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与神对话

_12 尼尔.唐纳德.瓦尔施(美)
不足这个鸿沟的主要媒介。人类创造着神的影像,最终极的原因,乃是神代表着
2
人的缺失和人的想往。神是人的渴望与动力,籍着不同意义的神,人们始能安身
立命。人之所以还值得拯救,乃是因为一代代的人,总是能籍着创造神之意义来
填补他们的缺憾。
每个时代的人创造着不同的神之影像,换成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每个时代的人,
也都和神有着一场独特的约会,那是人神间的对话,同时也是人对自己的诘问与
作答。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开始,历代的主要神学家或宗教实践家,都能
从神那里得到启发,但神关非那个在荆棘的火光中现身的具体之神,而毋宁是一
种内心的召唤。它是人们的未曾实现但却等待着被实现的良心。它在人的灵魂里
蛰伏,等着被发现;当人发现了神的新义,人们始能发现自己。
《与神对话》这部著作,或许必须从这样的脉络来加以理解。它不应被认为是有
一个外在于人的神在和人对话,而只能视为这个时代的人得新发明或发现神的一
种尝试。这部著作并非严格的神学著作,因而它在某些论证上难免有欠周延,但
纵或如此,这部通俗的宗教读物,仍显露出它许多特点:它交换重组的将当代许
多神学元素重新捏合,希望籍此而重新定义神的概念,来做为人类集体意识再次
跃升的动力。作者的心目中有一个以自由放任和道德提升为核心的理想国。希望
人类能借着人我一体的灵视,而让个人的我与整体的我调和。在近代的宗教信念
系谱上,它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新自由派神学”,也不妨视为一种“新时代神学”。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文当代的宗教价值丕变。纳粹的巨大罪恶,使得人
们对神的公义日益怀疑;科技理性的更加抬头及理性的世俗化,使得神在世界上
显得愈来愈不相干,并强化了十九世纪以降的无神论信仰。在这个世界急变,十
几个世纪以来的信仰已俨然成了一本迷信史的时刻,神已成了可疑的概念。它被
某些思想家认为是“人类灵魂里一个具有神的形状的破洞”,也被某些思想家认
为“它纵使未死,也需被埋葬”、“只有神死,始能人活”。一九六六年开始出现
的“神死神学”,将古代迄今那种具有人格特徵、自然化的神之影像,推到了最
危险的边缘。而有关神的影像之重建,也就在这样的脉络下被逐渐展开。
而神的影像之重建,其实并非始于一九六零年代。在上个世纪,神学饱受理性及
无神论冲击的时代,这得重建即已渐次出现。有的神学家企图将神重新定位成理
性与感性调和的中介,有的神学家则着重神的公义与社会福音。而到了本世纪,
更是众说纷纭。但大体而言,昔日那种人格化、自然化的神之影像,早已无法存
在,一个更弱势的神之影像则已成公论。神的定义被重组,例如:古生物学家出
身的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即视神为一种进化的神圣动
力;威廉斯(Daniel Day Williams,1910-)即视神为陪伴人们受苦,并使之改变的超
越过程;存在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ich,1868-14965)视神为“存在的基盘”和“终
级的关切”;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认为神是开显“我——你关系”
的一种永恒对话……。各家学说尽管众多,但一个不再像以往那么强势,与人的
距离更加接近,也更具启示意含的神之影像,则无疑为它的公分母。如果说得大
胆一点,在这个人是一切度量的时代,神已逐渐变成一个伴侣,一种叮咛。或许
有一天,人类真的能够正直到不必神亦可免于行错,但在人仍脆弱的这个时代,
神就不可避免的必须以一种呼唤、叮咛、警戒、陪伴受苦的角色出现。
而当代神学的这些反省与重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溶入到“新时代”的信念中,
保罗?希拉斯(Paul Heelas)在《新时代运动》(The New Age Movement)一书里,
曾对“新时代”的宗教信念有过扼要的阐述。大体而言,它着重于宗教启悟的个
人化,视自己与神有着同等及互为对话之关系;认为“人类潜能教论”及“意识
发展”有被进化为“服务伦理”之可能,认为人和一切的事务都存在于一个更大
3
的全景式的网络中,因而人的责任也就变得无边无限;而基于这样的认知和信念,
它和神学乌托邦也就极为酷似。将所有的这些信仰元素拿来逐一和“与神对话”
参照比对,即可显示该书被称为“新时代神学”应属不虚。而这样的信仰实践落
实到具体的公共问题上,当然也就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例如它强调人的自由自立
与互助,强调人类的公平正义。这时候,它也就当然也了一种“新自由派神学”。
在这一部分,《与神对话》又和美国前辈自由派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有相当多的酷肖之处。
因此,《与神对话》乃是一部现代人对神重新定义,并进而意图重新塑造自己的
著作,期望能够借着提升人类的集体意识,而让人摆脱今日的野蛮落后及理性的
狭窄与亏蚀。它将神视为一种对人的中介,也不评断,而只让人自省。神不再是
昔日被自然化的那个权威大神,而成为一种内心的叮咛。它意图调控“集体—个
人”、“人—神”、“理性—感性”的两橛,从而建造出一个更符合当代新中产阶级
需要的信念系统。它的人类进化可能性的乐观期待,也使得它不再像古代神学著
作那么冷硬刻板,使人在对话里能更亲切的面对自己。
不过,任何企图从事宏观而巨型的论述者,当它展现出其巨大的想像时,难免也
同时会显露出其同样巨大的矛盾甚或粗糙简单。当我们在阅读“与神对话”时,
对它的这些部分似乎也不能完全无动于衷:
例如,当作者意图铺陈神的“无时间性”时,他将时间比喻为层层叠叠的纸张,
当它以相对论及宇宙论等的论点来阐述时间概念时,大概都犯了夹缠之误。而不
写这些亦无损完整。
例如,作者在第二部里意图探讨当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因而从性、环保、国
际劳工问题、国际政治问题等几乎无所不包。这此问题的对话里,虽然有很好的
人道关怀,但仍难免充斥着片面性的“美国观点”,例如它所主张的单一式的全
球政府的观点,大概就很难被非美国人所接受。作者的“美国中心论”经常可见,
这不能不予注意。
不过,与神对话也就是与己对话,换言之,也等于是读者与作者对话。当我们读
完《与神对话》而掩卷时,或许不妨问问自己:我心中的那个不断叮咛的、凝视
着我的神,究竟在哪里?我能不能将也设定进我灵魂的时间表之中?
是为序。
序 一生在等待的书 孟东篱
这是《与神对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人生至为重要的事。依
据原著者所说,本书的来源创始宇宙的神,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上帝或天主。
身为这套书的译者之一,我觉得自己目前并不足以写一篇允当的序文或导论,主
要是因为本书有许多关键性的讯息我还未能参透,还未能释然。
然而,这却是我读过的书中对我最重要的一部。或许可说,我的一生都在等待这
样的书,都在想要从这样的来源得知这样的讯息。
这书的资讯来源,声称是创造我们宇宙的神。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发言的方
式,让我欣然愿意相信他是真的,我觉得他充满了关切,充满了对人的循循善诱,
充满了智慧与幽默,充满了光明与肯定。
我觉得,如果宇宙的神是这样的,我愿意跟随他,常伴左右。
4
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或放弃我的思辨能力。我仍是严严的思辨,牢牢的把关。如
果有神,则人的思辨能力是神赋予的重大礼物,为了尊敬神,你都必须好好展用
它,不然就枉费了神的美意。
而如果没有神,则人的思辨能力更是我们辨别是非的重大依据。
当然,这不代表顽固与执著。人的心,也应随时向新的讯息开放;只是,他必须
懂得检验。
这三部曲,第一部述说个人生活中至为重要的事,第二部述说整个地球和全人类
至为重要的事,第三部则述说全宇宙至为重要的事。第一、第二部都已出书数年,
在美国造成轰动,第三部则据说要在今年十月出书。我非常期待能够尽快读到。
我译了第二部,并详读了第一部的英语版。虽然如此,我还是不能说“详读”了
这两本书。因为我还不能把书中的讯息融汇惯通。我认为,这是一部必须一读再
读,详加思考与领会的书。
读这部书,如跟一个和煦的谦谦君子谈论宇宙人生,而他懂得很多,他可以无限
宽和与退让,他可以风趣幽默而又无所不谈,畅行无阻而又时感有慨,他的温煦
真的让你觉得他是一个光体;而当你想到跟你促膝而谈的这个谦谦君子,竟然(可
能)是创造宇宙的神时,心里会感到高兴与安慰。
当然,他谈的很多事情是我不能了解或不能接受的,有些时候也颇让我愤愤不平。
但他又让我觉得我可以有不解的纵容,可以有不平的权利。
因为,他说,我就是神。我跟他是同质的,我是他的一部分,我是他的分身,或
者,我是他的化身。
这个,我相信。因为这是唯一合理的推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的一部分,都是
他的分身与化身。宇宙的全体就是神。
然而,我跟他的争执也就在这里;如果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的化身,则为什么神
的分身与化身要互相厮杀与吞食呢?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悲剧呢?为什么非洲的
小孩要饿死呢?为什么母亲的乳房要沦为这般干瘪呢?人类的本质既然是神,为
什么经过亿亿万万年的演化或轮回,还这般愚蠢与残暴呢?神为体会他自己为无
限光明之身,非得要生灵涂炭不可吗?
书中的神一再试图为此解释,但我仍是不能接受,我心中的不平不能为此释然。
其实就我个人的际遇而言,我是经常充满感激的;为天地与万物的美与奥秘,我
也经常充满赞叹与感激。我不能释怀的是各种有生之物所遭遇的摧残与悲剧。这
些事情令人伤痛。如果宇宙间并无有知有情的神,则一切悲剧只是运行与演化所
造成;但如果宇宙中有一位有知有情的神,则生命所遭遇的悲剧变得不但不可解,
不可接受,并且不可原谅。
领会宇宙与生命,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课题,但我还没有看过一本书像这三部曲
一样,明白表示出自创世的神,并用这么明白而现代化的观念与语言谈论宇宙与
人生的要事,而大部分又说得那么好。
至于那些我所不解和不能接受的部分,我也愿意用心去思辨。最重要的是,这个
“神”,我愿意聆听他,愿意与之对话或争吵。这在我,是重大的一步。
译 序 宇 宙 , 无 尽 大 戏 ; 而我们究竟是谁?
孟祥森
据说,宇宙是无端的。而如果有端,则从这一端到那一端,以光的速度,要走一
5
百五十亿年到两百亿年;这广大的宇宙中,有两千亿个星系,而每一星系,约有
两千亿颗恒星,而某些恒星的外围,具有适合生物生长的行星;这样的行星,据
说全宇宙至少有十万颗。
是以这宇宙恒有大约十万颗行星,自无始以来至无尽以后,邕终上演着各个阶段
的生物演化。自单细胞生物,至亿亿万万个细胞组成的生物;自单纯的维生繁衍,
至具有穷天地化育之心灵的高等生物或“人”类。
恒星会如火焰一般在宇宙的空茫中生起熄灭;如果它的周围有行星,则行星亦随
恒星生起熄灭;如果行星上有生物,则生物亦随恒星生起熄灭。远观宇宙的此情
此景,就如黑夜明灭的灯火,此起彼落。
以此观之,这宇宙恒如无尽黑暗中散满天际灯火通明的舞台;台上有些具有生命
演员,有些则只有地水火风,或岩浆横流,或冰封大地;然而就宇宙的剧情来说,
则一任汹涌澎湃,永不止息。
宇宙的大戏,就这样永远上演。可是为谁而演?为何而演?谁是演员?谁是观
众?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创造者即被创造者?被创造者实乃创造者自身
之化装?研究者即被研究者,而研究者的好奇之心实乃宇宙贪玩的本性?那么,
蝴蝶翅膀之美,必然与庄周的眼睛同属一物。
然而,世间固然有美,却也有丑。其中最丑的是对生命的残害。那么,谁司杀?
谁被杀?谁饥饿?谁因营养过剩而死?谁又死于饥寒?
我们究竟是谁?你是谁?我是谁?我们究竟“神”,还是“原始人”?
自有文化以来,哲学与宗教都在试图解释这些问题,但似乎没有一组解释足以释
天下人之疑。
《与神对话》三部曲是另一组解释,最新出炉的一组解释。不但意图解释,并且
意图指点人类之路。以我个人来看,这是一套“大书”,不亚于人类有史以来任
何意图解释人天之作,唯不过也像任何著作一样,无法逃离内涵的矛盾。
或许,凡是“解释”就永远是矛盾,因为解释永远是语言与观念,而非“事实”
的真相。
虽然如此,我觉得书中现身的“神”对人天的解释仍旧颇堪玩味,而对人生的指
点则珠光灿烂。
这个神,是一个性开放的神。
是一个诙谐幽默的神。
是一个通达的神。
是一个宽大到连“宽大”一词都属多余的神。
是一个喜欢玩的神。
是一个循循善诱的神。
是一个正面的、肯定的神……。
就凭这些,我认为《与神对话》就足以传世,因为它是神学的大革命,一扫西方
专横、暴烈、嫉妒、报复神之阴霾,而给人雨过天晴的明丽景象;如果宇宙有神,
神本当如是。
书中许多部分讲得极好,例如性,如收支的透明,如教育的整个蓝图,如全球一
国。这需要读者自己去看,去领会,甚至去实行。
读者加了许多注解,是因为有许多不平之处,也是为了让读者读的时候小心思辨。
如果读者觉得译者唠叨,可以越过不看。
原书是没有章名的,因为每一章都不必须锁定一个主题,但为求吸引读者的注意,
才由译者选择用文中句子充当章名,请读者不用为此所限。
6
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确定是地球与人类的关键期,人类必须面对抉择,也必然
面对抉择。在这段时期,会有许多讯息出来,改变旧有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人类
的生活态度。老实讲,生死存亡的关头,由不得我们浑噩。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启步吧!
前言:一份非比寻常的文献
这是一份非比寻常的文献。
它是来自神的讯息,在其中,神对这个星球提出社会的、性的、教育的、政治的、
经济的,和神学各方面革命性建议,是我们从未见过,甚至极少想过的。
这些建议是顺乎这个星球居民自己名言的愿望而发的。我们说过我们想要一个让
所有的人都过得更好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意识,寻求一个新的世界。不论我们所
做的选择为何,神都不会诅咒我们,但设若我们选择前面所说的这种,则他①愿
意为我们指路。不过,她仍然不会强迫我们去接受她的建议。现在不会,从来不
会,永远不会。
书中的话让我感到既迷人又骚乱,既具挑战性,又有提升力。迷人,是因为这些
话的深度与广度另我喘息;骚乱,是因为它们向我展示了我自己和全人类的面目,
而这是非常另人骚乱的。有挑战性,是因为它们对我们的激励是前所未有的。它
们激励我,要我比以前更成长,激励我成为一个新世界的渊源——在此新世界,
贫恨、小家子气的嫉妒、性失调、经济不平、教育蠢举、社会不公、政治黑幕、
欺诈、权术和权力,都不再在人类经验中扮演角色。提升,是因为它们认为这一
切都是有希望,可以做到的。
我们真能构筑这样一个社会吗?神说可以,唯一的条件是我们真的选择这一条
路。
这本书真的是与神的对话。这是跟神对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而这一项对话已经
延续了五年——直至今日仍在进行。
你或许不相信这些资料真的自神而来,而我也不需你相信。对我来说,重要的是
这资料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带来洞见,有没有唤醒力,有没有点燃新的欲望,或
对我们在此地球上的生活能不能推动有效的改革。天知道,有些事情必须改革了。
我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
《与神对话》三部曲始于一九九五年五月第一部的发行。那本书主要是以个人的
事物为主;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它的销售量惊人,而且
继续在上升。当然,那本书的[作者]几乎是没人知道的。而这又正使得它那么让
人好奇,使得它那么力量强大。
我深感荣幸参与其事,这件事使成千上万的人又重新记起一些伟大的真理。有那
么多人在书中发现价值,让我深心高兴。
我想告诉各位,一开始我是彻底被吓到了。我怕别人会以为我疯了,患了妄想症。
也怕他们真的相信那资料是来自神,因而真的去实行。为什么我会有此惧怕?因
为我知道我写的每个字可能都是错的。
接著,读者们的信开始涌到。从世界各地发出的信。于是,我知道了,在内心深
处我知道了,书中的话是对的。这正是世界需要听到的,又来得是正是时候!
(当然,只有在我们的相对生存经验中,才有所谓“正”不正。所以,我知道我
7
的意思是说“正好”——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值此时期,正好由谁说和说什么。)
现在,出来了第二部,我注意到我又害怕起来。这本书讨论的是个人较大的生活
面,以及涵括全球的地球物理学和地球政治学面。由于如此。,我怕这本书会包
含一般读者更多不能同意的部分。所以,我害怕。我怕各位不喜欢在本书中谈到
的东西。我怕你认为我把书中的某些部分搞错了。我怕我捅了蚂蜂窝,卷起风暴,
兴风作浪。也再一次,我怕我写的每个字都错了。
当然我里当更为确定,不致有此恐惧。毕竟我不是读了我的第一本书吗?好吧,
那么,你明白,这又是我的人性在作祟。你知道,我把这些话传给大众,目的不
是让大家闹翻。我只想诚诚实实把神回答我的话,直截了当的传送给你。我曾向
神许诺我会这样做——公布这些谈话——我不能失言。
当然你也不能毁约。很显然,你曾允诺要让你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不断的接受挑
战。显然你是深许自己要不断的成长。不然你不会拿起这样一本书来。
所以,我们似乎是携手并肩的。没有什么值得怕的。我们就是我们,因此也做我
们所做的,只要我们忠于如此,就没什么可怕。现在我看出来,我一直所猜是对
的,就是,我们皆为使者:你和我。如果我们不是,则我不会写这些,你当然也
不会看这些。我们都是使者,我们有工作要做。
第一,我们必须确定我们清楚的明白了《与神对话》中的讯息。第二,我们必须
把这些讯息纳入我们的生活中,以便它可以运作。第三,我们必须把这些讯息传
给他人,把真理带给我们所接触的每个人——而方式是单纯而不虚张的身体力
行。
我很高兴与你选择与我同行。跟你同行要比不跟你同行容易得多,好玩得多。现
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过这些书页吧。有时侯会有一点让你不舒服。这和第一部不一
样。第一部是神的拥抱:大大的、温暖的环抱著双肩。第二部,也是神同等的爱,
但把肩膀轻轻的摇撼了一下。是叫人觉醒的呼唤,是叫人走向另一层次的挑战。
你知道的,总是还有另一个层次。你的灵魂——到此是为得取丰富的经验,而不
是为得取最贫瘠的;是为得取最多,而不是为得取最少——它希望你不要止步。
虽然总是由你来做选择,你的灵魂却会希望你不至于变得自满,当然更不要陷淤
心死。因为你的世界有太多需要改变之处,太多有待你去创造之处。总有新的山
岳要爬,总有新的界域要探索,总有新的恐惧要克服。总有更为绚烂的处所,总
有更多透彻的观念,总有更为辽阔的视野。
所以,这部书可能会比第一部更有让人不自在之处。如果你产生了不自在之感,
那么请跟那不自在相伴相依。当船开始晃动的时候,请紧紧抓住船舷。然后生活
在新的范型中。更好的是,透过你的生活与生命之奇妙,帮助创造出一个新的范
型来。
译注
①:作者在用代名词指神时,有时用男性的“他”,有时用女性的“她”。
1、我们一起去找神(神的意愿如何成为你的意愿)
谢谢你来。谢谢你到这里。
不错,你因守约而来。不过,你还是可以不来。你本可以决定不来。不过你却决
8
定来到这里,在此约定的时刻,于此约定的地点,以便此书可以交在你的手上。
谢谢你。
设若你做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甚至并不知你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则这
些事情对你可能是个秘密,因而需要一点点解释。
我要说:这本书来到你的生活中,正是时候。也许目前你还不明白,但当你经历
了书中的所为你储藏的一切,你就会完全明白。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正当其时,这
本书到达你手上也不例外。
你到这里来,是为你在寻找的东西,是为你在渴求的东西,渴求已久的东西。你
到这里来,是为了你跟神最近的一次真正的接触——对你们之中某些人来说,可
能是第一次的接触。
这是接触,非常真实的接触。
现在,神要跟你实际谈话——透过我。几年以前,我不会这样说。现在我这样说,
是因为我已经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因而我知道这样的事是可能的。不仅可能,而
且所有的时间都在进行。正像此时此地还在进行。
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是使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之一,正如此刻这本书之交在
你的手上。我们都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原因之一部分,我们所有的人
都跟那一位大创造者(the one great creator )是共同创造者,制造了导致那些事
情的每一种境遇。
我代表你跟神的第一次谈话发生于一九九二至九三年。那时我写了一封愤怒的信
给神,询问为什么我的人生是这般的挣扎与失败。我所有的一切,包括我的浪漫
关系,我的志业,我跟孩子的互动,我的健康——总之我的一切——我所经历的
无非是挣扎与失败。我给神的信要求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而要从事一生的志业
又当如何。
让我吃惊的是,这信竟然得到回答。
这事如何发生,回答若何,成了一本书,于一九九五年五月出版,名为《与神对
话》(Conversations with God,book Ⅰ)。或许你听说过,甚至读过。设若如此,
现在这一本你就不需前言。
如果你未读过第一部,则我希望你不久能读到,因为那本书中详谈了事情如何发
生,回答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关于钱,关于爱,关于性,关于神,关于
建康与疾病,关于饮食、人与人的关系、“正当的工作”①,和许多我们日常经
验中的事物——而这些则是现在这一部中所未谈论的。
在此时如果我要请求神给这个世界一个礼物,那便是在第一部中的讯息。一点也
不错,神已经做了(“即使在你们要求之前,我已给了回答”)。
所以,我希望,在你读过这本书以后(甚至在你还未读完之前),你就决定要读
第一部。这完全是选择的问题,就像纯粹的选择(pure choice)于此刻让你读到
此句。就像纯粹的选择创造了你曾经有过的一切经验。这是在第一部中做过解释
的一个概念。
第二部的头几段是写于一九九六年三月,以作为其后的讯息之引言。这些讯息的
“来到”就像在第一部中一样,是非常简单的。在纸上我写上问题——任何问
题……通常是来到我脑中的第一个问题——不久答案就在我脑中形成,就如有人
对我耳语。我是在听写!
除了头几段以外,本书中所有的资料,都是一九九三春天不久以后,一年之内写
在纸上的。现在,我很愿意把它呈给你,正如它从我而出并给予我一样……
9
这是一九九三年复活节星期日②,我依指示来到这里。我在这里,手握铅笔,前
置笔记本,准备提笔。
我认为我应该告诉你,是神叫我在这里的。我们订了约。我们——今天——要开
始本书第二部:神与我跟你共同做体验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我不知道这本书要谈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们将触及什么话题。这是因为我脑子
中没有这本书的计划。不可能有。决定本书内容的,不是我,是神。
一九九二年复活节星期日——一年前的今天——神开始与我对话。我知道这听来
唐突,但事实真是如此。不久前,对话结束。受指示休息一段时间……但神也告
诉我,我今天有“约”,要再回来谈谈。
你也有约。你现在就是在守约。我很清楚这本书不只是为我而写,也是为你——
透过我。显然你是在寻找神——并寻找由神而来的话③——找了很久了。我也如
是。
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找神。这一向就是找神最好的方法。分开,我们从不能找到
神。我这样说有两种意义。我是说,只要我们是分开的,就永远不会找到神。要
想发现我们跟神不是分开的,第一步就是要发现我们各自不是分开的,除非我们
知道并体现我们全是一体,我们便不能知道和体现我们跟神是一体。④
神并非与我们分开,从不会;我们只是以为我们跟神是分开的。
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我们也以为我们是各自分开的。因此,我发现,“发现神”
的最快速途径就是互相发现,不再互相隐藏。当然,也不再对自己隐藏。
最快的不再隐藏之路是讲真话⑤。对每个人。任何时间。
从现在开始请真话,永不改变。先开始对自己讲关于自己的真话。然后对自己说
关于别人的真话。然后对别人说关于你自己的真话。然后对别人说有关他人的真
话。最后,对人人说事事的真话。
这是说真话的五个层次。这是自由的五重路。真理(实话)会让你自由。
这是一本有关真理的书。不是我们真理,而是神的真理。
我们——我跟神的——上一次的对话一个月前结束。我以为这一次会和上一次的
一样进行。也就是说,我问,神答。因此我想,我们该停了,现在就向神请问。
神——是这样进行吗?
是。
我就是这样想。
只不过在本书中不用你问,我自己会提一些话题出来。你知道,在第一部中我不
大这样做。
是啊。那你为什么要加这新花样?
因为这本书是在我的要求下写的。我要求你到这里来。而第一部书则是你自己起
头的一个计划。
10
第一本书,你有一个议程。这一本,你却没有议程——只是照着我的意愿做。⑥
没错。
尼尔,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我希望你——和别人——都能常来这个地方。
可是你的意愿就是我的意愿。既然你的意愿和我的意愿相同,我怎么可能不做
呢?
这是一个复杂微妙的问题——却是一个不错的起步点;真的,是我们谈话的一个
很好的起步点。
但让我们先退回几步。我从没有说过我的意愿就是你的意愿。
有啊!你说过。在上一本书中。你清清楚楚对我说过:“你们的意愿就是我的意
愿”。
不错——但两者并不相同。
不同?你一定在愚弄我。
当我说“你们的意愿就是我的意愿”时,它的意思并不和“我的意愿就是你们的
意愿”相同。
如果你们一直都在照我的意愿行事,则你们不必再做什么就可得到开悟⑦。历程
就将结束。你们将已在那里。
一旦你们只行我的意愿而不做其他,就会导致你们开悟。如果你们的人生岁月都
在行我的意愿,则你们几乎无需涉入这本书。
所以,很清楚你并没有行我的意愿。事实上,大部分时间你们连知都不知道我的
意愿。
我不知道。
对。你不知道。
那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那是什么?
我告诉你了。只是你不听。或者,你听而不闻。而当你闻了,又不相信你所见闻
的。而当你相信了你所见闻的,你又并未遵从指示。
所以,说我的意愿就是你的意愿是确定不正确的。
反过来说,你们的意愿就是我的意愿。第一,因为我知道。第二,因为我接受。
第三,因为我赞成。第四,因为我爱。第五,因为它就是我的,我称它为我的。
这意味你们有自由意志去做你们想做的事——而我由于无条件的爱,使它成为我
的。
如果我的意愿要成为你们的意愿,你们也必须同样。
第一,你们得知道它。第二,你们得接受它。第三,你们得赞成它。第四,你们
11
得爱它。最后,你们得称它为你们的。
在你们人类的整个历史中,只有很少数的人持续这样做。令有少数人近乎常常这
样做。许多人做得不少。大批人时而做一做。实际上人人都只极偶而做一做——
有些人却从来不做。
我又属于哪一类呢?
这有关系吗?从此刻开始你要属于哪一类,这并不才是关键问题?
对。
你怎么回答?
我宁愿属于第一类。我宁愿时时刻刻知道并遵行你的意愿。
这可庆可贺,却可能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在你能如此之前,还需要许多的成长。不过我告诉你:你能如此的。你能步
入神性(Godhood)——就在此刻,只要你选择。你的成长并不必花那么多时间。
那么,为什么他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
不错。为什么已经花了那么多?你在等什么?你不会以为是我拉住你吧?
不。我很清楚是我拉住我自己。
好。清楚是做好的第一步。
我很想做好。但我怎么做呢?
继续读这本书。这正是带你去的处所。
译注
①:英文为right work,应跟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命”——正当的生活方式或工作
——相似。
②:Easter Sunday,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③:话,英文用 Word 此字也指“神之道”。
④:本书似乎并未表明人与动物是否一体。他的“我们”似乎只包括“人”
⑤:英文truth 一字意指“真情实况”“真相”“真理”“实相”“实话”。本书译文
视文句而有不同译法。
⑥:will,有时译作“意愿”,有时译作“意志”。
⑦:Enlightenment,或译“启蒙”“开明”。此字原意是“点亮”佛教将“开悟”
12
英译为此字,也可译为“神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