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伊甸园之河

_7 道金斯(英)
在这些结果中,“脑”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的巨大集合体,能够处理被“感觉器官”
所获取的复杂数据,并且能够把数据记录于“存储器”中。跨过神经原门槛之后,便出
现更为复杂、更为神秘的结果——知觉意识,我把它称为第六个门槛:知觉门槛。在我
ffJ这个星球上,每隔多少时间出现一次这个门槛,我们还不清楚。有一些哲学家认为,
知觉门槛与语言有决定性的密切关系;看来这道门槛只曾达到过一次,是被二足的猿类
智人越过的。无论知觉是否需要语言,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语言门槛是一道主要的门槛,
即第七道门槛,是在某一颗星球上也许被越过了,也许还没有被越过的门槛。至于语言
的一些细节,诸如它是通过声音,还是通过其他物质媒介来传播,这取决于当地的具体
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语言是一个起联网作用的系统。借助这个系统,脑(这是我们这个
星球上的称呼)之间可以友好地交换信息,从而使协作的技术得以发展。协作技术,从
制造石器工具开始,经历了金属冶炼、有轮交通工具、蒸汽机时代等,直至今日的电子
技术时代,其本身就具有大爆炸的许多特征。因此,协作技术的始创就完全配得上“协
作技术门槛”这个称呼,这是第八个门槛。的确,人类文化可能已经培育出一枚全新的
复制炸弹,它具有一种新的自我复制机制(我在《自私的基因》一文中称为meme),在
一条文化之河中增殖和进化。meme炸弹可能正在发射,它与基因炸弹的轨迹相平行;是
后者较早建立了脑/文化条件,使得发射成为可能。然而对我们这一章来说,这又是一
个太大的题目。我必须回到行星上的大爆炸这个主题上去,我们还要注意到,一旦达到
了“协作技术”这个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很可能拥有向本行星以外施加影响的
能力。于是,就跨过了第九道门槛——无线电门槛。那颗行星之外的观察者就有可能注
意到,有一颗恒星系统新近发生爆炸,那是一颗复制炸弹。
正像我们已经看到的,外星上的观察者们最早收到的很可能是无线电波,那是这颗
行星上进行无线电通信时泄漏到外空的电波。此后,复制炸弹的技术继承人可能自己就
会主动地将注意力转向天外恒星。我们自己业已朝这个方向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向宇宙
空间发射专为外星智慧生命“特制”的信息。但是,你完全木了解外星智能的特性,又
怎能为它特制信息呢?显然,这是很困难的,而且我们的努力很有可能已经被错误地接
受了。
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努力使其他星球上的观察者们注意到我们的存在,
而不是向他们发出有实质内容的信息。这项任务与第一章中提到的那个假想的克里克森
教授面临的任务同样艰巨。克里克森把要传达给外界的信息导入病毒的基因组中,我们
可以采用与克里克森相同的策略,借助无线电传送信息,向地球以外的世界标示我们的
存在,这可能是一个很灵敏的方法。音乐或许是宣传我们这个物种的一个好办法,即使
收到音乐信号者没有耳朵,他们也会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它。著名科学家兼作家刘
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曾建议,应该播放巴赫的作品,巴赫的全部作品,除了
巴赫以外什么也不播放。当然,托马斯自己也担心,他这种意见会被当作是一种自我吹
嘘。然而,同样地,完全是外星思想的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那音乐是脉冲星有节奏地发
射出来的脉冲波。脉冲星是一种每隔几秒钟(或更短时间)有规律地发出一个无线电波
脉冲的恒星。1967年,剑桥大学的一个射电天文学小组首次发现脉冲星,一时间引起轰
动,因为人们以为这些信号’可能是外星人给我们发来的信号。然而人们很快就认识到,
比较严谨的解释是:一颗以极高速度旋转的小恒星,不断地向外发射无线电扫描波束,
就像灯塔工作时那样。直至今天,我们还没有接到过从宇宙中传来的确实无疑的通信信
号。
在无线电波之后,关于我们自己的大爆炸的下一步发展,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就是实
际的太空旅行了。这就是第十道门槛:太空旅行门槛。科幻小说家们一直梦想着人类的
子代群体在其他行星上繁衍,或者幻想着他们的机器人在行星际增殖。这些子代群体可
以被视为自我复制信息新袋中的种苗;这些信息袋会以卫星复制炸弹,继续用爆炸的方
式向外再次扩张,既传播基因,又传播meme。如果这一幻想有朝一日成为现实,那么我
们作如下想象也许不算太离谱:未来的某个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重新描述数
字之河,他说道:
“看哪,看哪,生命的洪流在太空中流淌!”
迄今为止,我们几乎还没有向外迈出第一步。是的,我们已经登上月球;尽管这是
个宏伟的成就,尽管月球不是一只葫芦,但是从我们终将与之取得联系的外星人的角度
来看,月球距地球太近了,几乎算不上什么太空旅行。我们已经向太空深处发射了数目
不多的几个无人宇宙飞行器,它们正沿着没有尽头的轨道向前飞行。其中之一,作为富
于幻想的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Sagen)突发灵感的结果,携带着专门设计来
让任何偶然遇到它的外星智慧生物破译的信息。镌刻着信息的金属牌上还饰有制造者的
形象———一男一女的裸体像。
这看来是带我们兜了一圈,回到本书开始时关于祖先的神话传说中去。然而,这对
男女不是亚当和夏娃,他们优雅形体下面镌刻的信息,是比《创世纪》中记载的任何东
西都更有价值的、关于我们生命复制大爆炸的圣经。人们还设计了能得到普遍理解的图
象语言:那个牌上记载着他们来自某颗恒星的第三颗行星,以及那颗恒星在星系中的精
确坐标。作为我们人类向外星人递交的“国书”,这块牌上还刻着一些表示化学和数学
基本原理的图象。如果这个密闭的小舱有幸偶然为外星智慧生物所获,他们会相信,创
造出它的那种文明必定具有某种比原始部落的迷信更进步的东西。他们将会知道,在茫
茫太空的那一边,很久以前就发生了另一起生命复制大爆炸,并且已经达到一种文明的
高峰,值得与之对话。
哎,无奈这个小小密封舱在一个“砍差距”(相当于3.26光年)的距离内飞经另一
个复制炸弹的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件事的价值,仅仅是地球人在
表达他们的激情而已。举起双手,做出和平姿态的一对男女裸体浮雕,被人们郑重其事
地送入太空,走上了星际飞行的无尽旅途。其意图显然是将它作为我们人类第一次“出
口”有关我们自己的复制大爆炸知识的成果。这件事对我们通常很狭隘的、微不足道的
意识可能会有某种有益的作用;而对于众所公认的,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伟大意识来说,则可能会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里牛顿雕像的富有诗意效
果的回声:
枕上遥望,
窗外一片星月之光。
依稀看见
那教堂前厅中央。
这里矗立着
牛顿的雕像。
严肃而平静
牛顿的面庞,
华美的标志,
为这大智慧
在陌生的思想之海
永远独自远航。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