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头到脚说健康

_3 曲黎敏(现代)
  情志的不遂也会转到梦境中。五种情志在梦里也都有表现。肝气盛则梦怒,就是肝气过盛的话,人晚上做梦都是发怒的;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肺气盛则人忧愁、哭泣;肾气盛则经常地梦到恐怖的场景。
  五脏与五志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志忧怒恐喜思
  (3)五色
  五脏与五色对应为:肝主苍色,心主赤色,脾主白色,肺主黄色,肾主黑色。
  在中医看来,梦不过就是阴阳之气相搏的一种反映。过喜是心神外散,故多梦花儿盛开,色彩艳丽;过怒是肝被压抑生发不起来的象,所以会梦到百花闭谢,与人争斗,这样的人白天动不动就爱发火;过恐是肾精收藏的功能出了问题,表现在梦中也是躲匿藏避,或被人追杀而无力奔跑,常常会被吓醒,一派晦暗恐怖之象;过忧和过悲都是肺气虚的表现,这样的人白天总是长吁短叹,梦里则是遭人指责,心事沉重,或梦见亲人伤亡,景色多为败秋之色;过思则导致脾气郁结不能运化,意念的过于专一则在梦里表现为慕想追求或焦虑烦躁。
  所以我们梦到了什么颜色,懂得了中医里的五脏和五色的对应关系的话,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情志在哪个方面太过度了,我们就可以作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对人体会很有益处。
  总而言之,人体的气血水平或者五脏的问题导致人会做什么样的梦。我们通过学习中医就会对不同梦象的成因有所了解,也就可以顺利推测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便于预防和医治疾病。
  如何治疗失眠?
  ◆从头到脚放松法
  这里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消除失眠的方法,叫从头到脚放松法。
  首先我们躺在床上要先放松头部,从头发开始,放松头发,然后放松眼眉(当你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常会发现,刚才的眉头都是紧锁着的)。眼眉放松后做深呼吸,慢慢地深呼吸。然后再慢慢地放松肩膀。我们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就是肩膀,这个部位经常是抽紧的,现在我们要让自己的肩膀有意识地放松。再然后是心、肾……就这么一直想下去,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指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你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你要先让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才能够睡下。
  ◆睡觉虎抱头
  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要向婴儿学习。婴儿的睡眠姿势有一个特点——虎抱头,就是他的两只小手总是扬在上面,就好像老虎抱着头那样。四仰八叉的睡眠姿势是最放松的。这其实是肺气足的一个象。
  婴儿虎抱头睡姿
  刚出生的婴儿睡觉是不用枕头的,一般垫个小毛巾在头底下就可以了。人老了以后,逐渐气虚,于是乎枕头就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语“高枕无忧”的来历。
  得哮喘的病人严重的连躺下都不可能,因为只要一躺下,他的肺液全壅在上面,就会影响他的呼吸,这是气越来越虚导致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枕头在不自觉地不断加高的话,说明你的阳气虚了,要引起注意了。
  ◆心肾相交法劳宫穴示意图
  心肾相交法可以促进睡眠。动作很简单,用我们手心上的劳宫穴去搓脚心上的涌泉穴。脚心上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主穴,手心上的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一个穴位。假如我们晚上坐在沙发或床上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左手的手心去搓右脚的脚心,用右手的手心去搓左脚的脚心,这对促进睡眠非常有帮助,而且简单易行,自己在家里都可以做,有失眠症的人不妨尝试一下。
第二章 五官 第一节 五官为五脏之官
中医认为,五官与五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故有“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口唇为脾之官、舌为心之官、耳为肾之官”之说(见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我 看 书 斋
  五脏与五官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官鼻目耳舌口
  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www.wenxuemi.com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5Ccc.NET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五官的关窍必须保持时刻通利,它们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意思就是如果肺气很好的话,鼻子才可以闻到五味;“心和则舌能知五味”,意思是心气和,舌头的分辨能力才会特别强,舌头才可以尝出五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是说如果脾气很好的话,人的口方能感受到五谷的味道,有食欲;“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是说肝气正常的话,人的眼睛才可以看清楚各种颜色;“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是说肾气很好的话,人的耳朵就能听见五音。《黄帝内经》上还有“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就是说五脏六腑如果有病变,就会造成七窍不通,甚至会积聚成痈、成癌。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第二节 眼睛
目为心之使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www.wenxuemi.com”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体各个脏腑的精气的盛衰。《黄帝内经》还有“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整个的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的精华表现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是由肝精来决定的,因为肝开窍于目;心的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为白睛;脾的精华表现为约束整个眼系。也就是说,我们眼睛的好坏跟五脏六腑的精气全都有关系。
  中医讲,眼睛是心的使者。心又藏神,心是神明所呆的地方,所以神散则目惑,就是一旦我们的神散了,眼睛看东西必然要老花。5ccc.net俗语有:花不花,四十八。这是说人一般活到了48岁的时候,眼睛就有可能会花掉,其实眼睛是否老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散不散。
  眼病
  眼睛的主要疾病有几种,下面我们一一解析。
  ◆眼泪汪汪
  眼泪汪汪是由于肺气不足和肝的收敛功能不足所致。眼泪汪汪在面相学里称为“含情眼”。比如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总是眉目含情,眼泪汪汪的。这类人的肺气不足,而肺主通调水道,肝也主水道,那么肝肺功能虚,输布和肃降的能力就弱,导致水气总是壅在上面,或者水道老收不住,这种人就会总眼泪汪汪的。
  ◆迎风流泪
  有的人会有迎风流泪的毛病,他们只要一遇到风就会流眼泪,这是属于肝经不能收敛所致。
  ◆眼干
  眼睛发干是肝血不足同时阳气虚的象。5Ccc.NET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容易发脾气,爱发无名火。
  ◆眼外凸
  眼睛外凸也是眼病。我们常会看到眼睛往外凸的人,这种人一般眼压并不高,大多与饮酒过度有关,也是肝经收敛不住的象。这种人脾气大,爱发火,比较争强好胜,有此症状的女性很多还会得甲亢。
  ◆眼袋
  有的人眼下总是有厚厚的眼袋,这其实是一种水肿。眼下这个地方是小肠经所经过的,它跟三焦、小肠、肾都有关。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化不开水,水液代谢不掉,这属于寒邪造成的疾病。上眼皮肿是脾湿,下眼皮肿是阳虚。
  靠手术的方法治疗眼袋当然可以去掉一些,但由于真正的内在的原因是五脏六腑出了问题,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眼袋问题,还是要去治五脏六腑的病。
  人为什么悲伤时会哭泣?
  人为什么悲伤时会哭泣?中医讲:“哀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人只要一悲哀,心就会颤动,心为君主之官,当君主守不住神时,臣子们就都会乱了。目又为心之使,心神一乱,眼睛就会乱,液就往上涌,导致掉眼泪。
  泪流不止叫做“夺精”,还会导致“目无所见”,就是人总哭泣的话,慢慢就会哭瞎眼。其缘由就是眼睛就像湖水一样,一定要有泪的润泽,才会清亮动人,泪流失过多,湖水就会干涸。
  眼睛的保养方法
  ◆熨眼法
  熨眼法就是用劳宫穴来热敷眼睛。先将双手搓热,然后闭眼,空掌捂在眼睛上,多停留一会儿即可。每天一次,一次21遍,可以明目去风,去目瘴。如果我们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可采用熨眼法,这对眼睛的休整很有好处。
  我们还可以经常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变得更灵动。我们观察一下不同年龄人的眼睛就会发现,小孩子的眉眼特别灵活,而人的年纪越大,眼睛就越不灵活,甚至经常两眼发直。这是因为人岁数越大神就越弱,五脏六腑的功能也渐渐衰退,眼睛就丧失了神采,运动也不灵活了。所以眼睛的问题一定要从五脏六腑去治,当然平时也要注意多活动眼睛。
  ◆后眼按摩法
  在我们的后脑勺正对眼睛的地方,有两个椭圆的凹陷,这里就是“后眼”。人为什么会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呢?正是后眼在起作用,也就是我们俗话常说的“后脑勺长眼了”。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经常地去按摩后眼这个地方。
  如果后眼这里鼓起来了,说明眼压太高了,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轻微放血,压力一释放,眼睛马上就清亮了,还可以经常按摩。按摩时的重要原则是一定要闭上眼睛。闭眼按摩可以很快使眼睛干涩、眼花等症状明显地得到改善。
第三节 鼻子
鼻祖之源
  “鼻”字在造字的最初写作自己的“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鼻”字金文我们一说到自己的时候,手指指向的地方就是鼻子,指到这里就会觉得是“我”。Www.WenXueMi.Com
  “鼻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道教养生学认为,人在胚胎期受母血腥气的刺激,最先生出的器官是鼻子,由鼻子的功能而生肺气,从太阴肺开始,人的气机在体内周转,循环不息。由于古人认为五官里最先生成的是鼻子,所以中国人称祖先为“鼻祖”。
  “示”字金文“祖”又是什么意思呢?传统文化当中凡是从“示”部首的字都与祭祀有关。“示”字就是底下一张木桌,上面放一块肉,代表祭祀。“祖”字右边的“且”字代表的是男性生殖器。什么叫祖宗?实际上就是家族的起源源于人的生殖能力。就古老的宗教信仰来说,最关键的也是祖宗崇拜,所以“且”字还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牌位之象,其实就是最早的生殖崇拜的男根之象。顶礼膜拜牌位就是在拜祖先的生殖功能,这叫做“生生不息”。
  鼻子的循行经脉
  鼻子与小肠经、大肠经、胃经和肺气有关。
  小肠经抵鼻,大肠经走鼻下,胃经走鼻子的外形。关于鼻子主要有两点:一是鼻子的外形是由胃经所主,所以像鼻子红、鼻子上长疙瘩等症状是胃火的问题,是有胃寒使得机体生出胃火来消除寒邪造成的;第二点是鼻孔由肺气所主,所以鼻孔里边出的气凉或热都跟肺气有关。
  鼻子在相书里被称为粮库,相书里认为鼻子大的人财运就比较好,能发财。这有没有道理呢?用中医来注解一下相书里的所说不无道理。中医认为鼻子的外形由胃经所主,鼻孔由肺经所主。我们前面讲过,人有没有魄力跟肺气相关,肺气足人就有魄力;同时,脾胃好,后天足,吃得就多,所以一个人如果有魄力,得到的俸禄就多,而古代的俸禄就是粮食,吃得又多,那他对天下的粮草占据的面积也就大,所以就有发财之相。
  鼻子的主要功能是嗅五味的。五味就是五臭,分别为臊、焦、香、腥、腐(见五脏与五味的对应关系表),五味为口所主,“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头是辨别味道的辛辣,鼻子是闻气味的香臭。
  五脏与五味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味腥臊腐焦香
  比如,臊味是跟肝气相关,肝气旺的人喜欢吃猪下水。焦,烤焦的味道为心的味道。脾胃是香,所以中医说脾虚的人喜欢吃香辣的、味道浓的东西。腥味归属于肺。肾为腐,肾气衰败时,病人散发出的味道就是腐味。在肾气衰败的时候,医生常用腐味的东西做药引子,引导别的药入肾,治疗肾的病变。例如,在过去治疗骨头的病变时,老中医会按照“取象思维”的方法,找一些很奇怪的药,像被沤过的棺材板等很臭的东西来入药。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没有土葬了,这种东西也都找不到了,从五臭去治病的方法也很少再应用了。
  鼻子常见疾病与预防
  ◆流鼻血
  最常见的鼻子的病症是流鼻血,中医叫做“鼽衄”(qiú nǜ)。
  对于女性来讲,在经期出现流鼻血属于脾不统血。脾的功能是专门统摄血的运行。中医对脏腑与血的关系区分得很细: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三个脏器各司其职,保证血能正常发挥功能。心主血脉就是强调心气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如果人体的末梢不通,手脚冰凉,头皮发麻,就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发挥得不好。肝主要的功能是储藏血,就是通过约束气血的作用,使气血得以缓慢而有节制地生发。脾统血,统血的意思是“统摄”,不让血乱跑,在中医里,血不是西医血液的概念,而是一种动能,是带着从饮食当中提取出来的营养物质去支持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能量。所以,血必须按照规矩运行,这是脾输布四方的一个功能。如果脾的输布功能减弱,血就会外溢,就是不按正确的路途去运行。比如说来月经,经水是用来带走子宫中的垃圾向外行的,血就应该从下面流出去,而不应该上行。www.wenxuemi.com如果流鼻血的同时底下没有来月经,就是脾胃的功能出了问题。因为胃是造血的器官,它通过吃饭造血;脾统血,脾负责把血按规矩送到全身各处。所以说,脾把血和精华、气送给心肺的功能就叫做“上进”;如果血、气、精华往下走了,就叫“下流”。
  如果月经全从鼻血走了,就叫“倒经”。中国古代专门用一个字来表现倒经。上文说过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就是“且”字;而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就是“倒三角”(▽),指阴毛。这里滴滴答答流血了(),就是中国古代的“不”字。所以,有人就说,
  这是中国女性意识的第一次自觉,中国女性很早就知道在来月经的时候说“不”了。还有一个字,上面是“不”,下面是“口”,这是““不”字金文
  否”字。“否”字就是指女子来月经了,但血没往下走,而从口鼻出了,这在中医来讲就叫做“经血倒流”。《易经》中有“否(pǐ)卦”(
  瘙 棲 ),就是阳气往上走,阴气往下走。所以知道了“倒经”的意思,就能理解“否卦”为什么是否塞不通的意思了。占卜时遇见“否卦”为什么什么都不干了,就是因为不通。对人体来讲,经脉都不通了,也就不用想别的了。
  女性月经量少与脾也有关系,因为脾胃主造血。血从胃来,好好吃饭就能产生血,脾胃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血虚”的问题。补血绝对不是靠吃当归和阿胶就能补充得了的,但只要脾胃的功能正常了,吃大米饭、馒头都能补血。
  阿胶其实不能直接补血,而是通过驴皮的收敛功能使血暂时地汇聚起来,集中在一处发挥作用,从而使机体的状态暂时得到好转。现在有的人用马皮代替驴皮制成阿胶,这会出很大的问题。驴皮的性质和马皮完全不同:马为火性,为散;驴为水土之性,为收。虽然都是皮,但是马的散性导致用马皮煮阿胶越吃血越收不住,血色素会越低。这就是吃错药也会伤害身体的道理。做阿胶只能用驴皮,而且必须是用山东黑驴的驴皮入药,即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驴”。山东人的性格倔强,山东的驴也很犟。我们知道,对待驴和对待马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马要养,驴要骗。养马千日,用在一时,马一抽就跑,所以马一般都是累死的。而驴却很倔,抽驴一鞭子它就站着不动,再抽,它能踢你,要想让它推磨就要把它的眼睛蒙起来,哄着它骗着它让它转圈,这就是驴的倔性。对驴我们说要“顺毛驴”,哄着它,骗着它。对马则是讲究“拍马屁”,掌握好分寸和角度去拍马屁。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用词都有道理在其中。
  那么再回来谈驴皮阿胶,驴皮阿胶就能起到一个“收”的作用。心主血脉,血脉要散到末梢,这个“散”的功能太过就会显出失血之象,所以需要用驴皮阿胶收一下,驴皮阿胶起到把散的血固摄住的作用,血自然就显得多了。当然,我们没事儿不要随便吃药。阿胶是滋黏之物,机体很难将它运化开。吃过阿胶的人知道,吃阿胶一定要烊化,即放在碗里蒸,蒸完以后它还是黏黏腻腻的,还得再用药冲,搅开了才能喝。试想,连蒸都蒸不化的东西,我们人体需要调多少元气才能破解它,它的收敛的力量又有多大。所以过度服用阿胶也会有害,会多调动一份元气来消化它。
  肝主藏血,肝有一个过滤和藏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闭眼睛和睡眠来完成的。肝就像我们人体的一个阀门,要想让这个血的工作量变少我们把眼皮一闭就可以了,这就等于把这个阀门关上了。人只要一进入睡眠状态,整个人体的代谢就开始放缓,人体的关窍相当于稍微拧上了一点,不那么过度开泄了,这就是肝在藏血。
  其实,中医补的概念就是固摄。讲一个“亡羊补牢”的故事:一个羊圈原来有五只羊,现在丢了三只,你这时候补,即使买八只放在里面,如果栅栏没修好,照丢不误。怎么办?把栅栏补好,哪怕就剩两只羊,一公一母,还会再生小羊。www.wenxuemi.com这一公一母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阴阳,所以就算不补,只要人体里面有气血、有阴阳,阴阳合则生生不息,就能逐渐地生长繁殖起来。所以中医的“补”就是亡羊补牢的“补”,就是“固摄”的意思,即保存现有实力。在精不足的情况下,能够保存现有实力,就算大补。
  鼻腔连通脑、肾、肝,结构很复杂。容易流鼻血的人有的是因为人体阳气固摄的能力减弱了;也有的是跟空气的干燥相关,只是单纯的鼻腔里的血管出了问题。如果是发生长期的、很难止住的流鼻血的情况,说明血的收藏能力变弱,有可能是白血病的前兆。还有一种情况是脑病造成的,如果脑压太大,人的自救功能发挥作用,让血往外流一些,来减轻脑的压力,这会导致流鼻血。所以流鼻血的原因相当复杂,如果只是偶尔的流鼻血,一般跟秋燥有关,无所谓治疗。但如果经常性流鼻血,一定要到医院作全面的检查,排除一些恶性的疾病。
  对于流血的问题,西医很重视,比如肠子里的血,包括隐血,就是肉眼看不见的肠子的流血,西医一旦检测到,就会高度重视,看有没有肠癌的可能。
  还比如说,亚健康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牙龈流血。每天早晨刷牙,牙缝总有血渗出。我们知道,牙是肾的花朵,而牙龈是肉,是脾的表现。牙龈能够包住牙,说明脾肾功能正常。如果牙龈过度生长,就叫做土克水。因为肾主水,所以牙也属水。如果刷牙老出血的话,在中医里也是属于脾不统血。牙龈萎缩、牙龈干瘪都是脾虚的象。舌头两边齿纹特别重,都是牙印也是脾虚。造成的原因是湿气重,人休息了一夜没有运动,湿气外溢,舌头像泡过水一样,塞满整个口腔,所以早晨起来,舌头上都是齿痕。解决湿气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跑步或登山。当我们遇到以上这个情况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吃药或跑步。
  流鼻血也跟膀胱经、胃经有关系。膀胱经有病就会出现鼽衄,就是流鼻血和鼻子堵塞不通的象。因为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就是筋的收摄力和柔韧度出了问题,也会出现鼻子堵塞和流鼻血的症状。胃经有病也会出现鼽衄。胃经主血所生病,胃气不降也会有流鼻血的问题。通常流鼻血时,人们会让流鼻血的人躺下,用一块冷毛巾敷在额头上,血就会慢慢止住,这是因为额头为胃经和膀胱经所主,而且印堂也为神明所主,把神内收,就是关键。
  还有一种原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大肠火盛也会出现流鼻血。这种流鼻血会有两个象:一是眼珠发黄,二是口干、嗓子不舒服。这是因为大肠主津,津液枯涸,火气盛就会导致流鼻血的病变。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一定要注意。
  ◆鼻窦炎
  鼻子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是鼻窦炎。这种患者中很多人会出现口臭的症状。鼻窦炎的主要原因是脾胃的精气严重不足,功能衰败。胃气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肃降。如果一个人没事儿老打嗝、胃反酸、呕吐或干呕,都属于胃气不降、胃气不足。胃气正常地向下走的力量没有了,往上顶着,就会出现口臭的现象。鼻窦炎一般按压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就很有效。但一旦手术不当的话,就很难治愈了,因为经脉被破坏了。
  ◆过敏性鼻炎
  目前,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多发病,患此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西医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西医认为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会反复发作,属于免疫系统的病,是机体对外界的反应过于强烈,不能耐受外界变化造成的。西医将过敏性的疾病分得很细,过敏原也越查越多,最后患者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去避免接触那么多的过敏原。
  中医认为过敏类疾病的本质是元气虚。人的机体为什么会对外界的物质变化产生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就在于元气虚弱。关于元气的问题,我打一个有趣的比方:元气就像煤气罐,是随着人的诞生先天带来的一罐煤气。有的人先天拿了一罐很足的气,因此身体好,但又因为这样的人身体好,就不珍惜,就会成天开大火去耗散这些元气,慢慢地就可能造成半百而衰。而有些人天生只拿到半罐煤气,从小身体就不好,但他知道爱惜,经常不开火或者开小火,这些人也可以赖赖唧唧活百年。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必须都要用到元气。我们人之所以能活下来,就是每天调用一点点元气。从中医的角度讲,元气是不可以补的。人肯定是要死的,因为人的元气会有用尽的一天,而元气又补不了。《黄帝内经》讲元气藏于肾,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肾为老大。如果元气有一点点多余,它就会被放在肾里被藏起来,不是紧要关头,轻易是不会动用的。如果元气盈余的比较多,就会藏在奇经八脉中。中国的药学有一句话:“没有一味药可以入奇经八脉。”既然如此,就没有一味药可以补元气。因此我们不要整天想着去补,我们现在不缺营养,缺的只是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经脉不通的时候,补也是补不进去的。那么我们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元气不能通过药物补充,而我们每天都要消耗一点元气,应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三种做法可以对元气有所补充。元气就好像存在银行里的钱,它是可以产生一点点利息的。这点利息的来处就是睡觉、吃饭和不生气(生气会大耗元气)。只有好好睡觉和天天吃饭,而且每天乐观愉快,才能为元气积攒起一点点利息。所以我们要重视睡眠和吃饭,这两件事跟我们的寿命直接相关,而越乐观的人免疫力就越强。
  我把过敏性鼻炎和皮肤病看成一个病,那么人为什么会得过敏性鼻炎或湿疹等皮肤病呢?主要跟日常生活中的三个不良因素相关:
  第一是严重的焦虑。人要是承载了过大的压力、心情郁闷会引发过敏性鼻炎。过去西方人患这种疾病的很多,人们都以为是西方人过于清洁导致,其实不然,我们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已经和西方非常接近了,近年来中国患过敏性鼻炎的人也越来越多,是压力大、焦虑过度所致。焦虑会使得气机壅滞不通,而肺主一身之气,人一焦虑,气就结住,气机郁结在哪里,哪里的皮肤就会出现问题,结在头上就会出现斑秃。如果肺主一身之气的这个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首先就会结在肺的外现——鼻窍的功能上。
  第二是冷饮。中医讲过食冷饮伤肺,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因此有过食冷饮这种不良嗜好的人中,有的人是患过敏性鼻炎,有的人是得皮肤病,比如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这里涉及一个小孩儿的喂养问题。现在的父母喂养小孩儿,总是纵容他们喝冷饮,有一些家长从小孩儿出生不久后就给他们喝凉的东西。西方的小孩儿患这类病的特别多,因为西方小孩儿从来喝东西都是直接从冰箱里取,所以他们易得过敏性鼻炎、皮肤病或者其他湿气重的病。中国的小孩儿慢慢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从小就出现湿疹、长期腹泻、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中国人的体质与西方人不太一样。西方文明来自于“游牧民族”,是一种杀伐文明,迄今为止,西方人吃饭仍然使用刀叉来进行切割,这和他们的医学也很像。由于多食肉类,“鱼生火,肉生痰”,所以他们火热湿的特性很明显,为了散湿散热,西方人多体毛。而中国人自古以“纤维性”的食物为主,使用的是筷子。由于饮食清淡、多食五谷,东方人的皮肤很紧密、细腻。按理说,中国人是不应该那么容易得皮肤病的。但是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西方人太相近了,就会逐渐出现类似的这些问题。
  第三是空调。过度使用空调是导致过敏性鼻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古人住四合院,能“接地气”,随时随地接受天地自然之气。我们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对空调的依赖性过强,长期使用空调必然造成严重后果:首先空调导致空气不畅通,同时它还会损伤皮毛的气机。就我们人体皮和毛的比重来说,皮一定大于毛。皮主收敛,毛主宣发。那么,作为人体来说,收藏一定要大于宣发。我们的皮毛会自主工作:天热时毛孔会宣开,天凉时毛孔则闭合。然而一进入开着空调的房间,人体的毛孔就会闭住,出了空调房,毛孔又要打开来宣散身体里的热量,这样反反复复就会造成毛孔不断开合,长此以往,毛孔的功能就会变弱,最后人体自身皮肤的调节功能逐渐丧失,对自然界的感知、适应能力就会下降,慢慢地形成疾病。另外,如果夏天过分使用空调,使人体不能正常出汗,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夏天如果不能好好出汗,就有可能导致秋天出现咳嗽等一系列的病症,尤其是冬至左右会有重病。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经常说“冬至前后死人多”,这个缘由需要简单了解一些四季养生的知识。春天主生发,但是生发应该缓缓地生发,不能太过迅速。到了夏天的时候,则一定要让整个皮肤的毛孔全部打开,以便人体最大的呼吸系统——皮肤可以充分出汗。夏天将毛孔打开,就像麦子抽穗一样,等于先把仓库腾空,留出空地之后营养物质才能重新藏放进去。等到秋收的季节,营养物质才可以进到肌肤里去,到了冬天也就有东西可藏。如果夏天没有充分出汗,秋收收不进好东西,就好像你收进来的麦子都是瘪壳,到冬天想藏精华的时候,这个“仓库”都是空的,没有东西可藏,等冬至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没有东西可以供应,人就会表现出很虚的症状,甚至会出现猝死。所以冬至的重病往往跟夏天有关,这种认识也是中医的一个独特的见解,中医认为疾病都不能只看当下的问题,要溯源,看看你前三步都做了什么,这就是因果关系。
  这里又一次涉及人该怎么补,如何补的问题。现在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虚,一有病就想补,懂得了四季养生的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治任何病都应该先泄后补。“泄”不是开泄,而是“通”的意思,经脉没有通畅,吃任何东西都补不进去。所以我们不要整天想着吃鱼翅、燕窝去补,还不如先出去跑10圈,让气血都流动起来,使我们的经脉都通畅了,回来吃什么都补。这才是正确的“补”的原则。
  过敏性鼻炎还有一个症状西医很难医治,就是到了冬天的时候不停地打喷嚏。西医一般是让患者吃抗过敏的药,但这类药往往越吃越虚,不见病情好转,而且反复发作。这种疾病在中医里如果把脉、辨证准确,是很容易解决的,三五贴麻黄附子细辛汤就可治好。但目前这三味药没有人敢开,因为很多人认为附子有毒性,细辛也有毒性,而麻黄里含有麻黄碱,有兴奋神经的作用,被所有的运动项目设为兴奋剂范畴,运动员一律禁止服用。所以这种药现在很少被临床应用。细辛在中药里有一句话叫做“细辛不过钱”,字面的意思是细辛的用量不可以超过三克,否则会有危险。其实这是个误解。所谓“细辛不过钱”是指细辛在使用的时候要慎重,用量不能太大,因为细辛的特性为发散的能力特别大。假如一个人的元气很虚,就不能用,以防暴脱。其实,细辛在搜剔肾寒方面很有用,而且很有效,值得好好研究。
  我们要重视打喷嚏的问题,打喷嚏不是件小事。喷嚏从肾来,打喷嚏是肾阳振奋的表现。过敏性鼻炎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是肾在使劲地想把寒邪攻出去的缘故。寒邪散不出去,肾又有一定的能力来攻击这个邪气,就表现为拼命打喷嚏,所以打喷嚏是件好事,是阴阳合利的象,是肾在使劲干活的象,这说明肾还有劲儿。《黄帝内经》里有“阳气合利,满于心,出于鼻,为嚏”,就是说打喷嚏是调肾气上来想把寒邪攻出去。所以如果感冒初期就出现打喷嚏的症状,说明身体尚可;如果连喷嚏都没打就感冒了,说明身体很虚了。但是老打喷嚏也会消耗肾气,所以要用药物帮助肾气去攻除寒邪。
  如果有些药现在很少有医生敢给老百姓开的话,那怎么办呢?除了好好睡觉,好好吃饭,不生气,并改掉食用冷饮、过度使用空调这些不良习惯,情况就会好转。
  我们该怎么提高免疫力呢?古代有个“太乙真人熏脐法”,不妨一试:用乳香、没药、附子、肉桂各等分,再加上小茴香和公丁香,把这些香喷喷的药研成细末,放入瓷瓶中密封,用时将药末填入肚脐中,然后,盖上生姜一块,用艾条熏灼,当出现印堂发热,下达涌泉,四肢微汗为止。这样每星期一次,连续九周,对治疗各种慢性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节 口
本节讲讲口的一些病症。www.wenxuemi.com
  口水多
  口病中最常见的病证是口水多。口水多是胃寒特别重的象。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之胃上口被胃酸侵蚀,则食道不能下咽,下涸作痛,形成胃脘心痛之症。
  口热舌干
  口热舌干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口病。患者感觉嘴里面总是热的,舌头总是干的,这是肾经的病,因为肾经挟舌本。津液为唾,来自舌下,无唾则舌干口热。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液(见五脏与五液的对应关系表),即肝液为眼泪,肺液为鼻涕,脾液为涎(哈喇子、口水),肾液为唾,心液为汗。小孩子只要脾虚就会经常流口水,口水就是脾液。对于一些成人,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常会流口水,这在中医中被认为是湿气特别重的象。
  我们的嘴唇、舌头都应该很润泽才对,润泽靠唾液,肾液上泛为唾,所以唾是由肾液调上来的。我 看 书 斋当嘴巴里边老是热的,舌头老是干的,就是肾液没有调上来的缘故,这属于干燥综合症。
  五脏与五液的对应关系表
  五脏肺肝肾心脾
  五液涕泪唾汗涎
  干燥综合症的表现有六点:①唾液腺分泌过少,固体食物就难以下咽;②舌头不灵活,常会有粘连感,舌头总与嘴巴粘连在一起;③牙齿干枯变黑,我们的牙齿其实也是肾的一个外现,如果肾液调不上来的话,牙齿就不润泽,会变干枯、变黑;④双眼干涩;⑤腮腺炎频发,腮腺在这里就像一个正邪相争的战场,所以有病后腮腺炎会频频发作;⑥阴道干燥。
  造成干燥综合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肾液上不来,但它并不是肾液亏损的象,肾液之所以上不来是因为太阳膀胱经气的虚弱,正是因为膀胱经这个太阳变小了,气不足,故无法把肾液带上来。5Ccc.NET所以这时专门去补肾阴是没有用的,因为肾液并不缺。
  水卦图
  五行中肾为水,我们来看一下水的卦象。
  水的卦象就是上下两个阴爻,中间一个阳爻。水之所以能够流动,全靠中间的那一根阳气,叫真阳。能够藏在水里的火,叫真火。这就是肾火的含义,也是肾阳的含义。
  如果单纯地去补肾阴、去补水,而肾阳动不起来,干燥症就治不好。如果能够从膀胱经气和肾阳这两个角度去救治的话,干燥症就会很快地得以改善。
  口苦
  有些人早上起来就会出现口苦的象,这是胆气上逆所导致。因为胆汁为苦,胆气上逆就会形成口苦。如果口苦咽干目眩,是典型的少阳的病,也就是胆经的病,中医一般会用小柴胡汤来治此病。
  口苦的人经常会唉声叹气,这是胆气被压抑的象,等我们后边讲到胆经的时候重点去分析。胆经被压抑就会造成胆结石等病症。
  口臭
  口臭实际上是胃的腑气上逆,人的消化功能出了问题。
  胃气是以降为和的,就是一定要往下降,如果胃气总是往上壅,腑气上逆的话,就会形成口臭。这是脾胃衰败的一个象。口臭这类病症都是后天之本受到损害所致。
  口甘
  口甘顾名思义,就是口里发甜。这是脾病。
  脾对应的五味为甘,就是甜味。如果脾的输布太过、收敛不住的话,就会上溢到嘴唇、口、舌头等部位,就会出现口甘的症状。
  以上这些病症基本上都与脾、胃、肾、胆有关,像干燥综合症要去寻医问药,有些人总是会问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子是专治××病的啊,这就是不懂中医了。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不是肾病就治肾,脾病就治脾,肾病无唾也可以从膀胱经气化的角度去治,大便秘结也可以从肺气上去治,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所以说,病人要寻医、求医,医生则要先明医理。靠经验治病,有瞎猫碰上死耗子之嫌疑;靠医理治病,才能得医之大法。像口水多这种胃寒的病,按理说,用“附子理中汤+黄连”就会有效;口苦的毛病用柴胡汤就会有效,可是如果不辨证就胡吃,也会出问题。如果元气已经大虚,老用柴胡这些清阳的药调着,会使人越来越虚。所以,一般来讲,中医治病一定要看到人,望闻问切。扁鹊那么高明的医生救虢太子之前还有“三问”呢。所以,我倒建议人们多学学医理和按摩法,药吃错了,可难救,按按揉揉总不会出大错。胃寒的人多按揉中脘穴和多按摩腹部,而且忌冷饮,效果就会很好,胃气不是一天就损掉的,所以每天坚持按揉,胃气也会逐渐地恢复。
第五节 舌头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舌头僵硬、舌抖、咬舌、说错话、爱唠叨等情况,不要忽略了这些细节,都是疾病所致,本节一一作个分析。www.wenxuemi.com
  舌本强,舌本痛
  “舌本强”的意思是舌头很僵硬。如果舌本强或者舌头很痛的话,这与脾经相关,是脾不足造成的。
  舌抖
  如果我们的舌头伸出来后老抖,这是由于中焦脾胃的气不足,然后造成上焦无力,导致心精不足,因为心开窍于舌,所以心精不足则抖,即会出现手抖、腿抖和舌头抖的情况。要治这种病也要从恢复脾胃功能上治。我 看 书 斋
  咬舌
  我们有时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其实也是病症的一个表现。咬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气不足导致。 心气不足则咬舌尖;肝胆气不足咬脸颊的里部,叫“啮颊”。咬嘴唇则是胃气上冲导致,《黄帝内经》里有“阳明气至则咬嘴唇”的说法。
  错语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说错话。有的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可他却一上来就说成了大会结束,这其实是心经精气不足的一个象。心乱了,精气不足,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舌头跟着不听使唤,出现错语。Www.WenXueMi.Com就拿说大会结束的这个人来说,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他是不想开这个会的。西方心理学总爱从错语中去看人的心理病症,而中医一向强调要先治病,后心理。脏腑功能出问题了,心理才会扭曲。
  谵语
  谵语是胃气大伤的病。古语有“实则谵语,虚则郑声”的说法。有的人本来就一句话,没完没了地磨叨,自说自话,叫实则谵语。
  虚则郑声是什么意思呢?《诗经》里有“郑卫声淫”的说法,就是在郑国和卫国这两个地方,诗歌偏淫。淫就是爱情诗特别多。我们都听过邓丽君的歌,哼哼唧唧的,很香软、很虚的声音,郑声就指类似这样的声音。如果人的元气大伤的话,就是虚证,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唠叨
  爱唠叨也是病。唠叨实际上跟心情和生理都有关,人要太寂寞了、缺少关爱,就会唠叨。
  女性中经常唠叨的人比例比较高,唠叨也是一种自动自发的治病方式,因为很多女性需要宣泄。很多老公一听老婆唠叨就会很烦,觉得自己整天累成这样,图的什么呀,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在外打拼。可女人认为男人给女人钱是应该的,因为女性本属阴,就是主收的,她不仅收钱,还要情,没情的话就会觉得什么都没得到。作为男性,听到爱人唠叨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她现在可能处在一个内心很寂寞、缺少关爱的阶段,既然是夫妻,就要多关心妻子身心的问题,帮助她改变这种生活状态。
  人为什么叹息?
  常叹气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了。叹气实际上是跟郁闷有关,人要太郁闷了,心气会被憋住,就需要长出一口气来化解。这种人的整个膈肌打不开,甚至会觉得心脏也有一点不舒服,通过长出一口气可以使自己疏泄一下。在临床上,如果胸口堵的很严重的话,可以用白通汤来医治。
  人为什么打哈欠?
  中医认为打哈欠是阴阳气相牵引所致。人的胃气不舒就会打哈欠。人体通过打哈欠使胃气舒展,这叫做善伸数欠。
第六节 牙
对牙齿的感悟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牙齿的形状来判断它的功用前面的是切齿,用来切割食物。5Ccc.NET后面的是磨牙,用来磨细食物。两边的犬齿是用来撕肉的,我们人类的犬齿基本上已经退化了。
  通过对牙齿形状的了解,我们应该对人类的饮食结构有所感悟。就我们所应该吃的食物来说,不同食物的摄入量是有一定比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强调以吃纤维性的食物为主,这是有道理的。5ccc.net我们的犬齿数量很少,而且已经退化了,所以人需要摄入的肉类食物就不要过多。
  牙病
  中医认为,上齿与胃经有关,胃经入上齿中;下齿与大肠经有关,大肠经入下齿中所以上下牙痛分别是不同的病所引起。
  医治上齿的疼痛,就要扎胃经上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内庭穴等。要是下齿痛,就要扎大肠经上的穴位,比如最常见的是扎合谷穴。
  取穴合谷
  ◆何为“同身寸”?
  合谷的位置如何取穴?中医里采取的是“同身寸”的方法。www.wenxuemi.com“同身寸”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寸和自己的尺。“同身寸”有两种取法,每个人的寸可以是指大拇指横纹的这一段距离,也可以是指人的中指弯曲过来以后第二指节的长度。尺是指从肘部到腕部的距离为一尺。人与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所以寸尺也就不尽相同。
  ◆合谷穴的位置
  合谷穴的取法为,把大拇指的横纹处卡在手的虎口横纹处,然后往下一压,如果有酸麻胀痛的感觉,那个地方就为合谷穴。
  如果人下牙疼痛的话,可以使劲地掐住合谷穴,有止痛效果,因为合谷穴是位于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
  ◆让灵魂跟上脚步
  我们顺便说一个中医扎针的话外题。有一些技艺超群的针灸师,他们扎针并非一定要直接扎在穴位上。对于一些气血特别虚的人来说,他的气血根本就过不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扎针的高手就会等候气的来到,俗称“候气”。比如说治病时要扎合谷穴,但他们会根据气血的运行情况扎在上合谷或者是下合谷的位置,而不是正好扎在合谷穴上。
  在登山中,一些有经验的向导常会适时地让大家停下来休息,他们会说这是“让灵魂跟上脚步”,听着很有意思,但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在生活当中也常要这样去做,人不能总让自己的身体冲在前面,要学会让自己的气和灵魂一点一点跟上来,让我们的身心与灵魂合为一体,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
第七节 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我 看 书 斋《黄帝内经》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心开窍于耳。那么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其实,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强调心火和肾虚都会导致耳朵的一些疾病的发生。
  耳朵的经脉循行
  走耳朵的最重要的经脉有两条:一条是三焦经,另一条是胆经。
  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意为耳朵后边、耳朵前面和耳朵里边都是有三焦经经过。
  我们知道,人体的整个体腔中有五脏六腑,这些脏腑器官不是孤零零地悬在那里,一定要有个东西将它们连缀起来,三焦经就是连缀五脏六腑的这个系挂、这个网膜,所以三焦经是一定要通畅的。如果三焦经不通,出现了病症的话,那它首先就会影响到耳朵。
  手少阳三焦经示意图
  胆经有一条支脉,也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最后再走到外眼角的太阳穴。所以,如果胆经出了问题也会出现耳朵的疾病。
  而肾开窍于耳,所以耳内的疾患与肾气衰败也有关系。
  耳鸣与耳聋
  耳朵的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耳鸣,另一种是耳聋。在中医里,三焦经和胆经都是少阳,少阳是阴阳交通的枢纽,阴阳交通不利,就会出现耳病,所以耳朵也属少阳,有生发之象,那么像耳鸣这样的病症就肯定跟阳气有关。《黄帝内经》里对耳鸣的说法是“耳聋浑浑淳淳”,意思是耳鸣的时候耳朵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最主要的有两个象,要么如蝉鸣,要么轰轰响。5Ccc.NET蝉鸣就是像知了叫一样,这是大虚之证,主要是因为肾精不足;轰轰响就像耳朵里成天火车隆隆开过,这是实证,主要是三焦不通,是内部火太重造成的。
  耳朵的病还跟胃气虚有关,有胃病的人要防耳病。为什么胃不好耳朵也会出现问题呢?《黄帝内经》里有:“胃中空虚则宗脉虚”,“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是许多经脉所经过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的饮食节律不好,通常就会得胃病,胃气不足,水谷精微就不能转变成正常的营养,那人体的经脉就得不到滋养,血脉都空虚了,耳朵自然会出问题。
  得耳聋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有一种我们应该留意:生气会造成耳朵的“暴聋”,就是突然的耳聋。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人一生气,不是这儿堵了,就是那儿憋了,比如有的女性一生气月经立马闭住。甚至有些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也会出现暴聋,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脾气特别急躁,极易发怒。人一生气,整个三焦都会受阻,耳朵这个孔窍的气机就容易被闭住,于是就出现耳聋的症状。现在还有一些人工作压力太大,精神随时处于紧张状态,极易产生焦虑、心情压抑,这都会导致人体经脉出现不通畅的情况,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出耳朵的疾病。所以,生气对人身体的损害可以说无处不在,没事儿千万别瞎生气,生气的最后结果是导致自己苦不堪言。我 看 书 斋
  耳鸣在临床上不太好治,难点在于这关系到肾精的问题,而肾精亏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也就是说,治疗耳鸣应该去补肾精、补元气,但这不是短时间能补得起来的,你消耗了多久,就得用多长的时间去弥补,花费的时间会很长。
  还有一个问题也会导致耳病,就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乱服药的情况。“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是有偏性的,如果不明白它的机理就乱服用的话,也会造成耳朵的损伤。
  所有的药之所以会产生作用,不管中药西药,都是通过一个步骤来调动元气,真正治病的不是药,是元气,而药不是元气。人不是吃了药就补了元气,就可治病,而是通过药来调动元气,让元气发挥作用来恢复脏腑的功能,所以只有当元气充足了才有可能恢复脏腑功能。这个基本道理清晰了,用药才能有把握。
  所以,药实际上都有调元气的作用。如果吃药不当,首先损伤的是肝肾,因为肝肾同源;而一旦损伤了肝肾,就有可能造成耳朵的损伤。而且一旦出现耳病,如果在三个月内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的话,以后就会越来越难治。这一点是目前中西医对耳病的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