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聂荣臻传

_24 北京军区《聂荣臻传》编写组/ 魏巍 (现代)
1933 年 34 岁
2 月、3 月 与林彪率部参加第四次反“围剿”。
8 月 30 日 与林彪率部在乌江圩,歼敌第八○师。
1934 年 35 岁
1 月下旬 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3 月 4 日 在《红星报》上发表《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 大起来》的文章。
9 月 与林彪率部参加温坊战斗。
10 月中旬 和林彪率红一军团参加长征。11 月 6 日 坚决执行军委命 令,率部抢占九峰山。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1 日 与林彪指挥红一、二师掩护中央和军委纵队及 部分红军抢渡湘江。
1935 年 36 岁
1 月 2 日 与林彪指挥红一师强渡乌江。
1 月 15 日至 17 日 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
1 月 29 日 随军委纵队一渡赤水河。
2 月 18 日 与林彪率部二渡赤水。
2 月 24 日 与林彪率部,配合红三军团重占遵义。
3 月 16 日 在仁怀附近三渡赤水。
3 月 21 日 在太平渡四渡赤水。
4 月 9 日 与林彪率部突破敌贵阳至龙里防线。
5 月 19 日 任红军北上先遣队代理政治委员。
5 月 22 至 23 日 与刘伯承率先遣队通过大凉山彝族区。
5 月 25 日 与刘伯承指挥红一师第一团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6 月 13 日 率红一军团军团部及红一师翻越夹金山。
6 月 26 日 列席两河口政治局扩大会议。
8 月 20 日 出席毛儿盖政治局扩大会议。
8 月 23 日至 27 日 率第一军直属队等部通过大草地。
9 月 12 日 出席俄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9 月 与左权指挥红四团攻占天险腊子口。
9 月 22 日 任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10 月 19 日 进入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
11 月 21 日 与林彪率部参加直罗镇战役。
1936 年 37 岁
2 月 20 日 与林彪率部东征。
3 月 与林彪率部沿同蒲路南下,攻占侯马、襄陵。
4 月 10 日 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5 月 2 日 与林彪率部西渡黄河,结束东征。
5 月 与左权率红一军团西征。
8 月 率由红一师等部组成的特别支队西进。
10 月 2 日 率部攻占会宁。
10 月 10 日 所部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会宁会师。
10 月 22 日率部与二方面军一部在将台堡会师。
11 月 21 日 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12 月 7 日 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7 年 38 岁
1 月 起率部在三原、云阳等地整训几个月。
5 月 3 日至 14 日 出席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代表会议。
8 月 22 日至 25 日 参加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
8 月 25 日 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后任师政治委 员。
9 月 25 日 与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
10 月 率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各地工作团 等约 3000 人,留敌后开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 月 7 日 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1 月 24 日 起指挥所部粉碎 2 万敌人的“八路围攻”。
12 月 25 日 出席晋察冀军区首次政治工作会议。
12 月下旬 在阜平成立军政学校,任命孙毅为校长。
1938 年 39 岁
1 月 10 日 出席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
2 月 指挥所部第一次破击平汉路。
2 月下旬 组织邓华率一个团经平西东进。
3 月 率部抗击日军 1.2 万人向平汉路西的“扫荡”。
4 月 27 日 八路军第四纵队成立,归聂荣臻指挥。
4 月 28 日 指挥所部第二次向平汉路出击。
5 月 20 日 致电第四纵队,速东进冀东。
6 月 17 日 在金刚库会见白求恩大夫。
6 月 为纪念抗战一周年,指挥所部第三次出击平汉路。
7 月 6 日 10 万之众的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爆发。
9 月 20 日 起 5 万日伪军分 25 路围攻五台山区。指挥所部反围攻。
10 月 5 日 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来电,称晋察冀为“敌后模范的 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1 月 9 日 中央北方分局成立,彭真为书记,聂荣臻、关向应、程子华 为委员。
11 月 向中央报告根据地的巨大发展。报告共 10 万余言,毛泽东决定 发表,亲笔题写书名《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1939 年 5 月在延安、重庆两地出版发行。
1939 年 40 岁
2 月 整编军队,到 1939 年底,全区总兵力达 12.7 万人。
4 月 29 日 指示成立晋察冀军区军事工业部。
5 月 20 日 通令嘉勉由平山县青年组成的“平山团”。
6 月 11 日 顽军张荫梧率部制造了“深县惨案”,命冀中部队配合一二
○师反击。
10 月 25 日 起率部反击 2 万日伪军对北岳区的冬季大“扫荡”。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 先后粉碎了顽军白志沂保安师、杨澄源、金宪 章支队的挑衅。
11 月 3 日至 7 日 指挥所部进行雁宿崖、黄土岭战斗,歼日军 1500 多 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11 月 12 日 白求恩因抢救伤员中毒,不幸牺牲。16 日写了纪念白求恩 的悼文,后出席殡殓典礼。
1940 年 41 岁
2 月中旬 率军区“南下支队”去晋东南, 23 日到达王家峪。
4 月 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商讨正太路破袭战问题。
7 月 12 日 出席军区在娘子神召开的高干会议。
8 月上旬 参与讨论彭真领导制定的《双十纲领》。
8 月 20 日 指挥晋察冀部队 39 个团进行“百团大战”。
8 月 22 日 送回日本女孩美穗子及其妹妹。
11 月 9 日 起指挥军区部队进行反击 3 万多日军分 13 路对北岳区的“扫 荡”。
1941 年 42 岁
1 月 25 日 任代理北方分局书记。
8 月 13 日 起率部反击 7 万日军对北岳、平西根据地大“扫荡”。
10 月 18 日 发布训令,表彰“狼牙山五壮士”。
12 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争取平洋美国、英国使馆及燕京大学、协和 医学院的人员向边区撤退或到边区工作。
1942 年 43 岁
1 月 15 日 出席北方分局高干会议,作《目前形势与今后工作》的报告。
4 月 4 万多日伪军“扫荡”冀东,同意冀东军区将部队撤向热南山区。
5 月 1 日 起指挥冀中反“扫荡”。
8 月 6 日 在晋察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做《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的 报告》。
9 月中旬 在边区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深入“敌后之敌后”的斗 争方针。
12 月 9 日 发表《哀悼柯棣华大夫》的文章。
1943 年 44 岁
1 月 15 日 出席在阜平温塘召开的边区首届参议会。
5 月 21 日 通令嘉奖民兵爆炸英雄李勇。
6 月 24 日 发布精简命令,军区总兵力降至 8 万人。
8 月 12 日 任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去延安期间,由程子华代理分局书 记、军区政委,萧克代理军区司令员。
8 月 27 日 出发去延安。
10 月上旬 到达延安。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汇报了晋察冀的工作。以 后参加整风学习。
10 月 16 日 在重庆《群众》杂志上发表《论敌后抗战》的文章。
1944 年 45 岁
4 月 在延安高干会议上作《晋察冀军区 6 年来的工作简报》报告。
1945 年 46 岁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 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 员。
5 月 9 日 在中共“七大”上作《晋察冀党在执行人民战争路线中的经 验教训》的发言。
8 月 12 日 致电程子华、耿飚:组织部队夺取张家口。
8 月 20 日 任晋察冀中央局书记。
9 月 9 日 回到晋察冀,继续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0 月 2 日 在晋察冀中央局干部大会上作《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 告。
10 月 18 日 起与贺龙共同指挥晋察冀、晋绥军区反击傅作义部的进犯。
12 月 8 日 下达结束绥远战役命令。
1946 年 47 岁
3 月 1 日 欢迎军调部成员视察张家口。发布《关于复员工作的决定》, 裁军 10 万人。
8 月 2 日 在阳高主持晋察冀、晋绥野战军进行大同战役的作战会议。
8 月 14 日 大同战役开始。
8 月 28 日 所部主动放弃承德。
9 月 16 日 命撤围大同,并向军委报告张家口弃守问题。
10 月 11 日 命所部放弃张家口。
10 月 22 日至 11 月 1 日 在涞源主持晋察冀中央局扩大会议。
11 月 4 日至 12 月 21 日 指挥所部进行易县、满城战役。
1947 年 48 岁
1 月 20 日至 28 日 指挥所部进行“保(定)南战役”。
3 月 在安国主持晋察冀中央局扩大会议,作出《晋察冀中央局关于执 行“二·一”指示的决定》。
4 月上旬 到前线指挥“正太路战役”。
5 月 25 日 军区成立野战军领导机构。
6 月 2 日 陪同朱德到冀中指挥青沧战役。
6 月 组织野战军发起“青沧战役”、“保北战役”。
7 月 6 日 发布自卫战争一年战绩公报。
10 月 17 日至 22 日 组织所部进行清风店战役。
11 月 6 日至 12 日 组织所部进行石家庄战役。
12 月 组织野战军进行涞水战役。
1948 年 49 岁
3 月 20 日至 4 月 9 日 组织所部进行察南、绥东战役。
4 月 13 日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到达阜平县城南庄。后
向毛泽东等汇报了晋察冀的情况。
5 月 9 日 任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
5 月 12 日 起组织所部出击冀热察。
6 月 2 日 与薄一波等发布晋中战役指示。
8 月 10 日 在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军事报告。
9 月 8 日至 13 日 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建军和从根本上打败国民 党的战略问题。
10 月下旬 组织部队抗击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
11 月 29 日 起组织所部向平绥路东段进攻,
12 月 8 日 包围新保安,平津战役开始。
12 月 22 日至 24 日 所部先后解放新保安、张家口。
1949 年 50 岁
1 月 8 日 与傅作义的代表张东荪、周北峰在通县谈判。
1 月 10 日 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
1 月 14 日 与林彪、罗荣桓会见邓宝珊、周北峰。
1 月 20 日 林、罗、聂向军委报告,19 日已与傅方达成和平解放北平协 议。
1 月 22 日至 31 日 傅作义部 25 万人全部开到城外,接受改编。31 日人 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平津战役结束。
3 月 5 日至 13 日 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 月下旬 起参与同傅作义、董其武谈判绥远问题,
6 月 8 日 签定《关于绥远和平协定》。
6 月 11 日 发布剿匪指示。
6 月 任副总参谋长,搬进中南海办公。
9 月 8 日 兼任北平市市长兼市军管会主任。
10 月 1 日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任阅兵总指挥。
10 月 19 日 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不久任代理总参谋长, 主持总参谋部工作。
1950 年 51 岁
3 月 10 日 就军事机关及学校建设等问题给毛泽东写报告。
5 月 31 日 在军委参谋会议上作裁军、编制等问题报告。
6 月 6 日至 9 日 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军事问题报告。
7 月 27 日 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作军队整编复员工作的报告。
8 月下旬 写信给毛泽东,建议调第九和第十九兵团,部署于关内机动 地区,以应付朝鲜战争的变局。
10 月 5 日 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中国派志愿军入朝参战。
1951 年 52 岁
1 月 任中央兵工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周恩来。
2 月 1 日 奉命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队列”、“纪律”条 令(草案)。
4 月 任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主任。
6 月 13 日 提议为入朝参战部队补兵,经毛泽东批准,至 7 月初共补兵
4.7 万人。
10 月 9 日 拟订了从朝鲜抽调志愿军 26.5 万人回东北整训待机的部 署。
1952 年 53 岁
1 月 2 日 建议抽调解放军 40 万人,成建制转业,从事工农业生产。
2 月 28日 向毛泽东等报告朝鲜前线发现美军空投细菌弹的情况以及预 防措施。
8 月 4 日 向党中央作关于贯彻普遍民兵制和由民兵制过渡到义务兵役 制的书面报告。
12 月 组织总参和各大军区机关干部入朝锻炼。
1953 年 54 岁
2 月 17 日 任“全军军衔实施委员会”主任。
12 月 7 日至 1954 年 1 月 26 日 出席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
1954 年 55 岁
6 月 19 日 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5 年 56 岁
2 月 7 日 在一届人大常委第五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法草案》的说明。
4 月 4 日 出席中共七届五中全会。
4 月下旬至 5 月 到重庆、成都、昆明等地视察兵工厂。
7 月 4 日 和陈云、薄一波,被中央指定为领导中国原子能事业的 3 人 小组成员。
9 月 27 日 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 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 年 57 岁
3 月 6 日至 15 日 出席军委扩大会议。
3 月 12 日 签发《对 12 年科学规划中国防研究项目的意见》。
3 月 14 日 出席军委常委会议,听取钱学森汇报。
4 月 13 日 任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
5 月 10 日 向中央提出《关于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9 月 15 日至 28 日 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0 月 8 日 在五院成立大会上讲话,提出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 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建院方针
10 月 29 日 和陈毅、李富春联名向中央报告《1956—1967 年科学技术 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
11 月 16 日 任国务院副总理,接替陈毅主管科学工作。
1957 年 58 岁
9 月 7 日 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与苏方会谈。
10 月 15 日 达成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国政府研制原子、火箭武器等的
《国防新技术协定》。
1958 年 59 岁
2 月 15 日 被军委指定为导弹、核试验靶场建设的总负责人。5 月 5 日 至 23 日 出席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 月 29 日 在航委会议上指出: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央批准的永久性方 针。
5 月 起两次召集会议,落实研制人造卫星方案。
6 月 10 日 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
6 月 18 日 召集讨论研制核潜艇问题的会议。
10 月 16 日 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1 月 12 日 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9 年 60 岁
7 月 2 日至 8 月 16 日 出席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
8 月 18 日至 9 月 12 日 出席军委扩大会议。
9 月 26 日 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0 月 14 日 军委召开第一次常委会,分工主管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
12 月 17日 出席军委会议,听取核武器研制规划的汇报。12 月 18日 出 席军委会议,听取五院建设规划的汇报。
1960 年 61 岁
1 月 7 日至 17 日 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4 月 3 日 出 席军委常委会,听取宋任穷汇报赴苏联谈判情况。
6 月 21 日 听取钱学森等仿制导弹情况的汇报。
7 月 2 日 在军委常委会上提出将国防工业部常规武器部分分成航空、 电子、兵器、舰船 4 个工业部。
10 月 4 日 向中央书记处报告尖端、精密生产和研究工作中的清洁、秩 序问题。
11 月 5 日 在导弹基地主持第一发仿制的尔-2 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获得成功。
12 月 13 日 签发《国务院关于在科学研究机构中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和 保证科学研究时间的通知》。
12 月 中央批准成立航空、舰艇,无线电电子研究院。
1961 年 62 岁
1 月 11 日 在国防工业高等院校座谈会上讲话。
6 月 2 日 听取五院领导汇报时,提出地地导弹研制方针。
6 月 22 日 指示五院要保证技术指挥线畅通。
7 月 6 日 列席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汇报了《关于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 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
案)》的起草过程和要解决的问题。
7 月 12 日 听取五院汇报时指出:几位老博士,可以分别担任一、二、 三分院的技术副院长。由钱学森负总责。
7 月 29 日至 8 月 4 日 3 次在国防工委工作会议上讲话:“两弹为主, 导弹第一”,是中央批准的方针,不能动摇。
8 月 20 日 向中央写了坚持研制“两弹”的报告。
1962 年 63 岁
2 月 16 日 出席广州全国科学工作会议。
8 月 18 日 指示空军领导人,要将米格-21 反设计搞出来。
10 月 9 日 指示五院领导人,争取中近程地地导弹定型生产。
10 月 10 日 指示二机部领导,争取 1964 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0 月 22 日 指示七院领导,抓紧研制鱼雷快艇、鱼雷潜艇、导弹快艇、 鱼雷。
11 月 17 日 中央决定成立 15 人专门委员会,领导国防尖端事业。周恩 来为主任,聂荣臻为成员之一。
1963 年 64 岁
7 月 14 日 在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10 月 30 日 写信给毛泽东等,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 本在科技方 面如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资料。
12 月 16 日 向毛泽东汇报 1963 至 1972 年科学规划纲要。
1964 年 65 岁
5 月 4 日 指示五院领导,科研中要大胆起用青年人。
10 月 9 日 找五院领导人谈话时指出:中国原子弹、导弹的研制计划基 本实现。
10 月 16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5 年 66 岁
4 月 17 日 写信向毛泽东并中央报告,4 年共研制成新型金属材料 6805 个品种。
4 月 19 日 指示重庆市科委,要注意把军工的先进技术转移到民用上 来。
6 月 1 日 指示七机部领导人,要集中力量抓地地导弹,首先抓中程的, 准备中远程的,探索洲际的。
7 月 2 日 向毛泽东和中央报告,从 1959 年开始,共试制出新型化工材 料 3900 多个品种。
7 月 20 日 向毛泽东并中央报告, 1960 年以来,已研制成各种新型无 机非金属材料 2000 多项。
1966 年 67 岁
2 月 11 日 向周恩来报告科研“三步棋”的设想。
5 月 10 日 至 26 日 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8 月 1 日 至 12 日 出席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
员。
8 月 15 日 指示国防科委,发展武器装备都要强调配套。
8 月 23 日 在军委常委会上建议: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只进行正面教 育。
9 月 5 日 指示国防科委,原子弹结合试验,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 而停下来。
10 月 20 日 出席中央专委会议,研究两弹结合试验问题。
10 月 27 日 指挥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核导弹。
11 月 29 日 指示国防科委领导,核武器主要是搞原子弹小型化和氢弹。
12 月 11 日 出席中央专委会议,研究氢弹原理试验问题。
12 月 26 日 在导弹试验基地主持首枚中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
12 月 28 日 在核试验基地主持氢弹原理试验。
1967 年 68 岁
1 月 19 日至 23 日 出席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军委碰头会议。
1 月 23 日 批准发出保证氢弹研制的中央军委特别公函。
2 月 16 日 出席在怀仁堂召开的政治局常委碰头会议。
5 月 15、16 日 出席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
6 月 17 日 到现场主持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获得成功。
1968 年 69 岁
1 月 20 日 给中央写了《关于组织科学技术队伍到黄淮海平原进行综合 治理工作的请示报告》。
3 月 22 日 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受诬陷而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被林彪、江青一伙影射是“杨、余、傅”的“黑后台”。
10 月 13 日至 31 日 参加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遭受迫害。被定为所谓
“二月逆流反党集团”成员。
1969 年 70 岁
2 月 5 日 遵照毛泽东指示,到北京市第三化工厂蹲点学习,直至 10 月
15 日 结束。
2 月 24 日 起出席陈毅、徐向前、叶剑英参加的国际形势座谈会。3 月, 与陈毅、徐向前、叶剑英一起,建议打开中国外交的新格局。
10 月下旬 被“疏散”到河北省邯郸市。
1970 年 71 岁
8 月 在庐山出席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1971 年 72 岁
9 月 13 日 林彪乘飞机出逃摔死。27 日、29 日在中央老同志座谈会上 揭发林彪在历史上的错误事实。
11 月 14 日 毛泽东为“二月逆流”平反。
1972 年 73 岁
3 月 15 日 接见河北省阜平县委负责人时指出:修复毛泽东在城南庄的 旧居时,要恢复原样,不加装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荣臻渠”等,一律 取消。
1973 年 74 岁
12 月 21 日 毛泽东对聂荣臻说:贺龙、“杨、余、傅事件”要翻案。
“我是听了林彪的一面之辞,所以我犯了错误。”
1974 年 75 岁
5 月 16 日 指出平型关大战不应该批判。
10 月 2 日 会见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夫妇。
10 月 31 日 就全军军训问题提出意见。
1975 年 76 岁
1 月 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 月 5 日 中央通知,取消军委办公会议,成立军委常委会,任军委常 委。
5 月 7 日 请邓颖超转报周恩来:建议给彭德怀平反。
1976 年 77 岁
1 月 8 日 周恩来逝世。参加遗体告别和追悼会。
4 月 3 日 向军委常委告病假两月,不参加军委会议。
7 月 6 日 朱德逝世。参加遗体告别和追悼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