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现代社交礼仪

_2 闫秀荣 (现代)
紫色,象征谦和、平静、沉稳、亲切;
绿色,象征生命、新鲜、青春、新生、自然、朝气;
浅蓝,象征纯洁、清爽、文静、梦幻;
深蓝,象征自信、沉静、平静、深邃;
灰色是中间色,象征中立、和气、文雅。
人们在穿着服装时,在色彩的选择上既要考虑个性、爱好、季节,又要兼顾他人的观感和所处的场合。所以明代卫泳在《缘饰》中说春服宜清,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重装;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古人对服饰的讲究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对一般人而言,在服装的色彩上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掌握色彩的特性,色彩的搭配,以及正装色彩的选择这三个方面。
首先,色彩的特性。色彩具有冷暖、轻重、缩扩等特性。
色彩的冷暖。使人产生温暖、热烈、兴奋之感的色彩为暖色,如红色、黄色,使人有寒冷、抑制、平静之感的色彩叫冷色,如兰色、黑色、绿色。
色彩的轻重。色彩明暗变化程度,被称为明度。不同明度的色彩往往给人以轻重不同的感觉。色彩越浅,明度越强,它使人有上升之感、轻感。色彩越浅。明度越弱,它使人有下垂之感、重感。人们平日的着装,通常讲究上浅下深。
色彩的缩扩。色彩的波长不同给人收缩或扩张的感觉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冷色、深色属收缩色,暖色、浅色则为扩张色。运用到服装上,前者使人苗条,后者使人丰满,二者皆可使人在形体方面避短扬长,运用不当则会在形体上出丑露怯。
其次,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主要有统一法、对比法、呼应法。
统一法。即配色时尽量采用同一色系之中各种明度不同的色彩,按照深浅不同的程度搭配,以便创造出和谐感。例如穿西服按照统一法可以选择这样搭配,如果采用灰色色系,可以由外向内逐渐变浅,深灰色西服——浅灰底花纹的领带——白色衬衫。这种方法使用于工作场合或庄重的社交场合的着装配色。
对比法。即在配色时运用冷色、深色,明暗两种特性相反的色彩进行组合的方法。它可以使着装在色彩上反差强烈,静中求动,突出个性。但有一点要注意,运用对比法时忌讳上下二分之一对比,否则给人以拦腰一刀的感觉,要找到黄金分割点即身高的三分之一点上(即穿衬衣从上往下第四、第五个扣子之间),这样才有美感。
呼应法。即在配色时,在某些相关部位刻意采用同一色彩,以便使其遥相呼应,产生美感。例如在社交场合穿西服的男士讲究“三一律”。所谓“三一律”就是男士在正式场合时应使公文包、腰带、皮鞋的色彩相同,即为此法的运用。
再次,正装的色彩。非正式场合所穿的便装,色彩上要求不高,往往可以听任自便,而正式场合穿的服装,其色彩却要多加注意。总体上要求正装色彩应当以少为宜,最好将其控制在三种色彩之内。这样有助于保持正装保守的总体风格,显得简洁、和谐。正装若超过三种色彩则给人以繁杂,低俗之感。正装色彩,一般应为单色、深色并且无图案。最标准的正装色彩是蓝色、灰色、棕色、黑色。衬衣的色彩最佳为白色,皮鞋、袜子、公文包的色彩宜为深色(黑色最为常见)。
此外肤色也关系到着装的色彩,浅黄色皮肤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皮肤白净的人,对颜色的选择性不那么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合适,尤其是穿不加配色的黑色衣裤,则会显得更加动人。暗黄或浅褐色皮肤,也就是皮肤较黑的人,要尽量避免穿深色服装,特别是深褐色、黑紫色的服装。一般来说,这类肤色的人选择红色、黄色的服装比较合适。肤色呈病黄或苍白的人,最好不要穿紫红色的服装,以免使其脸色呈现出黄绿色,加重病态感;皮肤黑中透红的人,则应避免穿红、浅绿等颜色的服装,而应穿浅黄、白等颜色的服装。
(三)注意场合
所谓穿着要注意场合,是说要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着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期间,走出机舱门第一个亮相,穿的是正黄色西服套裙,戴正黄色帽子。这位女王本人喜欢红色和天蓝色,很少穿黄衣服。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女王来中国访问穿正黄色,既表示尊重中国的传统习俗,又显示了她作为一国君主的高贵身份。
社交中,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着装要求。这里主要介绍喜庆欢乐场合、隆重庄严的场合、华丽高雅场合和悲伤肃穆的场合的穿着要求。
喜庆欢乐的场合包括庆祝会、欢乐会、生日、婚日纪念活动、婚礼聚会等。喜庆欢乐场合的穿着应与人们高兴、快乐、兴奋的情绪协调,女士可以穿得色彩鲜艳、丰富一些,款式也可以新颖一些,以烘托活跃欢乐的气氛。太深沉的色彩和太古板的款式都不太适宜。男士虽不能象女士那样穿红着绿,但白色或其它浅色西装、花色漂亮醒目的领带,均可以拿出来潇洒一番,以表现男士轻松愉快的心情。
隆重庄严的场合,如开幕闭幕式、签字仪式、出席重要的或高层次会议、重要的会见活动、新闻发布会等。这种场合是正式的,要特别注意个人的公众形象和媒介形象,注意仪表,衬托隆重庄严的气氛,所以不能穿得太随便。男士们应西装革履,正规、配套、整齐、洁净、一丝不苟,这是个人仪表形象的原则;女士不要花里胡哨、松松垮垮、随随便便,也应穿上套装或较为素雅端庄的连衣裙,体现职业女士在正规场合的风范。
华丽高雅的场合,多半为晚上举办的正式社交活动,如正式宴会、酒会、招待会、舞会、音乐会等。在这种场合女士的着装应较为华丽高贵,有责任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显示出美好的气质和修养。可以穿连衣长裙、套裙,面料要华丽,质地要好,色彩应单纯(最好为单色)。服装可以有花边装饰,也可以用胸针、项链、耳环、小巧漂亮的坤包点缀。式样简洁的华丽裙装,更能体现一种脱俗美。男士们穿着深色西服,从头到脚修饰一新,就可以步入华丽高雅的场合。
悲伤肃穆的场合,如吊唁活动和葬礼。这时的服装色彩不能太刺眼,款式不能太引人注目。到这种场合来的人,应该抱着沉痛的心、肃穆的情绪,为亡故者而来,而不是来展示个人的自我形象,因此在着装上应避免突出个性,表现自我,而是将自我的个性揉进这种特殊场合的群体氛围之中。男士可以穿黑色或深色西装配白衬衣、黑领带;女士不抹口红、不戴装饰品、不用鲜艳的花手绢,全身衣装是深色或素色。使外表的肃穆与内心的沉痛协调统一起来。
四、男士西装的选择与穿着
西装是男士最常见的办公服,也是现代交际中男子最得体的着装。国外很多机构,包括一些大企业,规定工作人员不能穿西装短裤、运动服上班,要求男士必须穿西服打领带。一些剧院也规定了观看者必须西装革履,为了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男士必须学会穿西装。
(一)男士西装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款式。西装的款式可分为英国、美国、欧洲三大流派。尽管西装在款式上有流派之分,但是各流派之间差异并不很大,只是在后开叉的部位、扣是单排还是双排、领子的宽窄等方面有所不同。不过,在胸围、腰围的胖瘦,肩的宽窄上还是有所变化的。因此,我们在选择西装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身高、体形,如身材较胖的人最好不要选择瘦型短西装;身材较矮者也最好不要穿上衣较长、肩较宽的双排扣西装。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面料和颜色。西装的面料要挺括一些。作正式礼服用的西装可采用深色如黑色、深蓝、深灰等颜色的全毛面料制作。日常穿的西装颜色可以有所变化,面料也可以不必讲究,但必须熨烫挺括。如果穿着皱巴巴的西装,是会损坏自己的交际形象的。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衬衣。穿着西装时一定要穿带领的衬衣;花衬衣配单色的西装效果比较好,单色的衬衣配条纹或带格西装比较合适;方格衬衣不应配条纹西装,条纹衬衣也不要配方格西装。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领带。在交际场合穿西装必须要打领带,领带的颜色、花纹和款式要与所穿的西装相协调。领带的面料以真丝为最优。在领带颜色的选择上,杂色西装应配单色领带,而单色西装则应配花纹领带;驼色西装应配金茶色领带,褐色西装则需配黑色领带等。
(二)男士西装的穿着
一是要穿好衬衣。穿西装必须要穿长袖衬衣,衬衣最好不要过旧,领头一定要硬扎、挺括,外露的部分一定要平整干净。衬衣下摆要掖在裤子里,领子不要翻在西装外,衬衣长于西装袖子。
二是要注意内衣不可过多。穿西装切忌穿过多内衣。衬衣内除了背心之外,最好不要再穿其它内衣,如果确实需要穿内衣的话,内衣的领圈和袖口也一定不要露出来。如果天气较冷,衬衣外面还可以穿上一件毛衣或毛背心,但毛衣一定要紧身,不要过于宽松,以免穿上显得过于臃肿,影响穿西装的效果。
三是要打好领带。在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穿西装应系好领带。领带有简易打法和复杂打法之分。领带的长度要适当,以达到皮带扣处为宜。如果穿毛衣或毛背心,应将领带下部放在毛衣领口内。系领带时,衬衣的第一个纽扣要扣好,如果佩带领带夹,一般应在衬衣的第四、第五个纽扣之间。
四是要鞋袜整齐。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而不能穿布鞋或旅游鞋。皮鞋的颜色要与西装相配套。皮鞋还应擦亮,不要蒙满灰尘。穿皮鞋还要配上合适的袜子,袜子的颜色要比西装稍深一些。使它在皮鞋与西装之间显示一种过渡。
四要扣好扣子。西装上衣可以敞开穿,但双排扣西装上衣一般不要敞开穿。在扣西装扣子时,如果穿的是两个扣子的西装,不要把两个扣子都扣上,一般只扣一个。如果是三个扣子只扣中间一个。西装裤兜内不宜放沉东西。
五、女士服装的穿着
女士服装应讲究配套,款式较简洁,色彩较单纯,以充分表现出女士的精明强干,落落大方。
(一)女士西装
女士西装式样较多,它的领型就有西装“V”字领、青果领、披肩领等;款式有单排扣、双排扣;衣长也有变化,或短至齐腰处,或长至大腿;造型上有宽松的、束腰的,还可有各种图案的镶拼组合。女士西装有衣裤相配的套装,也有衣裙相配的套裙。在社交场合无论西服套装或西服套裙款式都宜简洁大方,避免过分的花哨和夸张。
女士西服套装给人以精明干练,富有权威的感觉,显得比较严肃,更适合成熟的女士或职位较高的女领导工作时穿用。而西服套装则成为社交中女士普遍适用的服装。
西服套裙的上装是西装,下装是腰裙,如西装裙、喇叭裙、百摺裙等。交际中西服套裙的面料应是高档面料,如夏季用丝绸,华贵柔美;春秋用各类毛料,考究挺括;冬季用羊绒或毛呢织物,高贵典雅。西服套裙的色彩应呈中性,也可偏暗,一色的面料适宜,各种条子、格子、点子面料也常用。西服套裙上下一色显得端庄,有成熟感;色彩上浅下深或上深下浅,式样上简下繁或上繁下简,花色或上轻下杂或上杂下轻,可以搭配出动感和活力,适合女士在不同场合穿出不同的风貌。
(二)女士连衣裙
连衣裙是上衣和裙子的结合体,它不但能尽显女士特有的恬静和妩媚,而且穿着便捷、舒适。连衣裙也可与西装外套等组合搭配,提高服装的使用率。连衣裙的造型丰富多彩,有前开襟、后开襟、全开襟和半开襟的;有紧身的、宽松的、喇叭形、三角形、倒三角形的;有无领的、有领的;有方领的、尖领的、圆领的;有超短的、过膝的、拖地的等等各种连衣裙,他们为各种身材的女士在不同场合提供了大量的选材。
穿着连衣裙时应以个人爱好、流行时尚而定,但交际场合时连衣裙还应以大方典雅为宜。单色连衣裙在大多数场合效果都很好,点、条、格等面料的连衣裙图案也要力求简洁。穿连衣裙要注意避免:一是受时髦潮流的影响,太流行或趋于怪异,变得俗不可耐或荒诞不经。二是不顾及环境,而穿着过低的领口,过紧的衣裙,过透的面料,使人感到极不雅观。正所谓“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三)女士旗袍
旗袍被公认是最能体现女性曲线美的一种服装。我国是有着300年旗袍历史的国度,近年来旗袍带着一股从未有过的震撼力在影响着世界各地女性的穿着,它象一种特殊的世界语,迅速被各种族的人们接受,打破了只有东方女性才适合穿着的传统论断,因而旗袍也可作为社交中礼服。旗袍作为礼服,一般采用紧扣的高领、贴身、身长过膝,两旁开叉、斜式开襟、袖口至手腕上方或肘关节上端的款式,面料以高级呢绒绸缎为主,配以高跟鞋或半高跟鞋。
(四)职业女性的着装风格
1、庄重大方型。适合从事教育、文化、咨询、信息和医疗卫生等工作的职业女性。职业女性的着装外形正变得飘逸柔软,渐渐走出“女强人”的模式。衬衫款式以简单为宜,与套装配衬,可以选择白色、淡粉色、格子、线条等变化款式的衬衫。着装整体色彩上,可以考虑灰色、深蓝、黑色、米色等较沉稳的色系,给人留下干练朝气、充满亲和力与感染力的印象。此外,也可选择白色。考虑到职业女性一天近8小时面对公众,必须始终保持衣服形态整洁的缘故。因而,应当尽量选用那些经过处理、不易起皱的丝、棉、麻以及水洗丝等面料。
2、成熟含蓄型。适合从事保险、证券、律师、公司主管、公共事业和政府机关公务员等工作的职业女性。许多职业女性着装的原则是专业形象第一,女性气质其次,在专业及女性两种角色里取得平衡。不同质地和剪裁的西服西裤,能穿出不同的感觉。总的来说,西服和西裤的搭配,显得成熟稳重,帅气潇洒,自由豪迈。连衣裙适合身材窈窕的女性。常见的连衣裙款式类似套裙,长度或长或短,没有太多的限制。露肩的黑色连衣裙,长度及踝,流畅而华丽的线条,令身体的美无言地展示。神秘的黑色适合成熟含蓄的女性。这样的服装可以出现的场合比较多。 优雅利落的套装,给人的印象是井然有序。至于颜色,当然还是以白、黑、褐、海蓝、灰色等基本色为主。若嫌色彩过于单调,不妨扎条领巾;或在套装内穿件亮眼质轻的上衣。
3、素雅端庄型。适合从事科研、银行、商业、贸易、医药和房地产等工作的职业女性。职业女性的穿着除了因地制宜、符合身份、清洁、舒适外,还须记住以不影响工作效率为原则,才能适当地展现女性的气质与风度。例如女性的衣着如太暴露,容易让男同事不知所措,自己则要时常瞻前顾后,如此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 因此,职业女性的上班服应注重配合流行但不损及专业形象。原则是“在流行中略带保守”,是保守中的流行。太薄或太轻的衣料,会有不踏实、不庄重之感。衣服样式宜素雅,花色衣服则应挑选规则的图案或花纹如格子、条纹、人字形纹等。
4、简约休闲型。适合从事新闻、广告、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和形象造形等工作的职业女性。这类职业女性的着装是简单中的优雅,舒适中的休闲,但简单的服饰可造就不简单的女人。白色或者深蓝色细格的棉质衬衫,修身的设计,半透明的质感,内衬白色吊带背心,简约和性感混合在一起。穿这样的衣服,会在单位人气大增。
5、清纯秀丽型。适合网络、计算机、公关、记者、娱乐等工作的职业女性。虽然办公室里不需要风情万种,但女人聪明的天性以及对美丽的极度敏感,使她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流行元素融进枯燥沉闷的上班服饰中。时尚无需复杂,一双华丽斑斓的凉鞋、一只绣有花朵的书包,都可成为将职业装穿出流行感觉的点睛之作,职业形象也能带出甜蜜的感觉。
六、服装的饰物佩带
饰物的佩带要注意与个人的风格、服装的质地与整体形象等相一致,具体说:
(一)帽子与围巾
帽子可以遮阳,可以御寒,同时也给人的仪表增添各种不同的情趣美。帽子种类有许多中,法式帽、西班牙式帽、宽檐帽、鸭舌帽、滑雪帽、水手帽、棒球帽等,帽子要注意与发型、脸型及服装的式样、颜色相配,还要注意与围巾相呼应。例如简单优雅、线条流畅的圆形滚边帽下散落一头长发,最能表现出不造作的个性;而棕色的豹纹丝绒圆帽及围巾,既流行又不失沉稳,表现出酷劲十足。单单一条围巾也可为服装增添色彩,如一条丝巾的随意变化,或围在肩上,或挂在脖子上下垂,或在头上改变发型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冬季的一条长围巾披在一边的肩膀上,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二)眼镜
眼镜不仅是实用的日常用品,也可以看成是“眼睛的服饰”,眼镜的选择要适合人的脸型。正方形脸可选用稍圆或有弧度的镜片,这样可与方型脸互补,镜框顶端的位置必须突起凸起,远远高于下巴;长方形脸由于脸型过长,镜框必须尽可能遮住脸部中央以修短脸型,因此适合佩带镜框较大的眼镜;圆形脸为减弱圆形的感觉,可选择有直线或有角度的镜框,黑色、咖啡色等较深色系也有改变脸型的效果;三角形脸由于前额宽、脸颊较尖,选择有细边和垂直线的镜框以平衡脸的下方,镜框不宜太高,过粗的鼻桥及深色、方型眼镜皆不合适。此外,个性也是考虑因素之一:较大鼻子要选择较大镜框来平衡;较小鼻子要戴浅色和较高鼻梁的眼镜,可使鼻子看起来较长。
(三)包
无论是男士的公文包和女士的坤包都应与所穿服装相协调,要保持包的清洁和美观。如果包中没有分隔夹层的话,可用几个小带子将皮包分类。如女士的皮包中可放一些化妆品、钱、钥匙、纸巾、笔等用品,可将其分类装入不同的小袋,一面找东西乱翻一通或需把东西全倒出来才能找到,这样即破坏美感又浪费时间。正式社交场合,皮包最好拿在手上,而不是背在肩上。
(四)鞋
社交中男士的鞋一般都是皮鞋,穿民族服装和中山装也可以穿布鞋。男士的皮鞋以黑色最为通用,样子以保守一点为宜。女士的皮鞋一般为敞口鞋或冬季的短靴,布鞋、凉鞋或长筒马靴一般不适用于正式社交场合及办公场所。女士鞋的颜色也以黑色为通用,也可与服装颜色协调一致。皮鞋要求线条简洁,无过多的装饰和亮物。女士穿高跟鞋的高度一般以三到四公分为宜,最高不超过6公分为限,此外,高跟鞋的鞋跟也不可太细,以免发生危险。
(五)袜子
社交中,男士的袜子应是深色的,最好是服装与鞋的过渡色。有的人在穿西装时穿白袜子,破坏了整体的稳重感,把人的视线吸引到了脚上,一双袜子破坏了精心设计的整体美。女士穿西服套装时的袜子也是同样的道理。那时穿裙子时最好穿连裤长袜。它比较适合各种款式的裙子,尤其是在穿一步裙、中间或两旁开衩的裙子时,以免穿半截袜大腿露出不雅。即使穿长筒袜,也要用吊袜带以免袜子松松垮垮或滑下。长袜以肉皮色系列最为通用。尽量穿有透明感的长袜,除非冬季穿很厚的衣裙、大衣时才可以厚实一点。
(六)首饰
对于服饰而言,首饰起着辅助、烘托、陪衬、美化的作用。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与服装、化妆,一道被列为人们用以装饰、美化自身的三大方法之一。较之于服装,它常常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使用首饰时宁肯不用也不要乱用,所以使用首饰要注意讲究规则:在数量上以少为佳,下限是零,上限是三,必要时可以一件首饰也不戴,若有意同时戴多种时,在数量上不要超过三种,除耳环、手镯外,同类首饰不要超过一件,否则会给人凌乱之感,因此首饰要力求简单。例如蒋介石政府的著名外交官顾维均夫人在其回忆录《没有不散的筵席》一书中谈到在美国进行公关的宋美龄时写到:
她经常穿一件长长的中式旗袍。假如她有珠宝首饰,她却很精明从来不戴。所见到她戴的,至多是枚不起眼的普通别针或一只戒指。
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我们那时不在美国——蒋夫人颇受青睐。
可见那种浑身珠光宝气、饰品层见迭出的装扮指挥起到相反的效果。
在色彩上要力求同色,若同时佩带两件或两件以上的首饰时,应使其色彩一致,戴镶嵌首饰时应使其与主色调保持一致。千万不要使所戴的几种首饰色彩斑斓,同时还要注意首饰的色彩与服装的色彩协调。
在身份上要服从本人的身份,与自己的性别、年龄、职业、工作环境保持大体一致,而不宜使之相去甚远。如有的行业不让戴首饰,像医务工作者、宾馆服务员、厨师,这是由于行业特点决定的,该行业的人员应无条件地遵守。
在体形上要使首饰为自己的体形扬长避短。选择首饰时应充分正视自己的形体特点。如脖子长的人适合戴短、粗的项链,脖子短的人适合戴细、长的项链,而手掌大、手指粗的人不宜戴过大或过小的戒指;而手指短粗的人适合戴线条流畅的戒指,应避免戴方戒指或大嵌宝戒。手掌与手指偏小的人不适合戴大戒指,而适合戴小巧玲珑的小型戒指或小钻戒,可令手指秀丽可爱。
在佩带方法上,女士也应注意:戒指带在不同的手指上有不同的寓意,戴在食指上表示自己还没有男朋友,戴在中指上表示自己还在热恋,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戴在小指上表示主观上自愿独身。
项链的粗细应与脖子的粗细成正比,与脖子的长短成反比。从长度上分,项链可分为四种:短项链约40公分,适合搭配低领上衣;中长项链约50公分,可广泛使用;长项链约60公分,适合在社交场合使用;特长项链约70公分,适合用于隆重的社交场合。
耳环可分为耳环、耳坠、耳链,在一般情况下为女性所用,并且讲究成对使用。戴耳环时应兼顾脸型,不要选择与脸型相似的形状,以防同型相斥,使脸型方面的短处被强调夸大。
胸针要注意别的部位,穿西服应别在左侧领上,穿无领上衣时应别在左侧胸前。发型偏左时胸针应当居右,发行偏右时胸针应当偏左,其高度应从上往下数第一粒、第二粒纽扣之间。
关于服饰,我们已经讲了许多,这里还要提醒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对男士,还是女式来讲,似乎“深蓝色西服+白衬衫”的服装搭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走遍全世界不出错的商业标准装,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个专门负责替法院挑选陪审团的美国专家米尔斯?福斯特曾做一个调查,他发现陪审团成员倾向于相信那些着装得体,看上去像有教养、有权威的,可以引起人们信任的人。即使是恶魔般的被告人,如果能精心展示给陪审团成员一个可信、可敬的形象,他甚至会被认为是轻罪或无罪的。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因而律师们不但自己努力利用穿着以赢得法官和陪审团的信任,也劝被告辩护人的律师和证人以可信的形象出庭。福斯特的调查发现,深蓝色西服配以白衬衣,是被认为最可信的搭配。时至今日,蓝、白色是最常用于企业和公司制服的首选服装和衬衣色。
在商务服装选配上,专家建议的如下方案值得我们参考:
女 男 男女适用
西服套装 黑、灰色 普通蓝、蓝色带细暗纹 深蓝、深灰、灰
长袖衬衣 浅粉5件衬衣 细条纹5—8件衬衣 白、浅蓝(纯白)
裤子 哔叽色 藏青色 黑灰、深灰
西服、外套、上衣 黑 深蓝
鞋 蓝 深棕 黑色、与裙子、裤子同色或类似
腰带 蓝 黑 黑、与皮鞋同色
皮箱、手提文件箱 深棕或黑
领带 酱红色、蓝、深蓝、深灰、可带白、黄、银黄等简单花纹或者纯色
手表 镶钻超薄 不易磨损钨金 表盘薄、皮带或银白、金色金属带
风衣、大衣 哗叽、布或毛与化纤合成
第三节 仪态
仪态,又称“体态”,是指人的身体姿态和风度。姿态是身体所表现的样子,风度则是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弯腰乃至一颦一笑,并非偶然的随意的,这些行为举止自成体系,像有声语言那样具有一定的规律,并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仪态向他人传递个人的学识与修养,并能够以其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正如艺术家达?芬奇所说:“从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本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让我们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著名反间谍专家奥莱斯特●平托上校释如何审讯一个纳粹间谍的:
当时盟军部队已经进入比利时,德军仓皇溃退。一天,两名士兵在驻地附近逮捕了一个叫艾米里约●布朗格尔的人。平托上校感觉到:这个人的穿着和谈吐虽然是典型的北方农民,口音也是地道的瓦隆地区(比利时某地区)的土音,但他粗壮的颈部和魁梧的运动员体型,与当地常见的惰性十足的人截然不同,于是决定对他进行审讯。
第一次审讯:
问:你是农民吗?
答:过去是,现在不是。德国鬼子抢走了我的牲畜,杀死了我的家人。
问:会数数吗?
答:数数?
问:对,把桌上这盘豆子数一数吧。
答:一、二、三……(慢慢地用法语数)
在第一次审讯中,上校未发现任何破绽,但仍不气馁,决定进行第二次审讯。这次审讯换用了特殊的方式:他派人在布朗格尔的住处放了几捆草,一个士兵点着了后,烟从门的下面进到了屋里,值勤的士兵用德语大喊:“着火了!”布朗格尔惊醒,动了动,又睡了。接着平托上校用法语大声喊到:“着火了!”布朗格尔一下子跳了起来,绝望地敲打着门。这一次,上校仍未发现破绽。
第三次审讯,上校又用了新的方案。在布朗格尔被带来时,上校拿起一支从他身上搜出的铅笔。
问:你带这个干什么?
答:不就是支铅笔吗?
问:用他来写情报?
答:(流露出不屑回答的样子)
“可怜的家伙”上校用德语向身边的军官说,军官也用德语反问:“为什么?”上校说:“他还不知道明天上午就要被绞死,已经21点了。他肯定是个间谍,不会有别的下场。”
平托上校一边说一边用眼睛斜视桌布朗格尔,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和喉头。但布朗格尔没有任何表示,他以神态证明自己不懂德语。很明显,第三次审讯没有结果,到此为止,上校几乎绝望了,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判断。但直觉让他进行最后一次审讯——第四次审讯。如果再没有突破,就决定立即释放了。
最后一次审讯是这样进行的:当布朗格尔像平时一样走进平托上校的办公室时,上校装作正看一份文件,看完后拿起铅笔在上面签了字,然后抬起眼睛突然用德语对布朗格尔说:“好啦,我满意了,你自由了,现在就可以走了。” 布朗格尔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动了动肩膀,像是卸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仰起脸,眼睛放着光,愉快地呼吸着自由空气。当他发现平托上校嘲笑的眼光时,一切都已经晚了,身后的士兵已紧紧地抓住了他。
这个例子说明人的内心隐秘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隐藏得那么深,总有流露之时,人的体态每时每刻都在传达信息。因此,在社交中用优良的仪态礼仪表情达意,往往比语言更让人感到真实、生动。所以在社交中必须讲究仪态美。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堪称仪态美的典范,青年时代他在南开中学读书,南开中学教学楼的镜子上印着《镜铭》: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背容直。颜色:勿傲、勿暴,勿怠,气象:宜和、宜静、宜庄”
周恩来自年轻时就按《镜铭》上的要求去做,加强修养,努力做到仪态美,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被称为“周恩来风格的体态语”,可谓“举手投足皆潇洒,一笑一颦尽感人”,给人以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一位欧洲女作家说:
他的眼睛是他身上最惊人的特点,总是闪着光并迅速移动,人人都发现它是不可抗拒的。周在演讲时,步履矫健,昂首挺胸,神色自然,仪态万方,周身洋溢着自信与激情。他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温和,时而愤怒。而这一切都是那样得体和恰如其分。独具魅力的体态语,帮助周恩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位受到普遍欢迎的交谈伙伴,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一位老练的谈判高手、一位劝说行家这四种角色集于一身的出色形象。
一、站姿
(一)标准的站姿
标准的站姿,从正面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正视(而不是斜视),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度,身体中心落于两腿正中;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
站姿的要领是:一要平,即头平正、双肩平、两眼平视。二是直,即腰直、腿直,后脑勺、背、臀、脚后跟成一条直线。三是高,即重心上拔,看起来显得高。
(二)不同场合的站姿
在升国旗、奏国歌、接受奖品、接受接见、致悼词等庄严的仪式场合,应采取严格的标准站姿,而且神情要严肃。
在发表演说、新闻发言、作报告宣传时,为了减少身体对腿的压力,减轻由于较长时间站立双腿的疲倦,可以用双手支撑在讲台上,两腿轮流放松。
主持文艺活动、联欢会时,可以将双腿并得很拢站立,女士甚至站成“丁”字步。让站立姿势更加优美。站“丁”字步时,上体前倾,腰背挺直,臀微翘,双腿叠合,玉立于众人间,富于女性魅力。
门迎、侍应人员往往站的时间很长,双腿可以平分站立,双腿分开不宜超过肩。双手可以交叉或前握垂放于腹前;也可以背后交叉,右手放到左手的掌心上,但要注意收腹。
礼仪小姐的站立,要比门迎、侍应更趋于艺术化,一般可采取立正的姿势或“丁”字步。如双手端执物品时,上手臂应靠近身体两侧,但不必夹紧,下颌微收,面含微笑,给人以优美亲切的感觉。
二、坐姿
(一)标准的坐姿
首先站好,全身保持站立的标准姿态,两腿平行于椅子前面,弯曲双膝,挺直腰背坐下。
落座时声音要轻,动作要缓。落座过程中,腰、腿肌肉要稍有紧张感。
坐立时,上身正直而稍向前倾,头、肩平正,两臂贴身下垂,两手可随意扑放在大腿上,两腿外沿间距与肩宽大致相等,两脚平行自然着地。
人在坐着时,由臀部支撑上身,减少了两腿的承受力。由于身体重心下降,上身适当放松,可减轻心脏的负担。因此坐姿是一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姿势。它既是一种主要的白昼休息姿势,也是一般的工作、劳动、学习姿势,还是社交、娱乐的常见姿势。正因为这个缘故,坐姿要求端正、大方、舒展。
(二)不同场合的坐姿
谈判、会谈时,场合一般比较严肃,适合正襟微坐,但不要过于僵硬。要求上体正直,端做于椅子中部,注意不要使全身的重量只落于臀部,双手放在桌上、腿上均可。双脚为标准坐姿的摆放。
倾听他人教导、知识、传授、指点时,双方是长者、尊者、贵客,坐姿除了要端正外,还应坐在坐椅、沙发的前半部或边缘,身体稍向前倾,表现出一种谦虚、迎合、重视对方的态度。
在比较轻松、随便的非正式场合,可以坐得轻松、自然一些。全身肌肉可适当放松,可不时变换坐姿,以做休息。
三、走姿
(一)标准的走姿
有人编了走路的动作口诀,体现了走姿的要领:双眼平视臂放松,以胸领动肩轴摆,提髋提膝小腿迈,跟落掌接趾推送。
标准的走姿为:上身基本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挺胸收腹,腰背笔直;两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约35度,后摆约15度,手掌朝向体内;起步时身子稍向前倾,中心落前脚掌,膝盖伸直;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时双脚踩在一条线缘上。
正确的行走,上体的稳定与下肢的频繁规律运动形成对比和谐,干净利落、鲜明均匀的脚步,形成节奏感,前后、左右行走动作的平衡对称,都会呈现行走时的形式美。
(二)不同场合的走姿
参加喜庆活动,步态应轻盈、欢快、有跳跃感,以反映喜悦的心情。
参观吊丧活动,步态要缓慢、沉重、有忧伤感,以反映悲哀的情绪。
参观展览、探望病人,环境安谧,不宜出声响,脚步应轻柔。
进入办公场所,登门拜访,在室内这种特殊场所,脚步应轻而稳。
走入会场、走向话筒、迎向宾客,步伐要稳健、大方、充满热情。
举行婚礼、迎接外宾等重大正式场合,脚步要稳健,节奏稍缓。
办事联络,往来于各部门之间,步伐要快捷又稳重,以体现办事者的效率、干练。
陪同来宾参观,要照顾来宾行走速度,并善于引路。
四、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登布在其《推销员如何了解顾客心理》一文中说:“假如顾客的眼睛朝下看,脸转向一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假如他的嘴唇放松,笑容自然,下颚向前,则可能会考虑你的提议;假如他对你的眼睛注视几秒钟,嘴角以至鼻翼部位都显出微笑,笑得很轻松,而且很热情,这项买卖就做成了。”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面部表情作为丰富且复杂的体态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脸色的变化、肌肉的收展以及眉、鼻、嘴等的动作,我们这里主要重点介绍一下眼神和微笑。
(一)眼神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而且能表达最细微、最精妙的差异,显示出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正如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在眼睛里,思想敞开或是关闭,放出光芒或是没入黑暗,静悬着如同落月,或者象忽闪的电光照亮了广阔的天空。那些自有生以来除了嘴唇的颤动之外没有语言的人,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这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像海一般的深沉,天空一般的清澈,黎明和黄昏,光明与阴影,都在自由嬉戏。”据研究,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感受中,唯独视觉感受最为敏感,人由视觉感受的信息占总信息的83%。在汉语中用来描述眉目表情的成语就有几十个,如“眉飞色舞”、“眉目传情”、“愁眉不展”、“暗送秋波”、“眉开眼笑”、“瞠目结舌”、“怒目而视”……这些成语都是通过眼语来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人的七情六欲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内显现出来。
眼神主要由注视的时间、视线的位置和瞳孔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组成。
1、注视的时间。据有人调查研究,人们在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约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可认为对谈话者本人比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平均值,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不难想象,如果谈话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只是由于紧张、羞怯不敢正视对方,目光注视的时间不到谈话的1/3,这样的谈话,必然难以被人接受和信任。当然,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如南欧人注视对方可能会造成冒犯。
2、视线的位置。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目光所及之处也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在与比较陌生的人打交道时,往往因为不知把目光怎样安置而窘迫不安;已被人注视而将视线移开的人,大多怀有相形见拙之感;仰视对方,一般体现“尊敬、信任”的语义;频繁而又急速的转眼,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常被用作掩饰的一种手段。当然,如果死死地盯着对方或者东张西望,不仅是极不礼貌,而且也显得漫不经心。
3、瞳孔的变化。瞳孔的变化即视觉接触时瞳孔的放大或缩小。心理学家往往用瞳孔变化大小的规律,来测定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物的兴趣、爱好、动机等。兴奋时,人的瞳孔会扩张到平常的4倍大;相反,生气或悲哀时,消极的心情会使瞳孔收缩到很小,眼神必然无光。所谓“脉脉含情”、“怒目而视”等都多与瞳孔的变化有关。所说,古时候的珠宝商人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他们能窥视顾客的瞳孔变化而猜测对方是否对珠宝感兴趣,从而决定是抬高价钱还是跌价。
在社交过程中,与朋友会面或被介绍认识时,可凝视对方稍久一些,这即表示自信,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双方交谈时,应注视对方的眼鼻之间,表示重视对方及对其发言感兴趣。当双方缄默不语时,就不要再看着对方,以免加剧因无话题本来就显得冷漠、不安的尴尬局面。当别人说了错话或显拘谨时,务请马上转移视线,以免对方把自己的眼光误认为是对其的嘲笑和讽刺。如果你希望在争辩中获胜,那就千万不要移开目光,直到对方眼神转移为止。送客时,要等客人走出一段路,不再回头张望时,才能转移目送客人的视线,以示尊重。
在谈判中也很讲究眼神的运用。一方让眼镜滑落到鼻尖上,眼睛从眼睛上面的缝隙中窥探,就是对对方鄙视和不敬的情感表露。一方在不停地转眼珠,就要提防其在打什么新主意。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反映,在谈判中持这种眼神有助于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合作。相反,双眉紧锁、目光无神或不感正视对方,都会被对方认为无能,可能导致对自己的不利结果。
眼神还可传递其他信息,已被人注视而将视线移开的人,大多怀着相形见绌之感,有很强的自卑感。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或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内向型性格。仰视对方,表示怀有尊敬、信任之意;俯视对方表示有意保持自己的尊严。频繁而急速的转眼,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常被用做掩饰的一种手段,或内疚,或恐惧,或撒谎,需据清作出判断。视线活动多且有规则,表明其在用心思考。听别人讲话,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人身上,表明其对此话题不感兴趣。说话时对方将视线集中在你身上的人,表明他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游离不定的目光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心神不宁或心不在焉。
眼神表达出异常丰富的信息,但微妙的眼神有时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能靠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用心体察、积累经验、努力把握,方能在社交中灵活运用眼神。
(二)微笑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作品之一。画中女士的微笑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充满对真善美的渴望,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微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情绪语言”。它可以和有声语言及行动相配合,起“互补”作用,沟通人们的心灵,架起友谊的桥梁,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工作、生活中离不开微笑,社交中更需要微笑。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体态语,它超越了各种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微笑是人人都喜爱的体态语,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个人和组织,都充分重视微笑及其作用。
美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微笑之都,它就是爱达荷州的波卡特洛市,该市通过一项法令,该法令规定全体市民不得愁眉苦脸或拉长面孔,否则违者将被送到“欢容遣送站”去学习微笑,直到学会微笑为止。波卡特洛市每年都举办一次“微笑节”,可以想象,“微笑之都”的市民的微笑决不比“蒙娜丽莎”逊色。
世界著名的希尔顿饭店的总经理希尔顿,每当遇到员工时,都要询问这样一句话:“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他指出:“饭店里第一流的设备重要,而第一流服务员的微笑更重要,如果缺少服务员的美好微笑,好比花园里失去了春日的太阳和春风。假如我是顾客,我宁愿住进虽然只有破旧地毯,却处处可见到微笑的饭店,而不愿走进只有一流设备而不见微笑的地方。”正是因为希尔顿深谙微笑的魅力,才使希尔顿饭店誉满全球。
近年来,日本许多公司员工都在业余时间参加“笑”的培训,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改善对外服务,提高企业效益。根据日本传统,无论男人和女人,遇到高兴、悲伤或愤怒时,都必须学会控制情绪,以保持集体和睦。因为日本人认为藏而不露是一种美德。但自从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后,生意越来越难做,商家竞争日趋激烈。于是乎,为招揽顾客,日本商家,特别是零售业和服务业,新招叠出。其中之一就是让员工笑脸迎客。在今日的日本,数以百计的“微笑学校”应运而生。日本一些公司的员工一般在下班后去学校接受培训,时间为90分钟,连续受训一个星期。据称,经过微笑培训,日本不少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上升”。日本许多公司招工时,都把会不会“自然地微笑”作为一个重要条件。
微笑是有规范的,一般要注意四个结合:
1、口眼结合。要口到、眼到、神色到,笑眼传神,微笑才能扣人心弦。
2、笑与神、情、气质相结合。这里讲的“神”,就是要笑得有情入神,笑出自己的神情、神色、神态,做到情绪饱满,神采奕奕;“情”,就是要笑出感情,笑得亲切、甜美,反映美好的心灵;“气质”就是要笑出谦逊、稳重、大方、得体的良好气质。
3、笑与语言相结合。语言和微笑都是传播信息的重要符号,只有注意微笑与美好语言相结合,声情并茂,相得益彰,微笑方能发挥出它应有的特殊功能。
4、笑与仪表、举止相结合。以笑助姿、以笑促姿,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美。
尽管微笑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但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那将是对微笑语的亵渎。有礼貌的微笑应是自然的坦诚,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否则强颜欢笑,假意奉承,那样的“微笑”则可能演变为“皮笑肉不笑”、“苦笑”。比如,拉起嘴角一端微笑,使人感到虚伪;吸着鼻子冷笑,使人感到阴沉;捂着嘴笑,给人以不自然之感。这些都是失礼之举。
五、手势
手是人体上最富灵性的器官,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就是心灵的触角,是人的第二双眼睛。手势在传递信息,表达意图和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手的“词汇”量是十分丰富的。据语言专家统计,表示手势的动词有近二百个。“双手紧绞在一起”,显示的意义是精神紧张。用手指或笔敲打桌面,或在纸上涂画,显示不耐烦、无兴趣。搓手,显示的意义是有所期待,跃跃欲试,也可表示着急或寒冷。摊开双手,表示真诚和坦直。用手支着头,显示的意义是不耐烦、厌倦。用手托摸下巴,说明老练、机智。用手不停地磕烟灰,表明内心有冲突和不安。突然用把没吸完的烟掐灭,表明紧张地思考问题。等等。
又如招手致意、挥手告别、握手友好、摆手回绝、合手祈祷、拍手称快、拱手答谢(相让)、抚手示爱、指手示怒、颤手示怕、捧手示敬、举手赞同、垂手听命,等等。可见,丰富的手势语在人们交往间是不可缺少的。
在社会交往中,手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有声语言再配合准确、精采的手势动作,必然能使交往更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一)手势的区域
手势活动的范围,有上、中、下三个区域。此外,还有内区和外区之分。肩部以上称为上区,多用来表示理想、希望、宏大、激昂等情感,表达积极肯定的意思;肩部至腰部称为中区,多表示比较平静的思想,一般不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腰部以下称为下区,多表示不屑、厌烦、反对、失望等,表达消极否定的意思。
(二)手势的类型
人的手势一般可分为4种;
第一,情意性手势。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其表现方式极为丰富,感染力极强。比如说“我非常爱她”时,用双手捧胸,以表示真诚之情。
第二,象征性手势。主要用来表示一些比较复杂的感情和抽象的概念,从而引起对方的思考和联想。例如把大军乘胜追击的场面,用右手五指并齐,并用手臂前伸这个手势来形容,象征着奋勇进发的大军,就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第三,指示性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事物或数量,其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如当讲到自己时,用手指向自己;谈到对方时,用手指向对方。
第四,形象性手势。其主要作用是摹拟事物的形状,以引起对方的联想,给人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如说到高山,手向上伸;讲到大海,手平伸外展。
(三)手势的原则
手势语能反映出复杂的内心世界,但运用不当,便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手势时要注意几个原则。首先要简约明快,不可过于繁多,以免喧宾夺主;其次要文雅自然。因为拘束低劣的手势,会有损于交际者的形象;再次要协调一致,即手势与全身协调,手势与情感协调,手势与口语协调;最后要因人而宜,不可能千篇一律地要求每个人都做几个统一的手势动作。
(四)常见的手势
1、引领的手势
在各种交往场合都离不开引领动作,例如请客人进门,客人坐下,为客人开门等,都需要运用手与臂的协调动作,同时,由于这是一种礼仪,还必须注入真情实感,调动全身活力,使心与形体形成高度统一,才能做出色彩和美感。引领动作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形式:
第一,横摆式。以右手为例:将五指伸直并拢,手心不要凹陷,手与地面呈45度角,手心向斜上方。腕关节微屈,腕关节要低于肘关节。动作时,手从腹前抬起,至横膈膜处,然后,以肘关节为轴向右摆动,到身体右侧稍前的地方停住。同时,双脚形成右丁字步,左手下垂,目视来宾,面带微笑。这是在门的入口处常用的谦让礼的姿势。
第二,曲臂式。当一只手拿着东西,扶着电梯门或房门,同时要做出“请”的手势时,可采用曲臂手势。以右手为例:五指伸直并拢,从身体的侧前方,向上抬起,至上臂离开身体的高度,然后以肘关节为轴,手臂由体侧向体前摆动,摆到手与身体相距20厘米处停止止,面向右侧,目视来宾。
第三,斜下式。请来宾入坐时,手势要斜向下方。首先用双手将椅子向后拉开,然后,一只手曲臂由前抬起,再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由上向下摆动,使手臂向下成一斜线,并微笑点头示意来宾。
2、“OK”的手势。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圈,其余三指自然伸张。这种手势在西方某些国家比较常见,但应注意在不同国家其语义有所不同。如:美国表示“赞扬”、“允许”、“了不起”、“顺利”、“好”;在法国表示“零”或“无”;在印度表示“正确”;在中国表示“零”、或“三”两个数字;在日本、缅甸、韩国则表示“金钱”;在巴西则是“引诱女人”或“侮辱男人”之意;在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则是“孔”或“洞”的意思,常用此来暗示、影射同性恋。
3、伸大拇指手势
大拇指向上,在说英语的国家多表示“OK”之意或是打车之意;若用力挺直,则含有骂人之意;若大拇指向下,多表示坏、下等人之意。在我国,伸出大拇指这一动作基本上是向上伸表示赞同、一流、好等,向下伸表示蔑视、不好等之意。
4、“V”字型手势
伸出食指或中指,掌心向外,其语义主要表示胜利(英文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掌心向内,在西欧表示侮辱、下贱之意。这种手势还时常表示“二”这个数字。
5、伸出食指手势
在我国以及亚洲一些国家表示“一”、“一个”、“一次”等;在法国、缅甸等国家则表示“请求”、“拜托”之意。在使用这一手势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手指指人,更不能在面对面时用手指着对方的面部和鼻子,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动作,且容易激怒对方。
6、捻指作响手势
就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弹出声响,其语义或表示高兴、或表示赞同,或是无聊之举,有轻浮之感。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这一手势,因为其声响有时会令他人反感或觉得没有教养,尤其是不能对异性运用此手势,这是带有挑衅、轻浮之举。
六、举止
一个人的举止端庄、行为文明、动作规范,是良好素养的表现,它能帮助个人树立美好形象,也能为组织赢得美誉,反之,则会损害组织形象。《人民日报》有过这样一则报道:
中国长江医疗机械厂经过艰难的谈判即将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签定“输液管”生产线的合同。然而在参观车间时,厂长陋习难改,在地上吐了一口痰,约瑟看后一言不发,掉头就走,只留给厂长一封信:“我十分钦佩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您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合作的产品是用来治病的,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都会惩罚我的。
一口痰毁了一项合同,可见,日常举止是优美仪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端庄的举止,文明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交中也要求人们的举止有一定的约束。例如以下不受欢迎的坏习惯和不良举止就应在交际中努力戒除:
(一)打吹欠
当你在与人谈话的时候,尤其是当对方在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时,那时你也许感到疲倦了,这时要按捺住性子让自己不打呵欠,因为这会引起交际对象的不快。 打呵欠在社交场合中给人的印象是:表现出你不耐烦了,而不是你疲倦。
(二)掏耳和挖鼻
有的人有这类不雅的小动作,大家正在喝茶、吃东西的时候,掏耳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恶心,这个小动作实在不雅,而且失礼。即使你想“洗耳恭听”此时此地也不是时候。同样,用手指挖鼻也是非常失礼的动作。
(三)剔牙
宴会上,谁也免不了人有剔牙的小动作 ,既然这小动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时不要露出牙齿,而且不要把碎屑乱吐一番,最好用左手掩嘴,头略向侧偏,吐出碎屑时用纸巾接住。
(四)搔头皮
有些头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场合也忍耐不住头皮屑刺激的搔痒,而搔起头皮来。搔头皮必然使头皮屑随风纷飞,这不仅难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搔头皮这种现象在社交场合是非常失礼的。特别是在宴会上,或者较为严肃、庄重的场合,这种情况下小动作是很难叫人谅解的。
(五)双腿抖动
这种小动作多发生在坐着的时候,站立时较为少见。这种小动作,虽然无伤大雅,但双腿颤动不停,令对方觉得不舒服,而且也给人情绪不安定的感觉,这也是失礼的。同样,让跷起的腿儿钟摆似的打秋千也是相当难看的姿态。
(六)频频看表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无其他重要约会,最好少看自己的手表。这样的小动作会使对方认为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会使谈话继续下去;同时,你的这种小动作可能引起对方的误会,认为你没有耐心再谈下去。如果你确实有事在身的话,不妨婉转地告诉对方改日再谈,并表示歉意。
七、风度
风度是社交活动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内在潜质的综合反应,风度不但是人的一种性格特征的表现,还是一种内在涵养的表现。风度是一个人的姿态举止、言谈、作风等表现出来的美。这种美既是一种外在美,又是一个人内心美的自然流露,也就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所以屈原说:“给吾既此内在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看过《周恩来外交风云》的人不会忘记,在日内瓦会议上,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以其卓越才智和个人魅力,为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促进亚非会议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举手投足,都展现出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东方美男子形象。1954年,当周恩来代表中国出现在日内瓦会议上,他的风采、他的气质、他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外资才干令所有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令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总理刮目相看。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又以其风度与个人魅力从会前需要“老前辈” 介绍而变为会后公认的“外交明星”。他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承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那优雅的充满独特魅力的翩翩风度,倾倒了多少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甚至不同信仰的人,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与折服!
周恩来的一次东南亚之行中,在告别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彬彬有礼地回答每一位记者的提问。会场上,所有的记者即使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也无法挑剔周恩来的风度。在记者执行会即将结束前,一个外国姑娘向周总理问道:“周恩来先生,能不能问您一个私人问题?”
周恩来很坦诚地点头,微笑着说:“可以。”
“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仍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
场内顿时响起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看得出聪明的中国人很多都认为自己的总理配有长生不老药。
当这位素有“东方第一美男子”之称的周恩来总理,声音宏亮地回答道:“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很健康”时,场内顿时掌声如潮!多少年来,东方人从来都是贫穷、落后、愚昧、病夫的代名词。而如今,有了受人尊敬的周恩来成为东方人的代表,顷刻间,不分国家、不分政见、不分肤色,只要是东方人都感到了荣幸与骄傲!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化妆、服饰与姿态的美,更要看重内在的修养,何况外在仪表本身就渗透着个人内在的内容。要想在社交场合风度翩翩,应从根本做起:
(一)风度的培养是人内在气质的展现
气质不佳者,难有好的风度。内在气质的优化是靠平时修养、陶冶而成。因而它会不经意地显露出风度。《世说新语》记载:曹操个子较矮,一次匈奴来使,应由曹操接见,可是曹操怕使者见自己矮而看不起,于是请大臣崔琰冒充自己,曹操则持刀扮成卫士站在崔琰的旁边观察使者。崔琰“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接见后,曹操派人去探听使者的反应,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提刀者,此乃英雄也。”曹操具有高度的政治、军事、文化素养,养成了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特有的气质,因此他的风度并不因他身材矮小而受到影响,也不因他扮成地位低下的卫士而被掩盖。
(二)风度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德、才、学、识
良好的文化素养,脱俗的思想境界,渊博的学识,精深独到的思辩能力,是构成风度美的重要内在因素。宽宏的气度与气量是自古以来的君子之风,知识丰富且善于辞令,时而妙语连珠,时而幽默风趣,这些风度也可通过语言举止、服饰和作风等转换为外在的形式。如毛泽东有运筹帷幄的政治家风度;周恩来有才思敏捷,风姿潇洒的外交家风度;鲁迅有“横眉冷对”的铮铮铁骨;宋庆龄则留下端庄自然的慈母风度等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高超的学识造就了卓然的风度。
(三)风度的培养应注意经常的训练
培养风度要先对自己的气质、性格、经历、知识和文化程度,乃至身材、面容等条件有个自知之明。既不能听之任之,对自己毫无要求,以“本色”、“自然”自夸;也不能乞求过高,操之过急,以至矫揉造作,生硬别扭,或东施效颦,欲美反丑。而审度自己,科学地进行自我设计,持久地实践、训练,自然能水到渠成。例如根据自身特点坚持训练站姿、坐姿、走姿、言谈举止的技术,在各种场合、环境下都能运用自如,心理从容自信,风度也随之而来。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言:“只有你自己才能识别自己的长处和魅力。它们也许是你的低回浅笑,也许是你的开怀畅谈,也许是你的亲切和蔼。它可能是你对生活乐趣的领悟,也可能是你的沉静安详。不管你那特有的吸引力是什么,它都会因为魅力的技术因素而得到加强。”
第四节 界域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领空,人们叫它“生物圈”。一旦异物侵入这个范围,就会使其感到不安并处于防备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默经过观察与实验认为,人人都具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它象生物的“安全圈”一样,是属于个人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想侵犯他人空间,但也不愿意他人侵犯自己的空间。双方关系越亲密,人际距离就越短。
美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霍尔将人类的交往空间划分为四种区域,这就是所谓社交中的界域语。
第一,亲密距离(0CM—45CM),又称亲密空间。其语义为亲切、热烈,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可能进入这一空间。如:夫妻、父母、子女、恋人、亲友等。亲密距离又可分为两个区间,其中(0CM—15CM)亲密状态距离,常用于爱情关系、亲友、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16CM——45CM为亲密疏远状态,身体虽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触摸。
第二,个人距离(46CMM——120CM),其语义为“亲切、友好”,其语言特点是语气和语调亲切、温和,谈话内容常为无拘束的、坦诚的。比如个人私事,在社交场合往往适合于简要会晤、促膝谈心或握手。这是个人在远距离接触所保持的距离,不能直接进行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接近状态为46CM——75CM,可与亲友亲切握手,友好交谈;个人距离的疏远状态为76CM——120CM,在交际场所任何朋友、熟人都可自由进入这一区间。
第三,社交空间(120CM——360CM),其语义为“严肃、庄重”。这个距离已超出了亲友和熟人的范畴,是一种理解性的社交关系距离。社交距离的接近状态为120CM——210CM,其语言特点为声音高低一般、措辞温和,它适合于社交活动和办公环境中处理业务等;社交距离的疏远状态为210CM—360CM,其语言特点为声音较高、措辞客气。它使用于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社交活动,如谈判、会见客人等。
第四,公共距离(360CM以上),这是人们在较大的公共场所保持的距离,其语义为“自由、开放”。它实用于大型报告会、演讲会、迎接旅客等场合。其语言特点为声音洪亮,措辞规范,讲究风格。
在现代交际中要讲究如下界域礼仪规范:
一、注重文化差异
界域行为是有文化差异的。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近体度的概念,近体度指交往双方保持空间位置的接近程度,他表示双方对个人和社会空间理解。据笔者观察,农村人比城里人的近体度要小。比如两个陌生人交谈,城里人大约相距70cm ,而农村人相距大约40cm。西方国家比中国要大,教室里的座椅摆放就是证明。我们的座椅是两个一排,所以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同桌的你》。而西方却没有同桌。都是一个一个独立摆放的,他们不喜欢两个人离得很近。还有像儿童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卧室、自己的床等等客观因素,都形成了他们近体度比较大的习惯,在东方国家,日本的近体度比较大,其次是中国,再次是韩国。美国界域学专家霍尔比较了西方和阿拉伯文化,他指出:“在西方,人这个词的意思和在皮肤之内的这个具体的人是一码事,在北欧,人的皮肤,甚至是衣服都会是不可侵犯的,……可是阿拉伯人的人和身体往往可以分开,人存在于身体内部的一个什么地方。不过自我并未完全藏住,很容易被人侮辱。”
大部分阿伯人没有在公共场合被侵犯的观念,他们认为:公共的就是公共的。所以就是如果某甲站在一个街角处,而某乙也看到了这块地方,某乙就有权力把某甲挤到一边去。阿拉伯人不觉得碰撞别人有什么不对,他们的社交距离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南美人、地中海人、东欧人的近体度也比较小。他们可能只相聚45cm站着,静静地谈话,美国人正常的交往距离是1.5米,在南美等地看来,是冷冰冰的疏远的距离。
德国人的界域观念比较强。许多德国人认为,一个人在屋子里看到了外边的人,就是侵扰了别人。对这些德国人来说,不一定要进到一所房子里面才算侵犯,就是对别人看上一眼,不管那个人站得多么远,都算是侵犯。德国人很在乎门的作用。他们的门又厚又,而且总是关着的。他们认为,让门开着是粗心,乱糟糟的,而关上门就保持了房间的完整,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保护界限,同样不少德国人认为,把家具搬来搬去,尤其是两个人说话时把椅子挪近些,也是对个人空间的侵犯。比如,有一位移居美国的德国报纸编辑对美国人随意调整家具的习惯深恶痛绝。他把客人坐的椅子,用带子拴在他认为距离合适的地方,不让客人挪动。在德国,家具都是又笨又重的,就像是有意要对付那些不懂德国规矩的人似的。
英国人的界域观念也比较强。他们习惯于保留一个很大的身体缓冲带。即使是同很亲密的人谈话,也想站得远于90cm。 英国人想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他们都不会去接。在英国打电话常常没有人接听,除非是事先约好了的急事或谈买卖的事,没有什么事打电话被认为是粗鲁和没有教养。如果想同别人联络,又不想亲自去,最好是写信或发电报,而不要打电话。
总之,近体度比较大的有德、英、美、奥、日等地区,近体度比较小的是阿拉伯、南美、非洲、东欧、中欧等地区。当我们同外国朋友交谈时,我们要有近体度意识。不能用我们习惯的距离同对方交谈。如果无从了解对方的习惯,我们可能观察试探:如果对方向前靠,说明距离应该再近一些;向后退表示需要远些。不动时说明合适。
二、选择空间形式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类存在的形式。每一个人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间的位置也会构成各种不同的形式。交际的目的不同,场合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就不同,据观察研究,我们把这种形式大致分为四种即:封闭式,开放式,相向式,平行式。
(一)封闭式
这是个体或群体独处时所采取的形式,表示不愿受到他人的干扰。一个学生在校园里看书,他会背对着有人走动的地方,面朝湖水、花草、树林等。两人密谈则都向内侧身。三人密谈,两人则两端向里侧伸,把中间的人围在圈里,形成关闭。三人以上一般是面朝里围成一个圆圈。如,球场暂停时,教练员面授机宜。
(二)开放式
这是指交际双方大约形成90度的位置。开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与封闭相对,允许别人加入,另一个是指交谈者的心理开放即双方的自我开放区域较大,这种形式比较适用于感情的交流或长时间交谈,会客、门诊多采用这种形式,开放式使双方不易产生沟通障碍,交流效果较好。有些家庭的客厅里习惯把沙发摆在一条线上,主客做在一条线上交谈,最容易疲劳,起码脖子一会儿就扭酸了,思想感情上的交流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客厅的沙发应摆成开放式的。
(三)相向式
这是指面对面的形式,表示竞争的意思,谈判时多选择相向式同对方隔桌相望就坐,桌子自然成为防护屏障,造成竞争气氛,使双方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观点,一般用于处理公事,如法庭,比赛下达命令,如果领导要同下级谈事时,他就不会做在办公桌后面,而要变化一下形式。所以,领导的办公室除了写字台以外,还要安放沙发、茶几,就是用来供领导选择的,如果领导要用非正式的方法来对待来访者,他就会离开办公桌,同客人一道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交谈。如果谈话是极为正式的,他就会仍旧会坐在办公桌后面。
(四)平行式
这是指肩并肩的形式,表示合作关系。一般是指地位相等,目的相同的人使用。如夫妻、好友逛马路,同台演出朗诵、小合唱。电视节目中的两位主持人,或四五位被邀请来的佳宾也多采用这种形式。
三、讲究界域礼貌
讲究界域礼貌对赢得公众,广结善缘有重要意义。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保持距离。
距离产生美感,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注重远近适当,太远了使人感到傲慢,架子大;太近了,又显得不够重视。
在行进中不但要保持距离,而且要适当的变换,比如不要以2米左右的距离尾随在陌生人的后面,以免引起误会,骑自行车或开车时,不要离前面的车靠得太近,不要强行超车。
看到别人围成一个圈形成封闭式的交谈,就要绕开行走,不要从中穿越。公园的长椅上,如果已经有人坐上,就不要再去挤座位。
(二)变换体位
体位是指身体所处的位置,根据交际的目的和场合,我们还要经常改变自己身体所处的位置。如,从前往后,从左到右,由坐而站等等。
1、移动位置。这是我们向对方表示诚意的界域行为。如,我国对外国国家元首的迎送仪式中就有这方面的规定:“国宾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车站)时,陪同团团长等赴机场(车站)迎接并陪同来访国宾乘车前往宾馆下榻。……国宾离京回国,我出面接待的领导人到宾馆话别,由陪同团团长前往机场(车站)送行。”对一般的来访者也是如此:“对应邀前来访问的来访者,无论是官方人士、专业代表团、民间团体、知名人士,在他们抵离时,均安排相应身份的人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
美国学者莫里斯把这种移动称为“不便的展示”。他说:“客人前来和主人去接的距离也是一种不便。不便越大,表示诚意越高。国家元首去机场迎接重要客人,兄弟驾车去机场迎接外国来的姊妹 。这种移位的举动,是主人所能表现的最大的不便。由于各种不同层次相对缩减,要看主人的距离而定,因此,有的去当地车站,有的侯在门前,有的等门铃响了再去。有的干脆就在他自己的房内等侯,让仆人或小孩去开门……分别时,不便的展示再度重演。”
移位可以表示尊重,也可表示妥协或服从。比如当你开汽车或骑自行车违章被交通警察拦住时,就应马上下车,赶快主动撤到指定地点。然后在警察接近车子之前走近警察,因为警察离他的岗位越远,不信任和敌意就会强烈。总之,主动迅速的向警察靠近,表示出对他的服从态度,可以避免相应的处罚。
2、改变高度。这是变换体位的另一种方式。比如降低身高,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能获得好感。朱利叶斯?法斯特介绍说,我认识一个青年,他足有六英尺高,在做买卖时,他极其走运,原因是他感化合伙人的本事。观察了一些他的成功的买卖动作后,我发现,我随时随地只要可能就偏向弯腰。或者半坐下来,以便让合伙人得到统治权,感到优越。
降低身高要看场合,有的时候降低了,反而不尊敬了。比如晚辈在一起聊天,长辈到场,晚辈需站起来,如果仍旧保持低位,或坐、或躺,那么就说明他对来者的蔑视。莫里斯是这样分析原因的:“弯身表示服从动作,主要作用是要使行礼的人感到不便和不舒服,让居高位的人舒舒服服地坐着,不会因为降低高度就丧失他的威严。”从历史的发展变化来看,古代的皇位设于高处,君主坐在那里当然要比站在下面的臣子还要高。现在不设高位了,大家在一张桌子旁议事,地位低者站立的习惯却仍旧保留下来,或用于高位者到场的一种礼节性动作。
总之,无论是横向的移动,还是纵向的升降,我们都应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以及当时的情景,随时变换我们的界域行为。一个坐下后,就不知起来的人,会给人留下傲慢至少是懒惰的印象,进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尊重他人的领域权
1、不乱动他人物品。主人不在场时,不要私自动用其领域内的物品。未经许可,一般不要翻动亲友,甚至是子女的抽屉、书包、信件等,因为这种揭人隐私的行为会伤害对方的自尊。
2、不随意进入他人领域。在进入他人领域之前,一定要征得同意,经过允许,比如到朋友家做客,进门先按铃或敲门,经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或得主人同意,不得要求参观主人卧室。即使是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陈设,对家庭成员也应尊重。在公众场合,要尽量避免侵犯他人的空间。有一些人往往不注重自己的界域行为。在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横着站,两手抓两边的把手,使别人无法通过。坐着时跷起二郎腿,让路过的人给他擦皮鞋。在剧场里,或扒在前面的背椅上,或把腿登在前排的座椅上。
目光侵入也属于侵犯空间。孔子说:“非礼勿视”。我们现在有的地方却无视这个问题,有这样的旅馆,每个客房门上都开着一个玻璃窗口,窗帘安在外边,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真让客人们哭笑不得。还有些人喜欢在地铁里面看旁边人的报纸。主人看正面,他看反面,主人翻报纸时,他甚至干涉说先别翻,我还没看完呢。这种界域行为中国人还可以容忍,西方是不可以接受的。
3、不污染他人的界域。空气污染,比如当众抽烟,冲着人打喷嚏,张着嘴出气,在餐桌上端起碗来用嘴吹等。国家之间比如核电站泄漏事件,都属于污染别人的界域,因为别人的身体虽然没有侵入,但是空气被污染了。
噪音污染,比如音乐会时,手机、呼机此起彼伏,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把指挥大师都气坏了。停下来,以示抗议,如在楼道里大声喧哗,影响邻居们休息,记得侯宝林大师有这样一个段子:
有一小伙,下了夜班,上楼的脚步特别重,吵得楼下的老先生神经衰弱,每天夜里都要等小伙子噔噔噔噔上楼,开门,脱下皮鞋噔——噔两声一摔之后,才能心跳渐趋正常,再慢慢入睡。有一天,老先生给小伙子提了个建议,小伙子满口答应,下班后,他已经忘记了这事,又噔噔噔噔上楼。进门之后,脱了一只鞋往地上一摔之后 ,突然想起来,于是第二只鞋就轻轻的放在了地上,第二天,
他问老人:“昨天睡的好点吗?”
老人说:“我昨天一夜都没有睡!”
“怎么了?”,
“我等你那第二只鞋呢!心一直悬着!”
可见,讲究界域礼貌,不污染他人的界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在空间距离的处理上还应注意交往对象生熟、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俗话说“熟则远,亲则近”,空间距离与交际对象陌生还是熟悉是有一定区别的。交往的双方,互相认识,又是亲朋好友,可以近些,以至拍肩碰肘、抚摸、拥抱、依偎等都没有什么不好,有时反而能促进关系的密切。相反,交往双方是初次见面,要做上述举动,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
交往对象的性别不同,交往时空间距离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心理学家做实验发现:男子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容易引起相互的怀疑,甚至发生斗争;女子在这种环境中,更友善,更亲密,更容易找到共鸣。如果给一个女子换一个大些的房间,他们会感到不大理想。正由于男女间的这种心理差别,男子与男子交谈的距离不易太近,近则会有不和谐之感,女子与女子交谈的距离不易太远,远则会有不投机之嫌。
在交往中对不同性格的人,在空间距离上应有不同的区别。与内向型的人交往,空间距离可稍远些,因为距离太近,性格内向的人会感到不自在;与性格外向的人交往,距离可近些。若与性格外向的人相聚,可老远打招呼,以表示热情;与内向型的人相遇,倘老远打招呼,不一定会得到回应,往往是用微笑或点头来代替回答。
思考?讨论?训练
1、判断正误
1)事实上,修饰与维护,对于仪容的优劣而言往往起着一定的作用
2)通常要三天左右洗一次头
3)女士出席宴会、舞会的场合,妆可以化得浓一些
4)女士工作时间可以化妆
5)身材娇小者适宜留短法或盘发
6)穿西装时一定要加穿背心
7)女士不能采用跷“二郎腿”的姿势就坐
8)穿着要与年龄、职业、场合等相协调
9)穿冷色、深色服装使人感觉更苗条,这是因为冷色、深色属于收缩色的缘故
10)穿的是两个扣子的西装,一般只扣下面一个
11)“OK”手势在法国表示正确
12)个人距离为46—120厘米,其语意为严肃、庄重
2、应从哪些方面训练自己的仪态,使自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3、如何保持整洁的仪态?
4、化装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5、日常生活中违反服装礼仪规范的常见现象有那些?
6、如何进行服装色彩的搭配?
7、男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西装,穿西装有那些要求?
8、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多一点微笑?怎样才能做到恰倒好处的微笑?
9、请检查自己在站姿、坐姿和行姿等方面是否正确?找出自己的毛病并加以纠正。
10、站姿训练:
(1) 个人靠墙站立,要求后脚跟、小腿、臀、双肩、后脑勺都紧贴墙,每次训练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
(2) 在头顶放一本书使其保持水平促使人把颈部挺直,下巴向内收,上身挺直,每天训练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
11、坐姿训练:按坐姿基本要领,着重脚、腿、腹、胸、头、手部位的训练,可以配舒缓、优美的音乐,以减轻疲劳,每天训练20分钟左右,每天训练,坚持经常。
12、走姿训练:在地面上画一条直线,行走时双脚内侧踩在绳、或线上。若稍稍碰到这条线,即证明走路市两支脚几乎是在一条直线上。训练时配上行进音乐,音乐节奏为每分钟60拍。
13、目光训练,以下两种方法坚持天天训练,不要间断,必使目光明亮有神:
(1)点上一只蜡烛,视点集中在蜡烛火苗上,并随其摆动,坚持训练可达目光集中、有神,眼球转动灵活。
(2)追逐鸽子飞翔可使目光有神。
14、微笑训练:
(1)情绪记忆法,即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的事件中的情绪储存在记忆中,当需要微笑时,可以想起那件最使你兴奋的事件,脸上会流露出笑容。注意练微笑时,要使双颊肌肉用力向上抬,嘴里念“一”音,用力抬高口角两端,注意下唇不要过分用力。
(2)对着镜子,做最使自己满意的表情,到离开镜子时也不要改变它。
(3)当一个人独处时,深呼吸、唱歌或听愉快的歌曲,忘掉自我和一切的烦恼,让心中充满爱意。
15、列举生活中不礼貌的界域行为,并分析原因。
16、如何根据交际的不同目的和场合选择界域形式?
17、如何才能培养出良好的风度?
18、案例分析
风景秀丽的某海滨城市的朝阳大街,高耸着一座宏伟楼房,楼顶上“远东贸易公司”六个大字格外醒目。某照明器材厂的业务员金先生按原计划,手拿企业新设计的照明器材样品,兴冲冲地登上六楼,脸上的汗珠未及擦一个,便直接走进了业务部张经理的办公室,正在处理业务的张经理被吓了一跳。“对不起,这是我们企业设计的新产品,请您过目。”金先生说。张经理停下手中的工作,接过金先生递过的照明器,随口赞道:“好漂亮啊!”并请金先生坐下,倒上一杯茶递给他,然后拿起照明器仔细研究起来。金先生看到张经理对新产品如此感兴趣,如释重负,便往沙发上一靠,跷起二郎腿,一边吸烟一边悠闲地环视着张经理的办公室。当张经理问他电源开关为什么装在这个位置时,金先生习惯性地用手搔了搔头皮。好多年了,别人一问他问题,他就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搔头皮。虽然金先生作了较详尽的解释,张经理还是有点半信半疑。谈到价格时,张经理强调:“这个价格比我们预算高出较多,能否再降低一些?”金先生回答:“我们经理说了,这是最低价格,一分也不能理降了。”张经理沉默了半天没有开口。金先生却有点沉不住气,不由自主地拉松领带,眼睛盯着张经理,张经理皱了皱眉,“这种照明器的性能先进在什么地方?”金先生又搔了搔头皮,反反复复地说:“造型新、寿命长、节电。”张经理托辞离开了办公室,只剩下金先生一个人。金先生等了一会,感到无聊,便非常随便地抄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同一个朋友闲谈起来。这时,门被推开,进来的却不是张经理,而是办公室秘书。
请指出金先生的失礼之处。
19、案例分析:
吴菲,某高校文秘专业高材生,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公司做文员。为适应工作需要,上班时,她毅然放弃了“清纯少女妆”,化起了整洁、漂亮、端庄的“白领丽人妆”:不脱色粉底液,修饰自然、稍带棱角的眉毛,与服装色系搭配的灰度高偏浅色的眼影,紧贴上睫毛根部描画的灰棕色眼线,黑色自然型睫毛,再加上自然的唇型和略显浓艳的唇色,虽化了妆,却好似没有化妆,整个妆容清爽自然,尽显自信、成熟、干练的气质。但在公休日,她又给自己来了一个大变脸,化起了久违的“清纯少女妆”:粉蓝或粉绿、粉红、粉黄、粉白等颜色的眼影,彩色系列的睫毛膏和眼线,粉红或粉橘的腮红,自然系的唇彩或唇油,看上去娇嫩欲滴,鲜亮淡雅,整个身心都倍感轻松。
心情好,自然工作效率就高。一年来,吴菲以自己得体的外在形象、勤奋的工作态度和骄人的业绩,赢利了公司同仁的好评。
你如何评价吴菲的两种妆容?对“化妆不只是技术,还是一们艺术、一种生活”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20、案例分析
阿美和阿娟是一所美容学校的学生,初学化妆非常感兴趣,走在大街上,总爱观察别人的妆容,因此发现了一道道奇特风景线;
一位中年妇女没有做其他化妆,光涂了一个嘴唇,而且是那种很红很艳的唇膏,只突出了一张嘴。一位女士的妆容看起来真的很漂亮,只可惜脸上精采纷呈,脖子却粗糙的马虎,在脸庞轮廓上有明显的分界线,像戴了面具一样。再看,还有的女士用粗的黑色眼线将眼睛轮廓包围起来,像个“大括号”,看上去那么的生硬、不自然。一位很漂亮的女士,身穿蓝色调的时装,却画着橘红色的唇膏……。
请帮助阿美和阿娟分析一下,针对以上几种情形,自己化装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1、案例分析
2002年,著名表演家艺术程冰如在香港遭遇了着装带给他的窘境。那次境遇让程冰如改变了一成不变的老观念:穿衣服确实不能忽视场合。当时,正在香港的某影星获悉程冰如也到了香港,邀请他出席胞兄的画展,并嘱咐他一定去帮忙“捧场”。程冰如到展厅的时间不早不晚,展厅里的人熙熙攘攘,程冰如深深的感到人们的装束无不得体异常,而自己的一身打扮实在有失体面。
程冰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感慨不已:“我身边的几位老总穿得都很到位:精制西装,风度翩翩,头发抹的光亮整齐,整齐得能看出梳子在头发上划过的一绺绺痕迹。那位明星一头短发,上衣的两个大尖领,像两把刀一样锋利地伸向两肩,腴白的脖子上是金光闪闪的小珠子项链。胡慧中身穿明艳的晚礼服,黑色套头衫,显得那么帅气,那么干练。我呢,尽管西服料子不错,也合体,只是在香港穿了一个星期没离身,裤线早没了,上衣的兜盖不知怎么的反了向了,兜口老是张着,领带呢,恰巧又忘了戴。”
程冰如说最发怵的头和脚。头发乱,因为他从不来抹油,习惯于早上起床后用梳子随便扒两下就算完事。“当时,根据头发都各自为政地在头上横躺竖卧,尤其是脑后‘旋儿’旁边的那一绺,高高地矗着,不照镜子都能‘心知肚明’。脚下一双皮革更显得寒酸,因为我穿着它已经走了整整一个星期。不亮不说,整个都走了形,像两个大鲶鱼头套在脚上。”
程冰如说他感到了一种不自在,一种被环境隔离开来的不自在。更不自在的是很多人都认识他,知道他是内地著名的相声艺术家,这个握手,那个交谈,问这问那,他则答非所问,因为脑子里老想着头上‘旋儿’边的那一绺站立着的头发……
从那以后,程冰如非常注意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环境的服饰穿着和饰物的搭配,使处自己的形象更完美。
程冰如在画展上为什么会有“一种被环境隔离开来的不自在“的感觉?
22、案例分析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示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衡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十五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衡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眼前,微笑着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会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嘴巴准备说什么,可是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是什么使得这位挑剔的乘客最终放弃了投诉呢?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微笑有何作用?微笑应注意什么?
23、案例分析:
郭晓凡是一位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有一次,郭先生因为工作上的需要,而在国内设宴招待一位来自英国的生意伙伴。有意思的是,那一顿饭吃下来,令对方最为欣赏的,倒不是郭先生专门为其所准备的丰盛菜肴,而是郭先生在陪同对方用餐时的一处细小的举止表现。用那位英国客人当时的原话来讲就是:“郭先生 ,你在用餐时一点儿响声都没有,使我感到你的确具有良好的教养。”
英国客人为什么欣赏郭先生的举止表现?从中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判断正误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11)错误 12)错误
第三章 交际礼节
一个人在社会中如欲生存、发展,必须以各种形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因为没有交往就难以合作;没有合作就难以生存、发展。对于交际,不但要积极参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要重视基本交际礼节的学习,并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应用,这样才能备尝交际成功带来的欢乐。
第一节 称呼
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这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里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
如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在着手写陈伯达传记时,必须采访陈伯达,采访时究竟怎样称呼陈伯达,叶永烈颇费了一番心思。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叶永烈辗转反侧,明天见到了陈伯达到底该叫他什么呢?叫他陈伯达同志,不合适,因为陈伯达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叫他老陈,也不行,因为陈伯达已经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而自己才四十八岁,究竟应怎样称呼他呢,突然叶永烈灵机一动,称呼他陈老,这是再恰当不过的称呼了,果然,第二天采访时,叶永烈一声“陈老”的亲切得体的称呼,令陈伯达听了感动万分,眼里充满了泪花。由此可见,一个得体的称呼真可谓交际的“敲门砖”啊!
一、通常的称呼
(一)称呼姓名
一般的同事、同学关系,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例如,“王小平”、“赵大亮”、“刘军”。长辈对晚辈也可以如此称呼,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这样做。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名前分别加上“老”、“大”、“小”字相称,而免称其名。例如,对年长于己者。可称“老张”、“大李”;对年幼与己者,可称“小吴”、“小周”。但这种称呼多在职业人士间常见,不适合在校学生。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性,而直呼其名,如“春光”、“俊杰”。对于异性一般则不可这样做。因为若如此,那不是其家人,就是其配偶了。
(二)称呼职务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具体做法上可以仅称呼职务,如“局长”、“经理”、“主任”,等等;可以在职务前加上姓氏,例如:“王总经理”、“李市长”、“张主任”,等等;还可以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实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XXX主席”、“XXX省长”、“XXX书记”等等。
(三)称呼职称
对于有职称者,尤其是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可以只称职称,例如:“教授”、“研究员” 、“工程师”等等;可以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张教授”、“王研究员”、“刘工程师”,当然有时可以简化,如将“刘工程师”简化为“刘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可以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王久川教授”、“周蕾主任医师”、“孙小刚主任编辑”,等等。
(四)称呼学衔
返回书籍页