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邮箱里的灯光

_3 徐小平(现代)
  劳耶
  亲爱的劳耶:
  一. 问题的提出:
  三月份,我就你上述来信,给你作了回答:不要钻名牌学校的牛角尖,今年如果能够拿到任何学校法学院入学通知,当然可以去。因为你为入学已经付出了太多代价,不要再空白等待。
  四月份,我和你在电话里,做了几次签证咨询。在咨询签证的时候,我才发现你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无法摆脱的黑洞:你的家庭并不富裕,去美国读法律学位,三年需要十几万美金。而你寄予希望的美国亲属,其实也并不能给你硬冷硬冷的美金。
  五月份,我在想你是否拿到了签证。我并不担心你拿不到签证,我担心的,是你拿到签证之后生存与发展的艰难。因为我认为,你看上去很美的留学计划,是一个错误的设计。你把你的奋斗目标,设置得实在太昂贵。昂贵得使你无法承受。
  我承认,三四月间我在回答你的技术问题时,无意中陷入了一个圈套。这个圈套是:为了满足你就事论事的焦渴,我忘记了从根源上谈谈人生设计的问题,我应该但却没有及时提醒你,万一拿不到签证,其实对你未必是坏事!
  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工作,就是从做签证咨询开始的。因为当时我发现,无数被美国签证官拒签的学生,确实本来就不该去美国!他们的教育与生涯设计确实有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不仅签证官无法信服,其实留学生自己也知道不行。
  好多拒签,实际上只是对于中国学生留学无意识的一种矫正。拒签固然许多时候是不合理的,但有一部分,确实含有对于留学计划不合理因素的拒绝。
  有时候,我和签证官,简直是在同一阵线里的……
  所以,当我和你谈完签证问题,并感到无比压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你的签证艰难,实在是你为自己设置的这个“去美国读法律”的目标有问题。
  这个目标合理吗?这个目标对你的支付能力,是否太昂贵?这个目标对你的青春承受力,是否太沉重?除了申请美国的法学院进而实现你做律师的愿望,你的人生设计还有更好的方案吗?
  我想这是你真正需要我的地方,而不是就你的已经奋斗了较长时间的艰苦道路进行技术上的评点。这是我不喜欢的事情。我不喜欢对一个不合理的人生规划提供咨询,并使它顺利实现。
  你可以继续追求你去美国读法律的学生签证,拿到签证之后,我也不会阻止你去美国……去了美国再说吧……虽然这是一个非常过时而无奈的出国奋斗思路。
  二. 合理的规划:
  但你对我提出的人生规划一定要认真思考。你“不但想做律师,而且想以自己的中国背景成为中美间最好的律师,而且我愿意为我的目标付出许多许多”。
  我支持你这个志向,但反对你这个规划,尤其是,当你的这个志向是“想以自己的中国背景成为中美之间最好的律师”时,你的这个规划简直就是荒唐的了。
  根据这个志向,即成为中美之间一个优秀的律师,那么你在大学毕业之时,就应该先考北大、人大或者中国政法大学的律师硕士研究生。为了这个明确的职业目标考研,是值得庆贺的!
  以你的学习能力和北大背景,考上这些应该不是问题。我知道好几个从外省普通高校毕业的语言学生,都考进了上述这些优秀学校的法律系的研究生,攻读法学硕士,追求他们做律师的梦想。
  作为法学硕士轻松毕业后,你可以考律师资格,在中国做律师。而且,基于你的语言优势,你还可以进入北京那些涉外的律师事务所工作。西方律师事务所,已经有相当不少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你在这里好好干一段时间,即使不和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律师陷入爱情,也会和中西法律事业结为永恒,成为京城一个自信、向上、前途无限的女大律师。
  美国当然要去。这个时候,你去美国就非常简单:去美国读法学硕士LLM,而不是法学本科JD。LLM法学硕士和JD法律本科相比,有两个优势:第一,时间只要一年,而不是JD的三年;第二,LLM拿到奖学金的机会要比JD多一些,即使没有奖学金,LLM学费只需要一年,而且LLM这一年的学费也比JD一年的要低,你是可以轻松承担的。
  去美国读法学硕士LLM,意义在于可以考美国执业律师资格,虽然不是所有州、但毕竟加州和纽约等好多州都可以考。这样,你就立即成为了你梦想中的“中美之间的最好的律师”,最好最坏我们暂时不说,但至少非常轻松地拥有了两国的执业资格,可以在梦中飞翔,在云中行走。
  在中国读完硕士,你可以立即去美国,也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干几年再走。我在1999年遇见一个新东方学生,他本人并不是学法律的而是学经济的,但在美国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工作,年薪已经是三十万人民币。
  所以,假如你在国内读法律硕士的话,事实上就连金钱问题也能够得到从容解决,而不至于在三年青春和十几万美金面前,身心遭受毁灭性的压力。人生规划的原则,还包括不要把目标设置得太过昂贵,使自己无法承载。
  作为原则,我鼓励你在国内拿到硕士学位后,工作几年再走。因为也许那个时候基于工作的繁忙和成功,你就不想走了。北京许多年轻律师的成功,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获得美国律师资格,在美国从业的中国留学生。在律师行业这个中国政府允许先开放的领域里,中国自己培养的年轻一代大律师正在放射巨大的成功光芒,引得无数欧美法学院毕业的留学生纷纷加盟投靠。
  瞧,如果走这条路的话,你根本不会陷入目前的这个泥淖。你的泥淖,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没有全日制工作,这严重影响了你的自信心;第二是没有收入的保障;第三是没有行业经验(没有财富不要紧,没有经验哪里行!)第四,去美国读JD的目标太高,太大,费用和时间都不如在国内读法硕——出去读LLM——在国内做律师那么简单易行,那么完美地操纵自己的命运。
  话说回头,本科毕业去美国读JD,可以说是成为律师的最理想途径。但最理想的,未必是最现实的。我提出反对留学集体无意识,包含着反对这种难以被人识破的无意识——奋不顾身,追求一个“最好的学位”,但最好的学位,往往会变成脱离现实、过于昂贵、过于艰难、造成人生重大困境的陷阱。奋斗也需要量力而行,这是真理(可惜啊,毕业时没有遇到我!)。
  不要说我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太残酷,事实上我无法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正确的出国方式选择自己的未来,但我至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我的观点尽可能传送给每一个正在奋斗中的读者。让科学设计人生的自来水,浇灌千万学子。
  我知道你会同意以上马后炮的分析,你会问我:“现在怎么办?”
  1. 我依然祝愿你这次能够顺利拿到签证。为了这个目标,你已经付出了太多。如果能够拿到签证,你的问题,就立即变为如何在美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你就不需要我的关心了。
  2. 如果拿不到签证。我鼓励你立即工作。
  3. 开始工作之后,假如律师真的是你忠贞不渝的挚爱而不是仅仅为了去美国才发生的事业外遇的话,我就鼓励你考国内的法律硕士。
  4. 考上国内的法律硕士之后,再根据情况考虑什么时候去美国读LLM。让出国留学成为一种轻松的比较选择,而不是背水一战的挣扎。
  两相比较的表格:假如2004年开始读国内的法学硕士,你将在2006年毕业,通过律师考试,2007年拿到中国律师资格。你的全部花费,不会超过20万人民币。
  假如今年你获得签证去美国读JD,你也是在2006年毕业,花一年时间考律师资格,也是在2007年拿到美国律师资格,时间表与上面基本一样。而你大概至少需要付出100万人民币。
  这是一百万和二十万之比!
  这两个学位的未来,earning potential上,都是差不多的。在拿到第二个律师资格的时间上,也是差不多的。但在保证成功、轻松取胜、事半功倍的效应上,却是比你现在这个计划要合理得多。
  当然,你还有其他无数的选择,只是因为你一开始选择的“去美国读JD”这个落叶,把你的眼睛障住了。我这里也就不多说。但正是你的这个选择,把自己逼上了华山一条道,成为你目前所有苦闷的根源所在。
  假如得不到签证,就按照我现在给你的规划执行,听我的,没有错!
  假如得到签证你还应该去美国吗?——我不知道。因为,通天的道路九十九,有些便捷一点,但未来的路走得如何,还要看你自己的选择。
  祝贺你!
  你的避重就轻的,
  徐小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化恶劣环境为成功沃土   [2004-10-18 18:28:22]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贵阳民族师范学院的一个大四学生,期盼你有空看到这封信,给我这个无路可走的迷惘者一点建议!
  我先向你说说我现在的困境:我是学历史专业的,这专业,就业要么是教书,要么
是进政府,但是这两样我都不想。我英语已过了六级,凭这一点条件,我在贵阳一职工子弟学校找到一份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但是待遇很差,课时费才3元一节。
  我想进公司,但由于平时不注意学电脑及其他知识,进公司做文秘都不够资格。因为口语差,听写能力还可以,可以应付日常公文,虽然我最大的心愿是进外企,但我现在的条件显然不够格。
  徐老师,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边当老师边考研,要么就进一家公司从最底层做起,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爬到一定高的位置。我最大的心愿是进外企工作,以后有钱去读一个好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但是我数学又不好。能不能请你帮我做一下职业规划,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
  你能给我出一下主意吗? 我每天都在苦苦地思考,到底该不该去做小学老师。由于贵阳信息落后,外面很多发展动态都不清楚,所以我求教于徐老师。我每天都期盼着我的信能让你看见,万般感激!
  你的读者,
  桂杨
  亲爱的桂杨:
  看到你来自贵阳,使我想起了我在贵阳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不仅值得你仿效,更令我肃然起敬。
  1998年,当他28岁的时候,因为贫穷到了身无分文,就想出国,来到新东方读书。不幸遇到了徐小平老师。他找我询问移民加拿大是否适合他。他是师范学院学地理的,我告诉他,根据他的具体情况,移民加拿大没有前途,最好别去,还是在国内寻找发展机会吧。我的话使他彻底绝望,一怒之下就拜拜了徐老师,离开了新东方。
  五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外地,秘书从北京来电话,说一位远方的朋友来北京找我,正在等待我见面。说五年前我否定了他出国的愿望,结果他回到了家乡贵阳,和他当时在新东方认识的女友(后来升职为他的太太)一起,在贵阳创办了一家外语培训学校,他们在教学风格、模式和办学思想上大力推崇新东方精神,学习新东方经验,并根据贵州地区学生的独特情况,摸索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式,赢得了贵阳地区学生的喜爱。
  见面后,他骄傲地告诉我,他的学校现在拥有上万学生,成为贵阳地区最大的外语培训学校。现在来北京见我,一是表示感谢(除了没有帮助他出国,我实在不知道还为他们做过什么),二是要请我到贵阳访问。
  这对年轻的创业成功者,丈夫叫黄禹诚,太太兼合作者叫何眉轩。他们创办的学校叫克莱克培训学校。克莱克,他们告诉我,取英文crack音译,是击破、突破、最终攻破英语的意思。
  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我们愉快地品尝着一杯五年前曾经使他们绝望的同样的清茶。黄禹诚和他的太太与我侃侃而谈,两人眼中虽然不时闪出管理者常有的焦虑,身上却散发着成功者统一的自信韵味,令我入迷。我知道,这样的年轻人的出现,是整个贵阳地区,西部地区以及整个中国大地上,万象更新、风起云涌的一种好兆头。
  写了这么多黄禹诚,我是有意识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的:在大西部,在中国最穷困的地区,有志气、有眼光、有理想的年轻人,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成为堪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中心城市的青年白领金领们媲美比肩的成功者!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典型的中国骄傲,更是你这样的青年人所拥有的黄金机会啊!
  有了上面的开头,下面的职业设计,其实你就不必看了……
  1,作为历史系文科的学生,想进外企,没有什么问题。但你的问题是:你既不会电脑,英语口语也很差,虽然我暂时还没有见到你的快乐,但显然你的思维和你的外表,都会比较不符合外企所需要的那种新新人类。外企需要什么人类?你可以看看《图穷对话录》里面《施雨前途失落园》、《薛宝五次面试被淘汰》以及同样是来自西部的《仇伍的愤怒》等几篇文章。记住:他们都是反面教材。
  其实,对你这样的非技术人才、一般性管理人才进入“外企”的要求也不高:能说会道(中英文)、能言善辩、有生意头脑、有市场意识、有主动性、有创造性、有一点个性……这些东西说来容易,其实,它是我们人生全方位教育中积淀的一种人格特征(我这里特指personality,这是一种与价值判断无关的比如“外向、内向、活跃、沉稳”等这种人格、性格组合。它与character, 即带有道德和价值因素的人品、品格有区别)。所有外企以及新东方这样的民营机构,联想这样的新型的综合体制的企业,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当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才时,也就是中国青年个性特征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在中国青年人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意义,未必不比五四时期对于“个性自由”的精神和文化呼唤更重要!因为,这个呼唤,是用工资地位和生活质量为吸引力的呼唤,它将直接改变中国学生对于教育结果的追求,将直接改变中国社会对于教育结构的定位。它的影响,必将渗透到中国国民性的深处。
  我承认,远在贵阳的你,如果要把自己培养成适应“外企”需要的人才,会有特定的困难。但地域虽然是一个问题,而我开头告诉你的黄禹诚、何眉轩的故事,其实已揭示了一些如何化不利为有利的秘密——他们回到贵阳,是因为来到北京,从此揭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读书、看报、上网、娱乐、旅行、阅人……这些,都是提升自己的大好通途啊!假如贵阳真的有地域上的不利因素的话,那么,那些不抱怨天高地远,却发现了地区差异的市场价值,而一心把远方的经验智慧移植到贵阳市场上来的人,就是伟大的先行者和成功者——比如黄禹诚、何眉轩夫妇!
  2,你担任一个子弟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很好。但是,要记住:三块钱一课时的报酬,是不可接受的。它既证明这个学校没有什么卖点,也证明你本人缺少更高价值。你必须要有“身价意识”,要有“销售自己”并不断把自己销售一个好价钱的行动。你要寻找一个提高自己“身价”的突破口。
  贵阳克莱克学校的课酬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应该会比你现在三块钱的工资高十到二十倍吧!瞧,在你的身边,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异,消灭这个贫富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提升自己价值的道路上,卧薪尝胆,水滴石穿,让自己也成为有那种价值的人。
  西部开发,教育打头。你既然读的是师范,做的是教师,那么,你实际上在西部开发的浪潮中已经抢占了一个浪峰。从你做的工作说起,少儿英语,在贵阳肯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行当。
  怎样才能在贵阳把这个工作做好呢?
  答案很简单:首先开发和提升你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或者任何其他从业的能力),到那些拥有少儿英语先进教学方式的地方,学习并掌握这一套技能。在自己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的基础上,到贵阳来传播你学到的东西,找一家已经有少儿英语教学的、新型的教育培训机构,申请担任他们的教师(比如克莱克就可以啊!——假如他们有这个课程的话)。只要你真的从外地的先进教材和方法里学到了一些东西,并倾注自己最大的激情在教学上,你就一定能够在贵阳独树一帜,成为名牌老师。然后,慢慢地拥有自己的学校……啊啊,成功就这么简单!
  结论:你的烦恼,是自身素质不高,因而无法找到前途突破口的烦恼。你看到了自己没有突破口的烦恼,但你看不到找不到突破口本身就是你自己素质不高的体现。当贵阳的崇山峻岭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角中惊醒过来时,你们发现自己比起东部群山的崛起已经滞后了很多年,矮了一大截。你们怎能不着急!
  解决你的烦恼,改变你的命运的思路和方法是:向东部学习,向那些先进的中心大城市里已经有了的同业取经。西部社会经济的大开发,需要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而西部的个人大开发,也同样需要已经存在的那些先进的东西。
  对你而言,向国内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就是你要追求的引进、开放与留学。
  我建议:无论你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先锁定一个就业与谋生的具体目标,比如教英语或做文秘,然后看看在国内有哪些值得你仿效和模拟的先进因素,然后瞄准这个先进因素进行充分地仿效与吸纳,并把它们用于你已经锁定的就业谋生的工作中去。这就是你出奇制胜、迅速成功的一个思路。
  黄禹诚、何眉轩来到北京新东方是为了出国,但却歪打正着回到贵阳获得了成功。那么,假如你要出来学习什么东西的话,则完全是扛着回家乡追求成功的旗帜而离开贵阳!
  你的发展势头,假如教英语,你即使不超越克莱克,肯定也会成为贵阳英语教育的一面旗帜,不仅完成了你个人发展的美梦,同时,也唤醒了西部的孩子们对于群山之外的世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祝贺你!
  你的黔驴技穷的,
  徐老师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懒鸭变天鹅的择业童话   [2004-10-18 18:29:36]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个在大学取得过优秀成绩的人!但我又是一个现在不知道该干嘛的人!我没有方向,尽管我在北京读硕士。我保证各个学校和我同样悲惨状态的人铺天盖地!我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我们都在闭着眼睛摸石头过河——我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我九七年进入一所电子工程大学读微电子本科,大学期间任班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曾经从企业家那里筹款在学校搞活动,让老师们张嘴瞪眼。我很帅,181cm,长相不比F4差(要是见面以后您发现有错,我包换!)。大学四年学校内文艺演出的男主持被我包揽,我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电台、电视台的活动。我爱运动,高中练过拳击,学过空手道,身体素质好。我觉得我有很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欲望,而且乐此不疲。
  学习对我来说可能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很聪明,智商130,每门功课不要花太大力气就能得个好成绩,大四就与学校签定一项协议,免试被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由于我在文艺、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加上仪表堂堂,2001年5月,我代表研究生院参加了“亚洲杰出大学生圆桌会议”,去亚洲的几所大学交流访问半个月。
  我的困境是:保送读研来北京已经快两年,我发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我喜欢的。我是一个爱交际的人,在实验室坐不住,当初我接受保研为的是来北京拿文凭,来了才发现其实保研的价值并不大。我研究生同学里综合素质很低的人多了,还都自视清高。
  我的导师是一个严厉的人,说我简直是狂妄自大、不学无术,靠家里给钱的寄生虫(因为我懒得到实验室去,去了也不知道干嘛,上上网走人)。我谈了5年的女朋友也被她们单位一个很丑的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哄得麻了神经,对我不说分手,就是“没感觉”。这也让我这个还没离开学校的“幼稚大男孩”知道了社会的厉害,郁闷了大半年。
  我随着社会上考研的潮流进了学校,现在又打算随着出国的风头离开中国。但是,正像您书中写的:我现在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知道上硕士要学什么,为了出国而出国。每天浪费时间。
  很多人说我的天赋和资质很好,能干出点事来,研究生院领导在我从国外回来以后,说我“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当时我正好大学毕业不久,踌躇满志。可现在我想飞的劲头小了,更是不知道飞向哪里。导师眼里我是除了吃睡就是玩的懒鸭子。
  徐老师,其实我需要的不单是有关出国的咨询,更需要人生规划的指点。现在出国是潮流,考研也是潮流,只要它是潮流就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您关心出国的人们,也在您的广阔胸怀还有容量之际给我们这样一群尴尬的研究生一点关注吧!
  我热切地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你的读者,
  郝英俊
  亲爱的郝英俊:
  不久前在办公室我们已经见过面,现在我想把我上次对你讲的观点写出来,既为了肯定我们之间交谈的结果,也为了帮助其他和你有共同“悲惨”处境的朋友。
  说到共同处境,说实话,你的情况其实又相当特殊,在我见到的学生中,如你这样既聪明又英俊的小伙子并不多。这是我做咨询的欢乐时刻!
  男人如果英俊,如同女人美丽一样,是值得骄傲和夸耀的,它是一种财富。如果这个财富运用得当,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成功和幸福——比如梦露、赫本、舒琪、汤姆?克鲁斯、在整容与毁容之间的迈克?杰克逊、凯文?科斯纳(Kevin Costner)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除了拥有人人都能取得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具备了别人没有的美好外表——我想列举一个代表英俊、阳刚之美的中国男演员,居然找不到一个人,这不是什么好事情,这是男性中华民族的悲哀……
  好,不说这个了——不对,我应该说!因为事实上我写这封信,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简单说,你形象是如此的好,智商是如此的高,这是一个罕见的组合,属于明星级的构成。我阅人无数,智商高的,实在很多,多得我都想变得弱智一点,第二天再弱智一点——因为,使我郁闷的是,那么多智商高的聪明人,却总是活得人不人狗不狗,走投无路,痛不欲生,包括你来见我时的那个悲惨的样子!
  不要说我的话夸张吧!事实上,你在你导师的眼中,早就不是人了:你一会儿是“寄生虫”,一会儿变成了“懒鸭子”,你什么动物都是,就是不是人——唉,这样的导师!我觉得他什么都是,就是不是导师!导师应该是……比如我这样。
  你的问题,或者所谓的“悲惨状况”,其实非常容易转忧为喜,化险为夷。当初入学读微电子这种专业性和理论性极强而你又并不真心喜欢的专业,其实是一个错误。但这个错误被掩护过去而且延续到现在,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中国的大学里面,入了行再改行,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所以,虽然微电子不符合你的天性,但你却依然活了过来。第二个原因,这要怪你的智商——我见过好多学生,由于不爱自己的专业,结果学习学得非常艰苦,日子苦不堪言,急欲逃离苦海——而由于你的智商真的不低,居然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而且还被保送到这个领域顶级象牙塔——中科院,来继续和这个你嫉恶如仇的专业实施亲密接触,持续露水夫妻。
  带着愤怒和反感,来做你的硕士功课,你的导师——在这个领域里获得了人生的一切、并以此为自豪的那个老家伙,怎么能够不感觉到你的阶级仇、专业恨,怎么能够不看在眼里、气在心底,岂能不对你咬牙切齿! 可怜你的老师,和你一样,都是这个僵化教育政策的悲惨受害者啊!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读微电子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你的人生陷阱。你在陷阱里活到今天,居然还有跳出陷阱的勇气和冲动以及生命活力,真的不容易啊!
  可怜天下英俊男,不爱专业爱自残……
  怎么办?我鼓励你听从心灵的呼唤,大胆跳出你的专业定向思维——好像学了电子学就要把它学好,就要靠它吃饭——这个定向思维,才是你心灵真正的陷阱。而这个心灵的陷阱,其实只是一个心灵的投影,只要你打开自由选择的智慧的灯光,你会看见,这个深不可测的陷阱,原来只是一望无际的一马平川,你的前途马上变得无比宽广而辉煌。
  你的人生一望无际的一马平川,就在你喜欢、热爱、向往、神往、投入过、证明过、激动过、辉煌过以及你继续在为之做梦的领域里:电视、传媒、文化类工作,管理性岗位……总之,你应该做那种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不是与电打交道(但是要让和你打交道的人,感觉到带电……)。
  在一次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杨振宁教授引用爱因斯坦对自己为什么选择物理而不是数学的故事为例,告诉清华的学子们,到底选择什么专业,“要看你对哪一个领域里的美和妙有更高的判断能力和更大的喜爱”,“年轻人面对选择时,要对自己的喜好与判断能力有正确的自我估价”。
  我很失望——我以为我对你的建议,是我自己独有的咨询思想,却原来早被爱因斯坦、杨振宁这样的文明支柱们作为真理阐述过了!我还以为我的说法前无古人呢!叹息。
  但是,我同时又感到了希望——既然爱因斯坦、杨振宁提倡的思想,居然在你那中科院教授面前、在中国的教育制度面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有意识的应用,则徐老师我的历史使命,其实也是任重道远呢!为了你这样优秀的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飞翔的蓝天,我就是炒炒前辈先贤们的冷饭,也是无上荣光的思想大厨啊……
  至于这个微电子硕士课程,既然你还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我劝你即使愁眉苦脸,也还是把这个学位熬下来。你已经在这个领域里痛苦了六年了,再痛苦七八个月,就把它当作男人必须完成的磨难来享受吧!假如现在刚刚本科毕业,我就会求求你坚决不读这个硕士,而去读一个文科方面的双学士、硕士,或者干脆就什么也不读,直接找一份相关的工作干起来,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痛苦绝望了!
  我强烈建议、坚决支持你立即从精神上摆脱电子学对你的折磨,并开始找一个你喜欢的行业,从零开始,从打杂开始(其实没有这么惨),从兼职开始,追求你的爱好和所长。导师不是说你是“懒鸭子”吗?等你飞到了你喜欢的领域里并且“一飞冲天”的时候,哦哦,他就会说,这家伙,我说他是鸭子嘛,丑小鸭啊——瞧,他果真变成了天鹅!
  丑小鸭的中国男性版,即将诞生啦!
  对于你想做主持人的梦想,我已经见过你,当面评估过,我认为你完全有条件和能力从事这样的职业,我愿意支持你,甚至愿意给你推荐一个节目的制作人和你见面!不少电视制作人,因为不喜欢电视而喜欢微电子,经常找我咨询求救,所以我认识他们。
  你的条件实在太好啦。中国的主持人,漂亮的,往往没有思想,有思想的,往往不漂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你这种漂亮聪明的组合,确实不多。
  你这样优秀杰出的青春代表、活力象征,居然会在生命最灿烂含苞欲放时感到凋零的无奈,真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啊。瞧杨澜、许戈辉、沈冰、曾子墨……这些人,都不是来自广播学院,而是从普通大学毕业,都成了中央电视台或其他电视台优秀的主持人。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文科理科,皆可主持!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杰出的、性感的、迷人的、F16的(比F4历害4倍!)、B52的、超级战略轰炸机级别的主持人!
  多少女孩子,将为你陶醉;多少徐老师,将为你自卑(也包括说你是动物的那个导师)!
  宁做主持人,不搞微电子!
  祝贺你!
  你的自惭形秽的,
  徐小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健美肌肉还需要商业大脑   [2004-10-18 18:31:06]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名上海体育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在体育教育系主修健美操,说白了出来就是当体育老师。我本身就不喜欢、不想当体育老师。
  我考本校的研究生没考上,而我的工作也还没有着落。我想出国深造,去英联邦国
家一所大学读体育管理,家人又怕我学不出来,或者学出来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
  家人迷茫了,我也有些害怕了,我的前途很渺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请您快快给我指点迷津吧。如果可能我想跟您面谈,请尽快与我联系,救救我这个迷失方向的年轻人吧!
  你的读者,
  焦健
  亲爱的焦健:
  我鼓励你去那所大学读体育管理。
  体育管理这个行业在中国基本上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在西方却极其发达。这是西方社会体育经济如此繁荣、娱乐经济如此旺盛的重大原因之一。乔丹、姚明、小贝的亿万美元哪里来的?全是体育管理者们操作、策划、运行、管理出来的。
  而中国的老马,世界最伟大的中长跑教练马俊仁先生和他的团队,却为了一辆奔驰车和他的世界冠军学生打得不可开交,臭不可闻。其根本原因,绝对不是人性的贪婪,而是他的身边缺少职业化的体育管理者啊!叹息。
  体育管理在中国有巨大的前途和钱景。
  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这对于体育管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来说,简直是火上加油,更加红透满天。你应该对这个时刻的到来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如果你在奥运即将在中国举办前夕,对自己要学的体育管理专业连这一点信心都没有的话,你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了。你就是一个没有出息和前途的人!
  你就可以别理我,烦着呢!
  毫无疑问,我激情澎湃地鼓励你学习体育管理。但写完我的鼓励,我却立即开始担忧,你的相关素质是否合格从事这个行业?在你储存力量的肌肉里,也许凝练着你生命的骄傲和青春的魅力,但在你储存智慧的大脑里,是否有足够的商业意识和对金钱的敏感,以及作为一个体育管理者所需要的种种相关的精神素质?
  体育管理,是一种把体育活动与经济行为结合起来的东西。体育的一切(也包括人类娱乐活动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商业、金钱、市场、管理……而对这些东西的理解、领会、激情、直觉、本能,又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你这样从传统体育学院传统系科(健美运动)的毕业生来说,我恐怕这正是你们最缺少的!
  就健美专业而言,如果我们从商业角度看,从专业目的看,其实你也会有美好的就业前途:方兴未艾的健美事业,正在中国各个大城市兴起。衣食足,厌肥肉。舍宾(shaping)和健康俱乐部(health club)正在一部分脂肪先多起来的妇人、男士那里得到慷慨的解囊。健美教练的口令和这些人掉在地板上的汗水一结合,就是叮当作响的金币。所以,只要你带着金钱的有色眼睛来观察、放在商业角度来考虑,即使不学体育管理,也可以在就业战场上占领一个独特的制高点!
  如此说来,你的人生所面临的挑战,其实并不是“做体育老师”还是“搞体育管理”的问题。你的人生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其实是:传统教育培养你做的工作(体育教学),你能做但不想做;时代生活勾引你、刺激你、激励你去做的工作(体育市场),你想做但不能做。
  就工作和前途的选择而言,愿望与可能的鸿沟,能力与欲求的反差,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以及新旧择业观念、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是这一代青年人特有的问题。
  在选择的魔盒紧闭的年代,比如8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的你,是没有这种烦恼的。国家包分配,国家意志笼罩了整个经济活动。你想选择,除了下乡养鹌鹑(四个兄弟一起养)、在家炒瓜子(而且还是个“傻子”!),你是不必担心“体育产业”这个幽灵来勾你的魂的!
  在选择的尘埃落定的社会,比如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大学毕业的青年,同样也没有类似的烦恼。因为在那里,从小到大的教育基本指向和求学最高目标,就是赋予人们谋生就业的能力并满足人们对于职业发展的需求。在那里,人们对自己学习奋斗的目的非常清楚。
  而你生在这个年代,偏偏要在这个转折的时刻转换自己的终生职业和事业目标,其难度和困惑,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啦。
  我的到来,能够帮助你做一个最好的选择。但选择职业目标,说到底还不是最难的事情,因为这只是一个一次性行为。最难的并且会永远折磨你的,则是选择之后,面对每天每日的挑战,你自身从事这个行业心理素质和基本价值观念。这个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和你日积月累练出来的肌肉一样,也需要以水滴石穿的意志和时间,造就打磨。而正是这种看不见的肌肉——大脑思维的节律与搏动,将决定你体育管理事业的成败得失,界定你的辉煌平庸。
  你的痛苦,其实就在这里。超越这个痛苦的人,就会成为时代英雄,事业超人。被这个恐惧击退的人,就会永远望洋兴叹,见月生悲。
  这就是我给你的忠告和建议。我希望我们的通信,在你从“体育教师”到“体育经理”的转折过程,成为你的人生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为你咨询这样的问题,令我非常自豪。但同时令我自卑的是,一想起健美的你,就想到不健美的我。就令我叹息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公平,而且这个不公平往往难以纠正——你尚可从头设计出国蓝图精心描画人生;而我却无法修改身高数据重写肢体比例,只好等来世重新投胎时,再修出一段好身材来!
  祝贺你!
  你的矮胖而自豪的,
  徐小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中文系与媒体工作的关系   [2004-10-18 18:22:41]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大学中文系学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电视主持人。
  问题是,我所在的专业是大学文学专业,好像与新闻无关。我想转系,转到新闻传播学院。
  但是转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事实上我已经做了一些努力,好像比较难。但是转系的想法在我心里非常强烈,我不知道我是否面对一次徒劳的奋斗,还是必然的抉择?
  我想见面请你对我的情况给与一些分析指导。
  你的读者,
  怡然
  亲爱的怡然:
  上次见面谈话,我鼓励你朝着媒体人的职业方向发展,但不鼓励你转系。
  今天看到你的来信,说你已经不再想转系的事情,我非常高兴。我想这是你思想上的一个飞跃。或者说,这是你人生跨越了的另外一道沟壑。
  其实,假如你稍微看一看中外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们的经历,就会发现,做一个伟大的记者或者主持人,或者笼统说来做一个杰出的媒体人,未必需要去读新闻系的。我不想具体说什么媒体名人来自什么具体专业,但毫无疑问,那些著名媒体人的学历,一定是非常广泛的。学新闻传媒出身的人,总体上肯定居于少数。
  过去中国媒体曾经有过一种讨论,与写文章的作家和各行各业供稿的专家相比,编辑到底是什么家?最后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说法是,编辑是“杂家”。
  其实,这是过去时代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所致。编辑是什么家?编辑是编辑家!编辑是编辑人!编辑就是编辑。好的编辑(包括各个媒体领域,从新闻、文学到影视、音乐)的工作,从选题、策划、组织、协调、整合到最后拿出产品,是媒体领域里的制造家、制作人、制作者。
  现在,总算有了一些合适的名字来概括这些人了:策划人、制作人、媒体人。你的梦想,是成为电视媒体领域以主持人而闪光的leading lady。这个梦想非常好,很现实,肯定可以实现--而我唯一能够对你的发展提供的贡献是:不要转系。
  你现在所在的中文系,是进入媒体的最好的跳板之一。在我看,甚至比新闻传播专业的人还要好很多。因为,媒体的灵魂在于内容,而不在于技术制作。技术制作,只是实现媒体内容的手段。他们是筷子,而媒体内容:选题、题材、故事、文字、表达、表演这些东西,才是筷子端头夹着的油闷大虾和东坡肘子啊!
  你为了从事媒体工作而想转系,看上去好像有一百个理由,其实,在我看来,你是想要享用人生的盛宴沉迷于筷子却忽视了美食!
  所以不要转系。好好在中文系呆着,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如你现在做的那样。毕业之后进入媒体工作,你会迅速成为一个杰出的媒体人,一个能够得到公众信赖的思想,一个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声音。
  我能够理解你想转系的合理性成分:中国媒体的很多大腕们,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大部分都是广播学院毕业的。这个理由是合理的。
  不过,让我来告诉你,这恰恰是中国媒体的问题之一。一个学校,师生相传,况且会出现智商衰减的问题而为世界各个大学所摒弃;如果一个学院,就能垄断国家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基因遗传,能健康吗?
  新周刊曾经做过一篇封面文章,主题就“弱智的中国电视”。中国的电视,你觉得它在智商上还能再低吗?我觉得已经不可以了:否则,真正爱看它的人,恐怕就剩下舟舟这样的孩子了!
  台湾的胡瓜,炮制了一朵婚介玫瑰,全国电视台,玫瑰玫瑰遍地开,最后大家不见鲜花只有刺;湖南电视台出现一个快乐大本营,全国各地的制作人立即学舌大比武,竞相推出无聊总动员;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出现访谈节目,结果全国风起云涌出几百个访谈节目,一些著名的面孔,以为访谈节目就是展示脸上的笑肌和泪腺,结果纷纷在观众绝望声中关门。
  媒体弱智。但我们的媒体人,其实属于世界上最聪明的媒体人类之列。只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他们的收入,比起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同行来说,是最少的;他们吃的是枯草,挤出来的,因此就是酸奶。制播分离,这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媒体运行规律的事情,前几年先是引得电视工作者热血沸腾后来又被突然叫停、而现在又再次在改革的声浪中登堂入室。媒体改革的道路无论如何怎么艰难曲折,它的方向,肯定朝着市场化、商品化大踏步前进。
  不这样,无法顺应一日千里的世界潮流,不这样,难以跟上环球经济的发展节奏。
  这是媒体工作者心中的春天,虽然万紫千红的盛夏还没有到来,但这样的春天,等到你加入媒体的时刻,一定会比今天有耳目一新的变化!
  中国媒体体制的弊病是多方面的。媒体教育体系,同样有严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广播学院学科分工过细、“广院”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新闻传媒教育思想的僵化和新闻传播理论的滞后,其实也就是造成媒体问题的弊端!从广播学院出来的学生,很多人深知这个体制的弊端而深感遗憾。制度和传统造成的广播学院学生定向进入电视台的惯例,依然是影响中国电视人才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我劝媒体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国媒体,过去强调的是“喉舌”作用。虽然今天政府对于媒体的看法,已经从对喉舌的绝对控制,变成了承认媒体的流通部分也是商业,也需要尊重商业规则,因而导致了今日媒体的相对繁荣。政府对于“内容”的监管,依然会继续存在。而对于媒体内容的控制,各国皆然,只是各地宽严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比如,我正在写这封信地点的加拿大,对于媒体内容的监控,包括对“加拿大内容Canadian Content"的要求,就比美国严格得多。
  在媒体喉舌时代里成名并惯性生存到今天的那些媒体名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喉舌”时代里长大,在“喉舌”体系中受教育,在“喉舌”要求下从事媒体工作。他们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身体部位,是喉舌,而不是大脑。喉舌是发声装置,大脑是思想器官。只要发声,不要思想,确实是那一代媒体人的特征。至于思想、独立思考能力、经过自己的脑子研磨过的内容——对不起,根据规定,不是媒体人的事情。
  这种现象,已经是昨日黄花,正在迅速凋谢。人民群众需要有思想的媒体,能够引导和刺激他们思考的内容!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在过去几年里,靠面孔和声带吃饭的主持人,已经纷纷被那些靠脑袋和俐齿吃饭的主持人赶出媒体、放进媒体的垃圾堆、迅速从大众脑海里消逝。崔永元——他毕业于广播学院,算是一个优秀人才吧——在他自传里,反复调侃、幽默自己的长相(好像有一个章节专门为自己的形象抱歉),其实,他成为谈话节目第一主持人,恰恰宣告了媒体脑袋时代的到来!
  崔永元长得丑吗?其实并不丑。但为什么他要反复强调自己难看呢?因为,他的丑,是和那些传统媒体的选秀标准相比而言——眼睛要圆,势如金牛;嘴巴要大,气吞山河;颧骨要方,长一部国字脸张口说瞎话人们才信。
  崔永元的出现,宣告了“喉舌”时代终结的开始。他靠自己的那点避重就轻的幽默感活到今天,已经不容易。但观众是无情的,他们不管你有多少管制和审查,他们只管你如何利用中国国情,提供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中国政府绿灯放行的内容!所以,崔永元说着说着,无话可说了,不是因为他失眠疲惫,不是因为他跳槽改行,而是因为,中国电视对于内容的开放宽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时代对于媒体的需求、大众对于思想的内容的渴求是苛刻而紧迫的。在符合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媒体内容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代,堪与世界媒体竞争的时代,正是国家政府和人民都努力催生的梦想。当我们几年后回首看二十一世纪的这头几年的中国媒体,你会象我们现在看着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领域活动一样,惊叹媒体的造山运动,原来就在你的脚下迅疾运行啊!
  而媒体的造山运动,其本质,就是需要大量有独立思想、有思考能力、有精神“内涵”、有理性“逻辑”、能分析、会比较、可判断的媒体人。这些人,必将成为中国媒体产业在中国和世界观众心中崛起的奇峰。
  站稳了脚跟,找对了山脉的人,就会成为未来媒体领域里各个行当的三山五岳,崇山峻岭。
  你所就读的中文系,曾经并将继续诞生成功而成熟的媒体人。你,无论转系不转系,都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发言人——说大家想说的话、谈大家想谈的事、让大众从你,获得他们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找到他们思想和情感的寄托。
  我想,这也许就是媒体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吧。
  目前你要做的,是大量阅读,认真学习。努力建立自己的看问题与看世界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有能思考的人,有思想的人,会表达的人,有魅力的人(你已经很有魅力了,但还远远不够)。具有批判精神、独立人格、反思能力、综合素质的人。
  这样的媒体人,喉舌依然要清晰,但思想必须能发光。这样的人,中文系、哲学系、生物系、物理系、以及新闻传播系……其实都是可以诞生出来的温床啊!那些有志把你的未来投入媒体事业的朋友们,无论你在那个系,准备好了吗——激动吧!
  你做媒体人的目的,是要追求精神传播、追求思想发展、追求人文价值,成为中国现在最缺少、社会最渴望、我们最呼吁的那种新型媒体人,中文系能够给与你最好的哺养,当然不要转系。
  最后讲一个故事,对你的问题进行总结。毛泽东同志,当年来北大是为了投靠在北大做教授的老丈人读书来的。但是,毛泽东只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一个管理员的差事,其实就是记录读者进出的门卫。在这里,我坚信他老人家是想转系的——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他怎么可能不想接受正规教育呢?但是,命运使得他不能成为一个罗章龙那样的北大学生、不能成为冯友兰那样的留学海归、也不能成为李大钊那样的北大教授——于是,他靠自己大量的阅读,完成了对西方近代思想系统的了解,形成了自己对中国出路独特的思考,他靠不转系,成了毛泽东!
  祝贺你!
  你的改行未转系的,
  徐小平
第五编:邮箱里的命题留学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是珠宝镶嵌在哪里?   [2004-10-18 18:36:20]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大学三年级学经济法的学生,刚刚考取了学校和加拿大一个著名学院的校际交换学生项目,今年9月即将赴加开始为期一年的学习生活。这个项目不发给我们加拿大的学位,但提供学分,因此明年我将以本科大学法律专业学生的身份毕业,这使我在人生设计上不占优势。同时我是一个女生,这又使我在中国的职业设计中处在下风。
  如果说每段人生经历都是一块岩石乃至美玉,如何设计才是使这些石头成为完美珠宝的关键。我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一年以后我该如何继续我的学业。我是学法律的,我转加一年交换的这一项目是经济,我不知道一年后我是该回到中国,还是该继续在加拿大攻读JD、或争取直读这个学校的MBA、再或者转道美国……
  我在这其中颇为困惑。我觉得我像抓了一手还算可以的牌,可是不会继续操作了。这其中微妙的利害与得失,只有您这样的人才会理解。
  请您指点迷津。
  你的读者,
  岩石
  亲爱的岩石:
  我认为学校给你的这个项目,不是什么好东西,它对你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甚至人生发展,都可能造成一些潜在的危机。所以我反对你出国读这个转学一年的课程,原因如下:
  1. 你是一个法律学生。你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毕业后考律师执照,立即开始从事法律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大约在两三年之后,根据从业状况,再决定是否出国读一个JD或LLM,即法学本科或法学硕士。具体出去读三年的JD还是一年的LLM,则由你根据兴趣、能力、时间、金钱这些因素来决定。
  顺便插一句:如果你在中国的本科不是法律,你就必须考LSAT申请JD,但如果你的本科是法律,那么就可以在JD与LLM任选一项,可以获得考美国某些州律师执照的资格。
  这样,你就可以作为一个有实践经验、金钱能力和从业方向的律师出国,迅速成为横跨中西的超级律师。
  但现在这个项目,将人为地中断这条通往坦荡未来的道路,让你到另外一种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去披荆斩棘走羊肠小道,我并不看好。
  2. 大学最后一年,是你过去三年所积累的知识、能力、思想、理念以及追求的最后总装过程。过去无数个不眠之夜苦思冥想出来的种种关于未来的碎片和零件,将在这最后一年组合起来。大学第四年,是决定你去哪里工作、从事什么行业、以及非常可能的一生的奋斗方向的关键一年。这个时候,突然中断这个进程,去学一个与这个发展过程没有什么直接因果关系的项目,显然非常糟糕。
  不同的大学教育体系,如同不同产品的生产线。假如你是一辆汽车,在即将喷漆、下线的时候,突然跳出自己的传送带而跑到拖拉机的流水线上,给你人生之车的车轮按上一条履带,成为非电驴非宝马的动物,不是没有可能。
  出国读书,对一个人在语言、文化、生活、情感等种种方面,都会带来惊人的冲击。假如你已经大学毕业出国或者假如你是大学一、二年级转学,情况也许都不一样。大学毕业后出国,你反正已经完成了中国文化的完整训练、出国追求的就是把自己塞进西方文化的熔炉,享受一次起死回生的人格涅磐;大学一二年级转学,你的一切反正都还没有定型,出国先把自己投入西方大学的流水线,四年后作为中国背景的西方知识分子走向世界,再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渴望蓝天、追求梦想。
  但你正好处在不尴不尬的大学三年级。抛弃过去,牺牲太大;文化重铸,金属不够。留下,你肯定就能成为一代年青律师在中国市场大展律师职业之宏图;出国,你从此就会和动荡不定的生活结缘,在无数文化冲突的风口浪尖苦苦挣扎。
  出国留学,多么美丽迷人的诱惑!但世界上有些东西,往往越美丽则毒性越大。比如罂粟花、毒蘑菇。在你即将成为律师人才、冲刺律师资格、实现律师梦想的时候,突然人们说可以出国啦,你在兴奋的时候,显然忘记了反问自己一句:稳操胜券的中国律师前程不要啦?
  所以,这就是我对这个转学项目不看好的根本原因。
  3. 我知道你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这种情况下,你这次出国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在完成了这次一年学习之后,立即回国继续读一年法律,把你失去的大四课程补上,全面地完成你的中国法律学位教育。
  我的这个建议,和你的学校给你的计划有根本性的不同。我的建议,是把留学当作你求学之路上一次美丽的邂逅,既然不期而遇,于是就相逢开口笑举杯邀明月也无伤大雅;而你的学校,则把留学当作对于你大学第四年的一次改嫁,虽然和你的本科谈了三年恋爱,但加拿大的大学只是对你眨了眨眼你就喜新厌旧、另寻他欢。而你手中这个再读一年就可以得到的法律学位及其所代表的人生职业归宿,其实才是你真正的精神与物质保障,是你温暖的家。
  我想有个家,一个拒绝了“留学”浮华的地方……
  其实,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在大学期间出国读书并不是不可以的事情,甚至是应该提倡的!有条件的人,如果在大学某个时刻,出国游学、访学、留学一年,然后再回到自己原来的学校完成正式学业,肯定是将来中国青年向西方学习的方式和潮流之一。
  惟一的问题,鉴于中西文化巨大的差异、中外交流时中国地位的不够平等(以签证为主的各类限制)、与留学同时发生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目前中国学生中能够“何不潇洒走一回”的人,没有几个。一次耗费精力和花费金钱太多的旅游,就不是旅游而是苦行。大学中途出国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危险的举动,也就是同样一个道理。
  所以,我上述建议其实是给了你一个针对这次危险留学举动的弥补性策略。如果你留学一年之后回来完成你大四学历的话,那么整个留学风云,也就会变得雨过天晴,波澜不惊。
  4. 如果一年之后,“留在这个学校继续读JD”(在加拿大,法律“本科学位”被称之为LLB,相应美国的学历,称之为JD),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拥有加拿大法律学位,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但走这条路的惟一问题是:在加拿大读LLB费用非常昂贵,三年下来,无论如何也得花费十万加元左右。你家里有这个钱吗?我多次讲过,留学要考虑经济能力。要向留学求婚,只有爱情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买鲜花、戒指和住房的钱。
  获得加拿大LLB另外一个问题是:毕业后你在哪里从业?在国外做律师,我认为不好。华人在国外做律师,尤其是你这样的成年之后出国的华人,除了帮人家离婚,顶多做做房产交割、移民服务,是律师食肉动物群的低端物种。回到你的祖国,我可爱的中国,你当然可以成为主流律师,但要想在中国大地上获得从业资格,你还必须从头做起,重新考试中国的律师执照。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在国内先完成律师教育,拿下律师执照,积累从业经验,攒一点留学资金,然后再出国读你的LLB、JD或者LLM呢?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层一层垒上去。但如果去加拿大读法律,我认为相当于反向施工,从顶部盖起。也许这是一种新工艺,但难度与风险、费用与把握,肯定都不如我的方案好。说穿了其实不是我的方案,只是国际性法律人才成功的基本规律而已!
  5. “在加拿大学校直接读MBA”绝对不可取。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读MBA,好学校基本不接受,接受了对你也不怎么好。MBA是管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根据规律办,有了行业经验,再去MBA——你是律师,干嘛想读MBA?都是留学惹的祸!
  6. “美国”,为什么美国?美国很好,但给我一个去美国的理由先!我认为你没有理由去美国。加拿大的学校,足够你溜溜的学、足够你溜溜的换,为什么要去美国?多年来我在新东方讲美国留学,基本思想之一就是:美国的意义,在于前二十名的学校和奖学金。如果你去不了那些顶尖名牌(自费或奖学金),同时又必须自己掏腰包读书(非名牌学校),那么,英联邦国家有无数更好更合算的选择。
  美国当然好,但英国加拿大,完全对得起你!
  瞧,你还没有登机呢,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留学程咬金计划已经使你晕菜了。一旦去了加拿大,怎么得了啊!
  我心忧忧。
  我想我已经彻底回答了你的问题。你的情况,实际上最好不要去读这个一年的课程。实在无法遏制(连萨斯都能遏制,留学病毒,有什么不能遏制的?),要争取及时回到原校,完成你那在我看来非常了不起的法律学位。然后再根据我的思想,从容不迫地精确规划你的一生,准时实现你的梦想。
  你说你觉得自己“像抓了一手还算可以的牌,可是不会继续操作了”。我深刻理解你的处境。因为,虽然你确实抓了一手的牌,但你仔细把它们翻开看看,就会发现,这副牌大王是萨达姆,小王是萨哈夫,张张暗藏玄机,根本不是闹着玩儿的!
  最后,我还想告诉你:你的来信题目是“经历是岩石,设计成珠宝”,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灵感。因为,在我眼里其实你已经就是一块珠宝了,只是你不要把它胡乱镶在什么地方。你的学校给你提供这个项目,在我看来,正在胡乱把你镶嵌在一个不该镶嵌的地方。
  祝贺你!
  你的点石成金的,
  徐小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留学两把刀,经验加外语   [2004-10-18 18:37:46]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1999年毕业于西安一所民办院校,所持是自考文凭,英语专业。临近毕业,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英国石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西安办事处工作,在做了半年的PART TIME后,转为销售助理。在2001年6月跳到朗讯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办事处,担任行政助理。在一年后2002年7月,调至天津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
  我的学历一般,甚至算是不好,或许就是够幸运,才做到今天这个位置。 我觉得我的职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很难再向前发展,如果有,也只能是等运气,转去别的职位。想来想去也只能做销售。其实我是对市场营销比较感兴趣,一直都想向此方向发展。但是受限于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一直都未能如愿。所以我想出国留学充电,根据经济能力和个人背景,委托了一家中介公司办理,并且拿到了一所国外大学的offer, graduate diploma,明年2月入学,拿到Master需要2.5至3年的时间。
  困扰我的问题是:许多人对我出国持反对意见。理由是:一来,现在我的工作还不错,出国回来后说不定倒不如现在;二来,这两年中国发展势头很好,现在应花时间抢占“根据地”,等学成归国后,怕是僧多粥少,付出的巨额学费和三年大好时光会得不偿失。
  我今年才23岁,在同龄人中我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从离家到西安,再到成都,一直都未曾真正安定下来,我最终理想的定居城市是上海或北京。所以我想学成归国后能在这两个城市“安居乐业”。如果现在这样去上海、北京谋职的话,只怕是没有太大希望。
  我现在整天都为此事游移不定,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家人、朋友也不能给我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家似乎都权衡不了出国对于我而言的利弊。
  我很希望能尽快走出这段混乱时期,恳请徐老师能给我一些指导和建议。
  你的读者,
  权横
  亲爱的权横:
  我热烈祝贺你在职业场上的成功!你的成功,对于所有大专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仿效、值得骄傲的范例。
  同时,我也支持你出国深造,进一步提高自己。你毕业至今工作已经三年半了,这个经验,基本够你出国读书并确保你将来找一份非常优秀的工作。所以我支持你。
  出去学习,就一定要拿一个正经的学位回来,尤其是你这样学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的人,就更加需要一个学历来证明自己在国外学有所成。
  所以,花两年至三年时间拿一个硕士学位,比别人多一年,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你大专只读了三年,比那些本科赚了一年呢。所以,把这个赚头在硕士阶段花掉,也是公平合理的。
  你要去新西兰,我不反对。不过,在这里我想给你一些思路,也许对你有用:
  比如:英国的硕士学位是一年。但是,因为一年时间毕竟太短,也许不能够给你足够的文化和专业熏陶。如果从金钱的角度,去英国一年,经济上比较合算,确实也是一种吸引力,只要你意识到这种一年学位的问题并加以弥补就行。所谓弥补,就是在读书的同时,大量接触英国日常生活、社会现实以及人文地理,更多掌握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英国以及澳洲、新西兰还有一种专门为大专设计的硕士学位:先读一年硕士预科,然后再读一年硕士。这对于你,也是很好的选择。我本人并不了解这些项目的细节,你可找几家服务提供商他细问问,最后选择一个可靠的项目。
  我鼓励你留学。不要低估了自己学习的能力,更不要低估了西方教育能够给你带来的巨大价值!以你这样优秀的工作背景,多花一点钱,选择好点的学校,肯定能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
  这就是你关心的所谓留学之后能否在中国找到更好的工作的问题,这不是一个问题。我支持你放心大胆去留学:你已经在国内证明了你在职业上的成功。既然你能以大专的背景,获得三家财富五百强公司的任用,等你拿到西方国家的硕士学位,这些公司肯定会非常渴望你的加盟。你的工资和位置,与现在相比,就会发生质的飞跃,你的人生就会进入一个更高层次。
  幸福美满在顶峰,孤独郁闷也高寒。
  祝贺你!
  你的为你骄傲的,
  徐小平
  亲爱的徐老师:
  您好!
  我没想到能收到您的回信,更没想到能在如此快的时间内收到回复。所以,请先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其实我一直都很有辞职的冲动,然后去新东方上课,我的OFFER是有条件的,我必须拿到6.5分的雅思成绩去换无条件的OFFER。
  虽然我是学英语的,但是我对6.5分似乎没有太大把握。但辞职是否又太担风险了,尽管我所委托的中介跟我说申请签证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万一到时候我被拒签了的话,那岂不人财两空?
  我的入学日期是明年2月,您是否建议我推迟一两年?再等等看?如果我现在一心想出国的话,是否应该辞了职去考雅思?
  很抱歉再次打扰您!
  你的读者,
  权横
  亲爱的权横:
  说了半天,我发现给你的建议有问题,原因在于第一次来信,你没有给我一副完整的画面。
  虽然你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足够的工作经验,可以出国留学,但你的英语却还不够出国的资格!如果我知道这个情况,我给你的第一封信就不会那么写了。
  要知道,出国留学,英语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准备好英语,就匆匆出国,其实是最坏的选择。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我一般都强烈反对人们出国读英语,因为从任何角度,都是在国内把英语搞定为好。除非你有无法言喻的特殊原因。
  现在我才理解,你第一封信传递的困惑与不自信,就是你英语其实并不到火候。
  让我在这里重新给你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很简单:在国内准备英语,把英语当作你的情人或仇人,满怀激情,在短期内彻底把它解决。在英语达到6.5分之前,暂时放弃新西兰,暂时放弃留学,甚至暂时放弃出国的想法。
  但是我反对你辞职读英语。原因很简单:你以民办大学大专的教育背景,达到今天这样的职业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是值得我的无数读者学习和追求的榜样。许多从新西兰留学归来的人,也未必能够得到你这个好位置。而且,你在这里工作经验毕竟不够丰厚,还有必要继续积累一些实践智慧。所以,不要被留学冲昏了头脑,稀里糊涂,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职业金娃娃。
  我有时候会鼓励人们辞职学习,一鼓作气,完成语言的冲刺。但我却反对你这样做。因为,权衡了你的机会成本,我觉得,你的这份职业实在很宝贵,没有必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辞职学英语,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跳台,但也很容易成为一个陷阱。因为学英语可不是学开车、学上网那么容易的事情,往往是经年累月,也未必见到直接的成效。对于你这样的有了不错的工作、找到事业方向、有了不错的生活的朋友们,为出国而把自己的后路切断,破釜沉舟学英语,是绝望时代为了逃离绝望的奋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留学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包括是否能够出得去,以及出去之后能否学成功的风险。我建议你不要辞职,第一规避了万一出不去带来的恶劣后果,同时也加强了你学成回国后职业发展的资本。你现在的公司,是世界最了不起的公司。一旦辞职,失去这个职业资本,实在太可惜。
  你想辞职学英语,暴露了你急于出国留学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是错误的。上次我忙着赞美你,忘记挑你的毛病,今天可被我抓住了。不要说工作太忙无法学英语。机会是自己创造的。你甚至可以和你的老板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你想辞职学英语,但你实在爱你的公司爱你的老板爱你的工作(说的时候要像!),所以,老板是否可以给你少布置一点加班任务。就看你如何自己给自己创造两全其美的条件啦!
  我完全相信,你可以在一边工作的同时,把雅思考到6.5分的水平。那个时候,出国对于你,就是一个优雅从容的选择,而不是现在这样,是背水一战的绝望。
  这是我在新东方不知讲了多少年多少遍的思想:出国是要英语的。就好像购物是需要金钱的一样。如果你的英语不够,应该在国内把英语搞好再走。出国学英语、辞职学英语、断绝国内生存与发展的后路学英语,在我看来,都是比较凶险的做法。
  因为,中国国内的英语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和国外可比度越来越强。80年代初那种出国如同“逃荒”、90年代初那种出国如同“逃难”的历史心态,在今天已经非常滑稽可笑了。
  即使你今天拿到新西兰的签证,也不要去——因为,出国两把刀,经验加外语。金钱只是刀把子,没有好的英语,不仅是入学难的问题,其实,也牵涉到你的学习资格和留学效果问题。所以,听我的,暂时不要走,把英语学好了再去,把经验积累一些再走,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最佳留学效果!
  雅思考到6.5分,再给我写信,让我来给你设计一个更好的留学规划。
  祝贺你!
  你的三思而行的,
  徐小平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一种害人的父母之爱   [2004-10-18 18:39:10]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河南财经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国际贸易专业。我喜欢我的专业,并很希望它能成为我的终生职业。2002年3月,一位很关心我的老师强烈要求我考研,我本人并不是惟学历至上者,学历不等于能力,我很清楚。但是处于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我很希望能通过考研换一个硬点的牌子(注:在北京这类大城市河南的高教文凭几乎不被承认,理由是
其含金量太低)。可我心里清楚,考研数学我很难跨越,再要名校则更是没戏。于是老师说了他的观点:先拿到一个研究生的文凭是重点,学校和专业是次要的,你可以选择冷门,比如“马哲”。这个观点我实在想不通:难道为了一张纸,就要花上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一个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东西,学出一个四不像,只为一张出来又能怎么样的纸?!
  (徐小平注:这个老师真会坑人啊!谢天谢地这位学生没有听他的,使他少坑了一个人!)
  2002年暑假,经过和父母反反复复的商量,决定不考研,先工作,但是必须参加12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因为我爸爸执意要让我去做公务员。他的理论是:对于一个女孩子,除了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外,其余的工作都不叫工作!“打工”二字更是如炸弹导火线!而我的打算是:去新东方上BEC,然后考BEC,练好口语,最好能去我一直想去的外企,或是专业外贸公司,如果工作后需要继续学习,就出国学。为了不惹火爸爸我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我心里清楚,没有关系分再高也没用。
  (徐小平注:这个爸爸也真很坑女儿啊!事实上,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女孩子,除了国家行政事业单位之外,什么地方都可以去!政府上来就说要精兵简政,可是,这位爸爸却让女儿投身一个已经严重超重的躯体!)
  事与愿违,10月底,在离考研报名还有两周,我正在按自己的计划走时,老师一个电话打给了千里之外的父母(我家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父母心动了。于是在父母电话、老师召见下,无奈的我收拾起尚在整理中的就业资料,很不情愿地退了BEC,糊里糊涂地走上了考研路,讨厌马哲的我选择了从未接触过的心理学,只有两个月的复习时间,我又不是天才,结果可想而知!
  (徐小平注:这个老师为什么如此执着地逼迫你考研,查一查他的思想动机!)
  2003年2月,回家过年的我却和父母吵了一个假期。当父母问及考研与就业时,我像踩了地雷一样!就业的同学此刻正奔波于各个交流会,考研的同学正在放松紧张了至少半年的身心,可我这又算个什么?!错过了找工作的大好时期,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我没有一点激情!既然已经走上了考研路就继续吧。可父母又提出希望我不要换专业,我无话可说。我何时想换专业了?
  我真是不知父母到底要我怎么样?当初国贸是他们给我选的专业,碰巧一学我就喜欢,他们也知道我喜欢。这个专业本来就是针对企业公司的,可当我毕业时,他们又以稳定为理由,要我去当公务员,这是否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我是家里的独女,父母的心情我理解,可我不喜欢当公务员,它会让我很快老矣。
  (徐小平注:我也不喜欢当公务员,我同意,你别做你不想做的事,否则,一辈子的快乐都会被毁掉。)
  2月底开学,我回到学校,按父母旨意去见了老师,老师同样认为国贸研究生没戏,如果坚持专业不如出国学。这与我一年前的想法不约而同。2002年2月,我第一次没在家过年,爸爸刚退休,心情很糟,正需要我时,我来到了梦想已久的新东方,并深深地被新东方老师巨大的魅力所吸引,被新东方氛围所熏陶,有生第一次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而且是那样的强烈,我认为这对我是早晚的事!当时心潮澎湃,给父母电话讲述见新东方老师同学时的兴奋激动,现在想起仍感动得想落泪!所以才有了一年后的现在,我想出国。
  (徐小平注:我看你父母和老师都有毛病!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考研、出国这两个精神枷锁捆绑你。你成了他们价值观的人质。你怎么可能快乐!)
  徐老师,有些往事我已经多年不愿提起,但今天想告诉您。我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妈妈是中学语文老师。我是父母惟一的希望。由于中小学期间我分别有过一年的病休,我的中小学和大学都比别人多花了一年才毕业,我是25岁才拿到本科文凭的。
  家里钱花了不少,自己也熬老了,7月我就二十五了,您见过25岁才毕业的本科生吗?我真觉得自己老了。您的《图穷对话录》我一天一夜一口气看完,里面有几段话至今还记得:“25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能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是有其规律的……”等等,这些话语使我再也坐不住了。
  (徐小平注:25岁大学毕业问题不大,我是27岁才大学毕业的。瞧我,也并不悲惨嘛!关键是,既然25岁就感到生命的煎迫,那么,就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启蒙,睁开明亮的眼睛寻找真正的成功。)
  我现在的思想很矛盾,第一,父母想让我一口气把学上完再工作,留学他们同意,但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父母最多提供十五万,于是我想去英国,一年制硕士;第二,我又觉得自己很缺少工作经验,应该先工作几年再说。可是,一方面现在工作了,还有没有时间精力去学习,能不能停下来,我看到我曾经的一些同学工作后嘴上说的要学习学习可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心都静不下来;另一方面,我都这么大了,不能不考虑婚姻问题,虽然我男友担心归担心但还是支持我出国。
  我很矛盾,但时间在飞过!于是,在没有请教您的情况下,我报了5月的IELTS辅导班,计划是参加9月考试,如果顺利那当然好,差一点再努力,差的太多,父母又非要求上研,那就马哲吧。
  徐老师,我知道我的想法一定有不少荒谬之处,我很渴望您的指导,给我指一条路,我现在心乱到了一周没看完三页单词,我什么也干不下去!您骂我一顿都好,就是别把我的请求和期待扔进大海。高中时,和父母闹得很僵,我给自己很崇敬的一位青少年心理工作者写了一封长信,结果如同扔进大海,我伤心失望极了。
  期待您的教导!
  你的读者,
  夏淖
  亲爱的夏淖:
  我深刻理解你的所有问题,在我看来,你的父母和你的老师围绕你的前途,真的是在瞎闹——居然和你的名字是谐音(难怪有一种算命方法是根据名字来推测命运呢!)。
  让我给你一些摆脱困境的建议吧:
  1. 虽然我一般会鼓励我的读者、学生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走,但鉴于你25岁的年龄、混乱不堪的家庭和那个古怪的老师等种种压力,我同意你尽快走人,以逃离这个窒息你的环境。去了英国,要记住自己缺乏经验的不足,回来之后,再弥补。
  孔子让我们敬鬼神、远小人、近君子。没想到,今天你为了安静的人生,居然需要远父母、离老师。
  迅速出国,可能是你摆脱困境的最好方式,而且你已经具备出国的经济条件和语言条件(即将考雅思)。
  出国去哪里?英国那些一年的MBA项目还是可以读的,虽然英国的硕士学位英国人并不看重,而且这种硕士学位容易流于形式而缺少实质,但毕竟是一个硕士啊。这会极大地改善你的自我意识,平衡你的精神状态。除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也都是可以去的。
  从国外回来,你的英语和语言文化,以及你获得的西方精神,会给予你摆脱生命遭逢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干涉的力量。西方文化,是崇尚自由与个性独立的文化。掌握并认同了这个文化,其实你就不会成为上述闹剧的一个有意无意的配角。
  2. 既然决定出国留学,工作的事情就不要太勉强自己了。否则什么也做不好。工作对你是一件新事物,如果你三心二意、蜻蜓点水,还不如不做。否则又会在工作这个问题上,丧失自信。
  在等待出国一年左右的过程中,如果可能,当然可以在某个领域里兼职做点事情,以实习的心态体验一些实践经验,比干等要好。通过熟人、同学、朋友、老师(千万别是那个老师)的关系,到一家公司去感受感受气氛,肯定没有坏处。
  3. 我坚决反对你考研。我发现你好像处在一个卡夫卡小说处境里,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赶往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卡夫卡《城堡》的主人公,是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进不了城;而你这里,却是反的,不知道为什么总在被人往城里赶。
  你的老师,狗咬耗子,为什么他那么积极地推动你考这考那?你的父亲,事与愿违,他不知对你横加干涉会使他的女儿前途堪虞?我觉得这两个人——这两个对你本来应该是最亲近和最重要的人,却对你的人生幸福最具破坏性。
  我问苍天天不应:why……
  所以,不要考研,也不要考公务员。你是国际贸易毕业生,这个专业既然什么都不是,就可以什么也都是,任何市场上热门的职业,都是你的前途和事业所系——但就是不要陷入僵化的体制里,更不要再听那个老师的,耽误两三年拿一个对你个人情况而言没有直接意义的硕士学位。
  4. 虽然我知道最符合你个人利益的人生发展,其实还是先工作起来,别人要工作三年五年,你可以只工作一年两年,再出国。但我决定,你的各种压力将使你无法集中精力,所以,我想你如果要走,我还是不反对为好。
  5.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但我担心,你的自我意识、独立意志、自由精神、商业意识、创造力、冒险性、自信心……等这些人才成功必备的素质,已经有了重大缺陷。虽然你没有提到这些问题,但我担心,这些素质的缺失,会导致你在人生奋斗的战场上,莫名其妙地败下阵来。所以我要提醒你注意这些不足,努力警觉并提高自己。
  最后,请允许我强调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观点:
  你的家庭,是一个父母控制欲比较强、民主气息比较弱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即使精神终于能够挣扎着挺立起来,但人格深处的独立性、主动性、坚韧性必然留下深刻的残疾,从此在人生战场上容易遭到打击。
  千万不要把孝敬和盲从混同起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独立性,作为父母无知的殉葬品。更不要以孝敬和牺牲你自己的幸福为代价。你还年轻,还来得及发展重建自己的独立个性。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有孝敬父母的传统。但尽管“孝”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孝”的形式却各有不同。我老人家,也是一个孝子,我觉得我也是可以上二十五孝图的——假如有人肉麻当有趣想续写的话。但我“孝”的方式,是做我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最喜欢做的事情,走我自己想走的路——让爸爸妈妈去说吧。我做人越好、越独立、越自由、越快乐,我的父母就越高兴。这就是我的家庭。我为我的爸爸妈妈自豪!
  不要为了父母而忘却自己的存在!不要因为父母的想法而忘记了自己的思想!当你成为你自己,你的父母,也就得到了一个成功的女儿,也就得到了晚年的幸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父母大人,你们要什么嘛?不就是女儿的前途吗?但是,你们有能力、有知识、有足够新的时代价值观,肯定你们能够指导自己已经成年的孩子吗?
  答案一般都是NO。
  我说得可一点也不夸张。你本来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独立人格的女孩,但在父母粗暴干预下,已经开始断裂了。不过,还来得及……
  祝贺你!
  你的狗咬耗子的,
  徐小平
  至于那个老师……唉,别理他就是了!虽然你依然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尊敬和尊重他,但在思想和前途方面,千万别再让他参与。我看他也需要我的指导。你可以把我的信箱地址给他!
  徐小平又及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是留学,还是流血?   [2004-10-18 18:40:37]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
  8月31日在昆明目睹了你的真容、领略了你的风采,但激动之余却难解我的困惑,原本打算今年年底准备启动的留学计划也被你动摇了。
  我的有关基本情况:云南人,男,31.5岁,已婚无子。1993年毕业于某电讯工程学
院有线通讯专业,工学学士。现在一家计划经济性质非常强、企业经营连年亏损的单位工作,同时读高自考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预计明年6月毕业。
  我的目标:挣钱、买车、买房,过好日子。
  我原本的想法:首先争取到美国读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3~5年,再考虑回国的问题。其次考虑到沿海打工,边工作边学习,不放弃出国的念头。
  我的信念和决心:永不言退、永不言败、奋斗一生。
  我的问题有两个:1、我现在该不该上GRE班和TOEFL班?2、我该如何选择今后的路:尽快离开这个计划经济色彩极其强烈的原单位,还是继续呆在这里做自己不愿做的工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请你理解一个不甘平庸的庸人的迫切心情。我想,你一定能理解!
  你的读者,
  季华进
  亲爱的季华进:
  谢谢来信。我非常理解“一个不甘平庸的庸人的迫切心情”,并发誓要帮助你。因为说到底,我们本来都是庸人,包括我自己。只是因为不甘平庸,所以我们才不平庸。不甘平庸的人,只要行动起来,想平庸都难。
  全世界平庸者,团结起来!
  但严重的问题是:仅有不甘平庸的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脱离平庸的方法。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大家都想逃生,有舢板的人得救了,而那些戴着救生圈跳水的人,虽然没有淹死,但却全部冻死。他们的目标一致,仅仅因为方法不同,结果生死茫茫,阴阳相望。
  有时候,很多人会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正确的目标,结果输得很惨。给你正确的方法,防止你出现奋斗悲剧,正是我现在要为你做的事情。
  对你的计划,分析如下,希望你能按照我的意思走。
  一. 我不鼓励你“争取到美国读计算机硕士”,甚至反对,也许是强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与父母留学冲动的冲突   [2004-10-18 18:35:01]
作者:徐小平    来源:徐小平工作室
  亲爱的徐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学的是交通运输管理专业。
  本来我在大学里就定下了出国的目标,也为之奋斗了一年,可以说我一直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但是,这一切就从您今年10月(2002年)来杭州做留学奋斗目标的讲座后改变了
。我听了您的讲座,觉得仿佛被大锤猛烈地锤了一下。那天我马上就买了你的《图穷对话录》,读了一遍又一遍。
  读完第一遍,我觉得很痛苦;第二遍,更痛苦;第三遍,我发现心中充满了空虚感和无力感。我扪心自问,对留学的目的我一点也不明确,先前那种激情澎湃的留学动力一下子就消失了。我苦苦思索了一个星期,决定调整自己的人生道路。
  从那时开始,我决定以先在国内获得工作经历为目标。我很幸运地被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东南航空公司录用了。我给自己安排的道路是:先获得一至三年的工作经历,再申请留学读一个硕士,然后去一个外企工作。如果可能的话,去美国的大航空公司做中国地区的代表。
  但是,我的这一决定受到了父母的反对,他们强烈要求我立刻去留学。为此,我与他们争论了好几次,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便想到了徐老师,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我这样的想法对吗?对我未来的规划,您有什么看法?我和我的父母都很想倾听您的意见。
  希望尽快得到您的答复。谢谢!
  你的读者,
  符聪
  亲爱的符聪:
  我基本上同意你为自己所做的规划设计。我的依据是:你是现在留学、还是将来留学,无非是两三年的时间差别。而这两三年,对于你留学申请,不仅没有坏处,实际更有好处——国外实用型的学校(professional school)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更喜欢录用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尤其是管理类的学校,有时候会把工作经验,作为录取的基本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时间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在你将来获得留学学位之后求职时,则会成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因为你有经验。这就是西方企业——其实也包括按照人才规律用人的中国企业——的用人规则。
  最后,只有在工作之后,你才知道你是否真正愿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某个行业。所有行业,都有具体的位置和功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工作之后,发现了某个事情是你最擅长的,同时,还会发现行业里面有哪些缺陷、有哪些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其实就是人才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机会。江山代有人才出,出自哪里?出自工作实践中。
  那个时候,再考虑留学深造,才是最佳机会。
  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浮躁呢?包括你的父母。推迟两三年出国,你在国内获得的,只是经验和基础;你的生命失去的,只是浮躁和空白;对于你申请留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对你留学之后的就业前景,还有决定性的竞争优势;对于你为自己找到生命的事业归宿,又是不二捷径。
  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惟一的解释,就是出国集体无意识在作怪。这个发作的症状,是把留学当作目的,而不是把真正的目的——职业和事业出路当作追求目标。把留学当作目的,而不把毕业后与留学后就业目标作为最高追求的人,其前途是没有保障的。
  不久前,我在美国遇到一个杰出的律师。他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的,毕业后立即去了美国,读的是物理学博士。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他去阿拉斯加冰海里打鱼,捕捉深海鱼油,几个寒暑下来,赚了一些钱,用这个钱,读了一个法律学位,终于成为了律师。
  我问他:假如早知道律师不必打鱼,打鱼只为消遣,你还会读物理学博士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