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园

_32 酒徒 (现代)
“当真?”杨广的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他们一个家在垄右,世代公卿。一个家在上谷,务农为业,贵贱简直是天上地下,怎么可能是一家!”裴矩郑重地回答。他心中明白,自己的另一份礼物平安入囊了。宇文家的人在信里特意叮嘱过,让他无论如何要给李旭谋一个不比刘弘基小的职位。以裴矩对杨广的理解,一旦他喜欢上某个人,往往会破格提拔。对方出身越寒微,则施加的恩惠越重。
“原来如此,怪不得宇文述老将军也举荐他。朕还以为他是外举不避仇,李渊是内举不避亲。原来,他们两个都不像朕想象得那么贤德!”杨广恍然大悟般说道。“朕当日一见他,就觉得他质朴,不像李家的人那般奸猾,原来根子在这儿!”
“是啊,李渊爱才心切,硬认了个侄儿。您说他小小年纪,怎么敢拒绝唐公的美意!”
“嘿,但愿李渊当初安得是好心!”杨广大笑着说道。“你替朕拟一份旨意,说朕念他杀敌有功,封他为,也封他一个郎将。不过,一个护粮军安排两个将军,是不是太多了些?”
“臣以为,陛下对他施以如此厚恩,刚好可以用来激励众骁果奋力效命!”裴矩点了点头,又开始为第三份厚礼而努力。这份礼物是薛世雄大将军送来的,价值万贯。薛将军新被陛下亲自点为东北道大使,他和‘孔方兄’两人的面子裴矩不能不给。至于薛世雄为什么请他替李旭谋统帅一营骁果之职,裴矩不清楚,他受贿的准则也阻止他去探求幕后真相。
“统率骁果,嗯,他年少勇武,的确当得起这份责任!”杨广略做沉吟,说道。“朕先曾经下旨,将天下骁果单独建了十个营,正缺几个合适的首领。就拜他为正五品雄武郎将,统领一营骁果好了。你用快马将命令发过去,让他尽快入营炼兵。朕到辽东时,要亲自看看诸臣给朕举荐的是不是一个贤才!”(注1)“是!臣遵命!”裴矩躬身答道。第三份厚礼已经到手,他的心情非常愉快。“是不是给那些幸运的家伙去一封信,恭贺他一下,顺带索要些礼物呢?”裴矩一边替杨广草拟圣旨,一边斟酌。“还是算了吧,这种没有根基的家伙向来跌得快,万一将来他失势,自己若收了礼物,还不好不出手相救!”想到着,他微笑着拟好圣旨,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
李旭被破格提拔的消息,先于圣旨到了怀远镇。听到这个消息,有人失望,有人高兴,还有皱着眉头,心里酸溜溜的,说不出对这个结果的态度。
几位大将军中,唯一高兴的是曾被李旭救过性命的薛世雄。为了给救命恩人谋得这个职位,他整整付出了一万贯肉好。在此之前,即便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薛大将军都没下过如此大的本钱。
“对咱家没任何好处的事情,有什么可以高兴的!”薛万彻不理解父亲的作为,气哼哼地问道。
薛家虽然没有宇文家那么大的势力,在大隋也算得上望族。刘弘基和李旭对父亲有救命之恩,薛家在皇上面前举荐他们也够了,何必赔掉着自己的家产替他人谋划?
“你知道薛家为什么绵延至今,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却也没遭受过大祸殃么?”薛世雄用眼皮夹了一眼儿子,笑着问道。
“孩儿不知,请父亲明示!”薛万彻赌气地拱手,做了个虚心求教的姿态。
“就是从不害人,能帮人一把时就帮人一把。他们一群老狐狸没安什么好心,把仲坚推到那么高职位上,就是想看他日后怎么摔下来。爹给他谋个雄武郎将的职位,独领一营骁果,他背后被人捅刀子的风险就会小些,摔下来的风险也会小些!骁果不是正规军,打了胜仗,固然可喜。打了败仗,看在创立这一制度的皇帝陛下份上,哪个又好下死手追究责任?”薛世雄微笑着,右手轻捋自己的胡须。
“爹既然为他做了这么多,又为何不让他不知道?”薛万钧凑上前,顺着父亲的话题追问。
“他是个聪明人,早晚会知道真相。知道后,自然会报答你们兄弟几个。世道快乱了,咱们广积善缘,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薛世雄叹了口气,幽幽地回答。
注1:大业九年(613年)正月,杨广下诏再征天下兵集于涿郡,并募民为骁果,置折冲、果毅、武能、雄武等郎将率领之。
第一章 出柙 (六 上)
尽管事先已经听到些风声,李旭还是被从天而降的好运‘砸’晕了。自打听到“雄武郎将”四个字开始起,他就发觉自己的身体和嘴巴开始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木木呐呐谢了圣恩,又忘了给传旨的中官“贺喜钱”。多亏了武士彟反应快,发现上差的脸色开始变冷后立刻提醒,才用三十贯“酒钱”让传旨的中官又高兴了起来。
那中官也是御前行走多年的,见到李旭的表现就知道他是光棍汉娶媳妇拉,既没经验又没人照应。所以也不跟他一般见识,说了些“莫负圣恩”、“努力建功”的嘉勉话,带领随从,托着沉掂掂的包裹打道回府。
送走了钦差,三人坐在李旭的营帐里又开始发傻。“旭子升官了,旭子做郎将了!”五娃子张秀口中翻来覆去叨咕着,“两级啊,连升两级啊,咱们整个易县,百十年来也没出过这么大的官啊!”
李旭和武士彟二人的表现比他稳重,一个望着书案上圣旨眼睛直勾勾地半晌不动。另一个低头托腮盯着地面,仿佛地上能长出一朵花来。约摸过了大半柱香时间,武士彟终于从地面上抬起头,哑着嗓子问道:“仲,仲坚,仲坚大人,你在朝中没有别的亲戚吧?”
“啊,我!”李旭从圣旨上猛地扭过头,瞪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问道,“没,没有啊,我要是有亲戚,当年就不用出塞了!”
“那倒是奇怪了!”武士彟用力搓了一把脸,以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自两晋之后,历来是五品之上无寒门,除了罗艺将军外,很多像你一样出身的武将,徘徊一辈子也不过是个五品车骑。郎将位子向来都是死后才能捞到的殊荣…….”
“两级啊,旭子一步就跨了过去!”五娃子张秀还没从巨大的冲击中清醒,喃喃地说道。
“其实是四级!”武士彟正色说道,“车骑将军和雄武郎将都是正五品,但二者的地位却在天上地下。本朝所有郎将职位是大业三年陛下改制时,由骠骑将军演化而来。骠骑将军原本是个正四品的官,陛下将骠骑府改成了鹰扬府,骠骑将军改为鹰扬郎将。虽然郎将的位置增多了,职别也由正四品降到了正五品,却依然保留着开府设幕的权力。只要授了实缺,手下就有一堆空白职位可以自己定!所以每一个郎将位置都被世家豪门盯得死死的,没点儿背景人,根本别想得到。至于你我这样的寒门出身,只有望而兴叹的份儿!想挤进去,却是削尖了脑袋也不可能!”(注1)“啊!”张秀的眼睛瞪得就像灯泡,手指头曲曲伸伸,仿佛刚刚学会数数般数个没完,“一,二,三,四!是四级,连升四级啊,旭子,你们老李家祖坟上真的冒了青烟呐!”
李旭咧了咧嘴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正式因为和武士彟一样清楚朝廷军制,他才会变得无所适从。
自大隋文帝开始,武将职位被逐步削低。其中骠骑将军降到正四品,车骑將軍降到正五品,比北周开府、仪同九命(从一品)降低甚多。朝廷于大业三年改骠骑府為鹰扬府,府的长官称鹰扬郎将,正五品;比之骠骑將軍(正四品)又降低一級。而后来又增设的各种郎将也参照此例,皆为正五品。快速压缩的官位给大隋军制带来了很多混乱,同为五品将佐,郎将比车骑将军热门百倍,而车骑将军又比车骑督尉价值高出甚多。
在李旭的期待中,他最大的梦想是自己能被升为车骑将军。雄武郎将的这个位置,远远超过了他的期待。需要做些什么,从哪里开始入手,他事先没有准备,仓卒之间,也理不出任何头绪来。
“恐怕里边的事情不那么简单!”慢慢开始冷静下来后,武士彟脑子里充满了怀疑。他亦是出身商贾,虽然家道豪富,却和李旭一样同属于寒门行列。正因为有着相同的家世背景,二人彼此之间的交情才比跟其他人深一些。考虑问题时,也能理解对方外在条件和内心感受。从最近大人物们对李旭的反常礼遇上来推断,武士彟知道旭子要升官了。但他认为纵使有唐公举荐,李旭顶多爬到车骑督尉的位置上,再向上走,得不世奇遇和绝世战功才成。要不然就死心塌地投了宇文氏家族,以宇文家的门生身份,也可以在世家大族们交换利益时得到升迁机会。除此三条之外,寒门子弟再无其他路途可走!
但旭子蹭地跳了起来,跨过了从五品别将、正五品车骑督尉、正五品车骑将军,一步就从校尉跨到了正五品郎将位置上,那可是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目标!至于统帅一营骁果的实缺,更是无数有着郎将虚衔的世家子弟打破脑袋都争不来的好事!
“李,李大人,你,你在朝中使钱了?”武士彟想了半晌,依然百思不得其解,试探着又追问了一句。李旭的新身份让他很不适应,不知道该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地替他出谋划策,还是知趣地与他保持一段距离。
“武兄,老样子,没人的时候叫我旭子,不然,我浑身别扭!”李旭伸手在自己脑门上抓出了几道红印,*痛觉让自己清醒,“你也知道,我不是个有钱人。刚才那三十贯,其中还有一大半是五哥的!”
“也是!”武士彟皱着眉头回应。李旭不吝啬,但他的确不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护粮军中随便拉一个队正以上的军官出来,吃穿用度都比李旭奢华。若说他肯花钱去买官,那简直是石头开花一样的鬼话,可第一没人照应,第二没花钱,凭什么朝廷对他如此偏爱?
“武兄也知道,除了唐公,我不认识任何高官。即便想花钱,也找不到收礼人家的门槛!”李旭苦笑着站起来,一边解释,一边重新打开圣旨。黄帛裁就的圣旨上,雄武郎将的官职在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皇上的嘉勉之词和数日后要亲临雄武营检阅效果的命令,也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看着那遒劲的字体,李旭忽然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仿佛毫无知觉地走近了一团浓雾中,四下没有光,没有声音,什么都看不见,却不知道雾散后自己已经走到了哪里!
“也许是皇上对你青眼有加吧!”武士彟筋疲力尽地叹了口气,说道。“你既然做了雄武郎将,还领了一营骁果,就不可能再归唐公管辖,以后的路,就得自己小心了!”
“护粮队出自唐公门下,皇上既然加了我的官,自然会对唐公和刘大哥也进行嘉勉!”李旭低声回答。兴奋过后,他的头脑也慢慢开始清醒。独立出来,不再依附于任何豪门,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但达到这个目标后,同时也意味着所有风雨要自己去扛,再没有任何大树可以乘凉,也没有任何背景可以倚仗。
李旭想邀请武士彟跟自己去雄武营履新,却被武士彟却婉言谢绝了。“我不想再去辽东,旭子,不是我不帮你。去年那场仗我打怕了,现在一做恶梦,还是满地死尸。你还是找些强援吧,手中那些由你做主的空缺,想必有很多人盯着。如果我判断不错,那些与你结交的将军们很快会给你推荐从属,能给自己借一分助力就借一份助力吧,以后的路长着呢!”武士彟坦诚地说道,笑容中有些苦,还有些无奈。
“也罢,我尽力向唐公推荐,把这个校尉职位留给你!”李旭知道武士彟不是跟自己客气,以前自己每次提升时,武士彟总是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补新缺。这次自己主动相邀,他却拒绝了,想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恐怕,唐公手中另有人选。”武士彟微笑着摇头,“无论如何,我承你的情便是。需要人出力的地方,别忘了你武兄!”
一时间,有股淡淡的离愁夹杂在了喜庆的气氛中,让李旭和武士彟都变得沉默。李旭笑了笑,小心地收起了圣旨,印绶,还有朝廷颁发的铠甲。武士彟笑着看旭子忙碌,不说话,也不上前帮忙。
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样的好运,武士彟看着朋友,默默地想。这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墙,由无数双手维护着,隔开了世家和寒门。虽然它以肉眼看不见,但一头撞上去的人,很少不落个头破血流的下场。武士彟愿意遥遥地在旁边为旭子加油喝彩,却不愿意自己也上去撞一下。李旭手中有快马长刀,而他武士彟,却只有谨慎的心思可以凭依。
第一章 出柙 (六 下)
直到走入刘弘基业的军帐前的一刻,李旭才从对方亲兵口中得知刘弘基也升为了郎将。“鹰扬郎将!我家将军被擢升为鹰扬郎将!”刘弘基的亲兵昂首挺胸,刻意把“鹰扬”两个字咬得极重。仿佛不如此,就无法显示出此职是大隋传统军制中的一级,比李旭那皇上独创的雄武郎将要正规甚多似的。
李旭谦和地笑了笑,没时间和这些新来的亲兵们计较。他和刘弘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彼此的职位来维系,在旭子心中,如果没有刘弘基当初的入门引荐和平时指点,他永远不会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所以,刘弘基对他而言,既是兄长,又是老师和朋友。他这次送走钦差后就匆匆来拜访,目的就是在自己履新之前,听听刘大哥对自己的建议。毕竟刘弘基为人处事比他老练得多,并且对官场上的勾当也比他这个寒门子弟看得清楚。
然而刘弘基的表现却不像李旭期望的那么热情,接受了李旭的恭喜后,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然后就命人入帐献茶,给新荣升的雄武郎将贺喜。
“什么雄武郎将,还不是全*着刘大哥的指点我才走到今天!”李旭摇了摇头,感慨地说道。
“不然,不然,仲坚贤弟武艺超群,才华横溢,即便当初没有刘某,早晚也一样会脱颖而出!”刘弘基向茶盏里添了一点精盐末,一边吹着水面上的杂质,一边敷衍。
他话中的冷淡意味即使是站在帐外的亲兵也能清楚感觉得到。李旭知道自己是哪里惹了刘弘基不痛快,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释。赔了个笑脸,低声表白:“如果没有弘基兄提携,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亡命呢,怎有机会走入军中。至于脱颖而出,那更是一句笑话,军中武艺在我之上者比比皆是,如不是唐公大力举荐,我想这郎将的位子无论如何也落不到我头上!”
“你能这么想,就好!仲坚。今后你自立门户了,做什么事情莫忘了饮水思源!”刘弘基吹了口水沫,淡淡地回答。
一股冷冷的寒流在二人之间涌了起来,慢慢地充满整个军帐。李旭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僵硬,想就此离开,心中又十分不甘。沉默了好半天,才再度从茶杯上抬起头,低声说道:“我怎么会忘记唐公和大哥的恩情,你也知道,我不是,不是那见利忘义……”
“那可不一定,时间久了,什么都会变!”刘弘基打断了李旭的话,放下茶盏,笑着观察对方脸上的表情。他看见旭子的笑容一丝丝慢慢冻结,心中感觉到了一丝丝针刺般的愉悦。
“刘大哥,莫非我不在护粮军中,大伙就不是兄弟了么?”李旭的嘴唇哆嗦着,满口都是血腥味道。他知道自己失去了刘弘基的友谊,并且可能永远地失去了。去年这个时候,二人曾经为效忠唐公家族的事情产生过隔阂。但在转战辽东的那十几天里,血和汗水又将友情上面的裂痕粘合了起来。没想到,事实上,共同的血与汗水根本做不了粘合剂,它只是将裂痕掩盖住了,当疤痕落下后,任谁都能看到裂痕越来越深。
“仲坚贤弟前程远大,刘某怎能拖累于你。”刘弘基盯着李旭的脸,残忍地说道。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很冷,如同结了冰一样向下坠。坠得胸口和肋骨都开始发闷,但他不得不把话说清楚。旭子错了,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途。自己必须让他得到些教训,否则他永远意识不到自己错在了哪里。
“在我眼中,弘基兄却永远如兄长!”李旭幽幽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解释。“我自问没做过什么愧对天地良心的事情。如果弘基兄觉得我才能有限,不配雄武郎将这个位子,不妨直说好了,你我兄弟一场,根本不必绕这么大个圈子!”
“唐公对你有知遇之恩!”刘弘基将茶盏重重地磕在书案上,大声说道。李旭越是不服气,他心中越觉得窝火。自己是看中了这个小子的能力和品质才把他推荐给唐公,到头来却没成想养了一头白眼狼。
“我职位做得越高,越能更好地回报唐公。莫非刘兄所谓的报答,就是永远追随在唐公身后不成!”李旭也放下了茶盏,小声咆哮。
他感到鼻子里酸酸的,有东西在涌。但他克制着不让任何东西涌出来。没人能看到他的软弱,刘弘基也不能。三百多人的血已经教会了旭子坚强,即便别人认为他错了,他也毫不回头地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
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紧张,两个刚荣升的郎将用血红的眼睛彼此对视着,仿佛两头即将跳起来的豹子。门外的亲兵知趣地掩上了帐帘,远远地跑开。在旁边冷嘲热讽的胆子他们有一些,大人物们若动了拳头,他们这些小亲兵还是躲远点好。
“你敢说你没求过其他人帮忙?”刘弘基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直勾勾地盯着李旭,仿佛已经看穿了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虚伪。
“每次人家宴请,都是宴请我们两个。宇文述父子的确来过我的营帐,除了喝茶外,我没答应过他们任何事情!”李旭毫不畏惧地和刘弘基对视,嘴角上也浮现了同样的冷笑,“我记得你说过,朋友相交,贵在一个信字。你若信他,别人说什么你依然信他。你若自己心里生了疑…….”
这句话说得极其到位,刘弘基本来心里怒火中烧,听他这样一说,反倒觉得自己有些理亏了。借着擦桌子上茶水的由头扭过头,沉默了半晌,才放缓了声音说道:“雄武郎将这个职位虽然是个临时生出来的缺儿,却也有很多人一直在盯着!如果没人帮你活动,即便你功劳再大,也不可能补到!”
李旭苦笑着摇头,“我又怎知道谁这么好心,放下圣旨,就急着赶来问你。谁知道你火气居然这么大!我的家底你知道,即便想活动,也没有那份钱财应手。如果是别人想拉拢我,何必不把我调入他麾下去。费这么大劲头替我谋了个天不收地不管的骁果营郎将,若是我事后反悔,他还能把我立刻搬下来?”
“也倒是”,刘弘基皱了皱眉头,表情在愤怒之外多出几分凝重,“以宇文家那两父子的行事风格,不把你握在手掌里不会放心。其他几位将军虽然爱才,但如此人才不能为其所用,他们何苦为一个不相干的人费功夫。反正,你今后不在唐公麾下做事了,有什么事情,不再有人为你遮掩,自己好自为之吧!”
“早知如此,我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当个校尉。既没有大人物在上面遮风挡雨,又没朋友帮忙出谋划策,以我这点微末本事,恐怕用不了几天,就得被人给算计了。到时候是丢官罢职,还是发到岭南去捉象,谁知道呢!”李旭做出一脸苦相,可怜巴巴地说道。
他期待着刘弘基能给自己一个笑脸,虽然二人之间的友谊不可避免地淡了下去,他却依然留恋这缕曾经的温情。眼巴巴看了半晌,刘弘基才如其所愿转过头,苦笑了一下,说道:“也没那么难,你无根无基,一番苦是免不了吃的。如果事事都行得正,走得直,让人挑不出错来。再有一、两件明白的功劳摆在那,恐怕想把你搬下来也不好找理由?”
“弘基兄可否为小弟指点一二!”李旭强压住心中难过,趁机求教。这种感觉很屈辱,就像被人家打了耳光还要登门赔罪。但他不得不忍耐,旭子知道,如果今天自己忍不了刘弘基的冷落,日后其他人的耳光打上来,只会更狠,更重!
刘弘基心中没来由地一软,无可奈何地答应了这个要求。即使他清楚地知道,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永远回不到过去了,但放任着李旭被人当成靶子,他依然做不到。
“履新后,照例要拜会顶头上司。骁果营是皇上亲自下旨征募的,不属于任何一路行军,所以顶头上司就是兵部和皇上。”刘弘基听见自己的话就像在讲课,冷静,清楚,但不带一丝感情。“拜会顶头上司这关你不必做了,剩下的就是理顺营内关系,做到令行禁止。应征骁果的人大多不是良家子,里面以市井无赖、赘婿、逃奴和被赦免的罪囚居多,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对他们不但要施恩,还要学会立威。”
“刘大哥说的可是恩威并施?”李旭盯着水中的茶末,低声询问。他觉得自己特别像这些泡在热水里的碎叶子,翻滚起伏,没一刻是能由着自己。好不容易能安定了,也就被泡尽了味道,该向外泼了。
“但其中有些怀着封侯梦的大户子弟,你也不要慢待了。他们的身份也好分辩,从衣着举止上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修养。”刘弘基喝了口茶,继续补充:“再有的就是低级军官,骁果营中会有将军们推荐去的军官,照例也给你留着很多空缺安插自己的人手。你可以多带些熟人过去,也免得到头来指挥大伙不动!”
“护粮军的弟兄,估计没几个愿意跟我走。大伙都想留在后方躲祸,对建功立业的事儿不感兴趣!”李旭摇头,苦笑。刘弘基能做到这步让他很满足,双方已经生分如此,他不能要求别人做得更多。
“你尽量争取吧,我都放行就是了。另外,辎重补给我也不会缺你的!”刘弘基伸手拍了拍李旭的肩膀,猛然发现,比起二人初次相识那一刻,李旭的个子又长高了许多,肩膀也愈发结实了起来。坐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沉默中透着一股稳重。
“好自为之!”刘弘基摇了摇头,微笑着叮嘱,“我想,给你的任命肯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之外,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向你麾下安插亲信。如果来人真的有才华,能装糊涂时,你就糊涂着用!若是有人存心拖后腿,也千万别手软了!”
“嗯!”李旭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弘基兄,我尽量努力!”
“不是尽量,你必须做到!”刘弘基站起了身,“如果事实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你这次升迁,恐怕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对你未必完全是福。官场上的东西,往往比两军交战还来得凶险!”
“所以我想请弘基兄多多指点,你知道的,对于这些东西,我没什么见识!”李旭耸耸肩,说道。
“跟我一起去拜谢唐公吧,如果他不在乎你自立门户,肯定会帮你拿主意。他经历的事情多,眼界也比你我长远!”刘弘基走到帐门口,吩咐亲兵去替他准备战马。
“我也正想当面向唐公致谢!”李旭站起身,轻轻地放下茶盏。水已经凉了,褐色的液体中,仍旧有几片茶末,不甘心地翻滚挣扎。
此刻,唐公李渊家也笼罩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之中。大隋皇帝陛下有旨,因李渊为国举贤有功,所以特地赐给唐公次子李世民一个千牛备身的官位。虽然这是一个世家子弟中常见的虚职,但有了这个身份,李世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父亲麾下听差,也可以被李渊举荐到其他知交好友的门下行走,以便寻找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注1)得知两个后起之秀登门拜访,李渊带着建成、世民亲自迎出了前门。刘弘基和李旭以晚辈之礼拜见,李渊拱手回了,然后大笑着邀请二人到院中絮话。
“老夫正准备摆家宴庆贺世民得了功名,你们两个来了,不妨一并庆贺,免得老夫还得分头为你们准备,枉费了很多钱财!”李渊装做非常吝啬的样子,皱着眉头提议。
“世伯倒会省钱!”刘弘基和李旭异口同声地回答,心中的疑虑瞬间减轻了许多。
唐公是个有气度的人,这一点刘、李二人不得不承认。对于李旭的脱离,酒席间他非但一点不满的意思都没流露出来,反而主动给李旭铺好了释嫌的台阶。
“弘基与仲坚拼了性命换回来的功劳,谁人能够抹杀得了?自从你们二人平安回来的那一天,老夫就知道你们两人要出去经历些风雨了。与其死乞白赖留你们在老夫这里耽误前程,不如看着你们封妻荫子!”
“多谢世伯举荐之恩!”李旭和刘弘基感动地站起身,再度施礼。
“谢什么,这是实打实的功劳,举荐你们的人不只是老夫一个。老夫本以为你们两个都会被调入行军,随同陛下征辽。却没想到一个仍然留在了老夫麾下,另一个么,居然这么年青就独领一营兵马!”李渊抿了口酒,感慨地说道。“你们二人需要小心了,做多大的官儿,就要担当多大的责任。弘基不能给父辈抹黑,旭子也肩负着家族崛起的重担!”
“谢唐公教诲!”刘弘基躬身,施礼。
“无论在哪一军中,晚辈依然是您的世侄!”李旭肃立,抱拳。刹那间,他感觉到心中的冰块在一点点在融化。
“坐下,坐下,家宴么,不说见外话!”李渊举着酒杯,命令两个晚辈不要客气,“老夫已经老了,能看到后生晚辈有出息,比看到自己升官都开心。今后弘基和仲坚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帮忙老夫未必帮得上,但帮你拿拿主意,肯定还不会太差!”
“多谢世伯,小侄感激不尽!”李旭又想往起站,看看唐公高举的酒杯,笑着坐直了身体,将杯中酒一滴不落地倒入了口中。
“不用谢,你们两个都不是因人成事的废物。阅历虽然不多,学得却比谁都快!”李渊的将手中酒杯倾翻于口,笑容里充满了鼓励。
酒很浓,烧得旭子小脸通红。热气顺着血脉流经四肢百骇,一点点温暖着他的躯体。我是不是误会了唐公?是不是过于凉薄?是不是不该太早地追逐功名?是不是该听刘大哥的,依*着李家,与他们共损共荣?此刻,旭子心中无数个疑问,每个疑问,都令他头脑发昏。他找不到答案,只好一杯杯地将酒水灌进肚子。
“你们两个,从今往后也算步入了高官行列,做事么,就得多想想,多看看!往往你们无意间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别人一生!无意间做的一件事情,就会让人一辈子嫉恨。所以呢,小心,小心,再小心,总是没错的!”李渊一边喝酒,一边介绍着为官心得。
李旭和刘弘基连连点头,拼命把这些经验之谈写进自己心里。
酒越喝越热闹,一些平素不好提起的麻烦事,也都被大家一一想起。唐公李渊或者自己剖析其中关窍,或者让陈演寿等人参谋,居然把每个问题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此一来,非但提问者大有收获,旁听者也受益非浅。
唐公是个经验丰富的高官,麾下的几个幕僚的见解也很独到。大伙七嘴八舌地,一边祝贺三个年青人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一边把将来可能遇到的某些麻烦在闲谈中罗列了出来,互相提醒着,找出了相应解决办法。众人越说越开心,比比划划,不觉天黑。
“大战在即,老夫也不玩什么摒烛夜饮的把戏,免得让人落下话柄。”李渊见天色已晚,拍拍手,命仆人上前撤走饭菜酒水,换上新茶,“大伙稍等片刻,喝一盏茶解解酒。老夫还有给晚辈的贺礼没取来!”
说罢,他向一个家将吩咐了几句。家将点点头,匆匆地跑进了后堂。
“晚辈怎好让世伯破费!”刘弘基和李旭赶紧谢绝。
“别推辞,如果你们还当我是个长辈!”李渊借着几分酒意,大咧咧地说道。“你们两个孩子,一个父辈清廉,没留下积蓄。一个出身寒微,想必也不会有什么余财。如今都做郎将了,吃穿用度、与人交往,哪里用不到钱。难道我李渊门下出去的将军,还要被人笑话不成!”
刘弘基和李旭见唐公执意如此,不敢再多说客气话。片刻之后,十几个家丁抬着两个木箱子走了进来。李建成上前指挥众人打开箱盖,把两盘黄澄澄的东西和一个布包托到了李渊面前。
“这点金子,是老夫给你们的贺礼。拿去留做赏赐弟兄,与同僚交往之用。谁也不准推辞,推辞我就打他板子!”李渊瞪着眼睛,跟晚辈们开起了玩笑。
“我也要一份!”李世民跳起来抗议。
“老夫这份家业,全是你们弟兄的,你还不满足!”李渊吹胡子瞪眼,做出一幅生气模样。
众人皆笑,闹着奉劝刘弘基和李旭把金子收下。两个晚辈推脱不过,只好再度起身谢赏,然后将一盘金元宝接到手中。
足色的黄金在油灯下发着淡淡的光芒,照得人脸上暖暖的,心中也无比温暖。
“这个,是一套铠甲。老夫从西域得来,弘基在后方用不到,仲坚却是要不日赶赴辽东的,有一套好铠甲防身,就多一分安全回来的把握!”李渊亲自打开家丁手上的布包,托起一套铠甲。
铠甲通体呈黑色,表面上浮着一层柔兰,水一般在灯下荡漾开去。此甲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所造,看上非常沉重,唐公李渊用双手托着都显得有些吃力。李旭见此,赶紧跑上前,躬身从李渊手中接过礼物,四目相对的瞬间,眼睛不觉有些湿润起来。
“谢谢世伯!”李旭抱着黑色铠甲,躬身施礼。
“小心些,为将啊,可不仅是上阵杀敌那么简单!”李渊看着旭子,慈祥满脸。
第二章 虎雏 (一 上)
第二日,李建成举荐了十余名老府兵来帮忙。旭子千恩万谢地收下了,将他们全部暂时委任为队正、队副、录事、参军等低级职位,秘密布置了些任务,让他们自行去雄武骁果营报到。然后,李旭拉着刘弘基,在护粮军中好说歹说劝动了一些有志谋取功名的军官,请他们暂时给自己充当幕僚。临履新前,李旭又从虎翼旅中强拉了五十弓马娴熟,平素与自己关系近的老兵,当作贴身侍卫,集中交给张秀统领。
接下来数日,旭子在新职位上忙了个焦头烂额。那雄武营的情况果然如刘弘基事先所料,里边鱼蛇混杂,非但士卒不像护粮军中的弟兄们那般老实听话,各级将官们也仗着彼此身后的背景,根本不把新来的年青郎将放在眼里。
按照唐公府几个老幕僚在酒席宴前的建议,李旭也不立刻发作。一边将护粮军中带来的军官安插到关键位置,一边抽时间回拜那些曾经向自己示好的大将军。无论到了哪一位将军的营内,不管对方是否曾经做过有利自己的事儿,都拜谢对方举荐之德。然后旭子以晚辈之名,请军中前辈指点治兵方略。几个大将军见后生小辈如此知趣,心中原来纵使有些不满和失望,也只好暂且搁在一旁,亲自口授了他一些众所周知的“秘诀”后,便开始推荐得力麾下到雄武营中“帮衬”。
对于将军们推荐的“贤才”,李旭一一收了,皆不委职,暂且以普通幕僚身份听用。同时,对捧着各种推荐信、名帖前来投军的壮士,也全部笑纳,以亲卫身份安排在自己左右。
雄武骁果营的刺头们闹腾了几天后,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幕后指示,主动偃旗息鼓。也有少数几个不给颜面,存心想将新来的郎将逼走。李旭先是处处忍让,待“刺头”们闹的实在太厉害了,突然发作,命令自己从护粮军中带来的亲兵将带头闹事的人一鼓擒下。先以“蔑视上司,不服从军令”为名,每人打了八十大棍。然后不论其原来职位高低,统统贬为普通士卒。
有人心存怨恨,半夜带人蒙着脸跑到李旭寝帐里下黑手报复。刚摸进帐篷,就被埋伏在暗处的亲兵围了起来。李旭也不问对方来头,命亲兵们弯弓攒射。将那些蒙面人个个射得像刺猬一般,第二天当作高勾丽奸细挑在旗杆上示众。
雄武骁果营的将士们没想到新来的少年郎将手段居然如此狠辣,风头一下子就被打掉了大半截。李旭这才开始整顿军中秩序,先根据心腹们的观察结果,将一批心存不轨的低级军官贬了,把空出来的职位以各位大人举荐来的壮士填补。然后又根据张秀和亲兵们的密报,将一些不称职的文官也踢出军营,以大将军们举荐的“贤才”来补充他们的位置。至于那些老实肯干,尽职尽责的,则以大把地肉好赏了下去,让他们一个个劳而无怨。
数日后,雄武骁果营终于有了些军营的模样。李旭擂鼓聚将,告诉大伙皇帝陛下即将亲临本营校阅士卒,如果大伙同心协力,本郎将得了皇帝嘉奖,好处自然少不了大伙那一份儿。如果有人存心捣乱,本郎将丢官罢职之前,杀人立威的事情肯定也要做一些的。
众将佐已经明白郎将大人的厉害,凛然听命。李旭参照唐公府幕僚的建议和自己的练兵心得,把短期练兵任务逐一布置了下去。校阅在即,此刻再练什么临敌应战的真本事显然已经来不及。但什么方面最能体现军容军貌,什么方面最能糊弄上司,唐公府的高人们早已替旭子筹划清楚。所以大伙现在虽然是临阵抱佛脚,也不至于摸不到任何头绪。
从此之后,不刮风下雨,雄武骁果营的将士们就成了辽河边的一道风景。只见他们一个个盔甲整齐,兵器闪亮,喊着号子,列队沿着河岸小跑。无论军官士兵,上午列队跑出十里,下午还要列队跑回来。到了晚上,还要挑灯在营中操练队列。
四月庚午(二十七),其他诸军渡过辽水,前去围攻辽东城。十几个骁果营却因为形不成战斗力,被左路军统帅宇文述统统丢在了辽河西边做预备队。
如是一来,李旭便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练兵。每天从清晨练到半夜,随时准备着在皇帝陛下面前有所表现。
大隋朝一直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而府兵以良家子侄为主。商贩、赘婿、罪犯、乞丐等通常不被军中接纳,即便有机会投军,他们获得的军功和奖赏往往也要比好人家出身的士兵少算一半。去年大军东征,把三十万府兵精锐葬送尽了,所以今年朝廷才想起了募骁果入营的主意。皇帝陛下曾亲口在圣旨中答应,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加入骁果,今后全以良家子看待。
因此,雄武骁果营的士卒虽然纪律散漫,体质却比正规军中的士兵好上许多。李旭每日炼兵的强度再大,也不用担心会把人累死。为了不让李旭刚爬上高位就被人搬下来,唐公李渊和鹰扬郎将刘弘基也大开方便之门,军粮、军械、酒水、肉食等诸般补给,都是优先向雄武骁果营供应。李旭则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不让人看笑话,每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只要有时间,跑步、操练时也亲自参加。
士卒们起初本来有些怨言,被挂在高杆上的尸体吓住了,才不得不用心练习。后来见郎将大人与自己一同吃苦,本部人马的铠甲、器械、伙食待遇也好像比其他各骁果营略高,心中的不满渐渐小了下去。待李旭又以重金赏赐了训练出色的几个旅,并及时举荐了几个非嫡系出身的旅率为校尉后,众人对他更是心服。如是又过了半个月,三千临时征募来的骁果居然表现出些精锐风貌来。
此时,辽河对岸已经打了个热火朝天,皇上的御辇也开到了辽东城下督战。因为这次征辽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准许各路将军放开了手脚打,所以战事进行得颇为顺利。五月初,王仁恭率军进攻新城(今辽宁抚顺北),以千骑大破敌军三万,进而围城,一举克之。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等上次打了败仗的宿将们四处攻掠,均有建树。到了五月中旬,除了辽东城久攻不下外,盖牟、新城、建安、扶余等辽河附近的小城都落入了隋军之手。
至于校阅新兵的事情,皇帝陛下本人早就忘记了,李旭不懂得使钱,朝中大佬们自然也不会给他创造在御前卖弄的时机。雄武骁果营的骁果们练完了队列炼阵型,练完阵型练配合,最后连实战需要的弓箭覆盖,轻骑迂回等科目都开始着手训练,依然没等到任何表现机会。
众骁果们眼红别人功绩,纷纷向李旭请战。李旭见士气可用,亲笔写了请战书送上去,却犹如石沉大海。为了安稳军心,他不得不想些别的办法来分散将士们精力。先是做一些小范围的竞技、角力游戏,用赏金转移大伙的主意力。到了后来,竞技,角力游戏玩得无聊了,他干脆把万余士卒分成两部分,在辽河西岸玩起攻防演练来。,在杨夫子赠给的笔记中,有很多关于战阵配合的详细论述。李旭当年只是为了讨好夫子,死记硬背,没做任何深入理解。此刻对照着雄武骁果营实际情况,再结合自己在苏啜部的观摩和在护粮军中的经验,重头审视这份笔记,很多原来不明白的地方居然霍然开朗。参透了练兵方法后,旭子再依次回忆笔记中论述的运筹、谋划、迂回、阵战、伏击、强突等,对用兵的理解力不觉又提高了一层。
每有所悟,他便偷偷地在自己的营中实践一下。反正骁果们闲得发慌,郎将大人玩的新鲜花样越多,他们越好打发时间。慢慢地,李旭对于一些野战阵型和临阵机变也有了些心得,每当辽河东岸的战报传回,他都能跟亲信们头头是道地分析出一番利害得失来。
等待出征的日子简单而忙碌。李建成依旧是经常来他营中转转,拉着刘弘基和旭子找没人注意的场所喝酒聊天。李世民也像先前一样隔三差五跑来请教武艺,偶有所得,必欢喜异常。李婉儿却很少再露面了,即便偶然出现在旭子面前一次,也是低着头说几句话就匆匆走开,不再像原来一样任性胡闹。她匆匆变冷的态度让李旭感到有些郁闷,转念一想彼此之间的身份差距,少年人心里很快又释然。
“毕竟她是唐公之女,我高攀不上的!”一次次,旭子望着婉儿的身影,微笑着想。他感觉到嘴巴里有些淡淡的苦味,同时也一次次被这份酸苦点燃心中出人投地的渴望。
五月底,左路东征大军再度迫近马砦水。右路大军在皇帝的亲自指挥下,造布囊百万,在辽东城外堆成阔三十步,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同时,大隋皇帝陛下给辽东守军下了最后通谍,‘如不投降,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辽东守军回书,“唯愿一战!”。大隋皇帝陛下震怒,调集六十万大军准备踏平此城。双方在城墙上厮杀了一日夜,难分胜负。士卒疲敝之机,有人突然发现大隋在辽河西岸还有一支生力军。
“陛下,臣闻诸骁果营在怀远练兵,近日已成规模!”黄门侍郎裴矩俯身在杨广耳边,低声提醒。
“对啊,非爱卿提醒,朕几欲忘之!”杨广大喜,立刻拔出了令箭。
六月初一,帝令十二万骁果渡辽,雄武营位列诸营之首。
第二章 虎雏 (一下)
唐公李渊带着建成、世民和一干亲卫,目送十万骁果渡过辽河。没经过良好训练的骁果们秩序很混乱,不停地有人从浮桥上被挤下水里。每当这时,桥上的人总是发出哄堂大笑,一边互相“问候”着彼此的父母亲人,一边扔下救命的绳索。水里的人拉住绳子的一端,哭叫着回骂,南腔北调的声音不绝于耳。
“儿戏,他们把战争当成了儿戏!”李渊忧心忡忡地想。他不认为十余万地痞无赖们到了辽东城下,就足以突破辽东城墙。六十万大军没完成的任务,增加十万人于事无补。攻不下辽东城的原因并非是兵力不足,而是因为如今的百万大军中几乎尽是新丁。有经验的老府兵都在去年的那场糊涂仗中葬送尽了,新兵们以前连血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攻下一座坚城?
大隋朝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衰败了下去,如果说第一次征辽失败是由于皇帝陛下任性胡闹,朝中文官迂腐误事的话,第二次久攻辽东城不下,正是对大隋此时军力的真实写照。每当想到这一点,李渊心里总是觉得很失落。在他年青时代的大隋可不是今天这个模样。当年的大隋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抵挡住突厥人二十万大军的狂攻,然后将那些来自草原的劫掠们杀得望风而逃。当年的大隋只用了四十几万人,就彻底扫平了南陈,金陵、岳州这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无不席卷而下。但现在,这头老虎却失去了当年的牙齿和利爪,除了模样还是头老虎外,武力已经不足以拍死一头野鹿。
大隋朝老了,他也老了。李渊的目光投向远方,注视着最先过河,此时正在整理队伍的一营人马。队伍中那袭黑色的铠甲是他年青时从西域得来的,当年李渊曾穿着它追随大将军杨素北定大漠。如今,这身铠甲对于发了福的身体而言已经太沉重,穿上它后,用不了多久脸上汗就会像雨一样滚落下来。
河对岸,身穿黑色铠甲,骑着黑色战马的旭子看起来非常扎眼。即便隔着一条辽河,李渊也能清楚地将他从人群中分辩出来。这个被唐公李渊白拣回来的同族晚辈像及了李渊当年的模样。谦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不甘、孤傲。“他还是一头没被人驯服的老虎!”李渊微笑着想,“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这世界不像他想得那样简单!”
“仲坚的兵练得不错!”唐公府第一谋士陈演寿凑上前来说道。虽然同样是训练不足,在乱糟糟的人流中,雄武骁果营那一万多士兵却依旧显得鹤立鸡群。专门为了应付皇帝校阅的针对性训练很好地维系了他们军容,与同样是由骁果组成的其他各营相比,雄武营更像正规军,而其他各营的表现就像山贼流寇。
“如果再给他一年时间,说不定仲坚能训练出一支真正可战的精锐来!”李渊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望着对岸。谁会第一个出手驯服这头年幼的老虎,或成为幼虎爪下的牺牲呢,他不想知道。他有充足的把握保证,那些看不见的牢笼和枷锁足够让旭子撞个头破血流。哪一天旭子撞累了,倦了,自然会想起李家的温暖来。那时候他再回头,就会成为李家最得力的干将。
“唐公的意思是说,骁果诸营的力量尚不足一战?”陈演寿笑了笑,追问。
“六十万大军都不能攻下的城市,你以为去了一伙流寇就能解决么?”李渊摇了摇头,反问,拨转马头缓缓向西。河畔上其他看热闹的李家亲信见状,赶紧策动战马跟了过来。
“不是说陛下已经垒土与城头齐平了么?”迷惑的问话出自李建成之口,他刚才将父亲和陈夫子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朵。虽然旭子已经脱离李家,建成还是希望他能够做到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也许是为了面子,也许在内心深处,此刻他已经把旭子真正当成了朋友。
“如果破城指日可待,兵部就不会调骁果上前。第一个入城的将军升三级,封万户,是万岁亲口许诺的。如果这果子很容易摘到,你会拿来给别人分么?”李渊回头看了看儿子,淡淡地回答。
“他那人忘恩负义,又言而无信,轮到谁立功也轮不到他!”李婉儿的话听起来异常尖刻,自从李旭被任命为郎将那一天起,提到旭子,她就是这幅咬牙切齿的模样。
“的确轮不到他,却不是因为他的人品不好。这十营骁果,除了仲坚一个,其他哪个为首的郎将不是出于高门大户之家?封妻荫子的机会他们不可能让给别人,不过,这样也好,仲坚不用冲上城墙去送死!”李渊瞪了一眼女儿,低声解释道。
“爹认为辽东城短时间内很难被攻下?”李世民也赶了过来,追问。
“三十步宽的土垒,只能保证咱们的人冲上城头。冲上城头后,还得找马道下城,斩关落锁。地方越狭窄,人数的优势就越显不出来。相反,老兵数量和士兵个人战斗力却成了关键…….”李渊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提问,而是用自己的战争经验来分析眼前难题。
“不过,高句丽人也耗不了多久了。宇文述大人已经在马砦水边伐树造桥,来护儿将军的水师也已经扬帆出海!辽东城即使能守到冬天,平壤被咱们拿下来,高句丽人一样要亡国!”李建成一厢情愿地分析道。作为大隋朝子民,他总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百战百胜。
“希望咱们这次东征能耗到冬天!”李渊苦笑着说道。建成是个好兄长,好朋友,却缺乏做一个好家主的战略眼光。这正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乱世即将到来了,每个家族都可能有机会向上发展,同时也有消失的可能。百年之前,江南大地上,人们言必称王谢,如今,谁还看得到王谢两家的门窗在哪里?
“礼部尚书杨玄感大人说运河的河道被淤泥堵塞,暂时发不得军粮!”陈演寿不忍心看建成继续令他父亲失望,故意把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杂务在这个时候重新提起。
“这个杨大人也是,怎么不早早提疏通一下。大军已经出发一个多月了,他又喊起河道淤积来?”李建成皱了皱眉头,信口说道。猛然,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目光扫向陈演寿,却看到陈演寿的目光正向自己看过来,里面充满了鼓励。
“那,那咱们怎么办?”李建成目瞪口呆,半晌后,才期期艾艾地追问。他是长史,对辽西各地存粮的数量一清二楚。如果杨玄感造反,切断粮道,不出两个月,百万征辽大军就无粮可食!
“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杨玄感意图谋反!杨家两代俱为上柱国,玄感又素得贤名。我们李家背不起一个“害贤”的名义,也不能胡乱向皇上进谗言!”李渊皱着鼻子,仿佛空气中也充满了苦涩的味道。
杨玄感是前上柱国杨素的儿子,相貌英伟,文武双全,少年时即名满天下。自从他继承了楚国公的爵位后,门下贤者云集,英才无数。连观德王飞*库*网之子杨恭道、名将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和少年即有才名,世袭蒲山郡公的李密都做了他的幕僚。此人当年曾随宇文述一同西征吐谷浑,战功卓著。转任地方大吏后,察纠贪污,弹劾奸佞,也使得治下歌舞升平。如果是这么一个既会治国,又懂得兵略的人在后方造了反,大隋朝国运岌岌可危!
在东征之前,早有言官劝阻过皇帝陛下,请他不要将向前方督运军粮的事情交给杨玄感。但杨家在朝中门生故旧无数,随便一个人的担保都比言官的捕风捉影之词更能让皇帝陛下信服。一番私下运作后,皇帝陛下不但不怀疑杨玄感的忠心,还赐了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安抚。
即使有确凿证据,李渊也没勇气向皇帝陛下揭发。大隋皇帝陛下最不信任的人就是姓李的,一旦他的怀疑有误,对李家就是灭门之祸。所以,眼下李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发军书,一遍遍地催促礼部尚书杨大人尽早将囤积在中原的粮草运过来。
“陛下以倾国之兵孤悬辽东,怀远诸郡所存军粮不足一月。若粮草迟迟不致,大军危矣!”当晚,李渊四日前以八百里加急送出的军书,再一次递到了杨玄感的手上。
“大军不危,我又怎能成得了事!这个李叔德,真够婆婆妈妈的!”杨玄感不屑地将军书掷到了地上,心中对李渊充满了轻蔑。
六月乙巳(初三),杨玄感反。天下震动。
第二章 虎雏 (二 上)
辽东城就像一块茅厕里的石头,黑黑的散发着恶臭。
长时间的战争已经让这座孤城四壁上沾满了人血,黑色的苍蝇蚊虫就在黑色的血迹上寻找着食物。每当有石头或弩箭砸下来,那些嗜血的昆虫们就“哄”地一声,烟尘般飞上天空,和飞溅起的碎石泥土一起,遮住苍白的太阳。
这绝不是一种令人舒服的景色,但李旭却不得不每天面对它。如今,他已经是一营统帅,麾下有一万战兵,两千多名辅兵,再不能像上次辽东之战初始阶段那样,觉得战事无聊就可以溜回自己的营中睡觉。
但在战场上,他又的确无所事事。高句丽人用石块和泥土自己堵死了辽东城所有的城门,大隋将士根本不必警戒可能有敌军偷袭。但他们也攻不进辽东城内,尽管城外有将士们用泥沙包垒就的鱼梁大道,沿着此道可以一步步走到城墙上。但高句丽人守得很聪明,他们用木栅栏和沙包将城墙分隔成了小段,攻上城头的隋军要么站在城上忍受两侧敌楼上的羽箭打击,要么继续向前,从两丈多的城墙上跳下去。想要向城头两侧扩大战果,却是万万不能。
在城内*近城墙的地方,高句丽人挖了无数道壕沟,拆除了所有*近城墙的房子。胆大跳进城内的人,即便不立刻被摔死,也会被一拥而上的敌军剁碎。所以,面对着黑色的辽东城,大隋兵马在生力军到来后依旧一筹莫展。
五天前,当骁果诸营第一次到达高句丽城下的时候,几个郎将为了加入第一波攻城序列吵得面红耳赤。前来介绍战况的兵部侍郎耶律斛大人说了,城内的高句丽将士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只要我大隋勇士发起再发起一波冲锋,就可以把整座城市夺下来。
“先入之功,升三级,赏万户!”巨额的奖赏下没有人不红眼。除了一个姓裴的将军和没有根基的李郎将,其余八个郎将都要争这个首功。裴将军不争功是因为他家世显赫,并且本来就有光禄大夫的封爵在身,犯不着跟小辈们争抢。至于李郎将不争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无数声名显赫的世家子弟还没轮到,哪有他这个无根无基的新丁现眼的机会?
窄窄的鱼梁道无法容下太多的兵马同时发起攻击,所以经兵部协调,将积极请战的八营勇士分为八个班次,每个班次强攻一天。如果哪个营的攻势坚持不了一整天,则由轮给在其下一位的郎将带兵顶上。
第一天,折冲骁果营在一位出身天水赵氏的郎将带领下,率先攻城。攻势从正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前后三千多名骁果阵亡在鱼梁大道两侧,亦未能将城头上的缺口再增加半分。午夜后,赵姓郎将掩面而哭,承认失败,自缚到中军请罪。皇帝陛下笑而释之,命三军休息,明日再战。
第二天,果毅郎将元纬在强弓硬弩的掩护下,率领麾下士卒负土囊登城,试图在城墙另一侧也堆出一条下城的大道来。将士们忙碌了一整天,精疲力竭,扔进城内的土囊却全被城中的高句丽人用独轮车推走。未及天黑,元纬自认战败,主动致中军请罪。杨广看在已故内史令元寿的面子上,宽恕了他。
抽到第三轮进攻的郎将名字叫虞世则,是现任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堂兄弟。有了前两位郎将大人的攻城教训,他不敢再轻敌,一面请求主帅以车弩和石炮压制鱼梁大道附近的高句丽军,一面派死士抬着云梯冲上了城头。但云梯的长度无法够到城内的地面,高句丽将城墙附近挖得远比城外低。虞世则无计可施,只好转而攻击城墙上高句丽人垒起的障碍物,经过一日血战,他破坏了十二道栅栏,拆除三堵沙垒,却在傍晚的时候被一枝毒箭射中了面门,当场战死。
没经过严格训练的骁果们在主将战死后慌乱撤退,摔下鱼梁道和被自己人挤下城墙的足有二百多人。
紧接着,第四轮和第五轮进攻亦无功而返回,抱着立功之心而来的骁果们一旦发现功劳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容易捞,士气以极快的速度降了下去。今天,第六轮攻势刚刚发起不到一个时辰,旁边观战的李旭已经预料到进攻的失败。
“咱们不该只进攻这一点。进攻点越单一,对防守方越有利。与其让数十万大军在城下干耗,不如用鱼梁道来吸引守军注意力,派奇兵从别的方向攻城。或者多垒几条鱼梁道来,数个方向同时向城里杀!”李旭低声向自己麾下的几个低级将领嘀咕。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以目前敌我双方士兵的数量差来考虑,最合适的进攻策略是围城而不是强攻。但辽东地区的适合战斗天气实在太短,一旦战火延续到八月之后,突然而降的大雪对中原士兵而言不谛于灭顶之灾。所以,皇帝陛下选择强攻辽东城的战略未必是错,然而强攻的手段却未免过于单一。
“大人说得极是,但不会有人听咱们的!”雄武营别将慕容罗低声回应。他是一个有着近二十年行伍经验的老兵头,自征开皇年间那次征辽之后,就一直在六品左右的军职上徘徊。慕容是个胡姓,祖上杀孽太重,所以这个姓氏素来就不被中原的世家们所接受。而慕容罗本人又和军中显贵宇文家搭不上关系,所以混了近十几年也只是个校尉,还进不了升迁机会较多的天子六军。李旭来雄武骁果营履新之时,一干托关系入营当差的低级将校们试图给新长官下马威。慕容罗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不敢参与。结果最后因祸得福,带头闹事的人都被李旭辣手拿下,他和另一位出身相对低微的李安远二人却因为行事低调而得到了升迁。
李旭无奈苦笑,他知道慕容罗说得有道理。虽然挤入大隋武将序列的时间很短,旭子已经感觉到了身边那一堵堵无形的墙。“那走了狗屎运的小子是谁啊,他父亲立过什么大功,祖辈出过什么名士么?”每天早晨去中军应卯的时候,别人的窃窃私语让他浑身都不舒服。虽然他这个飞将军李广后人的身份货真价实,但如今大隋认可的两个李姓一个是赵郡李家,另一个是垄右李家,与他这上谷李家可以算同宗,却数百年没什么来往。
五品郎将是个“六参官”,每个月只有六次参加朝议的机会。而在每天早晨军中例行点卯时,他们也只能站在武将行列西侧倒数第二的位置。倒数第一的是天子六军中当值校尉站的地方,而那些内府校尉对品级比自己高三级以上的外府将军往往都不屑一顾。
没有人引荐,早晨点卯时李旭很难得到皇帝陛下的关注。由于站的位置太远,他甚至常常听不清皇帝陛下在说些什么。所以,功劳和风头他争不到,出谋划策的事情也轮不到他这小小新晋郎将的头上。
“多路强攻的代价太大,这两天我看过其他各路兵马,都是临时从地方征来的良家子弟。很少有人当过兵,这么高的城墙,对方守将又是个能征惯战的狠角色,冲上去也是送死。况且现在咱们士气这么低,真正肯上前拼命的没几个!”雄武营的长史赵子铭低声给自家主将分析。他是薛世雄将军推荐给旭子的幕僚,人长得像个痨病鬼一般,官场和沙场的经验却都丰富得很。刚到辽东城下的时候,李旭之所以没冒冒失失地去抢着立军令状,就多亏了他和另一个李家推荐来的八品录事谋划。
“其实这样也好,咱们捞不到立功受奖的机会,至少也没什么错误可犯!”五娃子张秀笑呵呵地说道。这小子如今是李旭的侍卫长,虽然麾下人数不多,但级别却是朝廷认可的正六品官。每年有固定俸禄可拿,军中同级的校尉、参军们也都要高看一头。所以他对目前情况满足得很,根本不愿意想更多的事情。
“那可不成,咱们现在一家人不能说两家话!”别将慕容罗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骁果营是临时组建的,平定辽东后就得解散。如果咱们没些实际的功劳,就只剩下个官衔,今后很难在内外两府中补到实缺儿。此战之后,那些外府兵士也要大批解甲归田,没地方上任的将佐非常多。除非大人朝中有大*山,或者肯使钱……”
“我尽力想办法!”李旭看了看眼中充满渴望的众人,低声安慰。“每个人都有出人投地的梦,坐在这个位置上,你必须知道底下人需求什么,并尽量别让他们失望……”临履新前,刘弘基的叮嘱还在他耳边回响着。旭子有些忧郁,望着黑漆漆散发着恶臭的辽东城,他毫无办法。
“李将军!”慕容罗突然推了他肩膀一下,低声呼唤。
李旭从远处收回目光,看见几个皇宫侍卫服色的人正大步向自己走来。那些人个个出身高贵,从来不愿意与旭子这样的寒门子弟交往。
“皇上命你火速到中军议事!”当先的一名侍卫冷冷地说道。
“末将遵命!”李旭肃立,抱拳,小声回应。长史赵子铭发出了一声轻咳,侍卫长张秀赶紧带人冲上去,堆起笑脸拉住当先那名侍卫的胳膊。
“几位将军莫急着回去覆命,我们家郎将以前没见过皇上……”张秀献媚地笑着,将一小锭黄灿灿的东西塞入了那名侍卫的手心。
“你家郎将年少有为”领头的侍卫脸上立刻出现了笑容,手攥了攥,凭借对黄白之物的良好直觉得出了对李旭的评价,“其实这很简单,咱们一边慢慢走,我一边给你家郎将讲解讲解…….”
第二章 虎雏 (二 中)
中央大帐内的官员很多,见到李旭进门,众人齐齐地侧过了头。审视、猜疑、甚至带着轻蔑的目光令人很不自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旭不由地感到自己的口有些干,心脏也不争气地狂跳个不停。好在来时途中,那几个皇宫侍卫看在孔方兄的面子上已经仔细叮嘱过了他所有晋见皇帝时的礼节,旭子才硬着头皮将武将之礼行完,然后长身肃立,等着皇帝陛下的问话。
“朕听说去年大军战败之时,你曾领着三百将士在辽东杀了个来回,可有此事?”皇帝陛下的声音从正前方传来,听上去很是焦躁。
李旭不知道皇上此时怎么又想起了自己去年的功绩,犹豫了一下,决定据实回答:“启奏陛下,去年前往辽东救人的行动,是受唐公李渊大人指派,由鹰扬郎将刘弘基大人带领。末将当时只是刘将军麾下的一名校尉,其实没立下什么功劳!”
“没立下什么功劳,就是说朕不该赏你了?”皇帝陛下似乎正在火头上,说话的语气很是挑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