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国最后的荣耀

_11 马伯庸(近代)
祖承训来的时候,一是总兵力只有三千人,消耗不算大;二来正逢夏季,水路畅通,所以朝鲜人应付起来尚是游刃有余。但在元月冬季的朝鲜,天寒地冻,河流全都结冰,根本无法利用义州和平壤之间的两条大河漕运,只能依靠人力、畜力走陆路转运。
可这时候的朝鲜人要人没人,要牲口没牲口,甚至连装粮食的布口袋都没有。为了增加运力,他们几乎把附近的男女老幼都征光了,甚至连庙里的和尚都被抄发出来,搞得地方上怨声载道,哭号连天。(《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一日)
这种运输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力的匮乏,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除非你能撒豆成兵。袁黄意识到这个致命缺陷,赶紧给宋应昌打了一份报告,提议说让明军暂时使用朝鲜当地的粮食储备,腾出有限的运力来,先把最重要的大炮和军火物资运到前线。(《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一日)
即便如此疯狂地压榨民力,运力还是不堪敷用。明军的大部分粮草与辎重,都积压在了义州边境,无法及时运抵安州集结地点,更不要说跟随主力前进了。对各路记载的统计表明,截止到一月七日平壤城开战时,明军的粮草尚有一半搁在义州,另外约百分之二十五搁在安州,真正送上前线的不过四分之一甚至更少。
万历二十一年初一月六日,李如松的大军已经迫近距离平壤六十里路的安定,可运输队却迟迟跟不上去。宋应昌坐不住了,派袁黄渡江亲自去催促。袁黄在朝鲜沿途调查了一圈,发现前线的粮食状况非常不乐观:肃川与安定附近的兵站储备已经见底,后方物资一时半会儿肯定上不来。
更让他愤怒的是,在中方反复叮嘱之下,明军特别强调要优先运输的物资里,仍旧有大批火炮与战车滞留在安州、嘉山,与前线主力相隔一百八十里路,肯定是无法赶上平壤城的战事了。(《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
袁黄顿时急了眼,这是要出大事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将有大批明军伤亡,或者干脆退兵。这两个结果无论出现哪一个,大家全得吃不了兜着走。当下他抓住朝鲜人大吼,说我们是为了你们打仗,好不容易进军到安定,现在粮食也没有,火炮也运不来,如果因为这两原因而退兵,这个责任谁来负!(《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柳成龙被喝叱了一顿,知道理亏在己,连忙下令申饬地方,并派了许多官员到各地粮道去督运,把安定附近三县的粮草又搜刮了一遍,这才暂时解除了吃的危机。(《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六日)
但朝鲜的底子实在太薄,而明军又实在太多。柳成龙豁出了老命,也未能改善前线的补给状况。这为之后的战事进展埋下了一个不安定的伏笔。
袁黄比柳成龙更郁闷。粮草运砸了,火炮要是再送不上去,预想中的平壤攻坚战将平添了许多变数,不知那个蛮横的李如松能否克服这一切困难——不过袁黄根本没有时间长吁短叹,因为他这一次来,除了督促粮草,还肩负着另外一个使命:联军情报管理。
但凡联军,因为来自不同系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络沟通与配合的问题。中朝联军以前因为指挥权的问题发生过龃龉,在平壤城前甚至发生过朝鲜军队逃跑的事情,双方高层对此都心有余悸。这一次的联军规模更大,因此事先更需要明确指挥权、配合方式和通信共享。
大明是宗主国,李如松又是出了名的强势。对于最高统帅权的归属,双方没有任何异议。明军作为主力作战,朝鲜军则负责沿途的配合,这也是得到高层认可的。可到了通信共享这一部分,问题就出来了。
中、朝联军的联络管道一直不甚通畅,反应又不灵敏,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有很大影响。袁黄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大问题,并着手进行解决。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经过仔细地调研,发现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症结,在于驿站。
驿站是朝鲜重要的通信渠道,信使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驿站向前线与后方传递情报,保证让决策者第一时间把握战况。
但朝鲜在久经战乱之后,平安道的沿途驿馆大多毁损,就算是完整的,设施与人员也残缺不全。这导致了信息的严重滞后——当初祖承训在平壤败北之后,朝鲜王室在义州隔了数天时间,才得到消息。明军的军纪也对驿站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明军部分士兵素质不高,沿途喜欢打骂驿馆的驿夫,甚至抢夺他们财产,搞得很多驿馆的人听到明军的名字都跑光了。
驿站系统的失灵,大大地影响到了联军的作战展开,前方的军情传不回去,后头的命令也递不下来。这种棘手的状况,换了谁来整治都要头疼,但惟独难不到袁黄。他以前在嘉善、宝坻等地抵御倭寇,整顿战备时,积累了大量经验,最擅长处理这种烂摊子。
对于驿站系统的一片混乱,袁黄首先拿明军自己开刀。他下达了严令,不允许他们随意打骂驿站工作人员,违者要军法从事。同时,他要要求驿站工作人员不许乱跑,否则也要砍脑袋。
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除了严刑峻法以外,袁黄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套叫做循环簿的管理办法。(《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十二日)
所谓循环簿,就是登记簿。按照袁黄的设计,每一处驿站都备有两册循环簿,一册记来,一册记往。盖有关防大印,并派一名差官坐镇驿馆内。来往信使必须要在循环簿上登记名字,一站一站传下去。比如说一个信使从甲驿站出发,他会在甲站的循环簿上写下名字、时间与差遣;到达乙站后,他会在再次登记一次。信使究竟走的哪条路线,走了多长时间,甚至走的速度有多快,都能通过循环簿一目了然。
循环簿每五天就会统一收上去,交由专人进行核对所有信使的传送记录。如果发现哪一位信使的路线与记录对不上,还必须要召见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询。这样一来,对于信使和驿站,都形成了有效监督,与现代理理论里的绩效考核有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袁黄的妙手改造,让朝鲜的驿站系统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机能。循环簿管理体系的效果立竿见影,各地的信息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关于倭寇与前线部队的情报开始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明军参谋部里。
做完这些工作以后,刘黄裳和袁黄正式向朝鲜发出了一道大明钦差经略防海御倭军务兵部咨文,这份咨文名义上是发给朝鲜朝廷,但实际上等同于向全朝鲜和日本宣谕的战斗檄文,兹录全文如下:
〖尔国素敦文物,世笃忠贞。迩者倭夷不道,长久荐食,致尔君臣越在草莽,琐尾流离,何其困也。我大明皇帝,念尔二百年来恪守臣节,不惜万金之费,命将徂征。尔国中岂无宗戚受重寄而忠愤熏心,岂无县官守地方而慷慨委命,岂无忠臣怀主忧臣辱之念,岂无义士萌损躯报国之思。宜乘天威震叠,速招集义兵,各提一旅之师,共伸九伐之志。今倭夷逞强,其势必灭;尔国虽微,其势必兴;试相与筹之。先论天道,则朝鲜分野,析木之次。上年木星躔寅,而日本来犯。是我得岁而彼侵之,逆天而行,虽强必弱一也。倭性畏寒,今岁厥阴,风木司天,阳明燥金,为初之气。立春后尙有二三十日,寒气未消,天时可乘二也。尔国君臣,俱聚此城,晨起望气,郁郁葱葱,如练如盖。旺气在我,势必恢复三也。次论人事,则大国雄兵,如虎如熊。而无敌大炮,一发千步,彼不量力,当成歼粉一也。经略宋,沈机蓄谋,鬼神难测。提督李,一腔忠义,百战余勇,有古名将风。二职素仗忠贞,同心协赞,歼灭此贼,以报天子。合两国之师,驱此穷寇,如振落耳二也。关白强暴,上劫制其主,下虐使其众,天欲亡之,假手于我三也。昨日国王擧动安详,丰姿俊伟,势必中兴。而尔国前后所遣诸使,请兵天朝,诚意恳恻,泪下如雨,庶几申包胥泣楚之意。君臣若此,岂终沦困。以顺讨逆,何功不成四也。倭奴所恃鸟铳,然三放之后,卽难继矣。其兵虽多,强者无几,但杀其前一二百人,余皆望风遁去。此皆可胜之机,正志士立功之秋也。天朝出令,不论我国尔国,但有人能擒斩平秀吉平秀次及僧玄苏者,每名赏银一万两,封伯世袭。擒获平秀嘉平秀忠平行长平义智平鎭信等有名诸酋者,赏银五千两,世袭指挥使。以下擒获,各有赏格。尔国臣民,能乘时纠众,共立大功,旣可以复本朝之社稷,又可以徼天朝之厚赏。以衰国之遗黎,为起家之始祖,岂不畅哉。诸道臣民义兵,已起者便为前进,未起者速为招集,或协力挫其势,或徼其惰归,或继其饷道。诸所机宜,皆听自便。〗
这篇咨文可以视为大明对日本正式开战的宣言,全文写得浩然正气,为大明出兵正名分,申大义,从天象、气候、道义、经济、民心、军事装备等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日本必败的道理,甚至连日本人最得意的“铁炮三段击”都贬损了一通。
有意思的是,大明以为秀吉是平氏之后,理所当然应该姓平,既然秀吉姓平,那么手底下的人也都该姓平,结果什么平秀嘉、平秀忠、平行长、平义智、平鎭信等,全冒出来了。正如《西游记》里美猴王姓了孙,于是花果山一山大大小小的猴子,全都姓了孙一样。
朝鲜接到这篇咨文,十分重视,看得热血沸腾。李昖派了十几名宣传官,带着檄文分批去了诸路,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朝鲜八道,让那些还在艰苦抗战的人们知道,我们距离胜利不远了。
接下来唯一的问题,就看李大提督在平壤城的发挥了。
第十七章 我看到了
就在袁黄等人为了铺平前往平壤之路没日没夜地忙碌时,李如松也开始动身了。
他在义州盘桓了三日,二十八日离开,在行军路上过了个春节,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三抵达安州,与等候在此的明军先头部队汇合,完成了后续四万三千大军的最后集结。与此同时,朝鲜军也集结了包括大批义军在内的一万多人,在顺安等待着大明军的到来。(《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
于是,中朝联军共计五万余人,摆开架势,开始了正式的反攻。在反攻前,针对朝鲜那些投降日本的皇协军和日占区的百姓,李如松还特意作了一面大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此旗下者免死。”(《宣祖实录》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示自己无比的自信。
当时柳成龙恰好也在安州,听说李如松来了,连夜前往位于城南的明军军营拜年。李如松对这位朝鲜的中流砥柱还算客气,给他搬过来一把椅子,让柳成龙受宠若惊。
柳如松此行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李如松了解平壤城防的情况,别像上次祖承训来时一样被人伏击。他从袖子里掏一份平壤地图,给李如松介绍起整个平壤周围的构成和地形分布,李如松听得很仔细,还不时拿朱笔在地图上勾画一番。
柳成龙最担心的是日军的铁炮,当他提醒李如松注意铁炮威力时,李大提督一脸不屑地指了指军营里的火器仓库:“日本鬼子不过是用些破枪,咱可是带着大炮来的。一炮能轰出五、六里路,你觉得日本人能够得着?”
临走之前,李如松取来一把扇子说:“你忙活这么久也不容易,送你一首诗吧。”大笔一挥,扇面上墨汁淋漓,竟是一首七律:
〖提兵星夜渡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
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议跨征鞍。〗
平心而论,作为一名武将,李如松这首诗写得相当不错。柳成龙拿着这把扇子回到安州城,反复玩味,面色凝重,不知是被诗里的雄心所感动,还是在担心又碰到一位志大才疏之辈。(《惩毖录》)
且说柳成龙正在那琢磨着李如松的诗才,忽然外头传来急报,说李提督突然离开了安州。柳如龙顿时心头一惊——他本来跟李如松约好了,等到初四的时候一起上路前往肃宁,与都元帅金命元会面。怎么才一会儿功夫,他就变卦了?莫非有紧急军情?
他探头出去一看,明军主力还在啊。再一打听,原来不是明军开拔,而是李如松自己带了弟弟李如柏以及十八名家丁,急匆匆地离开安州,朝着肃宁方向而去,至于干嘛去了,谁也不清楚。(《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
李如松离开的原因很简单,鱼咬钩了。
早在辽东时,李如松用李应试的计谋寄下了沈惟敬一条狗命,打算用在朝鲜战场上对付小西行长。现在大军抵近平壤,是时候亮出胜负手了。
早在自己抵达安州之前,李如松就派了先锋副总兵查大受前往顺安,与日本人接触。查大受到了顺安以后,让手下一位叫金子贵的小校打扮成信使模样,直奔平壤城下。日本守军问金子贵来干什么的,金子贵神气十足地回答:“天朝已经答应了你们的和谈条件,沈游击和李提督马上就带着册封文书抵达,我是打前站的。”
上次沈惟敬离开平壤的时候,对小西行长说的是一月七日李如松会来册封,现在时间刚好。小西行长一点都没怀疑,乐得嘴都合不拢。他的助手玄苏和尚也高兴得满地转圈,文思泉涌,非要写一首汉诗献给敬爱的沈游击,诗云:
〖扶桑息战服中华,四海九州同一家。
喜气忽消寰外雪,乾坤春早太平花。〗
这诗写得不如李如松,但比朝鲜人写得好。诗人通过四句近乎大白话的赞美,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厌恶,欣喜之情跃然纸上。实在是一首好打油。
整个平壤城欢天喜地,仿佛刚刚过去的春节又回来了。在欢庆期间,金子贵趁人不注意,偷偷拿出一把好匕首,跟附近的日本人说想换点油盐酱醋啥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跟他换。金子贵由此得知,平壤城的粮草供应已经窘迫到了一定程度。(《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
庆祝完以后,小西行长想起正事,忙问金子贵:“沈游击何时可到?”金子贵回答:“沈游击年纪大了,骑马不慎摔伤了腿,是坐着轿子过来的,所以走的有些慢。”
小西行长一听,着急了,这可太委屈沈大人了!不行,这哪是待客之道,咱们得去接接。他当即点出一个小头目,带上二十三名士兵,还有上次接待沈惟敬的翻译张大膳,组织了一支迎宾队,外出迎接。(《再造藩邦志》;《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一月八日)
这支迎宾队来到顺安,查大受和另外一名辽东将领李宁早就恭候多时了。张大膳问沈游击在哪儿呢?查大受笑眯眯地说他还有段路,现在天气冷,坐下来一起喝酒吧。
小头目不知是计,带着二十多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酒至酣处,李宁突然面色一边,掷杯为号,帐外登时冲进大批明军。
要说倭寇的单兵格斗能力,那是真强悍。这批人喝的面红耳赤,又猝然遇袭,到了这份儿上仍旧不肯束手就擒,反而拔刀反抗。明军只道这些小鬼子手到擒来,没料到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反抗,一时间也有点懵了。
结果经过一番激烈而短暂的格斗,十五名鬼子被杀死,生擒日本小队长竹内吉兵卫、汉奸翻译官张大膳和另外一个鬼子兵,剩下的五个鬼子趁乱逃走了。
废物!得知这个结果的李如松勃然大怒:在如此优势兵力和完美圈套之下,居然还让敌人跑了五个,实在是太无能了!这些逃跑的倭寇回到平壤,势必要把这事告诉小西行长,岂不是让他苦心孤诣设计的赚城计划破产么!
他一腔怒火发泄到李宁身上,若不是他弟弟李如柏苦苦相劝,李宁的脑袋恐怕就保不住了。
李如松不甘心这个诱敌的任务就此失败,他一面让后方安州的大军尽快赶到顺安,一面把沈惟敬叫过来,让他亲自去平壤城里给小西行长解释一下。
沈惟敬听了李如松的要求,吓得一哆嗦:大人您砍了人家十五个脑袋,都闹出这么大事了,您还让我进平壤城?这跟送死也差不多了。但当他看到李如松阴沉的双眼时,非常明智地把嘴闭上了。
沈惟敬之前就已经十分清楚自己是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有用就留在棋盘上,没用便会立刻被扫地出门。如果他这时候不答应去平壤,李如松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砍死。沈惟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再次勉为其难、义无返顾地上了路。
他一步三挪地到了平壤城,小西行长看见他以后,当然不可能有好脸色,厉声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别看沈惟敬在面对李如松时束手束脚,可面对日本人,却马上恢复了骗子本色,牙尖嘴利。
沈惟敬的解释,把责任都推给了汉奸翻译官张大膳,一口咬定都是翻译惹的祸。在两军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大家精神高度紧张,有时候会因为翻译一句误译而导致兵戎相见,这事太常见了。
反正那五个逃回来的鬼子不懂中文,那晚又喝的稀里糊涂,对明军怎么翻脸的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情况,还不是沈惟敬两片嘴唇一碰的事。
小西听完沈游击的辩解,当时充满歉疚地说了一句话:“此必是通事两误也。”(《明末纪事本末》)
沈惟敬听完这句,这才舒了一口气,估计那时候他在心里想,老子又撑过了一关,多活了一天。
误会消除了,小西行长又提起册封的事。沈惟敬现在更镇定了,说他生怕出事,为了澄清误会,所以只身紧急赶来来平壤,册封用的仪仗都在后头呢,你派人跟我去接一下吧。
这次小西行长派了内藤如安——就是在朝鲜民间传说里被桂月香杀死的那位仁兄——跟随沈惟敬去迎接。沈惟敬把内藤如安带到顺安,谒见了李如松。李如松没想到沈惟敬能把事办得这么漂亮,在自己砍了十五个鬼子之后还依然能把日本人哄得团团转,心想这个机会可绝对不能放过。
于是李如松对内藤如安大加安慰,什么中日亲善、什么封王封爵,总之怎么好听怎么说,把内藤如安说得五迷三道。最后李如松说册封使者初六即到,让内藤如安回去转告小西行长,把脖子洗洗干净等着授封。内藤如安连连点头,屁颠儿屁颠儿地回平壤城报喜去了。
沈惟敬在一边见了,心中大叹:李提督真神人也,无师自通,竟比我还能忽悠。当下拜服不提。
话说这边厢鬼子被李如松和沈惟敬两人联手忽悠得只等着招安,那边厢明军也已经全部准备停当。
朝鲜军本来集结了一万多人,可是李如松对他们的战斗力并不放心,加上粮草也不够,所以只挑选出了三千人跟随明军前进。
正月初六,李如松大军与朝鲜军三千人齐聚顺安,近五万人虎视眈眈地望着平壤城。而此时小西行长在平壤城的部队,已从巅峰期的一万八千人锐减至一万五千人,还有一部分是朝鲜伪军。其他驻守在中和、黄州等东边的部队,约有一千人。
此时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尚不知道数倍于己的敌人已经大兵压境,还兀自作着美梦。
小西行长这一天很早就起床了,昨天晚上他兴奋得睡不着,不由得想起杜甫的那两句诗:“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一大早,他把最华丽的日式礼服从箱底翻了出来,披在身上,登上风月楼,伸着脖子往外望去——对了,这栋楼就是传说中桂月香与小西飞“同归于尽”的地点。
领导如此重视,一干手下自然也不能落后,一群大大小小的倭寇也纷纷换上最绚丽的和服,涌上平壤街头,手执花束,准备夹道欢迎大明天使。日本人的品味和中国不太一样,他们一方面崇尚素雅,一方面又特别喜欢花哨,觉得花越多才越正式,所以这一片欢迎队伍放眼望去,个个穿的都象是解放前的农村小媳妇,花红柳绿,粉团锦簇,让人目不暇接。
对于如何“招安”及“册封”日本人,李如松也作了精心地准备。他把明军骑兵部队分成数营,在城外转悠。一旦伪装的册封队伍赚开了普通门,他们就立刻飞速迫近,占领城门。大军随即掩杀入城,扩大战果,一举拿下平壤。
这个主意是好的,可是却漏算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日军对李如松的到来确实没有思想准备,但作为日本百年战国打下来的强军,他们也并非碌碌无为。在过去几个月里,日军不辞辛苦地把朝鲜外城外围土地耕作了个遍,全部种上了鹿角,重要地带还搁了不少拒马,这是为了防止敌人骑兵直接突击到城下。
这下导致明军的骑兵部队无法靠得太近,但他们又不能也不敢离得太远,只好围着城墙不远不近地兜圈子。
这一转,转出了大问题。
小西行长在风月楼上朝西眺望,远远看到一支队伍靠近平壤,看队伍中的仪仗,应该就是沈游击和李提督说的天子敕封使,不由大喜,准备下楼去迎接。
可等他再定睛一看,有点不对劲了!在敕封使队伍的附近,似乎游弋着其他几支骑兵部队,数了数人数,显然远远超过了护送部队数量。再一看,发现那些骑兵队不象是护卫,而且也没有紧紧跟着敕封使,反而围着城墙转悠来,转悠去。队伍里的人个个目露凶光,乱七八糟的长枪大刀倒挎了不少,好像屁股后头还拖着好多门大炮……
“我草,上当了!”
小西行长一拍栏杆,大声吼道。
到了这时候,再傻的人也反应过来了,明军根本不是来册封的,而是来攻城的。小西行长恼羞成怒,立刻传令平壤各处,别搞欢迎仪式了,都给我上城头守城去!
一时之间,锣鼓喧天,不过不再是欢迎的鼓点,而是警报。军令一传到平壤街头,日军原本负责迎接的队伍都有点乱,大家原本都是一副“热烈欢迎”的心态,突然要切换到“拼死抵抗”,这界面不怎么好操作。
好在日军士兵的优点,就是听话程度比较高。经过短暂的混乱以后,大家纷纷把花衣服脱掉,手忙脚乱地爬上城头,拿盾的拿盾,提刀的提刀,架起铁炮和弓箭。当明军的敕封使靠近城门的时候,他们刚刚来得及放出第一枪。
枪声一响,冒牌的敕封使慌忙后退。远处的李如松看到城头上一群人乱哄哄地提刀弄枪,还架起了数扇简易的防箭枪木栅,腮帮子不由得一抽,知道这个“瞒天过海”之计被人识破了。
要说这个计策,真是个好计策,前期铺垫得也非常到位。如今功亏一篑,要怪的话,只能怪自己的部下演技太差了。
李如松很快就从挫败感中恢复过来。用兵本来就是奇正相合,奇计用不了,那就正攻呗。四万多打两万,数量上明军并不吃亏。
他传令诸军,开始执行B计划。
围城攻坚,是件很有学问的事情。城市的形状、附近的地势水文、城中兵力多寡、军粮储备、指挥官性格,乃至气候变化、周边局势等等,都会影响到攻城策略。每一座城,都有它独特的进攻办法。
明军动作迅速,甫一展开,首先便攻占了平壤西部的药山、大兴山和东部的木觅山。李如松移营药山之上,居中指挥,其他部队缓缓伸展开来,把整个平壤城包围起来。
关于如何正面攻打平壤城,袁黄作为军中赞画,已经拟定了一个初步计划,这个计划在安州又得到了柳成龙的补充,趋于完备。而李如松本人,刚从宁夏围城战里打完出来,在这方面的资历更有发言权。
袁黄、柳成龙和李如松这三个人,虽然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学历不同,但他们在制定计划时,不约而同地得出了同一个结论:
欲攻平壤城,先占牡丹峰。
牡丹峰位于平壤城的北部顶端,海拔九十五米,有一个独立的北城环绕四周。这里是整个平壤城的制高点,上有乙密台、最胜台等数个石质要塞,用条石垒成,十分坚固,能扛住当时最有威力的火炮轰击。要塞三面设有雉堞,堞上有射击孔,射手可以很轻松地躲在要塞里,向仰攻而上的敌人射击,地势易守难攻。
牡丹峰就象是一个俯瞰整个平壤城区的守护神,如果要进攻平壤城,无论如何也要先将这里拿下来。这个教训,是用一千多名明军士兵的血换来的——当初祖承训在平壤城内遭遇伏击,包括史儒在内的许多明军就是被日军在牡丹峰上居高临下射死的。
此时在牡丹峰上大约有两千多人的守军,隶属于第一军团松浦镇信。松浦家是九州出了名的强藩,士兵精于铁炮射技,战斗力十分强悍。这一次侵朝战役中,松浦家担当了第一军团主要的火力输出,(W//R\S/H\\U)是小西行长手里的一张王牌。
松浦家的士兵看到敌人来袭的讯号,立刻打起青白旌旗,竖起大纛,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他们的动作十分迅速,很快便架起枪炮,冲城外的明军嗷嗷直叫,还挑衅地射上几枪,气焰十分嚣张。
看着牡丹峰上敌人的嚣张嘴脸,李如松麾下诸将都跃跃欲试,表示愿第一个出阵去教训一下小日本。可没想到的是,李如松扫视了一圈,点中的却不是辽东系将领,而是一个外人——吴惟忠。
吴惟忠,字汝诚,是浙江金华府义乌人。在嘉靖三十八年,一代名将戚继光前往义乌招兵,把吴惟忠和其他四千义乌青壮挑中,成为戚家军的最初班底。从此他跟随戚继光鞍前马后,历经无数剿倭血战,亲身见证着戚家军从一群乌合之众变成铁血军团,属于嫡系中的嫡系。
后来戚继光去蓟州修长城,又远调广东,吴惟忠都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左右。戚继光在万历十五年病逝以后,吴惟忠接过了戚家军的衣钵,把这支军队的血脉传承下去。这次援朝之战,宋应昌唯恐辽东骑兵不足以应付局势,听了黄应阳等浙兵系的劝说,特意把拥有丰富抗倭经验的吴惟忠调了过来。
吴惟忠和戚家军另外一位将领骆尚志各带了一千五百人,都是正宗的戚家军底子,所用的装备是标准的鸳鸯阵配置:藤牌、狼箲、长枪、叉、刀一样不缺。这个沉默寡言的义乌男子继承了戚继光的治军之道,少说多做,与趾高气扬的辽东诸将格格不入。
李如松派遣吴惟忠的南兵去攻打牡丹峰,有三个理由:第一,牡丹峰是高山,骑兵难以仰攻,只能依靠步兵强攻。吴惟忠的部队是明军步兵序列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二,进攻牡丹峰,可以试探一下日军的虚实。从他们防守的强度,能够大致判断出来他们是打算死守平壤,还是打算撤退。
还有第三个理由,只是李如松难以宣诸于口。他想借牡丹峰这块硬骨头,削弱一下南兵实力——吴惟忠擅自行动那笔账,可还挂在李如松心里,至今还惦记着呢。
对于李如松这个命令,吴惟忠没有作出任何疑问,沉默地接过将令,回去准备。
戚家军挑选任务,从来不问最轻松的,只挑最困难的。他可以战死沙场,但戚家军这块招牌不能丢。
吴惟忠回到自己的营地,吩咐士兵们带好武器,作好打一场血战的心理准备。当他们走出营地的时候,忽然营地外来了一群人。
这群人的装束很古怪,个个留着光头,脖子上还带着佛珠,手里却提着长枪大刀,充满了违和感。为首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人,穿着百衲衣,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
明军士兵很奇怪: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会有和尚上门乞讨?
吴惟忠慌忙迎了出来,这支部队他可不敢怠慢。带头的那位高僧他认识,法号休静,也叫清虚禅师,是朝鲜八道十六宗总都摄,手底下有八千人的特殊军团,号称“僧兵”。
僧兵在中朝日三国都不算新鲜。中国有少林寺,日本有本愿寺,里面的和尚都是一个赛一个地能打。朝鲜的僧兵当然也不例外,不但不例外,他们还是朝鲜军里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
朝鲜尽管尊奉儒教,可佛教也相当盛行,国内寺院很多。壬辰战争爆发之后,朝鲜各地都有义军涌现,这些释门修行的僧侣们,也在爱国之心的激励下,毅然挺身而出,勇赴国难。当时在释门影响力最大、身份最高的,便是这位休静大师。老和尚看日本人实在太过分了,便作金刚怒,果断地站出来号召广大僧人反抗侵略者。他的号召震动整个朝鲜,数天时间里就聚集了八千人,被朝鲜国王封为八道十六宗总都摄,成为了僧兵总司令。
休静大师的僧兵军团别看都是和尚,打起仗来可不是吃素的。在壬辰年的七八月份,休静的弟子灵圭配合着朝鲜义兵赵宪发动了清州战役,硬生生把第五军团的名将蜂须贺家政赶出了清州城,在敌后钉下了一枚牢固的楔子。在随后的第二次锦山战役里,虽然赵宪、灵圭相继战死,但他们强悍的战斗力也把小早川隆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一次听说明军要进攻平壤,休静大师亲自率领一千五百名僧兵赶往顺安的法兴寺,与大军会合,要为攻克平壤出一份力。现在吴惟忠受命要攻打牡丹峰,休静大师对大明南兵仰慕已久,主动请缨配合作战。对这个请求,李如松无可无不可,反正是朝鲜人的军队。
吴惟忠与休静大师都是外柔内刚、不擅言辞之人。两个人没有太多言语,就这么平静地并肩站在一起,一起仰望牡丹峰上良久,然后同时说道:开始吧。
他们的军队继承了指挥官的特质,没有呐喊,没有鼓噪,在向牡丹峰的冲锋中保持着出奇的沉默。吴惟忠部与僧兵混编在一起,数人为一组,尽量分散开朝山顶冲去。
牡丹峰上的日军毫不示弱,用火枪、弓箭和滚石拼命反击,一时间山腰一片喊杀。牡丹峰很陡峭,仰攻起来十分吃力。中朝联军向上冲了二十几米,便被峰顶乙密台与最胜台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只能依靠树林掩护,战局一下子僵持住了。
日军除了乙密台以外,还在山腰各处挖了许多土窟。土窟是一种简易工事,在平地挖出一条很浅的战壕,上面用土或者石头筑成一道柧壁,前后涂上泥土,再挖出摆放铳筒用的孔穴。里面藏多少兵,在远处根本看不出来,靠近了便会被火器轰击。
除了牡丹峰以外,日军在平壤城各处都建了无数土窟,放眼望去就象是一丛一丛的蜂窝。
吴惟忠部久经沙场,对倭寇的战术十分了解。他们经过短暂的停留,把手里的藤牌高举起来,悍不畏死地朝上冲去。藤牌可以挡住弓箭,但挡不住铁炮的弹丸。日军纠集优势火力使劲射击,很快明军便在居高临下的打击下溃不成军,纷纷朝山脚下撤去。他们退的十分狼狈,甚至顾不上拿武器,把藤牌丢得满地都是。
日军见状大喜,许多士兵觉得藤牌这东西很好用,追上去想捡个洋落。不料正在他们俯身争抢战利品的时候,四周树林骤然杀声四起,竟是明军和僧兵杀了一个回马枪。猝不及防的日军大为慌张,与中、朝联军绞杀在一起,变成了白刃战。山顶的同伴不敢擅自开枪,火力登时稀薄了不少。
没有了火枪火炮的威胁,这些浙江兵勇近身对付日本人驾轻就熟。很快局面变成了一边倒,这些捡便宜的日军被一一被砍杀,斩去了头颅。
原来这是吴惟忠与休静在进攻前就定下的计策,故意丢下藤牌,是为了利用日军的贪婪进行近身混战,以最大限度削弱山顶日军的火力。
日军遭遇了强力反击后,不敢再靠近了,全都龟缩在两个要塞与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里。山顶的火炮不停地喷发,漫无目标地砸在山麓上。
吴惟忠和休静大师正在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进攻,远处忽然传来鸣金的声音,这是李如松要求撤退的信号。
这一次攻击,目的只是试探敌人虚实。现在牡丹峰的敌人数量摸得差不多了,还额外斩了几十个首级,见好就收。吴惟忠虽然憨直,但还没傻到以为,在没有友军大规模配合的情况下能攻拔牡丹峰。
除了吴惟忠、休静在牡丹峰以外,在平壤城附近各处都爆发了小规模的战斗。李如松不急不躁地在药山上注视着城里的动静,就象是一个高明的棋手,故意四处乱放子,试图从敌人的反应中看出些许端倪。
其中他最关注的,是位于平壤城南的含毬门。负责这个方向的是朝鲜军左防御使郑希贤、右防御使金景瑞,《关西邑志平壤续一古志》里说他们有八千人,但这个数字不大可信。他们的真实兵力,最多就是一千五百人。
八千人这个数字,是朝鲜军集结在前线的总人数,可这里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募来的,能上战场的并不多。《宣祖实录》里记载:李如松觉得这些人素质实在太差,就在一月五日叮特意嘱柳成龙,让他挑选出三千名稍微懂得打仗的,前往斧山院集结,参与围城战,其他部队在外围担任警戒工作。
这三千人里,一千五百人属于休静大师的僧兵,另外一千五百人,便是郑希贤、金景瑞的朝鲜正规军。后者虽然战斗意志差,但毕竟是行伍出身,比临时抓来的壮丁部队强那么一点。
这两位朝鲜将领的任务是佯攻,但李如松还是高估了朝鲜正规军的战斗力。日军看到是朝鲜军的旗号,居然大着胆子主动出击,从东侧中城的大同门瓮城绕出去,突然出现在朝鲜军的身后。结果朝鲜军大溃崩散,死伤惨重,直到辽东军赶过来支援,这才勉强站住阵脚。
正月初六这一天的攻击没有任何实质成果,除了牡丹峰之战有一次漂亮的反击以外,其他地方都被日军击退。诸将回到大营,心中无不揣揣。尤其是郑义贤、金景瑞两位朝军将领,更是忐忑不安,其他部队只是没取胜,自己可是打了一场货真价实的败仗。若是李提督嫌他们没讨到彩头,岂不是死定了?
但他们玩玩没想到的是,李如松居然没有大发雷霆,只是淡淡批评了几句,就宣布解散了。
李如松其实此时心里正高兴着呢。日本人虽然凶悍,但心眼比较实在,有一句说一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从来不藏着掖着。他去年在宁夏打哱拜时,围城数月才摸清敌人的心理,可今天略微那么一攻,日军便竹筒倒豆子把所有战略意图都暴露出来了。
李如松是个骄横的将领,但也是个目光如炬的名将。今日的试探性攻击,让他发现了日军的致命破绽。
而且不是一处,是五处。
第十八章 我赢了
李如松回到中军大营以后,吩咐亲兵叫来七个人,他要依次密谈。
第一批来的,是除了李如松之外的明军三巨头:李如柏、杨元和张世爵。李如松要求他们回营之后,让士兵们不要休息,铠甲不脱,火器不封,火绳火药弹丸什么的,都别忙着收起来。
三将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主帅怕劫营啊。李如松说你们到时候就知道了,也没多加解释。
第二波来了一个人,是吴惟忠。李如松把平壤地图摊开来,点了点其中一处,说过两天正式开打的时候,我不要求你攻克牡丹峰,但你跟休静和尚无论如何得把这里拿下来。吴惟忠没明白他的意思,但军令如山,他也没反驳,领命回去了。
第三波是两个朝鲜人,郑希贤、金景瑞一对难兄难弟。俩人以为李如松要秋后算账,谁知李提督和颜悦色,拍着肩膀让他们明天好好打。郑希贤、金景瑞赶紧表示一定比今天打的好,李提督说不用,就照今天的水平打就行。
见完这六个人,李如松把最后一个人叫了进来。
这个人是祖承训。
平壤城是祖承训的伤心地。自从那次失败之后,祖承训在辽东军中的威望大跌,尽管靠着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的威望,他没有被一捋到底,但一个军人打了败仗的耻辱,是无法洗刷的。返回辽东后,祖承训被发配到凤凰城里埋头修理盔甲,可在他心里,复仇的火苗一直不曾熄灭。
李如松入朝时,没有忘记这位老部下。他以祖承训有与日军交手经验为由,让他随军出征,官职仍是副总兵。他问祖承训:想报仇吗?祖承训点点头。李如松说好,附耳过去面授机宜,你要如此这般。
祖承训从帐篷里出来的时候,两眼放着绿光,有如一头饿坏了的出笼猛虎,浑身都散发出要吃人的杀气。
做完这些安排,李如松安心睡觉去了。
主帅睡了,下面的人却不敢睡。他们有将令在身,只得强睁睡眼,伏在帐篷旁、战车底下与营寨栅栏内,望着明晃晃的旗灯打瞌睡。说不定还有人在心里暗骂主帅无事生非。
这一夜都很平静,可到了凌晨三点,异状出现了。
熬过夜的人都有经验,最难熬的时候不是午夜十二点,而是凌晨三点到四点。那时候人最容易疲惫,精神也最涣散。小西行长特意挑选了这个时刻,派了三千人来劫营!
这三千人大着胆子摸到营寨外围,正待动手,却不防营寨里喊杀四起。等候一晚上的明军士兵已经不耐烦了,盼着小鬼子们早点来,打完了好睡觉。现在鬼子们来了,士兵们把一腔缺觉的怒火一古脑全喷射了出来。一时间火焰冲天,万枪齐射,照得天空红彤彤一片。
日军劫惯了朝鲜人的军营,没料到明军的攻击如此强硬,有点不适应。要知道,缺乏睡眠的人脾气特别容易暴躁,何况又是数万脾气暴躁的东北汉子……
这是李如松发现的日军第一个破绽:自大。
从壬辰年四月开战至今,日本人在陆地上还从来没遭遇过大的挫折,过于顺利的战局养出了一伙骄兵悍将。李如松在初六的攻城战中,感受到了日军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尤其是当他看到日军大将高举旗牌,吹着螺号在城内四处大摇大摆地督战时,更确信自己的判断。
李如松也是个骄横的人,对别人的骄横心态十分敏感。他知道,明军在第一天攻城失败之后,耀武扬威的日军一定不会放过夜袭的机会。他对症下药,果然一击即中。
日军丢了大批尸体,仓皇逃回,这时候天也差不多蒙蒙亮了。李如松吩咐各部埋锅造饭,草草吃了顿早饭之后,吹起号角,然后集合出发。
城内的日军如临大敌,初六没打,今天初七明军肯定是要正式开始攻城了,少不得要有一场血战。可他们光听见号角声响成一片,却不见动静。
过了半晌,日本人看到远处一支小部队战战兢兢地靠近了平壤西侧的普通门,再仔细一看,乐了。
原来这支军队,正是昨天在含毬门外被杀得溃不成军的郑希贤、金景瑞部。
他们今天也不知吃了什么药,居然鼓起勇气孤军深入。日军在普通门的守军耐不住性子,明军咱们要谨慎对待,对付朝鲜人那还不是跟撵草鸡差不多嘛。
于是当郑希贤、金景瑞部靠近普通门的时候,日军突然大开城门,一群士兵趾高气扬地杀了出来,兴高采烈地向朝鲜人奔去。
朝鲜军毫无悬念地开始溃退,他们熟练地丢弃武器与旗帜,转身飞快地奔跑。郑希贤往西逃,金景瑞往北窜。日本人更兴奋了,追着朝鲜军屁股后头猛追。
追着追着,他们发觉情况不太对。一回头,看到两支大明骑兵已经悄无声息地迂回到了日本人身后,把他们与平壤城隔开。旋即朝鲜人也不跑了,和后继跟上来的明军步兵合流,围成一个大圈子。这些追击的日本人傻了眼,直接被包了饺子,死了三十多个。
日军守军在城墙上看得目眦欲裂,却是无能为力。消息传到城内,小西行长有点发愁,看来明军数量不少,战力也很不差啊,心想不如求和吧。他派了个使者去李如松营中,说了一通我国只是想朝贡大明何必刀枪相见的屁话,不如大家先各退开几步,从容商量一下。
没想到,李如松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把撒出去的人马都收拢起来,回营休息去了。这让已经准备好死战的日军有些惊讶。
小西行长一看明军答应的这么痛快,心思又变了,以为这些明军一定是外强中干,迫不及待等着日军谈判。他的小算盘又活动开了:今天晚上再劫一次营看看。于是一月初七晚,小西性长又派了一支部队,去夜袭李如柏的营地。
小西行长的逻辑是:我第一次袭营被你们蒙中了,你们一定想不到我第二天还会来。
李如松的逻辑是:你第一次袭营被我猜中了,你一定会以为我想不到你第二天还会来。
这是一个没完没了的逻辑问题,反正谁猜到的步数多,谁就有胜算。
遗憾的是,这次的剪刀石头布,李如松又赢了。他又猜中了小西行长背在身后的那只手是什么。
于是袭营日军的下场,比昨天那拨还凄惨,被李如柏迎头一通乱打,连哭带喊跑了回去。
李提督早就知道这是小西行长的缓兵之计,之所以假装答应和谈,是他根本没打算在初七那天动手,因为还有一样东西没到。
他在等大炮。
明军这次带来了三百多门大炮和火战车,大大小小什么口径都有。这些火炮以及配套的炮弹、火药、毒药等辎重十分笨重,需要用牛车慢慢地拖着走。明军主力抵达平壤时,大炮还扔在后头拖了一路。袁黄正心急火燎地抽着运输队,催促他们连夜赶路。
一直到了初七晚上,抵达平壤的明军火炮也没到齐,但数量勉强够打一场大仗了。
李如松之所以坚持等到火炮到齐了再打,是因为他在初六发现了日军第二个破绽:弹药匮乏。
他注意到,包括牡丹峰之战在内,日军的铁炮射击密度远远不如之前战报那么大。很多地方的战斗中,日军明明可以铁炮射击,却选择了白刃战。城头上很多地方,甚至使用的是朝鲜伪军的弓手。
这一切迹象表明,日军的弹药储备已经低到了一定程度,除了牡丹峰那种要害地方之外,他们已不敢尽情使用铁炮。没了铁炮的日军,等于是拔掉了一半爪牙。对付这种敌人,用大炮在远处把他们燎成熏兔子是最好的选择。
在火炮辎重队抵达不久,李如松召集了中、朝联军所有将领到中军帐内,说了四个字:“初八,攻城。”
[文]随即他给出了一个十分详细的进攻计划表:
[人]杨元所部进攻位于平壤西侧的普通门。
[书]张世爵所部进攻平壤城东北部的七星门。这一路集中了明军现有火炮数量的一半以上,为明军主攻方向,李如松的中军也设置在这个方向。
[屋]在他的左翼,吴惟忠、休静大师与辽东军查大受部组成一个突击箭头,他们的目标是进攻位于北城的牡丹峰。
李如柏所部负责进攻正南方的含毬门、车避门。他的麾下还包括骆尚志的一千五百名浙兵与李镒、金景瑞等一千五百名朝鲜正规军。
明军分成了三个集团,从西、南、北三个方向把半个平壤外围团团包住。
所有人看到这个计划,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疑问:东边呢?平壤的东城出了大同门,直接面向大同江。此时正值冬季,大同江的江面已经结冻,人马皆可通行。如果一点兵都不放,岂不是放任日本人逃走么?
李如松的表情很轻松,逃就逃吧。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这就是李如松发现的日军第三个破绽。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的谈判,李如松已经了解到了详细内容。他注意到,小西行长在谈判中一直在强调,要划大同江而治。这个条件一方面表明日军对东部朝鲜志在必得;另外一方面也表明日军的扩张已到极限,平壤城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鸡肋一样的存在,不再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是可以拿来谈条件的筹码。
李如松在接下来两天的攻城战里真实了自己的判断,日军是色厉内荏。别看他们摆开一副与城共存亡的架势,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守卫平壤城会带来的损失要大于收益时,小西行长便会弃城东遁。
既然这样,那与其让日军在平壤城里困兽犹斗,不如索性围三阙一更符合明军利益。要知道,李如松的主力是辽东骑兵,攻城战不是他们的强项,追击才是。当日军承受不了三面的强大压力而选择从东边撤退以后,铁骑将尾随着他们一路追杀,这效率可要比强攻城墙要高多了。
有人也许要奇怪,李如松之前打宁夏城,可是围得死死的不留一点缝隙,耐着心思打了几个月。现在到了平壤,怎么改性子了?
这是因为李如松的心里还有另一本帐。宁夏不留一点缝隙围城数月,那是因为在国内,哱拜属于胆大妄为的帝国叛徒,所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这个人都必须要死,双方不死不休,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而眼下的明军,说白了是在替朝鲜人卖命,因此完全没必要非拼个你死我活,只要能拿下平壤城,那就是皆大欢喜。
不同的敌人,决定了攻城的不同方式。兵法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大概就是如此。
李如松的判断的一点都没错。小西行长现在正缩在平壤城里,一把一把地吃着后悔药。
关于平壤守城事,在日军高层中早就有争议。早在日本占领军接到大明可能会出兵的消息时,宇喜多秀家专门召集了包括小西、黑田长政、福岛正则、毛利吉成等军团长来汉城开会,讨论接下来的用兵方略。
会议开始时,诸将发现,黑田长政毕恭毕敬地坐在一个人身后。这个人叫做黑田官兵卫,是长政的父亲,也是秀吉曾经的军师,他在日本还有个称号,叫做“稀世的名军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