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公开抨击这些资料,只因为我即使只作为丈夫和父亲,就做得全无光彩可言。
在这方面,我很失败,而人生的其他方面,诸如友谊、表里一致、勤奋和责任,
也都没有一样说得过去
总之,我深深知道,我没有资格自奉为神的子民,更不用说是真理的使者了。我
是全世界最没有资格担此任务的人,甚至想都没有资格想。而现在,我竟要为真
理发言,就觉得对真理不公。因为我整个的一生就是在展示弱点。
为了这些原因,神啊,求你免除我的任务,不要再做你的事笔记,求你去找另一
个值得配上这种荣誉的人去担当吧。
我倒喜欢把我们在这里开始的事情办完----不过你并没有“义务”这样做。不论
对我,还是对任何人,你都没有任何的“义务”;当然,我知道,由于你认为自
己有,所以你颇有罪恶感。
我辜负了很多,包括自己的孩子。
你一生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发生得恰到好处,使得你-----和所有与你有关的人—
—都正好依你们所需要的方式成长。
这正是新时代每个人的“借口”,逃避他们行为的责任,并规避任何不快的后果。
我觉得自己很自私,自私得让人不可思议;我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大多是为了取
悦自己,而不顾对他人的冲击。
取悦自己,并没有什么不对……
但却有那么多人爱到伤害、被辜负……
5
唯一的问题是,什么东西让你最高兴。而你现在似乎在说,让你最高兴的事是所
作所为对别人没有伤害,或尽量少伤害。
这是说得客气。
我故意这样说的。你必须学着对自己宽大。不要再审判自己。
这很难;尤其是当每个人都那么想要审判你的时候。我觉得我会变成你的绊脚石;
变成真理的绊脚石;如果我坚持要写完和出版这三部曲,我会变成你的讯息的蹩
脚使者,使你的讯息丧失信誉。
你不可能使真理丧失信誉。真理就是真理,即不能被证明,也无法否认。它就是
它。
我的讯息之美与奥妙,是不可能因人怎么样看待你而受影响的。
其实,你正是最佳的使者之一,因为你以前的生活是你所谓不完美的生活。
大众会接受你-----即使他们批判你。如果他们看出你是真诚的,他们甚至会原谅
你“肮脏的过去”。
不过我仍要告诉你:只要你仍在担忧别人怎么看你,你就仍归属于别人。
只有当你不再要求外在的赞赏时,你才能归属于自己。
我关心的主要是你的讯息,而不是我自己。我担心你的讯息被抹黑。
如果你担心的是讯息,那就把讯息发表出来。不要担心它被抹黑。那讯息会为它
自己说话。
要记得我所告诉过你的:重要的是讯息怎么送出去,而不是它怎么被接受。
也要记得这个:你教的,正是你必须学的。
并非必须已达完美,才能讨论完美。
并非必须已达精深,才能谈论精深。
并非必须已达至高的演化阶段,才能谈论至高的演化阶段。
只要真诚。只要认真。如果你想要解除你自以为造成的“伤害”,则用你的行动
去证明。做你所能做的,其他的就随它去吧。
这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难了。有时候,我会有罪恶感。
罪恶感和恐怕是人唯一的敌人。
但罪恶感有其必要。它让我们知道我们错了。
没有所谓的“错”。只有它合不合你用;它是不是表彰了你是谁和你选择你是谁。
罪恶感让你卡在你不是你的那个方位。
但罪恶感至少让我们注意到我们步入歧途了。
你说的是觉察,而不是罪恶感。
6
我告诉你:罪恶感是枯萎病——是把植物杀死的毒药。
你不可能因罪恶感而成长,只会因而枯萎和死亡。
你所找寻的是觉察。但觉察不是罪恶感,爱也不是恐惧。
我再说一遍:恐惧与罪恶感是你们唯一的敌人。爱与觉察则是你们真正的朋友。
你们不能把两者混淆,因为一个会杀害你们,另一个则能给与你们生命。
那么,我对什么事情都不用感到“罪恶”了?
永远永远不要。它有任何好处吗?它只会让你不爱你自己——并消除任何你爱别
人的机会。
我也不用恐惧任何事情?
恐惧与细心是两回事。要细心——要觉察——但不要恐惧。因为恐惧使人瘫痪,
而觉察则让人行动。
要行动,而不要瘫痪。
我一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惧怕神。
我知道。你们跟我一向的关系就是被瘫痪了的。
只有当你们不再惧怕我,你们才可能缔造出有意义的人神关系。
如果我能给你们任何礼物,能给你们任何特殊的恩宠,以便认你们能找到我,则
那就是无惧。
无惧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认识神。
这意谓着,你必须无惧到足以抛却你原以为你对神的认识。
你必须无惧到足以跳开别人所说的有关神的种种。
你必须无惧到敢于走入你自己对神的亲身体验中。
然后你又必须无惧到不因此而感到罪恶。当你自己的体验是如此违背你以为你所
知道的神,如此违背人人对你说的神,你仍必须不因此而感到罪恶。
恐惧与罪恶感,是人的唯一敌人。
但是会有人说,照你所讲的去做是跟魔鬼打交道;只有魔鬼才会这样讲。
根本没有魔鬼。
这也可能是魔鬼会说的话。
魔鬼会说神说的一切,是吗?
只是说得更聪明。
魔鬼比神聪明?
嗯,或说狡猾吧。
7
所以魔鬼会用神所说的话来“狡辩”?
只是“拧绞”一点点——但只那么一点点,就足以使人脱离正道,使人迷途。
我认为我们必须再谈谈“魔鬼”。
好啊;不过我们在第一部里已经谈了不少。
显然还是不够。再说,可能有人并没有读过第一部或第二部。因此,我认为应该
先把前两本书的要点综述一下。而且这也可以为这第三部中所述的更大、更具普
遍性的真理铺路。魔鬼这个问题,早了结早好。我要告诉你,“魔鬼”这东西为
什么是个“发明”出来的东西,又是怎么发明的。
好吧。好得很。你赢了。这对话已经开始,我也已经投入了,所以显然它会继续
下去。但是,关于我进入这第三部对话,有一件事是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从我
写下前面几段话之后,到这里已经过了半年。现在是一九九四年的十一月二十五
日——感恩节的第二天。这中间一共是二十五个星期;从那几段到现在,过了二
十五个星期。这二十五个星期,有许多事情发生。但有一件事未曾发生,就是这
本书仍在原封不动,一步都没有向前。为什么要花那么久的时间?
你现在明白你可以如何阻碍你自己了吗?你现在明白你可以如何颠覆你自己了
吗?你明白正在你走上通往某些善举之路时,你可以如何让自己止步了?你一辈
子都在这样做。
嘿,停停!拖延这计划的可不是我。我什么都不能做——一句话也写不出来——
除非我觉得感动……除非我觉得……我讨厌用这两个字,但是我猜我是不用不
行……我被灵感推动,在笔记簿上写下东西。而灵感是你负责的部分,不是我负
责的部分。
我明白了。所以,你认为拖延的是我,不是你。
可以说是的。
我的宝贝朋友,这真是再像你不过了——当然,其他人也是如此。你们把手压在
屁股下,对你们“至高的善”一事不做,实际上是把它推开,然后又诿过于别的
什么人或什么事,说是它让你们不能前进。你没有看出这是一个模式吗?
嗯……
我告诉你:从没有任何时间是我没有跟你在一起的;从没有一分钟是我“没有准
备好”的。
我以前不是就对你说过了吗?
8
嗯,是,但是……
我永远都跟你在一起,直到地老天荒。
然而,我不会把我的意愿强加在你身上——永远不会。
我为你选择你最高的善,但更为你选择你的意愿。这是爱的最确切表示。
当我想要给你的是你想要我给你的,我就是真的爱你。当我想要给你的是“我”
想要给你的,则我爱的是我自己,只不过是藉著你。
同样的,藉著同样的尺度,你也可以以此来断定别人对你的爱,也可以断定你是
否真正爱别人。因为爱不为自己求取,而只想让被爱的人的选择成为事实。
这似乎和你在第一部中所说的意思直接矛盾。在第一部中,你说:爱不关乎别人
是什么、做什么和有什么,而只关乎自己是什么、做什么与有什么。
而你现在的说法也引起一些问题,例如……对站在路中的小孩子喊“不要站在马
路上”的父母怎么说呢?或更好的例子,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冲进车辆奔驰的
路中把小孩一把抱起的父母,又怎么说呢?这样的父母怎么样?他们难道不爱小
孩吗?然而他们还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小孩身上了。请记住,那小孩之所以在
路中,是因为他想要在路中。
你对这些矛盾作何解释?
这其中并没有矛盾。只是你没有看出其中的和谐来。等你明白我为我所做的最高
选择就是你为你所做的最高选择,你才能明白这爱之神圣教诲。我为我所做的至
高选择和你为你所做的至高选择是同一件事。而这又因为你跟我是同一个。
你瞧,这神圣教诲也就是神圣二分法的——在同时同地,两个显然矛盾的真理可
以并存。
在目前的例子中是,你与我既是分离的,又是合一的。在你跟一切人的关系中,
都有这明显矛盾的存在。
我在第一部中所说的没有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的最大错误是在乎别人是什
么,做什么或有什么。你只要在乎自己(Self,本我)就好了。自己是什么,做什
么或有什么?自己需什么,要什么,选择什么?自己的最高选择是什么?
而我在这一部的这种说法也没错:当自己明白了并没有别人时,则自己的最高选
择,就也是为别人所做的最高选择。
因此,错误不在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而在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这又出于不知
道你真正是谁,更不用说你想要成为谁了。
我不明白。
让我举例说明。如果你想赢得印第安纳波利斯五百英里的汽车大赛,则开时速一
百五十英里可能对你是最好的。但如果你想去杂货店买东西,这可能就不是最好
的时速。
你是说要视情况而定!
没错。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如此。什么是“最好的”,要视你是谁、你想要成为什
么而定。除非你已明智的决定了你是谁,你是什么,否则你就不能明智的选择什
9
么是于你最好的。
我,身为神,我知道我想要成为什么。因此,我知道什么是于我“最好的”。
那又是什么呢?请告诉我,什么是于神“最好的”?这一定很有趣……
于我最好的就是把你们决定什么是于你们最好的给与你们。因为我想要的是把我
自己表现出来。而我是藉由你们来做此表现的。
你了解了吗?
了解了:不管你相不相信,我是真的了解了。
很好。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些你会觉得难以相信的事。
我一向就在给与你们于你们最好的……尽管我承认你们可能并不一定知道。
这个秘密现在既然已经理清了一些,你便可以开始了解我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
么了。
我是神。
我是女神。
我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切的一切。始与终。阿尔法和欧米加①。
我是总合与本质、问题与答案、上与下、左与右、此时与此地、以前与以后。
我是光,我是那创造光的黑暗,使光成为可能的黑暗。我是无尽之女神,是使“善”
成其为“善”的“恶”。我是这一切——一切的一切——我无法在不体验我的全
体下,去体验任何部分。
而这正是你对我不了解的地方。你想要我是其一,而不是其二。是高,而不是低。
是善,而不是恶。然则否认了我的一半,你就否认了你自己的一半。而由于如此,
你永远不能成为你真正是谁。
我是那庄严华美的一切——而我想要的乃是以亲自体验的方式认识我自己。我藉
著你这样做,也藉著一切存在之物。我藉著我所做的选择,体验自己的庄严华美。
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自我创造。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下定义。每一个选择都
表示(represents)——也就是“再现”(re-presents)——我于此时选择我是谁。
然而,除非有东西让我从其中选择,否则我就不能选择庄严华美。为了让我选择
我之为庄严华美,我就必须有某部分较不那般庄严华美。
于你,也是同样的
我是神,正在创造我自己的过程中。
你,也是如此。
这就是你的灵魂所渴望去做的。这就是你的精神所渴望的。
如果我阻止你选择你所要的,就是我阻止我自己选择——我所要的。因为我最大
的愿望就是去体验我之为我。而这却只有在我不是我的空间中才能做到,这是我
在第一部中细心而艰辛的解释过的。
所以,我小心的创造了我不是什么,以便我可以体验我是什么。
然而我又是我所创造的一切——因而以某种意义来说,我又是我所不是的。
怎么可能是你所不是的呢?
很简单。你其实时时都在这样。看看你的行为就知道了。
10
试着了解这件事:没有任何事物是我所不是的。因此,我是我所是,我也是我所
不是。
这就是神圣二分法。
这就是那神圣的秘密,但直至目前,只有那至为高越的心才能懂得。而我现在在
此以这种方式向你们启示,以便有更多的人可以懂。
这些是第一部中的讯息,如果你们想要懂和了解第三部中将提到的更高越的真
理,你们就必须懂——并深深了解第一部中的基本真理。
不过此处我要先提这更高越真理的一端——因为它包含在你的第二个问题的答
案中。
我一直在等待我们回到我问题的那一部分。如果父母的所说所做是为了孩子好,
即使违背了孩子自己的意愿,这是爱孩子吗?还是父母该让孩子留在车辆奔驰的
马路中以证明自己爱孩子?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这也是自从有父母以来,每个父母都会以不同方式问到的问
题。对于你身为父母而,和对我身为神而言,答案是一样的。
那答案是什么?
别急,我的孩子,别急。“一切好的东西都会让那有耐心的人等到”。你没听过这
句话吗?
没错。我父亲常说,但我讨厌听。
我能了解。但你对你自己真的要有耐心——尤其是当你的选择未能带来你所要的
东西时。比如,对你问题的第二部分的答案就是如此。
你说你想要答案,但你并没有选择它。你知道你自己没有选择它,因为你没体验
到你有答案。事实上,你是有那答案的,一直都有。你只是不去选择它。你选择
了去相信你没有那答案——因此你就没有。
没错。你在第一部中也曾解说过这一点。我此时此刻就拥有我选择拥有的一切—
—包括对神的全然领会——然而除非我知道我拥有,我就不会体验到我拥有。
正是!你说得很正确。
但是,除非我体验到我有,否则我又如何能知道我有呢?我怎么可能知道我未能
体验到的东西呢?不是有一位伟大的智者(a great mind)曾说:“一切的知都是
体验”吗?
他错了。
知不是随体验而来——知先于体验。
在这一点上,全世界一半的人都前后颠倒。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是拥有我问题第二部分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有?
11
完全对。
然而如果我不知道我有,那我就没有。
这是个奇诡,没错。
我不懂……除非我懂。
没错。
那么,假如对某种东西我并不“知道我知道”,则我又如何到达我“知道我知道”
的境地呢?
为了“知道你知道,就做得好像你知道似的”。
你在第一部中也说过这类的话。
没错。而现在是很好的时机来把先前的教诲扼要说明一下。而你也“正好”提出
正好的问题,来让我在此书开端之处简述一下我们曾经详谈的一些讯息。
在第一部中,我们曾谈过“是—做—有”(Be-Do-Have)范型,而大部分人又如
何反其道而行。
大部分人认为,如果他们“有”某种东西(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更多的爱等
等),他们最后就可以“做”某些事(写一本书、培养某项嗜好、去度假、买栋
房子、交个朋友),而这又会让他们“是”如何如何(是快乐的、和平的或满足
的,或在恋爱等等)。
事实上,他们是在把“是—做—有”的范型颠倒了。宇宙中的实况(跟你们所想
的相反)是,“有”并不能产生“是”。“是”却是产生“有”。
首先你要“是”称之为“快乐”(或“知”、或“智慧”、或“慈悲”等等)的人,
然后从这“是”的境地去“做”一些事情——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会转回
来带给你一直想要“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过程(没错,这正是……创造过程)的方式,是先看清你所要“有”
的是什么,问你自己如果你“有”那个东西你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直接去“是”
那个样子。
以这种方式,你就把那习常的范型倒转过来,事实上是更正成“是??—做—有”
的范型,跟宇宙的创造力共同运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以下是这个原理的简述:
你的一生,并不必须去做任何事。
全部的问题只在你是什么。
这是在我们对话结束时,我要再度触及的三个讯息之一。我将以之结束本书。
现在,为了说明,让我们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认为,如果他再有更多一点时间,
更多一点钱,或更多一点爱,他就会真的快乐。
他没有搞清楚他目前的“不很快乐”跟他没时间、没钱或没爱之间的关系。
12
正是。反过来说,那个“是”很快乐的人,似乎有时间去做所有真正重要的事,
有必须用的钱,有够用终生的爱。
他发现他有使他“快乐”所需的一切事物……只因他先从“快乐”开始!
正是。事先决定你选择自己是什么样子,会使你实际去经验那种样子。
“是,或不是,就是问题的所在”。(“注: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此处作者俏皮的引用莎翁名句。)
正是。快乐,是心灵的一种状态。正如一切的心灵状态会以实质的形式复制自己。
有一个电冰箱磁铁上这样写道:
“所有的心灵状态都自我复制。”
但是,如果不是你已有你认为必需有才能“是”的那些东西,你又怎能事先就能
“是”快乐的,或任何你想要“是”的情况呢?——不管是你想要更发财或更被
爱?
就像你“是那样”的去做,你就会把它吸引过来。
就像你“是那样”的去做,你就会变成那样。
换句话说,就是“弄假成真”。
有点像,没错。只不过你不能真的“弄假”。你的所作所为必须真诚。
凡是所作所为,都必须出自真诚,不然就会失去它的好处。
这并不是我不愿意“报偿你”。神既不“报偿”,也不“惩罚”,这是你知道的。
但是,为了让创造过程得以运作,自然律要求身、心、灵在思、言、行中结合在
一起。
你不可能骗得过自己的心。如果你不真诚,你的心会知道,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你只是把创造过程中你的心灵可以帮助你的任何机会终止掉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你的心而能创造——不过要更为困难得多。你可以要求你的
身体去做你的心所不相信的某件事,而如果你的身体去做此事的时期够长,你的
心就会开始将它对此事原先的想法改变,而创造另一种新想法。一旦你对某一事
物有了新想法,你就走上了一个历程,将此事物创造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永久面向,
而不仅仅是你做出来的某种事物。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所作所为也必须真诚。人,你
或可操纵,宇宙却是你操纵不了的。
所以,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平衡。身体做心灵所不相信的某件事,然则为了此
事得以运作,心灵却必须在身体的行为中加入“真诚”这一要素。
如果心灵不“相信”身体所做的事,它又如何能为之加入真诚呢?
藉由取走私利的方式。
13
怎么取?
心灵可能并不真诚的同意你身体的作为可以带给你所选择的东西,但心灵似乎十
分清楚,神会愿意藉着你,把好的事物带给别人。
因此,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与别人。
可以请你再说一遍吗?
当然可以。
不论你为自己选择什么,都要给与别人。
如果你选择快乐,那让别人也快乐。
如果你选择丰饶,那让别人也丰饶
如果你选择生活中有更多的爱,那让别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爱。
要真心真意的这样做——不是因为你寻求个人的获得,而是因为你真的要别人获
得——于是你所给出去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上。
怎么会这样?这是怎么运作的?
你将某种东西给出去,这行为本身就使你经历到你有这东西,可以给出去。由于
你不可能把某种你现在没有的东西给与别人,因此你的心灵就得到一个新的结
论,一个新的想法,就是,你必定有这个东西,不然你不可能把它给出去。
于是,这个新的想法变成了你的经验。你开始“是”这样。而一旦你开始“是”
某一情况,你就启动了宇宙最具创造力的机器——也就是你的神圣本我。
不论你“是”的是什么,你就在创造什么。
循环既已成立,这一情况或事物你就创造得越来越多。它会在你的实际经验中表
现出来。
这就是生活中最大的秘密。本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就在告诉你们这个。全都在那里
了,比此处所说的更详细得多。
请解释一下,在将自己选择的事物给与别人时,为什么真诚那么重要?
如果你给与他人只是一个计谋,只是一个操纵,意在想使某种事物来到你身上,
你的心灵是知道的。所以等于你给了它一个讯号,表示你现在并没有这事物。而
由于宇宙不过是个大型的复制机,将你的意念复制成具体形式,因此那就将成为
你的经验。也就是说,你会继续经验着你的“没有”那事物——不管你怎么做!
再者,这也会是你意图将那事物给与的人的经验。他们会明白,你只是在想要得
到某种东西,你实际上并没有东西可以给与,而你的给与只是一个空洞的姿态,
只是出自为你自己图谋好处的肤浅之举。
因此,你所想要吸引的东西,你却正将它推开。
然而,当你以纯粹的心意将某东西给与别人??——因为你明白他们需要它,必须
有它——你将发现你拥有这个东西,可以给出去。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完全对!它真的是这么运作的!我记得有那么一次,当时我的生活情况相当不好。
14
有一天,我捧着头想,我没什么钱了,也没什么东西可吃,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
是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个够,或怎么样付下次的房租。就在那天晚上,我在公车站
见到一对年轻人。我去公车站拿一个包裹,而就在那里,我看到了这两个孩子,
偎挤在一条长椅上,用外套当被子盖。
我看着他们,心里难过起来。我想起自己年轻时期的样子,小孩子时的样子,就
是像他们这样晃来晃去,到处跑。我走过去,问他们愿不愿意到我住的地方,坐
在热热的火炉边,喝一点热热的巧克力,说不定还可以把折叠床给他们睡一场好
觉。他们眼睛睁得好大的看我,就像耶诞节第二天早晨小孩的表情。
好啦,我们就回到我的住处,我弄了一顿饭给他们吃。那天晚上,我们统统吃了
一顿相当久没有吃到的好饭。食物一直都在那儿,冰箱是满的。我只是伸手进去,
掏出我原先塞到后面去的东西。我炒了一锅大杂烩,竟然好吃得不得了!我记得
当时我还想,这些东西都是哪里出来的?
第二天早上,我甚至还给这些孩子弄了早餐,还送他们上路。当我把他们送到公
车站,他们上车的时候,我伸手到口袋里,竟然掏出了二十元钱给他们。我说:
“这或许可以有点小用。”然后一边拥抱他们送别。那一天,我觉得我的境况好
了一些。嘿,其实是整个礼拜。那是一个我从来不会忘记的经验,令我对生活的
视野与领会,有了深刻的改变。
从那时起,事事开始好转起来,而今天当我在镜子里看自己时,我注意到一件非
常重要的事:我还活在这儿呢!
这是个美丽的故事。你是对的。这正是它运作的方式。所以,当你想要(want)
什么东西,就把它给出去。这样,你就不“缺”(wanting)它了。你会立刻经验
到“有”这个东西。从此开始,只剩下程度的问题。从心理上来看,你会发现“增
加一些”比无中生有要容易得多。
我觉得我刚听到的,是非常有意义的话。你可以把这段话跟我问题的第二部分连
在一起吗?它们之间有关连吗?
你明白,我所想要说的是,你已经有了那问题的答案。目前你是自以为你没有那
答案,并以此度日,你以为如果你有了那答案,你就会有智慧,所以你来向我求
智慧。然而我告诉你:先去“是”智慧,然后你就会有智慧。
而“是”智慧的最快途径是什么呢?就是让别人有智慧。
你想要这问题的答案吗?那就是把答案给别人。
所以,现在我要来问你这个问题。我要装做“不知道”,而由你给我答案。
如果爱的意义是:你想要给对方的是他们自己想要的。那么把孩子从车辆奔驰中
的马路上拉出来的父母,是真正爱孩子吗?
我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但如果你以为你知道,那你会怎么回答呢?
嗯,我会说,那父母想要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也就是活下去。我会说,那孩
子并不想死,他只是不知道在车辆奔驰的马路中逗留会导致死亡。因此,父母跑
进马路中央把孩子拉出来,并没有剥夺孩子去展现意志的机会,完全没有。他只
15
是顾及孩子真正的选择。也就是孩子最深的愿望。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
如果这是真的,则你,身为神,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阻止我们伤害自己了。因为
我们最深的愿望不可能是伤害自己。然而,事实上我们却一直都在伤害我们自己,
而你却坐在那里袖手旁观。
我始终都跟你们最深的愿望相伴,你们最深的愿望 也是我所给与的。
即使当你们做某件事情会让你们死去,如果这是你们最深的愿望,那么你们也会
如愿:就是去经历“死亡”。
我从不干涉你们最深的愿望。
你是说,当我们伤害自己时,也是我们自己想要如此的?这是我们最深的愿望?
你们不可能“伤害”你们自己。你们是无法被伤害的。“伤害”是一种主观的反
应,而不是客观的现象。你们可以选择在任何际遇或任何现象中“伤害”你们自
己,但这全然是你们自己的决定。
在这种真理下,我们可以说:没错,当你们“伤害”自己时,那是因为你们想要
如此。但我是从一个非常高、非常奥秘的层次来说这件事,而你的问题则不是“出
自”这个层次。
以你所意指的层次而言??——就以其为有意识的选择而言——我要说,每当你做
了使自己受到伤害的事时,并不是因为你“想要”如此。
在马路上被车撞上的小孩,并不“想要”(寻求、有意的选择)被车撞上。
那一再跟同一类型女人——跟他完全不对头的女人——结婚的男人,并不是他
“想要”(寻求、有意的选择)反复制造这种不良的婚姻。
那用锒头敲到大拇指的人,不能说是“想要”这种经验。那不是他想要的、寻求
的、有意选择的。
然而,所有客观现象都是下意识间被你吸引而来的;所有的事件都是被你无意识
间创造的;你一生中所有的人、事、物、地,都是被你吸引而来的——如果你愿
意这样说,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提供正好是你想要的条件与机会,好在你演化
的过程中去经历你下一个想要经历的经验。
我告诉你,你这一生所发生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提供正好的机会让你去治疗、
创造或经历某种事物,而这又是你为了成为你真正是谁所希望治疗、创造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