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何爱会伤人

_2 武志红 (现代)
但是,如果你认真地审视自己,你会不情愿地发现,也至少有一两个坑,令你不断地摔跤。
小知识/强迫性重复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譬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最后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观点,是这个人自己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去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敌意,最后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友善转向了敌意。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
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恋爱:两人强迫性重复的双重奏
一名才女,在一般的场合中,她可以不说错一句话,不做错一件事,总能挑选在最恰当的时候说最恰当的话,并赢得人们的瞩目与尊重。
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制造一个大麻烦,然后花上巨大的力气去化解这个麻烦。这些麻烦都与男人有关。她有过一次婚姻,当时她只花了一个星期就与一个男人完成了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整个过程。后来,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去解除这个婚姻。
她还曾经谈过一次没有希望的恋爱,并为这次恋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譬如轻而易举地放弃出国机会。但在其他人眼里,这场恋爱一开始便没有希望。
但她就是要不断这样做:找到一个不适合的男人,然后彼此相爱并相互折磨数年,最后分手。
这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她有非凡的才华,而且很有魅力,应该可以轻松地赢得幸福生活,但她就是做不到,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自己制造的大坑里。
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
第一部分 命运=心理的强迫性重复(2)
在电视台工作的阿钟,才华横溢,仪表堂堂,女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明确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她们好吃懒做,无情无义,只想靠男人养。
他找的这些女友,多数的确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为什么就不选呢?
其实,他就是为了验证他的断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样的女友。
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进行强迫性重复。他幼年丧父,妈妈后来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闻不问,他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当妈妈在他18岁时遭遇车祸死亡后,他就开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他之所以找那样的女孩,只不过是为了继续表达他对妈妈的恨。
妈妈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证实他对妈妈的攻击的确是合理的。
他遇到过好女孩,也深深地爱过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发现女孩的任何缺点,都会给予毫不留情的攻击。最后,这个女孩离开了他,这让他很绝望,让他悲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一样靠不住!”
但这种“靠不住”的结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没有学会掌握幸福,他只学会了重复灾难。
重复是因为我们惧怕丧失预见力
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聪明、漂亮的波西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一开始,同事和上司都喜欢她,这让她感到很欣喜,因为她认为,她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其实,她之所以逃离上一家公司,就是因为她觉得她和那家公司的同事以及上司的关系都搞砸了,她被严重孤立。
但是,在新公司刚待了一个星期后,波西突然觉得情绪非常低落,她反省这一星期的生活,觉得她有很多地方都做错了,认为自己肯定得罪了顶头上司,还有身边的几个同事。
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公司,发现大家的确对她有点不理不睬(实际是大家太忙)。于是,她悲叹:“看来这是真的,我又把关系给搞砸了。”
这一天里,她做错了好几件事,譬如删错了电脑里的文件,碰翻了一个同事桌子上的水,和上司打招呼时却想不起上司姓什么。
结果,等到下班的时候,她更加认为自己和同事的关系不可救药了。
波西这种情形,也是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和多数习惯了不幸的人一样,当事情真正有些好转时,她会觉得不安,会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
这种不安,是她的控制感在作祟。长期生活在不幸的环境中,我们会发展出特殊的预见能力来,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预见,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受其他人的欺负和折磨。这种预见能力会适当地保护我们免于遭受更可怕的折磨。
但是,等到了新环境中,我们的预见能力就丧失了,我们会觉得一切好像乱糟糟的:“怎么别人对待我的方式,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在无意识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从而把事情搞砸,让本来对自己友善的人添一点敌意,让本来对自己关心的人多一点不耐烦。等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虽然觉得很悲伤:“为什么他们终于还是对我不好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深处会安静下来,知道一切又在自己的预见中。
无论好的强迫性重复还是糟糕的强迫性重复,改变起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会看到,一些坚信会赢得别人爱与支持的人,哪怕被拒绝100次,仍然会若无其事地与你交往。相反,另外一个人,你对他好了99次,但只有一次疏忽,就被他抓住,并被当作你不爱他、不支持他的证据了。
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1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
——百度贴吧“七年之痒”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
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七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七年了,今年离婚;恋爱七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七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七年,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一天,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六年;第二次童年,还是六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到的答案。
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零至六岁,一次是爱情。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第一次童年,是零至六岁。心理学理论认为,六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结构基本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六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亲人,我们不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会再现我们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时光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六岁。做父母的多有体会,六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六岁的孩子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六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六年,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人身上,像六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六年,我们再次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其实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我们看到他(她)时,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自己加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六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2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易。相处时,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小知识/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是一个结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的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词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七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常被称为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第七年才产生问题。其实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都在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愿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因为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第七年结束的。
幻觉常在第六年破灭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开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自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叫“愚者”的网友写了她的心路历程。她写道:
我即将踏入婚姻的第七年,今年是第六年。我突然发现,我的丈夫仿佛重复着我父亲的足迹。我结婚时,下定决心选择一位爱我多过我爱的人,选择一位有责任心的、和我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我父亲的事业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弃家庭于不顾。
现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我的丈夫,和当年我父亲一样想自己去做点买卖,同样也缺少资金,同样也想向我的亲戚借钱,同样一旦遭到拒绝就火冒三丈。
我感觉有点恐惧,因为我父亲当年在我母亲的帮助下借到了钱做生意,但生意失败了,从此我家四分五裂。当时年少的我,看到父亲弃家而不顾,而母亲为应付亲戚和各式各样的债主痛苦不堪。
现在,究竟是我在重复我母亲的足迹还是我丈夫在重复我父亲的经历?对此我感到迷惑。
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她想找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潜意识还是指引她找到了与父亲像极了的男子,甚至还令她与丈夫重复了与自己父母的历史。
究竟是她在重复她母亲的足迹,还是她丈夫在重复她父亲的经历呢?这是一个双重问题。从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复自己童年的一些经历;从她的角度而言,她显然是在重复自己童年时的一些经历。
这些可怕的命运重复是怎样发生的呢?
这是潜意识的力量。有人向我反映,在《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中,我漏写了一种情况——因为对父母不满,所以会对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异性一见钟情。
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常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意识上,我们好像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潜意识上,我们还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深深地打动。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3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爱上我们的异性父母。这种第一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复时,必定是因为这个异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
在《迷恋:源自幻象的爱》中,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H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见钟情,他原以为是因为他一直憧憬外向快乐的女孩,但过了多年后他才突然明白,他对她一见钟情时,恰恰是因为她陷入了抑郁之中,而他的妈妈一直是抑郁的。H对现实妈妈的抑郁很不满,于是他从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当一见钟情发生之时,打动他的并非那个女孩的活泼开朗,而是他早已习惯并曾一度严重抵触的忧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六年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这一点,才做到了放弃幻想,直视真相。
不要执着于幻象,要看清真相
七年之痒,意味着婚恋的第七年会出现严重问题,譬如第三者、分手或离婚等一些标志性事件。不过,从感觉上而言,或许第六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恋故事,都是在第六年出现了幻觉的破灭感。
一个叫“月凉”的网友在我博客上的一个留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留言中,她写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结婚第七年,从去年发现自己的幻想破灭了。别想着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幻想破灭了,那么,她的幻想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前不久与男友分手,两人正是相爱了七年。和“月凉”一样,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束。
她的一个重要的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广州一段时间。不到一个月,其男友就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然而,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恋爱的第六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男人的真相。
任何自发的心理或行为都有道理,那么,她的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她是将自己现实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她对这个男孩一见钟情,后来也发现,这个男友在许多方面像她父亲。但他毕竟不是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父亲对母亲非常忠诚。
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
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且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她的意识。不过,她其实很在乎这些信息,并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这些方式的原则就是“对他好”,就像她的妈妈对她爸爸那样的好。
然而,这些改造努力几乎都会失败,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少会因为女友“对他好”而放弃花心。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逻辑——“我只把你当老婆,其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这套自欺欺人的逻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于是可以一边很爱女友,一边非常花心。
第一部分 七年之痒:寻找真爱的契机(4
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到了最后,她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时间选在了第六年。
我这位朋友,并非是简单地重复童年的苦难。毕竟,她的父亲不是花花公子,相反很忠诚,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宠的,爸爸妈妈都爱她胜于爱彼此。她也有过一些改造梦想,但都与忠诚无关。她花六年时间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实,可能反映的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和第一个童年一样,在恋爱的第二个童年,也是在第六年的时候才开始成熟,才能做到放弃自欺欺人,放弃幻想,直面并接受一些真相。
幻灭感产生之后,会有更多真爱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六年或第七年就严重地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
然而,即便这些短命的婚恋,也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一位男士谈过一次为时三年的恋爱,前两年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两人相处整体上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三年,一些严重的问题爆发出来,女友一度指责他自私。深谈之下,他发现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这令他极其伤心,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宽容大度,而身边所有朋友也都是这样称赞他的。
之后,女友一次又一次误解他,并且还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最后,两人分手。
后来,他了解到,女友三岁时,她的父亲离家出走,与另一个女人组建了一个家庭,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可以理解为,这个女孩在重复她童年的经历。三岁时,被父亲抛弃;恋爱三年时,她在潜意识力量的推动下,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复这种被抛弃的经历。她说男友自私,其实只不过是将她心中的父亲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上。
当然,她并非想被抛弃。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甚至对她更好,他们的关系能安全地度过这个第三年,那么,她童年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修复。可惜,她没有这个好运气。
我们多数人都没这个好运气,因为当我们因潜意识的指挥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时,我们的另一半不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最后也会和我们一样落入我们潜意识的圈套,认同我们的投射,然后和我们一起重复童年的苦难。
当然,特殊的“三年之痒”也罢,普遍的七年之痒也罢,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令我们放下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
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假若继续维持幻想,那么这个亲密关系就只有瓦解,然后换一个人,继续幻想下去。
我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时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问题,但都一直忍着,都对自己说,给彼此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到了第六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
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她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改变他。也就是说,她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而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
结果,到了第七年,他们离婚。现在,她有些后悔,她说,假若自己当时能懂得这一切,不再总想着改变他,而开始自我改变,那么他们也许不必离婚。
不过,看到了恋人的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关系一定有救,有时结束反而是最好的选择。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她终于放弃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诚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一个花花公子的事实,而她绝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分手对于她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1)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发自内心的感觉,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可靠的凭证。
然而,如果没有学会尊重并信任自己的感觉,我们就会容易信任一些貌似正确的信条。
一旦我们过于依赖这些信条,它们就会成为僵硬的教条。
并且,很多信条本身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爱情也是最难把握的。这时的感觉似乎过于纷繁复杂,于是我们容易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而去信赖一些教条。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人越爱我,会对我越好
这是关于爱情的最普遍的教条之一,也是危害性最大的教条。
对于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而言,这个信条是正确的。但对于一个心中充满恨的人而言,这个信条是错误的。
之所以如此,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所决定的。
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是相爱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好。
但假若一个人“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病态的,是相互对立甚至是仇恨的,那么,这个人越爱你,就会对你越糟糕。
我们所有重要的外部关系,都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结果。并且,外部关系越重要,我们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厉害。所以,一个内心充满恨的人,他越爱一个人,他就越有可能成为那个人的地狱。
有时我们会在社会新闻中看到男人杀死自己爱人的报道,他们的行为便源自这个道理。
而且多数连环杀手选择的攻击对象是有共同点的,譬如受害者都是红上衣和长头发的女子。那么,可以说,这一类型的女子,便是这个连环杀手的梦中情人,是他所爱的对象。但他越爱她们,他就越想攻击她们,因为他的“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妈妈”的关系充满暴力和仇恨。
当然,多数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中既有爱又有恨,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于是,多数人的爱情势必会爱恨交加。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温暖的、和谐的,最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结果,那么,一个简单的前提条件是,你和爱人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基本是温暖而和谐的。
如果你渴望自己的爱情是轰轰烈烈的,爱到极致,恨也到极致,那么,这个渴望本身就说明,你的内心是分裂的,是冲突的,而你也势必会去寻找那种内心严重分裂的人。
在自由恋爱时代,只要爱人不是你被迫选择的,那么爱情中的幸与不幸其实都是你主动选择的。
所以,只要是自由恋爱,就要试着不谴责对方,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答案,然后主动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无论是谁,其内心一定是有分裂的一面的,并且这一面一定会在爱情中展示出来。你如此,你的爱人也如此。爱情既是两人美好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也是两人分裂一面的淋漓尽致的展示。如果两人都乐意承担各自的责任,那么两人的内心都会得到很大的修复,爱情就起到了极大的治疗效果。
我们一定要看到爱情美好的一面,否则很容易会对爱情产生失望。
最后,我再次强调,尽可能地远离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的人,除非这个人有自省的能力。
越忘我的爱越珍贵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2)
我们都渴望爱,但又不敢相信爱,非要看到对方给出爱的证明,我们才敢相信。
这种心理,女性尤甚。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最可靠的爱的证明?
很多人内心中的答案是:最好是忘我的爱。对方忘我地爱我,甚至不惜践踏自己的尊严,可以为我的一丁点利益,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财富和生命……
假若你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这个答案,那么等待着你的,便是地狱。
因为,一个人在追求你的期间越忘我,在关系确立后就越容易“忘你”。这种巨大的转变,会令很多人愕然。尤其是女性,她们会认为,恋人追求自己期间之所以那么忘我,原来仅仅是抱着一个目的——得到自己的身体,而一旦得到了,他的自私的本性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说法,会令男人看起来极其居心叵测,极其险恶。
居心叵测的男人肯定有,而且数量也不是少数。不过,据我了解,那种先是忘我而后“忘你”的男人,多数是真诚的。追求期间,他们是真诚地忘我,关系确立了,他们是真诚地“忘你”。
因为,忘我和“忘你”,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
我们为什么会痴爱一个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将对方看成了“理想自我”。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差距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迷恋性的痴爱。
然而,一个人越迷恋爱人,就越看不见爱人的真实存在,他看见的,其实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
也即,他爱的并非是你,而是他自己。
假若他没得到爱人,那么这个幻象就永远不会破灭,于是这个人就会永远爱得忘我。一旦他得到了爱人,他会发现爱人并不是他的“理想自我”,于是,他投射到爱人身上的“理想自我”就被他拿回了。爱人从他的“理想自我”变成了她自己,于是,忘我就变成了“忘你”。
这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一个关键原因。
当然,这个游戏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一个心态健康的女子,看到一个忘我痴迷她的男子,尽管意识上可能会被他感动,但本能上觉得不舒服,觉得有些东西不对劲,并因而远离这个男子。但一个内心缺乏自爱的女子,由于过于警惕,难以相信一个男子的爱,她必须看到那个男子忘我的爱,才能放下警惕,才以为这个男子爱她。
于是,被追求期间,她享受男人忘我的爱;关系确立后,她忍受男人“忘你”的折磨。
其实,假若用心去感觉,那么她会发现,这个男子恋爱期间的忘我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看似在忘我地爱,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他爱的只是他投射到自己身上的幻象而已。
这个道理,用到女子身上也是一样的。恋爱期间极其“忘我”的女子,一样容易变成爱人的地狱。
年龄越大,越懂得关爱
这句话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人们都是爱学习、爱自省的。
然而,很可惜的是,相比之下,另一句俗话更准确——“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也就是说,一个懂得爱的人,会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会一直不懂得爱。爱的能力,和年龄关系不大。
如果用内在关系模式的概念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相爱的人。不懂得爱的人,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不相爱甚至相对立的人。
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成年后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来。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3)
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于是,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爱。然而,一个内心冲突太激烈的人,会拒绝自省。对他而言,年龄越大,遭遇的爱情挫折越多,内心越自卑,越抵触反省,爱的能力反而可能越来越差。
对朋友越好,对我会更好
很多手册都提到,要看一个人,可以借鉴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假若他与他们相处融洽,那么他就会与你相处融洽。
我一度以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然而,了解了无数爱情故事后,我发现,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这一点的借鉴意义其实很有限。
因为,不管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在乎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情感深度,其实远不如情侣关系。于是,一个人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的这类关系时,可以较好地运用理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深度的情侣关系中,没有谁愿意控制自己。
所以,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对配偶和孩子冷漠,对外人亲热。
这种现象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对外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感深度不强的关系中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但对亲人,他不愿意也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
于是,一些内在关系模式很糟糕,但又特别有心计的人,会出现极其可怕的分裂:在外面简直像个圣人,在家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那么,该怎么去判断一个人?
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个人以前谈过恋爱,有过深度的亲密关系,试着去了解一下他在这个亲密关系中的真相。
如果他对外人很糟糕,但和亲人,尤其是配偶的关系平等而和谐,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是比较健康的,他对外人的糟糕态度,改起来比较容易。如果这个人对外人很好,但和亲人的关系充满冲突甚至仇恨,可以说,这个人的内心是比较有问题的,并且改起来相当不容易。
他说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男权社会要求男人行,男权社会的女性也渴望男人很行。
尽管现代社会不再是男权至上了,即便有些女性自己很行,不需要男人太行才能生存了,但“男人相对行,女人相对不行”这种观念仍然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男人让女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展示自己的优点;二是否定女人的优点。
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一种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二种方式。
假若一个男人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他会倾向于使用第二种方式,而较少使用第一种方式。
假若一个男人的“我行,你不行”的程度非常严重,那么他会将第二种方式当作常态方式,频繁否定自己所爱的女人。
有趣的是,在恋爱期间,很多女人因频繁被恋人否定而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的话,她们的想法居然是“既然你总是说我不行,那你一定行了,既然如此,我就靠你了”。但最后,她们发现,她们想依靠的男人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否定自己,这时,她们有了愤怒,有了窒息感。
女人有时也会频频使用否定恋人的方式,但她们即便使用,一开始也是比较隐蔽的。相比之下,男人似乎获得了否定女人的资格似的。甚至,一些女强人对我说,假若她们的自信没被男人严重摧毁,她们对恋人会缺乏感觉,会觉得他们不足以让自己依靠。
第二部分 警惕爱情的七个教条(4)
所以,这也是一种双重奏。漫长的男权社会制造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女人就是不行,男人就是行。这就造成了在一个男人面前,如果女人产生不了“我不行”的感觉,似乎爱就难以产生。
男人多少都懂得这一点。于是,男人普遍习惯于否定女人,也习惯伪装得很行。并且,自己内心越自卑,就越伪装得“我很行”。他越伪装,就越要打压自己所爱的女人的自信。
然而,说“你不行”和“我行”并没有必然联系。
受过伤,会更懂得珍惜
很多男人发展新的感情时,常做的一件事是诉苦。他们将自己以前的感情描绘得那么糟糕,将自己的前女友或前太太描绘得那么可怕,于是作为倾诉对象的女人的母性被触发了。
并且,一些女人爱上这些男人时会想,他们既然受过伤了,那么会更懂得爱,更懂得珍惜我了。
有时,女人也会向男人诉苦,而一些男人的保护欲望也被激发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