筑物的人们着想?有没有实现当初的承诺?”我会过问的是,各项目负责人有没有“要完成这项工作”的自觉。
创业之初,前来事务所的年轻人大多在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中接受大学教育,在世人眼中属于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遇到我这种个性激烈且具有攻击性的人,就是一大冲击了,而且被还不相熟的老板不留情面地怒吼时,他们除了恐怖害怕,大概没有别的感受了。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4)
无论何时何地,员工都处于准备好与我对峙并抵挡攻击的备战状态中。员工在这种紧张的状态当中,逐渐学会了该如何工作。有慧根的年轻人,两年就可以独当一面。就这样,让资历尚浅的年轻人,拥有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机会;万一失败了,在以“自己要承担责任”这种觉悟的态度面对挫折时,他们就会不断成长。
在设计事务所这种小型组织当中,我不希望员工像大企业里的员工那样,有“大概别人会来做”、“上司会负责吧”这类依赖的想法,成为责任归属不清的糟糕上班族。自己判断状况,决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断犯错不断前进,树立勇于承担后果的觉悟-我希望聚集的是如此强而有力的个体。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的四十余年间,我一直怀着这个愿望经营事务所。因为我们用别人的资金来建造对此人而言可能是一生唯一的一栋建筑,所以需要我们相当的觉悟与责任感。
新人研修的“暑期研习营”
工作人员虽然慢慢地增加,但在设计事务所成立第二十年时,以二十五名左右的人数稳定下来,直至现在。超过这个人数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沟通。这大概是我能善尽全责的最多人数。
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除了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共事的几名资深员工,大约以五到十年的循环进行人力汰换。刚毕业就进事务所的员工参与五至六件案子,熟悉了设计事务所的工作流程后辞职,然后再度有新人加入。
对于想进事务所而来访的学生,为了让彼此有互相了解的时间,会先让他们来打工。如果有模型制作或展览会等,相关的准备工作就由他们来做。
此时,对持续来打工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机会全程参与一项建筑设计从萌芽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过程。
我严格告诫员工对待前来事务所的学生要遵守两点。第一,在他们的名字后面一定要加上“先生/小姐”的称呼,不可因为对方是晚辈就抱着傲慢无礼的态度。另一点是,请学生们工作时,务必牢记他们是为了学习而来到事务所的。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5)
学生们为了拓展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拥有只为自己所需而学的权利。当他们表示想学什么的时候,先步入社会的我们有义务去满足他们的学习意愿,并提供机会与场所。我认为,必须将身负未来的学生,当成社会的贵重资产来守护与培养。
对于住在其他县市而希望进事务所的学生,我则是让他们在学校休长假时,住在这里打工。打工期间,他们的住处是事务所附近的由长屋改建的东屋。因为没有冷暖气机,我们开玩笑地称它为“章鱼房”(TACO)。
此外,因为他们是特地来到邻近京都与奈良的大阪来学习建筑的,所以除了打工之外,我们规划了一个“暑期研习营”,让他们实际去学习古都的知名建筑,然后挑选一个自己想研究的对象。他们住在大阪期间,周末假日一定要在那边度过。在他们打工结束时,要将学习成果整理成报告。
从茶室到古刹、书院建筑或是庭园,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要去什么地方。其中也有喜爱大师风格而选了高难度建筑作为研究内容的学生,但不管在哪里,只要放松沉浸在那里一整天,重复画两三张素描,就能掌握某些东西。
最后我会安排他们在全体工作人员面前做报告,每份报告的内容都相当精彩。对被手边工作追着跑的工作人员来说,接触学生的新鲜想法似乎也是一种良性刺激。
结束打工与暑期研习营,大致了解事务所的日常运作后,还有意愿加入事务所的学生,我会对他们说:“毕业后一起奋斗吧!”
有意愿加入者完全不用带作品集,或是进行个别面试等程序。我也从未因为看了履历表而决定采用任何一名员工。让学生亲自感受事务所的气氛,知道某种程度的严苛,是否能胜任,他自己能够判断。而他们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我们看在眼里,也自然了解他们和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能否相处融洽。
正文 序章 游击队的地盘(6)
仔细一想,让新人来研习、参加暑期研习营,并为一个将参与团队的新人做准备工作,其实相当耗费我的精神。
“游击队”的海外进击
自事务所创立至今,“游击队”的姿态毫无改变,但是工作的规模与内容,却在不断地变庞大和复杂,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国外的工作,对于以大阪为据点的我们来说,更是巨大的负担。
让二十五名员工揽下所有的工作当然是天方夜谭。例如,国外的设计就必须仰赖当地设计事务所的协助,组成国际性的团队,针对每项设计,拟定不同的执行策略等。
正因为身处全球化、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今,像我们这种小小的事务所也能运用互联网,处理大规模的项目或是国外的建筑设计。
另一方面,在文化圈相异、价值观也不同的国外,要做好超越自我极限的工作,处理千变万化的状况,并让工作进行顺畅,得具备相当大的能量。
其中最重要的是,身为专业工作者的自觉与个人的能力。要是具体的某个设计师缺乏正确判断状况的能力、迅速的行动力,以及应对预料外状况的冷静头脑,只消一瞬间,团队的向心力就会被削弱,信赖关系也跟着丧失,工作也会功亏一篑。所以,不难理解的是,参与工作的每一个人,若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游击队员”,工作团队其实是无法运作的。
尤其是年轻的工作人员,我希望他们能参与国外的设计,并在实际工作中亲身体会国际观。此外,我也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每时每刻都要掌握计划执行的情况。
因为我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且思考模式相异的人们交手的经验累积,正是他们在自立门户之前,屈身在我事务所的最大意义。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1)
第2章 旅行 以自学的方式学习
以自学的方式学建筑
“公元1941年生于大阪,以自学的方式学建筑,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我的履历表开门见山就是这句话。很多人似乎对“以自学的方式学建筑”这一点非常感兴趣,杂志的访问也多次问到这个问题。
“真的是自学吗?”
“所谓自学建筑,到底是怎样学的呢?”
对于上述问题,我都这样回答:
“因为没上大学,又没有直接可以拜师的对象,所以写‘自学’。”
“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其实我现在也还在学。”
大多数的人似乎都把这样的回答当成幽默,但这的确是事实。
高中毕业后,我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以打工的方式开始工作。从做家具、室内设计到设计建筑,当工作视野逐渐扩大时,也不是没考虑过进大学建筑系念书这个理所当然的道路。但家中的生活并不宽裕,加上我从小就不爱上学,学历程度不够,不得不放弃念大学。既然如此,就只能边工作,边靠一己之力去学会自己想知道的一切-自学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选择。
谈到自学,也有人认为这种学习既自由又轻松自在,这可误解大了。自学过程中除了必须认真学习,当心中有疑问时,身边既没有水平相近、可互相讨论的同学,也没有能够指点迷津的学长和老师。不论怎么努力,都无从得知自己究竟成长了多少,或自己的水平在哪里。
最痛苦的莫过于不得不一个人从头摸索该如何学、学什么。一开始,我先潜入无法就读的大学,偷偷旁听建筑系的课程。在那一两个小时的课程中,是找不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的。于是我到处收集、购买了大学建筑系用的教科书,并计划在一年内读完。在打工时,我也趁午休时间边啃着面包边读书;晚上也舍不得睡觉,继续翻着书看,就这样硬是达成了目标。坦白说,这些书的内容我有一半看不懂,也搞不懂有些内容是否真的有必要放在书里,但还是从中隐约掌握到大学建筑教育属于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我认为这并非一无所获。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2)
只要碰到让我感兴趣的事物,我都会想挑战看看,例如去听建筑和室内设计的函授课程,还有上设计学的夜校。至于打工,因为自己天生缺乏耐性、易怒,所以不管什么工作都做不久,也没有学到什么技艺。而我的工作单位不限于设计事务所,我接二连三从事了许多与建筑相关的琐碎繁杂工作。
遇见勒·柯布西耶1的作品集,就是在每天自学摸索的20岁时。
在大阪道顿堀的“天牛”旧书店里,我发现了一本书,作者名字是屡次出现在现代建筑书籍中的勒·柯布西耶。我不经意地拿起来随便翻阅,瞬间直觉告诉我:“就是它了!”
照片、草图、设计图、法文的内容与书的版型相互呼应,有美感地排列着??
但即使是二手书,对当时的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无法当场买下来。我怕这本书引起别人的注意被买走,于是我偷偷把它藏在一个不明显的角落后才离开。此后,每次经过那家旧书店附近,都会因担心它是不是被卖掉了而前去察看,然后再把那本书塞到书堆底下。结果,将近一个月后我才把它买下来。
终于到手的书,光是翻翻看看已经无法满足我,我开始临摹图面与设计图。一次又一次地描绘着柯布西耶的建筑线条,几乎是到了记下所有图面的程度。
虽然看不懂解说作品的法文和英文,但我对柯布西耶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找来了他所写的《以建筑为目标》等书的日文版,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下去。然后,我知道了柯布西耶这位现代建筑界的巨匠,实际上也是自学出身的建筑家,通过文字叙述,我了解到他与老旧的体制相抗争,从而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他的存在,让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崇拜。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3)
环游日本,参加TeamUR
在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处于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去搜购外文书与外文杂志的状态了。即使看不懂外文,只要翻翻书页,也能感受到新时代的风潮。当我逐渐体会到建筑世界的广阔时,自然而然地开始想亲自去体验那些空间。
首先是20岁(1963年)那年,若上大学的话差不多是要毕业的时候,我进行了一趟属于自己的毕业旅行-环游日本。从大阪渡船到四国,绕到九州岛、广岛,然后北上,前往东北和北海道。主要目的就是遍览日本近代建筑巨擘丹下健三的建筑。我得到了超乎预期的感动;另一方面,散见各地的古老建筑,尤其是白川乡、飞驒高山当地传统民家的住宅,深深吸引着我。人们的生活在空间中具体成形,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难以撼动的风景。由日常生活所需而形成的丰富造型,与新时代建筑截然不同,让我感受到了静谧的感动。
这趟毕业旅行结束后,我在神户的设计事务所正在帮忙做神户凑川的再开发规划,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认识了当时在大阪市立大学教授都市规划的水谷颖介老师。不知何故得到老师的厚爱,得以参加老师负责的都市研究团队TeamUR,进出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室,从此开始协助都市开发的总体设计案的提案等工作。
对于平常从事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我来说,北欧的新市镇等规模实在过于庞大,让我起初摸不着头绪。但我一边参考世界各地的都市开发规划,一边进行实际田野的调查,这个过程中,我也慢慢地发现了日本都市空间规划的问题。此外,这个过程也成了我实际了解和学习法规、社会制度、经济和建筑活动之间关联性的机会。
团队当中也有好相处的伙伴,待在那儿也很愉快,所以我待得比预期还要久。但几年之后,我还是从TeamUR抽身了,这是因为在了解了“都市”的整体观点之后,我更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有关“建筑”的那一部分。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4)
第一次环游世界
1964年,日本开放一般国外自由观光之后,没多久,我决定去欧洲。那时既没有旅游指南,亲友中也没有人有国外观光经验。出发当天我说:“也许就这样一去不回了。”然后与家人、好友和街坊邻居用水杯干杯。当年出国的心情,多半就是那种有去无回的茫然不安吧!
而且当时还是一美元换三百六十日元的时代。我二十四岁那年,正好是我的室内设计工作开始步上轨道,生活上也有了着落的时候。长期的欧洲旅游,意味着要中断这些工作,也意味着会耗尽我所有的积蓄。
但跟这些不安比起来,我对未知的欧洲的好奇心更强烈。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建筑的历史就是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到近代的西欧建筑的历史。从照片中看到的西欧建筑蕴涵着强劲的力量,这是讲究细节,强调与自然融合的日本建筑所没有的。我想到那个地方,亲眼确认那股强劲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我从横滨港搭船到纳霍德卡2,转乘火车经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从前,前川国男3以巴黎的柯布西耶为目标而踏上旅途时,走的也是同一条路线。从莫斯科到芬兰、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再到西班牙,最后从南法的马赛搭MM线客货两用船绕经非洲的开普敦,再到马达加斯加、印度、菲律宾之后回国。这是一趟旅费六十万日元、为期七个月的旅程。
我第一脚踏上的欧洲土地属于芬兰。因为靠近北极,这里的气候非常严酷,是自然资源非常贫瘠的不毛之地。我5月抵达,正好是极昼期间,在没有日落之下,充分观赏了阿尔瓦·阿尔托4、海基·西伦5等北欧近代建筑家的作品。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彻底排除了所有累赘,同时将美丽的光线与生活上的体贴等充沛的要素,融入简洁的建筑中。我被这可以洗涤心灵的空间深深地打动。这再次提醒了我 “每个地区的生活空间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这个理所当然的事实。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5)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感动的回忆都苏醒了过来。建于远古罗马时代的万神殿6,是充满戏剧性的光之空间;希腊雅典卫城之丘的帕提农神庙,即使已成为废墟,仍被视为西欧建筑的原点而屹立不摇。多数建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名作散见于各地,巴塞罗那的安东尼奥·高迪7到近代仍持续不断兴建奇形怪状的建筑。在意大利则是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依照创作年代的顺序,欣赏米开朗琪罗所有的建筑、画作与雕塑。眼中所见尽是新鲜事物,我在旅途期间不停地走着,就为了寻找更有趣的所在。
然后,我见到了连做梦都梦见过的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从波瓦西之丘的萨瓦别墅系列住宅作品,到朗香圣母礼拜堂8、拉图雷特修道院9和马赛的集合住宅,我走访了所有找得到的柯布西耶的作品。我在巴黎花了不少时间寻找柯布西耶的工作室,但与柯布西耶本人见面的这个愿望却终究没能实现。1965年8月27日,在我抵达巴黎前的几个星期,柯布西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次旅行虽然是以建筑行脚为目的,但我唯一的依靠是随身带着的几本近代建筑教科书而已,我带着这些书是想在途中有空读读。若事先能系统地学习历史,这趟旅程应该会更充实。不过,在心灵最饥渴的时期,能够亲临当地,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到建筑与风土所蕴涵的人文“世界”,应该是很好的收获吧!
即使是相同的知识,通过阅读抽象的词汇而获得,与在实际中亲身体验来理解,所获得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初次的国外之旅,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地平线与海平面。有了领悟地球风貌而得到的感动。从哈巴罗夫斯克(Khabarovsk,又称伯力)到莫斯科这段行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一百五十个小时,沿途尽是绵延不断、一成不变的平原风景。还有航行在印度洋上时,体验到四面八方的空间全是一片汪洋。若是像现在搭乘飞机移动两地,已经无法亲身体验到地球风貌的感动了吧!
旅程最后行经印度,在散发着异样的气味和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我看到人类的生死交错,受到的冲击足以使我改变整个人生观。在恒河中沐浴的人们身旁,火化的遗骸就这样顺水流过。这让我领悟到,自己的存在是多么的渺小。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6)
究竟活在这世间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我把旅欧的决心告诉外婆的时候,她说:“钱不是拿来存的。钱善用在自己身上时才有价值。”这句有力的话语,让我带着无牵挂的心情出国。此后,在成立事务所前的四年里,我只要存够了钱就会去旅行。正如外婆所言,二十几岁时旅游的记忆,成了我此后的人生中无可取代的财产。
20世纪60年代,二十几岁的青春
不仅限于建筑,在社会史的领域中,20世纪60年代被视为特别的十年而常被提及。实际上,我想再也没有那种激烈地撼动社会的时代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大众化社会的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资本主义已经完全复活,由保守党政府所领导的政界也开始安定下来。职业运动比赛、周刊、休闲生活等词汇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用语,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但另一方面,表面的繁荣让人们忘了去发掘潜藏的问题,也削弱了对社会的抵抗能力。
反体制能量在这片欣欣向荣中被压抑着,在1960年安保改革时一下子爆发出来。当时我19岁,我也只是在大阪的老街夹缝中求生存、对政治毫无关心的年轻人之一,当我们看到电视播出的满眼尽是林立的红旗与人海包围国会的画面,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否定既成事物、反抗现在-在以安保改革斗争揭幕的60年代,渐渐朝经济大国前进的日本社会,确实出现过与主流抗衡、追求“活出自己的人生”的时代精神。
正值血气方刚的二十岁年纪、心灵始终渴望刺激的我,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经常前往东京,兴致盎然地欣赏当时被称为前卫派年轻人的创作。例如,高松次郎、筱原有司男和寺山修司10的天井栈敷11剧团人士,唐十郎12的红帐篷剧团人士,或是横尾忠则、田中一光等新进的平面造型设计者,摄影师筱山纪信,他们经常流连于1955年增泽洵在新宿开的风月堂、赤阪的无限,还有新宿二丁目的沙龙酒吧CACADOR和乃木坂的Donald Judo等。我也是在这个时期认识了负责装潢CACADOR和 Donald Judo的仓俣史朗。
正文 第2章 旅行╱以自学的方式学习(7)
我所处的关西,当地也有吉原治良所率领的具体美术协会。我和他们是在梅田的爵士咖啡厅“CHECK”结识的。就像米歇尔·塔皮13所赞叹的“无可挑剔的创作就在这里”一样,白发一雄冲入泥沼的动作、村上三郎飞奔冲破十几张纸的行动创作等,他们这种试图将美术还原成行动,使表演和日常生活的举止成为难以区别的等值事物,极其前卫。我一方面讶异于“这种东西也算艺术啊”,一方面也因他们激烈的言谈大受启蒙。
“不要模仿别人!创造新事物!跳脱出一切事物的框框,自由万岁!”
那个时代与社会充满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具有对一切动摇不安、特立独行等特异事物的包容力。那种60年代的精神转瞬间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共鸣,并汇聚成一股洪流。就在1968年,发生了全世界连锁的革命运动。
1968年5月,日本发生了以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封锁事件为开端的一连串学生运动。而在此前夕,我开始了第二次的欧洲旅行。法国五月革命最高潮时,我在巴黎,我很偶然也在现场。我和愤恨不平的年轻人一起,挖起埋在路上的石头,然后朝着某个地方猛砸。虽然仅是短暂的瞬间,已令所有城市机能陷于瘫痪。以强权解体为诉求的年轻人,他们惊人的能量确实撼动了那个时代。我们这一代的社会意识与生存方式,不就是在此时此刻被决定了吗?
激动的60年代在高度地颂扬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使得日本战后经济成长是那个时代的普遍观点。随着大阪万国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在举国欢腾的气氛之中,60年代也随之结束了,激昂而又无法言喻的情感,也与这个祭典的终了一起画下句点。1970年11月,三岛由纪夫在自卫队里切腹自尽,似乎正象征了“创造年代”的终结。
意料之外的石油危机给社会的乐观气氛蒙上阴影后,一直隐藏在高度经济成长背后的矛盾骤然爆发出来-严重的公害问题、因人口过度密集而产生的各种都市问题,以及为解决上述问题所导致的近郊无度开发和自然环境破坏等。但是,此时已听不到任何反抗之声,经济至上主义变本加厉,一切都被商业主义的浪潮所吞没。
60年代进入尾声之际,我在大阪的梅田开了间小小的事务所。然后以建筑设计这个职业来对抗社会不合理之处,我个人的战斗生涯就此展开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1)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
“表参道之丘”与“住吉长屋”
我建筑家生涯的处女作“住吉长屋”,是针对狭小建地上不到四米宽的长屋进行改建的。相较之下,2006年2月,于同润会青山公寓旧址竣工的“表参道之丘”,则是沿着表参道的有全长二百五十米以上的立面。
大阪老街的个人住宅和东京繁华街上的复合式新兴大楼,除了规模上的差异,在地理环境与用途上都大不相同;再加上三十年的时间鸿沟,从各个角度来看,两者都是“天差地别”的建筑。一般人认为这两个建筑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工作,也是再自然不过的。
不过在我心中,“住吉长屋”与“表参道之丘”之间有一条线相连,那是“以建筑来表达对都市的观点”以及“以建筑来对都市有所诉求”的主题间所画的一条线。
在“住吉长屋”中,我建构了对外没有任何开口、无表情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借此表现在高度经济成长的名义下不断扩张的都市中,决定在此落地生根并与其对抗的个人意志。
另一方面,“表参道之丘”则在尊重原有的榉木行道树的考量下,压低建筑物的高度,并以玻璃统一横长的立面,借此表现公共的民意,对抗一味追求楼板面积与经济效应而不断侵蚀都市空间的市场原理,并希望留下那存续超过半世纪的风景。
一是住宅,一是商场,这两个建筑物的使用目的虽有差异,但都采用了面向内侧的这种内向性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对都市采取防御姿态的表现。
我从事建筑行业已过了四十年,虽然社会与建筑行业的环境有很大改变,但我面对建筑的基本态度,依旧是“对抗都市的游击队”,丝毫没有改变。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2)
投向都市的视线
我开始思考“都市”的契机,是在开设事务所前的20世纪60年代的某一段时期,我在因缘际会下参加了神户凑川的大规模再开发计划。对当时以自己摸索的方式开始学习建筑的我来说,那是个完全未知的世界。起初虽然懵懵懂懂,但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并参考欧美各都市的形成过程后,我心中渐渐萌生了看待都市的观点。
而让我有机会亲身体验都市耐人寻味之处,是从1965年起展开的多次世界游历之旅。每个城市都各有独特的魅力,对每个地方我都有自己的发现与感动。而和日本的都市比较时,我发现世界上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都市有共通的特性,那就是在都市中流动的“时间累积的富饶”。
例如在巴黎、维也纳的市中心,历经一个世纪以上的建筑物还是理所当然地继续被使用着,现代艺术家则在其中展现前卫的艺术活动。这种把过去、现在与未来完美地交织成一体的情景,让我有全新的感动。那里拥有日本城市所欠缺的成熟都市文化。
西欧的历史古都,之所以没被近代化潮流吞没,并保存了过去的街景与建筑,唯一的原因是在都市化的背后,都市发展的方向非常的清晰明确。
日本的都市虽然效法西欧都市推动近代化,但引进的只有都市规划的手法,而关键理念“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都市”,则被弃置一旁。在这样的状况下迎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高度经济成长期,只会仰赖经济理论,一再重复建设与破坏的循环,最后产生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混沌”都市。
在我展开建筑活动时,社会经济正好进入稳定期,也是“建筑业国家”日本正准备大跃进的时代。眼睁睁看着自己居住的地方逐渐往坏的方向发展,对于没有项目的年轻建筑家而言,“都市”看起来根本就是“敌人”。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3)
从受鄙夷的商业建筑起步
“面对都市,建筑该是何种样貌?建筑能对都市做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第一位直接面对这个主题,以建筑而非空话来响应的建筑家就是丹下健三。
丹下健三众多的作品,影响了往后的建筑界,例如香川县政府等一系列的政府建筑,利用清水混凝土表现出日本传统之美;而国立代代木竞技场这项杰作,将技术提升为一种表达方式;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则让近代建筑的活力呈现于宗教建筑的空间;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则是广岛和平纪念中心。
我第一次造访和平纪念中心是22岁,那时候我正开始自学建筑。我只为了丹下健三的盛名,还没顾得上做任何功课就前往当地,结果我却大为感动。
建筑整体以和平大道为主轴,从和平中心的挑高广场(piloti:支撑起建筑的下面广场的支柱)开始依序延伸到祈祷广场、纪念碑与原子弹爆炸后留存的圆顶,这是一座雄伟的都市建筑--日本人希望战争中的死难者得到永久安眠与祈祷和平的心愿,在这里以一目了然的风景呈现出来。
当时我虽然无法以言语表达那座建筑的精湛之处,但至少亲身体验了“建筑能够拥有的力量”。与和平纪念中心的相遇,成了往后我毫不犹豫投身建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数年后我在大阪开设事务所,根本不可能接到那类“大项目”。可以在都市的公众空间参与兴建公共建筑的人,都在有名的大学接受过建筑方面的正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精英建筑家。像我这样仅靠自学便鲁莽地踏入业界的无名设计师,顶多只能帮“怪人”业主建造小型个人住宅,或是“称不上建筑”的商业建筑。
如今我在城市里大兴土木,大家可能会觉得我刚刚那句话“好像对商业建筑有所不满”。但至少当时的建筑界普遍认为,迎合商业活动的建筑不具公共性,也就是不入流的建筑。实际上在设计方面,商业建筑只注重外表且毫无新意,是彻底遭到摒弃的存在。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4)
不过,商业场所提供的购物、娱乐和交友空间,让人得以聚集在一起,促进交流。特别是日本社会一直以来都以村落共同体为生活中心,商业场所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商业场所与生活有如此的密切程度,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比起公共设施来,商业场所更有希望成为具公共特质的场所。
无论如何,对我来说,面对都市,我只有用打游击的方式去涉入。在不断胡乱发展的都市中,以兴建个人住宅作为抗衡堡垒的同时,我也开始借由商业建筑,从小据点切入城市。
红砖墙的另一头
如果说我的住宅处女作是“住吉长屋”,那么我的第一号商业建筑作品,就是在“住吉”完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7年完工的、坐落于神户北野町以古老洋房闻名的“玫瑰花园”(Rose Garden)。
这个项目的业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当地人,我接受了他想盖一栋“带给街坊活力”的建筑项目委托。实际上北野町当时也受到建设热潮的冲击,古老的街道景观逐渐被毫无品位的大楼与公寓所破坏。这个设计案就缘起于当地居民为了阻止毫无章法的开发行为的心愿。
针对“保存街廓”的主题,我提出不让建筑物的外观在现有的街景中显得突兀的配置设计;此外,也传承红砖墙与山形屋顶这类西式洋房的部分风貌。
在现今的社会中,“维护景观”一词已相当普遍,但三十年前,当时社会对城市景观的保护意识薄弱。在这样的环境里,“维护景观”更具意义,我认为考虑与周遭的协调,用红砖墙而不用混凝土外墙,是个正确的选择。
但我在“玫瑰花园”中真正想打造的,并不只是红砖墙。我倾注心力的重点,在于墙壁另一头的“空间”。
那是位于两栋建筑之间的留白空间。当时我想在楼梯挑空的外侧设置回廊,以阶梯相连,并借由店面的排列创造出一条“道路”。这条会受到风吹雨淋的“道路”,就像一般马路一样,偶有不规则的弯曲,以此在建筑物中创造出“沉淀”与“停留”的空间;而爬上楼梯,便能从墙缝中看到神户的海景-我的构想就是在建筑物内打造另一个市街。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5)
“玫瑰花园”完工后,受到委托人等爱乡爱土的居民的热情支持,超乎预期地顺利融入当地。我认为通过那次机会,“造镇”的观念便扩展到整个北野町。粗糙的再开发计划宣告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竞相成形的气氛沉稳的复合式商业建筑。
在“玫瑰花园”之后,我在当地又参与了“北野小径”(Kitano Alley)、“Rin's Gallery”、“Riran's Gate”等设计案,十年间我大约承接了八项建筑项目。无论是哪一栋建筑,都和“玫瑰花园”一样,主题放在与周遭环境的自然衔接,以及营造场地的热闹气氛上。
即便这一栋栋建筑的规模都不大,但只要连续兴建,力量就会合而为一。最后北野町宁静的原貌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古老的洋房建筑与现代的感性得以共存,重生为崭新的观光胜地。
这是借由居民的双手,串联起小小的点而实现的造镇。
都市的广场
从古到今,西欧的都市常将广场设置于市中心,肩负人群集会场所的功用。只要逛逛意大利的古都,就会发现那些地方都有古色古香且美不胜收的广场与街道,以及时至今日仍充满生命力的风景,令人心动。
但是日本的都市规划模仿自西欧,却没有设立广场。这并非“不能建”,应该说是“建了人们也不懂得如何运用”。问题不在于建造者,而是出在使用者身上。
在传统上,日本的社会结构原本就没有在市镇中心特地兴建让人交流的场所的需要。在都市空间的意义上,小巷小路或水井边这类隐于街坊内的场所,反而令人感到十分的亲切。
如果大众没有培养出参与及共享的意识,不管在环境中保留多少空间,也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场。实际上在东京市中心地带的车站前,那些开放空间都只是徒有虚名的荒凉广场,这样的情景直到现在仍相当常见。
要如何打造广场?在日本正式展开都市建设的60年代以后,广场建设的主题便常是日本都市建设的一大课题。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6)
以北野町为始的商业建筑项目中,我所思考的也是“广场”。即便如此,只要实际看过我的作品就了解,那不是一般出现于都市中心的广场。它并非显现于外,而是不断往内延展,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在都市中被层层包围的空间。
既是向内延伸的结构,当然是与外部世界的界线越分明,内部空间的震撼力也会越大。比起北野町强调与环境协调的建筑,在日本各地的都市中,建于高松的“STEP”、冲绳的“Festival”、大阪南区的“OXY鳗谷”、“GALLERIA [akka]”等清水混凝土箱形建筑,仿佛切入了商店街,更能明确看出设计意图。
1984年落成于冲绳的“Festival”,便是含有内向性广场的,以边长三十六米的大型立方体呈现的建筑。在这个建筑项目中,我提出的空间结构,是将连接一楼到顶楼的挑空,当做建筑物的中心,并沿着其垂直方向延伸的轴线,不断往上延伸。虽然和其巨大的规模相比,造型过于单纯,但外墙使用冲绳当地独特的空心砖,让自然的风雨光线渗入整体之中,使空间没有封闭感。沿着这个“光与风的天”往上,最后则是在顶楼打造开放式的空中庭园。
在冲绳的蓝天下,人们聚集坐在榕树下乘凉。拥有这种高耸天井的广场,正是“Festival”的主题。
“GALLERIA [akka]”虽然是商业建筑,但有一半是由迷宫般的楼梯形成的挑空空间所构成。只要换个角度,垂直延伸的艺廊,其中一部分还会变成店面。1989年2月,于前一年年终过世的野口勇先生的个展,在其本人的遗志下“出乎意料地”在“GALLERIA [akka]”举行。野口先生原本早已确定在其他场地举办个展,但是来到大阪参加事前会议时,造访了“GALLERIA [akka]”,认为这种喧闹的商业空间比原先的展场更有意思,因此当机立断开始这项计划。遗憾的是,这居然成了追悼展,在展览期间,看到人们上下楼梯,接触野口先生的雕刻作品并乐在其中,让我觉得建筑物正在呼吸。空间能拥有面对这种意料之外状况的包容力,正是都市建筑所需要的。
但这种观念却很少被采纳运用至商业建筑中。所谓商业建筑,理所当然要考虑到商业上的利润。以获利为目的,尽量保有“可用的”楼地板面积,才是客户深切盼望的事。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7)
“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挑空呢?”
“过道与阶梯占的面积太大。”
“公共区域几乎都在半室外空间,无法使用空调。”
“进了大楼入口后,又会走到室外,顾客何时才能把伞收起来?”
实际上,站在店家的立场一定想要开一家能有“好业绩”的店。这些意见相当实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正确的。而我会审视调整应该修改的地方,在与业主磨合的同时,也努力守住绝对不能退让的阵地。
为了将自己的概念融入商业建筑中,我必须有卓越的毅力与体力,在与业主、开发商协调的紧张气氛中周旋,忍耐坚持到最后一秒。
找回失落的都市水岸空间
近代都市建设中缺乏了许多水韵,在这层意义上,京都的“TIME'S”令我感触良多。虽然这个建筑项目的规模不算大,但从一般的角度看来,我的提案风险还是很大的。为了让设计方案实现,除了业主,我也和行政单位产生了相当激烈的冲突。
建地位于贯穿京都市中心的高濑川与三条通的交叉口。高濑川是宽五米、水深几十厘米的运河。在明治时代琵琶湖疏水道开通之前,这条河在京都的水运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中心地位,也是当地人眼中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景色。但随着都市近代化,失去功能的河川变得碍手碍脚,那些沿岸兴建的建筑物,全都背对河川,没有地方可供人在日常生活中亲近河川。高濑川在现代的京都市,曾被彻底遗弃。
但是,银阁寺附近哲学之路旁的水路等处多半因为和水的关联,而修建了充满京都古老风情的景致。只要是在京都附近长大的人,如果想在河岸建房屋,都会很自然地将水运用在建筑中。因此我不禁将重点放在如何设置面对河川的开放空间。
我不想做表面工夫,将靠河那一侧的外观设计成开放的空间而已,而是设想如何让河水有如流入建筑般,在建筑物与河川之间,创造出一种张力,那才是我的目标。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8)
由此产生的建筑构想,便是将各层的公共空间做成小巷般的户外空间,并让建筑物内的各个空间,与高濑川互相接触。但这点受到业主的强烈反对,业主质疑:“为什么故意提高维护管理的难度?”而且我还计划在最底楼层,距离水面二十厘米处,打掉部分护堤以建造露台。行政单位表示不同意,认为这项提案“不合法规的要求”。
“因为有商品,如果水淹了怎么办?”我非常理解业主的担心,所以针对这一点,依照过去的数据,技术性地模拟水量变化,审慎斟酌出最接近水平面的高度。
然而行政单位的说辞却让我无法接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建筑物而打掉护堤的案例,没有前例可循的事就不可以做。”
为了美观而在自己的建地内改变护堤形状,应该没有违反公众利益;就算小孩掉进去,也不可能在深度几十厘米高的河里溺水。虽说法规必须遵守,但他们的主张并不是建设都市的逻辑,听起来倒像是规避责任的狡辩。
生怕出事而一味设限,这种但求无过的体制,会让遵循的人们根本无法作任何改变。我采取坚决主张的态度,在建筑审批手续下来前绝不认输。或许我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所以经过几次协商,最后行政单位终于接受,几乎是用原案设计兴建“TIME'S”。
从三条小桥沿着高濑川而下,就可以沿着河岸行走。“TIME'S”找回了失去的河岸空间,这项尝试招来出乎意料的人潮。因此这栋建筑在商业计划上也达到了预期的成功。数年后我在相邻的建地,也用同样的概念进行增建,所以和北野町一样,借由一栋一栋的建筑,引发了小区造镇的契机。
从“住吉长屋”以来,我追求在封闭的空间中,将光线与风等抽象化的自然导入建筑内部;而“TIME'S”的概念,反将建筑投入自然之中,因此这个项目案也开启了我新的工作方向。
只要周围有极具生命力的自然风貌,就能借用这股力量,重新整建环境。但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在带来丰富变化的同时,却是复杂麻烦的事物。相对地,现代都市基本上是以“去除无法预测、不稳定因素”的理性主义的逻辑所构筑。要用建筑来弥平这条鸿沟时,我所看到的就是用建筑向社会进行批判这个主题。
正文 第4章 挑战都市的建筑烈的坚持(9)
建筑要重拾现代社会抛弃的观念,并凸显其问题;[福www哇fval小cn说]而且建筑必须是那个地点与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
问题不在建筑的规模大小,而是对于现实都市的看法,以及如何提出质疑,重要的是建筑背后那股强烈的意志。
之后我在大阪天保山兴建“三得利博物馆”,我提出的构想是,在美术馆的建地外,修建一个阶梯广场,它经过由市府管辖的堤岸,直到国有海面为止。而这项浩大设计项目的基础,就是那栋“TIME'S”建筑。
“泡沫经济期”的建筑
设立事务所以来,我的工作以个人住宅与商业建筑为主轴。80年代中期,不仅在关西地区,连在东京参与设计的机会也增加了,而我的诉求也逐渐地被社会了解。
但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所谓“泡沫经济”的来临,让状况为之一变。因为过度的投机热潮使资产价格暴涨,景气一片大好,甚至让人产生错觉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极度的经济至上主义在整个社会蔓延开来,这股浪潮也吞噬了建筑界。
尤其在东京都中心所兴建的商业建筑,更是流露出无比粗俗的丑态。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兴建的建筑,不过是以设计互相标新立异的商品而已。
利用“后现代”一词为障眼法,为了花光大把钞票而将建筑物盖得奇形怪状,这种毫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建筑接连出现。另一方面,这些建筑只被当成投资标的,折旧期大约三年,只要没有利用价值,转眼之间就会被拆除。
这个时期,日本的都市空间可以说完全受到失控的市场机制所左右。
这股浪潮也涌向身在大阪的我。有些人直接表示,愿意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建造;也曾有大型购物中心项目、郊区的大型集合住宅项目和度假村的开发项目来找我合作。
这些虽然都是很“好赚”的工作,但如果我感到项目的商业色彩太重,或是跟业主的观念相差太大,我都会婉拒。相反,借由“兵库县立儿童馆”等逐渐展开的公共工程,我让事务所开始转型。大约在做完青山复合式建筑“COLLEZIONE”项目那阵子,我就觉得差不多要为商业建筑的工作画下句点了。
我感到疲乏的理由,并不是因为以商业为目的建筑,必须与市场原理对抗,才能盖出我理想中的建筑。应该是说,若建筑只是炒地皮或投机的工具,就已经无处可展现“战斗”的姿态。要是卷入那样的金钱游戏,恐怕会迷失自己,所以我才决定和商业性建筑项目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文 编辑推荐
安藤忠雄唯一、亲自执笔的自传!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