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吴大师讲西游

_3 吴闲云(现代)
  小姐要是不打掩护,能瞒十八年吗?!
  若按表面文字,刘洪只见了小姐一眼,就被迷住了,
  顿时淫心大发,杀人劫色,何等的猖狂!
  怎么当了市长反而又收敛了呢?按这个色魔的本性,
  再加上江州土皇帝的权利,
  应该更加有条件滥发淫威才对,
  应该把江州的女人玩遍才对!
  可是他跟小姐过的一直很好,从小姐要僧鞋,
  找寺院这一段可以看出,
  他都是顺着小姐的。直到丞相发兵来捉,
  从梦中惊醒,
  也没有发现他有一妾。可见刘洪根本就不是什么色魔。
  如果小姐怀的那个孩子(唐僧),不是刘洪的,
  刘洪会对小姐这么好?而且十八年来人都半老了,
  还这么好,那就只能说明:
  小姐与刘洪才是真正的原配夫妻。而且从感情上讲,
  比任何一对夫妻都要好的多。
  -
  ---
  ---
  ---
  ---
  --
  ---
  -
  欢迎光临!
  还想听故事的明天再来!
  (12)
  江流僧复仇报本
  唐僧是刘洪与温娇所生,那么,
  刘洪又怎么会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不会,绝对不会!刘洪打杀陈光蕊与家僮是何等的利索,
  难道要杀一个婴儿还不简单吗?
  我们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幸喜次早刘洪忽有紧急公事远出。小姐暗思:此子若待贼人回来,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看到没有?
  是小姐做的这个弃婴决定。各位女士先生们啊,
  凭良心说,把自己的孩子抛弃江中,听其生死,
  还有没有这个婴儿活的命?!
  如果她是真的指望“有人救得,收养此子”,她干吗不放到街上人多的地方去?
       
  她怕刘洪谋害此子,性命休矣,难道她丢弃江中,
  听其生死,不一样也是性命休矣!甚至死的还快些!
  要是真的是刘洪要谋害此子,
  那她可以求得了这个情,反正我已经顺了你,
  你就饶这孩子一命吧,
  总要比丢江里好得多!
  可她是背着刘洪去的,为什么要背着刘洪呢?
  因为刘洪若知道了,
  绝对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那么,
  我们的温娇小姐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孩子呢?
  因为在唐僧出世的时候,南极星君告诉她:“此子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就是告诉她,
  你的儿子不会死的,将来还很不一般。“汝可用心保护。”可她并没有用心保护,
  而是往江里扔,
  往江里扔就是要他死!
  为什么要他死?就是因为南极星君说:“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听到这番话,
  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
  居然是“无计可施。”
  此子留下是个祸根!
  将来必然要来找她和刘洪报仇。所以,
  温娇小姐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背着刘洪,
  弃婴江中!
  当然,
  出于母性的本能,
  小姐还是希望他有活命的一丝希望。
  唐僧被丢到江里,也算是命大,
  被金山寺一个叫做法明的和尚拣到了,慌忙救起,
  见了怀中血书,方知来历。取个乳名,叫做江流,托人抚养。血书紧紧收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这个老和尚的行为实在是叫人费解。
  1.
  既然见了血书,方知来历。他就应该拿血书去京城告状,
  或是去找丞相报信,然而,这个和尚什么也没做,
  并没有去声张正义,
  竟将血书紧紧收藏。难道他怕惹事吗?
  2.
  如果说这个和尚是因为怕惹事,才不去报案,
  不去声张正义,(这个也能理解),
  但是后来怎么又拿出血书唆使怂恿玄奘去复仇?
  很显然,这个和尚根本就不怕惹事!
  老和尚前后的矛盾行为,暴露出一个问题:
  他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像唐僧这样经历曲折的小和尚!
  你看:
  当江流一十八岁的时候,
  这个老和尚竟然自作主张的给他削发为僧,
  并取法名为玄奘,而玄奘自己也很感动地说:“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老和尚乘机再进一步教他如何见母,如何复仇,
  他在见到母亲后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也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占了。我师父法明长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寻取母亲。”
  一口气说出来的啊!不需要试探,不需要考证,
  说的清清楚楚。
  温娇小姐倒吸一口凉气,
  这复仇的终还是来了。
  小姐自见儿子之后的表现是:
  心内一忧一喜,喜,当然是儿子还活着,忧呢?
  当然是她和刘洪的缘分就要走到尽头了。
  小姐问:“有何凭据?”玄奘道:“血书为证!”
  小姐在看了这个血书之后,转变是非常大的,
  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叫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来捉拿贼人。
  因为她知道末日已经来临。瞒不住了。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血书!小姐当年写的血书一定不是真正的实情,
  而现在玄奘拿出的血书却是分明写着真实的情况!
  否则,小姐的转变不至于如此之大!
  最后是结果是:玄奘去京城外公家报信,捉了刘洪,
  拿到江边,活生生的剜取了刘洪的心肝!
  这个故事,
  如果你仅仅只把他当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理解,
  就还是没有看出问题来,这个故事真正想说的是:
  唐僧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身父亲,
  逼死了自己的亲身母亲!
  刘洪被捉的时候,
  丞相请小姐出来相见。小姐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急急将母解救道:“儿与外公,统兵至此,与父报仇。今日贼已擒捉,母亲何故反要寻死?”
  玄奘啊,他当然不能理解。
  后来,
  龙王送陈光蕊还魂复活,一家人应该算是团圆了,
  可温娇小姐还是自尽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
  因为温娇小姐对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吾闻妇人从一而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我相信温娇小姐说的是真的。
  何况光蕊还魂复活后也说过:“更不想你生下这儿子。”
  -----------------------------
  ------------------------------
  谢谢各位朋友光临指导!
  明天尽量早点发上来
  (13)观音菩萨的黑帐
  《西游记》全书100回,《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却是以“附录”的形式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当然是有用意的,
  我们得仔细看。
  温娇小姐在生孩子的时候,
  南极星君对她说:“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
  听到这番话,
  小姐的反应很不正常,“句句记得”,“无计可施。”忽然刘洪回来,一见此子,便要淹杀,小姐道:“今日天色已晚,容待明日抛去江中。”
  这有两种可能:
  1.
  刘洪要杀掉陈光蕊的孩子,小姐是在求情。
  2.
  刘洪与小姐都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
  两人正在商量怎么杀。
  如果是1,刘洪要杀一个婴儿,只要一秒钟,
  怎么可能拖了一个月还不动手?
  从一生下来就要杀掉,到一个月还没有杀,
  就说明小姐求情很有效,
  刘洪已经饶了孩子一命。
  但结果却是小姐把婴儿丢江里了,
  而且还是背着刘洪去干的。因此,
  这第1种可能就说不通。
  应该是第2种可能,
  两人正在商量怎么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这个孩子是个灾星,
  他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由这个孩子所赐,
  这个孩子从怀上起,他们就厄运不断!
  可以说他们对这个孩子是恶恨之极!而且,
  仙人明确的告诉:这个孩子将来还要再次危害他们!
  所以这个孩子从一生下来,
  他们就不想要了!
  此子留下必是个祸根!所以,
  温娇小姐弃婴江中!
  凡弃婴,留下的信件会是真的么?
  各位见到过弃婴信件么?见到过多起弃婴信件么?
  信中抛弃的原因,五花八门,说实话,
  我最多只相信弃婴出生的时间是真的。
  如果血书是真的,老和尚就应该去告状,必有重赏,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那么这个老和尚的问题就大了!
  因为他正在导演弃婴长大了当和尚,
  寻亲报仇这一幕!没有这个导演,
  唐僧根本报不了仇!
  而后来温娇小姐之所以转变那么大,
  就是在看了血书之后,
  才知道末日已经来临。已经无法再隐瞒下去。可见后来的血书写的是实情,
  而不是原先她写的那个血书。那个老和尚很可能就是观音,
  或是观音安排的一个人。
  结果导致:唐僧亲手杀掉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逼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一切,都是观音菩萨的安排,
  因为她需要一个像唐僧这样的取经人!你若不信,
  我们来看人证、物证,铁证如山:
  (一)
  人证:南极星君
  南极星君对温娇嘱曰:“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也就是说,
  温娇小姐要生的这个孩子,是观音菩萨安排来的,
  那么,观音菩萨对这一切早就是知道的!
  是观音菩萨策划安排的整个事件。
  刘洪在打死陈光蕊的时候,你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的观音在哪儿?!
  你为什么不发发善心加以制止?!
  你不但不发慈悲救他一命,
  反而看着刘洪活活打死陈光蕊,好让唐僧寻仇,
  再来杀掉自己的亲生父亲刘洪,杀了生父刘洪,
  就能逼死自己的母亲温娇!
  这样,
  才能够得到一个他们所需要的“恶人”唐僧。这样,
  唐僧才会万念俱恢,看破红尘,终身忏悔,
  一心向佛。这样,
  才可以最终完成他们的传经东进计划。
  (二)物证:菩萨的黑帐
  查任何人,只要查到她的黑帐,就一目了然!
  菩萨记的黑帐,
       
  就是那一本所谓的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簿子,
  在《西游记》九十九回,记的清清楚楚:
  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一出世,几乎被父母做掉了,这算是一难。
  和父母仅仅只生活了一个月,到了满月的时候,
  被母亲抛入江中等死,这也算是一难。
  可是,
  当他寻到了母亲,又“替父报仇”了,
  应该是大快人心啊,
  怎么菩萨也还给他记着一难?!
  我们再细看这一段的原文,唐僧除了走了几步路,
  向外公报了个信之外,从头到尾,
  自始至终没有发现他遇到任何难!
  这黑帐里面记的可都是大难啊!请问:
  他的难在哪儿?!
  这一难的名称,就叫作:寻亲报冤!寻到亲人之后而以冤相报!
  杀死父亲,逼死母亲,这才叫真正的难啊!否则,
  你怎么解释这一难?!
  唐僧取经,一路上千山万水,读罢西游,
  何止八十一难,为什么有的难记下了,
  有的难就不记?
  因为菩萨评定为“难”的标准和你所想象的不同,
  你只要仔细看就会发觉:凡是菩萨安排的,
  或是菩萨参与了的,或是与他们佛组织有关系的,
  才能叫“难”!从最后一难可以看出:不够数,
  就再给你安排一难!即便是成了佛,也得如此!
  只有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
  才能叫“难”!
  如果不是组织上安排给你的考验,
  那就只是你个人的“霉”而已!
  无论你个人倒霉一千次一万次,都是成不了正果的,
  只有经得起组织上反复的考验才能成正果!
  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既然唐僧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这几难,
  都是被菩萨记了帐的,那就是菩萨安排好了的,
  这是对他的考验!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的:
  这个佛组织是喜欢恶人的,是需要恶人的,
  你不是恶人他还不要你呢!
  我们的唐僧同志,在佛组织的安排下,
  被他们刻意制造成了一个“恶”人,
  稀里糊涂的杀掉了亲爹,逼死了亲妈,
  满分通过了组织的考验,
  终于与有罪的家属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坚定不移地站在了佛组织这一边,
  继续接受后面的考验。
  小子斗胆做这一回书,并无其他目的,
  也无任何影射,旨在劝奉未婚男女小青年们,
  千万不要婚前瞎搞,否则的话,被菩萨们钻了空子,
  抓了把柄,可就惨喽!
  (14)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西游记》第八回,观音菩萨领如来佛金旨往大唐寻取经人,
  为了把如来佛认为别人都做不成的事做成,
  观音菩萨在长安做了三件事:
  1.
  状元陈光蕊赴任逢灾,
  留下一子,
  2.
  皇帝唐太宗死而复生,
  要办水陆法会,
  3.
  和尚陈玄奘当选法会主持,
  菩萨当众显象点化。
  这三件事都与取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任缺一件,
  则取经不能成立!
  这三件事都是观音菩萨做的,
  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一)
  关键人物魏征
  1.陈光蕊事件中:
  状元陈光蕊结婚的第二天凌晨五更三点,魏征丞相奏太宗:“臣查所属州郡,有江州缺官。乞我主授他此职。”太宗就命光蕊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误限期。
  这么大清早!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呢,魏征一句话,
  就把陈光蕊推上了死路!时间,
  路线都是设计好了的。
  2.
  唐太宗事件中:
  龙王求太宗看住魏征不要斩它,魏征偏要斩,
  使老龙冤魂来寻仇索命,
  把太宗逼到阴间地府。
  魏征还自以为是的充当好人,写个信给崔判官,
  坏就坏在这个信上,不写这个信,
  还不知道魏征和他们是一伙的,写了这个信,
  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安置在唐太宗身边的一个间谍!
  其实他那封信根本就没起到半点作用!
  他的信还没有亮出来,
  崔判官早已跪在地上迎接来了,
  人家是接到上级的命令来的!不是这封信!
  3.
  陈玄奘事件中:
  水陆法会选主持,最后选出陈玄奘,
  是由魏征与萧星、张道源这三个人来评选的,
  魏征的官最大,是丞相,皇帝的红人,萧星是副宰相,
  负责宗教的,张道源是太仆,
  说话不算数的。
  干脆直接说,就是魏征选出的玄奘!
  这个魏征真是可疑,处处有他!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在人间担任的是丞相之职,
  在仙界担任的是执屠刀行刑的一名刽子手之职,
  魏征自幼得授仙术,可在仙界之职实在是太低,
  所以想跳槽到佛界,正好被菩萨利用了,
  让他当个间谍。
  (二)错乱时间的喻意
  这三件事,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后关系,
  先有事件1,再有事件2,后有事件3,
  事件1必然在事件3的至少前18年。
  但是作者不惜犯如此明显严重的逻辑错误,
  一律改用“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这同一个时间,好像是同时发生的,
  作者喻意直指观音操纵了这一切,
  可惜无人能参透其中玄机,
  都当做是作者写错了。
  第八回《观音奉旨上长安》讲了西天极乐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这里寒暑无侵不记年。大千之处没春秋。佛祖曰:“我处不知年月。”
  看到没有?在西天极乐世界,不存在时间观念!
  不受任何拘束,无相法,没春秋,
  简单点说,就四个字:无法无天!
  所以,
  作者不惜连用三次“贞观十三年,岁在己巳”,
  以暗示这三件事都是菩萨做的!
  (三)
  观音亲自出马
  水陆法会上,玄奘法师正在讲经,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唐太宗道:你为何与我法师乱讲,扰乱经堂,误我佛事?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大喜道:“教法师引去,请上台开讲。”
  菩萨便飞上高台,遂踏祥云,直至九霄,现出原身本像,托了净瓶杨柳。喜的个唐王朝天礼拜,众文武跪地焚香,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
  真身都现出来,唐太宗能不相信吗?!
  喜得太宗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
  此局构思精妙,非常人所能及也!
  观音菩萨果真是如来佛所说:有法力,神通广大,
  别个是也去不得。只有她去办得成。
  她终于办成了。
  观音菩萨选定取经人,
  是为了配合如来佛祖的传经东进扩张计划,(当然,
  也有她的个人目的,这个以后会讲到,
  还是那句老话,人无利,不早起),
  如来佛祖为什么要传经东进扩张呢?
  请看下回:《佛道相争》。
  (15)佛道相争
  在很久很久以前,狼狼饿狗,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
  须弥山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
  大海中漂着四块陆地,曰:
  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陆地上有山川草木,
  飞禽走兽,蠃麟羽昆,各从其类,
  为求生存,相互吃食,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周天之类,唯猿最灵,深知混世不易,遂群居结伴,
  历五百万年而能行走,能用石,
  又历五十万年而能用手,能取火,
  又历五万年而能用脑,能用智,
  进化以成人也。
  人这一类,最不知满足,掠夺万物,终成主宰,
  繁茂昌盛,恣意杀伐,以至他类渐灭,终至无所掠夺,
  而又处处人满为患,何以解?
  遂有大圣人、大善人生焉,创道立佛,成为神仙,
  都以解救天下人为己任。
  神仙们都是由人修成的,
  就像人是由猿或猴修成的一样,
  既然猿类可以进化成人类,那么,人,
  也同样可以进化成神仙。
  当人修成神仙之后,便能上天入地,长生不老,
  呼风唤雨,高人一等。为什么呢?
  因为当神仙看人的时候,人就不再是人了,
  就和我们今天看到一个大猩猩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
  想当神仙,是一种进步的想法。不想当神仙的人,
  就不太怎么像是一个好人。那么,
  怎样才能成为神仙呢?
       
  大圣人们、大善人们早就给出了方法:修道,
  可以成为神仙,念佛,也可以成为神仙。
  因此,
  神仙就分成了两大派:要么成道,
  要么成佛。只要真正的弄懂了道家的经典,
  或是坚定地信仰如来佛理论,
  就都可以修成神仙。
  道与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
  他们都是神仙。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许多人都肉眼凡胎,
  分不清佛与道,反正他们都是神仙嘛,
  其实不然,他们是有区别的,跟错了人,走错了路线,
  你可就惨喽。所以你要看清楚:
  道派神仙的元首是玉皇大帝,
  佛派神仙的领袖是如来佛祖。
  玉皇大帝是住在天上的,
  如来佛祖是住在地上的。
  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的金阙云宫,
  如来佛祖住在地上的西牛贺洲。
  玉皇大帝的办公室叫灵霄宝殿,
  如来佛祖的办公室叫雷音宝刹。
  玉皇大帝统管天上地下四大部洲生灵。如来佛祖却脱离了他的管辖,
  自己另拉了一队人马出来干。
  玉皇大帝的手下有:
  三清天尊、四大天王、五岳五斗、六丁六甲、二十八宿、三十六将。天庭之内,
  尽是太古英雄、上古名将。天庭之外,
  又设九司三省,
  北极四圣。另有附属小天庭若干。又有各路真人、游神、散仙,
  不计其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