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平天国风云录

_4 linjiadayuan (当代)
  三人对说:“遵也”。
  
  天兄说:“兄弟不可逞高,不用赶紧,自然畀尔等有个天日。进退一句,万言皆总各要灵变,根底不可被人识破,讲话要关前顾后也”。
  
  三人对说:“遵命”。
  5、内部争权(3)
  
  冯云山最初到紫荆山,是在曾玉珍家的教里教书,并通过曾玉珍家的关系,通过他认识杨秀清,而后再认识萧朝贵。这期间冯云山吸收的第一批忠实信徒除曾玉珍外,还有曾开文、曾开锦、曾开斌、曾澐正、曾玉景、曾观澜、卢六等。
  
  曾玉珍、曾玉景、曾玉瑢三兄弟是其中的骨干分子。洪秀全领头砸甘王庙,这些人是积极的追随者。
  
  但是自从天父、天兄下凡以后,他们就逐渐淡出拜上帝会权力圈,销声匿迹。最早接受拜上帝教的曾玉珍没有参加金田起义,三弟曾玉瑢虽说从征,但是行至大湟江江口墟,就打道回府,曾玉珍的叔叔曾开锦、同族兄弟曾玉珩传说随军从征到了金陵,但却没见到封重要职位,一直默默无闻。
  
  倒是曾家家族后来出现一个著名的人物,叫曾天养。曾天养加入拜上帝教已经五十多岁,金田起义的时候大概快六十岁了,在当时,六十岁以上已经算是长命之人,而曾天养以年老之身,成为曾家在拜上帝教中的唯一骨干,后来,还凭借自己的骁勇善战,威震敌胆。
  
  曾家作为拜上帝会的前期会员,也是冯云山的嫡系力量,被驱除出领导层当然源出于政治斗争。
  
  事情的起因是一件小事。
  
  曾玉珍的二弟曾玉景,和教徒黎添宽之间发生了矛盾,两人争吵并闹着要去见官。本来这只是一见家事,毕竟同为拜上帝教教众,有矛盾找教主解决或教中公议即可。不该的是曾玉景找了大冲的团练首领曾玉琚,曾玉琚早就对拜上帝教在大冲的势力不满,借题发挥,把黎添宽抓起来,进行凌辱。
  
  此事自然惊动天兄,就连洪秀全也大为愤慨。经萧朝贵代言天兄下凡,把曾玉景斥责了一番。因为是代言天兄下凡,说话就有了绝对权威,把个曾玉景搞得灰溜熘的,在教中无法抬头。曾氏家族也受到牵累,被天兄一棒子打翻,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曾玉景的结局比较惨,参加金田起义到永安城以后,因回桂平县接眷属,被官府知道消息后,将其全家捕杀。
  
  萧朝贵这么做,无异于卸掉了冯云山的一条肩膀。
  
  洪秀全的嫡系王家家族一失势,冯云山的嫡系又被扫除,两人几成光杆司令,凡事都是天父天兄说了算。
  其实政治斗争就是如此的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到关键时刻,连夫妻关系、兄妹关系都得舍弃。
  
  自杨宣娇被洪秀全认为“义妹”后,在排英雄座次时也水涨船高,成为上帝六女,并改姓为洪,叫了洪宣娇,萧朝贵作为她的丈夫,只得了一个帝婿的头衔。这位“天妹”也会“降僮”术,加之性情机敏,对拜上帝教前期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否则洪秀全也不会认其为“天妹”。在冯云山传教时期,紫荆山地区流行一句话,叫“男学冯云山,女学杨宣娇”。
  
  前面说过,杨宣娇的夫妻关系并不好,原因在于她有棱有角,相当强势。现在见丈夫以“天兄”名义下凡对人指手划脚,打这个拉那个。对别人也就罢了,还教训她遵守妇道,说这说那。杨宣娇很不服气,根本不听天兄的指示。
  
  萧朝贵贵为天兄,却摆不平夫妻关系,难免气急败坏,先以天兄的身份下凡教导杨云娇说:“你是我的同胞妹妹,要好好修炼,替天上的上帝爷爷争光,”又下凡叮嘱洪秀全,叫他好生管束天妹杨云娇。
  
  这样的把戏杨宣娇早就见透,见怪不怪,倒是教主哥哥的面子还得给,洪秀全一说之下稍有收敛,时间一久也就却依然故我,夫妻一吵架,脾气就上来了,不管你天兄正在下凡还是与人谈论教中大事,拿着条木棍把萧朝贵到处追打,闹得天兄面子尽失。
  
  天兄的圣旨失效,萧朝贵只得找天父杨秀清诉苦。杨秀清不仅是杨宣娇的哥哥,还可代天父教训女儿,名正言顺。
  
  杨秀清也感不妙,天兄与天父配合默契,轮流下凡,早已经是政治同盟。杨宣娇虽为妹妹,但如此骄横,天兄威权必受影响,天兄不存,天父焉在?
  
  于是杨秀清在平隘山托言天父下凡,把杨宣娇狠狠的教训了一通,并发布命令:今后乱言乱讲,不守妇道,即任由萧朝贵责打。
  
  拜上帝教家法残酷,稍有违反,即遭仗打,杨宣娇早已见惯被打的皮开肉绽的惨状。她心里非常清楚,之后不再有人给她留情。之前,别人还可看上帝娇女面子,把她对抗天兄看作家庭吵闹,现在天父下凡责备,谁敢违抗。
  
  强权就是最好的药方,一下子医好了杨宣娇的争权之心。自此之后,杨宣娇变的沉默寡言,也很少参与拜上帝教的重大活动。
  
  不久,那句著名的“男学冯云山,女学杨宣娇”的名句被“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所代替。据说这胡九妹是胡以晃的妹妹,也有说是卢贤跋的妻子,不知二者有何联系,更有说被洪秀全收为妃子的,也不知道是否同一个人。
  
  还算杨宣娇有两个好兄弟,命运不会太悲惨,只是成为普通妇女,没有出现在以后的风云人物里。
  而其他妇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比如这个胡九妹,她们大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因为洪秀全客居广西,老婆赖氏在老家花县,身边缺乏照顾之人,而教主身份显贵,又为未来真主,拜上帝教会众欲深相交结,纷纷献女献妹。
  
  洪秀全取其美貌年轻者多人,作为侍儿,日侍左右,夜则陪寝。
  
  洪秀全性格素来躁急,冯云山作为他最亲密的兄弟,一言不合,尚且大怒而去,何况平常教众。
  更不幸的是这些女教众成为他的侍妾,日夕与他相处。
  
  诸女出身乡间,自然与知书识礼的洪秀全没有共同语言,侍侯洪秀全的时候也难免有照顾不周。每当这时,洪秀全则会大怒,轻者怒语痛斥,重者鞭笞杖责数百,把那些美貌娇娃打的死去活来。
  
  大概洪秀全是个虐待狂,这也有史实可考,洪秀全之妻赖氏为续弦,正妻已经死亡,估计就是无法忍受他的整天神神道道被虐待致死,萧朝贵借天兄下凡接洪秀全上天与高天之妻相会,会的就是原妻。
  
  洪秀全打老婆的手段也是出名的,教内高层都有所知,所以,当洪秀全在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回广东找冯云山时,天兄即醇醇告诫“不可打死也”。
  
  在那个夫权社会,打打老婆也是常事,但连别人也害怕他把老婆打死,那就不正常了。
  
  拜上帝教众把女儿、兄妹送给洪秀全,无非是提前做做皇亲国戚,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却不想是把女子送进了地狱,每天饱受身体与性的折磨。
  
  数月下来,几乎每个侍儿都尝遍了洪秀全的虐待,婉转号叫、惨呼哭泣之声闻于墙外,甚至甚至无法忍受,乘机逃跑的。此时的洪秀全的“行宫”坐落在寻常百姓家,条件最好的也就是韦昌辉的地主宅院,可不像后来的深宫禁地,外人不闻。
  
  凡听到惨呼、号叫之声者,口虽不敢言语,私下却在传播。有女子献洪秀全者心中无不恻隐,议论纷纷。
  
  估计杨秀清、萧朝贵都听到了这种议论,不敢轻心。这些女子都是拜上帝教高层的亲属,有胡以晃之妹胡九妹,石达开之姐石汀兰、杨秀清之妹等。
  
  这时的天父天兄还不敢对教主大动干戈,互相利用的政治联盟已经牢不可破,所以只是相继下凡对洪秀全进行劝戒一番外,重要的就是惩戒那些侍儿。
  
  天父施出了杀手锏,对诸女子进行一翻恐吓,声称天父有权杀人,如果再不服侍好教主,当即斩首。又对为首要逃跑的即予杖责,打了几十大板,其余性情倔强的嫔妃被拖了出来,每人鞭挞二十。
  
  大庭广众之下,天父大发威风,把这些女子打的服服帖帖,再受到虐待也只是忍气吞声,自怨命苦。
  
  可惜了那些水灵灵的少女,成为政治中争权夺利的工具,从此不再光鲜,人人行尸走肉,仅仅是洪秀全的一个玩物而已。
  
  第五章 团营
  
  第一节 团营前的形势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道光三十年。
    
  道光二十九年下半年,拜上帝教已经发展到兵强马壮,形成了以紫荆山为中心的辐射地带。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坐镇紫荆山,各地分会首领计有:金田韦昌辉,贵县石达开,龙山矿工秦日纲,象州谭要、何震川,平南胡以晃,武宣曾水源,陆川赖九,博白黄文金,广东信宜凌十八兄弟等,他们或以族望,或以才情,或以勤劳,在拜上帝教中脱颖而出,成为核心力量。
  
  这前后加入拜上帝会的还有陈承溶、蒙得恩等重要人物。
  
  这些高层人物,平时与闻最高机密,早就听熟悉了洪秀全为“上帝次子,是天父所遣下凡为天王”的神话,也对洪秀全想成为皇帝的大志心知肚明,决心跟随洪教主大做一番事业。
  
  做大事业,当然需要待机而发。而形势的发展,完全朝向有利于举义的方向。
  
  当时的广西,地瘠人多,土地大多为豪强兼并,老百姓本就生活贫困,却不想这几年上天也不作美,不是旱灾就是水灾,闹的年年收成不佳,一年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交纳地主的租税。普通百姓真是衣食无着,生活艰难,无以聊生,只得结群为盗。
  
  
  如果朝廷处置得当,剿灭得计,还可拯救时局。可惜的是,朝廷大员上至军机处大学士,下至地方官员,唯知在道光皇帝面前粉饰太平,争相取宠。
  
  大清朝廷的一项举措使广西山区的形势迅速恶化起来。
  
  这项政策可称为“裁兵政策”。自鸦片战争后,朝廷国库空虚,为减少军费,只得大肆裁减兵员。依照编制,广西全省保留的兵额只有柳州、桂林及左、右江二镇,计绿营二万三千人,而实际这数字是大大夸张,绿营向以吃空额闻名,估计实际兵员才万多人。
  
  “裁兵政策”导致二个直接后果,一是这些被裁减的兵员生活无着,无以生计,有的沦为无业游民,如广东揭阳人林凤祥,曾经参加鸦片战争,被裁撤后只得留居住桂平白沙,靠为人帮佣度日。有的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为祸乡里。
  
  为应对英国侵略者的入侵,广西一带曾招募大量不在兵员编制内的练勇,人数无法估计,当不在少数。这批人经战争的洗礼,做起盗贼来也有章有法,战斗力丝毫不下于清庭的正规军绿营。
  
  二是防守的兵力薄弱,广西全省地方数千里,是一个山峦林瘴遍布、汉壮瑶苗丛杂的复杂之地,军事要地极多,需要分汛防守,这样兵力分散之下,重要关隘才驻军数百,少者才一二个人。平常年代还则罢了,老百姓安居乐业,驻军不过是个幌子,借以威胁那些安份守纪的人民。可当此动乱年头,各出关隘如同虚设,任由盗匪来往,更有盗匪一家的,共相沟通,共分贼赃的。
形势的糜烂还根源于官场的腐败,官场上下因循守旧,省道府县以保官为能事,下层则鱼肉百姓、营私舞弊,盘剥渔利,无所不至。
  自道光廿五年起,雷再浩、李沅发、任文炳、李观保、大头羊、大鲤鱼、张嘉祥、颜品瑶等相继起义,或呼啸数省,攻城略地,杀官劫饷,或啸聚山林,兵来辄走,兵走复来,官府应接不暇,无计可施。
  
  广西巡抚郑祖琛,历经官场四十余年,自然深得做官秘诀。他刻意粉饰太平,把广西描绘的一片世外桃源,平静无事。
  
  郑祖琛又以“佛子”自诩,每逢决囚,必为囚犯“经醮祈福”,或将行决之犯擅行释回。提督闵正凤颇通文墨,以儒将自居,而对于军事则是外行。
  
  上行下效,由这样二人负责广西民政、军事,捕盗的形势可想而知。整个广西兵力怯弱,军械败劣,防务废弛,连总兵、副将等朝廷军事大员,也对兵事忌讳若深。
  
  可以说,广西简直是盗匪的天堂。天地会乘这良好的机会,在各地大力发展,山堂蜂拥遍布,势力侵入每个角落。在邻省起义者一逢镇压,也动辄拥众入桂,横行乡间。数年间烽火遍广西,战乱满三桂。
  
  当地人民称广东来的义军为广马,广西本地造反者则为土马,除这两大群外,还有以小艇横行水面的号为“艇军”,各者彼此呼应,此伏彼起。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把广西搞的一团乌烟瘴气。
  
  既然府库枯竭无法招募士卒,各地乡绅为了自保,在各乡自行出资,组织团练。团首一般由地主乡绅担任,既然由私人出资,团练就成为私人的力量,富者往往恃之欺凌百姓,鱼肉乡里,百姓深受其害,其为祸甚于盗贼。
  
  另外,在广西各地,“来”“土”之争剧烈,械斗成风。
  
  在这种形势下,洪秀全等人命令拜上帝教徒不得参与各派,“凡拜上帝者团聚一处,同食同衣,违例者即逐出教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教徒的利益,他们联合在一起,共同防卫对付他们的敌人。但这样一来,避难者也纷至沓来,不仅有来自蒙难的村庄,也有被击败的散兵游勇,更有屡经欺凌的穷苦百姓。这样,在广西山区的广大农村里就形成了几股力量并存的局面,地主武装是一股,拜上帝教是一股,盗贼是一股,各方都不买帐,特别是地主、乡绅,他们与拜上帝教徒同住一个村落,害怕拜上帝教的力量强大起来,对他们构成威胁,矛盾自然不可避免。正如《李秀成自述》所说,“双方各自争气,各逞自强。”
  2、与团练之战
  
  拜上帝教与团练的最早矛盾可追溯到冯云山被捕,即与石人村的王作新的冲突。其后,教众一度隐忍压制,但自天父天兄相继下凡后,教众声势复盛,又聚众四出,捣毁各地神庙、社坛,争斗愈烈。
  
  据记载,团练与教众的面对面冲突最早起于贵县。
  
  贵县是拜上帝教最早的发源地,又有教主表亲王维正、“石相公”石达开等主持工作,礼拜开展的有声有色,各方面皆居各地榜首。
  
  此举为团首大忌,自然对拜上帝教多方打击,石达开也年轻气胜,冲突难以避免。
  
  道光二十九年八月,贵县赐谷一带的教众王为正、吉能胜被团练所捕,送到了贵县监狱里。王为正,为王维正家族的人,也就是洪秀全的表亲,入拜上帝教最久,深得教众之心,闻其下狱,教内群情汹汹,有人提议,要尽起贵县教众与团练争夺。
  
  恰逢洪秀全、冯云山住在贵县石达开家里。拜上帝为洪、冯二人首创,自然不想沦落为天父天兄的附庸,二人思谋离开紫荆山另组班底,意图摆脱杨秀清、萧朝贵的控制,而石达开威望素著,贵县又是开创基业之地,正是合适的人选与地点。
  
  那知道贵县也不平静,来土之争最烈,团练与教众形同水火。此时又发生如此事件,洪秀全大愤。以洪之性格之火烈,当然也是要乘机发动,率领教众与团练决一死战。
  
  死战不要紧,姑且不论胜败如何,关键是没有天父天兄的批准,此举肯定不通。
  
  对于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早有所忌,石达开自成一派势力,又与赐谷王氏一族关系良好,二者如能结合,又得洪秀全、冯云山支持,真是心腹之患。
  
  消息传到紫荆山,杨秀清、萧朝贵心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者可借口令洪秀全回归,忧者是举义时机未到,轻举妄动,必为官府瞩目。
  
  这日晚,天兄在平隘山下凡,借口贵县会众不信真道,乱语传扬,进行斥责,并诫以隐忍。次日,命韦昌辉带教众前往迎接洪秀全、冯云山回来,又令传语石达开送回。韦昌辉最善察颜观色,早已成为天兄的打手,寄予腹心,用来抗衡洪、冯、石等人。韦昌辉一到贵县,不待宣完天兄圣旨,即一拥而上,把洪秀全、冯云山扶上马匹,带回紫荆山。
  
  洪秀全等身不由己,昏昏沉沉的上路,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这下可好,正犯天兄圣旨。天兄为“胞弟”设想的非常周到,要其于三更时出发,大概下午时即可返回平隘山。
  
  也是不巧,这次在路,洪秀全等遇到盗贼,受到小小的惊吓。正好,天兄借机雨风,怒责跟随洪秀全的扈从,每人打了二十大棒,连带“胞弟”也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通。
  
  天兄雄威之下,作为弟弟的洪秀全只得连声诺诺。只是苦了那被捕的王为正、吉能胜,关在牢中受苦。
  
  还算萧朝贵有点良心,或者看在洪秀全的面子上,下令会众以“科炭”敛钱相救,重效冯云山故事,结局如何不得而知。
  
  平心而论,萧朝贵还算理智。
  
  如以洪秀全的无谋而轻动,巴不得早日黄袍加身。当时教中会众包括洪秀全都认为既托天命,自然为真命之主,一心急于起事,极少有人想到这穿黄袍的时间是否久长。王家家族也还雄心不死,自上次到平隘山找天兄天父希望批准洪秀全早正大位被拒绝后,又多次私下向洪秀全进言,劝其早登大位,洪秀全口虽不言而心颇然之。
  幸得萧朝贵以天兄身份时时诫以静处待时,又召王玉琇,且勉且诫以镇静,事情方告一段落。
  
  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3、与团练之战(2)
  
  
  贵县六团村有一团首周凤鸣,借团练势力欺凌上帝会众周凤善。这二人至少为同族兄弟,否则名字不会这么相近,但周凤鸣为富豪,周凤善为贫民,分为两个阵营也属正常。也有一说,这周凤鸣为石达开的舅舅,素常对石达开不满。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是两种势力在同一地域的矛盾表现。
  
  石达开大概忍耐已久,或者对周凤鸣的仗势欺人早已不满,乘机联合赐谷王家带会众前去援助,一战之下,即把团练打的落花流水,周凤鸣本人逃匿而去,老巢被烧毁。按照史书的说法是“大胜之”。
  
  贵县教众早已经憋了一肚子气,胜利之下,锐气正盛,准备乘胜追击,大破其他团练势力。
  
  这样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当然再次引起一贯要求“隐忍”的萧朝贵的关注。
  
  当时洪秀全正在金田村“深藏”,这也是根据萧朝贵的意思,起义即将进行,为防清妖发觉,洪秀全到处“避吉”,其行踪只有杨秀清、萧朝贵等几个高层人物可知。这样的“避吉”自然是为了隔离教主与教众的直接接触,把洪秀全架空。既然是天兄的旨意,洪秀全也是无法,一直深藏韦昌辉的大宅院里,安心的过起了侍儿成群的幸福生活。
  
  天兄不待与教主商量,即在平隘山发布命令,要求贵县教众见好就收,暂时“班师休息”。当时拜上帝教虽还未发动起义,但在日常斗争中经常使用军事术语,“班师休息” 意即命令撤军。估计此事教内有不同意见,只有一贯跟随萧朝贵的韦昌辉连声附和。石达开也坚决不同意班师。
  
  于是天兄命韦昌辉差人唤石达开、黄玉绣等到来,传达班师指示。
  
  天兄之令不得不到,石达开先派同族兄弟石镇仑与教内兄弟叶享才、黄志忠等人先去聆听旨意。
  
  贵县教众自来自成一个系统,石镇仑与叶享才等对萧朝贵不大买帐,只遵石达开命令。所以大力陈说不可班师的理由,大概言语中有所辩驳。天兄乘机下凡教训,又对后到的石达开、王玉绣大发了一顿脾气,按照《天兄圣旨》的说法是:天兄厉声道,“据朕子爷在高天看来,都无些指甲事情,尔等何竟毫无胆识也?”
  
  在天兄看来如此小事,但对于贵县教众却是大事。石达开年轻气盛,并不屈服,也不畏惧,仍然支持己见,王玉绣也说不可班师。二人附和之下,天兄也不敢勉强。
  
  这大概是拜上帝教中唯一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天兄的违逆。石达开家族庞大,本人名声遐迩,萧朝贵不敢下手。而王玉绣虽然为洪秀全亲戚一族,已成死老虎,天兄后来借口在贵县有人帮妖,予以再次打击,沦为普通教众。
  
  天兄与石达开的争论,属于“神”与人的争论,旁人自无调解权,上帝次子洪秀全只得亲自出马,赶到贵县,处分此事。几天以后,天兄也再次下凡,叫叶享才回去,“转谕达开宽草、放胆,不好信人挑唆也。”表示温言安慰。
  
  教主亲自劝告,天兄放下了架子。石达开见好就收,争论之事不了了之。只是,以后天兄再也不敢对石达开颐指气使,连天父也对其客客气气。毕竟,以石家实力,天父天兄也很难撼动他的根基。
  
  这次的与团练之战无果而终,而另一次战斗却大长拜上帝教的威风,连正在广东的洪仁玕也被惊动。
  道光三十年八月十三日,白沙村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械斗,事情起因于林凤祥。前文说到,林凤祥本是一个练勇,自被裁撤后成为无业游民,在白沙一带替人帮佣或者替人放牧,村民李得胜的耕牛就寄养于林凤祥家,岭尾村外贼向林凤祥勒索银钱不得,到他家牵了牛。林凤祥于当即带几个兄弟前去夺回,随后发生冲突。
  
  正在龙山矿工里传教的秦日纲闻讯率众前来助战。秦日纲也曾做过乡勇,与林凤祥可能早就认识。他于押解冯云山回原籍的路上被感化,加入拜上帝教,并在金田村避过风头后被指派回龙山银矿,重操旧业,做起了一个挖矿工人。秦日纲的到来,使石达开得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其它各地的拜上帝会的工作,而龙山,也就成了秦日纲的“山头”, 经过三年来的发展,拜上帝教教徒已经发展到二三千人,在贵县,势力与规模仅仅次于石达开本部。
  矿工和农民不同,他们组织性强,能吃苦,又因为没有土地、房产,不怕抄家、迁徙,秦日纲在矿工中有不低的威望,又当过乡勇,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军事经验。一战之下,教徒们以少胜多,据说说以一百八十余人追击当地“土人”数千家,赶的他们纷纷逃匿,闭门不出,又打败各村的团练军,夺取对方之红粉、大炮等许多军事物资。
  
  此战虽然不免夸张,但从远在广东花县的洪仁玕很快知道这个故事并通过韩山文把它写在《太平天国起义记》里不难看出,此役影响巨大,大涨了拜上帝会的士气,为金田起义开了个漂亮的头。
  
  这一仗后,原本在上帝会中名不见经传的林凤祥脱颖而出,成了骨干。而原本勉强排入骨干行列的秦日纲,一跃而起,越过鹏化山的教首胡以晃,向石达开等人靠近。
  4、与团练之战(3)
  
  与官府团练的冲突也在各地发生,如广东的高州。
  
  自凌十八在胡以晃的介绍下加入拜上帝教后,回到高州,即开始大力传教,吸收了大量贫苦农民参加。
  
  与广西的秘密传教不同,凌十八的方法公开而直接。他公然提出“生同生,死同死,有饭同食、有功同酬”的口号,把教众聚集在一起吃饭学武,演练兵法。
  
  为了解决拜上帝会的经费不足,凌十八一方面破釜沉舟,出卖家产,涓滴交公。另一方面向财主征钱要粮,劫富济贫。
  
  此举大违大清法律,地方官府势必干涉。
  
  道光三十年(1850)三月,信宜知县宫步霄派差役抓走凌十八的弟弟凌二十四,企图与团练设计诱捕凌十八。
  
  但凌十八并没有上当。宫步霄事不成功,只好抓去教徒邱贤参、欧品庄等人。
  
  拜上帝教众愤怒之下,聚众抢回。
  
  事情进一步升级,宫步霄绝不罢休,筹响募兵,亲自率队前往“征剿”,前来镇压拜上帝会,期间又相继抓走拜上帝教教众多人。
  
  凌十八不敢自专,即派人赴紫荆山洪秀全处乞请方略,洪秀全也不敢做主,问于天兄,萧朝贵仍以科炭为辞,指示高州兄弟“忍耐先,让人三尺”。
  
  事实上,形势也已经不容按照天兄的指示方略走,七月十三日,宫步霄率乡团把凌十八居住的燕古村团团围住。
  
  凌十八也集众数百人,立营盘,造兵器,进行对抗。
  
  十八日,乡团袭击燕古村,凌十八初战失利,即退回大寮,后退到莲塘。练勇便分四营包围凌军。凌十八奋起反攻,连夜进攻余士侦屯营的梅子岭和孔传东屯营的大岭岗,把余士侦杀死,县绅孔传东重伤。
  
  二十六日,宫步霄又重赏乡勇谭超拨、彭肇昌数百人继续围攻。凌十八便派一批部兄去应募,加入谭、彭的丁勇,作里应外合,把练勇引入埋伏圈,大败练勇,把谭超拨杀死,练勇死者数十人。宫步霄只好立即退兵回城,后被清政府撤职。凌十八又重踞大寮,继续进行活动。
  
  不久,从广西拜上帝教总部传来“团营”的命令,凌十八率众前往。
  
  与凌十八的胜利相比,各地的拜上帝教徒在与官府冲突中多有吃亏的。道光三十年(1850)二月,贵县有五位拜上帝教兄弟被团练捉去,关进了官府的大牢。一个名叫李炳章的人还把胡以晃告到了官府。
  
  为了保护拜上帝教会众的利益,或者说避免被各个击破的命运。把各地的会众集中在一起,已经成为拜上帝教无可选择的道路,这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萧朝贵虽然不识字,但也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起义的各种准备其实一直紧锣密鼓之中。
  
  韦昌辉的韦家大院里日日鹅声大作,借鹅叫的声音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贵县的石达开,象州的谭要等俱开炉铸铁,秘密制造武器。又遣使分谕各地会众,售田宅,造器械,准备赴金田聚义,号为“团方”,团方又称“团营”,有团圆的意思,是叫教徒聚集一起,同食同住,以抵御团练的进攻。
  
  起义的舆论工作已经就绪,天父天兄相继下凡,乡间到处流传着“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的童谶。洪秀全是真命天子,为民作主的符命在拜上帝教中悄然传达。
  
  人为的神话宣传多了,不仅别人相信,连自己也深信不疑,洪秀全自视天命所归,迫不及待的穿起了黄袍,会众抱着朝圣朝主的虔诚前来朝见,纷纷献上自己的全部财产,以充起义的经费。
  
  天父天兄的旨意也得到了验证。前年,天父有言,说将遣大灾于世,人将瘟疫,宜信者得救。今年果然瘟疫大作,紫荆山附近各乡疾病流传,乡民相继病亡。而拜上帝教徒却少有死亡。
  
  原因当然不大可能是上帝的保佑,而是因为洪秀全略通医理。据说,韦昌辉的老婆曾经得病,久治不愈,而洪秀全前亲往诊治理,一贴而愈,连韦昌辉也惊为天人,对其“上天受命”“上帝次子”之说深信不疑。
  
  洪秀全带领会众习医道的李俊昌、何潮元等人在教徒中悉心防诊,所以拜上帝会群居的一带教徒得病者最少。紫荆山人多迷信,得病一般以为是鬼神附体,而洪秀全等一药而愈,四乡村民,都以之为能驱鬼逐怪,降妖除魔,无不信服。
  
  一切具备,只欠东风。
  
  这东风就是等“妖对妖相杀尽惫”,拜上帝教再乘机而起。这二妖指的是清军与天地会,拜上帝教一向称清兵、团练等都为妖,而天地会山堂林立,堂设香堂,拜祖师,尊邪神,也被拜上帝教看作妖邪。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湖南天地会首领李沅发聚众起义,攻陷湖南新宁县城,斩知县万鼎恩,广东广西两地天地会会众起兵响应,两省震动。清庭派兵围剿,李沅发不利后走入广西。其时,双方正在广西大战。
  
  拜上帝教等待的就是这两败俱伤之时。
  5、金田团营
  
  道光三十年(1850)一开春,就似乎预示着这一年的不平静。
  
  正月十四日,六十九岁的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之前的十二月,孝和皇太后驾崩。孝和皇太后仅仅比道光大五岁,也并非道光的生母,但母子情深,孝和皇太后的驾崩,对于纯孝的道光帝是一大打击。再加上年龄已大、国事繁杂,也一下子生病驾崩了。一时,国家连有两个大丧,国人皆以为不祥,民间传言,国有大难,遭逢刀兵。接下来的日子似乎验证了这个传言,太平天国的起义把这国家的大难推向极至。
  
  道光驾崩后,他的第四子、年仅二十岁的奕宁继承大位,史称文宗,年号咸丰,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道光帝遗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家内忧外患,各地会党起义不断。
  
  咸丰可算清朝历史上的苦命皇帝,在位十一年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咸丰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最后竟然病死热河行宫。
  
  但初登宝座的信奉还不知道局势糜烂如此,更不知道在南方有一个拜上帝教崛起,与他争夺天下,成为一生最大的敌手。抱着重整山河的愿望,在他刚刚即位不久,即任命师傅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准备师生联手,大干一场。
  
  确实,这时候的拜上帝教还处在水下状态,至少咸丰皇帝是闻所未闻。
  
  他把军事方面的重要力量用在剿灭天地会方面,
  
  二月十日,距离咸丰登基仅仅十多天,清廷就分布命令,以李沅发“纵横湘桂,所在莫能御”的罪名革除了湖南提督英俊的职务,以四川提督向荣担任湖南提督,负责湘桂之间的军事。
  
  “清妖”与会妖之间的决斗,令洪秀全异常惊喜。正在到处“避吉”的洪秀全当即写下了一首述志诗,诗云:
  
  近世妖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启英雄。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高风。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在此诗中,洪秀全指出天地会四起,正是天启英雄之秋,他要取太祖朱元璋咏菊诗故智,任天地会与清军相斗至两败俱伤时,他才崛起,到时澄清天下自是易事。汉高祖刘邦曾置酒高歌大风,以庆风起云飞大业成功之盛,他表示他要做出和刘邦、朱元璋媲美的大事业。
  
  此诗气势磅礴,大有天降大任的责任感与改天换地的雄迈。如果确实写于团营前,那么洪秀全还算有帝王之气概。
  
  可惜的是,这位开国帝王的权力被天兄所剥夺,连寻常小事也要取得天兄的批准。
  就在这段时间,广西也发生许多与拜上帝教今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大事。
  
  时贵县来人众多,却和土家人不和,来人又称客家人,大概为外来人的意思。土人为本地人,所种多为良田,来人迁客却地处烟瘴,土地也少而贫瘠。两者经常发生冲突,土人往往家族庞大,发挥本土的优势,占了上风,来人在当地无法生存,听说拜上帝教多有客家人加人,时常前来投奔。开始的时候,洪秀全以此辈心怀叵测,有所嫌弃,一心拒绝。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二日鸡鸣时,天兄下凡,劝勉洪秀全,嘱咐开怀接纳,尽心安抚,以壮拜上帝教声势。
  
  洪秀全自然虚心接受。
  
  到了八月,贵县来土之争更加剧烈,历史的仇恨终于发泄出来,两者发生大的械斗,连官府也无法弹压。几场战斗下来,来人毕竟众寡不敌,大败,投奔拜上帝教的有三千余人。
  
  
  正月十五日,艇军罗亚旺自平南攻永安州,劫长寿墟。因永安州有所防范,攻城失败,后遭清军镇压,败退到紫荆山。罗亚旺后更名罗大纲,广东揭阳人,素来矫健善战。胡以晃与罗大纲早有来往,借机劝罗大纲加入拜上帝教,共图大事。罗大纲自失败后不免气馁,见拜上帝教势力强大,大事大有可为,欣然答应,率领手下艇军千余人加入,后成为水军 的基本力量。
  
  四月,杨秀清忽然口哑耳聋,耳孔出脓,眼内流水,几成病废。教内一向以杨秀清为天父化身,洪秀全虽遭压制,也一向依之为干城,闻之大惊,仓惶不知所适。自次,教内大权全为萧朝贵掌握。
  
  
  五月,天兄再次下凡,晓谕洪秀全,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此话大有深意思,意思是你洪秀全虽为真命天子,也需要杨秀清、萧朝贵等帮忙。
  
  天兄每次下凡,说到军师,总是先提杨秀清、萧朝贵,而把冯云山放在后面。冯云山位次虽然名列上帝三子,但自此教内地位排在二人之后。
  6、金田团营(2)
  
  大概是在道光三十年五、六月,各地的教众开始遵照拜上帝教总部的命令,分别进行“团营”,并向桂平县的金田村聚集。
  
  就在这段时间,,洪秀全派遣到广东花县接家眷的队伍也回来了,《太平天国起义记》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五月,洪秀全派人去花县接家属。派出的使者主要有秦日纲、陈承瑢、黄七妹三人。《天兄圣旨》则记有洪秀全家属到达 “拜上帝会”根据地的具体时间‘六月二十日。到达人员有 “幼主同君王母、王次兄洪仁达、王次嫂萧二妹、正宫赖正 后、长天金、次天金、次王洪天养、王舅赖贵芳”。
  
  同来的,当然,还有冯云山的家眷。
  
  拜上帝教最早的三骨干之一的洪仁玕没有同来,他为父母兄弟所阻拦,一直囚居在家里。虽然在不久后带领几十个拜上帝教徒想来广西参加团营,但沿路已经为清军所阻隔,最终不能成行。由于金田起义的牵累,洪仁玕也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无奈之中只好避难香港,并且与基督教徒韩山文成为朋友。后来,韩山文根据洪仁玕的讲叙写就了《太平天国起义记》。
  
  家人的来到,更使洪秀全解除了后顾之忧。起义行动也是箭在弦上。
  
  拜上帝教徒的频繁出现于金田村,不可能不引起地方政府与团练的注意,地方乡绅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县官,当时桂平知县是李孟群。李孟群听后不敢大意,一方面上报知府与按察使衙门,另一方面派兵围捕与会之人。继而,广西代理按察使亲自督带部队赶赴前线,与知府刘继祖、知县李孟群的队伍会合,分为两路对金田的进行会剿。由于情况未明,其主力暂时驻扎在离金田几十里外的新墟。
  
  消息传来,洪秀全大为恐慌,随即把总部迁到鹏化,命令其他首领回去布置团营工作,自己本人秘密住到鹏化山山人村的胡以晃家里。
  
  这是拜上帝教第一次与正规军作战,其成败非常关键,对拜上帝教的命运甚至今后的太平天国前途自然不言而喻。
  
  由谁来领导这次战斗呢?本来应该由洪秀全,他最名正言顺。一是他是最高领袖,拜上帝教与清政府的冲突刚刚开始,作为第一把手实在没有理由躲避到后方逍遥自在,或者不能亲临前线,也应该在后方运筹帷幄。二是在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掌握军权就意味着手中的权力更加稳固。以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历史上的开国帝王与造反领袖无不是能征惯战之士,他们大都是依靠自己的横戈跃马打下江山的,在创业初期,更是亲自参加了大部分的战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权力就有可能被转移或者被剥夺的危险。恰恰就是这一点,造成了太平天国过早的内讧与分裂。可惜洪秀全既算不是思想上的巨人,更是一个行动上的懦夫。没有军事才能是他致命的缺陷,甚至在组织才能上也远远不及冯云山。
  
  当时,杨秀清正在生病,冯云山也缺乏军事指挥才能,而其他拜上帝教首领虽然齐聚集金田,但其部下都还分布在各地。何况金田本身就是韦昌辉的地盘,旁人也休想指挥的动他的教众。于是,打破清军第一次围剿的任务历史性的落到了韦昌辉的身上,韦昌辉被任命为总指挥,负责这次军事行动。顺便说一句,在此后,清军一段时间里都认为拜上帝教的首领是韦昌辉,这跟韦昌辉担任这次战斗的总指挥是有很大关系的。
  
  按事实说,韦昌辉还是有一些军事才能的,并不像后人的许多评价把他说的一文不值。面对强敌的进攻,韦昌辉并不恐慌,他把金田与附近村落的教徒千余人聚集起来,作好战斗的准备,同时派人打探清军的消息。
  
  在摸清清军在新墟驻扎的情报后,韦昌辉决定趁敌立足未稳,进行夜袭。拜上帝教徒兵分两路,对新墟之敌进行夹击。清军猝不及防,一下子被突破了防线,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没有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做了刀下之鬼。在混乱中,被杀死三四十人,战斗以教众的全面胜利告终。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了。
  
  在这场袭击战中,拜上帝教众如神兵天降,完全出乎清军的意料。使敌人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守与反攻,因而未战先溃。这场战斗充分显示了韦昌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奠定了韦昌辉后来作为“首义”诸王的地位。
  
  这次胜利,对于拜上帝教的发展与太平天国起义同样意义重大。拜上帝教上层领导人首次发现,原来清朝正规军也如此不堪一击,推翻清朝统治不再是神话。而这支刚刚由拜上帝教徒组织起来的队伍也通过战斗,坚定了反抗的信心与决心。这为金田起义提供心理基础与起事理由。
  
  夜袭新墟后,韦昌辉率领教众返回金田,肩负前敌指挥的重任。随后,紫荆山教徒二千余人也赶到金田,这两支队伍是金田团营的基本队伍。两军会合,顿时兵强马壮,声势浩大。
  
  拜上帝教徒在这里训练队伍,打造兵器。
  7、金田团营(3)
  
  且说拜上帝教的首领们各自的团营情况。
  
  道光三十年六月,石达开奉命回到贵县,向教徒传达了团营的命令。拜上帝教徒纷纷响应,他们变卖家产,携带财物,拖家带口,齐聚奇石,石达开则整个家族都参加了这个团营活动。
  
  七月,石达开在奇石聚集教徒四千余人,誓师祭旗,向金田进发。团营队伍遭到地方团练武装的重重拦截。在经过六合村时,又遭到六合村地主带领的几百人阻击。石达开决心打破这个封锁,给敌人一个下马威。他亲自率领精壮,在牛麻与团练武装展开战斗,打破了敌人设置的封锁线。又乘胜攻入六合村,消灭残敌,取得了这次拦截战的全胜,打通了前往金田的团营之路。
  
  这一年,石达开年仅二十岁。
  
  洪秀全发表团营令后,,象州的教徒即起响应。象州也是拜上帝教广泛传播的地区之一,教徒分布甚众,原因前面讲过,洪秀全、冯云山等人曾经带领教徒却象州捣毁甘王庙,在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乡中入会者以千计,“南起大樟,北到大乐,六七十里,都是他们活动的地区”,中平之石龙村成为拜上帝会在象州的最大据点。
  
  七月,象州首领谭要在他本人居住的石龙村,宰杀牲口,召集徒众,祭拜上帝。村人们依从者众多,但也有不肯的,奔赴报告官府,据《象州乱略记》记载,“村人汹汹,强半附从,有不从者,奔大乐搞司讯,司讯以兵骤至,谭要拒守,兵团不敢近,然伊党亦未集,夜半往紫荆山。”考察象州的团营情况,与贵县有所不同。一是战斗没有展开,象州教徒没有打破敌人的封锁,原因是敌人“骤至”,出乎意料,各地的教徒也没有集中起来,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打击力量。二是被迫转移的,连夜驰赴紫荆山。所以谭要从象州带出来的教徒不多,其它教徒都留在了敌人的封锁区内,直到太平军在金田发动起义后,武宣、象州一带仍有许多拜上帝会会众,因受当地团练阻拦,不能前往参加。为了招集这一带的人马,壮大力量,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洪秀全率太平军经武宣东乡,向象州挺进,这才招齐象州一带的教徒。
  
  陆川、博白的教徒也在赖九的率领下,突破团练和官军的围截,于八月进到水车江一带,路上陆续吸纳教徒与贫苦农民参加,人数增加到六千人。在郁林的水车江,教众大败郁林知州顾谐庚、福棉团总唐桂攀登,取得水车江战斗的全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赖九决定由水路到紫荆山。教徒们经龙宾、大洋、下湾等地,在九月上旬进入紫荆山,然后到达金田团营。
  
  相继,秦日纲也率贵县矿工两千余人抵达金田。
  
  曾天养带家族、教徒四百余人向金田进发。
  
  而这时,与金田相毗邻的平南的拜上帝教徒也打破了团练的围截,并消灭了平南鹏化山区的地主武装,集中于金田。自洪秀全、冯云山等把总部退据在鹏化花洲,自己与家眷秘密躲藏在胡以晃家中后。平南的教徒分别在胡以晃、蒙得恩等人的率领下,于九月十三日在花洲团营,山内的教徒也于九月下旬相继集中到花洲。在打破鹏化山区各村团练围攻后,拜上帝教乘胜向鹏化山区发起主动进击,,二十日,焚烧了花良村的团长陈宗淮家,二十七日,转攻罗掩村,杀团长覃展成。胡以晃、蒙得恩等人用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消灭或镇压了各地的地主武装。当然,这跟洪秀全、冯云山藏身山人村有关,只有扫清地主武装,才能确保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的安全。但这也为平南方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清军以为平南是拜上帝教的主力所在,把重要兵力压向了花洲一带,这就是不久后发生的“迎主之战”。这在后面再叙。
  
  在与山内的团练武装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后,花洲教众一部分由蒙得恩率领到金田团营,统一编入太平军。另一部分由胡以晃率领留在原地,负责保护洪秀全、冯云山。
  
  至此,金田团营基本完成。
  第六章 起义
  
  
  1、“赎病主”复开金口
  
  各路教徒齐聚金田,如何把这支组织松散、号令不一,来自各个山头的人马统一起来,形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武装力量,是摆在拜上帝教首领面前的重大课题。
  
  这之前,杨秀清一直称病,金田军务由韦昌辉主持。但随着金田队伍的不断扩大,在各山头林立、号令多出的情况下,韦昌辉无论在威望上还是军事才能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洪秀全连忙去敦请杨秀清出山,并任命他为金田团营总指挥,全权负责金田团营事务。
  
  就在金田团营前夕,杨秀清突然生病。大概杨秀清的身体较弱,经常得病,一病就势不可挡,闹出大的动静。
  
  不过,杨秀清的生病与众不同,按照拜上帝教的说法是为了替教徒与天下大众赎罪,把灾难归于自己一人身上。
  
  替众赎病,自然深获教众爱戴。杨秀清在宗教里的一个职务就是“赎病主”。
  
  估计这次生病也是如此,在道光三十年的春天,他假托天父下凡,号召群众说:“我将遣大灾降世,过了八月后,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凡坚信的将得救,你们都到我这里来”!到了四月,他又宣称,为替世人赎罪,忍受苦难,将一人独当。
  
  果然,杨秀清在那天忽然口哑耳聋,耳孔出脓,眼内流血,成了病废。几月下来祷告无效,吃药无果,一连半年没有下床,也无法参与拜上帝教的大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