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职业经理素质训练丛书《交际礼仪学》

_23 赵春珍 (现代)
的(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货物、产品、劳务项目等);(2)数量和质量;(3)价款和
酬金;(4)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5)违约责任。
4  署名和日期。在正文的右下方应写上订立合同的各方单位名称,代表人签名,并加盖
公章。最后写明订立该合同的年、月、日。
如果双方认为必要,应将合同送至公证处公证,经公证处律师签名公证并加盖公证处公章
的合同,其效力更加严格。
(二)公约
社会组织内部的员工之间、各相邻的社区组织之间、人民群众之间,为了维护彼此相关的
公共利益,保证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安全,保证生产任务的按质按量完成,经大家集体讨论,
就一些应共同遵守的事项达成共识,并写成条文以形成全体订约者的行为准则,这种条文就是
公约。
公约一般书写成条文的形式,公约的条文在写作时应力求通俗易懂,上口易记。
公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三个步骤构成。首先,写订立公约的缘由,即为什么目的、意图而
订立以下公约;其次,写公约的具体条款;最后,在公约正文右下方写明订立公约者的名称、日
期。订约者名称的写法可以是:“XX 车间全体职工订”, “XX 社区全体居民订”等等。
(三)海报
海报是向广大群众公开报道、介绍、说明有关戏剧、电影、体育等活动消息的文字或文
字加美术图案的招贴。
海报在我国据说最早起于解放前的上海,当时的人们把戏剧界称为“海”,从事戏剧表演
活动叫“下海”。作为宣传报道戏剧演出活动的招贴,于是,就被称作“海报”。
海报的文字写作应力求简明,配有图案的海报更应注意这一点。基本内容必须真实;对情
节、演技不可有过头的渲染;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广大观众、听众的心理特征,尽量表达得亲切
感人一些,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四)通告
通告是国家机关为了颁布政策法令或重大事项,各级政府以及各社会组织为了要求所辖
的一定范围的人民群众注意或遵循特定事项而发布的一种公文。
由于通告具有法令性和较强的政策性、强制性,因此,行文除了应注意简单明了外,还应在
措词上讲究严格,注意行文的逻辑等。
161

162

第十一章 婚丧寿庆礼仪
婚丧寿庆,是人生的重要活动,也是需要公关人员大显身手的活动。婚丧寿庆活动既要办
得简朴,又要遵循一些必要的礼仪程序,才能表达参与活动者的思想情感。符合礼仪规范地操
办婚丧寿庆活动,对于社会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婚礼
现代婚姻应是以爱情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男女两性的社会结合。结婚是这种结合的起
点,婚礼是这种结合的标志。适度的婚礼不仅是结婚双方当事人应享有的天伦之乐;也是亲朋
好友、邻里同事向新郎新娘表达祝福的极好场所。同时,婚礼也是让新郎新娘在众人面前表达
对对方的永恒的爱慕之情,并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最好机会。无论豪华还是简朴,婚礼都应是
美好而富有意义的,都应喜庆吉祥,尽善尽美。
一、启事请帖,应有差别
(一)结婚启事
在解放前,有钱人家的子女结婚要先行在报刊上刊登结婚启事,以形成社会影响。现在,
一些地方的年轻人,为了营造婚礼的喜庆气氛,又开始使用结婚启事这种方式。结婚启事因启
事人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公关人员主要应了解以下两种:
(1)由组织出面刊发于黑板报、内部报刊、杂志上的结婚启事。
兹定于公元 XXXX 年 X 月 X 日 X 时在本公司礼堂为 XXX、XXX 举行婚礼。特此敬告本
公司员工。
(2)由本人出面刊发的结婚启事。
XXX
结婚启事
XXX
兹定于公元 XXXX 年 X 月 X 日 X 时于 X 市 XX 酒楼举行结婚典礼。特此敬告诸亲友。
(二)结婚请帖
(1)由新郎新娘自己出面制发呈送的结婚请帖(见例一)。
(2)由组织出面制发的结婚请帖(见例二)。
163

二、结婚仪式,庄重喜庆
我国旧时各民族的结婚仪式,是相当复杂严格的。随着历史的进步,古老的结婚仪式已被
新的带有中西合壁色彩的活动仪式所取代。
结婚日最好选择在亲朋好友、同事大多数都能前来参加的时间,最好是在节假日或某个星
期日。
结婚仪式通常在宾馆、酒家、礼堂或家中举行。仪式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有:拟定参加婚礼
的客人名单,并发出邀请。
在举行仪式的厅堂外和新房内“张灯结彩”,精心布置以增添喜庆气氛。在宴会厅和仪式
大厅的正中或主席台处,设一主桌;并在桌面上摆设一只精美花篮或一瓶花;还可同时燃点一
双龙凤喜烛。为了避免出现意外,龙凤喜烛宜多备一两对。
为新郎新娘选配好男女傧相。男女傧相最好让新郎新娘的知心朋友充当。选配傧相时要
考虑外在长相、仪态、身高、服饰等因素,以适配新郎新娘为原则。切忌喧宾夺主;同时,傧相
一般应是比新郎新娘年轻一点的未婚青年。同时应从新郎新娘的亲友中请几个做招待人员,
具体人数可根据婚礼的规模而定。
帮助新郎新娘挑选礼服。如果条件允许,新郎最好穿燕尾服。现在的婚礼中,新郎穿西装
的最为多见。夏天在设有空调的地方举行婚礼,新郎可穿衬衫打领带;新郎在结婚仪式上也有
着中山装的。新娘的结婚礼服一般为白纱或白缎制作的晚礼服。男女傧相的衣服应与新郎新
娘的服装基本一致。
婚礼的程序可视婚礼的规模而定。婚礼的程序可繁可简,可庄可谐,通常由司仪即婚礼
主持人事先与相关的主要当事人商定,并在举行婚礼时按步骤宣布。
常见的婚礼主要程序如下:
(1)XXX 先生
结婚典礼开始。
XXX 小姐
(2)请证婚人入席。
(3)请介绍人入席(若没有介绍人,此项当然省去)
(4)请主婚人入席。
(5)全体起立。
(6)迎新郎新娘入席。奏喜乐,鸣喜炮,童男童女撒喜花。
164

(7)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8)新郎新娘、介绍人、主婚人、证婚人签名。
(9)新郎新娘互表誓言(通常在证婚人或司仪引导下进行)。
(10)新郎新娘互相赠礼物(通常是戒指等首饰、小装饰品。)
(11)新郎新娘互致三鞠躬或互相拥抱(亦可先鞠躬,后拥抱。)
(12)证婚人致词。
(13)来宾致词。
(14)主婚人致词。
(15)新郎新娘向双方父母鞠躬、奉茶。
(16)奏喜乐,鸣喜炮。
(17)宴会开始。
(18)礼毕。
公关人员在帮助本单位职工或他人安排策划婚礼时,应充分尊重和体谅主人。要尽量让新
郎新娘感到幸福、愉快。在结婚喜宴中,新郎新娘须相偕至各席为来宾敬酒,来宾好友当然会
以礼回敬。这时,如果新郎新娘完全推辞,滴酒不沾是很不恰当的,也是有失礼貌的;相反,如果
“来者不拒”,统统一饮而尽,最后喝得烂醉如泥,也会有伤风度与体面。因此,敬酒时最好要
安排一位或几位酒量较大的朋友相陪代酒。有的地方还有让新娘为抽烟的宾客点烟的习俗。
婚礼当晚,各地一般都有至亲至友“闹洞房”的习惯。内容以要求新郎新娘汇报恋爱经过,
让新郎新娘参与一些旨在让他们表示亲热的小游戏为主。
“闹洞房”既应闹得热闹欢乐,也要讲究适可而止,体现文明高雅,庸俗、粗野、不文明的
恶作剧是应避免或制止的。
第二节 丧礼与寿礼
人固有一死,也许受生死轮回的佛学思想影响,中国人历来十分注重丧礼,把生与死看成
同样重要。
在传统丧礼中,固然有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根据时代和条件不同,举行一定的仪式,
总结死者生前业绩,以形成“盖棺论定”,寄托生者的哀思,唤起大家珍惜时间和生命,无疑是
人类应当永远保持的活动。
如果公关人员能遵守党和国家的有关法规,以移风易俗、丧事从简为准绳,协助组织领
导将职工的丧事办得严肃有序,合情合理,不仅会使死者“含笑九泉”,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发挥
165

“内求团结”的公关基本职能。
寿礼,即祝寿的礼仪规范。寿,在我国有区别于过生日的特殊含义。寿礼寿仪虽然简单,
但公关人员也应有所了解。
一、周到安排,依礼治丧
为了全面周到地安排治丧活动,应参考以下工作事项进行操办:
一是努力劝慰死者的家人和好友,让他们保持镇静。虽然现代人几乎人人都知道人死不能
复生的道理,但是,对于其家人来说,由于死者的突然离去,音容笑貌的瞬间消失,无疑会引起
极大的悲痛;特别是对那些因意外事故、急病、暴灾而离世的家属而言,更有可能造成五雷轰
顶,恨不能同去的情感反映。这时,安排合适人员通过入情入理的劝慰使之镇静下来,是十分必
要的。
二是将死者的遗体进行妥善处理。现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医生鉴定宣告死亡后,
立即通知殡仪馆,派专车将遗体运往冰库暂存;另一种是到附近冰棺出租店租借冰棺,将遗体
暂存于冰棺内,供亲友瞻仰。在遗体送往殡仪馆时,应安排死者亲友(如妻儿等)陪送;但不宜安
排那些年老或体弱者陪送,以免因过度悲恸而导致意外。
三是组织丧礼服务小组。把死者的亲友和单位服务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分工,指定专人管
理财务、总务、采购、接待、礼乐、伙食等项事务,并召开会议,讨论确定与治丧有关的各种
问题;必要时还应设立治丧委员会。
四是布置灵堂。灵堂的布置应以庄严肃穆为基本原则。具体的布置方法应根据各地的传
统习惯、灵堂的大小以及其他具体条件而定。
常见的一种灵堂布置方法是:正后方墙壁上方悬挂死者 24 寸遗像;下方扎花牌;花牌正前
方置灵桌;灵桌中间放灵位;两旁置放大香烛一对;灵桌两侧可八字形摆放至亲、领导人送的花
圈;其他亲友、各界人士送的挽幛、挽联分别挂在灵堂两边墙壁上,花圈放置于入厅口的两侧;
灵堂内左右可置放长桌和若干座椅,桌上摆放茶水、香烟及小食品,供吊唁者使用。
五是刊发讣告。为了向死者的亲人及生前好友告知死者逝世的消息,应由死者家属或以治
丧委员会的名义发布讣告。
六是指定专人起草并审议悼词。
七是协助死者家属根据经济条件或死者遗嘱选购骨灰盒。
八是按死者亲属的愿望协同殡仪馆工作人员处理好整容、穿衣、化妆等事宜。
九是对送殡人数、追悼会规模、程序等有大概的估计和必要的安排,准备适量的车辆;如
路途较远,时间较长,还应准备适量点心和茶水。如有老弱病人参加送殡,还应准备携带一定的
166

急救药品和器具,以防因过度伤悲而出现不测。
十是举行追悼会。
二、报丧讣告,各有其要
(一)报丧条
报丧条是死者的家属、亲友或所在单位为了迅速(通常是在当天)将死讯通报死者近处的
亲友而使用的一种文书形式。这种形式过去运用较多,现在的城市里,多采用电话报丧。第 246
页是几种报丧条的例子。
(二)讣告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是告丧的意思;通常是治丧委员会,或死者亲属为了将死讯
告知死者亲友和社会各界而制发。讣告主要有一般式(见例一、例二、例三)和公告式(见例四)
两种。
最常见的讣告是一般式“讣告”,其写作内容和格式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是在开头一行的中央写“讣告”或死者姓名加讣告。
二是正文应首先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逝世的日期、地点、缘何而逝以及终年岁数等。
三是可简要介绍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深远的业绩。
四是写明追 悼会的时间、地点及乘车安排等。
五是正文右下方署上制发讣告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制发讣告的时间。
公告式讣告是地位较高、社会影响较大的人物逝世后,由党和国家或较高级别的机关、团
体发布的。在结构上,通常由机关、团体的报丧公告、治丧委员会公告、治丧委员会名单三部
分组成。
例一
鲁迅先生讣告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病卒于上海寓所,享年 56
岁。即日移置万国殡仪馆,由二十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为各界瞻仰遗容的时间。依先生的遗
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谢绝一切
金钱上的赠送。谨此讣闻。
167

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
蔡元培、内山完造
宋庆龄、A史沫特莱
沈钧儒、萧三、曹靖华
许季苇、茅
盾、胡愈文
胡风、周作人、周建人
注:鲁迅先生的讣告未注明日期,是因为该讣告刊登于报纸上,报纸上有时间。
例二
讣告
XX 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XX 市数学学会理事长,原 XX 大学 XX 系主任、XXX 教授,因病
医治无效,于 X 月 X 日 X 时 X 分在 XX 医院逝世,享年 81 岁。现定于本月 X 日上午 X 时,在 XX
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敬请 XXX 先生的生前好友、学生届时莅临,学校于 X 日
上午 X 时在大校门口有专车接送。
XXX 先生治丧委员会
XX 年 X 月 X 日
例三
先父刘学银于 XX 年 X 月 X 日病逝于家中,享年 91 岁。兹定于 X 月 X 日 X 时在 XX 殡仪
馆火化,并举行追悼会。谨此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